《流沙河镇民间持家谚语、俗语》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流沙河镇民间持家谚语、俗语
一个家最重要的人就是女主人,好的女人会把家庭经济、家庭关系、亲戚朋友等等的问题处理妥当,这就是我们说的持家有道,从一个女人的面相可以知道她日后是不是一位持家有道的好妻子。
流沙河镇民间持家谚语、俗语:
1、天干莫望龙上水,家穷莫望女和郎。
2、早起三朝当一工,免得求人拜下风。
3、担粪作田为大本。
4、娘有爷有还要自己有。
5、勤劳摇钱树,节约聚宝盆。
6、三根穷扁担,当不得一个懒铺子。
7、老鼠子盘出隔年粮。
8、一身一口,七石二斗。(石读dan,一石即四戽十斗)
9、抛粮下种,测米下锅。
10、天晴打出落雨厂。(厂:方言,棚)
11、出门不弯腰,进屋没柴烧。
12、瞒病死,瞒帐穷。
13、吃不穷,穿不穷,盘算不清一世穷。
14、积钱犹如针挑土,用钱犹如水推沙。
15、大人望插田,细伢子望过年。
2、流沙河镇民间世故、世俗谚语
弘扬民间文化艺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展现了流沙河人民的民俗文化传承热情。流沙河镇党委、政府历年来都非常重视对民间技艺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直把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繁荣农村文化艺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
流沙河镇民间世故、世俗谚语、俗语:
1、水里头打屁,两不分明。
2、少来不听老人言,到底不周全。
3、蚂蝗听水响,叫化子听鼓响。
4、披蓑衣打火,惹火上身。
5、公说公有理,婆说理也长。
6、钱寻大伴,狗咬叫化子。
7、人心隔肚皮,饭甑隔木皮。
8、黄金难买四月天,蒙花落地也生根。
9、清油(茶油)炒菜,各喜各爱。
10、三斤子姜,当不得一斤老姜。
11、虾公子钓鲤鱼。
12、鹞子过身扯皮毛,大粪过身舀一瓢。
13、鱼冻子多了是水。
14、莫听东边锣鼓响,莫听西边鬼唱歌。
15、到哪山上唱哪歌。
16、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只桩。
17、壁上挂团鱼,四脚无靠。
18、捡到封皮就是印。
19、织起箍子买鸭蛋。
20、做贼偷瓜起,痨病牵花(哮喘)起。
21、前头乌龟行错路,后头乌龟照错行。
22、竹山装犁,寸步难移。
23、打烂镭钵问(纹)到底。
24、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
25、要得朋友长,夜夜算伙帐。
26、三担牛屎六箢箕。
27、少吃咸鱼少口干。
28、有牛莫嫌慢,有饭莫嫌烂。
29、水牛同猪症。
30、扁担有扎,两头打塌。
31、世上无神鬼,全是人做起。
32、一行服一行,瓜子服了暴牙腔。
3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34、火烧黄鳝节节煨。
35、亲戚不亲戚,萝卜三斗谷一担。
36、三分赚钱,七分赚吃。
37、蒸酒打豆腐,莫称老师傅。
38、人情是把锯(方言读gai),你一扯,我一捋。
39、山败鸟来稀,人穷颜色低。
40、屎胀挖茅坑。
41、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42、清明下种,谷雨下泥。
43、南瓜包粉是咯号种。
44、猪长两分(春分、秋分),鱼长三伏。
45、芒种忙打苞,夏至要禾交。
46、天晴不踩黑,落雨莫踩白(指晚上走路)。
47、磨刀不误砍柴工。
48、人到八十八,莫笑人家跛和瞎。
49、宁可给长子拿伞,不可给矮子壮胆。
50、走得路多踩草不死。
51、鸡啄鸡食袋,狗咬狗骨头。
52、摇篮里失针,不是婆婆就是孙。
53、亲为亲好,邻为邻安。
5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5、四两的猪肚子难得就。
56、打烂旧缸赔新缸,打死癞子赔好人。
57、细时不补,大时一尺五。
58、肚痛抓脚板。
59、欺山莫欺水,欺老莫欺小。
60、三年邻舍当古亲。
61、上半夜想自己,下半夜想别人。
62、嘴巴有毛,做事不牢。
6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64、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树开花齐下种。
65、石头也有翻身转,穷人子不要看不起。
66、心中无冷病,胆大吃西瓜。
67、人比人,气煞人。
68、老鸦莫嫌猪墨黑。
69、财富风声大,八百喊一万。
70、咯山望见那山高。
71、乌龟有肉在肚里。
72、做贼人紧关门,偷人婆讲别人。
73、一日做客三日饱。
74、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75、人个不做官,做官是一般。
76、哪有穷人穷到底,哪有富人富到头。
77、人强不如家伙强。
78、黄土打黑灶,好心有好报。
79、乌龟过门槛,左右一跤跌。
80、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81、无光一阵黑,断黑一阵光。
82、云里面的太阳,门缝里的风。
83、穷起来不怕家财大,绝起来不怕子孙多。
84、关门躲债主,设法做人情。
85、自己屙鲜血,还给人家诊痔疮。
86、年怕中秋,月怕十五。
87、会做粑粑三个不圆。
88、大粪不要屎来窖。
89、十次人命九次奸,只有一次为坟山。
3、流沙河镇民间世故、世俗谚语、俗语
弘扬民间文化艺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展现了流沙河人民的民俗文化传承热情。流沙河镇党委、政府历年来都非常重视对民间技艺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直把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繁荣农村文化艺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
流沙河镇民间世故、世俗谚语、俗语:
1、水里头打屁,两不分明。
2、少来不听老人言,到底不周全。
3、蚂蝗听水响,叫化子听鼓响。
4、披蓑衣打火,惹火上身。
5、公说公有理,婆说理也长。
6、钱寻大伴,狗咬叫化子。
7、人心隔肚皮,饭甑隔木皮。
8、黄金难买四月天,蒙花落地也生根。
9、清油(茶油)炒菜,各喜各爱。
10、三斤子姜,当不得一斤老姜。
11、虾公子钓鲤鱼。
12、鹞子过身扯皮毛,大粪过身舀一瓢。
13、鱼冻子多了是水。
14、莫听东边锣鼓响,莫听西边鬼唱歌。
15、到哪山上唱哪歌。
16、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只桩。
17、壁上挂团鱼,四脚无靠。
18、捡到封皮就是印。
19、织起箍子买鸭蛋。
20、做贼偷瓜起,痨病牵花(哮喘)起。
21、前头乌龟行错路,后头乌龟照错行。
22、竹山装犁,寸步难移。
23、打烂镭钵问(纹)到底。
24、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
25、要得朋友长,夜夜算伙帐。
26、三担牛屎六箢箕。
27、少吃咸鱼少口干。
28、有牛莫嫌慢,有饭莫嫌烂。
29、水牛同猪症。
30、扁担有扎,两头打塌。
31、世上无神鬼,全是人做起。
32、一行服一行,瓜子服了暴牙腔。
3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34、火烧黄鳝节节煨。
35、亲戚不亲戚,萝卜三斗谷一担。
36、三分赚钱,七分赚吃。
37、蒸酒打豆腐,莫称老师傅。
38、人情是把锯(方言读gai),你一扯,我一捋。
39、山败鸟来稀,人穷颜色低。
40、屎胀挖茅坑。
41、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42、清明下种,谷雨下泥。
43、南瓜包粉是咯号种。
44、猪长两分(春分、秋分),鱼长三伏。
45、芒种忙打苞,夏至要禾交。
46、天晴不踩黑,落雨莫踩白(指晚上走路)。
47、磨刀不误砍柴工。
48、人到八十八,莫笑人家跛和瞎。
49、宁可给长子拿伞,不可给矮子壮胆。
50、走得路多踩草不死。
51、鸡啄鸡食袋,狗咬狗骨头。
52、摇篮里失针,不是婆婆就是孙。
53、亲为亲好,邻为邻安。
5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5、四两的猪肚子难得就。
56、打烂旧缸赔新缸,打死癞子赔好人。
57、细时不补,大时一尺五。
58、肚痛抓脚板。
59、欺山莫欺水,欺老莫欺小。
60、三年邻舍当古亲。
61、上半夜想自己,下半夜想别人。
62、嘴巴有毛,做事不牢。
6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64、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树开花齐下种。
65、石头也有翻身转,穷人子不要看不起。
66、心中无冷病,胆大吃西瓜。
67、人比人,气煞人。
68、老鸦莫嫌猪墨黑。
69、财富风声大,八百喊一万。
70、咯山望见那山高。
71、乌龟有肉在肚里。
72、做贼人紧关门,偷人婆讲别人。
73、一日做客三日饱。
74、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75、人个不做官,做官是一般。
76、哪有穷人穷到底,哪有富人富到头。
77、人强不如家伙强。
78、黄土打黑灶,好心有好报。
79、乌龟过门槛,左右一跤跌。
80、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81、无光一阵黑,断黑一阵光。
82、云里面的太阳,门缝里的风。
83、穷起来不怕家财大,绝起来不怕子孙多。
84、关门躲债主,设法做人情。
85、自己屙鲜血,还给人家诊痔疮。
86、年怕中秋,月怕十五。
87、会做粑粑三个不圆。
88、大粪不要屎来窖。
89、十次人命九次奸,只有一次为坟山。
4、流沙河镇家庭谚语、俗语
据考,我国在佚羲氏时代就出现了简单的婚礼,开始有了“夫妻”。随着社会的发展。到周朝基本定型,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婚姻制度。但由于时代、地域、民族、信仰的不同,婚俗也各有自身的文化特点。
流沙河镇家庭谚语、俗语:
1、请人哭爷心不痛。
2、子女不读书,犹如养头猪。
3、崽从媳妇女从郎,婆婆老老守空房。
4、亲戚不探家凡事。
5、屋檐水滴现眼。
6、好崽只要一个,好土只要一坨。
7、崽大爷难做,弟大兄难为。
8、养子不学艺,担断箢箕系(j1)。
9、一张门户一张风。
10、娘挂念崽路来长,崽挂念娘扁担长。
11、亲兄弟,明算帐。
12、上梁不正下梁歪,堂屋不正垛子斜。
13、生前养母母得实,死后烧钱钱化灰(厚养薄葬)。
14、千抬万抬,只选一抬。
15、治国容易治家难。
16、分家三年如邻舍。
17、好汉不打妻,好狗不咬鸡。
18、牛耕田马吃谷,爷做功夫崽享福。
19、清官难断家务事。
5、流沙河镇民间持家谚语、俗语
一个家最重要的人就是女主人,好的女人会把家庭经济、家庭关系、亲戚朋友等等的问题处理妥当,这就是我们说的持家有道,从一个女人的面相可以知道她日后是不是一位持家有道的好妻子。
流沙河镇民间持家谚语、俗语:
1、天干莫望龙上水,家穷莫望女和郎。
2、早起三朝当一工,免得求人拜下风。
3、担粪作田为大本。
4、娘有爷有还要自己有。
5、勤劳摇钱树,节约聚宝盆。
6、三根穷扁担,当不得一个懒铺子。
7、老鼠子盘出隔年粮。
8、一身一口,七石二斗。(石读dan,一石即四戽十斗)
9、抛粮下种,测米下锅。
10、天晴打出落雨厂。(厂:方言,棚)
11、出门不弯腰,进屋没柴烧。
12、瞒病死,瞒帐穷。
13、吃不穷,穿不穷,盘算不清一世穷。
14、积钱犹如针挑土,用钱犹如水推沙。
15、大人望插田,细伢子望过年。
6、流沙河镇气象谚语、俗语
在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气候因素。气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光、热、水等能量和物质,某地的气候因素往往决定了该地的种植制度。
流沙河镇气象谚语、俗语:
1、要看来年荒不荒,七月十五看月光。
2、惊蛰前打雷。四十八日云不开。
3、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笔。
4、三月三,行人路上脱衣衫;四月八冻死鸭;五月五,冻死花黄牯(三、四、五月有寒潮)。
5、燕子飞得高,有雨隔得远;燕子飞得低,有雨在眼前。
6、七晴八不晴,九雨放光明。
7、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8、一年不犯秋,十样九不收。
9、早落雨,晏砍柴;晏落雨,打草鞋。
10、一九不出手。
11、有雨四山亮,无雨空顶上。
12、七月半,看牛伢子伴田坳。
13、天上鲤鱼斑,晒谷不要翻。
14、四月八日滴几滴,洞庭湖里开大坼。
15、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北虹发大水。
16、要作来年田,且看八月三早天,(初一、二、三)
17、春天孩儿面,上树带斗笠。
18、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立夏不下,高滩弃罢;夏至不听,呵嗬大散。
19、东角一只眼,出门要带伞。
20、芙蓉山落雨晒得谷,山角寨落雨急得哭。
21、犯秋十八天(立秋下雨,连续十八天有雨)。
22、夏雨分牛脊,帽子湿一边。
23、一九不落雪,九九像六月。
24、小暑南风十八朝,大暑南风吹到头。
25、五九四十五,冻死花黄牯。
26、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脱衣衫。
27、好天夜不晴(夜里转晴,来日不是晴天)
28、早红红,雨淋淋;晚红红,晒死人。
29、立秋处暑,田里出水。
30、七月七日打了雷,荞麦有去有得回。
31、大年初一一早霜,行路踏成坑。
32、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晴。
33、春南夏北(风),想雨有得。
34、乌云接日涨,半夜听水响。
35、日瓜(晕)长河水,夜瓜(晕)草灭亡。
36、六九五十四,乌泡发嫩刺。
37、立春晴一天,农夫不用力耕田。
38、雨水一晴,气候调匀;雨水一雨,必多春水。
39、四九三十六,茅山胶蜡烛。
40、九九八十一,披蓑带斗笠。
41、八九七十二,牛在田里嗝(指耕田)。
42、星子稀,晒死鸡;星子密,戴斗笠。
43、天翻黄,水挨墙。
44、二九冰上走。
45、山角寨戴包巾,无雨三天阴。
46、立秋逢庚进伏,伏后三庚进嫩。
47、春干高起仓,秋干断种粮。
48、天边黑,雨水多。天边红,会天干。
7、莆仙民间谚语、俗语集锦
福建莆田的莆仙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展现着种种神秘的色彩。在这种地方文化的结构主体中,既有古闽文化的遗存,也有汉唐以降中原文化的传人,还有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西方文明的交融。表现在语言、风俗、饮食、民间艺术等诸多方面。
莆仙民间谚语、俗语集锦:
1、久病床前无孝子。
2、郑恩打输乞丐。
3、叫你挑箩来拾骨。
4、枫亭糕,度尾柚。
5、“细个”(小时)偷摘茄,“大个”(长大)偷牵羊。
6、有死人,无死货。
7、打蛇打七寸。
8、价钱有“厮量”(商量),秤儿无“厮量”。
9、年年十八岁,日日三十暝。
10、老牛吃幼笋。
11、“打捕”(男人)嘴阔食十方,“室娘”(女人)嘴阔食老公。
12、单竹“捌”(不会)成排。
13、哆头蛏,江口蛎。
14、有功做无“蕊”(禄)。
15、尾儿尾金珠,一醒一醒摸。
16、学好三年,学坏三日。
17、会过海,就是仙。
18、买的不知卖的店。
19、“沿路”(到处)像猪母生猪仔。
20、三十暝有工看鲁戏。
21、容(纵容)狗爬上灶,容儿(孩子)会不孝。
22、讨柴儿“捌听头”(不能相随)牧牛儿。
23、生人生命。
24、“猫狸”(猫)与狗冤家头。
25、酱虾坐横头位。
26、劝人一句值千金,怂人一句古井深。
27、死猪肉“满荐”(推荐)给“主客”(老顾客)。
28、卖油的食斋,卖肉的口契骨。
29、“儿婿”(女婿)是半子。
30、桂英割喉的钱。
31、“红头”(涵江)街二十四铺。
32、三锣鼓齐动。
33、下南兄,对半杀。
34、狗“目困”(睡)乞丐吃。
35、等到鸡母老公啼。
36、开天门。
37、宗保十三岁了,正给讲亲戚。
38、手甲面是肉,手甲底也是肉。
39、事久讨鞋讨鞋样。
40、“出门”(麻疹)无死,“出珠”(天花)也会死。
41、冲沁马栏角,鸡母“黄别”(不识)谷壳。
42、一倒“黄”(不)算输。
43、未有兴化,先有广化。
44、大吃咸,臭“脚廉”(小腿面)。
45、一担笼(戏篮)放外头,常常吃亏。
46、二月二,蛎(牡蛎)臭味。
47、屈龟军。
48、少年无“歹”(丑)女。
49、有金无碎银。
50、会等十八年,“捌”(不会)等十八月。
51、人不知自皱。
52、山中无虎,“狗只狸”(猹)为王。
53、一分钱,一分货。
54、买臣嫂带铁扫帚。
55、大事不谋妻子。
56、后生(年轻人)勇跳跳,老来举拐杖。
57、放棺有钱,抓药无钱。
58、十三十四,“担”(挑)来“担”去。
59、沉七洲,浮莆田。
60、甘草和百药。
61、阿姑“惜”(爱惜、疼爱)孙“弹”(偏向)姑姓。
62、文峰宫请总簿看。
63、九里洋叫天。
64、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顿,初六“嘴笏笏”(嘴朝天)。
65、孙啊孙,隔一墩。
66、买卖算钱,厮请不论。
67、无功不受禄。
68、戆妻拗子,无药可治。
69、赚钱有数,身体“朝”(该)顾。
70、钱财如粪土,情义值千金。
71、有理不用高声。
72、孔明火烧葫芦谷,烧死魏延也好,烧死司马懿也好……
73、老人变孩子。
74、回头蛇,咬死人。
75、有权讲有话,无权讲无话。
76、给人做卒子。
77、芋“裙”(焖)米粉炒。
78、新车旧犁,年老夫妻。
79、先鹅头,后“红头”(涵江)。
80、王英打换吃。
81、三斤半鸡母,还是惊老鹞。
82、钱咸货无嫌。
83、嘴门嘴齿也会“厮答”(相碰)。
84、戏做落(露)棚脚。
85、纸封做米瓮。
86、十指伸出有长短。
87、本地牛吃本地草。
88、陈世美阿舅,一去没回来。
89、“猫狸”(猫)无“暝”(晚饭)狗无“罩”(午饭)。
90、天子重少年。
91、山里鹧鸪獐,海里马鲛鲳。
8、收集到的民间谚语、俗语
民间谚语很多都是人类始祖和先辈们生活时代日积月累的一种生活文化的沉甸,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去学习和规避,以免犯了基本的常识错误。因此,就想到来收集一些各地方的民间谚语,以给自己常翻常看。
收集到的民间谚语、俗语:
1、人心难防,海水难量。
2、漆漆的屁股油(由)不得。
3、亲戚远离乡,弟兄高打墙。
4、隔夜茶,毒过蛇。
5、吃饭要吃米,做事要讲理。
6、扎针拔罐子,病好一半子。
7、老牛卧草地,就看下这个弯。
8、好朋友不怕勤算帐,亲弟兄也应高打墙。
9、前十年看父的敬子,后十年看子的敬父。
10、人离地地贱,物离此地贵。
11、陕北有三宝,熟米、炒面、羊皮袄。
12、老牛力尽马尖丧,保国忠良无下场。
13、香不过猪肉,亲不过姑舅。
14、一个儿女一条心,养儿方知父母恩。
15、米儿面搅搅团,抓儿不如抓老汉。
16、屙屎吾出懒笨肛。
17、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8、柱棍柱长的,交朋友交强的。
19、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20、酒肉朋友,米面夫妻。
21、亲戚盼有哩,邻居盼走哩。
22、捎话捎多哩,捎东西捎没哩。
23、人熟了生宝,人生了狗咬。
24、话说三遍淡如水。
25、人生怕死人,生下人喜煞人。
26、瞎人多作怪,好馍多掬菜。
27、庄稼活用学。
28、有钱没钱不连毛过年。
29、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30、低借高还,再借不难。
31、光棍光棍你甭扎,一个婆姨两个娃。
32、既在一伙,不论你我。
33、鸡儿蛋,粮食换。
34、亏是福,人人不,利是害,人人爱。
35、五年六月七日八时。
36、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37、若要小安,常常受饥寒。
38、人在人情在,人死人情散。
39、狗咬穿烂的,人爱有钱的。
40、文魁武魁,顶不上锅盔。
41、小窟窿不补,大了得尺五。
42、龙多不治水。
4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4、盲学行先学走。
45、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46、洛川的豆腐丝,甘泉的豆腐干。
47、一年庄稼二年性命。
48、延安气候怪,早晨冻,上午晒,下午黄风刮的太。
49、不怕官,就怕管。
50、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51、炕上没有拉屎的,灵里没有烧纸的。
52、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53、在家敬人,出门人不敬。
54、养儿方知父母恩,娶了妻子不忘娘。
55、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的寺里人。
56、淡淡长流水,艳艳不倒头。
57、麦熟一响,蚕老一时。
58、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59、好话不出门,瞎话传千里。
60、金窝窝银窝窝,不如咱这土窝窝。
61、吃屎的狗忘不了吃屎的路。
62、三年不抽烟,省下一个老牛钱。
63、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64、外甥外甥越喂越生。
65、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66、见婚姻说成,遇官司说散。
67、人是人,鳖是鳖,剌叭是铜锅是铁。
68、丈母娘见女婿,杀个大母鸡。
69、有理不打上门客,有志不在年高迈。
70、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71、一个树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7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73、苦做的美吃,闲坐的忍饥。
74、人俊不在巧打扮,牛俊不在带脑环。
75、纳了粮不怕官。
76、男人是个耙耙,女人是个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儿,就怕匣匣没底儿。
77、人到世上,猴到树上。
78、人没钱就灰了,灯没油就黑了。
79、富不离书,穷不离猪。
80、猫老吃儿子,人老惜儿子。
81、人怕做活,活怕人做。
82、人心疼下不疼上,娶了个媳妇忘了娘。
83、人情一匹马,买卖争分毫。
84、虎瘦搜山。
85、老不教小不会。
86、金圪塔银圪塔,顶不上我的土圪塔。
87、饥不反食,穷不择妻。
88、十冬腊月,猪狗不离窝。
89、船无罗盘满江飘,人无道德鬼都恼。
90、人闲了抽烟,驴闲了啃碱。
91、千炖豆腐万炖鱼。
92、法看谁犯哩,事看谁办哩。
93、错钱还债,窟窿还在。
94、爬坡上山老骡子,知心合意老婆子。
95、好菜费饭,好婆姨费汉。
96、哪里黄土不埋人。
97、宁教儿气死,不教儿想死。
98、若要发,种西瓜。
99、丈母娘见女婿,炖个老母鸡。
100、大口小口,一月三斗。
101、人心不足蛇吞象。
102、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103、穷乐呵富忧愁。
104、一辈坐官,十辈打砖。
105、为富不仁,未发一家,先穷四邻。
106、山不转的路转,不走的路走三回。
107、养儿随娘舅。
108、七十二行庄稼为强。
109、夜饭少吃,赢官司少打。
110、死狗扶不上墙,沙子打不成墙。
111、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豁在外。
112、财东家贯骡马,穷人家爱娃娃。
113、青皮核桃红皮蒜,谁家烟囱不冒烟。
114、家有百棵树,零花年年有。
115、三年不吃烟,省个大老犍。
116、骂了一个和尚,满寺人脸上发烧。
117、人前教子,背后教妻。
118、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119、欺人不欺帽,欺关不欺窍。
12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21、夫妻同床睡,人心隔肚皮。
122、一把筷子折不断,十个指头不一般。
123、涝池大鳖也大了。
124、父子爱财子不孝;兄弟爱财失同胞;亲威爱财休来往;妯娌爱财家分了。
125、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巫婆会跳神。
126、娃娃勤爱死人。
127、鞭打的是快牛。
128、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129、人比人话不成,驴比骡子驮不成。
130、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131、圪劳里种的好麻子,丑婆姨生的好娃子。
132、在家靠娘,出门靠墙。
133、为人一条路,惹人一堵墙。
134、三早加一工。
135、人勤地是宝,人懒地生草。
136、亲戚有个亲不亲,朋友个已不已。
137、上夜三斤九,下夜三伯公。
138、男忧愁唱曲子,女忧愁哭鼻子。
139、树挪死,人挪活。
140、洗头洗脚,顶上看病吃药。
141、富人过年哩,穷人过难哩。
142、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143、三勤加一勤,想赖不得懒,三懒加一勤,想勤不得勤。
144、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145、煎饭尝不得,婚姻忙不得。
146、大理通天,小理由人辩。
147、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148、会管的管自己,不会管和管别人。
149、欲知世是理,将人比自己。
150、丢了讨吃棍,见不得要饭的。
151、老虎不吃人,威名在外。
152、门户紧如债,拔的锅儿卖。
153、三家撕靠倒了锅灶。
154、有福的生到初一日,无福的死到月尽日。
155、吃了人家的口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156、交人要交心,浇树要浇根。
157、荞麦三棱麦子尖,十里乡俗不一般。
158、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159、妇大自巧,狗大自咬。
160、有个憨女婿,没个憨丈人。
161、亲戚若要好,银钱少打搅。
162、姑姑亲骨头亲,姨姨亲皮皮亲。
163、你看人八尺,人看你一丈。
164、从小看大,八十岁看老。
165、人老了心小了,鼻涕多了胯倒了。
166、家贫出孝子。
167、女婿外甥顶半子。
168、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169、眼大眉稀,一个人一个脾气。
170、在家不敬人,出门人不敬。
171、人心是偏偏的,狗鸡儿是尖尖的。
172、有钱难买老来瘦。
173、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做活。
174、不听老人言,一辈子受艰难。
175、牛吃蒺藜为扎哩,人吃辣椒为辣。
176、一个老能养活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养活不了一个老子。
177、对孩子要给好心,不能给好脸。
178、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179、姑姑亲,骨头亲;姨姨亲,皮皮亲。
9、回族民间谚语、俗语
回族民间谚语、俗语是回族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结晶。其内容、语汇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千百年来,回族人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生产斗争,科学的掌握和利用天时、地利、气候变化及自然资源,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回族民间谚语、俗语:
1、瘦牛不瘦头,四个蹄子全是油。
2、有穷家,没有穷山。
3、不吸烟,不喝酒,能活九十九。
4、回回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
5、老回回出门不念,不是折轴就是掉串。
6、为主的饿不死瞎家雀。
7、阿谀没有牙齿,能把骨头啃掉。
8、多吃蔬菜少吃肉,粗米淡饭能长寿。
9、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10、邻家结冤一世穷。
11、大买卖不要宰牛,小买卖不要贩油。
12、十个回回九姓马,一个不姓纳就姓哈。
13、汉民有钱盖房,回民有钱养羊。
14、说钉是铁,宰羊是血。
15、牛抵肚于破,两头都有错。
16、拿了寺上一粒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17、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18、春天勤一点,冬天多一碗。
19、一天不抓三遍水,不能算是好回回。
20、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
21、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22、细水常流,断顿难挨。
23、走不完的路,维不尽的人。
24、天下回回生得怪,根子来自天山外。
25、一块煤,不算多,千块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点点滴滴汇成河。
26、亲帮亲,邻帮邻,亲邻团结一家人。
27、不论穷,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
28、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
回族民间谚语、俗语与回族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联。回族日常生活、生产习俗与牛、羊、骆驼等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许多回族谚语中大都以这类动物作为比喻的形象。这些谚语、俗语,语句虽短,却反映了深刻的道理,成为回族人民的生活教科书,在民族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