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食物相关的中国谚语

《与食物相关的中国谚语》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与食物相关的中国谚语

1、与食物相关的中国谚语

1.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2.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3.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4.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5.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 刘完素

6.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7.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谚语

8.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9.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10.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11.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明 万全

12.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13.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圣济总录》宋官修

14.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5.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16.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17.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18.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19.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20.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21.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22.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23.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24.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25.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26.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27.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28.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29.食不语,寝不言。―――《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30.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3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32.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谚语

3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34.药补不如食补。 ―――谚语

35.晚饭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36.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

37.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饱

3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9.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

40.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

41.能忌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42.饭前喝口汤,永远没灾殃

43.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44.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谚语

45.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谚语

46.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谚语

47.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谚语

48.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谚语

49.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谚语

50.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谚语

51.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谚语

52.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53.大蒜是个宝,多食身体好。

54.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

55.葱是和事佬,做菜不可少。

2、食物相关的中国谚语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5.九寨归来不进沟,九寨归来不看水。

6.庐山最美在山南,山南最美数三叠。(指三叠瀑布)

7.细湖景致六座桥,一枝杨柳一枝桃。

8.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9.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10.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西部的很多雪山的特征。)

11.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江西婺源)

12.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13.湖中有岛千岛湖,岛中有湖龙川岛.

14.庐山烟雨浙江潮.

15.明湖奇景,佛山倒影.

16.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17.西安碑林大雁塔,名声赫赫传天下.

18.不到黄鹤楼,白去武汉游.

19.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20.开封古城,七朝都会.1.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2.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3.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4.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5.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 刘完素

6.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7.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谚语

8.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9.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10.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11.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明 万全

12.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13.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圣济总录》宋官修

14.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5.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16.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17.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18.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19.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20.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21.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22.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23.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24.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25.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26.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27.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28.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29.食不语,寝不言。―――《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30.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3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32.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谚语

3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34.药补不如食补。 ―――谚语

35.“晚饭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36.“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

37.“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饱”

3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9.“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 ;

40.“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

41.“能忌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42.“饭前喝口汤,永远没灾殃”

43.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44.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谚语

45.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谚语

46.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谚语

47.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谚语

48.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谚语

49.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谚语

50.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谚语

51.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谚语

52.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53.大蒜是个宝,多食身体好。

54.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

55.葱是和事佬,做菜不可少。

56.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

57.苹果每日啖,不用去医院。

58.“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

59.“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

60.“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61.“少吃荤腥多吃素,没有医生开药铺”;

62.“药补不如食补";

63.“气大伤神,食多伤身 ”;

64.“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

65.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谚语

66.饮食讲卫生,保你不生病。―――谚语

67.吃了胡萝卜,百病化乌有。

68.多食一点醋,不用到药铺。

69.早上喝盐汤,胜似人参汤。

70.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

71.粗粮合口味,粗粮润肠胃。

72.“多吃不如细嚼”、

73.“食不厌精,刽不厌细 ” ;

74.“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

75.“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76.“不干不净,吃了生病”

77.“人想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3、关于食物的英语谚语

1.Radish and ginger keep away from doctor.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2.Some soup before dinner,healthy body forever.饭前喝口汤,永远没灾殃。

3.Nofrolicing dering the meal,no running after the meal.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

4.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病从口入。

5.Wanna be healthy?Do please treat youself a nice breakfast.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饱。

6.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厨子多了,烧坏酒.

7.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

8.Diet cures more than doctors.自己饮食有节,胜过上门求医。

9.Diet cures more than doctors.自己饮食有节,胜过上门求医.

10.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每天一只苹果,无需医生进门.

11.Leave off with an appetite.吃得七分饱,就该离餐桌.

12.haste makes waste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13.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每天一只苹果,疾病远离我。

14.Leave off with an appetie.吃得七分饱,就该离餐桌。

15.Eat at pleasure,drink with measure.随意吃饭,适度饮酒。

16.Eat to live,but not live to eat.吃饭是为了生存,但生存不是为了吃饭。

17.Eat to live,but not live to eat.吃饭是为了生存,但生存不是为了吃饭.

18.Eat at pleasure,drink with measure.随意吃饭,适度饮酒.

The first one to eat crab.

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Eat to live,but do not live to eat.

为生活而饮食,莫过于为饮食而生活。

We rean what we sow.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harity is like moiasses,sweet and cheap.

慈善好像糖水,又甜又便宜。

The yotten apple in jured its neighboors.

一粒老鼠屎,弄坏一锅粥。

Do not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不要班门弄斧

He deserves not the sweet that will not taste the sour.

不愿吃苦,不配享福。

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

布丁好坏一尝便知

Fool make feasts and wise men eat them.

蠢人常被聪明人利用。

Good wine sells itself.

货好自会有人求。

Hunger is the best sauce.

饥饿是最好的调味汁。

In wine there is truth.

酒后吐真言。

A corns were good till bread was found.

饥不择食

As you brew, so must you drink.

自作自受。

Birds ready cooked do not fly into your mouth.

任何事不能坐享其成。

Big mouthfuls often choke.

贪多嚼不烂。

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

民以食为天。

Do not argue with your bread and butter.

别砸自己的饭碗。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

最好的东西最容易损坏。

Eat in measure and defy the doctor.

吃得适度,不找大夫。

4、与食物相关的中国谚语

1.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2.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3.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4.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5.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 刘完素

6.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7.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谚语

8.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9.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10.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11.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明 万全

12.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13.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圣济总录》宋官修

14.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5.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16.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17.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18.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19.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20.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21.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22.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23.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24.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25.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26.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27.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28.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29.食不语,寝不言。―――《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30.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3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32.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谚语

3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34.药补不如食补。 ―――谚语

35.晚饭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36.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

37.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饱

3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9.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

40.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

41.能忌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42.饭前喝口汤,永远没灾殃

43.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44.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谚语

45.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谚语

46.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谚语

47.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谚语

48.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谚语

49.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谚语

50.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谚语

51.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谚语

52.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53.大蒜是个宝,多食身体好。

54.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

55.葱是和事佬,做菜不可少。

5、有关食物的谚语精选

人离不开食物,我们该怎样健康的去吃一些食物呢,以下这篇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汤泡饭,嚼不烂。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6、有关食物的英语谚语精选

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关于食物的英语谚语,本篇

The first one to eat crab.

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Eat to live,but do not live to eat.

为生活而饮食,莫过于为饮食而生活。

We rean what we sow.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harity is like moiasses,sweet and cheap.

慈善好像糖水,又甜又便宜。

The yotten apple in jured its neighboors.

一粒老鼠屎,弄坏一锅粥。

Do not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不要班门弄斧

He deserves not the sweet that will not taste the sour.

不愿吃苦,不配享福。

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

布丁好坏一尝便知

Fool make feasts and wise men eat them.

蠢人常被聪明人利用。

Good wine sells itself.

货好自会有人求。

Hunger is the best sauce.

饥饿是最好的调味汁。

7、与春有关的名言谚语_关于春的名言谚语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 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 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 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 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雨水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 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 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 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25、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2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 则比较早。

27、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28、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清明 。

29、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 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30、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 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 雨量就会少。

8、祖国风光的谚语:与祖国风光有关的谚语

金山屋里山,焦山山里屋。

九寨归来不进沟,九寨归来不看水

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

名泉七十二,趵突天下无

内地苏杭,关外巴塘。

七倍长江八倍巢,只抵洞庭半截腰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在屋顶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四川太阳云南风,贵州下雨如过冬。

苏杭不到枉为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细湖景致六座桥,一枝杨柳一枝桃

雁门关外野人家,朝穿皮袄午穿纱。

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9、团结合作的谚语: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大全

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

团结加智慧,弱者胜强者。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则存,分裂则亡。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

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人难唱一台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一颗星星布不满天,一块石头垒不成山。

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力量从团结来。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