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令的谚语

《关于时令的谚语》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关于时令的谚语

1、关于时令的谚语

1、 八月十五冻到底.

2、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3、 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

4、 过了重阳九,牛羊遍地走.

5、 大雁南归霜冻来.

6、 到了惊蛰期,百虫缓过气.

7、 二月二,燕归来.

8、 二八月,乱穿衣.

9、 春风刮得沙石跑.夏风烤得麦头焦.

10、 春风少,秋田好.

11、 清明种麦豆.

12、 清明早种一天,地里粮多半年.

13、 二月清明放着种,三月清明抢着种.

14、 清明对立夏,不种秋田也罢.

15、 二月清明花不老,三月清明老了花.

16、 四月八,乱点瓜.

17、 四月八种豆瓜,清明节种棉花.

18、 种瓜四月八,黑老鸦回娘家;罢秧九月九,黑老鸦满街走.

19、 四月种五月下,秋来只能送灶下.

20、 过了清明日,鬼再缠十天.——缠十天亦作冷十天.

21、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22、 立夏立夏,站着说话.

23、 立夏前后山水下.

24、 立夏不种麦.

25、 立夏前后种棉花,结的棉桃鸭蛋大.

26、 立了夏,偷两架.

27、 四月十五,漫种葫芦。

28、 芒种前后把种下。

29、 四月芒种不见面,五月芒种不搭镰.

30、 五月黄不搭镰,四月黄不见田.

31、 五月六月开黄花,六月七月拾棉花.

32、 五月杏、六月瓜,七月葡萄架上挂.

33、 端午不下地.重阳不在家.

34、 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

35、 夏至天天短,冬至日日长.

36、 头伏萝卜二伏莱,三伏种荞麦.

37、 二伏热,来伏热.

38、 大暑的糜,拿手提.

39、 六月六打伸尖②,秋来皮棉百二三.

40、 早晨立了秋,后晌冷飕飕.

41、 立秋夜生凉.

42、 立秋九日添层单.

43、 立秋不出头,割了喂老牛.

44、 立秋十八天地火.

45、 夏狼过去秋老虎.

46、 交到七月节,夜寒白天热.

47、 白露墁蓖秧,寒露拔葱秧.

48、 白露不出头,割了喂老牛.

49、 冬麦白露后十天.

50、 秋分糜子寒露谷。

51、 打了春,风沙追.——后句亦作冻断筋.

52、 春分秋分昼夜同.

53、 上岗麦种惊蛰,下潮麦种春分.

54、 惊蛰寒,寒半年.

55、 惊蛰不放蜂,十箱九箱空.

2、时令谚语

夏月何处有泉水,
冬天看了准得知。

孟夏始于雪,
季夏终于雪。

夏天的河鱼,
想要无人卖;
冬季的河鱼,
想赐无人要。

夏天的太阳无主,
冬天的太阳有主。

不是巴门无食到此地,
而是想听悦耳之音来。

杜鹃回门巴地区时,
戴胜鸟儿钻入墙缝。

山高,夏日也下雪,
谷低,冬日也长草。

太阳逼迫天亮,
黑暗逼迫天黑。

线儿半粗半细,
世间半日半夜。

月亮皎洁是上弦月,
父母健在是前半生。

新年依例年年过,
回回通知没必要。

春鱼连国王都难得,
秋鱼连狗儿也不吃。

夏天不见,
冬天见。

山鸟下平地只一回。

三夏甘霖浴稼墙,
三冬月亮被风摇。

猎见天空唯一朝。

五彩缤纷的是杜鹃花,
三冬连根都会冻死。

碧绿夏日有杜鹃,
灰白冬日有大风。

夏冬轮次到,
苦乐轮次来。

下雪不都是冬天,
下雨不都是夏天。

雨季越早,
庄稼越好。

夏日不算太翠绿,
是那神香柏树。

冬日不算太灰白,
是那神香柏树。

3、民间谚语——节气时令类

小编为大家带来一则民间谚语——节气时令类

吃了端午粽,棉衣完全送。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春打六九头,五九尾(指立春那天为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的第一天)。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该热不热,五谷不结。

交了七月节,夜寒白天热。

开春一场雨,秋收万石粮(指春耕时下雨,预示着丰收年)。

立了秋,挂锄勾。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指农历,立秋一般在六月二十日前后至七月初)。

立秋三场雨,麻布褂子高挂起。

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还在脚下串。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赛鸡蛋。

清明断雪,谷雨止霜。

三星对门,门口坐人。

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九九杨花开;十九燕子来;九九再九九,麦子入了口。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民间谚语。

4、时令谚语大全

夏月何处有泉水,

冬天看了准得知。

孟夏始于雪,

季夏终于雪。

夏天的河鱼,

想要无人卖;

冬季的河鱼,

想赐无人要。

夏天的太阳无主,

冬天的太阳有主。

不是巴门无食到此地,

而是想听悦耳之音来。

杜鹃回门巴地区时,

戴胜鸟儿钻入墙缝。

山高,夏日也下雪,

谷低,冬日也长草。

太阳逼迫天亮,

黑暗逼迫天黑。

线儿半粗半细,

世间半日半夜。

月亮皎洁是上弦月,

父母健在是前半生。

新年依例年年过,

回回通知没必要。

春鱼连国王都难得,

秋鱼连狗儿也不吃。

夏天不见,

冬天见。

山鸟下平地只一回。

三夏甘霖浴稼墙,

三冬月亮被风摇。

猎见天空唯一朝。

五彩缤纷的是杜鹃花,

三冬连根都会冻死。

碧绿夏日有杜鹃,

灰白冬日有大风。

夏冬轮次到,

苦乐轮次来。

下雪不都是冬天,

下雨不都是夏天。

雨季越早,

庄稼越好。

夏日不算太翠绿,

是那神香柏树。

冬日不算太灰白,

是那神香柏树。

5、关于下雪的谚语_关于雪的谚语大全

一场雪,一场雨,雪大雨大(贵)

赤脚雪,百日雨(苏)

雪多,霜多,雨水多(湘)

今年雪多,明年水多(贵)

天山雪多刮风少,反之刮风多(新)

雪水一百二十天回头(冀长江中下游)

瑞雪兆丰年(晋吉黑浙皖赣鄂贵) 瑞雪兆丰年,霜重见晴天(冀)

一雨瑞雪一寸金(赣)

雪兆丰年(赣贵川)

雪多兆丰年,霜重见晴天(苏)

雪多见丰年(赣)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天虫害一挪扫空(苏)

大雪纷飞旱四月(粤)

大雪纷纷是旱年(浙陕)

没有雪,不过年,没有雨不莳田(苏)

江南三尺雪,米稻十年丰(豫湘)

江南三尺雪,人道十年丰(浙)

雪大(多)兆丰年(桂陕)

大雪兆丰年(苏鄂湘)

大雪丰年来(贵)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苏浙赣)

今年大雪飘,明年庄稼好(晋)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大雪纷纷在年关,来岁定是丰收年(川)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小雪飞满天,来岁必丰年(赣甘)

雪花飞六角,预兆是丰收(湘)

雪花六出,先兆丰年(甘) )

雪花飞六瓣,来年吃白饭(贵)

雪管年成雪管水(贵)

尺雪抵寸雨(水)(苏赣贵)

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贵)

一雪虫虫无踪,二雪来年大丰(贵)

雪打高山,霜打洼(平)地(京苏皖赣)

雪打(下)高山,雪打洼(吉鲁)

雪打山头霜打洼(皖)

雪落高山(赣)

雪落高山,霜打洼(盆)地(吉桂)

雪打高山,霜打平地(坝)(川陕)

雪积高山,霜打洼地(吉)

雪荡高山,霜冻平川(甘)

雪奔高山,霜打洼地(内蒙古) 雪凝高山霜落凹(云)

雪高干,凌高水(云)

雪下河里一冬晴(辽)

大雪不过三,过三十八天(吉)

大雪纷纷,明天必晴(豫)

泡雪多,雨水好;泡雪少,雨水少(贵) 下棉花雪,天将好转(湘)

雪主雨,凝主干,霜主露(贵) 米雪主阴雨,棉花雪快晴天(桂) 直雪小雨,棉雪雨大(晋)

赤脚雨,百日雨(苏)

雪满天,冰在田,烧煤煮酒庆丰收(贵) 泡雪不巴树,来年有春寒(湘) 一雪三日晴(贵)

一日泡雪十日干(湘)

夜雪多,来年景气好(吉)

下雪不冷消雪冷(晋)

下雪不化雪寒(黑)

下雪抵化雪寒(贵)

春雪不满路,满路难开步(浙) 春雪应秋雨,腊雪应夏雨(湘) 春雪多,大雨多(川)

春雪多,夏雨多(浙)

春雪多,夏雹多(甘)

春雪大,夏雨也大;春雪少,夏雨也少(内蒙古)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有关雪的谚语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6、关于春天的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汇总

1、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

2、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

3、春无三日晴。

4、春差日子夏差时,百般宜早不宜迟。

5、一滴春水一滴油。

6、春天比肥堆,秋天比谷堆。

7、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

8、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9、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0、春天孩子面。

11、冬看果木春看瓜,五月十五看棉花。

12、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13、春放阴坡,夏放东西,秋放近坡,冬放高坡。

14、惊蛰蛾子春分蚕。

15、秋天抚(中耕)母竹,来春笋成林。

16、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

17、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18、春栽阴(北坡),冬栽阳(南坡)。

19、立春阳气转,雨水落无断;惊蛰雷打声打声,春分雨水干。

20、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21、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22、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23、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24、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25、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26、春天鸡易瘟。

27、春天出现在盛天的花卉里,秋天出现在丰硕的果实里。

28、明前采芽为上春,明后采芽为二春。

29、春分,日暝封分。

30、春分不种麦,别怨收成坏。

31、春天栽树要早,夏天灭虫要了。

32、春捂秋冻,少生杂病。

33、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34、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35、春前一道粪,粮食堆满囤。

36、春旱不算早,秋田旱一半。

3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38、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39、节到惊蛰,春水满地。

40、不珍视秋天的人,不会真正爱春天。

41、春季多流汗,秋季歌儿唱不完。

42、惊蛰闻雷米似泥。

43、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44、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

45、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46、春分栽菜。

47、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48、秋耕深,春耕浅。

49、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50、春鸡腊鸭子(抱窝)。

5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2、立春好栽树。

53、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

54、冬放洼塘夏放岗,秋放山阴春放阳。

55、春菜,夏瓜,秋萝卜。

56、春天多种菜,能吃也能卖。

57、冬牛不瘦,春耕不愁。

58、山坡朝阳地发暖,春栽宜早不宜晚。

59、春雨贵如油。

60、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61、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62、春冷冻死牛。

63、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64、南天春意浓,北国正冰封。

65、春天后母面。

66、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67、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68、春蚕不吃小满叶。

69、惜春切勿误春时。

7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7、节气时令谚语

吃了端午粽,棉衣完全送。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春打六九头,五九尾(指立春那天为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的第一天)。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该热不热,五谷不结。

交了七月节,夜寒白天热。

开春一场雨,秋收万石粮(指春耕时下雨,预示着丰收年)。

立了秋,挂锄勾。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指农历,立秋一般在六月二十日前后至七月初)。

立秋三场雨,麻布褂子高挂起。

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还在脚下串。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赛鸡蛋。

清明断雪,谷雨止霜。

三星对门,门口坐人。

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九九杨花开;十九燕子来;九九再九九,麦子入了口。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8、关于时间的谚语:关于珍惜时间的谚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有钱难买少年时,失落光阴无处寻。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守财奴说金钱是命根,勤奋者看时间是生命。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你和时间开玩笑,它却对你很认真。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挥霍金钱是败坏物,虚度年华是败坏人。

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珍宝丢失了还可以找到,时间丢失了永远找不到。

懒人嘴里明天多。

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9、关于云的谚语:关于云的谚语大全

天上扫帚云,三五日内雨淋淋(密卷云)

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积雨云)

炮台云,雨淋淋(堡状高积云)

棉花云,雨快临(絮状高积云)

天上灰布云,下雨定连绵(雨层云)

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毛卷云)

黑猪过河,大雨滂沱(大块碎雨云)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卷积云)

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透光高积云)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卷云)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恶劣天气下的碎雨云)

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

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

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

关于云的谚语大全第二部分

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