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全集》属于诗词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霜月(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一作:楼南/楼台)
青女素娥(é)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chán)娟。
2、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唐代-柳宗元)
十一年前南渡(dù)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zhào)书许逐阳和至,驿(yì)路开花处处新。
3、西江月·顷在黄州(宋代-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由肱一作:曲肱)
照野弥(mí)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xiāo)。障泥未解玉骢(cōng)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qióng)瑶(yáo)。解鞍(ān)欹(qī)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4、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宋代-真德秀)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yān)脂(zhī)污。莫是东君嫌(xián)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5、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宋代-吴文英)
阆苑高寒。金枢动、冰宫桂树年年。翦秋一半,难破万户连环。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共无眠。素娥惯得,西坠阑干。
谁知壶中自乐,正醉围夜玉,浅斗婵娟。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红牙润沾素手,听一曲清歌双雾鬟。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
6、齐天乐 甲午七月望后,横泖客舍骤雨顿凉,(元代-邵亨贞)
,暝色凝烟,不胜凄黯。阖户呼镫著此,以纪旅思碧梧庭院秋声早,**暮天云影。雨送凉蝉,风欺倦翼,络纬犹啼金井。疏窗弄暝。正犀押帘垂,画屏镫冷。节序依然,旅怀长是叹流景。旧家园苑废久,岁寒松桂在,清事谁领。待月幽轩,寻凉小舰,断梦有时提省。乘槎路迥。便逸兴相牵,倦涂难骋。甚日归来,傍湖耕二顷。
7、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二(元代-王冕)
今年二月气候别,十日大雪寒于冬。
民人正坐冻馁苦,燕雀如何意味浓?风俗可知南北早,山河空锁百千重。
草堂欲作梅花梦,忽忆南阳有卧龙。
8、月楼陈寺簿惠李阳冰千文新刻(宋代-释居简)
厥初至文无一字,谁将鸟迹分形似。天淳屡警不知防,七凿才终混沌死。
遂令天下后世空纷纶,虫鱼钟鼎骈相新。茫然不理字外意,但见九州四海同轨仍同文。
王郎羽化不可絷,小篆千人万人习。祖龙无恙事如麻,稍缓簿书期会急。
西京杜门草太玄,诸儒载酒尊所闻。莫言字是纸上语,寻古康逵须得门。
朅来小楷无馀韵,更复颠狂窥草圣。不见当时石鼓歌,哂乃数纸博白鹅。
悠悠古恨凭谁雪,想见月楼时对月。质衣访古锦作囊,李侯屈铁千琳琅。
百金购工镵翠琰,数间僦舍生寒光。欲寿此书休待贾,待向君家提此话。
不图复见古人心,要与月楼同博雅。
9、西江月(老妻生日,因取芗林中所产异物,作是词以侑觞)(宋代-向子諲)
几见芙蓉并蒂,忽生三秀灵芝。千年老树出孙枝。岩桂秋来满地。
白鹤云间翔舞,绿龟叶上游戏。齐眉偕老更何疑。个里自非尘世。
10、西江月(宋代-范成大)
十月谁云春小,一年两见风娇。云英此夕度蓝桥。人意花枝都好。
百媚朝天淡粉,六铢步月生绡。人间霜叶满庭皋,别有东风不老。
11、西江月 白榴(明代-高濂)
碧蕊似怜星眼,繁花学剪云衣。青霞为骨玉为肌。
雅澹萧疏风味。
幽梦白云绕绕,空阶明月依依。相传海上得来奇。
分出琼台瑶砌。
12、临江仙 癸未三月十九日作(近现代-丁宁)
酒醒高楼闻细雨,凄凉又是三更。几回支枕盼天明。
绿舒当户柳,红暗隔帘灯。
不定阴晴春已去,芳韶似梦堪惊。怜他萍絮惯飘零,漫空还皎皎,逐水自青青。
13、渔家傲 其三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清代-唐芑)
最喜桃花春雨足。晓来手自分篱菊。流水潺瑗鸣涧曲。
惊飞瀑。荷钱叠水纹成縠。
一院落红飞燕蹴。迸泥笋长琅矸竹。好鸟看看来布谷。
声声促。樱桃豌豆同时熟。
14、八月十七日霜(清代-方式济)
土床入夜气,骨冷火不温。起视手种花,委仆墙篱根。
早霜才一夕,不缓须臾恩。穷边无林柯,后凋谁与言。
柔条爱戕伐,悼惜同兰荪。回忆故乡暖,万里伤征魂。
15、自天津来至此已过一月去阙日远怆然有作(明代-归有光)
漳水悠悠向北流,征人日夜驾南州。行来忽尽三千里,又下扬州望越州。
16、三月十五陪乌本初同佥李希颜祭余廷心大参于断崖因赋是诗以约明年更祭云(元代-成廷圭)
七年苦战守孤城,食尽无人发救兵。诸将赴河同日死,万家嚎地几人生。
中台星拆天应泣,大节堂空鬼亦惊。国难未平公已往,临风西望泪纵横。
17、题延月轩 其五(明代-胡奎)
只除风雨夜,特地到吾轩。相望若千里,相看无一言。
18、九月朔示二小侄孙(宋代-钱时)
有客踵我门,喜我得男孙。
得男人所喜,为男岂不尊。
桑弧蓬矢射天地,堕地已作四方志。
世上纷纷空白头,直须了却男儿事。
19、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 其八(宋代-魏了翁)
次从祐阜至思崇,攒影俱分上下宫。闻似八陵旧山水,地垂西北耸南东。
20、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唐代-权德舆)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
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
夫君非岁时,已负青冥姿。龙虎一门盛,渊云四海推。
駸駸步騕褭,婉婉翥长离。悬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
声荣徒外奖,恬淡方自适。逸气凌颢清,仁祠访金碧。
芊眠瑶草秀,断续云窦滴。芳讯发幽缄,新诗比良觌。
故人石渠署,美价满中朝。落落杉松直,芬芬兰杜飘。
雄词鼓溟海,旷达豁烟霄。营道幸同术,论心皆后凋。
循环伐木咏,缅邈招隐情。惭兹拥肿才,爱彼潺湲清。
拘牵尚多故,梦想何由并。终结方外期,不待华发生。
21、七月初一日作(清代-郑孝胥)
胸次谁言瘴不腓,瘦狂犹自胜痴肥。匆匆年少愁中过,惘惘春风梦里归。
邕管投荒寄边锁,京华怀旧检尘衣。石湖高韵殊难及,漫葺丛编拟去非。
22、水调歌头·买得一航月(宋代-杨炎正)
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依约晓莺啼处,认得南徐风物,客梦恍惊残。重到旧游所,如把画图看。
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惜今老矣,无复健笔写江山。天上人间知己,赖有使星郎宿,照映比尘寰。准拟五湖去,为乞钓鱼竿。
23、中秋月直禁苑(唐代-郑畋)
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
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
24、入翠峰寺上西冈待月 其二(清代-张海珊)
夕景上东岭,暝色起诸壑。独立敛视听,无言合冥漠。
妙哉此寸灵,与月同一跃。玉宇开虚空,游氛扫尘廓。
下射三万顷,澒洞鱼龙作。仙风澹澹来,佐以诸天乐。
25、满拟既望至楚蕲日为南薰所苦因呼月临江望云语山皆不我顾也对影歌谣凄然述之(明代-郭之奇)
去帆争疾鸟,来缆似疲驽。飘风何谑浪,日与滞舟俱。
明月自东来,诉风向月呼。月骄不语客,停照拂江隅。
江流赴海急,翻挟南薰趋。回首玄峰北,长叫促云驱。
云倦不风敌,中发尚踌躇。独献青山色,偃蹇绘幽图。
云山既无素,江月复非徒。持此百羁身,一苇自揶揄。
痴来欲问影,愁倦不知吾。每向清宵半,人静我依舻。
吴峰空目断,楚水入看无。不畏归途阻,但惜时光徂。
秋声乍夜出,近远落悲梧。望望伤魂处,历乱汉川菰。
26、七月十四立秋雨后望月二首 其二(明代-郭之奇)
雨后秋来色倍新,行云万里为何人。颇疑物象时绸密,更使空华日布匀。
几叠幽山光抱玉,无边碧海气吹银。稍需金镜浮天汉,自有冰心出世尘。
27、二月下浣寺署牡丹盛开一本六柯为朵九十有七因柬五清寺长(明代-边贡)
五松亭外牡丹丛,忽漫开花二月中。潜养自应归闰腊,急催无乃借春风。
承阑雨叶深垂绀,映水霞姿浅带红。仙种似知矜绝代,特教题品付宗工。
28、中秋夜不见月兼邀储太仆不至(明代-徐祯卿)
今夜中秋月,云端空复情。人间同寂寞,天外独分明。
桂子飘何处,边鸿度有声。他乡对家酝,愁绝为谁倾。
29、西江月 四假(元代-王哲)
堪叹火风地水,为伊合造成形。教人受苦日常经。扑入味香视听。独我摇头不管,朝朝居止黄庭。自然*寂聚真灵。五色霞光覆定。
30、西江月·婥婥妆楼红袖(宋代-李处全)
婥婥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东皇天巧世无俦。定有司花妙手。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竹西路转古扬州。歌吹只应如旧。
31、三月十六日为某初度十九日又赵寅仲诞辰俱在(宋代-金履祥)
帝遣银潢一派来,日长春老起风雷。
谁知年少贵公子,俨若儒先老秀才。
共作师门汤饼客,早期庭下彩衣莱。
明朝又上柯山去,更问长生要术回。
32、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唐代-宋之问)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昆明御宿侍龙媒,伊阙天泉复几回。西夏黄河水心剑,
东周清洛羽觞杯。苑中落花扫还合,河畔垂杨拨不开。
千春万寿多行乐,柏梁和歌攀睿作。赐金分帛奉恩辉,
风举云摇入紫微。晨趋北阙鸣珂至,夜出南宫把烛归。
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文昌佐吴越。越中山海高且深,
兴来无处不登临。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阴。
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欻成今。始安繁华旧风俗,
帐饮倾城沸江曲。主人丝管清且悲,客子肝肠断还续。
荔浦蘅皋万里馀,洛阳音信绝能疏。故园今日应愁思,
曲水何能更祓除。逐伴谁怜合浦叶,思归岂食桂江鱼。
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
33、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唐代-元稹)
小年闲爱春,认得春风意。未有花草时,先醲晓窗睡。
霞朝澹云色,霁景牵诗思。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长安车马客,倾心奉权贵。昼夜尘土中,那言早春至。
此时我独游,我游有伦次。闲行曲江岸,便宿慈恩寺。
扣林引寒龟,疏丛出幽翠。凌晨过杏园,晓露凝芳气。
初阳好明净,嫩树怜低庳。排房似缀珠,欲啼红脸泪。
新莺语娇小,浅水光流利。冷饮空腹杯,因成日高醉。
酒醒闻饭钟,随僧受遗施。餐罢还复游,过从上文记。
行逢二月半,始足游春骑。是时春已老,我游亦云既。
藤开九华观,草结三条隧。新笋踊犀株,落梅翻蝶翅。
名倡绣毂车,公子青丝辔。朝士还旬休,豪家得春赐。
提携好音乐,翦铲空田地。同占杏花园,喧阗各丛萃。
顾予烦寝兴,复往散憔悴。倦仆色肌羸,蹇驴行跛痹。
春衫未成就,冬服渐尘腻。倾盖吟短章,书空忆难字。
遥闻公主笑,近被王孙戏。邀我上华筵,横头坐宾位。
那知我年少,深解酒中事。能唱犯声歌,偏精变筹义。
含词待残拍,促舞递繁吹。叫噪掷投盘,生狞摄觥使。
逡巡光景晏,散乱东西异。古观闭闲门,依然复幽閟.
无端矫情性,漫学求科试。薄艺何足云,虚名偶频遂。
拾遗天子前,密奏升平议。召见不须臾,憸庸已猜忌。
朝陪香案班,暮作风尘尉。去岁又登朝,登为柏台吏。
台官相束缚,不许放情志。寓直劳送迎,上堂烦避讳。
分司在东洛,所职尤不易。罚俸得西归,心知受朝庇。
常山攻小寇,淮右择良帅。国难身不行,劳生欲何为。
吾兄谙性灵,崔子同臭味。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
34、三月三日诏宴西池诗(南北朝-颜延之)
河岳曜图,圣时利见。于赫有皇,升中纳禅。载贞其恒,载通其变。
大哉人文,至矣天眷。昭哉储德,灵庆攸繁。明两紫宸,景物乾元。
帝宗庵蔼,惟城惟蕃。衮衣善职,彤弓受言。饰馆春宫,税镳青辂。
长筵逶迤,浮觞沿溯。
35、八月八日闻舍弟长龄蒙恩释狱(清代-杨琼华)
闻道金鸡下赦竿,廿年今始脱南冠。泪凝狴犴伤公冶,血洒弓衣愧木兰。
绝域丹诚生马角,九重雷雨洗忠肝。遥知多病垂衰母,应为娇儿进一餐。
36、对月感怀(清代-缪公恩)
镫锁寒光树锁烟,小楼寥廓独萧然。九峰有梦人千里,万瓦无声月满天。
酒醉剑鸣空饮泣,夜深鸡舞不成眠。壮心岁暮谁堪语,搔首长歌付短笺。
37、九月七日作(清代-缪公恩)
弓月悬星汉,寒光落万家。蛩吟清露重,雁带碧天斜。
父母怜游子,关山感物华。徘徊明镜里,举首望浮槎。
38、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七 月潭(元代-张羽)
春风试茶处,潭上葛花开。去尽同游伴,伤心此独来。
39、暑夜对月(元代-吴景奎)
三伏炎宵困郁蒸,揽衣盘礴敞閒庭。自移冰簟邀明月,卧看银河倒列星。
竹树繁阴薄沆瀣,乾坤清气入襟灵。蓐收按节明朝至,先落梧桐一叶青。
40、西江月(送客石_·亭)(宋代-李洪)
渺渺长汀远壑,萧萧雨叶风枝。几回临水送将归。客里暗添憔悴。
门枕数峰滴翠,舟横几度涟漪。绿秧深处惊于飞。愈觉田园有味。
41、秋夜同叶文信步月过刘汝贤高斋因望西山作(明代-李英)
秋风吹白露,寒色满皇都。海树浮云尽,江天明月孤。
疏砧连北塞,群雁过西湖。爱此潇凉夜,黄金一醉无。
42、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其十六 曹先生纶香(清代-祝廷华)
勿谈往事乱人思,穷达嚣嚣善自持。鲭冷侯门甘淡泊,马空冀野枉奔驰。
请缨未遂纵横志,提笔能书绝妙辞。不合时宜惟守旧,肚皮满贮古今诗。
43、浣溪沙 一九七七年一月廿九日大雪,离家赴拔山,车上有作(近现代-陈仁德)
一夜风吹断草芽。纷纷飞雪遍天涯。远山如玉树如花。
眩眼寒光惊旅客,当头奇景逆奔车。无言僵坐忆吾家。
44、九月同琉球郑生赴通州作(清代-黄文琛)
西风送铃驮,初日浮古尘。王事莫敢息,于役偕远人。
海藩被恩信,济济来成均。私怀屡得请,不愧观国宾。
黄花酒已熟,吹帽值佳辰。程期限公牒,仆隶嚬且呻。
安知余蓄念,疮痍轸边垠。三载警烽檄,犬羊昧尊亲。
嘉尔笃忠孝,历险归我仁。附枝无曲木,同辙非异轮。
汉德优既渥,景命终古新。永永为外捍,不在输奇珍。
学省延国胄,所期化益淳。凛然效一职,去矣无苦辛。
45、九秋望日月下有感(清代-徐搢珊)
重阳时节雨纷纷,送酒无人扣野门。喜得云消三五夜,月光高照菊花村。
46、夫子以事赴金陵旬月未归寄诗代柬(清代-张元默)
竟夕秋风怯晓寒,客中珍重卜加餐。愁心江上思何极,诗句眉边字未安。
扰攘虫沙悲梦幻,纵横蠹简理丛残。秦淮风月今何似,莫向眉楼乞画兰。
47、和君时弟生辰时八月十四日也(宋代-彭汝砺)
月行正几望,露润欲为霜。箕斗能符契,桑蓬可感伤。
少时材独出,老去德方将。看取华亭鹤,何嫌发鬓苍。
48、次韵张才叔蔡天复詹持国二月一日同步城南(宋代-周行己)
人生本自得,苦为百虑疚。穷年灯火窗,郁没令人瘦。
方春万物作,欣欣共晴昼。步履聊出郭,疏散忘隘陋。
当时二三子,来往心疏透。欢然共携手,住处同一簉。
弱柳分已绿,小桃红欲溜。细草软宜籍,急流清可漱。
杯倾野桥边,酒从村店售。脱帽看晴云,击木杂鸣咮。
或静欲寂默,或狂忽腾蹂。野老愕僵仆,村童怪惊走。
恐是天上仙,无乃人间秀。潇洒羲皇上,磊落汉庭右。
日暮欲返步,已行更引脰。此会得真率,他时涣邂逅。
49、五凌晨七月闲赋(宋代-曾丰)
二十年前到已曾,今虽重到眼犹生。
海无弃水归斯受,山不留云用则行。
去雁来鸿如互避,稚金老火若交争。
天机养至相忘处,物意天心两太平。
50、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二首 其二(明代-祁顺)
潇洒风情玉雪姿,一梢寒月浸山池。调羹信息传来近,看取青青结子时。
51、寒月和严式如韵(明代-黄淳耀)
坐讶一庭雪,起看星斗横。难穷千里目,未减九秋明。
高烛剪无焰,浊醪吟有情。隔帘风不起,空际自多声。
52、庚戌七月十五日离南京作(元代-王祎)
秉笔侍銮坡,两载尝禁脔。既紬金鐀藏,亦掌丝纶演。
涣汗惭敷扬,直书愧褒贬。才疏职匪任,性僻迹如懒。
方期竭鄙能,忽尔蒙严遣。左迁责己轻,西迈程颇远。
得灾或无妄,止谤在不辨。洪造本至仁,薄命信多蹇。
渡江心摇摇,恋阙情宛宛。行矣复何言,赐环谅非晚。
53、高凉杂诗八首 其五 吴城对月(明代-郑学醇)
春月令宵满,孤城海角悬。扬辉粉堞外,流影竹窗前。
易得还家梦,难忘涉世缘。北鸿归欲尽,尺素若为传。
54、月林遗酒西台感赋(明代-赵完璧)
故人遗我酒,我悲故人心。故人不可见,使我愁思深。
画地谁能违,刻木威难禁。烟霜夜凄凄,鸿雁秋沈沈。
衣葛当北风,餐荼绝衷肠。怨艾去祸胎,今古归福堂。
把酒且自饮,淋洗郁冤伤。嗟嗟同心人,剪烛今何方。
55、中秋待月不见 其一(宋代-仇远)
期修玩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滞留。纵有侯芭常载酒,惜无李白共登楼。
蛩催织妇贫非懒,云掩霜娥老似羞。应笑山翁痴守待,满身风露冷貂裘。
56、九月七日梦中作诗续以末后二句(金朝-元好问)
桃花红深李花白,昨日成团今日拆。歌声满耳何处来,杨柳青旗洛阳陌。
拊君背,握君手。朝钟暮鼓无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
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
57、对月(宋代-宋祁)
月华真可爱,堂上共徘徊。
白露方徐贶,清风适共来。
蚌津随照满,乌阁为啼开。
万虑方岑寂,愁看云汉回。
58、九月一日(宋代-沈规)
门外行蹊落叶遮,西风寒入野人家。
重阳日近秋光足,开遍闲庭帝女花。
59、瑞鹤仙(寿虞守·三月初十)(宋代-欧阳光祖)
得毛韩经学。振祖风,挺挺凌烟勋业。文章世为甲。果妙龄秀发,荐膺衡鹗。名登雁塔。访梅仙,种河阳桃李,从兹两绾铜符,多少吏民欢洽。
庆惬。归来整顿,松竹笑傲,武夷溪壑。韶光恰匝。清明过了旬浃。喜当初度日。称觞春酒,一饮红生双颊。愿儿孙,世袭簪缨,代常不乏。
60、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祐闰十二月降德音(宋代-岳珂)
我生淳熙间,今复见淳祐。粤从发覆额,及此已衰耇。
恭惟孝皇圣,是时方在宥。两宫俱万年,薄海同一候。
四时无札疠,仍岁称大有。布政具方策,诒谋谨封守。
中更继代三,更阅改年九。帝心思止当,休命侈诞受。
夫何迩年来,谴告颇辐凑。灾流雨雹行,星以妖彗奏。
乌旸烁天地,蝗害遍田亩。饥氓腹□□,遗穗莽如帚。
莫量天降疵,但见證书咎。嗟予斗升□,滥此符竹剖。
眼看人阱崖,心愧吴父母。忽传一札下,取法四宗旧。
既叶天人助,复期风俗厚。熙陵道化盛,仁祖历年久。
华旦盛太平,中天开永阜。愿言缉熙袭,还见泰和又。
三春霈雷雨,一洗遍宇宙。桁杨空滞冤,缗庾释逋负。
无文祀咸秩,有颣网皆漏。果闻精祲合,悔祸屈伸肘。
先清塞壖尘,猩鼯尽惊走。次反沙碛庐,鸿雁悉驯揉。
三白在腊前,一雨见春后。星躔顺宣夜,潢池息白昼。
人心本易孚,天道常善救。是知天爱君,岂不公所覆。
刍荛志报上,一言发白兽。愿惟实德心,对此岁事首。
帝临心肯贰,俊吁贤必右。体兹生物心,持此经济手。
仁民始及物,育稼须去莠。一念端弗忘,九关真可扣。
补裳傥因线,纳约当自牖。不量疏远姿,尚可感通否。
葵倾久未降,芹献幸匪陋。輶轩应转闻,聊当小人缶。
61、中秋禁林对月(宋代-宋庠)
素籥中分夜,祥蓂对满辰。
千门迎皓彩,一气洗空轮。
净失金釭影,寒生露掌津。
仙京全是玉,佛界即成银。
宫瓦收苍雾,天渊减翠沦。
纲珠聊借媚,紈扇枉迷真。
爽籁通鳷鹊,斜光淡结邻。
孤怀无晤赏,长啸待清晨。
62、奉同胡德辉八月十四日夜玩月次韵 其一(宋代-朱松)
我梦故山月,萝影垂秋光。谁言九衢晓,莽莽吹尘黄。
群公直道山,晤语清夜央。飞辙转空阔,积暑苏苍凉。
哦诗中天律,流光惜堂堂。鸡肥社酒熟,吾亦怀吾乡。
63、二十夜起对月怀斯远成父 其三(宋代-赵蕃)
昨朝执热扇慵挥,今夕凉生寝益衣。想见山房听风竹,怅余何日定成归。
64、西江月·堂上谋臣帷幄(宋代-辛弃疾)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65、西江月 黄州中秋(宋代-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66、臣病弥月闻垂云花开顺阇黎以诗见招次韵答之(宋代-苏轼)
道人心似水,不碍照花妍。
燕坐春强半,清阴月屡迁。
平生无起灭,一念有陈鲜。
袅袅风枝举,离离日萼蔫。
病吟终少味,老醉不成颠。
何必遨头出,湖中有散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