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师的古诗100首推荐

《感恩老师的古诗100首推荐》属于诗词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感恩老师的古诗100首推荐

1、次韵具庵送湛渊上人永嘉省师(元代-丁复)

早年为客曾游处,今日题诗却送僧。珠箔溅厓看雪瀑,宝窗缘塔见天灯。

金仙烂漫开银界,玉女婵娟倚翠层。礼罢阿师穷胜讨,诸峰历历渐攀登。

2、梅檐为天叙师赋(元代-戴良)

上人曾住大梅山,坐看檐梅眼欲穿。白足乱迷行道日,宝花轻堕讲经天。

肯将素服欺尘梦,只许清香入梵筵。看到常师成熟后,方知此道有真传。

3、沁园春 监察师巨源将辟予为政,因读嵇康与(元代-白朴)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越人无用殷冠。怕机事缠头不耐烦。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

4、玉岩有感(宋代-黄师参)

游山苦无侣,独行亦自佳。不羡篮舆稳,软草供蒲鞋。

小僧倚门问,客从何处来。长啸不复答,露坐面山隈。

往谒玉岩翁,缟衣绝纤埃。祠宫蔽风雨,碑碣荒莓苔。

四山壮幽閒,百感撄我怀。先生竟何之,山猿朝夕哀。

出处非有意,于道相萦回。翁看岭表人,白骨漫成堆。

所见明且哲,屡表乞归骸。伫立三太息,归思落日催。

5、颂古二十九首 其四(宋代-释师体)

陪钱弄傀儡,拚命打鞦韆。浑家无眼见,掩面哭苍天。

6、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宋代-释师体)

肌骨当初赫赤穷,面皮今日厚千重。撩头搭尾应更点,嬴赛阇黎斋后钟。

7、颂古十四首(宋代-释师体)

雨色和烟匝四维,眼皮未绽若为窥。

等閒觑破金铡际,坦荡无因役路岐。

8、颂古十首(宋代-释师体)

剔起遮天眼,空王旧话圆。

气毬刚似铁,石臼软如锦。

苦海无惊浪,红炉断火烟。

庄周蝴蝶梦,举世若为原。

9、颂古十八首 其二(宋代-释师一)

浑身燥痒倩人搔,入骨搔来身已劳。一下被伊搔著了,平生痒处一时消。

10、颂古十八首(宋代-释师一)

张弓架箭几何年,接得三平机不全。

若使当时能羿射,免教落节向弓弦。

11、颂古八首(宋代-释师一)

不起一念须弥山,特立当头著眼看。

拈一缕丝轻绊倒,家家门底路长安。

12、雪后赠雪苑师(宋代-夏竦)

玉界琼田万顷平,一年光景一番新。

苑中又见梅花发,信手拈来总是春。

13、题师永锡知县画老竹枯木二首(宋代-李石)

水墨三十年,一枝更一节。

工夫不争多,尽立庭下雪。

14、送祖道师赴长江(宋代-王灼)

山林与城市,何地非隐沦。

子意亦易败,径投寂寞滨。

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

归思落烟艇,尚及秋风新。

15、赠东隐小师林复祖(宋代-陈著)

万木彫零独有松,雪霜风里几春冬。须知受变方成物,直上云霄舞翠龙。

16、真师约过寄老庵雨不止两日不得往小霁辄涉淖以契前约次其所示韵庵壁有孙莘老秦少游刘贡父诸君诗(宋代-李之仪)

一接深言一点头,离骚致处未为幽。不嫌坏路容连步,且欲他年作旧游。

翰墨抑扬虽已晚,林泉栖止会终收。孤云祗恐元无定,候我归来共此丘。

17、次韵真师移植新竹(宋代-李之仪)

锦绷方有托,粉面转相疑。渐露凌云节,微分弄月枝。

高僧开槛赏,野客带砧移。只恐成龙去,空来款此时。

18、送唐彦博宰安丰兼寄呈淮西帅赵渭师郎中(宋代-范成大)

唐子皦自鲜,水清石粼粼。绣肠五车书,不鄙簿领尘。

黟山与桂岭,一笑二十春。天涯会面难,岁晚情话真。

五管无贤侯,但有岚烟昏。此岂功名场,往戍清淮滨。

北门诗书帅,平生吾故人。问讯今何如,凌烟上星辰。

为言落南客,病作寒螀呻。飘飘北归梦,夜绕吴淞云。

19、毗卢踏雪歌为小寄禅本师笠公作(清代-邓辅纶)

笠公笠公,胡不飞锡后湖同结夏,莲土千花净相亚。

又胡不浮海一苇朝普陀,皈仰白衣辞婆娑。胡为洞庭霜高朔风烈,打包来踏毗卢雪。

毗卢庄严极大壮,香界氤氲豁尘障。借问经始檀越谁,忠襄布金重新之。

公虽蜕去神护持,不然此寺亦几废。寺得寄师寺无替,福田龙象赖汝辈。

吁嗟乎!忠襄亦是英雄人,髑髅台高镆铘新。忽然放刀立成佛,施经饭僧日不足。

王侯富贵草头露,鸟尽弓藏悲末路。二曾功成身亦全,一学黄花一逃禅。

君不见袈娑覆处开殿宇,祇洹比邱千百聚。长廊斋僧鸣粥鼓,寄师乃不忘衣传。

迎取本师千里来江南,愿留面壁至十年。说偈如诗舌生莲,贯休齐己何足言。

呜呼天龙围绕夜叉走,请公试作狮子吼。

20、卢侍御师邵书来言黄州定惠院海棠今岁甚盛此花余十一年前补植也师邵有作感而和之(明代-邵宝)

齐安花满海棠枝,书到真胜梦见之。已喜栽培犹有地,却怜吟赏不同时。

江边一舸还谁问,坡后千年又此诗。若论品题吾晚矣,为君聊复倒清卮。

21、鹊踏枝四首 其一 感事和一乘师(近现代-丁宁)

十载孤琴悲一顾。梦醒西州,忍说当时误。纵使新声堪按舞。

绮衫绣扇情非故。

漫检沈檀金鸭柱。敲碎离心,又听黄昏鼓。谁谓流光弹指度。

长宵似水何时曙。

22、重阳后五日同稚辛梅生师子窝观红叶憩秘魔厓咸侄复儿从(清代-陈宝琛)

重阳已过始登高,垒块如山且自陶。霜叶照颜怜老丑,天风吹发助萧骚。

陆沈衰壮谁能免,轮转闲忙等一劳。六载僧房题字在,尘中兴减几酋豪。

23、寿节庵师(清代-曾习经)

品目寒松天语忧,遂良须鬓照千秋。手栽陵树成新荫,想对薰弦散郁忧。

绝世明姿韬未得,中朝儒效仅能收。七旬太保方承赐,同向耆阴社里游。

24、挽梁文忠师三首 其二(清代-曾习经)

十兆真陪葬,君臣祭祀同。青松苍柏树,断续鼓箫风。

只有天难问,曾无日再中。堂堂今遽尔,莽莽此何穷。

25、寄怀维卿师桂林七首 其六(清代-丘逢甲)

十年剑佩记追随,鹿耳惊涛怆梦思。铁马金戈春教战,锦袍银烛夜谈诗。

荒山镵影悲今日,残月钟声异昔时。欲写哀歌寄天末,红棉飞遍越王祠。

26、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一(清代-李鸿章)

九天阊阖叫能开,大地波澜挽得回。沟壑余生千里转,沙场战骨几人埋。

风高劲草犹披拂,岁晚乔松待护培。怀旧苍茫尝独立,眼中多少出群材。

27、闻萍醴义师失败有作(近现代-柳亚子)

呜咽笳声怨,南朝王气消。

赤乌吴正朔,黄犊汉歌谣。

胡运百年永,楚风三户凋。

招魂何处是?江汉水迢迢。

28、送钱虚白鍊师还茅山 其一(明代-袁华)

青山卵色起中天,马领良常紫翠连。双璧己薶秦相篆,五钟犹记地皇年。

黄连乳爇神初下,紫朮膏成骨易仙。安得同骑大鹤去,华阳南便觅真诠。

29、送闵鍊师省兄还茅山兼柬钱虚白(明代-袁华)

伯兄兵隔海之隅,仲也东寻轶两凫。闵氏圣门称孝子,道家句曲号仙都。

埙篪迭奏宫商合,风雨连床语笑俱。此去定逢钱逸士,为询芝术寄来无。

30、赠菊潭师(明代-黄衷)

花落青林早闭关,禅心不独静时闲。虎溪去后无奇迹,一叶芦风左里还。

31、送宫论王允宁视篆留院用介翁少师韵(明代-尹台)

彤垣綵笔绚缤纷,鳌抃鲸吞思不群。敢拟怀珠邀汉女,漫陪鼓瑟赋湘君。

银鱼昼亸秦关日,画鹢春浮济水云。此去三山暂延首,虞韶凤鸟定先闻。

32、往芜湖迎石生师江上早行(明代-许国佐)

夜色霜天水,四更月正明。山寒烟欲净,帆稳浪将轻。

罢寝排乡梦,开炉试药罂。自兼悲喜集,款款话师生。

33、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 其四(明代-谢元汴)

河身倾仄险于谗,舐掌离车频谑諵。但有雕云敷党族,谅多酸雨送松杉。

凭将知罪存麟史,分得文章与蟹监。哭泣妇人俱不可,相传司马旧青衫。

34、故将军何维圣自维扬来礼昙师毕即出新编见示斐然之感遂成四韵赠之(明代-王世贞)

何逊在扬州,轻舠访娄浒。骠骑雅佞佛,将军不好武。

旃檀袅犹馥,牟尼烱还吐。毋使罔象求,留之媚灵腑。

35、龙湖师 其六(明代-袁宏道)

兄弟为知己,同袍若比邻。出门去亦易,只愁加一身。

36、过二酉师旧斋(明代-袁宏道)

士老不曾官,女老不曾媒。无媒知真性,不官见隐才。

守道七十载,寂寞类寒灰。逢山遍瑑句,得黍即衔杯。

笔绝知麟获,人亡为国哀。科斗馀文字,残书化草莱。

马鬣封三尺,文翁安在哉。空斋遗杖履,长叹续归来。

37、连江陈子晟师古齐诗 其二(元代-刘基)

卫武陈抑戒,睿圣垂芳名。吕公著丹书,君臣同显荣。

伯玉愿寡过,使者知其情。柳惠志直道,身匮德乃盈。

古人如良金,百炼弥刚贞。悠悠万载下,日月同昭明。

圣人有遗训,可畏在后生。服膺慎勿替,窃比于老彭。

38、谢子安之江右求葬师 其二(元代-黄镇成)

家在烟岚五县间,碧榕桥下水潺湲。朝来雨过秋如洗,写出江南一幅山。

39、香林长老为其师叔祝香求诗(宋代-龚璛)

故纸堆中唤师叔,香林花叶续传灯。寻思四十年前事,只为茶毗一个僧。

40、送谢师直南阳上坟(宋代-梅尧臣)

跃马清明前,行将拜孤垅。

松吹送悲声,缘缨泪如涌。

三岁宰南方,奠斝阻亲捧。

山下独徘徊,雨来云蓊蓊。

41、喜谢师厚及第(宋代-梅尧臣)

宿雨洗新绿,朝日初闻莺。

风从天门来,吹下玉简名。

列星二十八,经纬何纵横。

南方朱鸟目,火焰令人惊。

其余撒沙众,龟鳖瓜瓠明。

吾欣安石後,世世有令声。

42、书用师庵(宋代-李昭述)

架泉龛石搆幽栖,竹树阴森锁翠微。

珍重支郎得高趣,一庵一榻自忘机。

43、读师文和郡侯喜雨诗次其韵(宋代-陈造)

涛波襄陵尚霖雨,龙伯不省田家苦。

官中出镪瘗流尸,内地之民无宅土。

京邑本根枝外邦,渠侬枵虚闯官仓。

流亡可饱骨可肉,县官仁爱吏慈祥。

古来畏天灾无小,迄令百颦馀一笑。

阳愆阴伏谁致此,共说群憸投有昊。

一昨雩祷饭不荤,神祠佛屋香炷氲。

霓望朝昏耐跼蹐,风传真赝长纷纭。

我归得同郡人乐,愍农喜雨收奇作。

想摩鲸牙凌浩荡,更穿月胁翔辽邈。

吾帮不熟农告功,溜匙云子行沾侬。

小儿解谢倩人诮,搜镌径欲分吾穷。

乃公拙无尺一召,他日当归有先当。

耕牛先后计未失,谁谓山林迹如扫。

世人二五不知十,赴争夺场不遗力。

分表营营竟何补,截趾适屦山藏泽。

黄堂诗老民所天,秋来衢路有醉眠。

乐职未赋吾歉然,人言此笔须臞仙。

小草可录寸有长,会从之游据胡床。

蜂腰鹤膝容探汤,借儿茹胾升公堂。

44、奉赠芝师参总禅师(宋代-沈辽)

欲识东林路,匡庐第一山。昔人开胜地,大士启禅关。

鹫岭不遗法,虎溪谁敢攀。因师访消息,为寄九峰间。

45、涂中书四十言奉寄武陵则师(宋代-强至)

师有知人术,一言珍万金。

圣门防取貌,吾道素论心。

越树秋声起,武陵归思深。

桃源千载事,此说更难寻。

46、谒照师塔二首 其一(宋代-释宗敏)

苧麻删补后,法律渐凌迟。一字谁褒贬,三宗绝见知。

奔驰事名相,逸荡傲行持。独有芝园老,提纲继祖师。

47、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唐代-包佶)

岁正朱明,礼布玄制。惟乐能感,与神合契。

阴雾离披,灵驭摇裔。膏泽之庆,期于稔岁。

48、袁德师求画松(唐代-刘商)

柏偃松頫势自分,森梢古意出浮云。

如今眼暗画不得,旧有三株持赠君。

49、新授戒尼师(唐代-王建)

新短方裙叠作棱,听钟洗钵绕青蝇。

自知戒相分明后,先出坛场礼大僧。

50、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唐代-皎然)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51、陪少师李相国崔宾客宴居守狄仆射池亭(唐代-许浑)

池色似潇湘,仙舟正日长。燕飞惊蛱蝶,鱼跃动鸳鸯。

云聚歌初转,风回舞欲翔。暖醅松叶嫩,寒粥杏花香。

罗绮留春色,笙竽送晚光。何须明月夜,红烛在华堂。

52、寄竹院方丈孚师(宋代-胡仲参)

江湖岁月易销磨,振锡归来鬓欲皤。

性懒吟编多散逸,门闲俗客少经过。

虚檐破处悬蛛网,落叶空中见鸟窠。

一片师心谁会得,半窗竹影绿婆娑。

53、赠安禅僧如师(宋代-何梦桂)

一庵许大且休休,世界三千海一鸥。大地山河容不得,住持只在一毛头。

54、庆成宴和师邵 其一(明代-顾清)

圜丘礼罢岁犹新,衢室筵开意更亲。龙见九重瞻圣主,鹿鸣三殿引嘉宾。

分曹舞队番番锦,攒綵宫花叶叶春。却忆早时承宠地,钧天浑似梦中身。

55、答蔡鍊师(明代-薛始亨)

予幼好奇术,年来无所营。一壶常坐卧,虚室少将迎。

白石歌中烂,黄金赋里成。待逢尧舜世,方拟学长生。

56、赠汤地理师 其三(明代-陈献章)

南越山川拄杖交,东风何处送归舠。一条路打朱明过,直下潮阳看海涛。

57、次韵林都宪待用蜀中行师二首 其二(明代-王鏊)

单骑曾先万马群,绿林诸盗伏斜曛。要令孟获怀诸葛,又见曹军怯赵云。

千里仁风行若偃,三年炎毒坐如焚。平生丰采倾朝野,蠢尔羌夷岂不闻。

58、送少师杨公归建安(明代-杨士奇)

富贵还故乡,古今所欣快。安知明达人,志出富贵外。

立身天地间,所重孝与忠。君亲与天等,敬事道实同。

杨公南闽英,天禀挺卓特。胸中书五车,笔下云五色。

三十登金门,射策奋高鶱。天兴圣明主,躬被汪濊恩。

清密侍丹扆,煇煌裁紫诏。玉署兼青坊,高步儒林表。

龙舆戒巡省,峨冠扈属车。平戎万里道,櫜鞬行秘书。

黾勉三纪馀,服事四朝圣。孤卿百僚上,高年备鸿庆。

思以上益君,思以下益民。小心效臣职,亹亹摅恭勤。

恭勤副深注,声誉闻遐裔。苍松老益坚,皓首心愈厉。

国事靡遑暇,亲恩讵能遗。卅年别丘垄,寝食劳怀思。

不见白鹤峰,飞云恒在望。手植垄头柏,应过十围壮。

岂惟羹墙觌,夜夜梦旋归。水木有源本,谁能不歔欷。

仰荷明主仁,洞鉴中迫切。玺书赐展省,龙光昭日月。

阳和二月中,御柳初含金。凝冰泮九河,好鸟繁春音。

骊驹发都门,官僚皆祖饯。渡济遂踰淮,载驰驶于箭。

暄风芍药时,候者集龙津。矫首睇桑梓,含情兼戚忻。

追远致禋祀,怀旧访亲爱。岁久多凋亡,相知几人在。

言归席未暖,岂不耽家居。恭承玉旨重,尚敢淹踌躇。

庙谟待公陈,衮阙待公补。丈夫君臣义,无为倦衰暮。

炎光变素颢,凉露下青芜。预买中山醪,迓公东城隅。

59、寿陆师慎斋七十(明代-唐顺之)

廿年不向市城行,闲看桑麻自长成。道貌肥来知战胜,儒冠挂后觉身轻。

北窗意味人千古,西序声名子一经。髫龀门生今白首,称觞还听后堂笙。

60、庚子元旦驻师林门(明代-张煌言)

中华正朔古相传,永历于今十四年。玉几南荒新日月,金戈北道旧山川。

春来水逐桃花长,老去人憎柏叶先。犹幸此身仍健在,拟随斗柄独回天。

61、苦雨后和乔师召喜晴韵四首 其二(明代-李东阳)

六月穷阴四野同,忧时不羡鲁僖公。农夫正恐秋将至,圣主深劳日过中。

阴气渐随金令伏,阳乌还照火云空。犹怜怒雨号风夜,破屋飞茅定几重。

62、上竺知客肇师示苏仲豫参寥唱和韫秀堂二绝句求和因追次其韵二首 其一(宋代-饶节)

光明奇秀岂能藏,草自纤柔桧自长。不待博山荐沉水,道人亲佩法身香。

63、登和州八公山昔年周师俘敌於此有碑屹其上(宋代-吴龙翰)

万姓丛居一弹丸,八公何在路漫漫。中原北望已尘暗,边地秋来又枣丹。

猎猎阴风征骨乱,茫茫夜月鬼声寒。老兵指点擒生处,岘首残碑带泪看。

64、送兴国令徐师回殿丞(宋代-赵抃)

报政方山下,分携赣水滨。人蒙百里惠,花见四年春。

亲志乐戏綵,家声高缙绅。还期逢庆节,慈宴拱严宸。

65、和师厚郊居示里中诸君(宋代-黄庭坚)

篱边黄菊关心事,窗外青山不世情。

江橘千头供岁计,秋蛙一部洗朝酲。

归鸿往燕竞时节,宿草新坟多友生。

身後功名空自重,眼前樽酒未宜轻。

66、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唐代-朱湾)

若耶谿畔云门僧,夜闲燕坐听真乘。莲花秘偈药草喻,

二师身住口不住。凿井求泉会到源,闭门避火终迷路。

前心后心皆此心,梵音妙音柔软音。清泠霜磬有时动,

寂历空堂宜夜深。向来不寐何所事,一念才生百虑息。

风翻乱叶林有声,雪映闲庭月无色。玄关密迹难可思,

醒人悟兮醉人疑。衣中系宝觉者谁,临川内史字得之。

67、早春送欧阳炼师归山(唐代-武元衡)

双鹤五云车,初辞汉帝家。人寰新甲子,天路旧烟霞。

羽节临风驻,霓裳逐雨斜。昆仑有琪树,相忆寄瑶华。

68、眉妩 师曾世兄新婚将别,词以慰之,即送其赴日本。用白石韵(清代-陈锐)

渐蘋花偎水,苇叶飘烟,风浸送归眼。执手丁帘下,辞巢语,叮咛人似秋燕。

翠襟共款。诉近来、游迹多感。镇相望、日出扶桑表,定侬意先暖。

身世歌筵将散。几汉濒荀爽,吴下张翰。沈陆龙蛇起,移舟住、神州谁寄孤缆。

鬓霜又点。禁片时、人远天远。算孤负深杯,残醉里几回见。

69、送莲社陆道师归镜湖别业(明代-张羽)

一锡横飞下镜湖,头颅老去世缘疏。

庭栽竹少堪容鹤,池种莲多不碍鱼。

满室香云经尽后,半窗明月定回初。

陶潜懒入东林社,在在青山可结庐。

70、送顾宗伯馆师得请归省四首 其四(明代-李孙宸)

玉署清深隔俗尘,几回授简得相亲。千秋忝窃登龙客,短步空惭附骥人。

秘阁藜光怜乍冷,北堂萱树羡长春。悬知爱日欢无限,曳履还看捧日新。

71、送顾宗伯馆师得请归省四首 其三(明代-李孙宸)

倾都冠盖送仙舟,望望吴江匹练浮。绿野未教猿鹤喜,青霄旋待凤凰游。

门前桃李阴初合,笼里参苓晚见收。魏阙江湖心更远,能无清梦绕宸旒。

72、送莫苍屏归连州时同送其师董见龙之任南雍(明代-韩上桂)

玉盘之错碧琅玕,冰浆雪粒椀茗寒。一歠浑释不可见,精迷意夺沉其欢。

相逢臭味惟之子,咀嚼敷腴得如此。问道应探象冈元,负笈直走千馀里。

师今缀秩蓬莱班,子归连水复连山。虞廷苞凤含章舞,五色葳蕤定可攀。

73、绍兴谒相公李渠师少渠中翰作主 其一(明代-黄廷用)

太液登龙今几载,乘舟兹复入山阴。天心若解幽人意,二月江南白雪深。

74、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三(元代-惟则)

半檐落日晒寒衣,一钵香羹野蕨肥。春雨春烟二三子,水西原上种松归。

75、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一(元代-惟则)

万竿绿玉绕禅房,头角森森笋稚长。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

76、岁旦后四日留别宗坛师松溪许君邹君心远五首 其二(元代-卢挚)

碧溪风日隔人间,催出梅花镜里看。莫为轺车太幽独,剩分香玉照春寒。

77、游李少师园十题 其七 莲池(宋代-范祖禹)

藻荇遍回塘,芙蕖出清水。红灯迭照映,翠盖相磨倚。

78、送吕道师还天台山(宋代-王铚)

结宇孤峰藓径危,身閒鸥鸟信忘机。

水声山色何今古,物态人情果是非。

子踏白云来问道,我垂华发自生辉。

赤城归去松门晚,万里秋风上客衣。

79、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 其六 西岩叠巘(元代-陈赓)

梵刹盘空曲,烟霞锦绣纹。山灵傥招隐,径入万重云。

80、临江仙 除夕和爱师韵(清代-樊增祥)

一幅岁朝图样好,玉梅花底三更。绣帘风约一钩银。

清娱便了,都是画中人。

殿阁催班慵不赴,今年今夜闲身。风光莫遣酒杯贫。

花红烛喜,重见一年春。

81、庐山五笑 远师(宋代-杨杰)

我笑东林寺,孤高远法师。种莲招社客,平地凿成池。

82、买陂塘 题汪邺楼师仓山读书图(清代-袁绶)

问山灵、烟云无恙,频年会此吟啸。溪流宛转亭台曲,不数十洲三岛。

香雾袅。恁竹外梅边,惯听书声早。峰屏绿绕。指矮几瞑琴,横窗停盏,不放片尘到。

流光速,那信知音还少。傅红犹记娇小。绛帏十载春风暖,早识秋蟾怀抱。

临墨沼。感青眼殷勤,矜许巴巫调。凭高远眺。念鸥纵圆盟,燕偏辞垒,何日认归棹。

83、戊申初冬望前一日本师天然老和尚六十又一示生人天胥庆华梵交响恭赋律言敬致末祝(明代-释今无)

五叶回春绿,双轮导瞑流。宝坛高宿将,芳轨正中区。

盛世材偏美,名山迹屡投。圆音通十域,至德仰千秋。

洞水天潢浚,宗风地轴留。一麟孤玉角,四海集金彪。

慧刃回烟水,神针贯斗牛。选官江右近,游岳尚平羞。

圣谛凋人爵,嚣尘惜马头。阅人悬至鉴,据座得真吼。

性相融相摄,行藏自可求。坐深喧斗蚁,机阔觉鸣鸠。

逗月苔烟少,藏莺雪树稠。沿流抛楚玉,砻石转吴钩。

雷震山常响,花明笔尽收。急湍抽蚌腹,杰石驾龙楼。

道泰浇风隐,岩高瑞气浮。绛霞腾翡翠,白麈傲王侯。

初地称韶石,重来即邓州。凤林存眼目,狐径铲戈矛。

力劲回澜柱,风严狎水鸥。入城卑俗降,及室弛心偷。

白石饶清露,彤云护绿筹。松枝生珀软,柏叶应机抽。

凭槛知无际,扶筇岂有侔。灵峰犹隐隐,贝叶自飕飕。

侧仰孚慈力,群趋庆鹤俦。披珠惭异掌,饮乳咽乾喉。

一偈称难尽,三回匝未休。梅花呈曙色,此意独悠悠。

84、本师诞日(明代-释今无)

师定念游子,遥知父母心。望云天际远,曝日石门深。

香影浮阶砌,猿声彻野林。无穷长跪祝,惟有此微忱。

85、九月二十七日早祀山川坛风云雷雨师坛随班行礼因过水濂洞而回(明代-郑真)

衣冠济济肃周旋,坛壝天开祀报虔。想见神明来惚恍,从知肸蚃格幽玄。

樽罍波湛香浮盎,几俎星陈胙割膻。忝后陪班同福佑,乘风归觅洞中仙。

86、舟师(明代-俞大猷)

倚剑东溟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夕阳景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87、春夜与阆音师咏月(清代-石岩)

皓月轻飞处,经堂寂不哗。碎光穿竹罅,圆影架枝叉。

露湿巢喧雀,风梳草乱蛙。与师清课后,相对理袈裟。

88、送虞师宪赴延平书院山长(宋代-仇远)

我师文靖公,一传子朱子。

佩服中庸书,静中识根柢。

秋月湛冰壶,莹彻无瑕滓。

延平建精舍,盛德宜世祀。

君往坐臯比,文行成粹美。

秋风送书船,南上二千里。

讶君来何暮,衿佩争倒屣。

鸣道铎方振,问字酒已俟。

九京如可作,文靖公亦喜。

予友有黄功,昔分教於此。

颇知文风盛,十室九儒士。

是行若登仙,剑气炯青紫。

只恐席未温,思归慕园绮。

89、喜惟凤师关中回(宋代-释宇昭)

孤锡依京寺,诗愁上鬓新。

迹离三辅晚,梦落九江频。

草入松根井,磬通花外邻。

重来知未倦,间趣自相亲。

90、偈颂七十六首 其十八(宋代-释师观)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天下治,衲僧得一眼横鼻直。

皇恩佛恩,一时报毕。

91、送小师淳志游方(宋代-释普度)

参禅不是小因缘,立志当如铁石坚。

百城靠倒无依倚,回首归来吃痕拳。

92、示舵师(宋代-武衍)

不拘早晚过长桥,要泊桥边踏巨鳌。

无月色时方得睡,有梅花处必停篙。

不逢水活鱼休买,才见溪清米便淘。

到得旗亭须报我,落帆相与醉村醪。

93、送外甥法真一师(宋代-郭祥正)

仕禄不及养,勇往学金仙。弃家如脱屣,坏衣披稻田。

见汝若见母,令我涕泗涟。我方龀龆时,巨狱遭摧颠。

汝母挈我往,西江赴临川。爱育比其儿,衣食无颇偏。

追随二三载,思亲我言还。是时汝未产,顾今三十年。

汝壮我已老,死者归重泉。悠悠记昨梦,幻妄真可怜。

汝能逃世累,趣尚固已贤。京华勿久栖,还当择深渊。

返穷生死本,勿为言句缠。拭我衣上泪,赠汝金石篇。

94、留师崇法院(宋代-丁宝臣)

濒湖三寺倚峥嵘,梵刹相高对县城。

楼殿尽知随处盛,水林独爱此中清。

翦开木末檐牙出,凿破岩腰磴道成。

悟得祖师心印法,禅僧遥指塔灯明。

95、申国太师吕公晦叔挽词三首 其二(宋代-范纯仁)

仪物罗西甸,恩荣葬上公。悠扬蒿里日,惨淡柏城风。

河岳收英气,旂常纪茂功。传家多令子,将复继遗忠。

96、正月十三日过邓师契邂逅伯山在焉师契置酒因(宋代-赵蕃)

竹已连梢种,梅应带蒂栽。

因留看书帖,更辱倒尊罍。

胜士亦俱集,好怀端为开。

春风不拘束,两鬓自摧颓。

97、次韵和翰林师学士赠伦上人新居之什(宋代-杨亿)

一径雨苔深,新居雅称心。

天花飘昼讲,池草伴春吟。

施食山禽下,题门野客寻。

此中堪宴坐,何必在双林。

98、高士咏。师金(唐代-吴筠)

圣人贵素朴,礼义非玄同。师金告颜生,可谓达化宗。

夫子饰刍狗,自然道斯穷。应物方矫行,俯仰靡不通。

99、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唐代-鲍溶)

君逐元侯静虏归,虎旗龙节驻春晖。欲求岱岳燔柴礼,

已锡鲁人缝掖衣。长剑一时天外倚,五云多绕日边飞。

心期共贺太平世,去去故乡亲食薇。

100、送造微上人游五台及礼本师(唐代-栖白)

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极目多来雁,孤城少故人。

与师虽别久,于法本相亲。又对清凉月,中宵语宿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