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古诗各10首简单

《春夏秋冬的古诗各10首简单》属于诗词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春夏秋冬的古诗各10首简单

1、扫花游·秋声(宋代-王沂孙)

商飙(biāo)乍发,渐淅(xī)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tiáo)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lì),砌蛩(qióng)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2、谒金门·秋兴(宋代-苏轼)

秋池阁。风傍(bàng)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lǎn)脚。好教闲处著。

3、春日登楼怀归(宋代-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yǎo)杳一川平。

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ǎi),深树语流莺(yīng)。

旧业遥清渭(wèi),沉思忽自惊。

4、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宋代-晏几道)

街南绿树春饶(ráo)絮(xù),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yōng)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5、菩萨蛮·秋风扫尽闲花草(宋代 夫寿妻)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zhú)秋光老。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簪(zān)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瑶觞(shāng),花先着酒香。

6、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宋代-谢逸)

豆蔻(kòu)梢(shāo)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bìn)步摇青玉碾(niǎn),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chàn)。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7、忆江南·春去也(唐代-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mèi),丛兰裛(yì)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pín)。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8、西湖杂咏·夏(元代-薛昂夫)

晴云轻漾(yàng),熏风无浪,开樽(zūn)避暑争相向。

映湖光,逞(chěng)新妆。笙(shēng)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风,满座凉;莲,入梦香。

9、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魏晋-陆云)

攸攸昊天。

南正兴言。

朱明有晔。

万叶翠繁。

昌云垂天。

凯风熙颜。

王臣在此。

贻宴于欢。

10、踏莎行 芳尘春迹(元代-沈禧)

径积红埃,风飘难尽。一钩新月云边印。锦鸳飞去尚留踪,青鸾舞罢犹存影。沉屑浮香,露华滋润。凌波人去遗芳恨。玉容想像夜曾来,星前

11、次春日閒坐閒行二绝韵 其一(明代-朱诚泳)

左图右史我中间,坐看沈烟起博山。读罢黄庭心似水,绿阴幽鸟自间关。

12、初夏斋中杂题三首 其一(元代-柳贯)

壤隔溪流断,门依野次成。初非慵应接,自是寡将迎。

笋蕨搜山得,盐醯入市营。贫居薄滋味,盘脍敢求精。

13、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四(元代-马臻)

进馀薇露与流香,散落人间任品尝。处处旗亭招客醉,大书不是赶春场。

14、送春(宋代-吴锡畴)

惆怅春归自不禁,日长门巷静沈沈。

应知不止为花地,沃沃桑麻雨露深。

15、秋日(宋代-吴锡畴)

西风吹雨故将寒,斗室盘旋宇宙宽。

芦已成花衰鬓白,枫犹染叶醉容丹。

人间岁月几羊胛,身外勋名一鼠肝。

领略秋光无限意,东篱閒掇落英餐。

16、次仲庸初冬即事二首(宋代-裘万顷)

君家秋实洞庭种,小子持来独未黄。

莫作苏州书后梦,只今正欠满林霜。

17、厅前柳·晚秋天(宋代-赵师侠)

晚秋天。过暮雨,云容敛,月澄鲜。正风露凄清处,砌蛩喧。更黄蝶。舞翩翩。念故里、千山云水隔,被名缰利锁萦牵。莫作悲秋意,对尊前。且同乐。太平年。

18、次韵喻叔奇追感去冬天衣之游(宋代-王十朋)

去年同会类高阳,蜡屐登临雅兴长。可但山光向人好,更欣天气为吾良。

路经禹穴深怀白,目对秦峰远忆黄。日线又添人正远,尺书千里慰相望。

19、秋日牡丹(宋代-廖刚)

金风淅沥叶飞黄,独倚殊姿逞艳阳。谁道化工无鉴别,故应奇特属花王。

20、秋日閒居十首 其七(宋代-张侃)

人情易爱憎,品花语最严。遮护富贵花,排日挂牙签。

骄态不自持,霏微花上沾。虚名竟何益,馀事付宝奁。

花开有迟速,禀气等洪纤。到眼俱可玩,何曾形弃嫌。

幽幽牵牛开,碧色照疏栏。勿云此花陋,所取缘伤廉。

21、秋鱼眼(宋代-张侃)

江湖毓群鱼,水大随所拣。奈何世上人,寻到秋鱼眼。

22、春时(宋代-张侃)

两日閒为汗漫游,溪边长是唤扁舟。杯盘草草同真率,笑语悠悠得细酬。

别墅桥攲泥没膝,东园亭小雨沾头。不知桃李都开遍,更趁残花一醉休。

23、秋壑(宋代-释居简)

泠风在怀袖,何必借商弦。就下识天巧,适安忘地偏。

寒泓嫌雪暖,秋草似春鲜。见说蓬莱远,依稀拄杖前。

24、赋得春色满皇州(宋代-刘才邵)

春光何处盛,先满帝皇州。日近恩辉动,天低淑气浮。

繁花迷綵仗,弱柳媚芳沟。风软尘难动,烟酣翠欲流。

驩声连绮陌,仙吹咽琼楼。愿遂观光志,曲江追胜游。

25、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宋代-吴芾)

年去惊人老,坐来忘夜深。

未能成一事,何敢废发阴。

灯尽添残烛,山寒拥败衾。

幸无尘俗虑,聊遂读书心。

26、笺年老逢春八首·年老逢春春莫疑(宋代-邵雍)

笺云: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

且无形可见,只有意能知。

27、夏室(宋代-晁冲之)

夏室不禦暑,竹阴新未交。幽花时结子,晚燕续开巢。

午梦还高枕,晨炊出近庖。此生吾自了,客至莫相嘲。

28、冬日即事(宋代-苏辙)

寒日初加一线长,腊醅添浸隔罗光。

新年只愿多新酒,旧疾微令变旧方。

自昔杯棬元窄小,得闲筋力尚康强。

买田种秫贫无计,自有人家为插秧。

29、秋兰香(宋代-陈亮)

未老金茎,些子正气,东篱淡伫齐芳。分头添样白,同局几般黄。向闲处、须一一排行。浅深馓间新妆。那陶令,漉他谁酒,趁醒消详。

况是此花开后,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你从今、采却蜜成房。秋英诚商量。多少为谁,甜得清凉。待说破,长生真诀,要饱风霜。

30、春日闲坐(宋代-朱淑真)

社燕归来春正浓,摧花雨晴一番风。

倚楼闲省经由处,月馆云藏望眼中。

31、春日杂兴(宋代-方岳)

绿阴芳树鸟啼春,与客相携发兴新。

半落杏花初过雨,微酸梅子已生仁。

每寻诗去必迁坐,稳跨牛归不问津。

筋力尚堪蓑笠在,莫欺老子发如银。

32、如梦令(春思)(宋代-方岳)

知是谁家燕子。直恁惺松言语。深入绣帘来,无奈落花飞絮。春去。春去。且道干卿何事。

33、再赋伤春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

浔阳江上听琵琶,买得江天且寄家。带雨冲泥看燕子,随风著地数飞花。

人来裹饭何妨病,客去张罗亦自嘉。还了世间无限债,却修香火足生涯。

34、春日无为道中(宋代-王之道)

旱甚山光暗,风颠日色微。

桑芽蝱翅小,荻笋彘肩肥。

野寺看题壁,村垆问典衣。

春容良不恶,杨柳正依依。

35、春晴野步(宋代-曹勋)

春风摇天宇,散策喜徐步。

乐与二三子,绿草池塘路。

鸠鸣桑枯春,川阔牛羊暮。

眷言益妍暖,更约穷逸趣。

36、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宋代-晁补之)

蔡侯南国秀,经纬耿昭回。

文史蛙生甑,风云蛰起隈。

吾君求助意,之子为时来。

万缕防秋费,何如一士才。

37、春日六言十二首(宋代-刘克庄)

扶持村翁出来,问讯壶公安否。

汝寒插帽蒙头,吾渴脱巾漉酒。

38、春女怨(唐代-朱绛)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39、惊秋(唐代-齐己)

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

40、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南北朝-江淹)

暮意歌上眷。

怅哉望佳人。

擥洲之宿莽。

命为瑶桂因。

观书术不变。

学古道恒真。

若作商山客。

寄谢丹水滨。

41、初春书怀(宋代-陆游)

愚公不解计安危,行尽人间恶路岐。

难似车登蛇退岭,险如舟过马当祠。

平生忧患常难测,送老安闲敢自期。

一事不成应有命,惟将知止报明时。

42、春残(宋代-陆游)

老堕空山里,春残白日长。

庸医司性命,俗子议文章。

烛映一池墨,风飘半篆香。

个中有佳处,袖手看人忙。

43、春近山中即事(宋代-陆游)

节物贫家有故常,春盘腊粥逐时忙。

悠悠岁月催双鬓,草草鸡豚荐一觞。

人意自殊平日乐,梅花宁减故时香?小园新展西南角,挂树青萝百尺长。

44、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宋代-陆游)

蓍囊药芨每随身,问病求占日日新。

向道不能渠岂信,随宜酬答免违人。

45、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宋代-陆游)

短蓑榜轻舟,时过野僧舍。

长衫挂数珠,亦入法华社。

平生无拣择,生死均早夜,余年犹几何,久已付造化。

常嫌乐天佞,却肯退之骂,君看佛骨表,自是无生话。

46、秋夕书事(宋代-陆游)

垂老虽堪叹,为谋亦未疏。

闷赊邻巷酒,闲读後身书。

大嚼宁须肉,徐行可当车。

秋来欢喜事,菽粟有新储。

47、秋怀十首 其六(宋代-陆游)

曩得治中俸,湖山偶卜居。身尝著禾谱,儿解读农书。

遇事绝欣厌,接人均戚疏。乾坤虽浩浩,等付一蘧庐。

48、杪秋杂感 其一(清代-李锴)

平居抚今昔,幽感恻心魂。遗泽弥梁楚,清操著子孙。

园庐聊僦止,饘粥强图存。三十年中事,凄凉莫重论。

49、点绛唇 秋日思乡(清代-杨芸)

雨歇疏桐,晚蝉一片吟烟筱。秋情尽好。篱角寒花小。

半晌无言,乡思萦怀抱。空庭悄。单衣换早。满地西风峭。

50、世事一首(清代-夏孙桐)

世事雨云翻覆易,人心畛域化除难。三年蓄艾时堪惜,众志成城力已殚。

唐镇纷争原祸始,秦庭孤注未盟寒。休言胜负寻常事,一发千钧此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