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的格言106句

《关于孝的格言106句》属于关于什么的句子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关于孝的格言106句

1、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先秦)孟子

2、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先秦)《孟子·万章下》

4、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先秦)《礼记》

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秦)《论语·学而》

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0、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英)罗素

1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3、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15、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7、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18、长幼有序。——孟子

19、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 冯梦龙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先秦) 《庄子·外篇·山木》

2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先秦)《孟子·离娄上》

2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先秦)《论语》

2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先秦)《孝经》

2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先秦)《论语·为政》

2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先秦)《孟子·离娄上》

2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先秦)孟子

2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先秦)孟子

29、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先秦)孔子

3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1、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32、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唐斌

33、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34、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5、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36、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37、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38、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39、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4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41、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42、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

43、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44、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4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6、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47、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

4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9、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50、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朱熹

51、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52、每天所读的书,应该有一种是精读的,一种是泛读的,不可一律对待。——夏承焘

53、读书的作用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4、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5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56、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

5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58、别忘记,读书是取得多方面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赫尔岑

5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60、为乐趣而读书。——毛姆

61、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袁枚

62、莫大乎尊亲。——孟子

63、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64、孝悌做人。——王永彬

65、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66、希望大家喜欢。

67、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68、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69、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70、可以解忧。——孟子

71、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72、何谓家庭?(艾霍桑)

73、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74、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7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7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7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8、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0、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8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82、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8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84、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xing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85、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戴布劳格利

86、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8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8、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89、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法布尔

90、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91、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格言联璧》

92、非静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

93、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94、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游太湖蠡园为游人题词》

95、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9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7、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98、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 冯梦龙

9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00、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101、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先秦)《礼记》

10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先秦)《论语·为政》

103、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先秦)孟子

104、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英)罗素

105、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0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先秦)《孟子·离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