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建筑》》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教案《建筑》
设计意图:
梅州围龙屋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得很小的时候,围龙屋里还住着很多人。平时农忙结束,各家各户都会相互窜门,聊聊家常。特别是过年过节,犹为热闹。春节的时候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除旧物,迎新年,热闹非凡。晚上,各家各户出来放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映满了整个天空。对于生出在2010后的城市里的孩子们,他们住的是楼房,看到的是高楼大厦,然而对自己家乡的客家围龙屋的认识与了解非常少,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能对本地客家围龙屋能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客家人的勤劳与智慧,提高他们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梅州客家围龙屋外形结构特点及作用。
2.感受围龙屋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3.知道围龙屋是我们客家特有的民居,提高幼儿做客家人的自豪感。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制作《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PPT以及视频,围龙屋模型一个,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围龙屋看看,
活动过程:
一、听着《客家围龙屋》山歌进场。出示PPT小姑娘与爷爷图片,引出课题。
孙女:爷爷,今天你带我来的地方是哪里?
爷爷:妮妮,今天爷爷带你回到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围龙居,让你看看爷爷小时候居住生活的地方。
二、出示《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PPT,引导幼儿观察围龙屋的外形特征,了解其作用。
1.出示《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PPT一
孙女:爷爷,你小时候住的房子好大呀,好特别呀!
爷爷:我的房子是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现在爷爷带你参观我的房子。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围龙屋的整体外形特征。
爷爷:妮妮,这里叫做“禾坪”,可以晾晒稻谷或玩游戏的地方、
妮妮:爷爷,这个是池塘吗?
爷爷:是的,妮妮,围龙屋前面是一个半月型池塘,可以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禾坪”后面是半月型房舍建筑,在房舍里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
3.教师与幼儿一起房舍建筑内的特征。
爷爷:妮妮,这是围龙屋的正门。
妮妮:爷爷,两边也还有门,这围龙屋可真大呀!
爷爷:两边是侧门,围龙屋中间方形建筑叫堂屋,堂屋左右两边是横屋,由天井、走廊隔开,堂屋和横屋包含有花厅(现在我们把它叫客厅),厕所,卧室、书斋、厨房水井等功能齐全。
妮妮:“哗爷爷,后面的这一排弯弯的房子很特别,很漂亮,它也是围龙屋的一部分吗?”
爷爷:“是的,它叫围屋,我这个是一围的,有些大型的围龙屋有2围屋或3围屋,围屋与横屋之间的地方叫花头,在这里我们会种植花木或在铺上鹅卵石。
妮妮:好喜欢梅州围龙屋的建筑风格,可以养鱼可以游戏,住在这里一定很舒服!
4.欣赏视频《一座围龙屋一座客家城》,感受梅州围龙屋建筑风格特点。
5.视频互动: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这里有个围龙屋的模型,我们边看边说出围龙屋的构造。
三:幼儿分组自由探索:围龙屋
1.拼拼围龙屋
2.我是小导游
3.自由拼贴围龙屋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对客家围龙屋感到陌生、好奇,因为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居住在楼房里,当老师把客家围龙屋图片出现给他们看时,孩子们热烈讨论起来,这里是干什么用的?可以住人的吗?他们有客人在哪里料?当老师慢慢地将围龙屋结构及作用展示介绍给孩子时,孩子知道了原来生活在客家围龙屋里就像一个客家小城堡,生活设施功能齐全,通过观看微视频,幼儿进一步感受到围龙屋经典的建筑风格,视频互动,视频中幼儿边欣赏拼围龙屋边说出围龙屋构造,幼儿对于这种互动非常感兴趣,在这游戏中加深了幼儿对围龙屋的构造及作用的了解与认识。最后是幼儿分组自由探索围龙屋,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更好地感知围龙屋的典型的建筑风格和客家人的勤劳智慧。
2.大班教案《建筑之歌》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建筑工人造房子的情景,体验表演的乐趣。
2、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加密狗歌曲音乐;简单了解建筑工地的工作环境。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价值点:打开歌喉,为演唱做准备,建立音乐常规)
发声练习
1、引导语:你们知道建筑工地都有哪些车?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上次我们一起看过一段视频,是关于建筑工地上推土机、大吊车、建筑工人的,你们还记得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吗?
小结:建筑工地上有推土机、大吊车、大卡车等。他们分别是用来推墙的,吊砖头的,装东西的。
过渡语:那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节奏
听音乐第一遍。(放视频)
关键提问:你们知道推土机、大吊车、大卡车是怎么样工作的?
小结:推土机是推墙的,大吊车是铲土的,大卡车是装泥土的。
听音乐第二遍。(教师演唱)
关键提问:你们知道推土机、大吊车、大卡车是怎么样工作的?
小结:师幼共同小结。
2、学唱歌曲
过渡语:建筑师工作是都是浑身有劲的,你们的歌声有力了吗?我们也来做小小建筑师吧,我们再来唱一遍,看看谁是最有力的建筑师!(幼儿演唱歌曲)
(1)师幼集体演唱
(2)幼儿分组演唱
(3)分角色演唱
(4)男女演唱
三、创编动作,表达表现
1、集体讨论交流
(1)提问:刚才建筑工人在造房子时做了几件事?哪三件事?
小结:歌曲中建筑工人做了三件事:推土机推倒墙、铲土机铲土、大卡车运土。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建筑工人,把推土机、大吊车、大卡车工作的样子表现出来。
关键提问:你觉得推墙可以怎么表现?铲土可以怎么表现?装泥土怎么表现?
幼儿尝试表现,教师总结。
2、个别幼儿表现
引导语:我们先请几位幼儿上台试一试,看看谁最像小小建筑师。
3、集体展示
幼儿一起表演歌曲。
3.大班教案《动物建筑师》含反思
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鸟类筑巢的不同方法,积累相关经验。
2、乐意用语言和动作表现鸟类筑巢的不同方法,并知道鸟儿是我们的朋友,产生对鸟类的爱护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准备:
丰富相关知识,每人一册图书
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谜语:“不用手,不用斧,就能造出美丽的小茅屋。”(鸟巢)
(二)、导入故事、激发兴趣
1、出示四类鸟(山雀、老鹰、啄木鸟、火烈鸟)问问这些鸟你们认识吗?
2、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3、它们还是建筑师呢,它们建造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大家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三)、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提问:
1、丽丽出门后,遇到了那些鸟类朋友?
1、这些鸟朋友正在干什么?它们是怎样筑巢的?
2、它们筑巢的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你最喜欢哪一类鸟儿朋友,为什么?
4、如果你是一只鸟儿,你会怎样筑巢呢?
(四)、再一次完整欣赏,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及对鸟类的关爱之情。
1、提问:鸟类是动物朋友,为什么说它是建筑师?
2、世界上的鸟有九千多种,你知道还有哪些鸟会筑巢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筑巢的?
3、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呢?
反思:
让我们种更多的树,并向人们宣传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的地球成为一个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绿色大家园。
动物大世界的主题之前上的是我们的城市主题,因为上过奇特的建筑,所以再上鸟类建筑师,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话题进行讨论,选材非常好。活动能够较好的扩展幼儿的知识面,有一定挑战性,因此孩子们在活动中注意力非常集中,讨论的积极性也非常高。问题的设计较开放,给幼儿的空间较大。
4.大班教案《中国民居建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各地区的民居建筑,感受中国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2.了解民居与当地地理气候、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3.能有序地观察各地的民居,并在比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民居的建筑风格。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重难点:
欣赏各地区的民居建筑,感受中国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了解民居与当地地理气候、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世界各地的民居图片。请幼儿事先手机民居图片。
2.幼儿用书:《中国民居建筑》PPT。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
1.师:你家住在哪儿?
(幼:住在老街的小区里/楼房里面/自己家里面宅基地的小院子里面,等)
2.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幼:我的家住在11楼/我家的房子是1楼和2楼的,1楼有个小花园很漂亮,等)
3.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屋?
(幼:我见过北京的故宫/我见过海南的用草做的屋子,等)
二、教师出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图片(幼儿用书里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1.播放PPT,图2、3、4,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师:这是江南水乡的民居,民居就是老百姓住的的地方。
那这些民居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窗户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2.播放PPT5、6、7,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师:这是徽州民居,请小朋友们两个两个来讨论一下
(1)这些民居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2)窗户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3)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3.播放PPT图8、9,师:请小朋友们看一下这个北京四合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播放PPT图11、12,老师介绍厦门的客家土楼,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听到的感兴趣的地方。
师: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广东梅州的大埔县、广东潮州饶平县。 客家永定土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内。有的人叫他们“客家围屋”,距离厦门有170多公里,车程是二个半小时左右。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中国,民居丰富多彩,四合院、围龙屋、石库门、蒙古包、窑洞、竹屋等等,早已为人世所知晓,而掩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福建省民居永定客家土楼,却鲜为人知。在我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之大,造型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直到2008年成为世界遗产,土楼才慢慢的被世人知晓。
5.播放PPT图13、14、15,师:你知道这个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师:这就是傣族竹楼。观看PPT并且介绍。
6.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房子呢?你认识吗?
播放PPT图16、17、18,师: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吧!谁来?
幼儿介绍。
7.你觉得哪个房子最特别?为什么?
三、师幼共同讨论民居的外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师:为什么这些人住的房子都不一样呢?
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
这些房子是用什么建成的?这些房子除了能住人,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吗?
2.教师小结:这些房子都是各地的人们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生活习惯设计的,它们的外形不同、颜色不同、门窗不同,修建时用的材料不同,都很有特色。
四、出示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拓展幼儿的视野。
师:看看这些民居是什么样的?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民居吗?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通过美术欣赏的形式,学会合作,感受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在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抵制了不良文化的影响。同时多样的自主研究活动,促使孩子们更好地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进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相当多的年轻人,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相当漠视,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族艺术的生存环境,以促进民族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感受民族文化内涵。
5.大班教案《中外建筑欣赏》
活动目标:
欣赏中外不同风格的建筑的造型美,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感受建筑艺术的多样性,萌发对身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观看《开国典礼》录像片段。
物质准备: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北京天安门、悉尼歌剧院、长城、埃菲尔铁塔图片若干张。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社会·我们的首都--北京》①、《领域活动·艺术·悉尼歌剧院》,亲子手册《领域活动·中外着名建筑》。
活动指导:
1.出示教育挂图《我们的首都--北京》①,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提问:这是什么建筑?是哪个国家的?建在什么地方?天安门城楼主要是什么颜色的?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宏伟、庄重。)天安门城楼上有什么?屋檐象什么?把正面的天安门图片对折,中间有一条线,你会发现什么?(左右对称。)这样的建筑给人什么感觉?(浑厚、稳固。)
小结:天安门城楼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
2.出示教育挂图《悉尼歌剧院》,引导幼儿欣赏。
提问:这建筑象什么?在哪个国家?建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称?
讨论:为什么建筑设计师要把它设计成象帆船、贝壳一样的形状?(引导幼儿感受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
小结:悉尼歌剧院的外形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海景相映成趣。它位于澳大利亚。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
3.引导幼儿发现天安门和悉尼歌剧院这两种建筑的不同之处:
建筑结构的不同:对称与不对称。
建筑材料的不同:木头、砖头与钢精、混凝土。
建筑风格的不同:古典美与现代美。
4.引导幼儿欣赏其他中外建筑(如中国的长城和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
5.讨论:你喜欢哪一种建筑?为什么?
活动建议: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中外建筑长廊,延伸欣赏活动。
家园共育: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欣赏亲子手册《中外着名建筑》,并进一步收集其他中外着名建筑。
大班教案《中外建筑欣赏》这篇文章共2591字。
6.大班体育教案《小小建筑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侧身钻圈的动作要领。
2、尝试倾听不断加快的口令,做出快速反应,尽量将动作做正确。
3、在对形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按口令与同伴合作走到相应的位置。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踏浪”。
2、幼儿人手两面红旗、一块积木,直径为60厘米的圈4个,平衡木3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韵律操:“踏浪”。
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队列变化练习。变化的顺序是:一个大圆走—六个小圆走—一个大圆走—六路纵队走。
2、教师带领幼儿表演“踏浪”,尽量要将动作做到位。
二、游戏活动——我是小小建筑师。
1、教师讲解侧身钻圈的动作要领,身体对圈侧站,下蹲,一只脚伸过圈,低头缩身钻过去。
2、请一名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解做示范动作。
3、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幼儿抱一块积木在起跑线后,听到信号,头排的幼儿抱者积木钻过“山洞”(圈),走过小桥(平衡木)跑到场地的另一端,放下积木快跑回来。
4、游戏反复进行2—3遍。
三、游戏活动:机器人
1、教师扮演科学家,幼儿扮演机器人。
2、游戏开始,科学家发出口令“快跑”、“慢走”等口令,机器人根据口令作出不同的动作。
四、放松活动——机器人放松。
机器人根据科学家的口令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1、紧密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给学生创设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学生玩,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习,教师给学生留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积极的参与研究与学习,教师注意走进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从无序思维过渡到有序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明晰化、条理化。
7.大班科学教案《 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梅州围龙屋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得很小的时候,围龙屋里还住着很多人。平时农忙结束,各家各户都会相互窜门,聊聊家常。特别是过年过节,犹为热闹。春节的时候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除旧物,迎新年,热闹非凡。晚上,各家各户出来放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映满了整个天空。对于生出在2010后的城市里的孩子们,他们住的是楼房,看到的是高楼大厦,然而对自己家乡的客家围龙屋的认识与了解非常少,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能对本地客家围龙屋能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客家人的勤劳与智慧,提高他们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梅州客家围龙屋外形结构特点及作用。
2.感受围龙屋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3.知道围龙屋是我们客家特有的民居,提高幼儿做客家人的自豪感。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制作《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PPT以及视频,围龙屋模型一个,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围龙屋看看,
活动过程:
一、听着《客家围龙屋》山歌进场。出示PPT小姑娘与爷爷图片,引出课题。
孙女:爷爷,今天你带我来的地方是哪里?
爷爷:妮妮,今天爷爷带你回到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围龙居,让你看看爷爷小时候居住生活的地方。
二、出示《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PPT,引导幼儿观察围龙屋的外形特征,了解其作用。
1.出示《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PPT一
孙女:爷爷,你小时候住的房子好大呀,好特别呀!
爷爷:我的房子是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现在爷爷带你参观我的房子。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围龙屋的整体外形特征。
爷爷:妮妮,这里叫做“禾坪”,可以晾晒稻谷或玩游戏的地方、
妮妮:爷爷,这个是池塘吗?
爷爷:是的,妮妮,围龙屋前面是一个半月型池塘,可以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禾坪”后面是半月型房舍建筑,在房舍里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
3.教师与幼儿一起房舍建筑内的特征。
爷爷:妮妮,这是围龙屋的正门。
妮妮:爷爷,两边也还有门,这围龙屋可真大呀!
爷爷:两边是侧门,围龙屋中间方形建筑叫堂屋,堂屋左右两边是横屋,由天井、走廊隔开,堂屋和横屋包含有花厅(现在我们把它叫客厅),厕所,卧室、书斋、厨房水井等功能齐全。
妮妮:“哗爷爷,后面的这一排弯弯的房子很特别,很漂亮,它也是围龙屋的一部分吗?”
爷爷:“是的,它叫围屋,我这个是一围的,有些大型的围龙屋有2围屋或3围屋,围屋与横屋之间的地方叫花头,在这里我们会种植花木或在铺上鹅卵石。
妮妮:好喜欢梅州围龙屋的建筑风格,可以养鱼可以游戏,住在这里一定很舒服!
4.欣赏视频《一座围龙屋一座客家城》,感受梅州围龙屋建筑风格特点。
5.视频互动: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这里有个围龙屋的模型,我们边看边说出围龙屋的构造。
三:幼儿分组自由探索:围龙屋
1.拼拼围龙屋
2.我是小导游
3.自由拼贴围龙屋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对客家围龙屋感到陌生、好奇,因为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居住在楼房里,当老师把客家围龙屋图片出现给他们看时,孩子们热烈讨论起来,这里是干什么用的?可以住人的吗?他们有客人在哪里料?当老师慢慢地将围龙屋结构及作用展示介绍给孩子时,孩子知道了原来生活在客家围龙屋里就像一个客家小城堡,生活设施功能齐全,通过观看微视频,幼儿进一步感受到围龙屋经典的建筑风格,视频互动,视频中幼儿边欣赏拼围龙屋边说出围龙屋构造,幼儿对于这种互动非常感兴趣,在这游戏中加深了幼儿对围龙屋的构造及作用的了解与认识。最后是幼儿分组自由探索围龙屋,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更好地感知围龙屋的典型的建筑风格和客家人的勤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