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3、时钟一个、记录用的白纸、彩笔。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
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
游戏:
(1)木头人游戏。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小结: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
(2)金鸡独立。(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坚持一分钟。准备好了吗?我们请孙老师计时,开始……
教师:时间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来休息了。这次你们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在坚持或者很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三、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一分钟可以干什么呢?
1、提问: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钟我们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师与大家分享准备的资料: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附: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人大约可以走80米。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大人跳绳可以跳160个… …
小结:看来一分钟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钟不仅可以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四、操作体验。
师: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绍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2、介绍规则:幼儿分四组。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一分钟结束以后请数数,并把数字记住。准备好了吗?开始!
3、幼儿操作。请数数在一分钟里你夹了几粒弹珠(夹了几粒珠子、图几个圆圈)。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报的数字。)
(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2)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教师:小朋友时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小结: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分钟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紧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钟。只要我们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做事专心,不拖拉,我们肯定会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五、活动结束:
幼儿一分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2.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3、时钟一个、记录用的白纸、彩笔。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
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
游戏:
(1)木头人游戏。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小结: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
(2)金鸡独立。(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坚持一分钟。准备好了吗?我们请孙老师计时,开始……
教师:时间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来休息了。这次你们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在坚持或者很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三、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一分钟可以干什么呢?
1、提问: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钟我们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师与大家分享准备的资料: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附: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人大约可以走80米。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大人跳绳可以跳160个… …
小结:看来一分钟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钟不仅可以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四、操作体验。
师: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绍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2、介绍规则:幼儿分四组。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一分钟结束以后请数数,并把数字记住。准备好了吗?开始!
3、幼儿操作。请数数在一分钟里你夹了几粒弹珠(夹了几粒珠子、图几个圆圈)。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报的数字。)
(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2)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教师:小朋友时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小结: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分钟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紧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钟。只要我们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做事专心,不拖拉,我们肯定会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五、活动结束:
幼儿一分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3.大班社会优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3、时钟一个、记录用的白纸、彩笔。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ppt):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
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
游戏:
(1)木头人游戏。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小结: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
(2)金鸡独立。(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坚持一分钟。准备好了吗?我们请老师计时,开始……
教师:时间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来休息了。这次你们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在坚持或者很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三、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一分钟可以干什么呢?
1、提问: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钟我们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师与大家分享准备的资料: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师边播放ppt课件边解释)
附: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人大约可以走80米。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大人跳绳可以跳160个… …
小结:看来一分钟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钟不仅可以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四、操作体验。
师: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绍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2、介绍规则:幼儿分四组。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一分钟结束以后请数数,并把数字记住。准备好了吗?开始!
3、幼儿操作。请数数在一分钟里你夹了几粒弹珠(夹了几粒珠子、图几个圆圈)。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报的数字。)
(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2)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教师:小朋友时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小结: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分钟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紧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钟。只要我们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做事专心,不拖拉,我们肯定会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五、活动结束:
幼儿一分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4.大班主题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教育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图形圈和绳子,套环,木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我们现在已经是大班小朋友了,再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要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所以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
师:说到了时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时钟,你们认识时钟上边的指针吗?哪一根针转一圈是一分钟?如果有的钟没有秒针,只有两根针,我们怎么可以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长吗?有多长?我们请秒针宝宝走一圈,感觉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二、体验: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小结: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静静的等一分钟,也是蛮长的。
2、一分钟能做什么?
(1).你们觉得一分钟能做什么事情?
(2).大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运动员一分钟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
●跳绳高手一分钟能跳300次。
●电脑打字高手一分钟能打600多个字。
教师小结:你们觉得他们牛吗?为什么?看来,一分钟能做的事情也很多,只要我们抓紧时间来做的话,也是很有收获的。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 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 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 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4) 幼儿操作。
(5) 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做同样的事情,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四、教师总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活动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早晨入园经常会有迟到的小朋友,现阶段我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充分考虑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培养的需要.力图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期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幼儿熟悉小学生活.萌发对当小学生的向往之情。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认识时钟.逐步建立时间概念”是上学之所需,首先在活动前我先巩固幼儿对时钟的认识,活动开始我先让幼儿自己交流一分钟有多长,因为幼儿对时钟的分针、时针都认识,所以幼儿在讨论时就非常的积极。时间的长短必须通过比较来感受设计时力求逻辑严密、环节相扣、步步推进。例如,为使幼儿懂得“在拥有同等时间的情况下.抓紧时间者完成的任务就多”我安排了如下环节:一分钟能做些什幺事的资料分享—+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一分钟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钟所做相同事的数量比较,等等,使幼儿初步理解了影响单位时间办事效率有多种因素(是否抓紧时间、动作快慢等).从而引发幼儿思考“做事慢的原因”等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过渡期中的时间运用障碍。
本次活动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认真参与活动,尤其是操作部分孩子们兴趣很高,效果非常好。
5.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
师:60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幼儿园门口到农民公园)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幼儿园到葫芦岛)
●一分钟跳绳150下
师:猜猜这个人一分钟跳绳几下?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
(5)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4.再给你一分钟
我们用心的再来一次,这次你们可要好好珍惜者一分钟了啊!时间可不等人啊!
四、介绍一下名人一分钟内可以做的事情
●跑步。明明经常练习跑步,一分钟可以跑200多米呢,他在运动会上还得了冠军呢?
●穿衣服。红红小手可能干了,起床只要一分钟就能穿好衣服,冬天还不容易着凉。
●口算。方方一分钟能做20多道算术题,做得又快又准确,是班级里的口算大王,大家都夸他真聪明。
五、讨论:只要我们珍惜时间,就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那我们怎样来珍惜时间呢?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6.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六、小结
做事专心,不拖拉,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都是珍惜时间的好方法。其实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浪费,让自己学习好、生活好,精彩度过每一分、每一天。
教学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6.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活动设计:
大多数的孩子做事都比较拖拉,那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3、时钟一个、记录用的白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
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
游戏:
(1)木头人游戏。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小结: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
(2)金鸡独立。(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坚持一分钟。准备好了吗?我们请孙老师计时,开始……
教师:时间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来休息了。这次你们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在坚持或者很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三、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一分钟可以干什么呢?
1、提问: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钟我们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师与大家分享准备的资料: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附: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人大约可以走80米。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大人跳绳可以跳160个… …
小结:看来一分钟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钟不仅可以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四、操作体验。
师: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绍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2、介绍规则:幼儿分四组。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一分钟结束以后请数数,并把数字记住。准备好了吗?开始!
3、幼儿操作。请数数在一分钟里你夹了几粒弹珠(夹了几粒珠子、图几个圆圈)。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报的数字。)
(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2)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教师:小朋友时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小结: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分钟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紧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钟。只要我们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做事专心,不拖拉,我们肯定会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五、活动结束:
幼儿一分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