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油和水》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油和水》反思
活动目标:
1.发现油和水互不相溶的现象。
2.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3.尝试用绘画记录的方式。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水、油每人各一小杯,备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记录单、记录笔、黄色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你问我答》
1.小朋友提有关实验物品的问题,教师回答。
2.杯子里有什么?
像水一样会流动的,黄颜色的,爸爸妈妈炒菜是要用的“油”。这里还有一杯,这是什么?(水)
把水和油倒在一起,会怎样?
把水和油倒在一起,可能会怎样?
二、猜想记录
1.把幼儿猜测结果图出示在黑板上。
油会在水的哪儿?
2.统计幼儿每种预测结果人数并记录在黑板上。
3.简单介绍记录表。
4.幼儿记录并讲述自己的猜想。
三、进行实验
1.要求:认真观察,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为每位小朋友也准备了一杯油和一杯水,每个小朋友在小托盘中取一杯油和一杯水,注意轻一点不要弄撒了哦。
2.幼儿实验,记录。
把油倒进水里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有意思的现象呢?(幼儿:油在水的上面)
3.幼儿验证预测结果教师记录。
油在水的上面,把黑板上刚才我们猜对的画一个勾。
4.搅拌后油在水的位置,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
看一看这张图是什么意思?
幼儿:用筷子搅一搅。
猜一猜我们用筷子搅一搅油会在水的哪里?
5.幼儿实验并记录。
这里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张小卡片,还有油画棒,把你搅拌后发现的有意思的现象记录在小卡片上,我们黄色的油画棒表示油,蓝色的表示水,小朋友要记清哦。
四、交流、讨论
1.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杯子里的油和水有什么样的变化?
(1)做完实验的小朋友来把你的卡片贴在黑板上。(2)谁来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杯子里的油和水有什么样的变化?
2.教师小结:油和水这两个好朋友很奇怪,油总是在水的上面。请小朋友回去观察一下中午咱们喝的汤,爸爸妈妈炒的菜是不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
五、提出新问题
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
活动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整节活动连接紧密,稳扎稳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坚持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原则,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感悟出真知,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油和水”的奥秘。也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的科学态度。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2.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生水和饮用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生水和饮用水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源自于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经过工厂的加工、过滤等程序,才能饮用。
2、了解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知道不能喝生水。
3、乐意观察生活,观察各种仪器,感受观察带来的快乐。
4、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生病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显微镜若干台。
2、带领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加工、处理的过程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水从哪里来。
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幼儿经过谈论后,得知水可以从天上的雨水那里来,也可以从江、河、湖里得来)
江河里的水、天上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
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饮用?(引导幼儿结合经验水加工、处理的过程)
2、教师小结:
我们饮用的水是江河里的水,自来水厂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设备把这些江河里的水经过加工、过滤使水边得干净、再传输到地下水管中,水龙头和这些水管连接着,通过水龙头我们就能用到这些干净的水了。
3、了解水中的物质成分。
教师:虽然这些水变干净了,但是是否可以直接饮用了呢?为什么?
分组请幼儿在显微镜下观察水,知道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对我们人体有益处,而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不利的。
我们要怎样处理才能饮用这些水呢?
4、教师小结:
自来水虽然经过了加工处理,但里面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有害的因此要将自来水再进行高温消毒杀死一些微生物,这样的水饮用起来就很安全了。
活动反思: 喝水这个活动是很接近生活的一节课,在本次的集体生活当中,我先让幼儿知道了解,引导幼儿知道,要及时的补充水分,就是要多喝开水。虽然课是告一段落了,但是像有些情况还是不能避免的,幼儿对这种单纯性的谈话活动,本身就缺少兴趣,不能让幼儿有些就是根本就不来听老师的,希望西祠能想出好的对策,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3.中班音乐教案《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喜欢科学活动。
3.学习歌曲《会变的水》,巩固医学以学的简单乐理知识,学习了解3/4拍的节奏特点。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已冻好的冰块及冰花、热水、矿泉水瓶、小饭盆及洗手盆3--4个、节奏卡、音符卡、音乐磁带(水之韵、举你的右手摆一摆)。
活动过程
1.小手变魔术。
2.谜语:手抓不住,刀切不开。做饭洗衣,洗脸刷牙,都需要它。(水)
3.对了,是水。听是什么声音?(放水流声的磁带)。
哦,它在告诉我们,看到小朋友们用小手变魔术,它也想变。
4.水变魔术。
A请出冰块。幼儿讨论,冰块是什么变成的?是怎么变成冰块的?
小结:水遇冷会结成冰。
B请出一杯热水。
讨论:为什么会有气?
小结:水遇热会变成气。
C请出矿泉水瓶。观察:我把水倒出来。小朋友看到,水会怎么样?(水会流动)水流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哗啦、叮咚……)
小结:水刚才变的这三个魔术,正是水的三种形态:冰块是水的固态,水蒸气是水的气态,流动的水是水的液态。
5.老师把水变的这三个魔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叫《会变得水》。教师范唱一遍。
6.好听吗?要想学会这首好听的歌得先过三关。a发声 b节奏 c音阶
7.听歌曲,说出关键词。
8.学唱歌曲。
9.边唱边表演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分成三桌--电磁炉加热、水盆、冰块。下面请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a一起操作,看看水是不是会流动的,听一听水流动的声音。b再想一想,冰块怎样能变成水。C观察一下,水蒸气遇冷会变成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4.中班主题教案《水》含反思
教学意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我国是世界上12个缺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全世界排名第110位。根据孩子们对水的兴趣,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引导,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水》。让孩子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积极参与探索。
教学目标:
1、 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
2、 体验探索水秘密的乐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
3、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玩偶、卡纸、玩水工具(玉米核、乒乓、积木、纸船。小鹅卵石、汤勺、插具、易拉罐、玻璃球)、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分别放着一勺(白糖、盐、芒果粉)干毛巾若干。
教学重难点:
认识水是透明,可溶解,会流动的特性。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宝贝们好!今天熊妈妈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走过这条小河就是熊妈妈的家。熊妈妈请宝贝们帮她看看小河里有什么。我们经过小河的时候仔细观察,待会儿告诉她。
二、观察水,发现水的特性
1、经过小河时看见了水里有什么?(石头,汤勺,杯子,蜡笔,叶子)
2、有个问题要考考我们,猜猜,泥沙里有什么?(石头,汤勺,杯子,蜡笔,叶子,或者还有其他的东西)
3、到底藏了什么?水里的东西我们一眼就能看见,泥土里的东西不能看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小结:呀,你们真聪明,你们发现水的第一个秘密,水是透明的。
4、我送你们几个礼物,你们放到水里,再告诉我发现了什么?宝贝们,白糖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盐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芒果粉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些东西在水里不见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来告诉你们,溶解。我们又发现了水的一个秘密,水具有溶解性。
5、我现在把乒乓球放进水里,你们发现了什么?(乒乓球动了)
小结:你们可真厉害,我们发现了水的又一个秘密,水会流动。
三、总结提升,体验快乐
1、今天我们发现了水的三个秘密。水的秘密还有很多,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去发现水的秘密吧!
相关信息: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当前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探索水的秘密为主,水是孩子们天天接触,非常熟悉的一个物品,但是水的秘密也非常多,因此,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水的三个特性,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活动中教师也注重了让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问题,并且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思考,实验,讨论 ,充分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让幼儿真正做到了学习的主人,自发,自主,自由的开展活动,在同伴与教师的互动中共同探索获得新知。
不足之处:
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探索活动应该有更多的操作材料,由于材料有限,因此大部分幼儿都是通过观察来发现,没有亲自尝试,所以会有些遗憾。
5.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反思《运水》含反思
目标:
1.练习持物在障碍物上走的时候,保持身体平衡。
2.能选用合适的工具,把水运到目的地。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准备:盛满水的大桶三只,空桶三只,运水的工具。
过程:
1.热身运动
师:天气可真好,快把我们的饿屋子打扫一下吧。
扫地---上肢运动拖地-----腹背运动檫窗户
2.练习走障碍物
(1)请幼儿试走每一种路,感觉有什么不同。
(2)小结: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反复2到3次。
3.游戏:运水
(1)介绍游戏玩法:
先把空碗在有水的桶里盛点水,然后走小桥,(.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把碗里的水送到终点的空桶里,然后回来把碗给下一位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运的水多。
(2)提出游戏要求:
自己选择一条路注意要走稳,盛满一碗水。
(3)第一次游戏结束后小结
(4)再玩一次,提出要求:
走的时候要注意平衡。
4.游戏结束,放松活动
反思
工作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正式上体育课,虽然课前已经把要想的问题都想了,要注意的事都在心里给自己提醒了,但整个活动下来,好象还是不尽人意,心里也有几点感悟:
首先我觉得我在活动中的重点还是偏离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平衡”,但活动进行到后来,好象又回到“科学”上去了,我问:为什么人一样多,而运过去的水有多有少呢?小朋友立即说是因为有的盛的水多,有的少,其实这是对的,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个球抛过来了,我是该接住还是让他落地无声呢?后来想想,我或许应该说:“你说的很对,但最主要是因为有的小朋友走的稳,而有的小朋友走的不稳”直接引出重点,而不要再绕弯子。
其次要注意体育活动的常规,几次活动下来,有个很大的收获就是体育课有一定的常规。这和别的学科是不同的,体育课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技能为主的,所以在个环节上好象不用太多的“花架子”,本次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才是硬道理。
虽然我在课前对材料的投放、环节的改进做了很多思考,但在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的活动还未做太多思考,以后我会在这个方面好好努力。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教研形式非常好,这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能不断发现问题,然后再去改进,相信,下次会比这次更好!
6.幼儿园活动《生水和饮用水》中班健康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水源自于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经过工厂的加工、过滤等程序,才能饮用。
2、了解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知道不能喝生水。
3、乐意观察生活,观察各种仪器,感受观察带来的快乐。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显微镜若干台。
2、带领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加工、处理的过程。
三、【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水从哪里来
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幼儿经过谈论后,得知水可以从天上的雨水那里来,也可以从江、河、湖里得来)
江河里的水、天上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饮用?(引导幼儿结合经验水加工、处理的过程)
(二)教师小结
我们饮用的水是江河里的水,自来水厂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设备把这些江河里的水经过加工、过滤使水边得干净、再传输到地下水管中,水龙头和这些水管连接着,通过水龙头我们就能用到这些干净的水了。
(三)了解水中的物质成分
师:虽然这些水变干净了,但是是否可以直接饮用了呢?为什么?
分组请幼儿在显微镜下观察水,知道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对我们人体有益处,而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不利的。
我们要怎样处理才能饮用这些水呢?
(四)教师小结
自来水虽然经过了加工处理,但里面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有害的因此要将自来水再进行高温消毒杀死一些微生物,这样的水饮用起来就很安全了。
活动反思:
喝水这个活动是很接近生活的一节课,在本次的集体生活当中,我先让幼儿知道了解,引导幼儿知道,要及时的补充水分,就是要多喝开水。虽然课是告一段落了,但是像有些情况还是不能避免的,幼儿对这种单纯性的谈话活动,本身就缺少兴趣,不能让幼儿有些就是根本就不来听老师的,希望西祠能想出好的对策,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7.中班《油和水做游戏》科学活动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对水有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喜欢玩它。选择幼儿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孩子自己探索水与油之间的相互倾倒、搅拌、静止时的三种不同现象。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培养孩子反复实践、不断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品质。
活动目标:
1.探索油和水互不相容的现象。
2.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3.初步尝试用绘画记录的方式。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探索油和水互不相容的现象。(重点)
2.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难点)
3.初步尝试用绘画记录的方式。(难点)
活动准备:
1.备用的油和水,水、油幼儿每人两个小透明塑料杯(一杯装水,一杯装油)。
2.小木棒每人一根、纸巾每人两张。
3.教师用的记录单、记录笔、幼儿用的小卡片、蓝色和黄色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仅限中文教案,由于照片涉及个人隐私及肖像权等问题,请不要添加含幼儿肖像的照片!)
一、游戏引入:《你来提问我来回答》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样东西,请小朋友向老师提出问题,例如幼儿问:这个东西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老师回答。最后幼儿来判断出教师拿的是什么物品。
2.像水一样会流动的,黄颜色的,爸爸妈妈在厨房做菜时候要用的。再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是什么?(油)这里还有一杯,这是什么?(水)
二、猜想记录
1.教师出示第一张记录单,让幼儿描述记录单是什么意思?
2.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测结果,教师把猜测结果图出示在黑板上。
3.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猜测结果图。
4.统计幼儿每种预测结果的人数并记录在黑板上。
三、进行实验
1.老师今天为每一位小朋友也准备了一杯油和一杯水,请小朋友分组去取,注意轻一点不要弄撒了。
2.幼儿实验,把油倒进水里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有意思的现象?油在水的什么位置?
3.通过验证,油在水的上面,把黑板上刚才我们猜对的那个画个对勾。
4.教师出示第二张记录单,让幼儿描述记录单是什么意思?
5.猜一猜我们用小木棒搅一搅油会在水的哪里?
6.这里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根小木棒,用小木棒来搅一搅油和水。还有一张小卡片和油画棒,把你搅拌后发现的有意思的现象用油画棒记录在小卡片上,黄色的油画棒表示油,蓝色的油画棒表示水,小朋友要记清楚,万一不小心,油和水跑到了桌子上,请小朋友用纸巾擦干净。
7.分发材料,幼儿实验并记录。
四、交流讨论
1.做完实验的小朋友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2.谁来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杯子里的油和水有什么样的变化?
活动总结:
油和水这两个好朋友很奇怪,油总是在水的上面。请小朋友回去观察一下咱们喝的汤,爸爸妈妈炒的菜是不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把你在家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