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水墨画教案《有趣的线条》反思

《小班水墨画教案《有趣的线条》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水墨画教案《有趣的线条》反思

1.小班水墨画教案《有趣的线条》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线条:直线、斜线、波浪线。

  2、认识线条的基础上运用线条设计娃娃发型。

  3、感受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乐于参与水墨活动。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重点难点:

  幼儿认识并会画线条:直线、斜线、波浪线。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做个好玩的游戏好吗?请看(连环画展示点变直线,波浪线)

  师:你看到了什么?幼:直线,还有曲线。

  师:这是直线,(在宣纸上画出直线和波浪线),这条弯弯曲曲的线条不叫曲线,你看它像什么呢?它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波浪线,跟它打个招呼吧。

  2、教学过程

  师:哎呦,孩子们线条宝宝跑到了老师手里,看看它跑去哪里了,跑到了娃娃的头上,你在娃娃的头上看到了哪些线条宝宝。(让幼儿再次记忆线条宝宝名字)

  师:你们觉得他们发型酷吗?

  师:为了让这个发型更有水墨画的风格,我们用这个小小的工具进行晕染,你们想不想试试呢?

  3、教学结束:展示并交流作品

  师:孩子们,你们的作品可真有趣呀,赶紧和旁边的孩子来交流交流吧。

  教学反思:

  xx 年6月份我园开展了“水墨画”的课题实践课,在这次活动中因为针对小班的年龄特点,对于生活中线条的运用,所以设计了《有趣的线条》这一活动,让幼儿认识线条:直线、斜线、波浪线,并在认识线条的情况下会用墨的方式表现线条。因为小班幼儿的手指肌肉还没有发育的很好,所以我用棉签代替毛笔,让幼儿进行画线条的练习。

  活动之前我针对这个活动想了很久,《有趣的线条》,怎么样能够突出有趣是关键,如果本次活动只是单纯的画线条那就毫无有趣而言,所以在活动引入环节我以点慢慢变直线然后慢慢变波浪线的连环画的形式出示线条,抓住幼儿的注意力,然后在宣纸上画出直线,波浪线,对于直线大部分孩子都了解也知道它的名字,但是对于波浪线孩子们都说是曲线,我让孩子们说一说波浪线像什么,一步步的引导幼儿认识波浪的形状特征,说出它的名字,然后用拟人的方式,多次询问波浪线叫什么,加强幼儿对波浪线的认知。在斜线认识中我采取有趣的方式,哎呦,直线宝宝摔倒了,这一摔可不得了了,它变了一个名字,叫斜线宝宝。通过有趣的语言让幼儿认识枯燥的线条。

  在操作环节我没有直接让幼儿画线条,而是让幼儿寻找的方式在卡通娃娃的脸上发现线条,激发孩子创作的兴趣,让孩子运用线条给自己画的娃娃头像进行发型设计。然后在最后环节运用我制作的一个小工具对头发进行晕染,这样水墨效果就非常好,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孩子们都很乐意参与互动,有一点在让幼儿寻找线条宝宝的时候视频和电脑切换我没有准备好,所以在活动中显得衔接不是很自然,其他方面我很满意。

2.小班水墨画教案《有趣的线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线条:直线、斜线、波浪线。

  2、认识线条的基础上运用线条设计娃娃发型。

  3、感受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乐于参与水墨活动。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重点难点:

  幼儿认识并会画线条:直线、斜线、波浪线。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做个好玩的游戏好吗?请看(连环画展示点变直线,波浪线)

  师:你看到了什么?幼:直线,还有曲线。

  师:这是直线,(在宣纸上画出直线和波浪线),这条弯弯曲曲的线条不叫曲线,你看它像什么呢?它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波浪线,跟它打个招呼吧。

  2、教学过程

  师:哎呦,孩子们线条宝宝跑到了老师手里,看看它跑去哪里了,跑到了娃娃的头上,你在娃娃的头上看到了哪些线条宝宝。(让幼儿再次记忆线条宝宝名字)

  师:你们觉得他们发型酷吗?

  师:为了让这个发型更有水墨画的风格,我们用这个小小的工具进行晕染,你们想不想试试呢?

  3、教学结束:展示并交流作品

  师:孩子们,你们的作品可真有趣呀,赶紧和旁边的孩子来交流交流吧。

  教学反思:

  xx 年6月份我园开展了“水墨画”的课题实践课,在这次活动中因为针对小班的年龄特点,对于生活中线条的运用,所以设计了《有趣的线条》这一活动,让幼儿认识线条:直线、斜线、波浪线,并在认识线条的情况下会用墨的方式表现线条。因为小班幼儿的手指肌肉还没有发育的很好,所以我用棉签代替毛笔,让幼儿进行画线条的练习。

  活动之前我针对这个活动想了很久,《有趣的线条》,怎么样能够突出有趣是关键,如果本次活动只是单纯的画线条那就毫无有趣而言,所以在活动引入环节我以点慢慢变直线然后慢慢变波浪线的连环画的形式出示线条,抓住幼儿的注意力,然后在宣纸上画出直线,波浪线,对于直线大部分孩子都了解也知道它的名字,但是对于波浪线孩子们都说是曲线,我让孩子们说一说波浪线像什么,一步步的引导幼儿认识波浪的形状特征,说出它的名字,然后用拟人的方式,多次询问波浪线叫什么,加强幼儿对波浪线的认知。在斜线认识中我采取有趣的方式,哎呦,直线宝宝摔倒了,这一摔可不得了了,它变了一个名字,叫斜线宝宝。通过有趣的语言让幼儿认识枯燥的线条。

  在操作环节我没有直接让幼儿画线条,而是让幼儿寻找的方式在卡通娃娃的脸上发现线条,激发孩子创作的兴趣,让孩子运用线条给自己画的娃娃头像进行发型设计。然后在最后环节运用我制作的一个小工具对头发进行晕染,这样水墨效果就非常好,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孩子们都很乐意参与互动,有一点在让幼儿寻找线条宝宝的时候视频和电脑切换我没有准备好,所以在活动中显得衔接不是很自然,其他方面我很满意。

3.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线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线条

  小班艺术活动:美丽的线条

  一、设计思路:

  艺术活动“美丽的线条”是一个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尝试的教学活动,然而针对小班幼儿的身心特点,结合《纲要》“通过艺术活动激活兴趣,发挥艺术活动的愉悦功能”,我把活动重点落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在“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活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幼儿逐渐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帮助幼儿积累必要的色彩知识。

  活动的难点在于:帮助幼儿自主、有序的操作各类材料

  针对此难点,我将注重材料种类与量的把握,并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考虑环节的先后顺序、材料的合理摆放等。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主、有序的活动氛围,愉悦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的知识。

  幼儿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线条》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

  2、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3、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二)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筐子、珠子、勺子、画纸、棉签、毛巾等各类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空白盒子:我有个白白的空盒子,今天就用它和小珠子给大家变个好玩的魔术!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怎么变的?变出了什么?

  2、教师变魔术:

  1)教师将珠子放入空白盒子中,来回滚动。

  2)教师展示盒子:请小朋友看看变出了什么?

  (初步感知线条与红、黄、蓝三原色)

  3)幼儿观察后自由说说

  4)帮助幼儿明确操作要点

  5)幼儿尝试操作

  3、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

  1)教师启发:刚才我们用盒子和珠子变出了“美丽的线条”,还能用其它方法变吗?

  2)幼儿想想、说说……

  3)教师引导:我们准备了好多东西,请你试一试,能不能用它们变出美丽的线条。等会儿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大家……

  4)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辅导提供适度的帮助。

  5)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操作材料,积累丰富的活动体验。

  (以个别交流的方式帮助幼儿区分红、黄、蓝三原色)

  6)展示幼儿的操作成果

  4、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1)师生观看操作成果,教师针对具体情况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并引导幼儿交流内心的感受,帮助幼儿肯定自己、欣赏同伴……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帮助幼儿明确红、黄、蓝三原色。

  5、延伸活动:

  1)鼓励来不及尝试各种材料的幼儿、仍有操作兴趣的幼儿到区域活动时继续尝试。

  2)鼓励幼儿和爸爸妈妈交流活动情况、分享活动成果。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4.小班主题教案《美丽的线条》含反思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

  2、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3、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准备:

  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筐子、珠子、勺子、画纸、棉签、毛巾等各类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入主题,激发兴趣教师出示空白盒子:我有个白白的空盒子,今天就用它和小珠子给大家变个好玩的魔术!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怎么变的?变出了什么?

  2、教师变魔术:

  1)教师将珠子放入空白盒子中,来回滚动。

  2)教师展示盒子:请小朋友看看变出了什么?(初步感知线条与红、黄、蓝三原色)

  3)幼儿观察后自由说说

  4)帮助幼儿明确操作要点

  5)幼儿尝试操作

  3、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

  1)教师启发:刚才我们用盒子和珠子变出了“美丽的线条”,还能用其它方法变吗?

  2)幼儿想想、说说……

  3)教师引导:我们准备了好多东西,请你试一试,能不能用它们变出美丽的线条。等会儿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大家……

  4)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辅导提供适度的帮助。

  5)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操作材料,积累丰富的活动体验。(以个别交流的方式帮助幼儿区分红、黄、蓝三原色)

  6)展示幼儿的操作成果

  4、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1)师生观看操作成果,教师针对具体情况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并引导幼儿交流内心的感受,帮助幼儿肯定自己、欣赏同伴……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帮助幼儿明确红、黄、蓝三原色。

  5、延伸活动:

  1)鼓励来不及尝试各种材料的幼儿、仍有操作兴趣的幼儿到区域活动时继续尝试

  2)鼓励幼儿和爸爸妈妈交流活动情况、分享活动成果。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5.小班美术教育教案《有趣的车轮滚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车轮滚画,初步感受车轮花纹的美。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用车轮作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用车轮滚画出弯弯曲曲的线和直线。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感受车轮花纹的美。

活动准备:

  1.经验:区分曲线和直线。事先请每个幼儿带一辆玩具车来幼儿园。

  2.各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小汽车)噢!原来是小汽车。“大家好!我是小汽车。”我们也和他打个招呼吧!(小汽车你好!)

  2.小汽车最喜欢旅行了,他去过高山,去过海边,去过沙漠等很多很多的地方,那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二)出示范画,讲解小汽车开到了哪里。

  1.出示图片(几座连绵的山)现在我们看小汽车开到了哪里?小汽车在山上开出了几条弯弯曲曲的曲线。

  2.出示图片(马路背景图)现在小汽车又开到了马路上,他也留下了脚印,他开出了几条直线。

  3.老师想把小汽车留在山上的、马路上的脚印都画下来。你们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三)教师讲解车轮滚画的方法。

  1.轮子蘸上颜料开到白纸上,轮子的脚印看得更清楚、更漂亮了。先让车子在颜料盆里前后开开,让轮子滚上颜料,然后把车子放在纸上开一开,开的时候不要倒车。

  2.老师把蘸颜料盆放在中间,它就像是一个大花坛,我们开过去的时候要绕过它,开一条曲线,别撞上了。

  3.小汽车的脚印好不好看?就像一幅漂亮的画,我们把这样的画叫车轮滚画。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尝试及色彩表现,提醒幼儿注意保持清洁。

  (五)相互欣赏、评价。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自己画面内容。

  2.你的小汽车开到了什么地方?(幼儿自由回答)你开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和笔直的直线。

活动反思:

  活动前请孩子从家里带来自己喜爱的汽车,与老师、同伴一起玩。“车轮滚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活动中幼儿用车轮作画,观察色彩、花纹和路线等变化,通过想象,组合创造出新形象。从中幼儿体验到用轮子作画的乐趣和新奇。

6.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线条画“蝴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线条画“蝴蝶”

活动目标:

  1、会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表现蝴蝶翅膀的深浅变化,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学习用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的相近色、对比色的套色运用;

  3、培养幼儿仔细、耐心的良好作画习惯。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供欣赏的成品、水彩笔、记号笔、水粉、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一)观擦了解线条画的特点

  1、找找线条排列有什么规则?粗细线、排得密颜色深;

  2、强调套色的运用。

  (二)幼儿作画,讲解要求

  1、用粗细线、排列稀或密体现深或浅;

  2、可以用图形组合画各种蝴蝶的外形;

  3、先勾主体,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晰;

  4、耐心、仔细地作画。

  5、套色运用讲解

  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现问提可请幼儿互相观擦发现,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

  (三)展示幼儿作品

  1、看一看、说说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整理用具。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7.小班优秀美术教案《有趣的植物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用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拓印再进行想象添画,合理搭配色彩。

  2、体验拓印带来的成功感。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长方形宣纸,水粉颜料。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收集秋天的植物,例如:莲蓬、树叶、树根、竹叶、果实等等。

  3、教师自身知识准备:对拓印用水粉颜料的厚薄进行尝试。

  【活动过程】

  一、观察介绍

  1、谈论各自收集的植物(实物)

  2、展示归类,介绍植物的特征:大小、形状、花纹、筋脉、不同的颜色。

  二、植物拓印

  1、用植物蘸颜料拓印在宣纸上。

  ——要想画面饱满和有张力,就要选择面积较大的叶片或者果实。

  ——观察不同的材料蘸上颜料在宣纸上拓印显示的肌理效果。

  ——注意构图要有疏有密,前后有遮挡。

  2、晾干拓印好的宣纸。

  3、借形想象:添画人物或者动物。

  ——大胆地想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想象。

  ——讨论拓印的痕迹可以变成什么动物?想得越丰富、越有趣越好,(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最后组成一幅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添画要先添上眼睛、嘴巴等最后添加细节(身体花纹、背景等)

  三、集体欣赏,一起分享画面里的故事。

  ——介绍自己画里的故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绘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术活动要重在引导。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8.教案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有趣的平衡板》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阶段幼儿的平衡能力还较弱,平衡板是发展此项运动能力的一种很有效的体育器械。小班的孩子喜欢新鲜有趣的活动,本设计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培养幼儿平衡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在体育活动中能自主活动,大胆探索平衡板的多种新玩法,发展平衡能力及爬、走等基本技能。

  2.探索平衡板和球结合的多种玩法,提高动作的灵巧性、协调性,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愉快。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6.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7.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平衡板、球各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以故事形式引导幼儿做准备运动。

  教师:春天来了,小燕子飞来了(上肢运动——两臂在体侧上下摆动),多开心。飞到树林里,许多小树被春姑娘吹得摆呀摆的(体转——身体左右、前后转动),真带劲。小燕子飞到公园里,看到许多小朋友在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真好玩(下蹲运动),有趣极了。

  小燕子飞到动物园里,看到许多大象,大象的鼻子长又长(腹背运动——身体前屈学长鼻子大象走),像老爷爷拄着拐杖往前行。小燕子飞到幼儿园里,看到许多小朋友在玩皮球(跳跃运动),它们也学着跳上跳下。

  小燕子还看到爷爷奶奶在做运动(捶捶背、敲敲腿、拍拍屁股),轻松轻松。

  准备活动可视具体情况重复一次。

  二、基本部分

  1.探索平衡板的多种新玩法。

  (1)幼儿自主探索。

  (2)教师小结,请个别幼儿介绍、示范自己的新玩法。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做了尝试,老师看到有很多小朋友想出了很多种新的玩法,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刚刚是怎么玩的?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些新的玩法,好吗?(请幼儿介绍、示范自己的玩法,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3)幼儿用新玩法玩游戏(游戏交换两次)。

  幼儿自由分成三组玩:

  ①站在两张平衡板上走(两张合拼增加宽度再接长)。

  ②在平衡板的反面上走(平衡板反面有弧型,增加了难度)。

  ③在平衡板的反面上爬。

  2.探索平衡板和球结合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主探索。

  师:皮球也想玩了,我们也请它跟我们一起玩好吗?请你们每人拿一个球和板,想想这两种玩具可以怎么玩。

  (2)小结,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师:你们真聪明,还可以把球和平衡板当成朋友一起玩,想出那么好玩的游戏。现在,请一个小老师上来示范一下(幼儿示范)。

  (3)重点练习板上抛接球、板上运球、趴在板上推球。

  ①板上抛接球:双手抱球站在平衡板上,把球向上抛出,等球下落时马上把球接住。

  ②板上运球:把平衡板一个接一个地连成小路,中间相距30厘米,幼儿抱球从平衡板上走过,把球投入筐中。

  ③趴在板上推球:两人一组,趴在平衡板上,相距一米左右进行推接球游戏。

  三、结束部分

  师:我们把球放在平衡板上,手扶住平衡板的两边不碰到球,把它们都送回家吧,好吗?看谁的球一直都不会掉下来。

  活动反思

  幼儿园新纲要健康领域指导要点指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这个健康活动后以“一物多玩”为切入口,让孩子们在主动探索平衡板的多种玩法,发展孩子平衡力和走、跑、跨、跳等多种动作技能,并引导孩子合作玩,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并培养他们积极思维、主动创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遇事沉着冷静、勇于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以及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