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育教案《爱惜粮食》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班健康教育教案《爱惜粮食》反思
设计意图: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小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活动目标
1、 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 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小班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 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 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 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5.小班教案健康领域《爱惜粮食》光盘行动反思
设计意图: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6.幼儿园《粒粒粮食要爱惜》小班社会教案古诗锄禾反思
活动目标
1、 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 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 学会尊重他人。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 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7、 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7.幼儿园小班健康《小老鼠找粮食》优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带物钻爬高度为60~80厘米、长度为90厘米的障碍物。
2、体验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6、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7、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系带的沙包(粮食)、装水的瓶子(油瓶)、大小不等的球(水果)、高度不超过70厘米的滚筒、布置粮仓、音乐《健康歌》等。
1.活动重点:练习带物钻爬高度为60~80厘米、长度为90厘米的障碍物。
2.活动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运粮食。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钻爬练习,并及时表扬那些能自己探索和解决钻爬时遇到的困难的幼儿。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教师扮演鼠妈妈,幼儿扮演鼠宝宝,听儿歌《健康歌》做热身运动,重点活动颈部、手腕、脚腕和膝盖部位。
2.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并讲解钻爬的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手、膝着地向前爬,头稍微向下低。
(2)幼儿学习钻爬技能。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钻爬的练习。
(3)游戏:小老鼠找粮食。
玩法:幼儿钻爬滚筒,然后将沙包用各种方法(如手拿水瓶,背驮沙包等)沿原路运回家。第一次游戏是,幼儿拖着东西爬出来后,教师请幼儿示范自己是怎样将沙包或水瓶拖出来的。 第二次游戏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上次找东西一样,尝试用其他方法运。
3.放松活动
教师和幼儿们听着音乐相互轻揉身体各部位,而后将“粮食”运回家。
活动反思
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户外活动,所以本节活动我带领孩子们练习带物钻爬高度为60~80厘米、长度为90厘米的障碍物。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运粮食,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钻爬练习,并及时表扬那些能自己探索和解决钻爬时遇到的困难的幼儿。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遇到困难自己解决,还体验到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快乐。但活动常规有待培养。
8.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惜粮食》反思
设计意图: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