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学习4的组成》反思

《大班教案《学习4的组成》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教案《学习4的组成》反思

1、大班教案《学习4的组成》反思

活动目标:

  1、将数量为4的雪花片分别分成两份,探索各种不同的分法。

  2、探索并发现分合式中互换关系和递增递减关系。

  3、尝试运用不同方式,如数字、标记等、记录自己分雪花片的结果。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雪花片、本子、笔、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

  教师: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做问答游戏,老师问,小朋友答,你们会吗?(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二、幼儿探索并验证4的组成规律。

  1、幼儿操作探索。

  教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许多雪花片,现在请小朋友们每次取出四片分成两份,每次分的数目不能相同,并把分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分一次记录一次。

  2、教师指导幼儿探索。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给予提示。提醒幼儿每次分的要和前面不一样,分出来的两部分数量合起来要和原来的数量(四片)一样多。分好后及时记录分的结果,记录的结果要和分的结果相同。

  3、幼儿展示探索结果。

  教师:小朋友们是怎样分的?幼儿说出每一种组成形式,教师要用数字在黑板上有顺序的记录下来。

  教师展示幼儿的记录单,并让个别幼儿说一说他喜欢哪一个记录单,为什么?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比较清楚的记录方式。

  4、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数的组成规律。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记录下来的4的各种组成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和思考。

  教师: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老师的记录,你们能发现什么:左边的一行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逐一递减)再看右边一行数有什么特点?(逐一递增)

  (2)教师小结:分出来的两个数一个数减去1,另一个数就增加1,但总数不变。我们再来比较第一和第三组的分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都有1和3只是互换了一个位置,1和3,3和1合起来都是4。

  三、巩固练习。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31页。

  2、教师读题:请用画圈的方式把4个苹果分成两份。每排答案都不能相同。

  3、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讲评作业。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投计了时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组成,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2、大班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 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9的组成》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3、大班教案《学习4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将数量为4的雪花片分别分成两份,探索各种不同的分法。

  2、探索并发现分合式中互换关系和递增递减关系。

  3、尝试运用不同方式,如数字、标记等、记录自己分雪花片的结果。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雪花片、本子、笔、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

  教师: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做问答游戏,老师问,小朋友答,你们会吗?(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二、幼儿探索并验证4的组成规律。

  1、幼儿操作探索。

  教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许多雪花片,现在请小朋友们每次取出四片分成两份,每次分的数目不能相同,并把分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分一次记录一次。

  2、教师指导幼儿探索。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给予提示。提醒幼儿每次分的要和前面不一样,分出来的两部分数量合起来要和原来的数量(四片)一样多。分好后及时记录分的结果,记录的结果要和分的结果相同。

  3、幼儿展示探索结果。

  教师:小朋友们是怎样分的?幼儿说出每一种组成形式,教师要用数字在黑板上有顺序的记录下来。

  教师展示幼儿的记录单,并让个别幼儿说一说他喜欢哪一个记录单,为什么?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比较清楚的记录方式。

  4、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数的组成规律。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记录下来的4的各种组成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和思考。

  教师: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老师的记录,你们能发现什么:左边的一行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逐一递减)再看右边一行数有什么特点?(逐一递增)

  (2)教师小结:分出来的两个数一个数减去1,另一个数就增加1,但总数不变。我们再来比较第一和第三组的分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都有1和3只是互换了一个位置,1和3,3和1合起来都是4。

  三、巩固练习。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31页。

  2、教师读题:请用画圈的方式把4个苹果分成两份。每排答案都不能相同。

  3、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讲评作业。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投计了时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组成,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4、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5、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学习4的组成》含反思

  一、大班科学活动:学习4的组成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的组成,初步知道对一个数进行有顺序的分合。

  2.初步学会归纳一个数分的组数与总数的关系。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数学课件《学习4的组成》房子图一幅。

  幼儿材料:房子图、铅笔、4个花片、小杯子;幼儿人手一份练习:操作一填分合式、操作二涂爱心、操作三根据图片填分合式。

  四、活动指导:

  1、复习3的组成。通过游戏"拍手对数""举卡片对数"复习3的组成。

  2、认识房子图。

  (1)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观察。

  (2)请幼儿用摇花片的方式,边操作边记录4个花片分出的数量,看看有几种分法。

  (3)幼儿摇花片,教师指导幼儿在房子图上记录。

  (4)小结,引导幼儿根据房子图上的记录共同归纳4的组成方法并理出有顺序的分合式。

  3、分组操作

  (1)操作一:摇双面花,填写4的分合记录。

  (2)操作二:用水彩笔填涂爱心,记录4的分合。

  (3)操作三:根据图片实物特征,记录4的分合。

  4、师生共同小结:4的不同分合方式,了解4的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5、游戏:找朋友。

  幼儿根据老师指定的总数,找出和自己所挂卡片合起来是2或者3、4的朋友,并说出组成它的两个数。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分解,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6、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学习3、4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3、4的组成,知道把3分成两份有2种份法,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份法。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数字1、2、3、4及分合号、背景图(3辆汽车和4个圆点图)黑板。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记号笔一支,一个盘子里装有雪花片3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2、初步探索3的组成。

  (1)小组活动:幼儿自由操作

  “今天,我们要来玩“雪花片”的游戏,好不好?那请小朋友每次都拿3个雪花片分成2份,试试看你能分出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提醒幼儿拿3个雪花片分成2份。

  (2)集体活动:汽车开来啦

  老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来都是4。

  3、初步探索4的组成。

  (1)幼儿操作:“分颜色宝宝圆点”,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2)让幼儿给4个颜色圆点宝宝分成2份。你们会怎么分?;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有几种分法?

  (3)老师写出4 的分合式: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幼儿操作练习,巩固游戏----“花朵和树叶”:

  3的组成3朵花朵分成2份,4的组成4片树叶分成2份。

  5、集体讲评幼儿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3、4的组成。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投计了时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数字的分解和组成,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7、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学习4的组成》含反思

  设计思路: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已经接触和练习了数的形成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习4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 (3号树和4号树) 。

  活动过程:

  1、歌表演《合拢分开》入座。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兔说:“我们今天不玩了,我们回家去把拔的萝卜分一分,”请全班的小朋友帮小兔分一分,把4根萝卜分给兔妈妈和兔宝宝,兔妈妈和兔宝宝都要有萝卜,可以怎样分?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

  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 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 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8、大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相同物体的不同特征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初步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挂图两幅。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小鸭子们要到郊外游玩,我们看一看一共去了几只鸭子?(出示挂图一)

  二、学习4的组成:

  1、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这些鸭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根据鸭子所处的位置及颜色不同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

  2、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

  3、师:看到4可以分成1和3,我们很快的能想到4还可以分成3和1,为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说出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几和几是部分数,几是总数?

  4、齐读一遍。

  5、拍手问答。

  三、找一找,巩固学习4的组成。

  师:刚才我们根据小鸭子所处的位置及颜色不同列出了4的三组组成分合式,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还可以根据什么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引导幼儿根据荷叶和石头的大小、位置列出组成分合式。)

  四、幼儿操作活动:

  我们班小朋友真聪明,我相信我们班小朋友不仅聪明,还乐于助人,对不对?森林里的小袋鼠们找不到妈妈了,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出示挂图二)每位袋鼠妈妈都有4个孩子,这些袋鼠宝宝有的跟妈妈出门了,有的留在了家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特征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五、小结。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分解,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