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英语教案《文具》

《大班英语教案《文具》》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英语教案《文具》

1、大班英语教案《文具》

  要求:

  1、通过情景游戏“Shopping ”、“School”复习一些学习用品单词:pencil、ruler、rubber、sharpener等;

  2、听懂并理解老师的一些简单英语指令,乐于模仿;

  3、通过情景模拟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4、能正确发音并确切地用这些词。

  5、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

  准备:

  1、铅笔盒、书包人手一份;铅笔、卷笔刀、尺若干;

  2、情景设置:文具超市、小学

  过程:

  一 Warm Up:

  * Dialogue:Hi,how are you today?(Fine,Happy)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What day is today?

  二 情景游戏“Shopping”

  1、复习单个单词

  *(出示书包)Oh,nothing!What shall I prepare?(pencil……)

  *Look,there is a stationary super-market!Who wants to be the shopman?(师与幼儿示范,提示幼儿递东西时要说出单词)

  *OK,now let`s play。(请二名幼儿做shopman)

  2、在单词前加修饰词,师辅助提示“What shape is it?”,“What color is it?”

  What did you buy?

  二 情景游戏“School”

  1、Song:“Go to school”

  Let’s go to school, OK? (引发幼儿进入游戏情景)

  2、模拟小学生上课:打铃上课,起立—坐下

  (1) Listening game:

  Please put your bag on the chair。

  Please open/close your pencil-box 。

  Please take out/put in your pencil-box。/pencil、rubber、ruler、sharpener

  Who wants to be the little teacher?

  (2)尝试用“because…”回答问题

  What do you like?Why?

  (3)Class is over。Stand up ,good-bye everyone!

  三 结束:Song:“Butterfly”飞回教室。

2、大班教案《文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学习分类、统计,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学习用品的图片,文具实物,幼儿活动手册一第31页。

活动重点:

  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记录。

活动难点:

  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过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们都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介绍自己知道的学习用品。

  师幼集体观察、认识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

  2、出示学习用品图片,讨论文具应该怎样分?

  3、根据文具类别,个别幼儿扮演文具店统计员,将学习用品找出来,分类

  并圈出来 统计并记录学习用品的情况。

  4、教师示范在相应的空格里统计出一种学习用品的数量。

  应区分汽车、牛奶、皮球、毛巾不属于学习用品之中。

  三、幼儿操作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2、互相交流、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3、大班教案《文具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学习分类、统计,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培养幼儿对文具店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学习用品的图片,文具实物,幼儿活动手册一第31页。

活动重难点:

  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记录。

  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过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们都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介绍自己知道的学习用品。

  师幼集体观察、认识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

  2、出示学习用品图片,讨论文具应该怎样分?

  3、根据文具类别,个别幼儿扮演文具店统计员,将学习用品找出来,分类

  并圈出来 统计并记录学习用品的情况。

  4、教师示范在相应的空格里统计出一种学习用品的数量。

  应区分汽车、牛奶、皮球、毛巾不属于学习用品之中。

  三、幼儿操作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2、互相交流、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4、大班英语教案《文具》

  要求:

  1、通过情景游戏“Shopping ”、“School”复习一些学习用品单词:pencil、ruler、rubber、sharpener等;

  2、听懂并理解老师的一些简单英语指令,乐于模仿;

  3、通过情景模拟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4、能正确发音并确切地用这些词。

  5、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

  准备:

  1、铅笔盒、书包人手一份;铅笔、卷笔刀、尺若干;

  2、情景设置:文具超市、小学

  过程:

  一 Warm Up:

  * Dialogue:Hi,how are you today?(Fine,Happy)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What day is today?

  二 情景游戏“Shopping”

  1、复习单个单词

  *(出示书包)Oh,nothing!What shall I prepare?(pencil……)

  *Look,there is a stationary super-market!Who wants to be the shopman?(师与幼儿示范,提示幼儿递东西时要说出单词)

  *OK,now let`s play。(请二名幼儿做shopman)

  2、在单词前加修饰词,师辅助提示“What shape is it?”,“What color is it?”

  What did you buy?

  二 情景游戏“School”

  1、Song:“Go to school”

  Let’s go to school, OK? (引发幼儿进入游戏情景)

  2、模拟小学生上课:打铃上课,起立—坐下

  (1) Listening game:

  Please put your bag on the chair。

  Please open/close your pencil-box 。

  Please take out/put in your pencil-box。/pencil、rubber、ruler、sharpener

  Who wants to be the little teacher?

  (2)尝试用“because…”回答问题

  What do you like?Why?

  (3)Class is over。Stand up ,good-bye everyone!

  三 结束:Song:“Butterfly”飞回教室。

5、大班教案《熊大婶开文具店》

活动目标:

  1、理解“0”的实际意义。

  2、对认识“0”的活动有兴趣,促进幼儿积极思维。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货架、文具、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卖铅笔盒:

  ——“熊大婶的店刚开张,请小朋友帮忙记账,货架上有5只铅笔盒,用数字几来表示?卖掉1只,还剩几只?可以怎样表示?”

  (1)、幼儿取出卡片列出5-1=4的算式:

  ——“又卖掉一只,还剩几只?可以怎样表示?”

  (2)、幼儿用同上的方法列出算式:

  ——“最后一只也卖掉了,该怎么记?”

  (3)、幼儿想像,得出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2、卖文具:

  ——“熊大婶店里的商品很多,你们还能帮忙吗?”

  再出示8支铅笔,6块橡皮,提问同上:

  “咦,这些题目都一样吗?它们的得数都是0,为什么?”

  “猜一猜,熊大婶卖文具,还会碰到等于0的题目吗?”

  “怎样才能等于‘0’?这样的题目做得完吗?为什么?”

  3、游戏:躲“0”:

  (1)、介绍游戏规则:看见得数是“0”的题目或看到用“0”表示的图片躲起来。

  (2)、游戏若干遍。说说你为什么躲得那么快?

  4、粗心的小熊:

  ——“熊宝宝看见‘0’觉得它没有意义,帮妈妈记账是把‘0’都拿掉了,猜一猜发生了什么?”

  “熊宝宝打电话时把‘0’都拿掉了,它把车开到马路上,猜一猜发生了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哪儿还有‘0’,‘0’能去掉吗?‘0’还能表示其他意思,它还能表示什么?”(记分,门牌号码,天气温度,温度计等)

  5、请幼儿回去找找“0”。

6、大班教案《文具》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学会爱护文具。

  5、探索、发现生活中文具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7、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二十以内”的认数、读数、写数是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在实际情况中体验数的意义。数的出现是对实际生活中物体、人数的抽象概括,也是学生用符号表示物体数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阶段。研究表明,学生认识数的符号将经历三个过程:直观操作———图象符号———数字符号。

活动目标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6~10各数的书写

  6~10各数的书写

活动准备

  “小小文具店”图,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6~10各数

  师: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

  (出示图)

  1.你能数数这个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

  2.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几个?

  3.教师零乱贴出6~10的数字卡片。

  4.指导学生看书连线:我们的书中也有一个小小文具店,你能数一数,把学习用具和数字朋友连起来吗?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连的?学生回答时教师连线。

  二、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

  师:小小文具店的各种文具我们数清楚了,可是我们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师也想了解一下,谁愿意数一数,再告诉大家?

活动一:数自己的文具

  1.数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记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2.再指定2~3组学习伙伴汇报给大家听,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简洁明了。

活动二:数两个人的文具

  1.把同桌两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多少个?

  2.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有几支铅笔时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一:数出来的。

  方法二:把两个人的铅笔加起来的。

  对第二种方法要给予肯定的鼓励。

  如果学生的文具数超过了10个,学生能数清楚或算出来,也要加以表扬。

  3.延伸:在数你们两个人的文具时,你还发现了什么?

  三、写一写,说一说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两个同桌学习用品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今天认识的6、7、8、9、10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1.观察数字卡片6、7、8、9、10

  2.指导学生写。

  (1)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各数的书写要点:

  (2) 学生边看老师示范或课件演示,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3)学生在第10页上先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

  (4)小比赛:每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6~10各两个,再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并展示给大家看。

  (5)你会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试试看。

  小组内说一说:6、7、8、9、10还可以表示什么?

  四、练一练

  摆一摆,说一说

  (1)分小组把6、7、8、9、10根小棒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来。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分一分,说一说。

教学反思

  "创设情景,认识6~10各数" 通过创设小小文具店这一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同时进一步认识到物体的个数是几就用几表示,体会数的产生,加强数与形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 这一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实践活动,其目的首先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事物,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其二在活动中加强交流的意识,善于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

  "写一写,说一说” 在学生已掌握了书写格式的基础上,着重指导各数书写要点。通过想像、儿歌帮助学生记忆1~10各数的特征,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掌握数字的笔顺方向和布局,并通过小比赛、小评价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力图把数字写得整齐美观。

  孩子的兴趣比较容易变化和转移,也就是稳定性不高。与孩子的年龄特征有关。大班孩子的注意力持续20至25分钟。今后我要在“兴趣培养中的误区”得以加强。

8、大班主题教案《文具店》含反思

  活动意图: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即将进入小学。让幼儿开阔思路,通过分类、统计等手段培养幼儿的数学综合能力以及一种实践运用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激发幼儿思考、分析、记录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以及自我服务能力等,为将来走进小学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目标:

  1、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学习分类、统计,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学习用品的图片,文具实物,幼儿活动手册一第31页。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记录。

  活动难点:

  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过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们都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介绍自己知道的学习用品。

  师幼集体观察、认识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2、出示学习用品图片,讨论文具应该怎样分?

  3、根据文具类别,个别幼儿扮演文具店统计员,将学习用品找出来,分类

  并圈出来 统计并记录学习用品的情况。

  4、教师示范在相应的空格里统计出一种学习用品的数量。

  应区分汽车、牛奶、皮球、毛巾不属于学习用品之中。

  三、幼儿操作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2、互相交流、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9、大班教案《文具安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游戏活动、练习总结几个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在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但其中也放映出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0、大班教案《文具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文具盒。

  2、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能按照一定顺序介绍文具盒的外形和功能。

  3. 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述,尝试发现讲述的不同之处。

  4. 探索、发现生活中文具盒的多样性及特征。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布置“文具盒”商店、实物投影仪一台、图标(形状、颜色、图案、功能)黑板,电视机布、篓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马上就要从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高兴吗?(高兴)上小学要准备什么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二、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文具盒)

  这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呢!

  文具盒有什么用呢?(装铅笔、橡皮)

  2、幼儿自由参观“文具商店”,每人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文具盒回到座位。

  师:“你们想不想要文具盒呢(想)。当……当……当,有这么多文具盒呀,现在我们小朋友轻轻地上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具盒。”

  三、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幼儿先与身旁的同伴自由交流自己选择的文具盒。

  师:“好,每个小朋友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具盒了吧,现在我们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手中的文具盒。

  2、个别讲述。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跟大家说一说。注意哦小朋友在说的时候,我们的小观众们要认真听,尊重他们哦。

  四、引入新经验。

  1、从实物投影仪里观察老师选择的文具盒,听老师用句式来介绍文具盒上的图案。

  师:“我的文具盒的形状是XX;颜色是XX;图案有XX、有XX、还有XX;打开里面有放……我很喜欢我的文具盒。”

  师:我是怎么说的,我先讲的什么?然后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标帮幼儿获得新的讲述经验。)

  2、幼儿自由练习按序讲述。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着顺序说一说你的文具盒,记住要先说形状、颜色,再说图案,最后说功能,别忘了介绍完以后说一说对他的喜爱。”

  五、迁移新经验。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文具,有铅笔、橡皮、刨刀和尺子。请你们每人来选一样文具给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记住要按刚才的顺序说。”

  六、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把文具介绍的很清楚,让客人老师都知道了应该如何使用。可是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们还不知道,我们去给他们说一说吧。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让我觉得教学活动确实能整合各种各样的内容,需要老师时刻要有这种整合的理念。活动的选材一定要具有生活化,如果这次的铅笔盒小朋友没有实物,没有对铅笔盒的了解,孩子们是无法做到如此细致的比较的。因为所选择的是孩子们所生活化的,运用的手段也是贴近幼儿生活方式的,所以更能让幼儿所接受。使孩子们在比比讲讲中学到各种知识。

11、大班安全教案《文具安全》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遵守班级安全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6、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7、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游戏活动、练习总结几个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在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但其中也放映出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