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大班语言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语言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1、大班语言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活动准备】

  1、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2、主动关注画面细节,乐意动脑、动口讲述画面内容。

  3、培养环保意识,促进积极的环保行为的形成。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地球仪,欣赏地球上著名的美丽风景。

  物质准备:地球仪、“动物世界录像带”、动物玩具、图片、轻柔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户外活动时观察到的环境:

  教师提问:

  1、花草树木生长在什么地方?

  2、花草树木的生长都需要什么?(水、空气、阳光、土壤等。)

  二、欣赏录像带。

  世界各地自然景观图片。

  提问:

  1、你看见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动物?

  2、它们生活在哪里?(山、河、湖、海等)

  三、封面引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拿叉子吃地球)哎呀,小朋友把地球当成食物吃掉了!没有了地球,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植物、动物会怎么样了?

  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讲述。

  四、自主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引导语:

  师:没有了地球,植物会怎么样了?动物又发生什么变化呢?

  2、阅读要求:

  (1)用正确的指法翻阅图书;

  (2)仔细观察画面细节,轻声地讲述画面内容。

  3、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在旁指导。

  4、交流分享。

  教师提问:

  (1)你从图画书里看到了什么?

  (2)如果这些事情都是真的,我们怎么办呢?

  (3)地球会灭亡吗?地球灭亡了,那我们住哪儿呢?

  (4)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地球)怎样做才是保护地球呢?

  教师小结:地球上的每一样东西对我们都是重要的,如果真的不保护环境与动植物,地球总有一天会被我们吃掉的。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让我们成为地球的守护者。

  五、集体完整阅读,感受集体共读的乐趣。

  播放音乐,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阅读图书。(幼儿教育)

2、大班语言教案《地球清洁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几种动物对地球的清洁作用。

  2、能用比较清晰、完整的语言介绍动物清洁工的本领。

  3、了解动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懂得爱护小动物也是保护环境的行为。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图1海鸥清洁海中剩菜、剩饭;图2鲫鱼清洁河中垃圾、水草;图3乌鸦清洁地面上的蝇蛆、地蚕;图4蚯蚓清洁地下垃圾,使之变成肥料)

  2、地球(哭与笑)的图片。

  3、《低碳贝贝》歌曲。

活动过程:

  1、出示地球的图片,创设地球公公招聘清洁工的情景。

  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一位大家熟悉的客人,你们看它是谁?(教师出示地球哭笑的图片) (地球公公。)

  师:小朋友,那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地球公公有什么不同? (前边的地球公公在笑,后边的地球公公在哭······)

  师:是的,那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前边的地球公公是过去的地球,后边的地球公公是现在的地球。那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地球的过去和现在不一样呢? (过去的地球公公身上是干净的很高兴,现在的地球公公身上是脏兮兮的很伤心。)

  师:你们看地球公公脏兮兮的,它很伤心,很难过,所以它今天来到森林里招聘地球清洁工的。那么你们说说谁回来应聘地球清洁工呢? (大狮子,大老虎,小老鼠·······)

  教师小结:地球公公又脏又乱,它很伤心,不得不到森林里招聘清洁工,小动物们都争先恐后的去报名,想要帮地球公公分担一些负担。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地球清洁工的故事。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完整讲述第一遍故事。

  师:小朋友,听完故事,你们知道为什么地球公公要来招聘清洁工了吗? (知道。)

  师:为什么呢? (因为地球公公很脏,要找别的小动物来打扫。)

  师:那么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应聘呢? (海鸥、鲫鱼、乌鸦、蚯蚓。)

  师:那它们可以当哪里的清洁工? (海鸥是海面上的清洁工;鲫鱼是河里的清洁工;乌鸦是地面上的清洁工;蚯蚓是土壤里的清洁工。)

  师:嗯,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小动物的本领也很大。

  教师小结:在地球公公的招聘会上,海鸥、鲫鱼、乌鸦、蚯蚓,还有很多小动物都前来应聘地球清洁员,他们各有各的本领。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通过提问依次让幼儿学说故事中海鸥、鲫鱼、乌鸦、蚯蚓的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们我们再回忆一遍故事。 (好。)

  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客人它是谁啊? (地球公公。)

  师:它来干什么? (它来招聘地球清洁工。)

  师:那都有谁来应聘了? (海鸥、鲫鱼、乌鸦、蚯蚓。)

  师: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海鸥是怎么说的? (海鸥能够吃掉大海里的剩饭。)

  师:那鲫鱼呢? (鲫鱼能够吃河里的垃圾,把河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师:鲫鱼的本领这么大啊,那乌鸦呢? (乌鸦能够把地上的脏虫子吃掉。)

  师:还有蚯蚓呢? (蚯蚓吃地下的垃圾,变成肥料。)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

  教师小结:在地球招聘会上小朋友了解到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本领,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那么小朋友呢?

  4、联系自己的生活,讨论如何保护地球,如何保护动物。

  师:小动物的本领那么大,那我们又怎么保护地球公公呢? (不乱扔垃圾。)

  师:嗯,对。那你们喜欢小汽车吗? (喜欢。)

  师:那你们知道小汽车排放的尾气会污染环境吗? (知道。)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可以坐公交、骑自行车、走步······)

  师:嗯,对,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以步代车,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小朋友,小动物的本领这么大,那我们要怎么保护他们? (我们要保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教师小结:保护小动物也能保护我们个环境,环境好我们身体才会更健康。

  5、用幼儿熟悉的歌曲结束活动,更进一步的引导幼儿去保护环境。

  师:小动物和地球公公为了保护环境他们编了一首动听的歌,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利用两次猜测,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能完整讲述自己的见解。整个活动环节清晰,我与孩子的互动很好。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了动物对地球的环境清洁过程,知道不同的动物对环境的清洁方式是不同的。并能用比较清晰、完整的语言介绍动物清洁工的本领。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思维敏捷,从故事到实际生活,孩子们都知道平常我们就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环境,不乱扔垃圾、提倡低碳生活、多种树木和花草等等。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美丽。不足的是:幼儿对动物清洁地球方面的知识掌握比较少,所以我讲述的较多,如果课前能让家长引导孩子一起收集这方面的材料,活动中更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而且在开始观察地球的不同时,我过于的去引导幼儿观察现在地球的脏却忽视了孩子对其的观察理解,如果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理解,这样我才能客观的去看现在的地球公公。这样活动会更有效。

3、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活动准备】

  1、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2、主动关注画面细节,乐意动脑、动口讲述画面内容。

  3、培养环保意识,促进积极的环保行为的形成。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地球仪,欣赏地球上著名的美丽风景。

  物质准备:地球仪、“动物世界录像带”、动物玩具、图片、轻柔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户外活动时观察到的环境:

  教师提问:

  1、花草树木生长在什么地方?

  2、花草树木的生长都需要什么?(水、空气、阳光、土壤等。)

  二、欣赏录像带。

  世界各地自然景观图片。

  提问:

  1、你看见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动物?

  2、它们生活在哪里?(山、河、湖、海等)

  三、封面引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拿叉子吃地球)哎呀,小朋友把地球当成食物吃掉了!没有了地球,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植物、动物会怎么样了?

  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讲述。

  四、自主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引导语:

  师:没有了地球,植物会怎么样了?动物又发生什么变化呢?

  2、阅读要求:

  (1)用正确的指法翻阅图书;

  (2)仔细观察画面细节,轻声地讲述画面内容。

  3、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在旁指导。

  4、交流分享。

  教师提问:

  (1)你从图画书里看到了什么?

  (2)如果这些事情都是真的,我们怎么办呢?

  (3)地球会灭亡吗?地球灭亡了,那我们住哪儿呢?

  (4)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地球)怎样做才是保护地球呢?

  教师小结:地球上的每一样东西对我们都是重要的,如果真的不保护环境与动植物,地球总有一天会被我们吃掉的。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让我们成为地球的守护者。

  五、集体完整阅读,感受集体共读的乐趣。

  播放音乐,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阅读图书。(幼儿教育)

4、大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吃掉黑暗的怪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和趣味。

  2.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不怕黑暗,知道黑暗对人及动物的重要性。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PPT、故事书《吃掉黑暗的怪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提问:

  (一)首先请小朋友来告诉我,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一样?重点区分白天和黑夜的不同之处(因为白天有太阳,白天很温暖,晚上有月亮,更凉爽)

  (二)你喜欢白天还是晚上?

  师:老师今天来做个小小的调查,喜欢白天、不喜欢晚上的小朋友站在我的这边,喜欢晚上不喜欢白天的小朋友站在我的这边,好吗?(然后分两组坐好)

  师:喜欢白天的孩子多,先让他们说说他们喜欢白天的理由好吗?(你喜欢白天,为什么?)好了小朋友,喜欢白天的小朋友说了好多喜欢白天的理由,喜欢黑夜的小朋友先把理由藏在心里,呆会再说好吗?

  二、讲述故事师:今天何老师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幼儿说:“吃掉黑暗的怪兽”)这本书讲了一个非常神奇有趣的故事,想不想听?今天我就把这个神奇有趣关于黑暗的故事讲给你们听好吗?

  讲述故事:吃掉黑暗的怪兽

  (一)晚上,到处都是黑黑的,有位名叫球球的小朋友躺在了床上,看看,他怎么啦?球球的手紧紧地抓着被子,心里好害怕,他总觉得在黑黑的夜晚藏着怪兽。果然,在床底下藏着一个这么一个怪兽,这个怪兽你别看它长得小小的,它的肚子里有一个好大好大的洞,能让它吃好多好多的东西,可它总觉得饿,总是吃也吃不饱。

  提问:猜一猜这个怪兽大大的洞喜欢吃什么?

  (二)这个怪兽它最爱吃的就是黑暗,哪里有黑暗?它要去找黑暗吃,它来到了一个盒子面前。透过盒子小小的洞看到盒子里装满了黑暗,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黑暗,这个怪兽马上用它的嘴拼命地吸盒子里的黑暗,不一会儿,一盒子的黑暗都被它吃到肚子里去了,真好吃!怪兽长大了一点点,可是它没有吃饱喔。

  师:告诉它,哪里还有黑暗?帮它找找哪里还有黑暗?(幼儿说)

  (三)怪兽听了,就到处去找黑暗,它一边找一边吃。

  1.我们来看看,它到哪里去吃黑暗了?(看图)师:小结—它去哪里吃黑暗了,角落、阁楼、地洞、烟囱、树林里。

  2.提问:怪兽吃了这么多,它变大了吗?它吃饱了吗?这时,它来到了一个山洞口,山洞里黑漆漆的,装满了黑暗,它怎么样?(抓着吃)一山洞的黑暗都被怪兽吃掉了,你们觉得他现在吃饱了吗?它还是饿,还要去哪里找黑暗?它又不停地吃不停的找,哪里有黑暗小朋友?再帮它找找。

  3.这个怪兽吃了整个宇宙地球的黑暗,它现在要变成什么样了?猜猜看!

  一起看看这个怪兽有多大!(PPT)变地大不大?

  4.现在所有的黑暗都跑到这个怪兽的肚子里去了,它的周围还有黑暗吗?小朋友看看,发现了什么?(怪兽在流眼泪)提问:为什么怪兽会哭?会难过?

  小结:因为世界上所有的黑暗都被它吃掉了,它再也吃不到黑暗了,所以它伤心地哭了。

  5.正在这个时候,它突然听到地球上传来小朋友的哭声,谁在哭?

  幼:球球6.怪兽听到了地球上球球的哭声,谁能告诉我球球为什么哭?

  幼:因为睡不着。

  7.对了,因为地球上没有黑夜了,球球怎么睡也睡不着,它很难过,所以它哭了,他拼命地叫妈妈,妈妈呢?

  8.妈妈用被子使劲地盖住脑袋,为什么?

  因为每天都是白天,太亮了,到处都是亮亮的,妈妈睡不好觉,她啊很想睡觉,于是她用被子使劲地盖住自己的头,她听不见球球的叫声。

  9.看到这一切怎么办?

  提问:你能帮助球球吗?

  10.奇怪的事发生了(播放音乐)怪兽悄悄地来到了球球的家,它把小小的球球紧紧地抱在它的怀里,摇啊摇啊,球球躺在黑暗的怪兽的怀里,四周到处都是黑黑的,球球觉得很舒服,闭上眼睛睡着了。这时候,怪兽也闭上了眼睛,黑暗从怪兽的肚子里一点点地出来了,回到了天上,回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各个地方,黑夜来到了,球球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着了,他觉得黑夜再也不那么可怕了,怪兽也又变回了小小的小小的,看它,正躺在球球的怀里也睡着了呢!

  师:小朋友,这个故事好听吗?听完这个故事,你还觉得黑夜不好,你还不喜欢黑夜吗?(老师再来做个调查,请依然只喜欢白天的站一边,喜欢黑夜的站一边,既喜欢白天又喜欢黑夜的坐在座位上)并请刚刚喜欢黑夜的幼儿来说说喜欢夜晚的原因)小结:听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我们需要白天也需要晚上,晚上有时是会让人感觉害怕,但其实黑夜里是没有真正的怪兽的,只是黑夜很神秘,人们会想像出有怪兽,我们不一定要把怪兽想地很可怕,我们也可以把怪兽想象成?

  幼:可爱的、善良的怪兽等等。

  师:你们现在是自己一个人睡一间房还是因为害怕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的?

  提问:让幼儿找一找让自己不怕黑夜的好方法,并主动介绍给同伴。

  11.诶!原来黑夜可以让我们舒服地睡觉,白天才能开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相信我们小朋友都不怕黑夜了对吗?那是不是夜晚好,就不要白天了?那也不行!我们需要黑夜,也同样离不开白天。

  活动延伸:

  师:那除了人类需要白天和黑夜,小动物们也有需要黑夜的,你知道哪些动物需要晚上活动的吗?(出示PPT)

  幼:猫头鹰、猫等等总结:原来,人和动物都需要晚上,我们也离不开夜晚,黑夜并不可怕,相反,夜晚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喔,比如美丽的夜景,只有夜晚才让景色变地更美。

  教学反思:

  怕黑,是人与生俱来的一大恐惧。晚上黑黑的,充满了神秘感。不但是孩子,我们成人独处的时候,有时也会害怕。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孩子怕黑时我们总是鼓励他们要勇敢,孩子们也会响亮的回答:我不怕黑。实际上真正到了夜晚来临时那种恐惧感又来了。我看到了这本由英国作家乔伊斯·邓巴创作的绘本《吃掉黑暗的怪兽》,被其故事中生动离奇的情节所吸引。画面内容精美,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在与孩子们的谈话中了解到孩子们有时会想象黑暗中藏着怪兽。我通过对《吃掉黑暗的怪兽》故事的讲述,引导孩子欣赏画面,再辅以课件。让孩子们知道黑夜其实并不可怕,白天与黑夜只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白天和黑夜对我们人和动物都很重要。但是由于对于绘本的把握不够,使得我的第一次教学过程存在好多的问题。在导入部分孩子们对故事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但是作为教者我在回应幼儿时常常会出现重复幼儿的回答,回应的重点把握不准使得课堂显得很拖沓,其次第二部分教师设疑太少,没有让幼儿充分地说,很多问题教者代替孩子们回答了。最后一部分在描述黑夜的美好时不够深入,孩子们还没有体验到黑暗的美妙之处便匆匆进入下一环节,使得活动的结束显得有些仓促,甚至于莫名其妙。活动之后师傅对于活动的设计,教者的教态,情感的把握,语言的精炼都提出了很多建议,于是我又进行了第二次活动,这次我在前一次活动的基础上加入了人性化的设计,让孩子们试着想象有怪兽,但怪兽并不都是坏的,也可以把怪兽想象成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在想象黑暗的美好时,我插入了美丽的夜景如:世博、烟火,流星、霓虹灯等让孩子们通过视觉的刺激体验黑暗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同时在活动中我还穿插了一些克服恐黑的方法:如开着灯、抱着娃娃或备着手电筒。这样让孩子感受到当黑夜来临时也许就不会那么害怕了。同时在回应孩子们时我也对自己的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到规范,简练。回顾两次活动,虽然我感触颇多,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成长,今后我仍需在绘本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的反思,同时通过教研活动与老师们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自身的绘本教学能力和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5、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含反思

  活动名称: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活动内容与要求:

  1.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2.主动关注画面细节,乐意动脑、动口讲述画面内容;

  3.培养环保意识,促进积极的环保行为的形成。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地球仪,欣赏地球上著名的美丽风景。

  2.物质准备:地球仪、“动物世界录像带”、动物玩具、图片、轻柔音乐等。

  一、回忆户外活动时观察到的环境:

  教师提问:

  1.花草树木生长在什么地方?

  2.花草树木的生长都需要什么?(水、空气、阳光、土壤等。)

  二、欣赏录像带

  世界各地自然景观图片。

  提问:

  1.你看见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动物?

  2.它们生活在哪里?(山、河、湖、海等)

  三、封面引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拿叉子吃地球)哎呀,小朋友把地球当成食物吃掉了!没有了地球,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植物、动物会怎么样了?

  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讲述。

  四、自主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引导语:

  教师:没有了地球,植物会怎么样了?动物又发生什么变化呢?

  2.阅读要求:

  (1)用正确的指法翻阅图书;

  (2)仔细观察画面细节,轻声地讲述画面内容。

  3.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在旁指导。

  4.交流分享。

  教师提问:

  (1)你从图画书里看到了什么?

  (2)如果这些事情都是真的,我们怎么办呢?

  (3)地球会灭亡吗?地球灭亡了,那我们住哪儿呢?

  (4)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地球)怎样做才是保护地球呢?

  教师小结:地球上的每一样东西对我们都是重要的,如果真的不保护环境与动植物,地球总有一天会被我们吃掉的。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让我们成为地球的守护者。

  四、集体完整阅读,感受集体共读的乐趣。

  播放音乐,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阅读图书。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关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也成为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绘本《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以丰富的内容、图画的形式让孩子们看到地球的每一样东西对我们都是重要的,以一种别致新颖的方式唤起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一、本次活动的亮点:

  1.幼儿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获取信息、建构意义、达成理解的过程。因此,阅读过程的顺利完成,需要与生活有关的经验,包括关于人、动植物、场所、器具、活动及其关系的知识,与各种经历有关的情感体验等。因此活动前,充分引导幼儿感知、欣赏地球上的美丽风景,了解花草树木的生长环境。这些知识经验的准备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为了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首先我引导幼儿从观察封面入手,猜想:“小朋友把地球当成食物吃掉了!没有了地球,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植物、动物会怎么样了?”这样,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及对该图画书的阅读兴趣。其次,让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在同伴的互助下解决看不懂的画面,积极讨论“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地球呢?”从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绘本。接着,与幼儿共同完整阅读图书,体验集体共读的乐趣。最后,通过“绘画活动:《地球就是我的家》”,幼儿进一步感知环境与生活的关系,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乐意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助于幼儿产生主动保护环境的积极行为。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与调整:

  1.整体活动时间偏长,第一、二环节的时间耗时较多;

  2.在交流“如何保护地球”时,幼儿能较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但多数幼儿对于语言词汇量的丰富性掌握较不够,许多幼儿的回答描述时显得简单。 总之,从活动效果看,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较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孩子们在兴奋期待中开始,在全身心投入中进行,在兴致勃勃中结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不过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毕竟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不算多,这就需要活动后加以延伸,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单独讲述。因此还可考虑创新式拓展,如依据幼儿已经创绘的作品“地球就是我的家”,创编一定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讲述。

6、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吃掉黑暗的怪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大胆表达自己对白天和黑夜的认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白天和夜晚的背景挂图

  3.笑脸贴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提问,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呢?白天过后呢?白天和黑夜有什么区别?(谈话导入,了解幼儿关于白天黑夜原有的知识经验。)

  2.出示白天和夜晚的背景挂图,并进行调查统计。

  (1)教师:那么你们喜欢白天、还是晚上呢?下面请小朋友们把你的笑脸贴纸贴到你喜欢的背景挂图上,好吗?

  (2)教师:小朋友都做好选择了!让我们一起数数看喜欢白天的小朋友有多少个?喜欢夜晚的呢?哪个多?那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为什么喜欢白天(夜晚)呢?

  二、讲述故事,幼儿大胆猜测画面内容,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神奇有趣的故事,是讲关于黑暗的,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吃掉黑暗的怪兽》)。

  2.讲述故事

  PPT1 师:瞧,在这个黑夜里,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是什么样的表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男孩在害怕什么呢?谁来猜猜看?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i、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师讲述故事:晚上,到处都是黑黑的,有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球球。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眼睛睁得大大的,两只手紧紧的抓着被子。让我们一起学一学球球害怕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

  PPT2 继续讲述故事:球球非常害怕晚上,总觉得在晚上有怪兽,果然心里想着怪兽,怪兽就真的出现了。看!有一只小小的,黑黑的怪兽。你别看它长的小,可是呀,它肚子里有个好大好大的洞,怎么吃也吃不饱。

  PPT3 讲述故事: 这个怪兽它最爱吃的就是黑暗,哪里有黑暗,他就去哪里。它在球球家里找到了一个大盒子,往盒子里的小洞一看。哇!里面藏着满满一盒子的黑暗,怪兽这么用力一吸,吸的一点也不剩,真好吃!

  PPT4 继续讲述故事:吃了一盒子的黑暗,怪兽稍稍变大了点,但是它还是觉得好饿,它看看四周,想再找些东西吃。它到处去找更多的黑暗。

  PPT5 师讲述故事:它发现,床底下有一大片黑暗,怪兽一口气把这些黑暗全都吃光光。接着它又把地窖里、柜子里、窗帘的褶皱里、烟囱里、阁楼上的黑暗全都吞了下去。还从球球家里翻了出去!

  PPT6 师讲述故事:从球球家出来后,他找到了一个大山洞,里面的黑暗多的不得了,他把这些黑暗一块、一块挖出来,一口、一口啃干净。接着它又把森林里、火山坑底的黑暗全都吞下去。可是,他还是觉得好饿、好饿。

  PPT7师讲述故事:现在已经完全找不到一丁点儿黑暗了,没有黄昏,没有黎明,没有阴影,也几乎没有梦了。到处都是光,又强又刺眼的光。怪兽觉得非常忧伤,因为它没有黑暗可以吃了。正在这个时候,怪兽突然听到地球上传来了小朋友的哭声。

  (PPT演示画面,师讲故事,力争给孩子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PPT8 师:这时,怪兽听到一阵奇怪的哭声,是谁在哭?(球球)谁能猜猜看,球球为什么会大声哭? 如果我们的世界没有夜晚只有白天会怎么样?

  (多提问,充分激发幼儿想象力。)师讲述故事:原来,所有的黑暗都被怪兽吃掉了,地球上没有了黑夜,到处都是光亮,球球再也睡不着了,他难受的哇哇大哭。正在这时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播放背景音乐继续讲述故事)

  PPT9 怪兽悄悄地来到了球球家里,他用黑黑的大大的手臂轻轻的把球球抱到怀里。摇啊摇啊,还唱起了摇篮曲,球球躺在怪兽的怀里,又软又舒服,就好像躺在摇篮里,四周都是黑黑的。球球觉得很舒服,闭上眼睛慢慢地睡着了。怪兽也睡着了,还呼呼的打起了呼噜。

  PPT10 就在怪兽打呼噜的时候,黑暗一点、一点地流了出来,流到了天上,流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球球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着了,他觉得黑夜再也不那么可怕。一个小小的快乐的小不点躺在球球的怀里,球球和可爱的小不点幸福的,温柔的睡着了。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很温暖,很幸福,这个词真好听,对呀,球球睡不着大哭的时候,怪兽用又大又黑的双臂抱着球球,让黑暗回到原来的地方!现在怪兽睡着了,球球也抱着它,他们相互关心着对方,觉得很幸福、很满足,你瞧,他们睡得多甜,嘴角上还有微笑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怪兽和球球之间互相关爱对方的情感;并与科学领域相互整合,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师:那你们觉得它是一只什么样的怪兽?

  (一开始很可怕后来很可爱、很温柔、善良)三、讨论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不害怕夜晚,知道夜晚和白天一样重要。

  1.教师:小朋友,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好听吗?听完这个故事你还觉得黑夜可怕吗?喜不喜欢黑夜啊?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白天也需要晚上。白天人们要做自己的工作,夜晚可以好好的睡个觉休息一下。如果没有黑夜人们都在不停地工作,那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糟糕啊!

  2.教师:晚上你们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害怕吗?如果害怕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吗?(闭上眼睛想开心的事情,开一盏小灯等)(培养孩子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结:小朋友想了那么多的好主意,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再害怕黑夜了对吗?

  3.师:那现在你们是喜欢白天,还是夜晚,还是都喜欢呀!请你们重新在做一次选择吧!

  四、播放音乐,结束活动。

  教师:现在大部分的小朋友白天和夜晚都喜欢,你们看外面的天气多好呀,先让我们一起享受白天的时光吧!

  活动反思:

  怕黑,是人与生俱来的一大恐惧。晚上黑黑的,充满了神秘感。不但是孩子,我们成人独处的时候,有时也会害怕。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孩子怕黑时我们总是鼓励他们要勇敢,孩子们也会响亮的回答:我不怕黑。实际上真正到了夜晚来临时那种恐惧感又来了。我看到了这本由英国作家乔伊斯·邓巴创作的绘本《吃掉黑暗的怪兽》,被其故事中生动离奇的情节所吸引。画面内容精美,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在与孩子们的谈话中了解到孩子们有时会想象黑暗中藏着怪兽。我通过对《吃掉黑暗的怪兽》故事的讲述,引导孩子欣赏画面,再辅以课件。让孩子们知道黑夜其实并不可怕,白天与黑夜只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白天和黑夜对我们人和动物都很重要。但是由于对于绘本的把握不够,使得我的第一次教学过程存在好多的问题。在导入部分孩子们对故事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但是作为教者我在回应幼儿时常常会出现重复幼儿的回答,回应的重点把握不准使得课堂显得很拖沓,其次第二部分教师设疑太少,没有让幼儿充分地说,很多问题教者代替孩子们回答了。最后一部分在描述黑夜的美好时不够深入,孩子们还没有体验到黑暗的美妙之处便匆匆进入下一环节,使得活动的结束显得有些仓促,甚至于莫名其妙。活动之后师傅对于活动的设计,教者的教态,情感的把握,语言的精炼都提出了很多建议,于是我又进行了第二次活动,这次我在前一次活动的基础上加入了人性化的设计,让孩子们试着想象有怪兽,但怪兽并不都是坏的,也可以把怪兽想象成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在想象黑暗的美好时,我插入了美丽的夜景如:世博、烟火,流星、霓虹灯等让孩子们通过视觉的刺激体验黑暗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同时在活动中我还穿插了一些克服恐黑的方法:如开着灯、抱着娃娃或备着手电筒。这样让孩子感受到当黑夜来临时也许就不会那么害怕了。同时在回应孩子们时我也对自己的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到规范,简练。回顾两次活动,虽然我感触颇多,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成长,今后我仍需在绘本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的反思,同时通过教研活动与老师们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自身的绘本教学能力和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7、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知道人类和地球上水、空气、动植物的依存关系,感受环境保护的严肃性和迫切性。

  2、通过视频,了解地球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及危害,知道我们的地球生病了。

  3、树立地球小主人意识,愿意从身边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绘本课件《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2.环保污染图片。

  3.视频。

  4、人们保护破坏环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

  教师:你们看过《熊出没》的动画片吗?你们喜欢里面的光头强吗,为什么?如果有一天最后一棵大树也被砍掉了,地球会变得怎么样?

  二、欣赏绘本《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的一部分,引发思考。

  1、绘本欣赏1-11页。

  教师: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也和地球有关系,名字叫做《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教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发生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2、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的污染情况。

  教师:如果这些事情变成真的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让我们通过一段短片来了看一下。

  3、教师:你看到什么?心里什么感觉?

  三、继续欣赏绘本,感受生命的力量。

  1、欣赏12-13页,讲述故事结尾。

  教师:还好还好,事情还没有糟糕到那种地步,我们看看故事里接着发生的事情。

  教师:幸好还有一个小孩,他怀里抱着数不清的小鸟和生命的种子。有了这些,地球会有改变吗?

  教师:有了生命的种子,我们就可以种出树木,种出花草,结出果实;有了小鸟,就能有更多的动物朋友。

  2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的地球现在受到很多的污染,这些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也不舒服,现在我们的地球生病了,小朋友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

  四、分组观察讨论展板,帮助幼儿树立地球小主人责任感,增强节约意识。

  1、教师提问: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的主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做点什么来保护环境呢?

  2、分组欣赏图片,讨论:图中的人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1)空气污染(2)水域污染(3)固体废物污染(4)节约能源3、交流:谁能讲一讲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天天生活在家里或者幼儿园,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保护环境呢?

  5、总结: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节约资源、绿色出行、不丢垃圾、把垃圾进行分类、尽可能的利用废物,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五、延伸活动, 总结,升华主题。

  1、导语: 孩子们,你们愿意成为地球的小卫士,来保护她爱护她吗?口号是:"地球是我家,我们一起爱护它!"。我们一起做一个保护地球的使者,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好吗?

  3、总结: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地球家园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到外面去去告诉更多小朋友保护地球的方法吧。

8、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知道人类和地球上水、空气、动植物的依存关系,感受环境保护的严肃性和迫切性。

  2、通过视频,了解地球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及危害,知道我们的地球生病了。

  活动准备:

  1.绘本课件《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2.环保污染图片。

  3.视频。

  4、人们保护破坏环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

  教师:你们看过《熊出没》的动画片吗?,!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你们喜欢里面的光头强吗,为什么?如果有一天最后一棵大树也被砍掉了,地球会变得怎么样?

  二、欣赏绘本《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的一部分,引发思考。

  1、绘本欣赏1-11页。

  教师: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也和地球有关系,名字叫做《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教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发生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2、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的污染情况。

  教师:如果这些事情变成真的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让我们通过一段短片来了看一下。

  3、教师:你看到什么?心里什么感觉?

  三、继续欣赏绘本,感受生命的力量。

  1、欣赏12-13页,讲述故事结尾。

  教师:还好还好,事情还没有糟糕到那种地步,我们看看故事里接着发生的事情。

  教师:幸好还有一个小孩,他怀里抱着数不清的小鸟和生命的种子。有了这些,地球会有改变吗?

  教师:有了生命的种子,我们就可以种出树木,种出花草,结出果实;有了小鸟,就能有更多的动物朋友。

  2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的地球现在受到很多的污染,这些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也不舒服,现在我们的地球生病了,小朋友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

  四、分组观察讨论展板,帮助幼儿树立地球小主人责任感,增强节约意识。

  1、教师提问: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的主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做点什么来保护环境呢?

  2、分组欣赏图片,讨论:图中的人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1)空气污染(2)水域污染(3)固体废物污染(4)节约能源

  3、交流:谁能讲一讲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天天生活在家里或者幼儿园,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保护环境呢?

  4、总结: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节约资源、绿色出行、不丢垃圾、把垃圾进行分类、尽可能的利用废物,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五、延伸活动, 总结,升华主题。

  1、导语: 孩子们,你们愿意成为地球的小卫士,来保护她爱护她吗?口号是:"地球是我家,我们一起爱护它!"。我们一起做一个保护地球的使者,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好吗?

  2、总结: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地球家园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到外面去去告诉更多小朋友保护地球的方法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关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也成为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绘本《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以丰富的内容、图画的形式让孩子们看到地球的每一样东西对我们都是重要的,以一种别致新颖的方式唤起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一、本次活动的亮点:

  1.幼儿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获取信息、建构意义、达成理解的过程。因此,阅读过程的顺利完成,需要与生活有关的经验,包括关于人、动植物、场所、器具、活动及其关系的知识,与各种经历有关的情感体验等。因此活动前,充分引导幼儿感知、欣赏地球上的美丽风景,了解花草树木的生长环境。这些知识经验的准备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为了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首先我引导幼儿从观察封面入手,猜想:“小朋友把地球当成食物吃掉了!没有了地球,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植物、动物会怎么样了?”这样,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及对该图画书的阅读兴趣。其次,让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在同伴的互助下解决看不懂的画面,积极讨论“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地球呢?”从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绘本。接着,与幼儿共同完整阅读图书,体验集体共读的乐趣。最后,通过“绘画活动:《地球就是我的家》”,幼儿进一步感知环境与生活的关系,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乐意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助于幼儿产生主动保护环境的积极行为。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与调整:

  1.整体活动时间偏长,第一、二环节的时间耗时较多;

  2.在交流“如何保护地球”时,幼儿能较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但多数幼儿对于语言词汇量的丰富性掌握较不够,许多幼儿的回答描述时显得简单。 总之,从活动效果看,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较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孩子们在兴奋期待中开始,在全身心投入中进行,在兴致勃勃中结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不过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毕竟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不算多,这就需要活动后加以延伸,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单独讲述。因此还可考虑创新式拓展,如依据幼儿已经创绘的作品“地球就是我的家”,创编一定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讲述。

9、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地球我的家》教学设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结合情景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的复句。

  2.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地球照片,图片《地球我的家》4张,多种环境照片等。

  纸面教具:学习单:《如果…》。

  活动过程:

  观看地球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生活的星球叫什么?为什么太阳和月亮上没有人呢?

  ──我们如果不吃饭也不喝水还能活着吗?为什么?

  ──地球上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活下来?

  请幼儿阅读绘本《这样的地球》,讨论4种情境下人类的生活状况:

  ──如果地球没有水会怎么样?如果冰川融化了会怎么样?

  ──如果垃圾到处扔会怎么样?如果树木都被砍光了会怎么样?

  出示几种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自然环境需要我们保护。

  ──这几张图是什么意思?

  ──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吗?

  将幼儿分成2人一组,引导他们用“如果…会怎么样”互相造句提问。

  ──你还担心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快问问你的小伙伴吧!

  请几名幼儿上台对同学说出自己对环境的担忧,和大家讨论。

  ──谁来和大家说说你对环境的担忧?

  ──我们一起想想,如果像XX说的那样,地球会发生什么事呢?

  向幼儿交代学习单任务。

  ──回家后也问问爸爸妈妈,看他们对环境有什么担忧呢?让他们帮助你记录在学习单上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思维敏捷,从故事到实际生活,孩子们都知道平常我们就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环境,不乱扔垃圾、提倡低碳生活、多种树木和花草等等。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