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超级玛丽》》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音乐教案《超级玛丽》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课的灵感来自于孩子在平时的一个小动作,再结合我们平时教学中的节奏练习,为了使节奏练习不枯燥,单一,所以我选择了孩子很感兴趣的这样一种形式。
活动目标:
1. 熟悉乐曲,练习哼唱。探索合适的节奏为乐曲伴唱。
2. 初步学习看指挥演唱,在合作伴唱中体验表演的快乐。
3. 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 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幼儿看过超级玛丽的游戏视频、会简单的节奏如:X 0 X 0 X X 0 0 X----。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师:请小朋友先听一段音乐,听听是什么音乐。
师: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吗?
揭晓答案:看视频,一人分饰六角用嘴巴演唱乐曲师:看出来了吗?乐曲是用什么演奏出来的?
师:这种演唱方法叫做无乐器伴唱。
二、初步学习伴哼唱师:这个叔叔用嘴巴发出声音模仿了乐曲,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
师:你们的嘴巴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幼儿发出的一个合适的音整首哼唱。如:嘟、露等。
三、用合适的节奏和声音练习乐曲师:我们的嘴巴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一个声音练习,但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变换出其它节奏。
师:刚才的声音我们还用刚才得方法唱出来还合适么?怎么办?
在练习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演唱。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唱准节奏的?
换另一个节奏和声音再次进行练习。
四、合作伴唱是:现在我们来试试把两种声音合到一起去试试,我们唱过类似的歌曲吗?
分组进行练习表演唱。
合作表演唱时提醒幼儿继续注意看手势。
五、结束: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通过听音乐、看指挥和小伙伴们一起练习了伴唱。下次我们再来换其他的声音和节奏来为这首曲子再来伴唱。
2、大班音乐教案《打击乐―玛丽波尔卡》
课题来源:
活动的灵感来源于“超级玛丽”电玩游戏,这个游戏情节明了,人物的善恶清晰,孩子们都很喜欢玩。音乐原曲名《胡西尔·休西波尔卡》,是手风琴乐曲,曲风较欢快、诙谐,乐段清晰,稍作剪辑,便呈现出ABA结构特点。我将“超级玛丽”的游戏情境与乐曲结合,设计出打击乐游戏“玛丽波尔卡”,以“闯关”的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玛丽波尔卡》,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随乐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长大”的律动,能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
2.在图谱和口令动作的暗示下,大胆匹配乐器,尝试根据B段音乐的变化奏出“由弱变强”的音响效果.能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行合乐演奏。
3.体验多次闯关和升级所带来的挑战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玩过游戏“超级玛丽”;图谱和音乐;铃鼓、圆舞板、小铃各6副,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的段落结构,学做各角色身体模仿动作
1.提问引出超级玛丽的话题。
师:你们玩过“超级玛丽"的游戏吗?里面有哪些好玩的?
2.出示图谱,介绍内容,说说简单的口令。
师:这里有一幅图,图里的玛丽正在闯关.看看他遇到了谁?(特别强调乌龟的特征与应对的方法)
3.倾听音乐,匹配图谱,感受音乐ABA的结构。
师:玛丽闯关的时候还有音乐,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看玛丽是按什么路线闯关的。
4.创编玛丽的动作,逐步完整表现音乐。
(1)师幼创编A段“走、跳、定住”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我们清楚了玛丽是怎么闯关的,谁来试一试?大家坐在椅子上学一学。(合乐练习A段)
(2)师幼创编B段“吃一个蘑菇,慢慢长大”的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玛丽会怎么吃蘑菇、怎么长大呢?谁来试试?大家向他学一学。(合乐练习B+A段)
师:我们合着音乐,把吃蘑菇和后面的走跳、放鞭炮动作试一试。
(3)完整练习(指图+动作)。
师:跟着音乐把你们刚刚编的动作完整做一次。(合乐完整练习)(评析:活动开始教师通过简洁的提问将幼儿的思维唤醒,回忆出电玩游戏中玛丽闯关的情境。随后教师出示相关图谱,启发幼儿观察其中的事物,并使用朗朗上口的口令帮助幼儿熟知动作模型和节奏模型。最后,强调音乐的ABA结构,为后面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随乐进行“超级玛丽”律动游戏,再次感受游戏的乐趣师:我们要进行闯关游戏了,记住,乌龟来了千万不能动哦!小玛丽们准备好了吗?
师:听!闯关成功了吗?(尾音显示成功)(评析:教师赋予幼儿“超级玛丽”的角色身份进行闯关游戏,帮助幼儿再次欣赏了音乐,并在玩中对音乐、角色、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结尾处加上代表成功的尾音,让幼儿自己辨别成功与否,增加了趣味性)
三、探索为乐曲匹配合适的“武器”,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闯关游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暗示,探索用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匹配B段音乐,用圆舞板和小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当武器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行合乐演奏。(第二关)
4.交换“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闯关的乐趣。(第三关)(评析:此环节的游戏性更加明显,幼儿完全置身于闯关、挑战的情境中)
四、完整随乐闯关表演(终极挑战)
1.部分幼儿做律动游戏,部分幼儿用乐器伴奏做掩护,进行终极闯关。
师:我们要进行最后的终极挑战了,只要你们闯过这一关就能变成超级玛丽!请每队的前四位小玛丽先上来闯关,其他超级玛丽在座位上用“武器”为他们做掩护。如果他们过关了,一会儿再掩护你们闯关。
2.表演与演奏的幼儿交换,继续闯关。
(评析:部分幼儿在场地中间表演律动游戏,部分幼儿用乐器当武器演奏,双方协助闯关,增强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大班音乐教案《超级玛丽》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课的灵感来自于孩子在平时的一个小动作,再结合我们平时教学中的节奏练习,为了使节奏练习不枯燥,单一,所以我选择了孩子很感兴趣的这样一种形式。
活动目标:
1. 熟悉乐曲,练习哼唱。探索合适的节奏为乐曲伴唱。
2. 初步学习看指挥演唱,在合作伴唱中体验表演的快乐。
3. 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 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幼儿看过超级玛丽的游戏视频、会简单的节奏如:X 0 X 0 X X 0 0 X----。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师:请小朋友先听一段音乐,听听是什么音乐。
师: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吗?
揭晓答案:看视频,一人分饰六角用嘴巴演唱乐曲师:看出来了吗?乐曲是用什么演奏出来的?
师:这种演唱方法叫做无乐器伴唱。
二、初步学习伴哼唱师:这个叔叔用嘴巴发出声音模仿了乐曲,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
师:你们的嘴巴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幼儿发出的一个合适的音整首哼唱。如:嘟、露等。
三、用合适的节奏和声音练习乐曲师:我们的嘴巴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一个声音练习,但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变换出其它节奏。
师:刚才的声音我们还用刚才得方法唱出来还合适么?怎么办?
在练习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演唱。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唱准节奏的?
换另一个节奏和声音再次进行练习。
四、合作伴唱是:现在我们来试试把两种声音合到一起去试试,我们唱过类似的歌曲吗?
分组进行练习表演唱。
合作表演唱时提醒幼儿继续注意看手势。
五、结束: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通过听音乐、看指挥和小伙伴们一起练习了伴唱。下次我们再来换其他的声音和节奏来为这首曲子再来伴唱。
4、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超级玛丽》含反思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课的灵感来自于孩子在平时的一个小动作,再结合我们平时教学中的节奏练习,为了使节奏练习不枯燥,单一,所以我选择了孩子很感兴趣的这样一种形式。
活动目标:
1. 熟悉乐曲,练习哼唱。探索合适的节奏为乐曲伴唱。
2. 初步学习看指挥演唱,在合作伴唱中体验表演的快乐。
3.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幼儿看过超级玛丽的游戏视频、会简单的节奏如:X 0 X 0 X X 0 0 X----。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师:请小朋友先听一段音乐,听听是什么音乐。
师: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吗?
揭晓答案:看视频,一人分饰六角用嘴巴演唱乐曲师:看出来了吗?乐曲是用什么演奏出来的?
师:这种演唱方法叫做无乐器伴唱。
二、初步学习伴哼唱师:这个叔叔用嘴巴发出声音模仿了乐曲,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
师:你们的嘴巴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幼儿发出的一个合适的音整首哼唱。如:嘟、露等。
三、用合适的节奏和声音练习乐曲师:我们的嘴巴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一个声音练习,但发现问题。(教案出自:banzhuren)引导幼儿变换出其它节奏。
师:刚才的声音我们还用刚才得方法唱出来还合适么?怎么办?
在练习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演唱。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唱准节奏的?
换另一个节奏和声音再次进行练习。
四、合作伴唱是:现在我们来试试把两种声音合到一起去试试,我们唱过类似的歌曲吗?
分组进行练习表演唱。
合作表演唱时提醒幼儿继续注意看手势。
五、结束: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通过听音乐、看指挥和小伙伴们一起练习了伴唱。下次我们再来换其他的声音和节奏来为这首曲子再来伴唱。
活动反思:
在欣赏活动中,准备的还不够充分,没有想到幼儿会有什么表现,请幼儿表演时,没有事先强调该做些什么,只是先请上来,这样就变的很乱,再加上是表演老虎,小朋友更叫的兴奋。其实自己对这节欣赏课没什么把握,所以思绪不是很清楚。在表演中,没有很好的发现做的好的幼儿,所以说对观察这方面还要加强,抓住重点,发现问题,才能把这节课上好。
5、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玛丽波尔卡》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打击乐器是幼儿较为容易掌握的乐器,也是幼儿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此次活动有利于幼儿听辨、节奏和合作能力的发展。大班下学期幼儿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对打击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次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从而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观察图谱,根据音乐内容进行乐器的匹配并尝试合作演奏。
2.体验与同伴合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幼儿欣赏过"超级玛丽"游戏并会随乐律动。
2.物质: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小叉,小鼓
【活动过程】
一、根据图谱随乐进行超级玛丽的律动游戏,再次感受游戏情节的乐趣
1.出示图谱,介绍内容,说说简单的口令。
2.发现音乐、图谱和身体律动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整理玛丽闯关的路线
3.看图谱,分组表演律动,逐步完整表现音乐。
二、探索为音乐匹配合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闯关演奏游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暗示,探索用不用的乐器匹配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小鼓进行合乐演奏。(第二关)
(1)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探索在(毒蘑菇)处累加小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情况而定。
(2)如果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讨论失败的原因,再次进行闯关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三、寻找闯关武器今天我们用了这四种乐器进行闯关,现在让我们一起回班里找找还有什么乐器可以用来闯关吧!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投放玛丽波尔卡音乐,引导幼儿发现不同乐器与音乐的匹配;为不同音乐匹配伴奏乐器。
6、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超级玛丽》
【活动设计】
本次音乐活动的灵感来源于“超级玛丽”的电玩游戏,这个游戏的情节明了,人物的善恶清晰,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游戏。音乐原名为《胡西尔休西波尔卡》,是手风琴乐曲,曲风较欢快、诙谐,乐段清晰,稍作剪辑,便呈现出ABA结构特点。我将“超级玛丽”的游戏情境与乐曲结合,设计出打击乐游戏“超级玛丽”,以“闯关”的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比较等方法为乐曲匹配合适的乐器。
2、学会在图谱和口令的暗示下,为乐曲伴奏。
3、在闯关游戏的情境中大胆演奏,体验与同伴合奏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欣赏过“超级玛丽”的电玩游戏并会随乐律动游戏。
2、物质准备:相关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碰铃各8套,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
一、随乐进行超级玛丽的律动游戏,再次感受游戏情节的乐趣。
师: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玩了个超级玛丽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继续闯关,小玛丽们准备好了吗?(随音乐闯关)
二、看图谱分角色再次表演游戏情节。
l、总结图谱与身体律动的关联,整理玛丽闯关的路线。
提问:刚刚我们闯关的时候是按照什么路线走的呢?这边遇到了谁?遇到毒蘑菇怎么办呢?一起跟图谱说第一行节奏?
师:遇到乌龟为什么不能动?接下来是怎么走呢?遇到了一颗大蘑菇怎么做?
2、看图谱,分角色表演动作。
师:下面请你们分工合作,请这对做走的动作,这对做跳的动作,还有一对做吃蘑菇慢慢长大。
三、探索为乐曲匹配合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间关演奏游戏。
师:太棒了,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赢得了三种武器,看,分别是小铃、铃鼓和圆舞板。
讨论:教师示范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请幼儿讨论那种乐器可以用来表示走,遇到蘑菇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武器,吃一个蘑菇慢慢长大可以用什么呢?
请幼儿将自己的讨论结果上来试一试。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选择一样的乐器的宝贝坐在一起,一起跟着音乐来试一试。
四、闯关开始。
1、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师:请小玛丽拿起武器一起来闯关!成功后用玛丽的音乐表示成功。
2、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行合乐演奏。(第二关)
①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探索在(毒蘑菇)处累加大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情况而定。
师:恭喜小玛丽们闯过了第一关,我们又获得了一个新的武器,看是什么?声音怎么样?
第二关毒蘑菇的毒性变得更强了,那我们可以把大鼓用到什么地方?大鼓和圆舞板一起对付蘑菇。
②如果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讨论失败的原因,再次进行闯关演奏。
3、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刚才我们小玛丽都是用自己的武器,接下来第三关又增加了难度,你们会使用别人的武器闯关吗?
五、活动结束。
7、幼儿园大班律动音乐《超级玛丽》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尝试随乐做相应动作。(重点)
2.能听音乐在圆上准确地移动位置,表现走走跳跳、吃蘑菇-变大的情景。(难点)
3.在游戏情境中,不畏艰难、坚持完成解救公主的任务,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超级玛丽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切西瓜游戏经验
物质准备:PPT 、音乐《胡西尔.休西波尔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蘑菇王国里住着一位美丽的桃子公主。这天,公主和玛丽一家一起吃午餐,突然......!坏人抓走了公主。于是,超级玛丽站了出来,他说“我要把公主给救出来”。于是,他走走走走跳跳,一路冒险想要将公主给救出来。
今天小朋友们就是小玛丽,你们愿不愿意成为超级玛丽,将漂亮的桃子公主给救出来?现在,请你们睁大眼睛看玛丽在冒险的路上做了哪些动作!
二、教师示范,幼儿感知旋律、观察动作。
1.第一次示范,初步感知旋律。
师:刚才玛丽都做了哪些动作?
2.第二次示范,验证并补充全部动作。
师:我们来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动作呢?玛丽先做了什么?在做了什么?
3.第三次示范,梳理吃蘑菇的动作要领。
师:玛丽是怎么吃蘑菇的?往什么方向,做了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4.第四次示范,练习移动动作。
师:现在我们要去找神奇蘑菇了。我们的小椅子是遇见的第一个蘑菇,请你们站在自己的蘑菇后面。用带着腕带的手指向旁边的椅子,这就是你的下一个蘑菇。让我们一起来跨一步找到它。
5.第五次示范,幼儿尝试完整动作。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玛丽的动作吧!
三、音乐游戏——超级玛丽
1.介绍游戏内容与规则
师:这就是绑走公主的坏蛋,我们要经过一路的冒险增加我们的能力,变身超级玛丽然后打败敌人拯救公主。谁会是超级玛丽呢?我们要通过一个小游戏来选拔。
你们玩过切西瓜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呀?谁来示范一下?
2.教师示范完整游戏
师:超级玛丽是怎么选出来的?跑赢的是谁?怎么打败坏人的?什么时候打坏人?
小结:待会我切到哪里,哪里的小玛丽就要起加油跑,先跑到中间的小玛丽将变身超级玛丽去打败坏人,而其他的小玛丽则在一边打小敌人。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救出公主吧!
3.教师当神仙,幼儿进行完整游戏(2-3次)
师:打倒坏人了吗?超级玛丽来介绍一下你成功的方法吧?
四、结束活动
师:你们看,坏人怎么样了?你们成功了吗?开心吗?
听说其他地方又有坏人出现,我们一起再次变身超级玛丽去帮助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