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合合乐》反思

《大班教案《合合乐》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教案《合合乐》反思

1、大班教案《合合乐》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合式的含义,能根据题意写出5以内的合式。

  2、感知数的组成方式,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28《合合乐》

  2、5份包装好的礼物盒、2只袋子,数量为5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合式记录图。

活动过程

  一、实物合一合

  1、出示两只袋子。这两只袋子里藏着新年礼物,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拿出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份礼物。

  2、一个袋子里装了2份礼物,另一只袋子里装了3份礼物,合起来有几份礼物。

  3、2份礼物盒3份礼物合起来的5份。我们还可以怎么把礼物装进袋子,合起来也是5份?

  4、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了解多种组合方式。

  5、出示合式记录图,引导幼儿用画圆点的方式在方框里将两个袋子里的礼物数量表示出来。

  二、圆点分合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为5的操作材料。如5个正反面的花片、5个方格……

  2、幼儿将操作材料摆成两堆,根据操作的不同结果,幼儿用圆点记录在合式图上。提醒幼儿在记录的时候不要重复。

  3、幼儿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5。

  4、教师奖5的合式按序排列,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合合乐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2 8《合合乐》,引导幼儿理解合号的意义,并能根据图意用圆点或数字来表示合的结果。

  2、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图一,为以后学加法作准备。如两只小鸟在树上,又飞来一只小鸟;三条小鱼在缸里,又舀进来一条小鱼;花盆里有3多开放的水仙花,两个花苞;蛋糕上插着4支蜡烛,有插上了一支,等等。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鸟、金鱼、水仙花、蜡烛的图一,发现其中蕴含的组合关系,理解多少和多少合起来是某数。

活动反思

  幼儿已学习掌握了2、3、4的组成,有了初步的分合概念。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关注身边的数量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幼儿通过具体操作、纪录来探索5的分解组成。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寻找递增与递减的规律,增强幼儿积极探索的意识,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合合乐(5的合式)》选自主题《开心一刻》。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设计了:礼物合一合、圆片合一合、合合乐等环节。让孩子们在猜一猜、数一数、填一填的游戏中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开心。

  猜一猜、看一看,是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我们借助礼物,让孩子通过猜猜、看看礼物袋里有什么礼物,数数分别有多少,再数数合起来共有多少,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5的合式,并理解合式的含义。圆片合一合环节,让孩子们两人之间一起合作,探索5的4组合式,并探讨排列的有序性。最后合合乐环节,旨在让幼儿明白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礼物合一合、圆片合一合、合合乐等环节,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5的分成有4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5,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老师只是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图意,更多的是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过多的照搬照抄影响了孩子的主动性。

2、大班数学教案《6的分合》含反思

设计思路:

  第二轮课改需要我们以整合的思想来实施新教材。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 幼儿在前些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和练习了数的形成、2、3、4、5的分合、组成等等。通过创设相应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设计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分合。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设计准备:

  1、教师教具:多媒体课件;

  2、幼儿用具:彩笔、纸等。

设计流程:

  一、拍手游戏《2、3、4、5的组成》

  在教师的带领下做《2、3、4、5的组成》游戏。

  二、出示活动内容(多媒体课件)

  1、幼儿观察图片,发现了什么?

  2、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鱼进行不同的分类,并各自介绍自己的发现。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分类的情况。

  三、教师课件演示

  四、学习6的分合

  1、教师:今天老师买了几条鱼想把它们放在两个鱼缸里,数一数有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看看它们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鱼的大小、颜色、特点、种类、生活习性来分。[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2、幼儿自主讲述,如6条鱼可分成1条大鱼5条小鱼。教师根据幼儿讲述演示在屏幕上。教师:6有几种分法?

  3、教师归纳: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

  4、活动延伸:(听音乐,幼儿做练习) 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纠正。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培养他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3、大班教案《9的分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9的分合,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意识;

  2、引导幼儿用9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掌握9的分合。

活动准备

  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圆片

活动过程

  一、从操作中探索9 的分合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9个双色的圆片,并且还要和这9 个圆片来做游戏呢!”教师念儿歌并把9个圆片撒在盒盖上,此时,圆片撒在地面上的结果是4个红色的和5 个绿色的圆片,教师用数字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结果。

  2、撒圆片

  (1)教师强调要求:把9个圆片握在手里,同时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把圆片轻轻地撒在盒盖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和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如果撒出一样的结果那就不需要再记录。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9个圆片,并按要求记录。

  二、对照检验,相互交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结果,教师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

  2、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不同的记录,看一看,一共有几种记录结果。

  3、教师出示一张排列有规律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和刚才记录过的记录单有什么不同。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

  4、整齐而又响亮的念一遍排列有规律的分合式。

  三、应用

  笑脸娃娃捉迷藏:

  (1)教师请出9个磁性娃娃笑脸

  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娃娃笑脸都来找我们做游戏了,它要和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教师把9张笑脸展示在黑板上说:“9张笑脸咪咪笑,一张笑脸在板上,几张笑脸藏起来?”幼儿:“8张笑脸藏起来。”师:“9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几组成9?”幼儿:“9可以分成1和 8,1和8组成9。”

  (2)用同样方法可请个别孩子回答。

  全体幼儿唱《我的小花园》结束。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我为幼儿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并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大班教案《合合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合式的含义,能根据题意写出5以内的合式。

  2、感知数的组成方式,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28《合合乐》

  2、5份包装好的礼物盒、2只袋子,数量为5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合式记录图。

活动过程

  一、实物合一合

  1、出示两只袋子。这两只袋子里藏着新年礼物,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拿出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份礼物。

  2、一个袋子里装了2份礼物,另一只袋子里装了3份礼物,合起来有几份礼物。

  3、2份礼物盒3份礼物合起来的5份。我们还可以怎么把礼物装进袋子,合起来也是5份?

  4、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了解多种组合方式。

  5、出示合式记录图,引导幼儿用画圆点的方式在方框里将两个袋子里的礼物数量表示出来。

  二、圆点分合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为5的操作材料。如5个正反面的花片、5个方格……

  2、幼儿将操作材料摆成两堆,根据操作的不同结果,幼儿用圆点记录在合式图上。提醒幼儿在记录的时候不要重复。

  3、幼儿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5。

  4、教师奖5的合式按序排列,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合合乐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2 8《合合乐》,引导幼儿理解合号的意义,并能根据图意用圆点或数字来表示合的结果。

  2、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图一,为以后学加法作准备。如两只小鸟在树上,又飞来一只小鸟;三条小鱼在缸里,又舀进来一条小鱼;花盆里有3多开放的水仙花,两个花苞;蛋糕上插着4支蜡烛,有插上了一支,等等。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鸟、金鱼、水仙花、蜡烛的图一,发现其中蕴含的组合关系,理解多少和多少合起来是某数。

活动反思

  幼儿已学习掌握了2、3、4的组成,有了初步的分合概念。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关注身边的数量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幼儿通过具体操作、纪录来探索5的分解组成。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寻找递增与递减的规律,增强幼儿积极探索的意识,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合合乐(5的合式)》选自主题《开心一刻》。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设计了:礼物合一合、圆片合一合、合合乐等环节。让孩子们在猜一猜、数一数、填一填的游戏中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开心。

  猜一猜、看一看,是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我们借助礼物,让孩子通过猜猜、看看礼物袋里有什么礼物,数数分别有多少,再数数合起来共有多少,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5的合式,并理解合式的含义。圆片合一合环节,让孩子们两人之间一起合作,探索5的4组合式,并探讨排列的有序性。最后合合乐环节,旨在让幼儿明白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礼物合一合、圆片合一合、合合乐等环节,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5的分成有4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5,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老师只是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图意,更多的是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过多的照搬照抄影响了孩子的主动性。

5、大班数学教案《合合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合式的含义,能根据题意写出5以内的合式。

  2、感知数的组成方式,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28《合合乐》

  2、5份包装好的礼物盒、2只袋子,数量为5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合式记录图。

活动过程

  一、实物合一合

  1、出示两只袋子。这两只袋子里藏着新年礼物,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拿出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份礼物。

  2、一个袋子里装了2份礼物,另一只袋子里装了3份礼物,合起来有几份礼物。

  3、2份礼物盒3份礼物合起来的5份。我们还可以怎么把礼物装进袋子,合起来也是5份?

  4、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了解多种组合方式。

  5、出示合式记录图,引导幼儿用画圆点的方式在方框里将两个袋子里的礼物数量表示出来。

  二、圆点分合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为5的操作材料。如5个正反面的花片、5个方格……

  2、幼儿将操作材料摆成两堆,根据操作的不同结果,幼儿用圆点记录在合式图上。提醒幼儿在记录的时候不要重复。

  3、幼儿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5。

  4、教师奖5的合式按序排列,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合合乐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2 8《合合乐》,引导幼儿理解合号的意义,并能根据图意用圆点或数字来表示合的结果。

  2、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图一,为以后学加法作准备。如两只小鸟在树上,又飞来一只小鸟;三条小鱼在缸里,又舀进来一条小鱼;花盆里有3多开放的水仙花,两个花苞;蛋糕上插着4支蜡烛,有插上了一支,等等。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鸟、金鱼、水仙花、蜡烛的图一,发现其中蕴含的组合关系,理解多少和多少合起来是某数。

活动反思

  幼儿已学习掌握了2、3、4的组成,有了初步的分合概念。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关注身边的数量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幼儿通过具体操作、纪录来探索5的分解组成。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寻找递增与递减的规律,增强幼儿积极探索的意识,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合合乐(5的合式)》选自主题《开心一刻》。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设计了:礼物合一合、圆片合一合、合合乐等环节。让孩子们在猜一猜、数一数、填一填的游戏中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开心。

  猜一猜、看一看,是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我们借助礼物,让孩子通过猜猜、看看礼物袋里有什么礼物,数数分别有多少,再数数合起来共有多少,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5的合式,并理解合式的含义。圆片合一合环节,让孩子们两人之间一起合作,探索5的4组合式,并探讨排列的有序性。最后合合乐环节,旨在让幼儿明白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礼物合一合、圆片合一合、合合乐等环节,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5的分成有4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5,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老师只是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图意,更多的是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过多的照搬照抄影响了孩子的主动性。

6、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合合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合式的含义,能根据题意写出5以内的合式。

  2、感知数的组成方式,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28《合合乐》

  2、5份包装好的礼物盒、2只袋子,数量为5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合式记录图。

活动过程:

  一、实物合一合

  1、出示两只袋子。这两只袋子里藏着新年礼物,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拿出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份礼物。

  2、一个袋子里装了2份礼物,另一只袋子里装了3份礼物,合起来有几份礼物。

  3、2份礼物盒3份礼物合起来的5份。我们还可以怎么把礼物装进袋子,合起来也是5份?

  4、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了解多种组合方式。

  5、出示合式记录图,引导幼儿用画圆点的方式在方框里将两个袋子里的礼物数量表示出来。

  二、圆点分合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为5的操作材料。如5个正反面的花片、5个方格……

  2、幼儿将操作材料摆成两堆,根据操作的不同结果,幼儿用圆点记录在合式图上。提醒幼儿在记录的时候不要重复。

  3、幼儿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5.

  4、教师奖5的合式按序排列,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合合乐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2 8《合合乐》,引导幼儿理解合号的意义,并能根据图意用圆点或数字来表示合的结果。

  2、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图一,为以后学加法作准备。如两只小鸟在树上,又飞来一只小鸟;三条小鱼在缸里,又舀进来一条小鱼;花盆里有3多开放的水仙花,两个花苞;蛋糕上插着4支蜡烛,有插上了一支,等等。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鸟、金鱼、水仙花、蜡烛的图一,发现其中蕴含的组合关系,理解多少和多少合起来是某数。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7、大班数学活动《5的分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和合成,知道5可以分为两个数,两个数合起来仍是5。

  2、初步体验总数与分出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3、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正确表达。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重点:掌握5的分合。

  活动难点:体会总数与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活动准备:桃子树、蘑菇地可操作教具、记录卡、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带小朋友去郊外玩玩,来到了桃树下,来到了蘑菇地里。小朋友数一数有几颗桃?几个蘑菇?

  二、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分别摘掉一颗桃或一个蘑菇到篮子里

  2、说一说剩下几颗桃或几个蘑菇,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3、观察剩下的桃子和蘑菇与篮子里的桃子和蘑菇之间的关系

  三、完成记录卡

  幼儿自由摘取不同数量的桃子或蘑菇到篮子里,并用数字卡片在记录卡上表示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认识数的组成,体验分与合,所有的操作和练习都是把若干个实物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成。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体会分与合,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又是有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