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游戏教案《妞妞的鹿角》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语言游戏教案《妞妞的鹿角》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知道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乐观的面对。
3.体验故事情节的起伏给人带来的阅读乐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幻灯、白板
2.自制鹿角4对、狭小的门、自主阅读小图人手一份
3.三组图片:1、穿衣服; 2、出门 3、下楼梯
4.新年音乐、新年装饰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用探照灯形式出示鹿角
教师:猜猜它是谁?
幼儿:梅花鹿。
2.教师:那我们把梅花鹿请出来吧。
3.教师:猜猜小女孩头上为什么会有鹿角?
幼儿1:她带的头饰。
幼儿2:她带的发箍。
幼儿3:她觉得好玩,带着玩的。
(环节简析:导入时,我运用聚光灯的形式让幼儿看鹿角猜猜是谁,当孩子们都觉得毫无悬念是梅花鹿时,突然出现小女孩,一个强烈的转折令人措手不及,这个跳跃的基调也迎合了这本绘本起伏的情节需要。)
二、理解故事。
(一)观察封面: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妞妞的鹿角》。
2.教师:妞妞的头上长出了鹿角,妈妈看到会怎么样?
幼儿1:妈妈看到了会很害怕。
幼儿2:妈妈看到了会吓死了。
幼儿3:妈妈看到了会很生气。
3.自主阅读
教师:妈妈会想哪些办法呢?
幼儿1:会带妞妞去看医生。
幼儿2:让她吃药。
幼儿3:把妞妞的鹿角藏起来。
4.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幅图,请你按照上面的数字顺序仔细看,答案就藏在里面。
(二)理解故事第一段:
1.教师:妈妈请来了谁?
幼儿:医生。
教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幼儿1:看到了听诊器。
幼儿2:他穿的衣服。
2.教师:妈妈的表情怎样?她心里在想什么?
幼儿1:很怕。
幼儿2:表情很害怕。
幼儿3:害怕医生没办法治。
3.教师:妈妈又请来了谁?
幼儿:校长。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我认识字的。
教师:看看校长的表情?
幼儿1:看起来很凶。
幼儿2:看起来很生气。
4.教师:弟弟小南在干吗?
幼儿:看书
教师:查出结果了吗?
幼儿:查出来了。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做了一个手势。
5.教师:妈妈实在没办法,最后又请来了谁?
幼儿:设计师。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我认识字的。
教师:妈妈把设计师请来干什么呢?
幼儿1:设计鹿角。
幼儿2:把鹿角藏起来。
6.教师:你觉得这顶帽子怎么样呀?
幼儿1:太大了。
幼儿2:太好看了。
幼儿3:太大了,妞妞眼睛都挡住看不见了。
7.教师:为什么妈妈一次次的晕倒?
幼儿1:因为大家都治不好妞妞的病。
幼儿2:因为妈妈太害怕了。
(三)理解故事第二段:
1.教师小结:既然大家都没有办法解决鹿角的问题,还不如笑眯眯地接受它。
幼儿结伴看三幅大图。
(1)穿衣服 (2)出门 (3)下楼梯
2.教师:谁来说一说,妞妞发生了那些事?
幼儿:穿衣服
教师:这件衣服她能穿的下去吗?
幼儿:不能。
教师:为什么?
幼儿:太小了。
教师:那她该选择一件什么样的衣服比较合适呢?
幼儿1:大一点的。
幼儿2:后面有拉链的裙子。
幼儿3:背心。
3.教师:她该怎么走呢?
幼儿1:弯着腰走。
幼儿2:爬着走。
幼儿3:侧着身走。
教师:妞妞为什么要滑下来?
幼儿1:因为鹿角太大了。
幼儿2:因为那个楼梯太窄了。
(四)阅读故事第三段:
1.教师:妞妞的鹿角还有什么用处呢?
幼儿1:可以给妈妈挂衣服用。
幼儿2:可以在上面挂礼物。
幼儿3:还可以当滑滑梯呢。
2.教师:新年就要来了,我们一起来打扮一下妞妞的鹿角,和她一起迎新年吧。
3.师幼共同跳舞庆祝新年。
反思:
根据绘本画面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通过自主阅读小图,了解妈妈想的哪几种办法,大班幼儿有这个能力,活动中完成的较好。考虑到画面出门、穿衣服、下楼梯的方法与我们生活中是不一样的,所以我采用了大图结伴阅读,让幼儿有个互相交流的机会。最后庆祝新年,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气氛较好。
2、大班语言游戏教案《妞妞的鹿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知道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乐观的面对。
3.体验故事情节的起伏给人带来的阅读乐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幻灯、白板
2.自制鹿角4对、狭小的门、自主阅读小图人手一份
3.三组图片:1、穿衣服; 2、出门 3、下楼梯
4.新年音乐、新年装饰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用探照灯形式出示鹿角
教师:猜猜它是谁?
幼儿:梅花鹿。
2.教师:那我们把梅花鹿请出来吧。
3.教师:猜猜小女孩头上为什么会有鹿角?
幼儿1:她带的头饰。
幼儿2:她带的发箍。
幼儿3:她觉得好玩,带着玩的。
(环节简析:导入时,我运用聚光灯的形式让幼儿看鹿角猜猜是谁,当孩子们都觉得毫无悬念是梅花鹿时,突然出现小女孩,一个强烈的转折令人措手不及,这个跳跃的基调也迎合了这本绘本起伏的情节需要。)
二、理解故事。
(一)观察封面: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妞妞的鹿角》。
2.教师:妞妞的头上长出了鹿角,妈妈看到会怎么样?
幼儿1:妈妈看到了会很害怕。
幼儿2:妈妈看到了会吓死了。
幼儿3:妈妈看到了会很生气。
3.自主阅读
教师:妈妈会想哪些办法呢?
幼儿1:会带妞妞去看医生。
幼儿2:让她吃药。
幼儿3:把妞妞的鹿角藏起来。
4.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幅图,请你按照上面的数字顺序仔细看,答案就藏在里面。
(二)理解故事第一段:
1.教师:妈妈请来了谁?
幼儿:医生。
教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幼儿1:看到了听诊器。
幼儿2:他穿的衣服。
2.教师:妈妈的表情怎样?她心里在想什么?
幼儿1:很怕。
幼儿2:表情很害怕。
幼儿3:害怕医生没办法治。
3.教师:妈妈又请来了谁?
幼儿:校长。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我认识字的。
教师:看看校长的表情?
幼儿1:看起来很凶。
幼儿2:看起来很生气。
4.教师:弟弟小南在干吗?
幼儿:看书
教师:查出结果了吗?
幼儿:查出来了。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做了一个手势。
5.教师:妈妈实在没办法,最后又请来了谁?
幼儿:设计师。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我认识字的。
教师:妈妈把设计师请来干什么呢?
幼儿1:设计鹿角。
幼儿2:把鹿角藏起来。
6.教师:你觉得这顶帽子怎么样呀?
幼儿1:太大了。
幼儿2:太好看了。
幼儿3:太大了,妞妞眼睛都挡住看不见了。
7.教师:为什么妈妈一次次的晕倒?
幼儿1:因为大家都治不好妞妞的病。
幼儿2:因为妈妈太害怕了。
(三)理解故事第二段:
1.教师小结:既然大家都没有办法解决鹿角的问题,还不如笑眯眯地接受它。
幼儿结伴看三幅大图。
(1)穿衣服 (2)出门 (3)下楼梯
2.教师:谁来说一说,妞妞发生了那些事?
幼儿:穿衣服
教师:这件衣服她能穿的下去吗?
幼儿:不能。
教师:为什么?
幼儿:太小了。
教师:那她该选择一件什么样的衣服比较合适呢?
幼儿1:大一点的。
幼儿2:后面有拉链的裙子。
幼儿3:背心。
3.教师:她该怎么走呢?
幼儿1:弯着腰走。
幼儿2:爬着走。
幼儿3:侧着身走。
教师:妞妞为什么要滑下来?
幼儿1:因为鹿角太大了。
幼儿2:因为那个楼梯太窄了。
(四)阅读故事第三段:
1.教师:妞妞的鹿角还有什么用处呢?
幼儿1:可以给妈妈挂衣服用。
幼儿2:可以在上面挂礼物。
幼儿3:还可以当滑滑梯呢。
2.教师:新年就要来了,我们一起来打扮一下妞妞的鹿角,和她一起迎新年吧。
3.师幼共同跳舞庆祝新年。
反思:
根据绘本画面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通过自主阅读小图,了解妈妈想的哪几种办法,大班幼儿有这个能力,活动中完成的较好。考虑到画面出门、穿衣服、下楼梯的方法与我们生活中是不一样的,所以我采用了大图结伴阅读,让幼儿有个互相交流的机会。最后庆祝新年,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气氛较好。
3、大班语言游戏教案《大自然的语言》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诗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中的美。
3、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课件、彩笔、四种颜色的卡纸
活动过程:
一、直接语言导入:你们知道吗?不光是我们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而且大自然的话到处都是,不信?我们一起来看!(出示flash课件1)
二、配乐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白云飘得高高,告诉我们什么呢?
2、瞧!谁出来了?(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
蚂蚁往高处搬家,这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3、这是什么呀?(大树桩)上面有什么?对!每一个圆圈就是一个年轮,大树桩告诉我们有几圈年轮就代表它几岁了!
4、教师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啊!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够发现。
三、用图谱完整学习诗歌
四、分组合作朗诵诗歌。
附诗歌:大自然的话别以为人才会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听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听不见。
活动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普知识性儿童小诗。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文字浅显,文笔优美。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两班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通过感情朗读,读懂诗歌内容,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2、读写结合,模仿课文仿编诗歌。
教学中主要体现两个理念:
1、落实朗读训练,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过程中感悟语言,体会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
2、注重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诗歌写作上的特点及形式,指导学生仿写,给学生创作写作的平台,使其思维得到拓展。
4、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汉字的演变》含反思
活动名称:汉字的演变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从象形字慢慢演变过来的。
2、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2、汉字:日、月、天、星、山、石、田、土
3、汉字和象形字配对若干
活动过程:
1、汉字的起源(认识天、山等字)
这是什么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得吗?
小结:我们的汉字是从象形字变过来的。那么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得吗?
2、汉字的演变(欣赏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1)你看到了哪个汉字宝宝变身?
(2)它是怎么变的?
小结:古时候字没有发明的时候,古人就把要讲的事画下来,我们现代的人把这些象图画一样的文字叫象形字。可是画画很麻烦,也很占地方,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就把这些象形字慢慢地简化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用得汉字。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比如日本、朝鲜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据我们的汉字创造的。我们中国人很了不起吧!
3、猜一猜:出示象形字,猜一猜是什么汉字
(鼓励孩子猜的时候说出理由)
4、配对游戏:找朋友。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的设计能够考虑孩子的特点,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合理的安排、组织每个环节。活动从始至终都能够较连贯、较顺畅的组织,环节与环节的衔接也能做到承上启下且逐步加深。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非常的高,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里,并在活动中体验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整个活动的设置我都以幼儿为主体地位,基本能达到活动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5、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丑妞妞成长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故事,通过动画,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故事体验长大后的快乐。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m—pc(互动投影),大图书,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见过毛毛虫吗?今天我们学的故事里呀,也有一只毛毛虫,这只毛毛虫呀,每天都盼望着能快点长大,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长大的吧。
二、初步理解活动
教师出示大图书。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2—3页。
师:今天我们我们要讲的故事的名字就叫《丑妞妞成长记》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大图书。
提问:图上面有谁?他们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给毛毛虫取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呢?
引导幼儿讲述图画内容,教师总结:我是一只毛毛虫,他们叫我丑妞妞,因为我很丑也只能慢慢地扭着走。可是我的哥哥姐姐很漂亮。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4—5页。
师:我们来看看,图画上的蝴蝶到底有多漂亮呢?
提问:两只蝴蝶哪里很漂亮呢?看到他们那么漂亮,妞妞会想什么呢?
引导幼儿讲述图画内容,教师总结:蝴蝶都有一对美丽的翅膀,可以在花园里自由飞翔,身上的花纹也非常漂亮。我盼望着快点长大,想哥哥姐姐一样。(出示讲解红色字词:花纹、非常、盼望。)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6—7页。
师:有一天,有人来找妞妞了,我们来看看是谁?
提问:这时候谁出现了呢?他和妞妞在做什么呢?
引导幼儿讲述图画内容,教师总结:一天,妈妈来找妞妞了,他告诉妞妞:孩子,你要长大了,可是要遇到一些困难。我坚定的说:我不怕困难,我要长大。(适时出示讲解红色字词:告诉、遇到、困难。)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8—9页。
师:妞妞要长大了,它开始变化了,我们来看看妞妞首先发生了什么?
提问:你看到妞妞开始做什么了?她你认为它这样会有什么喂养的感觉呢?
引导幼儿讲述图画内容,教师总结:我开始吐出一根根的细丝,把自己围住,(感觉)“好闷啊”我还是对自己说“我不怕困难,我要长大。”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10—11页。
师:妞妞突出了很多细丝做成了她的“小屋”,它在小屋里做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提问:过了几天,小朋友们说说现在的妞妞是怎么样子的呢?它这时候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谁来猜猜?
引导幼儿讲述图画内容,教师总结:过了几天,我开始慢慢脱掉我身上的“旧衣服”,这是个过程很痛苦,可是我看到了自己的变化,我坚定的对自己说“我不怕困难,我要长大。”(适时出示讲解红色字词:过程、变化。)
6、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12—13页。
师:妞妞脱掉了旧衣服,它的样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是什么变化呢?一起看看吧!
提问:妞妞的衣服要脱好几次?你发现妞妞有什么变化了吗?
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内容,教师总结:我身上的旧衣服要脱四、五次,每次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呢。但是每一次都有一些变化:翅膀长出一点点了,触角长出一点点了……(适时出示讲解红色字词:触角。)
7、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14—15页。
师:妞妞已经变得不要一样了,她会想什么呢?往下看看吧!
提问:妞妞呆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它在想什么呢?
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内容,教师总结:我感觉到我完全变了一个模样,是不是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的漂亮呢?(适时出示讲解红色字词:完全。)
8、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16—17页。
师:妞妞还在自己的小屋里,她能出来吗?往下看看吧!
提问:妞妞这时候在哪里?想想,妞妞有什么办法出来呢?
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内容,教师总结:我还在我的“小屋”里,我拼命地咬啊咬,阳光照进来了,我终于可以出去了。
9、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18—19页。
师:妞妞终于出来了,会什么怎么样的情景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提问:妞妞出来了,她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呢?她见到了谁?都说了什么?妞妞高兴吗?
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内容,教师总结:我在花园里飞来飞去,哥哥姐姐飞过来对我说:妞妞,你变漂亮了。我高兴地说:我长大了我长大了……
三、欣赏活动。
师:妞妞长大了,她变得非常漂亮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动画吧。
教师点击故事题目,播放故事动画,幼儿整体欣赏。
四、进一步理解巩固。
1、教师带领幼儿翻看大图书并讲述故事。
2、教师点击“讲故事图标,”幼儿完整地倾听故事。
师: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妞妞长大的过程,听一听故事吧。
五、阅读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小图书。
师:我们的小图书里面也有一只妞妞在努力成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藏在书中的妞妞,她长大的过程。
六、结束。
幼儿整理幼儿用书,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6、大班语言游戏教案反思《手影游戏》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训练幼儿联想能力和表达的流畅性。
2.引导幼儿学习仿编诗歌,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游戏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学会一些物体、动物的手影方法,同时已熟悉诗歌《手影游戏》。
(2)物质准备 投影仪。
游戏方法
1.提出游戏主题,幼儿自由分组。
2.幼儿在投影仪前表演手影,并仿编句子。例如:变蝴蝶穿花衣,变松鼠大尾巴,变小熊真可爱……幼儿轮流往下接,所接的句子不能重复,小组成员如果有人1分钟接不上就结束。手影句子最多的一组为优胜组并奖励大红花。
3.按程序开展游戏。
4.从中选出恰当的句子,并整理成诗歌,如: 我在墙壁前, 我在墙壁前, 表演一双手。 (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表演一双手。 变灰狼,诡计多。变鸭子,呷呷呷。 变蜗牛,到处走。 变青蛙,呱呱呱。 变剪刀,本领大。 变小人,哈哈哈。 变太阳,红彤彤。 变小狗,汪汪汪。 太阳公公真高兴,太阳公公回家去, 夸我有双灵巧的手。 要是喜欢全抱走。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的氛围都很好,并且兴趣也很浓厚,但唯一有个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想法,在学习手影游戏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这些手影了,有个别的孩子就在旁边自顾自的玩了,根本没有集中注意力在听我讲。要是我事先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也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另外这节课虽然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但让幼儿讲故事的部分,很多幼儿就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该如何用手影来表现故事情节中的小动物,有些小朋友把小动物的样子表现出来了,但表情动作就不是很丰富。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努力。
以激发幼儿兴趣的课,我觉得可以让幼儿多上几次,并且还是以手影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情节,我觉得在平时可以多多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7、语言活动《医院游戏》大班阅读游戏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提高观察和阅读能力。
2、以"医院游戏"的故事为线索展开阅读和讨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3、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二、重难点
1、重点: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
2、难点:学习从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中找到与故事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
三、活动准备大图书1本;小图书20本。
四、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激发阅读兴趣,讨论阅读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好看的图书,瞧!(出示一本大图书)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翻看图书?
启发幼儿回忆看图书顺口溜:先看封面想书名,再按页码依次看。
(1)我们先来看封面,书名叫什么?你是怎么知道书名的?
(2)看完封面看哪里呢?页码在什么地方?(请幼儿找出页码的位置)
(3)翻到第一页,里面有许多画和字,应该怎么看呢?(按1、2、3依次看)
2、让幼儿自由阅读,注意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
给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你们看,老师为了能让小朋友都看得清楚,特地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本书。看!一本本平平整整的,书角一点儿都没有翘起来。请你们呆会儿也轻轻翻看,保护好图书,行吗?"
3、教师逐一提问与幼儿展开讨论:
(1)这本书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开始、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从第一幅画中你能看出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聪聪、眯眯、板凳狗各扮演什么角色?
(3)聪聪怎么啦?他可能会哪儿不舒服呢?
(4)板凳狗医生怎么做?听诊器移到什么地方,聪聪"哎哟哎哟"地叫?
(5)让幼儿观察:板凳狗哪里做错了?(听诊器的用法)
(6)让幼儿在自己身上指出肚子、胃、胸、肩、背的位置。
(7)眯眯护士是怎么给聪聪打针的?对不对?你知道打针的步骤吗?(模仿一下)
(8)眯眯护士找什么?(酒精棉花)聪聪怎么了?躲哪儿了?
4、带领幼儿边看图书边完整地讲述"医院游戏"的故事。
5、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目标基本完成。
8、大班语言《方便的超市》游戏教案反思
《方便的超市》是大班语言领域的教案,在情景游戏中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是这节课的亮点之一,欢迎关注,关注最全面最专业的幼教资源。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的功能与特点,知道超市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感受超市购物的乐趣。
2.能在老师和朋友面前大胆连贯地介绍超市的特点和超市的食品。
3.掌握在超市购物时应遵守的文明规则。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5.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与超市联系,争取参观活动能够得到超市的支持,外出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2.每位幼儿从家里带2元钱来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参观、购物前教师帮助幼儿了解参观内容和参观要求。
--提问:今天,我们要去超市参观,请大家说说在参观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幼儿自由发言)
--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提问:你去过超市吗?超市是什么地方啊?那里有些什么啊?
选购商品时要注意些什么啊?
--小结:在参观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安全,听从指挥。超市是公共场所,是购物的地方,不能乱动货架上的东西。
2.参观超市:(幼儿在教室的带领下,分成若干小组参观超市,教师随时解答幼儿的提问)
--观察超市货物的摆放,有什么样的规律。
--观察超市收款的过程,比较和商店购物时有什么不同,了解超市购物的流程。
--幼儿自由参观,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不打扰别人购物,不乱动东西。
3.超市购物。
--幼儿选择商品,自行思考、解决遇到问题。
--交费购物。
4.参观、购物后的评论。
--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超市的特点和超市购物的流程,重点培养
和提高幼儿观察后的归纳、表达能力,教师注意总结和引导。
--讨论: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你喜欢在超市购物吗?为什么?
5.教师小结
参观超市的过程,归纳超市的特点以及超市购物的注意事项,帮助幼儿了解超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所以越多的人喜欢在超市购物了。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活动后可以开展创造性游戏:娃娃超市。
2.请家长带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感受超市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感受超市购物的乐趣。
【活动反思】
《方便的超市》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中,主题二《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中的第三个课题。
课前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经常在节假日随父母逛街、购物,他们对商业场所的情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本地区一些著名的超市,由于经常光顾,学生对它们的大致情况,比如所售商品、服务态度等有一些认识。但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于超市的认识还非常表面化,多数学生单纯的认为超市仅仅是购物的场所,比如他们只能说出在超市里曾经买过和见过的商品,没有注意到超市内各楼层商品的类别以及各个超市的不同特色,更意识不到超市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时代进步的标志。同时,学生对于商业的繁荣、商品种类的增加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认识不足。
在单元的背景下,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1了解超市的特点及作用,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2激发学生探究商业活动的兴趣,认识到祖国经济的日益繁荣,懂得珍惜美好幸福的生活。3懂得调查、体验、探究、讨论、发表、合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