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柳条儿青,柳条儿长》》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语言教案《柳条儿青,柳条儿长》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和情节,并创编故事。
2、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情趣。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图片(背景图柳树和小河、小甲虫、黄蝴蝶、大黑猫)、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出示柳条,引出主题。
这是什么?(柳条)恩,这根柳条儿又青又长,它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故事的名称叫《柳条儿青,柳条儿长》,听听故事里有些谁,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2、欣赏故事前三段,完后提问:
故事里有些谁?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过渡语:恩,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小柳树在春风里怎么样?它是怎么唱歌的?飞来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甲虫和一只什么样的蝴蝶?它们和小柳条是怎么样玩的?怎么唱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3、教师运用图片边讲述边提问,帮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发展。
附故事:柳条儿青,柳条儿长
湖边长着一棵小柳树,小柳树在春风里荡来荡去。荡呀荡呀,柳条儿变绿了,柳条儿变长了。小柳树唱起了歌:
柳条儿青、柳条儿长,
柳条儿随风荡呀荡……
这时候,飞来一只小甲虫,红红的,背上还有七颗星,就像一颗红宝石。他落在柳条上,说:“我想和你玩儿荡一荡我,好吗?”
柳条儿很高兴,就随风荡起来。
湖水映出了柳条儿的倒影,映出了小甲虫的倒影。
小甲虫看见了自己的身影印在水面上,很美,就高兴地唱起来:
荡过去啊,荡过去啊
好像睡摇篮!
玩了一会儿,小甲虫高高兴兴地飞走了
乘了一阵春风,又飞来了一支黄蝴蝶,翅膀黄黄的。像一朵会飞的花儿,他落在柳条上,说:“我想和你玩儿,荡一荡我,好吗?”
柳条儿很高兴,就随风荡起来。
湖水映出了小柳树的倒影,映出了黄蝴蝶的倒影。
黄蝴蝶看见自己的身影印在水面上,很美,就高兴地唱起:
荡过去啊,荡过去啊
就像荡秋千呀!
这时候,只听见“喵”的一声,又老了一只大黑熊,他仰起头来看这柳条儿荡来荡去,觉得很好玩儿。就说:“柳条儿,我也想和你玩儿,荡一荡我,好吗?”
小柳树有些不好意思,轻轻地说:“真对不起,我的柳条儿太细了。你那么重,会把我的柳条儿压断的。”
可是大黑熊不听小柳树的话,他使劲往柳树上蹿。他没有抓住柳条儿,倒是把黄蝴蝶吓飞了。
这时候,从水里钻出来一只老乌龟,他仰起长长的脖子堆大黑猫说:“你的身子那么重,你课不能荡啊,柳条儿一断,你就掉进水里了!”
大黑猫不听劝,又一蹿,就蹿到了柳条儿上。他用爪子抓住柳条儿荡来荡去,一边荡还一边大声喊叫着:
荡过去啊,荡过去啊
就像坐火箭呀!
突然,柳条儿断了,大黑猫掉进了水里。
可是大黑猫没有被淹死。你知道为什么吗?
啊,原来是老乌龟救起了他!大黑猫卧在乌龟背上,被送到了岸上。(幼儿教育)
2、大班教案《认识数字1,2,3》含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教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
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4、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5、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3、大班语言教案《柳条儿青,柳条儿长》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和情节,并创编故事。
2、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情趣。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图片(背景图柳树和小河、小甲虫、黄蝴蝶、大黑猫)、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出示柳条,引出主题。
这是什么?(柳条)恩,这根柳条儿又青又长,它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故事的名称叫《柳条儿青,柳条儿长》,听听故事里有些谁,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2、欣赏故事前三段,完后提问:
故事里有些谁?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过渡语:恩,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小柳树在春风里怎么样?它是怎么唱歌的?飞来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甲虫和一只什么样的蝴蝶?它们和小柳条是怎么样玩的?怎么唱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3、教师运用图片边讲述边提问,帮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发展。
附故事:柳条儿青,柳条儿长
湖边长着一棵小柳树,小柳树在春风里荡来荡去。荡呀荡呀,柳条儿变绿了,柳条儿变长了。小柳树唱起了歌:
柳条儿青、柳条儿长,
柳条儿随风荡呀荡……
这时候,飞来一只小甲虫,红红的,背上还有七颗星,就像一颗红宝石。他落在柳条上,说:“我想和你玩儿荡一荡我,好吗?”
柳条儿很高兴,就随风荡起来。
湖水映出了柳条儿的倒影,映出了小甲虫的倒影。
小甲虫看见了自己的身影印在水面上,很美,就高兴地唱起来:
荡过去啊,荡过去啊
好像睡摇篮!
玩了一会儿,小甲虫高高兴兴地飞走了
乘了一阵春风,又飞来了一支黄蝴蝶,翅膀黄黄的。像一朵会飞的花儿,他落在柳条上,说:“我想和你玩儿,荡一荡我,好吗?”
柳条儿很高兴,就随风荡起来。
湖水映出了小柳树的倒影,映出了黄蝴蝶的倒影。
黄蝴蝶看见自己的身影印在水面上,很美,就高兴地唱起:
荡过去啊,荡过去啊
就像荡秋千呀!
这时候,只听见“喵”的一声,又老了一只大黑熊,他仰起头来看这柳条儿荡来荡去,觉得很好玩儿。就说:“柳条儿,我也想和你玩儿,荡一荡我,好吗?”
小柳树有些不好意思,轻轻地说:“真对不起,我的柳条儿太细了。你那么重,会把我的柳条儿压断的。”
可是大黑熊不听小柳树的话,他使劲往柳树上蹿。他没有抓住柳条儿,倒是把黄蝴蝶吓飞了。
这时候,从水里钻出来一只老乌龟,他仰起长长的脖子堆大黑猫说:“你的身子那么重,你课不能荡啊,柳条儿一断,你就掉进水里了!”
大黑猫不听劝,又一蹿,就蹿到了柳条儿上。他用爪子抓住柳条儿荡来荡去,一边荡还一边大声喊叫着:
荡过去啊,荡过去啊
就像坐火箭呀!
突然,柳条儿断了,大黑猫掉进了水里。
可是大黑猫没有被淹死。你知道为什么吗?
啊,原来是老乌龟救起了他!大黑猫卧在乌龟背上,被送到了岸上。(幼儿教育)
4、大班语言教案《d,t,l教学设计》含反思
《d,t ,l》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声母d t n l的发音及d t n 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准备:一根筷子、投影片、声母卡片、一把雨伞、磁带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d 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
2、学习d t与单韵母的拼音。
3、能够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人带调韵母,教师讲解: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3、复习带调音节bá pá bà mā mù bù mǒ等。
4、认读生字和词语:爸、妈、我、爸爸、妈妈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个声母和它们的拼音。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最聪明,学得最好,读得最准。
(三)教学声母d。
1、看投影说话引出d:图上画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说话:鼓棒敲鼓,咚咚咚。
师引出:鼓声“咚”的声母就是d,板书:d。
2、教学d的发音,记清形。
(1)听:教师示范发音,舌尖顶住上颚,堵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来。
(2)看:教师范读时的口形,发音部位。
(3)读:领读,齐读,正音。
(4)记:马蹄声响d d d 像个反6 d d d 左下半圆d d d
3、教学d的书写。
(1)范写:两笔写成,半圆也在2楼。
(2)书空:作业本上写三个。
4、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板书d,声母是→d。板书ì,韵母是→ì。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ì,直呼→dì。板书:dì。
(2)开火车读di的四声,组词读。
(四)做课中操。
(五)教学声母t。
1、出示雨伞,引出t:请同学看弯弯的伞柄,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声母“t”的样子就像一把弯弯的伞柄。板书:t,将雨伞打开,伞面张开后,在伞柄上加一横,就是t了。
2、教学t的发音,记清形。
(1)看、听:用薄纸放在嘴前,示范d t的区别。(发t时,嘴里有一股气送出。)p、t一样。
(2)读、记:领读、轮读、正音。顺口溜记:伞柄朝下t t t。
3、指导t的书写。
4、拼读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t---ī---tī谁会读?t---ū---tū?
(2)拼读ta te ti tu及四声连读。
(六)巩固复习。
1、卡片读d t。
2、对比读:b---p---d f---t (念顺口溜,做动作强化记忆。)
3、看实物猜字母。
拿一把小花伞,伞柄朝上,(f),伞柄朝下,(t),学生读字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n、l两个声母,能记清形,读准音。
2、学会n、l与单韵母的拼音。
3、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复习字母:b p d t m f a
2、拼读音节:dì di、mā ma、bà ba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位新朋友,出示课题。看谁学得又好又正确。
(三)教学声母n。
1、猜谜引入: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齐复习,两个门洞m m m。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门洞的n,板书n。
2、教学n的发音,认清形。
(1)谁能看图,自己编一个顺口溜?(一个门洞n n n,一扇小门n n n,像只小凳n n n,倒放茶杯n n n。)
(2)教师范读、领读、齐读、轻读、正音。
3、教学n和á的拼音。
板书:n---á---ná,请同学自己试着拼读。(指名读)声母n,韵母á,直呼ná。进行na的四声练习。
4、指导书写。
(四)做课中操。
(五)教学声母l。
1、看图,说话引出l: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一个小朋友拿着小棒在赶猪,乐得哈哈笑。)“乐”的声母就是“l”。板书:l
2、读准音,认清形。
(1)范读,讲解读n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时,没有这种感觉。(开火车练习)
(2)记忆字形:一根小棒l l l。
(3)教学l和í的拼音。
板书:l---lí---lí (指名拼读,集体拼读,开火车练习四声。)
(4)指导书写:在四线格的三楼的四分之三处起笔,往下写到第三条线为止。
(六)复习巩固。
1、猜字母游戏:小马蹄印是什么声母?伞柄朝下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一根小棒是什么声母?
2、找朋友游戏。
教师:我请x x找朋友。(全体学生有节奏地拍手)
学生:我来找个好朋友。(边说边上台)
教师:声母d,d d d。
一学生:d是我的好朋友。(取出d的卡片)
众学生:对对对!d是我们的好朋友。(如错)错错错!请你仔细找朋友。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学过的声母,使学生能牢固掌握。
2、继续练习拼音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猜字母游戏。
2、卡片认读声母。
(二)巩固d t n l的字形。
1、比较区分:b—d、f—t、m—n、b—p
(1)请同学看看b和d有什么不同?
(2)编故事猜谜语区别。(伞柄朝下t t t,伞柄朝上f f f)
(3)区别m—n,想想这两个声母的儿歌,n和m有什么不同?(两个门洞m m m,一个门洞n n n)
2、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拼音练习。
1、开火车拼读音节。
2、出示卡片:dà mǐ、tǔ dì、mǎ、tù 注意这就是词语,词语单独一个意思。读词语要连读。(范读、领读、开火车。)
(四)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大米、土地、马、兔,根据拼音读一读。
3、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轻轻地》,请学生自己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六)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七)总结课文。
这几节课,我们学会了声母d t n l和它们的拼音。并能拼读词语和儿歌,还认识了几个生字。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课后,小朋友们要多用拼音卡片来练习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
活动反思: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听所感。整个画面给人孤独、寂寞、忧愁、寂静的感觉。教学设计中,抓住“愁眠”这个关键词展开教学,让幼儿说说这个愁眠的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再结合诗人的心境,让幼儿展开想象,力求想象出画面,入情入境。
5、大班语言优秀教案《送给您,老师》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和同伴一起感受故事所带来的愉快情绪。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学说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
活动准备:
1、一个绵羊头饰;一个礼品盒,里面有糖果纸折成的花(同幼儿人数相等);梨子形状的小提琴道具;易拉罐做的沙锤。
2、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电脑课件。
3、语言磁带;欢快音乐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头戴绵羊头饰,进入活动室。
2、教师:我是山羊老师,元旦就要到了,我收到了很多礼物。
3、其中有一份礼物很特别,里面还有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礼物?(神秘地口气)
4、打开礼品盒,出示里面的礼物,并让幼儿说说这些礼物是什么做成的?
5、绵羊老师: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吧。
二、学习故事,帮助幼儿熟悉并理解故事。
1、 教师操作电脑课件,欣赏故事的第一、二自然段。
(1)、绵羊老师:你们认为小山鸡和小黄莺做得对吗?为什么?
(2)、假如是你们经过那儿,你们会怎么做?
2 、教师操作课件,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第三自然段。
3、绵羊老师:假如你们是小松鼠,你们会怎样打扮这些东西,使他们更有价值?
4、 操作电脑课件讲述故事的第四自然段。
(1)、提问:小松鼠它们制作完后心里感觉怎么样?为什么?
(2)、你们认为谁的礼物好?为什么?
(3)、你们认为我会怎么做?会怎么说呢?
5、 操作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五自然段。
(1)、提问: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非常喜欢小松鼠的礼物呢?
(2)、小山鸡和小黄莺为什么为小松鼠它们鼓掌?
6、 操作课件讲述故事的第六、七自然段。
绵羊老师:你们猜猜小山鸡它们跟我说了什么悄悄话?
幼儿发挥自己的想 。
象说说。
三、小结。
绵羊老师:我觉得这个元旦,我会过得特别愉快。你们和我再来看一下这个好听的故事吧,会说的就小声地跟着说。
四、音乐离场。
教师头戴绵羊头饰,带着幼儿离开活动室。
6、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你猜,我猜,大家猜》含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猜答案,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
2、在“竞猜”中,丰富孩子的科学知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四张。
2、《十万个为什么》的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森林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基本过程:
1、(1)出示幻灯片:“你们猜猜看,大象怕老鼠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竞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出示三个答案标志,让幼儿选择,请幼儿想好自己的选择合,等老师说:“1、2、3”后,就到各自的选择的答案所代表位置坐好。如选“1”的坐在左边的一排,选“2”的坐在中间一排,选“3”的坐右边一排。
请幼儿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3)“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请看……”师放碟片。
(4)幼儿再次回答,哪个答案正确,并说出理由。
师小结:大象怕老鼠,因为老鼠会钻到大象的鼻子里去。
2、按上面的方法让幼儿猜:啄木鸟在找虫子的时候,为什么样要先用嘴敲敲树皮?
(因为它通过用嘴敲可以听出敲的地方是空心的,还是实的,空的疾里面就可能有虫子)
3、热天狗的舌头为什么要伸出来?(为了散热)
4、刺猬怕谁?(怕狐狸和黄鼠狼:因为狐狸很聪明,它会把刺猬扔到河里去淹死它再吃;黄鼠狼会放臭屁,小刺猬会把卷起来的身体伸展开来)
三、“森林还有很多小动物间的有趣的故事,你们还想听吗?”到室外去找(教师布置好动物园)小动物,给小动物编故事,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语言《请猜猜我是谁》我根据小班上学期幼儿语言发展的能力及特点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学习用“我猜你是***”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猜测。2.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活动中我紧紧抓住小班孩子爱玩,爱活动的天性。以兴趣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活动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从孩子们身边所熟悉的小动物入手,给孩子们提供了七星瓢虫背上的斑点、跳跃的小青蛙、小蜜蜂嗡嗡的叫声,这三个即典型又抽象的情景。孩子们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的同时轻松地学会了“我猜你是XXX‘的句式。在不知不觉中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活动最后我又将生活中常见的老师和小朋友也利用了起来,体现了取材于生活。正是这一取材将活动带向了**。整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孩子们始终都处于自主、愉快之中。我想这个活动虽然活动准备是那样的简单朴实,却能带给孩子们无尽的快乐和新的知识。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还请各位领导和姐妹批评指正。
7、幼儿园大班语言《朋友,你好》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伙伴相处的机会少,独自玩耍,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但随着幼儿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班上的孩子开始愿意与同伴一起玩,可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在活动中常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同伴发生争吵的现象,为了满足幼儿交友的渴望与需求,就设计了这节课《朋友,你好》。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画面的提示展开合理想象,会用语言表达。
3.初步学会关心帮助同伴,增进爱同伴的情感。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在仔细观察故事画面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象。
活动难点:能够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微课视频
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小老鼠和大老虎”的话题引入。
1、谈话: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呢?请你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出示小老鼠和大老虎图片)你们猜猜,它们两个会成为好朋友吗?我们来看一看。
二、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内容。
1.播放PPT1——12,了解故事内容。
问:你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究竟有哪些小问题吗?(小朋友试着学一学、说一说故事中的语言);这时的小老鼠心里会怎么样?(难过、伤心)
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小老鼠这次还会继续忍受下去吗?小老鼠还会和大老虎做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小老鼠太生气、太伤心、太难过了,它再也不能忍受了,它终于爆发了。当大老虎一脚踢飞它引以为豪的大城堡时,它有了一个决定,小老鼠的决定是什么?(不再和大老虎做朋友了)。那么当小老鼠决定离开大老虎时,你觉得大老虎会怎么做呢,它会挽留这位好朋友吗?它可以做些什么事来挽回小老鼠这位好朋友?它会对小老鼠说些什么呢?(幼儿想象表述)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3.继续播放故事图片13——19。
4.了解大老虎做的事情提问:最后,小老鼠和大老虎有没有又成为好朋友?大老虎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小老鼠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提问:小老鼠和大老虎为什么又成为了好朋友呢?(小老鼠原谅了大老虎,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5.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和好朋友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呢?
教师小结: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互相照顾。发生矛盾的时候,一个要学会谦让、一个要学会原谅对方。同伴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
2)你可以对你的好朋友说什么呢?做些什么?(幼儿学会表达对朋友的情感)
三、结束部分
播放微课,自主阅读画面,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结尾。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设计中,轻松的环境有利于幼儿进入角色,体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理念要求。我觉得最可取的是交往语在活动中的运用,既使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也提高了幼儿语言交往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不完善和运用。
但是,如果在活动中能够将幼儿与好朋友一起活动的形式设计的再多一些,会更好的让孩子们动起来。并快乐的接受对方,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8、教案大班科学详案《你猜,我猜,大家猜》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猜答案,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
2、在“竞猜”中,丰富孩子的科学知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四张。
2、 《十万个为什么》的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森林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基本过程:
1、 (1)出示幻灯片:“你们猜猜看,大象怕老鼠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竞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出示三个答案标志,让幼儿选择,请幼儿想好自己的选择合,等老师说:“1、2、3”后,就到各自的选择的答案所代表位置坐好。“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如选“1”的坐在左边的一排,选“2”的坐在中间一排,选“3”的坐右边一排。
请幼儿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3)“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请看……”师放碟片。
(4)幼儿再次回答,哪个答案正确,并说出理由。
师小结:大象怕老鼠,因为老鼠会钻到大象的鼻子里去。
2、 按上面的方法让幼儿猜:啄木鸟在找虫子的时候,为什么样要先用嘴敲敲树皮?
(因为它通过用嘴敲可以听出敲的地方是空心的,还是实的,空的疾里面就可能有虫子)
3、 热天狗的舌头为什么要伸出来?(为了散热)
4、 刺猬怕谁?(怕狐狸和黄鼠狼:因为狐狸很聪明,它会把刺猬扔到河里去淹死它再吃;黄鼠狼会放臭屁,小刺猬会把卷起来的身体伸展开来)
三、“森林还有很多小动物间的有趣的故事,你们还想听吗?”到室外去找(教师布置好动物园)小动物,给小动物编故事,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语言《请猜猜我是谁》我根据小班上学期幼儿语言发展的能力及特点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学习用“我猜你是***”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猜测。2.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活动中我紧紧抓住小班孩子爱玩,爱活动的天性。以兴趣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活动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从孩子们身边所熟悉的小动物入手,给孩子们提供了七星瓢虫背上的斑点、跳跃的小青蛙、小蜜蜂嗡嗡的叫声,这三个即典型又抽象的情景。孩子们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的同时轻松地学会了“我猜你是XXX‘的句式。在不知不觉中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活动最后我又将生活中常见的老师和小朋友也利用了起来,体现了取材于生活。正是这一取材将活动带向了**。整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孩子们始终都处于自主、愉快之中。我想这个活动虽然活动准备是那样的简单朴实,却能带给孩子们无尽的快乐和新的知识。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还请各位领导和姐妹批评指正。
9、大班获奖科学教案《你猜,我猜,大家猜》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猜答案,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
2、在“竞猜”中,丰富孩子的科学知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四张。
2、《十万个为什么》的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森林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基本过程:
1、(1)出示幻灯片:“你们猜猜看,大象怕老鼠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竞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出示三个答案标志,让幼儿选择,请幼儿想好自己的选择合,等老师说:“1、2、3”后,就到各自的选择的答案所代表位置坐好。如选“1”的坐在左边的一排,选“2”的坐在中间一排,选“3”的坐右边一排。
请幼儿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3)“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请看……”师放碟片。
(4)幼儿再次回答,哪个答案正确,并说出理由。
师小结:大象怕老鼠,因为老鼠会钻到大象的鼻子里去。
2、按上面的方法让幼儿猜:啄木鸟在找虫子的时候,为什么样要先用嘴敲敲树皮?
(因为它通过用嘴敲可以听出敲的地方是空心的,还是实的,空的疾里面就可能有虫子)
3、热天狗的舌头为什么要伸出来?(为了散热)
4、刺猬怕谁?(怕狐狸和黄鼠狼:因为狐狸很聪明,它会把刺猬扔到河里去淹死它再吃;黄鼠狼会放臭屁,小刺猬会把卷起来的身体伸展开来)
三、“森林还有很多小动物间的有趣的故事,你们还想听吗?”到室外去找(教师布置好动物园)小动物,给小动物编故事,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语言《请猜猜我是谁》我根据小班上学期幼儿语言发展的能力及特点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学习用“我猜你是***”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猜测。2.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活动中我紧紧抓住小班孩子爱玩,爱活动的天性。以兴趣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活动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从孩子们身边所熟悉的小动物入手,给孩子们提供了七星瓢虫背上的斑点、跳跃的小青蛙、小蜜蜂嗡嗡的叫声,这三个即典型又抽象的情景。孩子们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的同时轻松地学会了“我猜你是XXX‘的句式。在不知不觉中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活动最后我又将生活中常见的老师和小朋友也利用了起来,体现了取材于生活。正是这一取材将活动带向了**。整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孩子们始终都处于自主、愉快之中。我想这个活动虽然活动准备是那样的简单朴实,却能带给孩子们无尽的快乐和新的知识。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还请各位领导和姐妹批评指正。
10、大班语言教案《找的对,说的好》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语言:《找得对,说得好》(智力游戏)
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两样相关的物体,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说一句话。
2、细心观察,敢于主动大胆地表述。
3、遵守游戏规则。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1、幼儿围坐半圆
2、可以讲述的生活用品图片若干
3、黑板,纸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游戏:《水果大风吹》
二、基本部分
1、认识黑板上的物品,幼儿能说出物品的名称。
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些物品都可以做什么用。
3、出示纸盒,教师介绍盒内物品图卡,告知幼儿游戏规则。
师:找出相关物体时,只要符合逻辑,内容不重复,语句简洁完整就可以。
4、幼儿小组练习讲述。(每组一张操作单)
5、请个别(每组一位)幼儿讲自己指到的相关图片。
6、教师示范,如:(小桶)纸盒内找到一张,然后快速从黑板上找出相关的东西,并讲出:这是什么,做什么事要用到xx和xx。如:“这是一个水桶,拖地板要用到水桶和拖把”
7、每位幼儿轮流讲述,直至纸盒内的图片摸完。
三、结束部分
放松游戏:镜子镜子跟我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整体组织下来,我的目标已完成,幼儿的积极性较高。教师准备的教具都是围绕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幼儿已经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多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性。
活动中我采用集体教学、分组讨论、幼儿讲述,引导幼儿将生活中的事情通过游戏的方式大胆地讲述,激发孩子们述说的欲望。
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都表现得很活跃,只是部分的孩子不能完整的述说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这就说明教师的引导还不够到位。
通过本次活动,使我感受到,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孩子能说,而是让孩子能准确、完整、真实、体贴的述说。在今后的活动过程中,我会努力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