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课教案《我知道的成语》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语言课教案《我知道的成语》反思
设计意图:
经典导读是我园的特色课程之一,它包括古诗、成语、寓言故事等内容,是一种启蒙式的教育,目的是以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熏陶现代的孩子们,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潜移默化洁净孩子们的心灵。在经典导读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成语都蕴含着较强的情节性和趣味性,而且语句富含韵律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们非常喜欢。针对他们的兴趣,我们设计了“我喜欢的成语”主题活动,目的是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了使孩子们积极、主动而有效地理解与掌握成语,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如:讲讲、找找、画画、演演等)创造性地学习与表现成语。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不断地积累词汇并获得快乐体验。正所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让传统的经典文化与孩子们同行,陪伴他们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2、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过的成语,激发幼儿对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的兴趣。
3、丰富幼儿的语言,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一至十中文、阿拉伯数字卡;图书、成语字卡若干;
2、表情类、动物类成语图卡若干。
3、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书的排序,巩固一至十的成语。
1、幼儿选择一本图书,提问:你选择的是什么图书?它的价钱是多少?
2、请幼儿按从最便宜到最贵的价钱顺序给书排序。
3、引导幼儿复习一至十的成语。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每两个幼儿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1、幼儿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
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教育幼儿遇事要灵活。
4、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四、通过看图片,巩固所学成语,并对成语给以分类。
1、动物类
2、表情类
3、其他
五、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
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2、个别幼儿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做动作。
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六、制作成语小书。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成语图书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适时予以帮助。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爱我的家乡》含反思
活动方案:
家乡在黄山脚下太平湖畔,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为使孩子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家乡,特设计此活动方案,并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内容: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环保资料:1黄山松所惧怕的松虫图片。
3、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
4、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师: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家乡"展厅参观,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多美。
二、进入展厅。
1、教师担任解说员,讲解黄山太平湖主要景点。黄山有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风景秀丽闻名天下。
太平湖大桥是座单塔斜拉桥,是亚洲最长的斜拉桥。太平湖许多岛屿如猴岛、鹿岛、蛇岛鸟岛等等。
2、出示有关环保方面照片,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这棵松树怎么了(生病了)如果黄山的松树生病了那会怎么样?
1、黄山变的光秃秃的,不好看了,迎客松、送客松也没有了。
2、没有松树的根固,会引起山体塌翻、泥土流失。
3、没有树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被破坏。
怎么办?(和爸爸妈妈一起宣传在木材进出口时要进行检疫)师:(出示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水为什么会脏?需要保护吗?怎么保护?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太平湖环保问题,并要求孩子从孩子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
自由活动请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解说员。教师给幼儿独立欣赏、讨论的时间。让幼儿畅所欲言,并尝试家乡土特产茶叶、猕猴桃、板栗、香榧等4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好不好?
引导幼儿创编。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黄山黄山的风景天下闻名---风景秀丽天下传太平湖上有座什么桥---太平湖上斜拉桥像只大雁飞的高我爱黄山,我爱太平湖我爱我的家乡教师总结后要求幼儿为诗歌命名《我爱我的家乡》并要求幼儿回去读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听。
5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3、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我和我的外婆》含反思
目标预设:
1、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2、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3、幼儿学会关爱长辈.
4、学习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难点: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教法学法:
谈话、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
1、小朋友家里都有哪些人呀?
2、如果想外婆了该怎么办?
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2、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倾听.
三、和幼儿讨论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1、故事中有哪些人?〔我、外婆〕强调故事名字,幼儿说一次.
2、外婆爱不爱小女孩〔打电话、围巾〕,小女孩爱不爱外婆?你是怎么知道的?〔去看外婆,送了一幅画〕幼儿观察小女孩的画颜色像什么?
3、教师解说阳光线,让幼儿感受外婆的温暖.
4、你的外婆爱你吗?怎么爱的?你爱外婆吗?怎么爱的?引导幼儿关心老人〔打电话、去看她〕
四、找一找故事中长长的线和生活长长的线.
1、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并让幼儿句式长长的线完整的说出来.〔外婆和我之间有一条隐形的线〕
2、生活中的线〔电线、缝衣服的线、鞋带〕
五、角色表演
1、你会打电话吗?如果给外婆打电话我们要给外婆说什么?教师引导:你好!谢谢!再见!
2、教师扮演外婆,请小朋友和老师表演并用礼貌用语.
六、结束
鼓励幼儿回家给外婆打电话。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4、大班语言教案《虎年说成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调查、查阅、交流等方法进行探索学习。了解关于虎的成语故事,体验其精炼明快、言简意赅的特点。
2.知道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瑰宝,能关注生活中使用的成语,激发喜爱成语的积极情感。
3.愿意运用多种方式(听、说、演)创造性地表现喜欢的成语。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白板及课件资源库《十二生肖说成语》
【活动过程】
1.互动游戏“猜猜看”导入活动。
师:谁来了?(利用白板的探照灯效果,集中幼儿注意,猜猜是谁来了?)
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来形容)
2.主动探索“看成语,说成语”
(1)师:那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老虎的成语吗?(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介绍《十二生肖说成语资源库》,鼓励幼儿主动探索
师:我们幼儿园资源库里就有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进入资源库去看一看吧。
幼儿进入资源库自主找寻,了解关于虎的成语故事。
3.分享时间《虎年说成语》
师:关于老虎都有哪些成语,谁愿意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老虎的成语故事?(幼儿相互分享大家看到的成语故事)
4、互动游戏“成语变变变”
师:那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一个“成语变变变”的游戏,看谁答的又快又对。
5、棋盘游戏“送小老虎回家”。
(1)游戏一:听故事讲成语
规则:请幼儿听成语意思,猜一猜这是哪个成语?
(2)游戏二“我演你猜”
规则:每队派两名小朋友先观看图片再表演,其他幼儿猜成语。
(3)游戏三:猜成语用成语。
规则:你知道短片可以用什么成语表示吗?用这个成语你会说一句什么话呢?
6.延伸活动
【活动反思】
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不足之处:
个别幼儿不能很好的理解诗中意思,课堂时间安排过于紧凑。
5、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我知道的成语》含反思
设计意图:
经典导读是我园的特色课程之一,它包括古诗、成语、寓言故事等内容,是一种启蒙式的教育,目的是以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熏陶现代的孩子们,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潜移默化洁净孩子们的心灵。在经典导读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成语都蕴含着较强的情节性和趣味性,而且语句富含韵律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们非常喜欢。针对他们的兴趣,我们设计了“我喜欢的成语”主题活动,目的是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了使孩子们积极、主动而有效地理解与掌握成语,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如:讲讲、找找、画画、演演等)创造性地学习与表现成语。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不断地积累词汇并获得快乐体验。正所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让传统的经典文化与孩子们同行,陪伴他们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2、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过的成语,激发幼儿对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的兴趣。
3、丰富幼儿的语言,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一至十中文、阿拉伯数字卡;图书、成语字卡若干;
2、表情类、动物类成语图卡若干。
3、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书的排序,巩固一至十的成语。
1、幼儿选择一本图书,提问:你选择的是什么图书?它的价钱是多少?
2、请幼儿按从最便宜到最贵的价钱顺序给书排序。
3、引导幼儿复习一至十的成语。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每两个幼儿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1、幼儿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
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教育幼儿遇事要灵活。
4、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四、通过看图片,巩固所学成语,并对成语给以分类。
1、动物类
2、表情类
3、其他
五、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
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2、个别幼儿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做动作。
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六、制作成语小书。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成语图书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适时予以帮助。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6、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的韵律美,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2. 萌发师幼之间相互关爱之情,能大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重和热爱。
3.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 《我和我的老师》教学挂图 语言CD
2. 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讲述师幼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
2. 根据散文诗的内容逐一出示教学挂图和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学习第一段诗歌。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后,教师可启发幼儿说说,小朋友和老师在做什么。
引导幼儿抚摸教师的头发,或者教师主动去捏捏幼儿的鼻子,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萌发幼儿对老师的喜欢之情。
教师用散文诗中的语句进行小结,引导幼儿学习朗诵第一段。
(2)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第二、第三、四段的诗歌。
3. 重点引导幼儿感受最后一段,建议可设计以下提问:老师虽然比你们大,有时候我也会害怕,有什么办法帮帮我?(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激发幼儿敢于保护老师的情感。
4. 完整朗诵配乐散文诗《我和我的老师》,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5. 师幼通过肢体动作表演,或分角色朗诵诗歌,表达相互的关爱之情。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让家长与孩子谈一谈孩子名字的含义和故事,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大胆交流表达,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活动时,首先,我们从外形感知"我和别人不一样",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记录从粗略到细微发现了每个人身体的不同,既是对幼儿观察能力更进一步的培养,也有利于幼儿感受个体的多样性。当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平时未注意到的某些特征时,他们会显得兴奋和好奇,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有的孩子在探索中发现我们的名字也是不同的,名字也是区别他人的一个方面,但对于自己的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幼儿了解的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认识名字的机会。
7、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我知道的野生动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野生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谈话,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3、知道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关心保护它们。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珍稀的野生动物》。
2、“果子狸”等其他野生动物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你们知道上面叫野生动物吗?它生活在哪里?”
2、幼儿交流经验:
——“你还知道有哪些野生动物?”
3、教师小结:
——“是呀,许多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靠自己获取食物生存的动物,我们都叫它野生动物。”
4、听看结合: 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5、小组讨论交流:
——“这些野生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还有哪些动物会保护自己?”
6、归纳总结:
——“野生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很多种:逃跑、保护色、装死、进攻,还有的会甩掉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7、集体讨论,激起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现在世界上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了,为什么?”
“我们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它们?。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有什么好办法?”
8、教师小结:
全世界的人们已经行动起来了,建立了3514个自然保护区,让这些野生动物在保护区内,安全、舒适、自由地生活,我们应该和它们成为朋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参与度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经验,并积极创设最近发展区,既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了眼界,又培养了幼儿对野生动物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