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竹乐飘飘》

《大班音乐教案《竹乐飘飘》》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音乐教案《竹乐飘飘》

1、大班音乐教案《竹乐飘飘》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认识各种竹乐器,并探索竹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2、幼儿尝试自由组建乐队,并能用竹乐器给乐曲伴奏。

  3、幼儿喜欢竹乐器,体验用竹乐器演奏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竹乐器:双响筒、竹筒、快板;竹子一家:竹筒、竹片、竹枝、竹叶;

  2、乐器标记、节奏谱、音乐《木瓜恰恰恰》。

活动过程:

  (一)幼儿熟悉竹子的一家,知道竹子能做成很多有用的东西。

  1、幼儿观察竹子的一家:竹筒、竹片、竹枝、竹叶。

  2、说说竹子能做成哪些有用的东西。

  3、小结:竹子不但能做成各种生活用品,还能做成竹玩具,更能做成竹乐器。

  (二)幼儿认识竹乐器并探索竹乐器的演奏方法。

  1幼儿去看看、说说、玩玩各种竹乐器。

  2、提问:你玩得是什么竹乐器?你是怎样玩的?它发出了什么好听的声音?

  (三)出示图谱,感知节奏。

  1、竹乐器发出的声音可真好听,水果娃娃听了也忍不住想跳舞了呢!

  2、根据图谱感知练习三种水果娃娃代表的不同的三种节奏型。

  3、看图谱听音乐完整拍出节奏。

  (四)组建乐队,演奏音乐。

  1、出示乐器标记,组建乐队。

  2、分乐队听音乐徒手练习。

  3、分乐队用竹乐器完整演奏音乐。

  4、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活动延伸:

  1、除了双响筒、竹筒、快板这些竹乐器,生活中还有哪些竹乐器?

  2、鼓励幼儿和大人一起收集寻找。

2、大班优秀体育教案《雪花飘飘》

活动目标:

  1、练习原地向上纵跳抛物。

  2、活动中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制作雪花。

  幼儿按意愿将纸(如挂历、报纸、美工活动剩下的边料)剪成或撕成各种长条或花边,当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教师使用的箩筐、铃鼓等。

活动过程:

  1、开展游戏“雪花飘飘”。

  (1)每个幼儿向上纵跳的同时,将“雪花”抛向空中,然后尽力接住。比一比谁抛得高、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

  (2)幼儿自由结伴,一人抛“雪花”,一人接,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游戏,看谁抛得高、接住的次数多。

  教师注意观察体力教弱的幼儿,与其结伴游戏,鼓励他们用力向上抛。

  2、师幼共同开展游戏“风儿与雪花”。

  (1)幼儿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师扮“风婆婆”或“风爷爷”,摇动铃鼓。引导幼儿根据铃鼓声的速度、音量变化,在场地内慢跑、快跑、快走,随着渐弱的铃鼓声慢慢原地蹲下来。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风婆婆”或“风爷爷”,幼儿继续游戏。

  3、组织幼儿玩“扫雪花”的游戏。

  教师扮“扫雪人”,幼儿扮“小雪花”。扫到哪片“小雪花”,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箩筐内,留作下次用。

3、大班教案《彩球飘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体验创新乐趣。

  2、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活动,在想像、探索中创造出玩气球的多种方法,感受其乐趣。

  3、扩散思维,尝试合作玩气球,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扩散思维创新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各种气球,摆放成"气球世界",每人一个气球,录音带(优美的音乐)纸、塑料袋、绳子、丝巾、小棒、毛线、硬纸板,纸盒等。

【活动过程】

  1、参观"气球世界"导入:

  以参观"气球世界"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创设了愉悦的环境氛围,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2、说气球:

  幼儿在观察后凭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说气球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自信。

  3、大胆创新:

  让幼儿动脑创新出不同的玩球方法,幼儿可大胆的设想、创新,想出用不同部位玩球的新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

  4、自由玩球,探索玩法:

  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让幼儿试试看中体验不同玩法的乐趣,同时在玩中探索出窍门,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使幼儿的探索、创新能力得以升华。

  5、扩散思维,扩大知识面玩气球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先观察辅助材料,给幼儿充分的了解和想像的空间,再设问,激发幼儿扩散思维的兴趣,进一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6、赞赏、激励幼儿在创新活动中的表现教师给予肯定和赞赏,让幼儿体验想像创新成功的喜悦,在评价中提高幼儿想像力和创造能力。鼓励中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有了这次经验,以后孩子在今后类似活动中就会习惯地进行创新思维了。以上环节,采用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的方式进行,使幼儿容易接受。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在户外模仿起球来回飘动、旋转、下落等样子,感受快乐的情绪。

  2、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们继续探索气球的多种玩法。

【活动反思】

  优点:

  1、此活动设计紧凑、连贯,环环相扣。

  2、活动始终以幼儿的兴趣、创新为出发点,以气球为载体,以孩子身体各部位和提供的各种工具为媒介,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创新、尝试的机会,让幼儿在玩中体验探索、创新的快乐,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3、活动的开展,幼儿探索出了多种新鲜、有趣的气球的玩法,有些玩法是老师本人都想不到的,可以说,此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合作意识。

  4、活动中教师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大胆创新、自主的表现,实施自己的想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理念。

4、大班上学期体育教案《雪花飘飘》

活动目标:

  1、练习原地向上纵跳抛物。

  2、活动中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组织幼儿制作雪花。幼儿按意愿将纸(如挂历、报纸、美工活动剩下的边料)剪成或撕成各种长条或花边,当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 教师使用的箩筐、铃鼓等。

活动过程:

  1 开展游戏“雪花飘飘”。

  (1)每个幼儿向上纵跳的同时,将“雪花”抛向空中,然后尽力接住。比一比谁抛得高、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

  (2)幼儿自由结伴,一人抛“雪花”,一人接,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游戏,看谁抛得高、接住的次数多。教师注意观察体力教弱的幼儿,与其结伴游戏,鼓励他们用力向上抛。

  2 师幼共同开展游戏“风儿与雪花”。

  (1)幼儿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师扮“风婆婆”或“风爷爷”,摇动铃鼓。引导幼儿根据铃鼓声的速度、音量变化,在场地内慢跑、快跑、快走,随着渐弱的铃鼓声慢慢原地蹲下来。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风婆婆”或“风爷爷”,幼儿继续游戏。

  3 组织幼儿玩“扫雪花”的游戏。教师扮“扫雪人”,幼儿扮“小雪花”。扫到哪片“小雪花”,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箩筐内,留作下次用。

5、大班音乐教案《竹乐飘飘》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认识各种竹乐器,并探索竹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2、幼儿尝试自由组建乐队,并能用竹乐器给乐曲伴奏。

  3、幼儿喜欢竹乐器,体验用竹乐器演奏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竹乐器:双响筒、竹筒、快板;竹子一家:竹筒、竹片、竹枝、竹叶;

  2、乐器标记、节奏谱、音乐《木瓜恰恰恰》。

活动过程:

  (一)幼儿熟悉竹子的一家,知道竹子能做成很多有用的东西。

  1、幼儿观察竹子的一家:竹筒、竹片、竹枝、竹叶。

  2、说说竹子能做成哪些有用的东西。

  3、小结:竹子不但能做成各种生活用品,还能做成竹玩具,更能做成竹乐器。

  (二)幼儿认识竹乐器并探索竹乐器的演奏方法。

  1幼儿去看看、说说、玩玩各种竹乐器。

  2、提问:你玩得是什么竹乐器?你是怎样玩的?它发出了什么好听的声音?

  (三)出示图谱,感知节奏。

  1、竹乐器发出的声音可真好听,水果娃娃听了也忍不住想跳舞了呢!

  2、根据图谱感知练习三种水果娃娃代表的不同的三种节奏型。

  3、看图谱听音乐完整拍出节奏。

  (四)组建乐队,演奏音乐。

  1、出示乐器标记,组建乐队。

  2、分乐队听音乐徒手练习。

  3、分乐队用竹乐器完整演奏音乐。

  4、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活动延伸:

  1、除了双响筒、竹筒、快板这些竹乐器,生活中还有哪些竹乐器?

  2、鼓励幼儿和大人一起收集寻找。

6、大班健康优秀教案《雪花飘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练习原地向上纵跳抛物。

  2 活动中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3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 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组织幼儿制作雪花。

  幼儿按意愿将纸(如挂历、报纸、美工活动剩下的边料)剪成或撕成各种长条或花边,当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 教师使用的箩筐、铃鼓等。

  活动过程:

  1 开展游戏“雪花飘飘”。

  (1)每个幼儿向上纵跳的同时,将“雪花”抛向空中,然后尽力接住。比一比谁抛得高、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

  (2)幼儿自由结伴,一人抛“雪花”,快思教案网一人接,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游戏,看谁抛得高、接住的次数多。

  教师注意观察体力教弱的幼儿,与其结伴游戏,鼓励他们用力向上抛。

  2 师幼共同开展游戏“风儿与雪花”。

  (1)幼儿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师扮“风婆婆”或“风爷爷”,摇动铃鼓。引导幼儿根据铃鼓声的速度、音量变化,在场地内慢跑、快跑、快走,随着渐弱的铃鼓声慢慢原地蹲下来。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风婆婆”或“风爷爷”,幼儿继续游戏。

  3 组织幼儿玩“扫雪花”的游戏。

  教师扮“扫雪人”,幼儿扮“小雪花”。扫到哪片“小雪花”,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箩筐内,留作下次用。

  活动反思:

  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孩子们都意犹未尽,但是教师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应该大大小小都有,以免能力差的幼儿抓不到,教师还要多鼓励孩子跳起来抓,发展跳跃能力。

7、大班健康教案《雪花飘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练习原地向上纵跳抛物。

  2 活动中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活动准备:

  1 组织幼儿制作雪花。

  幼儿按意愿将纸(如挂历、报纸、美工活动剩下的边料)剪成或撕成各种长条或花边,当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 教师使用的箩筐、铃鼓等。

  活动过程:

  1 开展游戏“雪花飘飘”。

  (1)每个幼儿向上纵跳的同时,将“雪花”抛向空中,然后尽力接住。"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比一比谁抛得高、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

  (2)幼儿自由结伴,一人抛“雪花”,一人接,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游戏,看谁抛得高、接住的次数多。

  教师注意观察体力教弱的幼儿,与其结伴游戏,鼓励他们用力向上抛。

  2 师幼共同开展游戏“风儿与雪花”。

  (1)幼儿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师扮“风婆婆”或“风爷爷”,摇动铃鼓。引导幼儿根据铃鼓声的速度、音量变化,在场地内慢跑、快跑、快走,随着渐弱的铃鼓声慢慢原地蹲下来。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风婆婆”或“风爷爷”,幼儿继续游戏。

  3 组织幼儿玩“扫雪花”的游戏。

  教师扮“扫雪人”,幼儿扮“小雪花”。扫到哪片“小雪花”,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箩筐内,留作下次用。

  活动反思:

  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孩子们都意犹未尽,但是教师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应该大大小小都有,以免能力差的幼儿抓不到,教师还要多鼓励孩子跳起来抓,发展跳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