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教案《采蘑菇比赛》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体育教案《采蘑菇比赛》反思
设计意图: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经常带领孩子们做一些游戏。我发现孩子们在做每一个游戏的时候都是那么认真,那么开心。幼儿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便想设计一个既能让孩子们玩的开心,又能锻炼身体的游戏。使孩子们从中找到快乐,又能强键体魄。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跳、钻、攀登、走平衡木、投掷等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沙包、大型器械滑梯、桌子、塑料盆、跳绳、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将幼儿分两组。今天我们玩一个游戏"采蘑菇比赛"。
2、介绍游戏的玩法。两组采蘑菇,哪一组采得多,哪一组获胜。
二、基本部分
1、第一组幼儿一起排队跨过小溪(跨越),钻过山洞(钻圈),走过小桥(过平衡木),翻过山坡(攀登),采一只蘑菇扔到盆里(投掷)。
2、然后第二组开始游戏。
3、比较哪一组幼儿采的蘑菇多,哪一组幼儿获胜。
三、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利用幼儿喜欢的小兔子形象开展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游戏一开始,教师和幼儿就头戴小兔头饰,畅游在“兔子舞”的节奏感强的音乐中,重点锻炼了腿部,达到运动的目的。活动中,教师用语言、动作、表情、眼神等与幼儿进行交流,增进师幼间的情感。
游戏过程中,三条不同的路线,体现出层次性。幼儿自由选择路线去练习和参与游戏,第二次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尝试换一条路线,鼓励的更快、更远的小兔子挑战加难度的路线,使幼儿每条路线都有所尝试,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游戏中,教师始终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幼儿更好的按规则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时的放松运动,重点放松了腿部,与开始的热身运动相呼应,达到放松的目的。
这节户外活动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在其他户外活动中,也常看到“小兔子向侧跳”的身影,说明幼儿很喜欢在这个活动,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
2、大班教案《采蘑菇的小姑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掌握X、XX节奏音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有意识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协调一致。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采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词下载
2、铃鼓四个、碰铃两对、园舞板四对。
3、图片-园地和孩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们高兴吗?
他们高高兴兴的要去干什么呢?
(启发幼儿想象。)
二、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
(音乐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样?)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听完之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让幼儿深入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及音乐表现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听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结构,讨论编配方案。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部分。
教师分段弹奏乐曲,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节奏音型。
(1)把节奏谱贴在黑板上,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这个节奏,进行指正。
(2)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出来,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脚、抖手腕、拍肩等),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
(3)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四、设计配器方案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手拿自己的乐器齐奏这首曲子的节奏,探究齐奏好不好听。
2、讨论乐曲该怎样配器,跟幼儿逐句逐段分析。每种方案都用乐器尝试一下。
五、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教师点评,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在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三样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3、提醒小朋友们要带上微笑,音乐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表演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我是用歌曲导入新课的,欢快的节奏使孩子们的情绪都很高涨,接下来的备学,很轻松的就搞定了,简直出乎预料。读课 文和识记生字词几乎没费什么大的力气。我本打算第一课时熟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为主,把问题抛出,让优等生试着解决问题,我检测c层的学生并帮他们巩固。可 是,孩子们在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解决的都很好。
3、大班体育游戏教案《采蘑菇比赛》含反思
设计意图: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经常带领孩子们做一些游戏。我发现孩子们在做每一个游戏的时候都是那么认真,那么开心。幼儿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便想设计一个既能让孩子们玩的开心,又能锻炼身体的游戏。使孩子们从中找到快乐,又能强键体魄。
目标:
1、发展幼儿跑、跳、钻、攀登、走平衡木、投掷等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准备:
沙包、大型器械滑梯、桌子、塑料盆、跳绳、呼啦圈。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将幼儿分两组。今天我们玩一个游戏"采蘑菇比赛"。
2、介绍游戏的玩法。两组采蘑菇,哪一组采得多,哪一组获胜。
二、基本部分
1、第一组幼儿一起排队跨过小溪(跨越),钻过山洞(钻圈),走过小桥(过平衡木),翻过山坡(攀登),采一只蘑菇扔到盆里(投掷)。
2、然后第二组开始游戏。
3、比较哪一组幼儿采的蘑菇多,哪一组幼儿获胜。
三、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不再是原有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而是围绕情景“准备过冬食物”这一主线,进行游戏,并自由地表达与表现,教师只需要适时、适宜、适度地予以支持、引导。在活动的实施中,关注幼儿的多元化智能的表现,关注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的状况。 在本次活动中,我也看到自己不够的方面: 活动中自己的语言提示过多,阻碍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采蘑菇游戏中,要是能把幼儿分组进行采蘑菇比赛也会很好。
4、大班音乐教案《采蘑菇的小姑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掌握X、 XX节奏音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有意识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协调一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采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词下载
2、铃鼓四个、碰铃两对、园舞板四对。
3、图片-园地和孩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们高兴吗?
他们高高兴兴的要去干什么呢?
(启发幼儿想象。)
二、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
(音乐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样?)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 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听完之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让幼儿深入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及音乐表现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听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结构,讨论编配方案。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部分。
教师分段弹奏乐曲,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节奏音型。
(1)把节奏谱贴在黑板上,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这个节奏,进行指正。
(2)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出来,
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脚、抖手腕、拍肩等),
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
(3)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四、设计配器方案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手拿自己的乐器齐奏这首曲子的节奏,探究齐奏好不好听。
2、讨论乐曲该怎样配器,跟幼儿逐句逐段分析。每种方案都用乐器尝试一下。
五、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
教师点评,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
在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三样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
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3、提醒小朋友们要带上微笑,音乐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活动反思
《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对于孩子们来说都不陌生,这首歌不仅节奏明快,还有与朋友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孩子们都很喜欢它。
5、大班体育教案《采蘑菇比赛》含反思
设计意图: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经常带领孩子们做一些游戏。我发现孩子们在做每一个游戏的时候都是那么认真,那么开心。幼儿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便想设计一个既能让孩子们玩的开心,又能锻炼身体的游戏。使孩子们从中找到快乐,又能强键体魄。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跳、钻、攀登、走平衡木、投掷等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沙包、大型器械滑梯、桌子、塑料盆、跳绳、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将幼儿分两组。今天我们玩一个游戏"采蘑菇比赛"。
2、介绍游戏的玩法。两组采蘑菇,哪一组采得多,哪一组获胜。
二、基本部分
1、第一组幼儿一起排队跨过小溪(跨越),钻过山洞(钻圈),走过小桥(过平衡木),翻过山坡(攀登),采一只蘑菇扔到盆里(投掷)。
2、然后第二组开始游戏。
3、比较哪一组幼儿采的蘑菇多,哪一组幼儿获胜。
三、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利用幼儿喜欢的小兔子形象开展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游戏一开始,教师和幼儿就头戴小兔头饰,畅游在“兔子舞”的节奏感强的音乐中,重点锻炼了腿部,达到运动的目的。活动中,教师用语言、动作、表情、眼神等与幼儿进行交流,增进师幼间的情感。
游戏过程中,三条不同的路线,体现出层次性。幼儿自由选择路线去练习和参与游戏,第二次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尝试换一条路线,鼓励的更快、更远的小兔子挑战加难度的路线,使幼儿每条路线都有所尝试,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游戏中,教师始终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幼儿更好的按规则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时的放松运动,重点放松了腿部,与开始的热身运动相呼应,达到放松的目的。
这节户外活动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在其他户外活动中,也常看到“小兔子向侧跳”的身影,说明幼儿很喜欢在这个活动,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
6、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采蘑菇的小姑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和节奏选用恰当的乐器为乐曲伴奏。
2、能够按指挥的手势正确的进行乐器演奏,感受大家合作表演的愉快。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图谱、伴奏带、乐器图片三张、乐器若干样(碰铃、圆鼓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
1、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请你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待会告诉老师,你听完了有什么感受?
2、教师提问。
师:歌曲放完了,请说说你的感受?(欢快、活泼、高兴)
二、出示图谱。
1、教师哼唱歌曲一遍。
2、教师提问:请你们想一想,(快思 www.banzhuren.cn)可以用哪一些身体动作来为这张图谱打节奏?(拍手、拍肩、抖手、跺脚)
3、教师边哼唱音乐边演示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图谱。
5、分组听音乐做身体动作来表示图谱。
三、分配、出示乐器。
1、教师提问:请小朋友看看这几个图案,你觉得用哪些乐器来配合适?
2、徒手练习(教师哼唱,幼儿跟教师一起做动作)
3、分组徒手练习。
四、打击乐演奏。
1、教师带领幼儿用乐器演奏2遍。
2、请小朋友交换乐器演奏(先徒手练习一遍)。
3、用乐器演奏。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说一说参与打击乐演奏的感觉,请幼儿回到班级继续演奏。
活动反思
《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对于孩子们来说都不陌生,这首歌不仅节奏明快,还有与朋友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孩子们都很喜欢它。
7、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采蘑菇的小姑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掌握X、XX节奏音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有意识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协调一致。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课件-采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词下载
2、铃鼓四个、碰铃两对、园舞板四对。
3、图片-园地和孩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们高兴吗?
他们高高兴兴的要去干什么呢?
(启发幼儿想象。)
二、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
(音乐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样?)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听完之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让幼儿深入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及音乐表现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听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结构,讨论编配方案。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部分。
教师分段弹奏乐曲,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节奏音型。
(1)把节奏谱贴在黑板上,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这个节奏,进行指正。
(2)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出来,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脚、抖手腕、拍肩等),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
(3)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四、设计配器方案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手拿自己的乐器齐奏这首曲子的节奏,探究齐奏好不好听。
2、讨论乐曲该怎样配器,跟幼儿逐句逐段分析。每种方案都用乐器尝试一下。
五、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教师点评,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在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三样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3、提醒小朋友们要带上微笑,音乐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表演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对于孩子们来说都不陌生,这首歌不仅节奏明快,还有与朋友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孩子们都很喜欢它。
8、小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小兔采蘑菇》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钻过障碍物、爬、走平衡木。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灵敏性。
3、激发幼儿积极尝试活动的兴趣和信心,体验游戏的快乐。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小兔胸饰,小兔头饰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2—3倍的蘑菇卡片,小篮子4只。垫子(席子)、弓形门、平衡板、硬纸板剪成的一些“大石头”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是怎么走路的。”兔妈妈请部分兔宝宝们演示双脚并拢向前跳。
2、告诉幼儿:兔奶奶身体不好,想要吃蘑菇,兔妈妈就想到了要带小兔子们去大森林里采蘑菇。“看前面草地上有很多好吃的蘑菇,可是,路上要爬山、过河、钻山洞,很不容易。哪些小兔子不怕困难,愿意和兔妈妈一起去采蘑菇?”
3、练习本领兔妈妈提问,幼儿回答并试着练习。
①“遇到小山怎么办?”“爬过去。”
重点指导,难点练习:让小兔子在垫子和席子上练习爬行动作。
②“遇到小河怎么办?”“从小桥上走过去。”“卷起裤腿趟过小河。”
重点指导,难点练习:小朋友小心翼翼地过“小桥(平衡板)”,卷起裤腿中趟过小河的动作(在“大石头”上跨跳)。
③“遇到小山洞怎么办?”“钻过去。”
1、重点指导,难点练习:教给幼儿双膝弯弯,腰弯弯,紧缩身体,低着头儿,从弓形门下钻过。
2、游戏练习,强化巩固:
采蘑菇鼓励幼儿跟“兔妈妈”一起去采蘑菇。要求幼儿一个接一个、不拥有挤地“爬山”“过河”“钻山洞”“采蘑菇”。除此之外,还要求幼儿在采蘑菇的路上,要像小兔子一样双脚连续前跳。
4、把采到的蘑菇放进几只篮子里,请几只小兔子帮兔妈妈拿着。我们把采来的新鲜蘑菇拿给兔奶奶去。全体从原路返回。
活动建议:
1、事先布置好“山洞”“山”“小河”,有关的活动器械要有目的有秩序地摆放好,根据场地情况灵活安排
2、有条件的话,可让每个幼儿戴上小兔子头饰;增设一些活动器材和内容。
3、活动结束,及时让幼儿把手洗干净。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9、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兔采蘑菇》含反思
一、活动意图
中班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定的水平,但仍需加强训练。在游戏中加强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既保持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锻炼幼儿的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越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
2.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一、活动意图
中班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定的水平,但仍需加强训练。在游戏中加强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既保持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锻炼幼儿的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越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
2.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重点: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三、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每人一个、小篮子每人一个、蘑菇(小纸团若干)、小路(高2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独木桥(高15厘米,宽3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用积木块支起两头)、小河(两根平行放着的绳子,距离为40厘米)、山洞(直径60厘米的拱门)、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操,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带幼儿练习双脚跳、钻、爬、平衡的基本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1.请3—4个幼儿出列,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示范练习。走障碍物前,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每走完一个障碍物,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走,不能推搡,也不能拥挤。
⑴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以保持平衡。
⑵钻山洞:双手着地,两膝着地,爬过山洞。
⑶过小河:爬过山洞后通过助跑(2米)跨过小河,上身正直,保持重心平衡。
⑷走小路:快速走过小路,两手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幼儿进行练习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师扮演兔妈妈的角色,带领幼儿去采蘑菇。
1.教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本领,现在妈妈带你们去采蘑菇。
2.教师带领幼儿先过独木桥,再钻过山洞,再跨过小河,练习三遍。
3.让幼儿走过小路去采蘑菇。
(四)教师带领幼儿回家。
1.教师:孩子们,天黑了,咱们应该回家了。
2.教师带幼儿原路返回。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练习幼儿的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由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游戏进行中,有一部分幼儿会因动作慢而对活动的进行造成影响。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引导幼儿。
一、活动意图
中班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定的水平,但仍需加强训练。在游戏中加强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既保持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锻炼幼儿的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越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
2.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三、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每人一个、小篮子每人一个、蘑菇(小纸团若干)、小路(高2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独木桥(高15厘米,宽3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用积木块支起两头)、小河(两根平行放着的绳子,距离为40厘米)、山洞(直径60厘米的拱门)、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操,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带幼儿练习双脚跳、钻、爬、平衡的基本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1.请3—4个幼儿出列,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示范练习。走障碍物前,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每走完一个障碍物,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走,不能推搡,也不能拥挤。
⑴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以保持平衡。
⑵钻山洞:双手着地,两膝着地,爬过山洞。
⑶过小河:爬过山洞后通过助跑(2米)跨过小河,上身正直,保持重心平衡。
⑷走小路:快速走过小路,两手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幼儿进行练习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师扮演兔妈妈的角色,带领幼儿去采蘑菇。
1.教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本领,现在妈妈带你们去采蘑菇。
2.教师带领幼儿先过独木桥,再钻过山洞,再跨过小河,练习三遍。
3.让幼儿走过小路去采蘑菇。
(四)教师带领幼儿回家。
1.教师:孩子们,天黑了,咱们应该回家了。
2.教师带幼儿原路返回。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练习幼儿的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由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游戏进行中,有一部分幼儿会因动作慢而对活动的进行造成影响。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引导幼儿
活动重点: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三、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每人一个、小篮子每人一个、蘑菇(小纸团若干)、小路(高2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独木桥(高15厘米,宽3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用积木块支起两头)、小河(两根平行放着的绳子,距离为40厘米)、山洞(直径60厘米的拱门)、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操,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带幼儿练习双脚跳、钻、爬、平衡的基本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1.请3—4个幼儿出列,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示范练习。走障碍物前,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每走完一个障碍物,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走,不能推搡,也不能拥挤。
⑴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以保持平衡。
⑵钻山洞:双手着地,两膝着地,爬过山洞。
⑶过小河:爬过山洞后通过助跑(2米)跨过小河,上身正直,保持重心平衡。
⑷走小路:快速走过小路,两手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幼儿进行练习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师扮演兔妈妈的角色,带领幼儿去采蘑菇。
1.教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本领,现在妈妈带你们去采蘑菇。
2.教师带领幼儿先过独木桥,再钻过山洞,再跨过小河,练习三遍。
3.让幼儿走过小路去采蘑菇。
(四)教师带领幼儿回家。
1.教师:孩子们,天黑了,咱们应该回家了。
2.教师带幼儿原路返回。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练习幼儿的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由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游戏进行中,有一部分幼儿会因动作慢而对活动的进行造成影响。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引导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