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怪小树》

《大班语言教案《怪小树》》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语言教案《怪小树》

1、大班语言教案《怪小树》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童话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特点,初步学习归纳作品的主题。

  2、帮助幼儿体验关爱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感。

  3、帮助幼儿感受美丽、灵巧、光秃秃等词汇。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教学准备:

  1、磁铁活动教具“怪小树”,小蚂蚁,各种形状的小树叶及桔子、苹果、枣子、梨。

  2、音乐磁带。

  3、电脑软盘。

教学过程:

  一、讨论:树叶有什么作用导入本课。

  二、分段分层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初步感受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段讲述故事。

  提问:

  1、只剩下一片小树叶的时候,小树是怎么想的?

  2、小树会救小蚂蚁吗?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现在小树变得怎么样了?

  4、这棵怪小树,怪在哪里?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给故事起名字叫《怪小树》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第二次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引导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初步学会归纳主题。

  五、讨论:

  1、故事中为什么说小树是怪小树?

  2、大家想什么办法帮助小树?

  (小树是怎样变成怪小树的?)

  3、大家为什么都愿意帮助它呢?

  4、如果你来种怪小树,你希望怪小树上结出什么东西?回家以后把它画下来。

2、大班语言教案《不开心的小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会让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3、知道不开心的人大家都不喜欢,开朗的人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能简单复述故事。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

  1、教学挂图一套(四幅)。

  2、小雪花剪纸、雪姑娘、雨、蚯蚓、小鸟、小朋友等图片若干;小树头饰每人一个、开心记录纸、彩笔。

  经验准备:

  1、幼儿已回忆过自己的开心事和不开心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的开心,你们看看老师的表情(两眼笑得眯成一条缝)这样表示什么?

  (做皱眉头、嘟着脸的表情)这样又表示什么?

  师:孩子们,你们有过不开心的时候吗?不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呢?为什么不开心?

  小结:每个人都有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小树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你们想知道小树为什么不开心

  吗?请听故事《不开心的小树》

  (二)、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2、提问:

  ⑴山坡上有棵不开心小树,他和谁长在一起?他们遇到了什么事?⑵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不开心

  小树又是怎么做的呢?

  ⑶你觉得谁做的对?为什么?

  ⑷不开心小树不喜欢大家,大家都不愿意去他那里。结果怎么样呢?

  ⑸你们喜欢天天皱着眉、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吗?

  ⑹如果他不皱着眉、板着脸,你们喜欢他吗?

  小结:是呀,蚯蚓、小鸟、小朋友都不喜欢不开心小树,因为他不喜欢大家,天天板着脸,不开

  心。不开心的小树没有了朋友,孤孤单单。

  过渡语:就这样夏天过去了,冬天悄悄地来临了。不开心的小树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小

  朋友们继续听故事。

  (三)、讲述故事第二部分,提问:不开心的小树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

  1、讲述故事的其余部分。

  2、提问:师:故事讲完了,不开心小树怎么样了呢?怎样变成的开心小树呢?

  ⑴冬天的晚上,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开心小树伸出长长的手臂,捧住小雪花,让它落在自己的身上。)

  ⑵不开心小树看到开心小树披着满身的雪花,真漂亮!也想让

  自己变得漂漂亮亮。他是怎么做的?

  请大家学一学他的动作。(他使劲张开双臂,张开树叶,去捧住小雪花。)

  ⑶后来怎么样了呢?(他使劲伸开双臂,小雪花也落在了他的身上。)

  过渡语:看!现在的不开心小树眉头不皱了,脸也不板了,他开心吗?你们喜欢他吗?

  ⑷天亮了,小朋友们都出来玩,看见小树们会怎么样呢?

  ⑸玩什么呢?玩得怎么样?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⑹后来,不开心小树怎么样了呢?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不开心小树也长大起来,树叶变得绿绿的,树枝变得粗粗的。)

  ⑺蚯蚓和小鸟看见不开心的小树不皱着眉头了,又会怎么做呢?

  (蚯蚓来松土)(小鸟来做窝、唱歌、捉虫子大家都喜欢他。)

  ⑻后来,山坡上皱着眉头、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哪儿去了?

  (都变成了开心小树)。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并表演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现在的不开心小树吗?现在,他也变成了开心的小树,我们一起来学学不

  开心小树是怎样变成开心小树的。

  1、小朋友们,我们怎么知道他不开心呢?(通过表情、语言、动作)

  2、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3、下雪了,不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五)、分组讨论:如何做一个开心的小朋友

  1、你喜欢开心小树还是不开心小树?

  2、你想做一个开心的小朋友还是不开心的小朋友?为什么?

  3、假如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怎样让自己开心?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只要我们开心的看待周围的事,你就会快乐。最近,老师就遇

  到了不开心的事,我的手指被门挤了,很不开心。但是,我想,如果是小朋友那会更惨,所以,我

  又很开心,我克服困难给你们上课,用左手写字感觉很开心。你们说对吗?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一

  定要记住:开心就会快乐!

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做《开心记录》,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内容很丰富,而且也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有开心与不开的时候,幼儿已有了这些宝

  贵的回忆,很自然地就能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在第一环节,老师请幼儿回忆自己不

  开心的时刻。孩子们在回忆时,除了使劲地想有什么事情令自己不开心,而且也能够再次体验不开

  心的情绪。第二环节,老师通过设疑,帮助孩子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在第一遍初步欣赏故事

  后,基本上对故事的四要素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这一环节,老师采取渐进式地提问来帮助孩子了解

  故事内容。在完整地欣赏故事内容时,通过角色表演,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进入到了故事情境中,

  从而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在这一环节实现了活动的重点。活动的最后,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做

  一名开心的小朋友”。幼儿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地、大方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同伴之间相互分

  享快乐的经验和回忆,知道开朗的人将会得到更多的好朋友。

  整节活动,课堂气氛融洽,自然。孩子们对故事的主人公—小树非常地亲切,因为它就来自于

  我们的生活。自然而然的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故事中。教师也给孩子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学习

  环境,让孩子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提问,较好地实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的朋友》含反思

【设计思路】

  1、活动素材分析《小树的朋友》是中班的一个语言活动,本次活动是以此为基础,运用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及词组,能够较完整地复述故事内容。在集体阅读的环节,通过简单的解释个别词组:如搔痒痒、擦来擦去等,以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冬装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运用自己的想法去懂得爱护小树,知道怎样做才是爱护小树,并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有一个小小的提升,讨论一下树的作用。

  2、班级幼儿情况分析我们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语言水平,能够较完整地复述故事内容,因此设计这次活动,希望能加强幼儿复述故事的能力。

  3、活动价值分析环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事情之一,如果要环保,首先就得爱护花草树木,因此要让幼儿从小培养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意识,还能从"小树的朋友",朋友角度,幼儿能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并要尊重别人,而不是伤害。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看看、听听、讲讲等方式,理解小树找朋友的过程,用大胆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2、通过故事,激发爱护小树的情感,了解爱护小树的方法。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材料与环境创设】

  课件

【重点与难点】

  重点:激发爱护小树的情感,了解爱护小树的方法。

  难点:用大胆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集体阅读→大胆表述→互动讨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出示课件图片第2张关键问题:

  1、小朋友们,看看这里面有些什么?(小树)还有什么呀?(太阳、小房子)

  2、只有一棵小树,小树开心吗?(不开心)所以它想找一些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小树找了哪些朋友呢?(想)

  二、集体阅读边播放课件,边讲解故事内容那么,你们猜一猜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树的朋友》)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图片一:

  1、谁来了,看到小树,你觉得它会怎么做?

  2、那么我们是怎么搔痒痒的呢?这样搔痒痒,小树的树皮会怎么样?

  图片二:

  1、小牛来了,看到小树,它是怎么做的?

  2、这样的朋友,小树喜欢吗?(不喜欢)为什么?小牛这样做,小树会怎么样?

  图片三:

  1、小猴来了,他在干什么?

  2、这样的朋友,小树喜欢吗?(不喜欢)为什么?

  图片四:这样的朋友,小树喜欢吗?(不喜欢)为什么?

  图片五:小树遇到了小羊、小牛、小猴,还有小娃娃,你们觉得他们是不是小树的朋友呢?为什么?

  小结:不是,因为小羊、小牛、小猴,还有小娃娃做的都是伤害小树的事情,一点也不爱护小树,小树肯定不喜欢交这样的朋友。你们会不会伤害花草树木呢?我们的故事还没结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图片六:播放声音。

  1、这时,飞来了一群什么?(小鸟)它们是怎样落在树枝上(轻轻地)它们在干什么呀?(唱起歌来)唱了什么?(啦啦拉,啦啦拉,我们是小树的好朋友)

  2、为什么小鸟飞走了,小树还挥动着手儿说再见?

  图片七:

  1、大家听了,很不好意思。后来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2、现在,小树快乐吗?为什么?它有几个朋友?(小羊、小牛、小猴、小娃娃、小鸟都是小树的朋友)

  小结:小树真快乐,它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了,这些朋友都很爱护它。

  三、大胆表述根据图片,用大胆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四、互动讨论小朋友们真厉害,这么快就会自己讲这个故事了。小朋友们想不想做小树的朋友呢?(想)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想小树的朋友那样爱护它呢?(是)其他的花草树木我们要保护吗?(要)为什么?

  小结: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不但能做好多东西,而且还能保护我们,如果树排成一排,能挡住风沙,树还能吸尘、吸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树木!

【延伸活动】

  说说我们怎样来保护在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呢?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4、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怪小树》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理解童话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特点,初步学习归纳作品的主题。

  帮助幼儿体验关爱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感。

  帮助幼儿感受美丽、灵巧、光秃秃等词汇。

  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准备:

  磁铁活动教具“怪小树”,小蚂蚁,各种形状的小树叶及桔子、苹果、枣子、梨。

  音乐磁带。

  电脑软盘。

教学过程:

  一、讨论:树叶有什么作用导入本课。

  二、分段分层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初步感受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段讲述故事。

  提问:

  1、只剩下一片小树叶的时候,小树是怎么想的?

  2、小树会救小蚂蚁吗?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现在小树变得怎么样了?

  4、这棵怪小树,怪在哪里?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给故事起名字叫《怪小树》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第二次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引导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初步学会归纳主题。

  五、讨论:

  1、故事中为什么说小树是怪小树?

  2、大家想什么办法帮助小树?(小树是怎样变成怪小树的?)

  3、大家为什么都愿意帮助它呢?

  4、如果你来种怪小树,你希望怪小树上结出什么东西?回家以后把它画下来。

5、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怪小树》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童话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特点,初步学习归纳作品的主题。

  2、帮助幼儿体验关爱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感。

  3、帮助幼儿感受美丽、灵巧、光秃秃等词汇。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教学准备:

  1、磁铁活动教具“怪小树”,小蚂蚁,各种形状的小树叶及桔子、苹果、枣子、梨。

  2、音乐磁带。

  3、电脑软盘。

教学过程:

  一、讨论:树叶有什么作用导入本课。

  二、分段分层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初步感受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段讲述故事。

  提问:

  1、只剩下一片小树叶的时候,小树是怎么想的?

  2、小树会救小蚂蚁吗?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现在小树变得怎么样了?

  4、这棵怪小树,怪在哪里?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给故事起名字叫《怪小树》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第二次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引导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初步学会归纳主题。

  五、讨论:

  1、故事中为什么说小树是怪小树?

  2、大家想什么办法帮助小树?

  (小树是怎样变成怪小树的?)

  3、大家为什么都愿意帮助它呢?

  4、如果你来种怪小树,你希望怪小树上结出什么东西?回家以后把它画下来。

6、大班语言故事教案《小树丫丫礼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悲痛、伤心、感激的不同情感。

  2、学习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金色小树叶一片,音乐磁带,自制配套图片,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教师掌中物,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小小的礼物,就在我的手掌中,你们猜猜是什么呢?;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幼儿猜猜,教师:(亮出小树叶)看,这是什么?金色的小树叶怎么会是礼物呢?

  2、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故事内容。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进行小结。

  (3)、引导幼儿将音乐与故事情节匹配。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说说两段音乐的不同,引导幼儿讨论选择怎样的音乐。教师配上音乐讲故事。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学习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前半段小树丫丫受伤了用怎样的声音讲,后半段小树丫丫得救了该用怎样的声音讲。

  幼儿随音乐讲故事。

  4、总结谈话。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如何帮助别人的,帮助别人后自己的心情如何?

  活动反思:

  活动围绕“礼物”这个问题展开叙述,幼儿对“礼物”很感兴趣,发言也很积极。《礼物》这个语言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合适的礼物能带给别人快乐。通过赠送礼物,懂得关心别人。另外还要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选材接近生活,符合大班小朋友学习。在这次活动中我准备得比较充分,我相信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把一堂语言课上好。总体来说,幼儿表演得还是很不错的。我想,以后对故事内容熟悉了他们一定会表演得更好。

7、大班语言《不开心的小树》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会让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3、知道不开心的人大家都不喜欢,开朗的人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经过,锻炼自己口语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

  1、教学挂图一套(四幅)。

  2、小雪花剪纸、雪姑娘、雨、蚯蚓、小鸟、小朋友等图片若干;小树头饰每人一个、开心记录纸、彩笔。

  经验准备:

  1、幼儿已回忆过自己的开心事和不开心事。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的开心,你们看看老师的表情(两眼笑得眯成一条缝)这样表示什么?

  (做皱眉头、嘟着脸的表情)这样又表示什么?

  师:孩子们,你们有过不开心的时候吗?不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呢?为什么不开心?

  小结:每个人都有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小树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你们想知道小树为什么不开心

  吗?请听故事《不开心的小树》

  (二)、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2、提问:

  ⑴山坡上有棵不开心小树,他和谁长在一起?他们遇到了什么事?⑵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不开心

  小树又是怎么做的呢?

  ⑶你觉得谁做的对?为什么?

  ⑷不开心小树不喜欢大家,大家都不愿意去他那里。结果怎么样呢?

  ⑸你们喜欢天天皱着眉、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吗?

  ⑹如果他不皱着眉、板着脸,你们喜欢他吗?

  小结:是呀,蚯蚓、小鸟、小朋友都不喜欢不开心小树,因为他不喜欢大家,天天板着脸,不开心。不开心的小树没有了朋友,孤孤单单。

  过渡语:就这样夏天过去了,冬天悄悄地来临了。不开心的小树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小朋友们继续听故事。

  (三)、讲述故事第二部分,提问:不开心的小树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

  1、讲述故事的其余部分。

  2、提问:师:故事讲完了,不开心小树怎么样了呢?怎样变成的开心小树呢?

  ⑴冬天的晚上,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开心小树伸出长长的手臂,捧住小雪花,让它落在自己的身上。)

  ⑵不开心小树看到开心小树披着满身的雪花,真漂亮!也想让自己变得漂漂亮亮。他是怎么做的?

  请大家学一学他的动作。(他使劲张开双臂,张开树叶,去捧住小雪花。)

  ⑶后来怎么样了呢?(他使劲伸开双臂,小雪花也落在了他的身上。)

  过渡语:看!现在的不开心小树眉头不皱了,脸也不板了,他开心吗?你们喜欢他吗?

  ⑷天亮了,小朋友们都出来玩,看见小树们会怎么样呢?

  ⑸玩什么呢?玩得怎么样?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⑹后来,不开心小树怎么样了呢?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不开心小树也长大起来,树叶变得绿绿的,树枝变得粗粗的。)

  ⑺蚯蚓和小鸟看见不开心的小树不皱着眉头了,又会怎么做呢?

  (蚯蚓来松土)(小鸟来做窝、唱歌、捉虫子大家都喜欢他。)

  ⑻后来,山坡上皱着眉头、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哪儿去了?

  (都变成了开心小树)。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并表演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现在的不开心小树吗?现在,他也变成了开心的小树,我们一起来学学不开心小树是怎样变成开心小树的。

  1、小朋友们,我们怎么知道他不开心呢?(通过表情、语言、动作)

  2、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3、下雪了,不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五)、分组讨论:如何做一个开心的小朋友

  1、你喜欢开心小树还是不开心小树?

  2、你想做一个开心的小朋友还是不开心的小朋友?为什么?

  3、假如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怎样让自己开心?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只要我们开心的看待周围的事,你就会快乐。最近,老师就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我的手指被门挤了,很不开心。但是,我想,如果是小朋友那会更惨,所以,我又很开心,我克服困难给你们上课,用左手写字感觉很开心。你们说对吗?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一定要记住:开心就会快乐!

  五、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做《开心记录》,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内容很丰富,而且也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有开心与不开的时候,幼儿已有了这些宝贵的回忆,很自然地就能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在第一环节,老师请幼儿回忆自己不开心的时刻。孩子们在回忆时,除了使劲地想有什么事情令自己不开心,而且也能够再次体验不开心的情绪。第二环节,老师通过设疑,帮助孩子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在第一遍初步欣赏故事后,基本上对故事的四要素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这一环节,老师采取渐进式地提问来帮助孩子了解故事内容。在完整地欣赏故事内容时,通过角色表演,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进入到了故事情境中,从而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在这一环节实现了活动的重点。活动的最后,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做一名开心的小朋友”。幼儿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地、大方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同伴之间相互分享快乐的经验和回忆,知道开朗的人将会得到更多的好朋友。

  整节活动,课堂气氛融洽,自然。孩子们对故事的主人公—小树非常地亲切,因为它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自然而然的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故事中。教师也给孩子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提问,较好地实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