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外星人长什么样?》

《大班教案《外星人长什么样?》》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教案《外星人长什么样?》

1、大班教案《外星人长什么样?》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猜测其他行星上有没有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能猜测其他行星上人的外貌,并用绘画形式表现。

  3、懂得与同伴分享创作缘由。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其他行星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外星人图片若干张、画纸40张、勾线笔40把、油画棒每组一盒。

【活动过程】

  一、以问答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思考与想象。

  引导语:其他行星上有人吗?说出理由。

  小结:现在其他行星上有没有人,我们都还不确定。有的小朋友们觉得其他行星上有人,那会长成什么样的呢?

  二、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猜想和绘制外星人的欲望。

  引导语:有些人和我们小朋友一样,觉得其他行星上有人,他们觉得外星人长这样,和你们想象中的外星人长得一样吗?(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画出你们心中的外星人。

  三、分享交流,体验绘画的快乐。

  引导语:为什么你想画这样外貌的外星人?

  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外星人都很特别,下课后,你们可以互相看一看,说一说,说不定你们画的外星人是住在同一个行星上。

【活动延伸】

  在建构区为外星人拼搭宇宙飞船或是拼搭你们觉得外星人需要用的东西。

2、大班安全教育教案《游泳抽筋,怎么办?》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部位抽筋时相应的处理方法。

  2、掌握简单的正确处理抽筋的方法。

  3、形成遇事勇敢镇定、想办法解决的习惯。

  4、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小男孩布偶一个,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布偶表演。

  (1)教师操作小男孩布偶。

  小男孩在水里游泳,突然大叫:“哎呦,我的小腿抽筋了,怎么办?”

  (2)教师:糟糕,小男孩的小腿抽筋了。游泳时身体抽筋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好,会造成溺水。不过我们不能惊慌,要冷静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谁知道抽筋的时候该怎么办?快帮他想想办法吧!

  (3)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师:你们的办法对不对?让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请打开幼儿用书第28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活动展开:阅读幼儿用书。

  (1)引导幼儿观察书上第28页图,学习手不抽筋的处理方法。

  ①教师:如果手部抽筋应该怎么处理呢?我们来看第一幅图。

  ②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回答。

  ③教师小结并示范正确动作:手部抽筋,将将手握紧,再用力张开。快速反复做几次,手部就不抽筋了。大家一起做一做。

  ④教师带领幼儿做2-3次。

  (2)引导幼儿观察书上第29页图,学习脚部抽筋的处理方法。

  ①教师:如果脚抽筋应该怎么处理呢?我们来看下面一幅图。

  ②请幼儿观察并讲述。

  ③教师小结并示范正确动作:脚部抽筋是游泳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可以用一只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的腿伸直。如果水较深,没有办法站立,可以吸一口气仰躺在水面上,等待救生员来救助。

  ④教师带领幼儿做2-3次。

  3、活动总结:处理游泳抽筋的方法。

  教师:游泳时水温较凉会刺激肌肉引起抽筋,游泳时遇到手脚抽筋千万不要惊慌,照着我们学的方法去做很快就能解决问题。下次游泳时你不仅可以自己解决问题,还能帮助出现抽筋情况的其他人。

  4、活动延伸:练习处理游泳抽筋。

  幼儿面对面轮流练习处理游泳时手脚抽筋的方法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练习了游泳抽筋时的处理方法,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个旁边的小朋友,面对面地练习一下吧!要商量好,谁先谁后,如果你的伙伴做错了,请你帮他改正。

  (2)幼儿两两结伴,互相练习处理抽筋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3)重点引导幼儿练习脚部抽筋的处理方法。

3、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外星人长什么样?》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猜测其他行星上有没有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能猜测其他行星上人的外貌,并用绘画形式表现。

  3、懂得与同伴分享创作缘由。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其他行星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外星人图片若干张、画纸40张、勾线笔40把、油画棒每组一盒。

【活动过程】

  一、以问答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思考与想象。

  引导语:其他行星上有人吗?说出理由。

  小结:现在其他行星上有没有人,我们都还不确定。有的小朋友们觉得其他行星上有人,那会长成什么样的呢?

  二、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猜想和绘制外星人的欲望。

  引导语:有些人和我们小朋友一样,觉得其他行星上有人,他们觉得外星人长这样,和你们想象中的外星人长得一样吗?(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画出你们心中的外星人。

  三、分享交流,体验绘画的快乐。

  引导语:为什么你想画这样外貌的外星人?

  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外星人都很特别,下课后,你们可以互相看一看,说一说,说不定你们画的外星人是住在同一个行星上。

【活动延伸】

  在建构区为外星人拼搭宇宙飞船或是拼搭你们觉得外星人需要用的东西。

4、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哪个轻?哪个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哑剧 “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屈,老师.教,案,网"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如果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吗?如果将“轻重”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样表示最简单、最清楚?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1、请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在对应方法栏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试试:用它能不能比较物体的轻重?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也将结果记在相应的方法栏下面;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你几次比较的结果是否一致?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材料、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的结果是否一致?你觉得问题在哪里?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操作练习:

  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游戏,请根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情况在两边敲上一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大桶与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采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成功感。

5、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你害怕一个人睡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体验,让幼儿了解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鼓励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一个人睡的勇敢经历或者坦然讲出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

  3、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幼儿了解夜晚,进一步树立幼儿自己睡的信心。激励幼儿乐意尝试一个人自己睡。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课件、调查表、气球,面具,眼罩等。

  活动过程:

  一、PPT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场地,依次入座。

  2、提问:

  ①刚才的音乐里提到,你们现在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大班的小朋友)②你认为大班的小朋友应该是什么样的?(坚强、勇敢等) 坚强、勇敢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3、师:有这样一位大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你们说的那样坚强、勇敢的吗?(观看PPT)

  二、调查统计,你害怕一个人睡吗?

  1、师:看看刚才的那个孩子怎么了?谁来说说,他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2、师:喔,原来他是害怕一个人睡觉。那你们害怕一个人睡吗?现在是自己一个人睡觉吗?(教师出示调查表,请自己睡的小朋友将自己的笑脸卡贴在是的一边,请不是自己一个人睡得小朋友将笑脸卡贴在不是的那一边。请幼儿作比较。)

  三、出示幼儿不愿睡觉问题,引导幼儿讨论解决方法。

  害怕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你勇敢说出来,就能想办法解决。谁来告诉老师自己为什么害怕一个人睡?集中大家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怕黑

  1.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2.教师根据幼儿交流内容贴图片(用画面表示)

  3.引导幼儿带上眼罩假装睡觉,放各种声音让幼儿感受黑暗。

  4.说说刚才都有哪些声音?摘下眼罩再来听听。

  教师小结:原来那些可怕的声音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这些声音并不可怕。只是因为黑暗中我们的心理在作怪,把它想象成了其他的声音。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关紧门窗,家里还是很安全的。

  5、你们还害怕吗?

  (二)床上滚下来

  1.有什么好办法?

  2. 教师根据幼儿交流内容贴图片(用画面表示)

  (三)做噩梦

  1.为什么做噩梦?

  2.有什么好办法不做噩梦?

  (四)怕鬼

  1. 师:世界上有鬼吗?老师也能变成鬼,你们相信吗?

  2.老师和幼儿一起带上面具装鬼,孩子们互相看看对方的样子。

  3.播放恐怖音乐。

  4.音乐停,孩子互相摘下面具。瞧!原来鬼是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刚才都是 装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也是我们的心理在作怪想象的,弄清楚了以后现在还害怕吗?

  四、用自己的方式克服恐惧每个人心里都会想象出一些奇奇怪怪可怕的东西,当我们处在黑暗中就会想起它,越想越害怕。

  1.你最害怕什么?

  2.把自己害怕的东西贴在气球上。

  3.幼儿交流自己害怕的东西4.踩气球-用自己的方法让它们从世界永远消失。

  (小结:小朋友们已经找到了好多自己睡觉时不再害怕的办法,心里最害怕的东西也已经消除掉了,下面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好好的享受美丽而宁静的夜晚吧。)

  五、创设情境,体验优美意境

  1、教师请幼儿看课件,欣赏夜晚的美丽景色,共同体验夜晚的美好。

  2、师:一个人睡很舒服,不仅对身体有帮助而且还是一个人长大的标志。要上一年级了,都要学会一个人睡,对吗?那我们从今天晚上开始就尝试着一个人睡好吗?最后祝每个小朋友天天都拥有美好的夜晚,睡的香,睡得甜,身体棒!

  活动反思:

  惧怕黑暗是幼儿常见的一种情绪表现。在幼儿的体育活动中,经常创设一些环境和条件,鼓励他们在黑暗里勇敢地参与活动,就会逐渐消除他们对黑暗的恐惧心理。本设计活动就是把培养幼儿在黑暗中的活动能力富于有趣的游戏之中,这样,既提高了幼儿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又使他们的身体动作得到相应的发展。

6、大班主题优秀教案《人生活在陆地上还是在海洋里好?》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辩论,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幼儿完整讲述,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已了解辩论的知识,并组织幼儿看浅显易懂的辩论赛。

  2、物质准备

  字卡:我认为……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我认为、特别、有趣、独特、精彩、响亮、苹果队、雪梨队。

  彩旗六面、知识问答题十道、号码牌十四个。

  三、活动过程:

  1、师生谈话,导入活动。

  生:我认为人生活在海洋里好!

  生:我认为人生活在陆地上好!

  师:小朋友,人到底生活在海洋里好还是生活在陆地上好呢?“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请你们找一个同伴讨论一下。

  2、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

  师:原来小朋友当中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那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人生活在陆地上好还是生活在海洋里好?》。

  3、向幼儿介绍辩论赛的规则。

  教师组织幼儿自由选择自己的立场,正反两方队员、拉拉队分别为自己队喊口号打气。

  4、一一辩论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一辩论的要求,要求幼儿学习用“我认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幼儿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给予简单的鼓励和评价。

  5、驳论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驳论的要求,要求一方幼儿用“我认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用“虽然……但是……我认为”的句式进行反驳,幼儿进行对应驳论,教师在这个环节同样进行简单鼓励和评价。

  6、教师小结。

  我们的辩论赛到此告一段落了,小朋友都表现的很好。其实人生活在陆地上还是生活在海洋里都有好处和不好之处,关键的是我们从小要热爱学习,学会爱护环境,等我们长大了做科学家,我们一起到月球上住好吗?虽然今天辩论赛双方不分上下,但是我们必须分出输赢。怎么办呢?不过不要紧,下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更加精彩、刺激的知识抢答赛。

  7、知识抢答赛。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最后产生冠军、亚军,请出颁奖嘉宾进行颁奖,整个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是以谈话的方式直接导入,让幼儿回顾以往“六一”是怎样度过的。。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在谈话中,孩子们都很积极表达,“我以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以前在班级表演节目,老师帮我们化妆了,我觉得很开心……..”有的还说:“妈妈送给我一份礼物,我很高兴……”通过谈话,还让他们讨论这样过“六一”节你们觉得怎么样?让他们表达自己对自己的节日的一种看法和向往。接着通过观看图片,欣赏其他小朋友庆祝节日的方式,让孩子来讲一讲别人的快乐,最后结合已有经验和习得经验,大家来谈一谈今年我们的节日可以怎么度过,旨在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中我采取了个别交流、小组讨论、两两讨论等形式,变化形式,进一步增强谈话的多样性。

  活动结束后,结合以前组织得谈话活动,我做了一下反思与总结,为以后的谈话活动作参考:

  1、选择的话题要贴近幼儿生活

  恰当的话题,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要说,选择适宜的话题很重要,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升。谈话活动中,教师可适时帮助幼儿理清话题的头绪,从点到面地说开来。例如本次活动“我们的节日”,这是幼儿感受较深的话题,贴近生活,当教师让幼儿谈谈“你以前是怎么过六一”时,孩子们个个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2、语言环境要宽松、自由。

  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应真诚平等地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幼儿的每一句话,不随意打断幼儿、学会等待幼儿,不断鼓励、支持幼儿,努力营造宽松氛围,让幼儿在无压力、无拘束的氛围中自由的表达。

  3、帮助幼儿学会倾听。

  运用体态、眼神、手势等无声的方式暗示幼儿尊重他人,专心听老师、同伴的发言,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可以直接告诉幼儿,也可通过表扬会倾听的孩子,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在任何领域都非常重要。

  4、关注幼儿兴趣点让孩子会说。

  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乐意去交谈和探索,老师应随时关注幼儿活动,捕捉幼儿的兴奋点,激发幼儿思维过程中的兴趣点,抓住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逐步提高孩子的谈话水平,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5、教师要提高语言驾驭的能力。

  教师提问时,问题指向要明确,使幼儿能很快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有效思考后回答。教师要推敲回应的方式,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话,自己抢着替代回答,要多肯定、鼓励幼儿的回答。这对激发幼儿的谈话热情、帮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是极其有效的。在活动中要发觉幼儿的点滴进步,发现幼儿创造的火花,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深深领悟。

7、社会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反思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及地震的危害。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初步掌握在幼儿园、家庭、户外避震的应急方法。体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设计意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至今年五月刚好已十年。5月11日我园也进行了防地震演练活动。地震就在我们身边,学会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是多么重要!幼儿园的孩子们是弱势群体,大多数没有遇到过这类事情,没有直接经验,有的只是从电视中接收到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救援信息。因此我设计了此次安全教育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是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和自救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地震及地震的危害。

  2.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初步掌握在幼儿园、家庭、户外避震的应急方法。

  3.体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活动准备

  PPT 视频 音乐 书包 枕头

  活动过程

  一、观看地震视频引入。

  1.师:小朋友们早上好,我们一起观看一段视频吧,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哦,看完之后老师会请小朋友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吧。

  2.师: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底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二、观察照片,幼儿交流。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几组照片吧。然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地震前后都有哪些变化?地震前和地震后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是的,地震的破坏性很大,地震后房子倒塌,倾斜,变成了废墟。大桥、道路断裂,山体滑坡,很多人被压在或者埋在废墟地下,受伤了或者失去他们的生命……

  三、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

  1.园内地震逃生演练经验交流。

  与幼儿一起回忆参加园内避震逃生演练的经历。

  小结:在幼儿园发生地震时,保持镇定,双手抱头或取物保护好头部,蹲在课桌、钢琴等下面,不靠近窗户或悬挂物;等余震过后,在老师的带领下顺着安全疏散通道往大操场等宽敞的地方避震。

  2.在家里发生地震时注意事项。

  师:“平时在家中可以准备什么,当发生地震的时候,应该怎么做?”(避震应急包等)

  小结: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应及时关掉电源、煤气灶等开关;往卫生间、床、桌椅旁等较牢固的地方避震,不靠近窗户;不乘坐电梯、不跳楼……

  3.生活经验迁移之户外避震。

  “发生地震时,你在户外,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小结:赶紧往宽敞的公园、草坪、空地撤离,不靠近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建筑物。

  四、地震应急演练。(放音乐)

  1.游戏《地震来了》

  幼儿听教师的指令地震演练,就地避震。

  2.互相交流避震想法。

  “现在参加地震模拟演练,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样避震的?谁的避震方法正确?谁的方法还需改进?怎么做会更安全?”

  3.观看《地震逃生篇》,梳理小结正确避震的自救方法。

  活动反思

  整个组织过程中,运用的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有现场避震模拟演练、有自由分散交流地震前后对比照片、有家庭避震录像的分享……特别是在观看幼儿在园模拟地震逃生演练的真实照片时,帮助幼儿马上回忆起避震的正确方法;在观看、互动、交流、演练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地震的危害,懂得说出幼儿园、家庭、户外三个不同场所避震的应急方法。串珠式的组织环节,循序渐进,幼儿学以致用,提高了自救自护能力。

  活动中,自身能够以情感人,以语动人,影响着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互动中幼儿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的此起彼伏不断地变化着。他们切身地体验和感受着就地避震、自救自护的真实性,体验到了在灾难面前,只要镇定不慌张,只要自我安全防护的方法得当,危害系数也会随之减少;帮助幼儿消除对地震等灾难的心理恐惧,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但是,在幼儿就地避震,交流避震想法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及时观察、捕捉幼儿就地避震的现状,进行点评和引导。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8、社会活动《遇到火灾怎么办?》大班安全教案

  本课活动让幼儿通过观看着火的视频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通过操作小实验“蜡烛灭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设计意图

  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而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常常让自己的小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因此如何能让小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呢?他们在事故发生时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大班幼儿虽然懂得了一些日常的安全知识,但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身体发育还不十分完善,动作尚未高度协调,反应不够灵敏,他们不能预料、也难以运用已有的安全知识去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常常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依据《指南》关于幼儿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目标与建议,针对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特别设计这一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同时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火灾视频、蜡烛、操作框、玻璃杯、湿毛巾

  活动过程

  一、观看着火视频,引出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视频资料后,抛出问题:“着火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请幼儿自由讲述。

  二、 小实验“蜡烛灭了”。

  教师:“如果发现火刚刚燃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请幼儿操作小实验“蜡烛灭了”。幼儿尝试操作筐里面的材料进行灭火实验,并请部分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让蜡烛熄灭的。

  教师小结:当火刚刚烧起来,可以用破衣服去扑灭,也可以用沙、浸水的棉被盖住,同时也可以用灭火器隔绝空气灭火。

  三、如果发生火灾,没有办法扑灭,你该怎么保护自己?

  教师:“如果火灾已经没有办法扑灭了,我们应该快速撤离火场,怎样在撤离中保护自己?”教师出示PPT进行知识点讲述。

  (1)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或匍匐前进撤离。

  (2) 楼层着火,当人在二楼,应该一个个跟着走,不可拥挤下楼。

  (3)如果火已经烧到身上,应该就地打滚,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不能奔跑。

  教师小结:当火灾发生之后,小朋友千万不要慌张,要保护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在报警的时候要说清楚自己的所处位置,在得到消防队的明确回答后,才可以挂下电话。

  四、防火演习。

  情景:教室里突然出现浓烟,教师表现慌张地说:“小朋友不好了,幼儿园的失火,我们赶快撤离现场。”提醒幼儿不必慌张,就地找到可以帮助我们离开的用品。教师和幼儿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下楼撤离。

  活动总结

  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先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录像寻找答案。此外,我还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游戏法层层深入、加以整合。例如:大胆地鼓励小孩子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现在要倡导的。在活动当中,我多次的让幼儿发生火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带着问题去思考。在幼儿都掌握了报火警、逃生方法时,例如:老师扮演消防员,让幼儿来报火警。这一环节也充分体现角色游戏给小孩子带来的趣味性、知识性。又如:在检验小孩子是否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时。让小孩子完全体验,投入于游戏知识氛围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最后,儿歌结束,让幼儿在歌声中熟记防火知识。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老师抓住生活例子并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真实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

  要提高幼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体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配合,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9、大班英语活动教案《What do you see?》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事物产生兴趣,才能成为获得知识的前提。在一次和孩子们的接触中,我发现班上很多孩子对英语特别感兴趣,课后也会来问我生活中常见的英语单词,鉴于这个情况,同时也发挥自己的特长,我设计了这堂英语活动《What do you see?》,让幼儿在游戏中玩耍,同时也巩固了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体验英语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

  1.学会单词pigdogcat,掌握句型What do you see?I see a ______.

  2.能大胆地演唱和表演歌曲。

  3.大胆地参与活动,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4.通过看、听、说等方式,让幼儿初步掌握单词的发音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朗读单词。

  5.听懂并理解老师的一些简单英语指令,乐于模仿。

  三.活动重点、难点:

  1.学会单词pigdogcat,掌握句型What do you see?I see a ______.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2。游戏活动中用的锤子、球。3。卡片若干张。

  五.教学方法:

  1.自然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3.接教学法 4.沟通式教学法 5.歌谣韵文教学法 6.互动式教学法 7.肢体反应教学法。

  六.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Greetings

  (师)Good morning ,everyone,

  (生)Good morning ,Selina,

  (师)How are you ,

  (生)I’m fine ,thank you.。

  (师)Ok,boy and girls,Are you ready for the class?

  (生)yes, I am ready.

  ●Let’s do finger game.(通过手指做出来很多的小动物,游戏中能让孩子初步了解关于动物的单词,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1.单词教学。

  ●播放课件,引出单词。

  教师利用各种方法来刺激幼儿学习新单词的兴趣。如:大小声游戏、我说你做、我做你说等游戏,让幼儿对单词的发音有个初步的印象。

  ●利用游戏,巩固单词。

  Bomb game:把三张卡片分别放在黑板前,教师把地雷放在任意一张卡片上面,接着幼儿跟随老师读单词,读到放置地雷那张卡片时,孩子们必须停止跟读,否则,将会被地雷炸伤。

  Missing game:让幼儿把眼睛闭起来,随意抽走一张,随后让幼儿找找,看看哪个小动物被藏起来了。(孩子们对游戏最感兴趣了,在游戏中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检测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句型学习做好准备。)

  2.句型教学。

  ●利用情景表演,引出句型。

  让一位小朋友扮演Cody,由她来提出问题,让老师回答。

  师:“Who’s coming today?Hello ,What’s your name?”

  生: “My name is Cody.Hello,everyone. Selina,What do you see?”

  师: “I see a ____.

  ●出示句型条,练习句子。

  教师利用肢体动作,让孩子更快的的记住这句话。(在这一环节中,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这个句子,还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水果单词来巩固这句话,还能达到举一返三的效果。)

  ●播放课件中的游戏,复习句型。

  游戏中有六个数字供幼儿选择,点击不同的数字会有不同的画面,让幼儿大胆说出刚所教的英语句子。

  3.歌曲教学。

  ●播放课件,欣赏歌曲。

  ●教师用开火车的游戏带领幼儿练习歌词。

  ●鼓励幼儿大胆演唱和表演歌曲。

  ●利用游戏,把整个活动推入高潮。

  让幼儿边演唱歌曲边传球,如果老师喊停,球传到哪个小朋友手上,哪个小朋友就得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是唱下一句的歌词。

  三.活动结束,体验学、说英语的乐趣。

  ●幼儿演唱歌曲“Goodbye”,结束今天的英语活动。

  教师和幼儿对话,感受快乐。

  T: So much for today, Are you happy?

  SS:Yes,I’m very 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