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课教案《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音乐课教案《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特点,学习乐句间自然的换气。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长江、黄河的图片及家乡景色的图片,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1.游戏:找音高。
幼儿用手势表示自己听到的基本音后的不同音高。
2.练声
要求幼儿能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并在练声时感知换气,为学唱歌做准备。
3.学习歌曲
(1)老师范唱幼儿欣赏。
提问:歌词里唱了什么/?"屈,老师.教,案,网" 歌曲是几拍子?
( 2)再欣赏一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及歌词内容。
( 3 )欣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欣赏家乡景色的图片。
出示长江、黄河的图片,幼儿边欣赏边跟老师朗诵歌词,进一步理解歌词的意义。
(4)幼儿跟唱歌曲。
重点:唱准三拍子的节奏。
难点:学习换气。
(5)老师伴奏,幼儿集体演唱激发幼儿唱出自豪愉快的情感。
(6)分组演唱,熟悉歌曲。
4.教师总结性评价。
活动反思:
在这次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比较高昂,在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但是孩子们子学习换气时比较困难,特别是平时不喜运动的三个孩子,有提气的现象,需要教师的示范加个别指导。
2、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爱我的家乡》含反思
活动方案:
家乡在黄山脚下太平湖畔,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为使孩子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家乡,特设计此活动方案,并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内容: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环保资料:1黄山松所惧怕的松虫图片。
3、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
4、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师: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家乡"展厅参观,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多美。
二、进入展厅。
1、教师担任解说员,讲解黄山太平湖主要景点。黄山有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风景秀丽闻名天下。
太平湖大桥是座单塔斜拉桥,是亚洲最长的斜拉桥。太平湖许多岛屿如猴岛、鹿岛、蛇岛鸟岛等等。
2、出示有关环保方面照片,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这棵松树怎么了(生病了)如果黄山的松树生病了那会怎么样?
1、黄山变的光秃秃的,不好看了,迎客松、送客松也没有了。
2、没有松树的根固,会引起山体塌翻、泥土流失。
3、没有树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被破坏。
怎么办?(和爸爸妈妈一起宣传在木材进出口时要进行检疫)师:(出示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水为什么会脏?需要保护吗?怎么保护?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太平湖环保问题,并要求孩子从孩子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
自由活动请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解说员。教师给幼儿独立欣赏、讨论的时间。让幼儿畅所欲言,并尝试家乡土特产茶叶、猕猴桃、板栗、香榧等4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好不好?
引导幼儿创编。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黄山黄山的风景天下闻名---风景秀丽天下传太平湖上有座什么桥---太平湖上斜拉桥像只大雁飞的高我爱黄山,我爱太平湖我爱我的家乡教师总结后要求幼儿为诗歌命名《我爱我的家乡》并要求幼儿回去读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听。
5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3、大班语言课教案《我们从小爱祖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中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借助图夹文的形式,初步感知阅读汉字"爱",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参与自主阅读和学前识字游戏活动,感知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黑板一块,粉笔一支。小图片:乌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爱",你知道这是什么字吗(7你会用"爱"字说一句话吗)
2、教师在"爱"的前面逐一出示图片鸟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在黑板上排成一竖排。
3、教师:你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爱什么吗?
4、根据幼儿的讲述在"爱"的后面用粉笔画出简笔画"蓝天、江河、泥土、花朵、中国地图(或红旗)"。
二、师生阅读图夹文诗歌《从小爱祖国》。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从小爱祖国》。
2、教师指图文,带领幼儿阅读诗歌。 '
3、教师:在念"爱"时候,怎样念更好?
三、师生看图文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阅读汉字,探索运用多种方式,朗诵儿歌。
1、教师在"鸟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图片前面写上相应的汉字,鼓励幼儿对照图片认读相应的汉字。
2、将图片拿掉,带领幼儿阅读汉字,朗诵诗歌。
3、在简笔画的旁边写上汉字,引导幼儿读汉字念儿歌。
4、擦去简笔画,引导幼儿阅读汉字念儿歌。
四、帮启发幼儿仿编诗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除了乌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等,你知道还有谁爱蓝天(江河)((采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第三句、第四句)2、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念仿编的儿歌,感知诗歌的节奏。
3、教师:在念"爱"的时候,怎样念更能表现出喜爱的感情呢?(用深情的语调)五、读幼儿用书,感知阅读诗歌。
1、教师:除了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等,你还知道什么?他们也爱蓝天(江河、泥土、花朵)呢?
2、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念仿编的儿歌,感知诗歌的节奏。
附诗歌:
从小爱祖国
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
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
我们小朋友.从小爱祖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问题这首诗歌的诗句比较朴实、浅显易懂,从小动物爱的事情过渡到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在结束句中点名主题。
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学会诗歌《从小爱祖国》,我利用图片的形式,依次出现在背景图上,孩子根据我的提问,很快说出前几行诗句,在诗歌的最后一句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当我问到“小朋友爱什么?”好几个小朋友的回答是“老师、妈妈!”于是,我出示了最后一句的图片,让孩子学习最后一句“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但是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发现孩子不清楚什么叫做“祖国”,我及时为孩子们讲解了“祖国”的含义,“祖国就是说祖先一直代代居住生活、自己也出生在那里的地方,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所以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在我的解释下,一些孩子已经明白诗句的意思,但是还有个别孩子似懂非懂,对祖国的含义还是有些模糊。
本节活动中,我打破了以往的诗歌教学模式,把语言与艺术充分地结合起来,而且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表述空间、展示机会,孩子学习积极性很高。不过 “祖国”这个词语,孩子们是第一次听到、说到,所以难免对祖国的定义不太清晰。在我的讲解下,部分孩子能够理解,但是个别孩子由于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局限,还是不太理解“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这句话,每当孩子们念到这句话时,就会有断顿。对祖国的理解只是初步的认知,没有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这就需要老师课后继续延伸教育,让孩子感知祖国的美好,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如果让我重新再上这节课,我会在策略方面多下功夫:1.在语言区投放了诗歌《从小爱祖国》的图片,孩子们在讲述诗歌中可以进一步地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投放孩子们到各地旅游的照片,引导孩子相互讲述在祖国各地旅游的所见所闻,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阅读区投放祖国各地风景、民族服饰、特产等图片,让孩子感知祖国的美丽与富饶,萌发从小爱祖国的意识;3.表演区提供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曲CD,还有道具如纱巾、彩条、民族服饰、乐器等,孩子们在欢乐的表演中,理解祖国的含义,产生对祖国浓浓的爱意。
4、大班综合优秀教案《我爱我的祖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2、通过资料和相互交流讨论,知道一些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了解维吾尔族、藏族等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
2、准备汉族、西藏、蒙古、新疆、傣族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各一首。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通过唱《祝你生日快乐》歌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师:你们猜猜这首生日歌是送给谁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为什么送给祖国呢?
二、引导幼儿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1、师:你们知道国庆节在哪天?
2、请小朋友一起来和老师说一说对国庆节的认识。(鼓励幼儿用响亮的声音大胆的、清楚的讲话)
三、师出示中国地图,帮助幼儿了解祖国。
1、师:这是什么?哪个国家的地图?从地图上看中国像什么?你还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2、师:我们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和文明灿烂的国家,谁知到我国有哪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
3、请幼儿用手沿着中国地图轮廓来描绘,感受版图形状。
4、师小结: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一只鸡,我们国家土地面积很大,人口也很多,有很多少数民族,共育56个,所以国庆节时全国各族人民会一起庆祝,特别热闹。
四、出示维吾尔族、藏族挂图让幼儿欣赏。
1、师:它们是哪个民族的?各有什么特点?(发型、服装、等)
重点介绍这两个民族,其他民族介绍一下服装特点和主要习惯。
2、幼儿欣赏歌曲《青藏高原》一小段,初步认识西藏。
师:听到这首曲子,你想到了哪个民族?请你在地图上找出这个民族。(向幼儿介绍西藏在地图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习俗)
师:谁能做出西藏的几个舞蹈动作?(请幼儿下来表演),感受一下藏族的舞蹈风格。
3、幼儿欣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一小段,初步认识维吾尔族。
师:听到这首曲子,你想到了哪个民族?请你在地图上找出这个民族。(向幼儿介绍西藏在地图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习俗)
师生共同唱着《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曲做几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舞蹈风格。
五、结合幼儿用书,欣赏图片。
1、师:图上的少数民族,你认识那几个?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来和小朋友说一说。(让幼儿了解高山族、哈尼族、朝鲜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的特点)
六、师小结,了解各民族庆祝国庆节的方式。
师: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欢庆节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并且都挂上了国旗。各个地方都有各种庆祝的活动。爸爸妈妈都会休息,和孩子、老人一起过国庆节,有的还会全家外出旅游。各民族的人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跳着自己民族的舞蹈、弹着自己民族的器乐,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活动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自己上的这节课,发现了以下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简洁明了。虽然我设计了一些主要的提问,但在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问题,有时问题还会重复提出。
2.活动的结尾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幼儿的情感没有带动起来。
3.活动中没有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5、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我爱我的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经验,根据不同的节奏型创编歌词并画图表示。
2.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体验家的温馨,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全家福和在园生活的照片。分别制作成课件。
2.《让爱住我家》歌曲录音。
3.制作房子形状的教学图板,纸和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欣赏"全家福"照片
1.师:老师带来了一组照片,我们一起看一看。
2.师:刚才我们看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家人,都有谁呢?一家人在一起感觉怎么样?(有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温馨、很甜蜜……他们是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二、演唱歌曲《让爱住我家》
师:我们学过一首关于家的歌《让爱住我家》,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三、根据不同的节奏型创编歌词并画图表示
1.出示教学图板,引导幼儿说说爸爸、妈妈是怎么爱自己的。
①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每个家都有一首歌,一首爱的歌。今天我们一起把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编成一首好听的歌《我爱我的家》。
②师:我爱我的家,家里有谁呢?谁爱着你?爸爸、妈妈是怎么爱你的?
2.根据不同的节奏型创编歌词并画图表示。
师:要唱出爸爸、妈妈爱你的话,还要有一定的节奏。
①出示节奏型XXXXXX|(节奏谱用爱心表示,以爱心的大小区分音的长短),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说一句爸爸爱自己的话(如:天天陪我看书),教师以图标方式记录创编内容。
②出示节奏型XX XX X -|(节奏谱用爱心表示,以爱心的大小区分音的长短),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说一句妈妈爱自己的话(如:帮我梳头发),教师以图标方式记录创编内容。举例如下:
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爸爸爱着我,XX XX XX|(以图标表示创编的内容)我爱我的家。
爸爸妈妈还有我,妈妈爱着我,XXXX X-|(以图标表示创编的内容)
3.有表情地演唱创编歌曲。
4.分组创编歌词。两人一组,一人创编爸爸是怎么爱"我"的,一人创编妈妈是怎么爱"我"的,画图记录后合作演唱。
师:爸爸、妈妈爱"我"的话还有很多,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一人说爸爸爱"我"的话,一人说妈妈爱"我"的话,然后画一画,唱一唱。
5.展示创编作品,挑选两组幼儿演唱自编歌曲。
四、知道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1.观看课件:幼儿在园生活。
师:刚才唱了"我爱我的家",这是一个幸福的小家,小朋友生活的幼儿园也是一个家,这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也很幸福,你们看!
2.教师和幼儿一起创编歌词。
3.集体演唱创编歌曲。
五、结束活动:表演《让爱住我家》
师:小朋友,爸爸妈妈爱你,老师小朋友爱你,我们也要学会爱别人,爱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爱哥哥姐姐、爱老师、爱小朋友、爱大家。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的合唱部分,幼儿边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及建议:
1.继续创编歌词,替换创编对象,如"爸爸、妈妈"换成"爷爷、奶奶、老师、小朋友"等。
2.创编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里,幼儿分享、交流,开展"说说、画画、唱唱"区域游戏。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6、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特点,学习乐句间自然的换气。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长江、黄河的图片及家乡景色的图片,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1.游戏:找音高。
幼儿用手势表示自己听到的基本音后的不同音高。
2.练声
要求幼儿能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并在练声时感知换气,为学唱歌做准备。
3.学习歌曲
(1)老师范唱幼儿欣赏。
提问:歌词里唱了什么/?"屈,老师.教,案,网" 歌曲是几拍子?
( 2)再欣赏一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及歌词内容。
( 3 )欣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欣赏家乡景色的图片。
出示长江、黄河的图片,幼儿边欣赏边跟老师朗诵歌词,进一步理解歌词的意义。
(4)幼儿跟唱歌曲。
重点:唱准三拍子的节奏。
难点:学习换气。
(5)老师伴奏,幼儿集体演唱激发幼儿唱出自豪愉快的情感。
(6)分组演唱,熟悉歌曲。
4.教师总结性评价。
活动反思:
在这次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比较高昂,在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但是孩子们子学习换气时比较困难,特别是平时不喜运动的三个孩子,有提气的现象,需要教师的示范加个别指导。
7、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让爱住我家》含反思
教学目的:
1.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所蕴含的温馨和温暖的感情。
2.在多次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歌词意思。
教学重点:
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所蕴含的温馨和温暖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歌词意思,愿意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家的热爱。
教学准备:
CD片一张,教学挂图一幅。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让爱住我家》。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家”的话题,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出示挂图,让幼儿感受家的温暖,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3.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温馨的情感。
(1)教师引导幼儿倾听歌曲,讨论歌曲内容。
教师:这个家里发生了一个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歌里都说了些什么?
(2)教师和幼儿再次完整欣赏,讨论歌曲所蕴含的感情。
提问:
A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B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4.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歌曲的内容。
5.讨论:歌中的家中充满了爱,你们也爱自己的家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你们会用一句什么养的话表达自己对家的爱呢?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教育幼儿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2.听音乐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个月,我们每一位年轻教师都上了一节观摩课,我上的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让爱住我家》。刚开始看到这篇教案,心里感觉很没底,最担心的是在活动中能否营造“爱”的氛围,如何让幼儿能真正地感受到爱。
在试教完第一遍后,我从他们的表情(眼中含泪)、语言(想妈妈)中已经感觉到他们感受到了爱,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并有了些许信心。所以,在接下来的丰富中,我有意识地让孩子们通过语言、动作等形式来表达爱。
就像大家说的那样,这节课上下来,各个步骤到是挺清晰的,但在有些环节上却没有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特别是“将自己的爱通过动作的形式传递给他人”时,我虽然引导了幼儿做表达爱的动作,但却将这个环节的重点(传递“爱”)给忽略了,没有让幼儿明白“传递爱”的真正含义,有所欠缺。
但我觉得我个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如何应对和转换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在语言方面还需要努力加强。在这次活动中让我受益非浅,学到了不少东西。希望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在这方面得到提高。
8、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老师老师我爱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掌握顿音唱法并学会唱这首歌。
2、热爱并尊敬老师的情感。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与幼儿组织过谈话,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重点与难点活动过程(预设)
1、启发幼儿回忆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9月10日是谁的节日?
2、教唱歌曲。
(1)、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许多小朋友为什么给老师献花,引导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老师教小朋友学习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念儿歌等本领,老师工作很辛苦,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和学唱歌曲的愿望。
(2)、教师介绍歌名后边弹伴奏,边完整地唱一遍歌曲,提问歌曲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
(4)、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唱一遍歌曲。
(5)、幼儿跟学歌曲3遍。
变换形式让幼儿练习唱歌。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先播放歌曲《老师我爱您》,让幼儿在轻柔的音乐中,请孩子们回答这首歌的名字,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提示,让孩子们回顾刚刚听过的歌,观看图片,慢慢体会,回答出歌的名字。让孩子们记住教师节。。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接着,通过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老师我爱您》让孩子们说一说老师的工作。通过孩子们的平时观察,发挥孩子们的总结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有表情的演唱,使幼儿在倾听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准确的理解了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这个过程也是音乐欣赏的过程。教师边弹旋律,边说歌词,幼儿跟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幼儿的创造力.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通过对优美乐曲的感受,让孩子加深对教师节的认识,同时让幼儿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热爱和敬意。
9、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祖国妈妈我爱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新貌,介绍中国之最,激发幼儿作为中国儿童的自豪感,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系列活动,使幼儿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培养幼儿尊重少数民族。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环境创设:
1、在升旗活动中,开展争做小棋手的活动。
2、在教室里悬挂中国地图,让幼儿随时观察并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3、玩玩做做:西藏裙、西藏头饰(编彩辫)新疆帽、朝鲜裙大飘带等,进行展示
4、布置祖国风光图片展览会
家长工作:
1、协助幼儿收集祖国各地的图片或照片,并讲出图片的内容。
2、向幼儿介绍一处名胜古迹。
3、向幼儿介绍各民族的小常识。
4、向孩子介绍自己熟悉的省市情况(出差去过的地方)使幼儿知道中国很大,各地很美等。
活动内容:
社会——美丽的祖国
社会——各族儿童喜洋洋
科学——学习2的组成
科学——学习3的组成
艺术——绘画:天安门
艺术——律动:挤奶
艺术——舞蹈:小伙伴,你好
分区活动:我们的祖国真大
游戏活动:祖国知识我知道
游戏活动:谈话——美丽的家乡
游戏活动:绘画——美丽的家乡
附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社会——美丽的祖国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3、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
4、使幼儿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活动准备:
有关长城、故宫的图片和录像。"来;自.屈;老师;教.案;中国地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二、展开
1、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
(1)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2、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
(1)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
(2)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3、教师小结
三、结束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些什么。
活动内容:社会——各族儿童喜洋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幼儿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民。
2、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
3、使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特点及各民族居住地。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幼儿身穿各民族服装的图片。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族有特色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幼儿欣赏歌曲《尝葡萄》,请幼儿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二、展开
1、教师提问: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那你知道他们都居住在什么地方吗?
2、请个别幼儿来指一指(教师注意为幼儿纠正)
3、教师出示民族娃娃(藏族)提问: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教师向幼儿介绍藏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性)
4、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个民族的服装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幼儿来猜猜这是哪个民族?(这个民族生活在草原上,人们喜爱骑马放牧)
5、教师为幼儿指出蒙族人民的居住地
6、出示朝鲜族娃娃,教师:谁认识这个民族的娃娃?(请了解的幼儿来介绍一下)
7、巩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1)挂出藏族、朝鲜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人物图片,请幼儿辨认。让幼儿根据自己手中图片上人物身穿的服饰,贴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2)尝一尝各民族的特色食品,一起来谈谈他们的生活习惯。
三、结束教育幼儿要尊重、爱护少数民族,知道只有各民族人们同心协力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
活动内容:
艺术——绘画:天安门
活动目标:
1、加深对我国首都北京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发展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学画天安门三层梯形的主体结构,初步掌握建筑物由下往上画的基本方法,引导幼儿能对称、均衡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画纸,彩笔,天安门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北京)北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你知道么?(天安门)
二、展开
1、提问:谁去过北京,见过天安门?请见过天安门的幼儿讲述一下天安门是什么样的。
2、出示天安门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请幼儿仔细观察,天安门的整体外形是什么形状?(重点提醒幼儿看出天安门的梯形结构,下边长,上面短。)请幼儿想一想,如果请你画天安门的时候,你应该从那画起?画出它的什么特点?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动笔的时候一定要想好:我从哪画起?应该注意什么?要注意天安门的梯形结构,要画出它的这一明显特点.提醒幼儿画的线要直,涂色的时候要均匀
.三、结束展览:将幼儿的作品排在一起,看看谁画的天安门最好.以天安门的结构画的准确为主要标准.
活动内容:
艺术——律动:挤奶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蒙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2、提高幼儿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熟悉蒙族音乐特点,学习律动,掌握提腕、压腕动作,能跟音乐完整的完成动作。
活动准备:
蒙古族舞蹈录像
活动过程:
一、导入和幼儿一起表演邀请舞《找朋友》,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展开
1、请幼儿欣赏一段音乐
2、讨论: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告诉幼儿这是一段少数民族的音乐,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蒙古族)
4、教师:你们想不想看看蒙族人民是怎样跳舞的?
5、组织幼儿一起观看蒙古族舞蹈录像
6、教师:你都看到了哪些动作?(让幼儿来学一学)
7、教师重点教授提腕和压腕提醒幼儿提腕和压腕时,手腕要用劲,手指不要用劲,不要扣手指
8、幼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9、教师表演律动《挤奶》,幼儿欣赏
10、请幼儿来跟教师一起来表演一边
11、教师数着节拍来教授律动的动作
12、听音乐表演律动
13、教师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
14、听音乐再来表演
15、分组来表演
三、结束看录像,请幼儿模仿录像上的动作一起来表演
活动内容:
舞蹈:《小伙伴,你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维吾尔族小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亲密友情。
2、学习维吾尔族舞蹈,感知舞蹈的独特风格,要求幼儿跳的热情、奔放、开朗、轻快。
3、学会维吾尔族舞的基本步伐:错步、跺地拍手、进退步
活动准备:
场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戴维吾尔族小帽、敲打着摇鼓进教室,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说一说对维吾尔族人民的了解。教师介绍维吾尔族民族的特色及其舞蹈特色。
2、全体幼儿欣赏音乐《小伙伴,你好》,体会音乐的热情、欢快,熟悉节奏。
3、教师和幼儿自由表演,教师重点示范舞步,请幼儿创编舞蹈动作,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4、教师示范讲解错步、进退步、跺脚拍手等动作,教师指导,请幼儿间相互纠正动作,
5、随音乐跳舞,分组反复练习,请幼儿相互指导、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6、请个别跳的好的幼儿带领大家一起练习。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讲评,幼儿听音乐跑跳步出教室。
游戏活动:
活动内容:美丽的家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学习,.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
2.引导幼儿了解和熟悉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3.使幼儿知道家乡是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地方,能说出自己家乡的名称。(省、市、区县)
活动准备:
山东地图;请幼儿搜集反映家乡的图片、故事等,向家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土特产实物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知道家乡是什么意思么?(家乡是我们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地方,每个人的家乡都不一样)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家乡是哪里。
2、出示山东地图,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记住家乡的名称。
3、请幼儿以小讲解员的身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可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图片)说说自己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它有什么特点,最著名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特产。
4、以"小小广播站"的形式,出示图片,为幼儿介绍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5、结束:组织幼儿讨论对家乡的认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立志长大后把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游戏活动:
活动内容:绘画《美丽的家乡》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的特点,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美的表现力。
3.通过认识家乡,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家乡的某一特点。活动准备:家乡景物的图片,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家乡,你喜欢自己的家乡么?为什么?你最喜欢哪?
2、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要求要说出它的特点。
3、请幼儿把自己家乡最美丽的地方画下来。要求幼儿先构思好:我想画哪里,都画什么,怎么安排画面,用哪重颜色?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想好后再下笔,注意画面的构图安排,注意颜色的搭配。
5、结束:师生共同讲评作业。以画面内容丰富、构图合理为主要标准。
游戏活动:
活动内容:祖国知识我知道
活动目标:
1、加深幼儿对祖国的认识。
2、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灵敏的反应能力。
3、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祖国各方面知识的掌握。
活动准备:
有关祖国各方面的知识,记分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你了解我们的祖国吗?请你来说说(个别幼儿发言)
二、展开
1、教师提出游戏的愿望教师:今天我们来一场知识竞赛,看看哪个组的小朋友知道我们祖国的知识最多。
2、幼儿分组坐好(将幼儿分为4组),将记分牌都翻到“零”
3、教师提出游戏的玩法
(1)第一轮:必答题(每组请一名幼儿回答)l我们祖国的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l我们祖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l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l我们祖国的首都在哪里?(北京)
(2)第二轮:抢答题(谁会谁举手来回答)最大的岛(台湾岛);最大的海(南海);最小的海(渤海);最大的湖(青海湖);最大的河(长江);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最大的草原(内蒙古大草原);最大的森林(大兴安岭森林);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最大的宫殿(北京故宫);最大的佛(乐山大佛);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4、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得分
5、为胜利的组发小奖品
三、结束
活动内容:
分区活动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祖国的认识。
2、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利用各种形式丰富幼儿的知识。
活动准备:
开放认知区、构筑区、美术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我们的祖国真大,小朋友也知道很多有关祖国的知识。请你到区域里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表现出来,好吗?
二、展开
1、向幼儿介绍开放的区域:认知区、构筑区、美术区
2、幼儿进区活动
3、教师指导
区域活动:
l认知区:请幼儿玩地图拼图、风光拼图、民族服装拼图
l构筑区:请幼儿用积木搭建出各种著名建筑物。
l美术区:请幼儿用绘画纸、绘画笔以及面泥等材料来绘画(制作)出祖国的风光和建筑。
4、小结:请幼儿来当小导游,将自己绘制(制作)出来的风光或是建筑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三、结束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10、大班教案《我爱你,祖国》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新貌,介绍中国之最,激发幼儿作为中国儿童的自豪感,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系列活动,使幼儿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培养幼儿尊重少数民族。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对祖国见解。
活动时间:
2周
环境创设:
1、在升旗活动中,开展争做小旗手的活动。
2、在教室里悬挂中国地图,让幼儿随时观察并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3、玩玩做做:西藏裙、西藏头饰(编彩辫)新疆帽、朝鲜裙大飘带等,进行展示。
4、布置祖国风光图片展览会
家长工作:
1、协助幼儿收集祖国各地的图片或照片,并讲出图片的内容。
2、向幼儿介绍一处名胜古迹。
3、向幼儿介绍各民族的小常识。
4、向孩子介绍自己熟悉的省市情况(出差去过的地方)使幼儿知道中国很大,各地很美等。
活动内容:
社会——美丽的祖国;社会——各族儿童喜洋洋;科学——学习2的组成;科学——学习3的组成;艺术——绘画:天安门;艺术——律动:挤奶;艺术——舞蹈:小伙伴,你好;分区活动:我们的祖国真大;游戏活动:祖国知识我知道;游戏活动:谈话——美丽的家乡;游戏活动:绘画——美丽的家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二、展开
1、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
(1)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2、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
(1)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
(2)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3、教师小结三、结束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些什么。
小百科;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
大班教案《我爱你,祖国》这篇文章共329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