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教案《橡树湖的池塘》

《大班游戏教案《橡树湖的池塘》》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游戏教案《橡树湖的池塘》

1、大班游戏教案《橡树湖的池塘》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2、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电脑。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知识:已经了解了某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2、物质:IBM电脑、四季图片

活动进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橡树湖的池塘在四季中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展开

  1、请幼儿说说操作电脑的正确程序。

  2、 幼儿分组操作电脑,按照提示点击相应的动物。如:"橡树湖的冬天 "谁在冬天游泳?谁用尾巴当被子?谁会冬眠?

  3、幼儿探索性操作:点击画面不同的位置,探索性操作。如:"点击大树"会有相应的提问,"谁住在树洞里?"

  4、扩散思维:出示四季图片,请幼儿根据特征说出是哪个季节,这个季节还有哪些特征?

  三、结束:请幼儿按正确的程序关闭电脑,表扬积极动脑、勇于探索的幼儿,结束!

2、大班教案《热闹的池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对物体的简单特征进行概括。

  2.建立"10"以内数字的守恒概念。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金鱼,黑金鱼各八条,三张图片(分别画有青蛙,蝌蚪,蜻蜓各九个,颜色,排列形式不同),数字卡"8,9,10",各种印章。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入:池塘图片。

  提问:请问这幅图是什么地方?夏天快到了,这个地方会有什么小动物呢?

  2.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1)出示红金鱼和黑金鱼各8条,引导幼儿分别点数红金鱼和黑金鱼的数量。

  提问:游来了两群金鱼,请问是什么颜色?数量多少?一样多吗?

  小结:虽然他们颜色不同,但都是八条,数量是相同的。(出示数字卡"8")。

  (2)出示三张图片(分别画有青蛙,蝌蚪,蜻蜓),引导幼儿分别点数每张图片中物体的数量。

  提问:这三张卡片有什么不同?(从颜色,形状,排列上引导)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什么地方相同?

  小结:虽然他们颜色,形状,排列形式不同,但都是九个,数量是相同的。(出示数字卡"9")。

  3.做实物卡(1)教师出示数字"10",示范用印章制作"10"的实物卡。

  (2)幼儿操作,用不同印章制作"10"的实物卡。

  4.幼儿交流,讨论,从做的实物卡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选出3个幼儿印章实物卡,进行总结:物体数量不因为他的排列,方向,位置等发生变化而变化。

活动反思:

  1.图片展示的布局有待于更加完善。

  2.教师展示印章"10"的实物卡时,应注重排列形式的多样性。

3、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夏天的池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并学习正确地读图做记录。

  2、复习10以内的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等内容。

  3、培养幼儿手口一致数数的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并学习正确地读图。

  活动难点:通过活动学习正确地读图做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题:教师:小朋友好,今天数字宝宝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数字宝宝来到了我们身边。(请小朋友伸出小手把它读出了)

  二、基本部分

  1、手指游戏:教师出示手写数字1-20,老师引领幼儿手口一致唱数1-20。(小朋友认识了这些数字宝宝,数字宝宝也着急的要和大家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有趣的小魔星)。

  2、游戏"有趣的小魔星"。

  (1)请幼儿听铃鼓声拿相应数量的小魔星,看谁拿的又快又准。

  桌子上的小筐里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不同颜色的小魔星,游戏的要求是老师拍几下铃鼓,小朋友就要从小筐里取几个小魔星,不能多取,也不能少取。小朋友听明白了没有。好,游戏开始,小朋友仔细听,看谁拿的又快又准。(教师拍3下,5下、6下、8下)鼓励又快又准的小朋友。小朋友还想玩吗?哪我们换一种玩法。

  (2)教师出示数卡,幼儿根据数卡上的数拿相应的小魔星。(出示数4、数7、数9、数10)

  (3)幼儿之间相互检查。(小朋友互相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做对了吗)刚才小朋友游戏玩的特别好,接下来我们要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3、"比比谁的反应快"。

  (1)教师出示不同的实物卡,请幼儿用目测点数的方法快速说出正确数量。提问:图中是什么,各有几个?幼儿个别回答。

  小结:好了游戏到此结束,小朋友玩得好,反应也快。接下来老师这里有几个漂亮的池塘要让小朋友来看一看。

  4、"夏天的池塘"。(出示课件,幼儿观察)

  (1)出示椭圆形池塘。

  天气好热呀,小鱼宝宝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朋友看看,这个池塘是什么形状的?里面有几条小鱼?

  (2)老师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小鱼的数量。

  (3)老师根据幼儿所说的结果在黑板上做记录。

  (4)出示长方形池塘。

  小蜻蜓在水面上飞来飞去,就像小飞机一样。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池塘是什么形状的?水面上有几只蜻蜓在飞?

  (5)老师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小蜻蜓的数量。

  (6)老师请一位幼儿在黑板上做记录,幼儿集体检查记录结果。

  (7)出示梯形池塘。

  青蛙呱呱唱,小朋友真快乐,大家看看,这个池塘是什么形状的?水面上有几只青蛙?

  (8)老师请一位幼儿在黑板上做记录,幼儿集体检查记录结果。

  现在小朋友来看这张图片咱们回忆一下梯形、长方形、椭圆形池塘有什么动物,数量是多少。先来看梯形池塘,梯形池塘里有谁,有几只青蛙。教师示范圈画部分内容。

  (9)出示《夏天的池塘》圈画部分内容(挂图),分别请幼儿回忆梯形、长方形、椭圆形池塘有什么动物,数量是多少。

  (10)教师请2位幼儿在黑板上操作圈画部分内容。

  (11)利用《幼儿用书》第19页进行操作练习。找一位小朋友在电脑上操作。

  (12)讲评幼儿作业。(作业和电脑上完全一样的小朋友举手)

  三、结束部分

  1、教育幼儿喜欢大自然,保护小动物。(小朋友说夏天的池塘漂亮吗?有了小动物更漂亮,因此我们的小朋友要保护小动物,爱护的环境,不能在水中扔垃圾,不能伤害小动物。

  2、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4、大班游戏课教案《夏日池塘》

游戏目标:

  1、利用各种积木以及辅助材料拼搭出夏日美丽的小池塘。

  2、合理地选择辅助材料,及纸质材料制作出池塘中的美丽景色;运用积塑拼搭池塘中的鱼、荷花等,表现小池塘的主要特征。

  3、按照数字标记摆放物品,合理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游戏准备:

  1、各种积木、积塑、雪花积木、纸质材料等。

  2、各种纸盒、泡沫板、瓶子等、数字卡片。

游戏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夏天到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夏天的池塘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小动物?池塘边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说说。

  2、请幼儿商量如何进行建构美丽的夏日池塘,共同设计图纸。

  3、讨论:池塘边美丽的景色和池塘中的小鱼、荷花等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进行建构。

  二、提出本次建构要求: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建构任务;学会合理地使用辅助材料。

  三、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建构,教师巡回指导

  1、小朋友一起商量一下,你准备搭什么?和谁一起搭?

  2、对有困难的幼儿加以启发引导,并提醒部分幼儿说话做事要轻轻的,并督促他们又快又好的完成建构任务。

  3、提醒搭好的幼儿去帮助同伴,共同完成建构任务,并注意保护好劳动成果。

  四、活动评价一起参观欣赏建构成果:

  1、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搭的是什么?和谁一起搭的?

  2、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想了什么办法来解决的?

  3、你觉得你搭的东西好在哪里,请你介绍一下。

  4、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需要怎样改才觉得更好?

5、大班游戏教案《橡树湖的池塘》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2、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电脑。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知识:已经了解了某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2、物质:IBM电脑、四季图片

活动进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橡树湖的池塘在四季中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展开

  1、请幼儿说说操作电脑的正确程序。

  2、 幼儿分组操作电脑,按照提示点击相应的动物。如:"橡树湖的冬天 "谁在冬天游泳?谁用尾巴当被子?谁会冬眠?

  3、幼儿探索性操作:点击画面不同的位置,探索性操作。如:"点击大树"会有相应的提问,"谁住在树洞里?"

  4、扩散思维:出示四季图片,请幼儿根据特征说出是哪个季节,这个季节还有哪些特征?

  三、结束:请幼儿按正确的程序关闭电脑,表扬积极动脑、勇于探索的幼儿,结束!

6、大班游戏课教案《橡树湖的池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2、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电脑。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已经了解了某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2、物质:IBM电脑、四季图片

  活动进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橡树湖的池塘在四季中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展开

  1、请幼儿说说操作电脑的正确程序。

  2、幼儿分组操作电脑,按照提示点击相应的动物。如:"橡树湖的冬天"谁在冬天游泳?谁用尾巴当被子?谁会冬眠?

  3、幼儿探索性操作:点击画面不同的位置,探索性操作。如:"点击大树"会有相应的提问,"谁住在树洞里?"

  4、扩散思维:出示四季图片,请幼儿根据特征说出是哪个季节,这个季节还有哪些特征?

  三、结束:

  请幼儿按正确的程序关闭电脑,表扬积极动脑、勇于探索的幼儿,结束。

  活动反思:

  我在教学的一开始,利用教材主题图创设情境,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我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标准》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怎么比,比的结果怎样”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我还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激发孩子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

  现在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只要是学生能说的就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能写的就让他们自己写,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解决了学生记忆和使用符号的困难。

  整堂课的教学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7、大班湖湘民间区域游戏《大美靖港畅游古镇》游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主题区域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自主参与各区活动时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游戏,善于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多种形式来了解靖港古镇的特色,从而感受靖港古镇传统文化的魅力。

  3.遵守游戏规则,学会与人合作,学会自我评价及评价他人,有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重点难点

  重点:“能专注、认真地进行游戏,善于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多种形式来了解靖港古镇的特色,从而感受靖港古镇传统文化的魅力”。

  难点:遵守游戏规则,学会与人合作,学会自我评价及评价他人,有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园所环境十分熟悉,并对各个功能区域作用了解;幼儿对各区的规则已经基本熟悉,有使用区域卡的经验。

  2.材料准备:PPT、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PPT导入,指导语:小朋友仔细看,靖港古镇什么样儿?大家喜欢吗?

  古镇美丽又好玩,蒲扇、花伞、乌篷船;

  一半街一半水,小吃、展馆、商铺满;

  尖尖房顶白墙面,古香古色青石板;

  垂钓、拍照、踩高跷,戏台、古街、小寺庙;

  2.观看教室内区域摆放,进一步了解每个区域的名称与功能。

  师:欢迎大家来靖港游玩,靖港古镇被划分成5个区域,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每个区域里都有什么好玩的?一会儿把你们的发现告诉我!去吧!

  师:如果你看完了,可以坐到小椅子上来了,都坐下来了吗?

  师:说说你的发现:每个区域里有什么好玩的?

  师:今天,老师也有自己的发现:区域卡取放位置、区域材料制作示范图。

  3.介绍今天开设的区域,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每个区域的游戏规则与要求。

  师:今天有这么多好玩的区域,你最想去哪个区域干什么呢?

  总结:每个区域的规则都不一样,先完成好手里的工作归还区域卡才能进入另一个区域玩耍,听到音乐收整玩具回座位。

  师:好了,大家心里是不是都有自己想进的区域了?请大家进区吧!

  (二).实践操作

  1.幼儿按意愿自选活动区和玩伴。

  2.教师巡回观察,了解每个区域的幼儿活动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性,加以引导。

  (三).分享快乐

  指导语: “分享经验:今天玩得开心吗?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

  1.幼儿说一说。今天在哪个区域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困难?你怎么解决的?

  2.“看看其他小朋友都有哪些收获?可以分享一下吗?” (播放照片)

  幼儿评一评。你觉得今天哪个区域玩得最好?什么地方做的最好?(为什么不好?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师对孩子的闪光点再次肯定,引发他们再次探索的兴趣。

  “收拾整理较好的区域?合作精神较好的?”(建构区、科学角、运动区)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美工坊巧手小画家,了解到靖港古镇花伞、折扇、小船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美;科学角泡泡堂为我们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建构区的小小工程师为古镇的建筑付出的辛苦;生活区垂钓人为我们献上的鲜美小吃;运动区小玩家们开动脑筋玩出了很多新玩法。靖港古镇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智慧的人古镇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我们的生活才更幸福、更美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孩子现有生活经验之上进行新授,投放材料按照孩子发展水平的不同由易到难进行投放,了解靖港古镇特色和文化,加深对古镇的印象,通过游戏设置的动静交替让孩子在自由空间内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探索任务,在活动中有交流合作分享的真实快乐的感受。对于活动中孩子表现的突发状况,教师以参与者、引导者身份适当介入,正面鼓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