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社会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地方。
2、了解天安门广场上的主要建筑感受首都建筑的雄伟壮丽。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 、《小朋友的书 我的祖国叫中国》 《小朋友的书 美工》
2、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一:北京——我们的首都
1、 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北京的位置。(当个别幼儿找到北京的位置时,提问:你们是怎么找到的?让幼儿知道图列五角星所代表的意思)
2、 找一找浙江的位置,贴上标识,并与北京连线。
3、 告诉幼儿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国家领导人办公的所在地。(可以设置辅助问题:首都代表什么意思?让幼儿用他们特有的理解做解释)。
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
1、 阅读《小朋友的书 我的祖国叫中国》第8页“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小组交流。(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小朋友,你知道吗?这是什么地方请你说一说.(围绕认识北京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和水立方展开)
2、 认识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水立方”壮观的外观。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中国了不起,北京了不起。
三:天安门广场
1、 阅读《小朋友的书 我的祖国叫中国》第9~10页“北京——中国的首都”进行小组交流,小朋友到过天安门广场吗?哪里都有什么?(围绕认识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建筑展开,也可以请去过北京的幼儿对照书上的照片进行介绍)
2、 引导幼儿了解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每天在这里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次认识国旗)
3、 使用《《小朋友的书 美工》第五页“天安门”,请幼儿制作天安门城楼。也实线剪下天安门的平面图,在沿虚线折叠,然后把灰色的部分黏贴好,稍作整理,立体的天安门城楼就此做好了。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我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幼儿寻找中国在地图上的位置,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了。他们看着这五颜六色的世界地图,寻找着中国,了解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就像一只雄鸡。
圆除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外,还可以转化成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如果让学生在这里再动手操作,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是有很大的好处,但一节课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内容,所以这一节课就选择了单纯让学生把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来推导圆面积的公式。但回头想想,也可以把圆的面积分两课时来上,一课时是让学生操作,圆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第二课时才深入地研究如何推导圆面积的公式,这样费时多些但对学生的能力开拓会更有好处。
知道祖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接着在第二环节,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一些著名的城市、山川、河流,初步掌握了关于祖国的常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为幼儿介绍了祖国的文化,拓展了知识经验。整个活动层次分明,环节清楚,让幼儿知道了祖国很大,有灿烂的文化,增强了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2、大班优秀社会教案《动物―人类的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有许多的动物,能讲出几种动物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
2.通过活动,了解各种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动物给人们带来的 好处。
3.了解珍稀动物,进一步懂得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关心动物、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动物园录象,动物对人类作用的图片,有关珍稀动物的图片、欢快的音乐、每人动物卡片一个、幼儿人手一份调查表:动物对人类的作用。
活动流程:欣赏--了解--表演
(一)欣赏--小朋友去过动物园吗?你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幼儿讨论交流,并观看录象。)
(二)了解
1.了解动物的特征--你最喜欢哪个动物?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你会学一学它的样子吗?(幼儿自由讲述、表演,并戴上胸饰,跟着音乐模仿动物的样子。)
2.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小动物真可爱,你们知道动物和我们的关系吗?动物对我们人有什么用处吗?(幼儿分组交流自己调查到的信息,教师请部分幼儿来介绍。并出示图片,了解动物的多种作用,扩展幼儿的认知。)集体表扬小动物。
3.知道一些珍稀动物,了解保护动物的方法。
--他们是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越来越少吗?
--我们怎样来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呢?
小结:我们不伤害动物,不破坏树木,不往水里扔垃圾等。
(三)表演
1.欣赏歌曲《我们和动物是一家》
2.老师和幼儿一同戴上胸饰表演。
活动反思:
在美丽的大自然里,生活着各种动物,在葱茏的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小鸟,有了动物,才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生机。成千上万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着,千千万万的动物在大自然中忙碌着,可是,随着人们的随意地砍伐,摧毁树木,迫使不少鸟儿无家可归,就像流浪汉一样,迫使不少动物濒临灭绝……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因此,我们要共同努力还动物一个美丽的家,让这个世界充满鸟儿的歌声笑语,让动物和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让人类和动物手牵手走向大自然!为此,我们在本次开展的大主题“我的动物朋友”中的一个小主题活动“我的动物客人”中生成了《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一活动。通过活动来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个性,让孩子了解环境对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性。
我为本次活动预设的目标是“初步了解保护动物的常识,能运用已有经验判断一些行为的对错,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加深爱护动物的情感。为了达成此目标,我做了充分的准备,绘制了各个人类伤害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情景图片,为幼儿操作提供了很多材料。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将自己的想法和保护动物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在活动结束之后,还进行了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回家将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告诉周围的家人和朋友,幼儿纷纷表示愿意。
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从幼儿的心理、情感出发,把环保教育渗透到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活动中,以增强教育效果,从而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个性,幼儿通过这次活动能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学会了关心他人、爱护树木和小动物的健康情感。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讨论法,如:你也能像贝贝一样关心动物、爱护动物、保护小树吗?你会怎样保护呢?充分让幼儿表达自己的做法;设计的游戏法也恰到好处: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寻找不同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
整活动设计有浅入深,各个环节交替自然有序,逐步递进。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3、大班社会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纸》含反思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自然不能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的进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许人类社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现在简单说下这两大发明。
一、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121)年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伟大变革,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发明地点洛阳)。
二、活字印刷: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宗仁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孩子们对纸张的感兴趣是非比寻常的,可以组织大班的孩子开展关于“纸”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收集各种不同的纸质品,了解纸的不同用途。
2、按照儿歌的语言格式创编儿歌。
3、用纸变出不同的物体,体验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一:我知道的纸
集中活动
活动准备:
蜡光纸、图画纸、宣纸、报纸、面巾纸、毛边纸、皱纹纸等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回忆:你见过什么纸?用过什么纸?还知道有哪些纸?
2、讨论:什么地方有纸?什么地方纸最多(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以往的所见所想,完整地描述自己知道的纸的颜色、质感等)?
3、组织幼儿到幼儿园的教具室参观,说说我知道的纸。
活动二:纸张展览会
集中活动、分组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纸、透明胶、纸的名称字条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纸拿出来,与小伙伴互相介绍这些纸的名称。
2、提问:怎样知道我们收集到几种纸?怎样让人一看就知道纸的名字叫什么?激发幼儿共同布置展览馆的愿望。
3、讨论:怎样布置才象“纸张展览馆”?你去过的展览馆里需要什么说明?
4、师幼共同布置“纸张展览馆”,教师写出纸的名称,幼儿取纸样、粘贴等,鼓励幼儿说说看看。
活动三:纸是用什么做的
集中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已了解蔡伦造纸的有关知识、古代及现代的造纸图片、幼儿收集的有关造纸术的资料
活动过程:
1、讨论: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哪些材料可以用来造纸?
2、请幼儿分组交流,鼓励幼儿大胆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及收集到的资料与伙伴分享。
3、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比一比:古代与现代的造纸有何不同?
活动四:自己学造纸
集中活动、分组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废旧的纸张、剪刀、水桶、筛、木板等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小结造纸的过程,即将废报纸、纸箱等材料撕碎、剪小——泡水——筛——压模——晒干
2、幼儿自由组合分为八组进行“造纸”活动
指导幼儿要按步骤一步一步完成各项工序;提醒幼儿合理分工不争抢;提醒幼儿保持地面整洁、不玩水。
活动五:纸的特性
集中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纸张、剪刀、水盆、火柴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的纸,引导幼儿说说“纸有哪些特点?”
2、讨论:纸遇到水会怎样?纸遇到其他的东西会发生变化吗?
3、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做实验,探索纸的秘密。
提醒幼儿不将水、纸屑撒在地上;帮助幼儿做纸会燃烧的实验,注意安全;纸易燃烧,不要在纸的旁边玩火。
4、师幼共同小结“纸会吸水、纸会燃烧”的本领。
活动六:纸的作用
集中活动
活动准备:
纸(挂历纸、卡纸、蜡光纸)、纸盒、纸杯、剪刀、胶水、湿布
活动过程:
1、讨论:你最想利用纸张做什么事?(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介绍制作材料,启发幼儿思考见过的纸艺品可以用什么纸来制作,并谈谈自己今天想制作什么玩具或物品。
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结合印刷术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学习。
大班综合活动设计——有趣的复印 :给幼儿提供几种操作方法,告诉幼儿按自己意愿选择一种复印方法进行操作。(1)用各种颜色、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圆形平面纸板模型进行复印,并根据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和模型的颜色、大小进行复印、贴画、涂色组合成一幅画(复印画的颜色与模型的颜色要一样)。(2)用藕、萝卜印章、印泥进行复印,也可用手指点画的方法,通过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画。(3)幼儿利用复写纸复印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作画,尽量使画面丰富多彩、不单调。(4)用拷贝纸复印后,再涂上与样板一样的色彩,使画面与拷贝的样板相符。(5)用水粉笔蘸上各种颜料涂在干净的树叶上,进行复印到纸上,纸张上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叶子(注意颜料不能太湿、太多、涂色时要均匀,应保持画面干净)。
把幼儿各种复印的材料陈设在班级的各个活动区域角中,课后尽量让每位幼儿都能尝试各种复印的方法、过程以及体验复印果效,使幼儿真正体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幼儿对复印现象、活动的兴趣,不断提高幼儿复印的技能技巧,从而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中班孩子可以做刻印:让孩子知道刻印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书画艺术。尝试运用不同材料创作立体作品。收集各种印章、纸盒、纸箱、叶子、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等。活动中教师出示事先收集到的阳刻、阴刻的印章,问幼儿看到了什么?利用各种瓶盖、印章、树叶、背面有纹路的瓷砖等,介绍印章。介绍阳刻和阴刻的不同。让幼儿找找教室中那些东西是凸起来可以盖印的,哪些东西是凹下去可以盖印的。让幼儿尝试凸凹的效果。
我们在区域内可以让孩子玩:1、橡皮泥印;2、浆糊印;3、做手印画;4、尝试自己做印章
小班孩子最感兴趣的就是印章画: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鞋子、贝壳、纸球、海绵滚轮、树叶等。 告诉孩子:老师准备了许多“印章”和红、黄、蓝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来印出美丽的花。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引导孩子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的名称及其作用。
活动中我先从最简单的指南针入手,让幼儿先寻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出示实物指南针让幼儿观察,知道指南针的最大特点就是为人民指明方向,了解指南针能对旅行者带来便捷。随后引出中国古代的其他发明。火药对幼儿来说不是很陌生,因为他们知道手枪和大炮,在讨论这些常见武器子弹的制造上幼儿也能理解。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对幼儿来说有些难,为此我从名称入手,把这两种发明分别介绍为“造纸的技术”和“印刷的技术”(前几天幼儿对“印刷”现象有所了解)。为了让幼儿了解造纸术,我向孩子们现场演示了造纸的技术,没有树皮、树叶和布料纤维,我用餐巾纸代替,把餐巾纸撕成小碎片,活水搅拌,再将纸浆摊平,晾干。通过演示,孩子们亲眼看到了造纸的几个基本过程:捣碎——活水搅拌——摊平——晾干。演示的过程幼儿非常感兴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每个动作,还时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印刷术较难演示,我们就从刻印章入手,通过刻印章的原理联想到印刷。活动后幼儿对造纸术还在讨论纷纷,有很多孩子用手按一按,摸一摸我演示的作品,他们对纸可以制造感到惊奇。反思这个活动,我如果在现场运用树皮、树叶、布料纤维作为造纸的原料让幼儿观看的话,孩子们更能和古代人们的生活产生联系,这样的记忆效果也会更好。
4、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们的首都―北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北京的一些着名建筑和发生在北京的重大活动,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北京的资料,并参与介绍和讨论。
3、感受祖国首都的美好,萌发对做过首都的喜爱之情。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即将开展的活动,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调查。请幼儿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中选一样最感兴趣的内容,活动时使用。请幼儿收集北京特产、长城的资料。
2、教学挂图:《我们的首都--北京》。
活动过程:
1、了解北京好吃的特产。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欣赏并了解。
教师:这里有一些好吃的,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吃过吗?
教师:这些好吃的食品都是北京的特产,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们知道北京是什么样的吗?
2、了解北京的着名建筑和重大活动。
出示教学挂图《我们的首都--北京》。教师(指挂图上的天安门广场):这是什么?周围有哪些建筑?
师幼共同讨论,了解天安门广场上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再对照挂图看。
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天安门广场的情况,鼓励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资料进行介绍。
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上有很多重要的建筑,国家领导人会在那里接待外宾,很多重要的会议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人们还回到人们英雄纪念碑前纪念英雄。
教师(指挂图上的奥运场馆):这是什么地方?这里进行过什么重要的活动呢?
教师:长城是我们中国古代时候建造的,有很多的人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建成,它是用来防止敌人的侵略的。长城很长,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
教师小结:北京有很多着名的建筑,这些建筑享誉世界,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3、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事先选好的感兴趣的内容。
幼儿在小组内讲述。
4、集体小结,并请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布置在主题墙饰中。
师幼共同小结: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城市作为这个国家的首都,北京就是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有很多着名的建筑,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北京工作,在那里会见外宾,开一些重要的会议。2008年的奥运会也是在北京举行的。北京还有很多好吃的特产、好玩儿的地方。
请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布置在"我最喜欢的北京"的主题墙饰中。
延伸活动:
活动结束后可以在班级的建筑区布置一些长城或天安门的照片提供合适的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在建筑区搭建这些建筑。也可以请幼儿共同收集一些之和,在班级中创造性的建造一座"长城"(或幼儿感兴趣的其他建筑)
活动反思:
这一天,阳光普照,秋高气爽,桂花飘香。中心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准时出发远足敬老院,一路上,孩子们两两拉手,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着目的地前进。他们象一群出笼的小鸟,非常的兴奋,不时指点着路旁的东西。活动结束后,给我的印象很深,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在幼儿的安全上。在活动前,我先踩点,查看路况,计算路程,了解这些情况后,在年级组内先讨论,怎么走?然后大家出发,参观路上必须走过一个十字路口。我们手牵手、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想老鼠衔这尾巴,一个跟着一个,不掉队、不争抢,保证了孩子的安全。每位老师也在积累经验,知道以后过马路的方法。从这里也反映老师牢记安全,心系孩子。让孩子的活动,家长放心。
其次,参观田野。孩子门到了田野,新奇的世界呈现在面前,如何把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利用。在参观中,充分电动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去发现、探索、解决,他们居然想到:让老师抱着能看到柿子、摘柿子;让老师去拔水稻,每人一粒稻子,剥开来看个究竟,怎么后来就变成米呢?还在议论毛豆、黄豆,知道毛豆成熟变黄,就是黄豆。当看到山芋时,我引导他们挖山芋。蔡文杰、缪涛小朋友在蒋老师的指导下挖起了山芋。你看:小手还真能干,揪掉了山芋藤,就用双手刨起了地。在刨地中,我发现他们一边刨一边拉,终于挖了出来,在活动中,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孩子成为探索的源泉。
最后,我们在敬老院进行了慰问演出。孩子们一个个进行了表演,有唱歌、诗朗诵、舞蹈、韵律活动、打击乐等,还为爷爷、奶奶自制了礼物,高兴得爷爷、奶奶合不拢嘴,我们还去那些起不了床的爷爷、奶奶身边慰问,送礼物归他们,让他们也感受重阳节的温暖。
通过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社会即学校的陶行知思想,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掌握知识,获得经验,把幼儿作为活动中的主体,在活动中得以体现。
5、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打击乐――我爱北京天安门》含反思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高低起伏的旋律,掌握乐曲的节奏。
2.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学习看图谱演奏。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节奏谱、提示图片若干、CD、多媒体、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学解放军进教室。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我爱北京天安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与幼儿共同复习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调动幼儿已有学习经验。
2.欣赏音乐,播放CD。
听后提问:
A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
B乐曲的节奏感怎么样?
C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演唱学习拍节奏。
4.出示图谱,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分声部练习拍节奏。,!来源:屈,老,师教.案网"2/4 X X|X X|X X|X - ||
2/4 X -|X - |X - |X -|XXX|X - ||
5.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选择乐器演奏乐曲。
(1)完整看节奏谱用手拍出节奏型
(2)教师指着示意图谱并放慢速度,让幼儿尝试演奏。
(3)教师指导幼儿看指挥完整演奏乐曲。
6.自选打击乐器看节奏普进行演奏。
7.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儿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这首原本就很快乐的乐曲让我们用打击乐器配上伴奏,显得更加热闹、活泼起来,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兴啊?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们在家长面前显得更为兴奋,并为自己的表现而自豪,使我们的本次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了交流。
节奏乐活动虽说平时进行得不太多,但为什么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将看谱子打节奏的技能掌握的如此轻松呢,我认为,这与节奏谱的设计有很大关系。我在展示完自己打节奏的方式后,问幼儿老师为什么这样打,幼儿很快就能认识到“因为老师在谱子上画了太阳和月亮,还有汽车,太阳就要拍手,月亮就要休息,而汽车就要拉长”。这种直观的教学符号我们平时应多受启发,可用于多种活动之中。
最后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和家长都很兴奋,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打节奏时反应比家长还快,虽然是一次打击乐的新授活动,孩子和家长是一起开始进行的这次活动,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孩子们已经掌握得游刃自如,可家长们却手忙脚乱的,看来“学”和“不学”就是不一样。活动结束后,我还开玩笑地告诉家长,回去一定要请孩子们当你们的“小老师”,由此看来,我们都要在学习中共同成长才行!
6、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中国的首都-北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首都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现代化设施。
2、萌发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自己游览北京的照片、录象。
2、挂图:首都北京(见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认识首都北京。
(1)引导幼儿回忆并讲述:我所知道的北京。
(2)小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首都,我们的首都是北京。
2、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
幼儿在地图上找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并做上标记。
3、集体讲述北京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化设施。
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出示有关图片并小结。
如(1)天安门广场是我国最大的广场,广场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2)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是骄傲。
(3)北京是现代化的大都市,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有大大小小的立交桥、地铁和规模巨大的亚运村。"屈,老师.教,案,网"2008年奥运会也将在这里举行。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朋友来北京学习、参观和访问。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轮流做导游,介绍北京的景点和特产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旅游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旅途中了解了解北京的名胜风景及现代化建筑,最后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北京名胜的了解,不足的地方是,可能了解建筑物名称有点多有一少部分孩子记得不太清楚,在提示中还能说,通过这个活动我感觉给孩子记得建筑物不宜过多,防止混乱。在幼儿讲述环节,幼儿还需要教师的提示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7、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地方。
2、了解天安门广场上的主要建筑感受首都建筑的雄伟壮丽。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 、《小朋友的书 我的祖国叫中国》 《小朋友的书 美工》
2、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一:北京——我们的首都
1、 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北京的位置。(当个别幼儿找到北京的位置时,提问:你们是怎么找到的?让幼儿知道图列五角星所代表的意思)
2、 找一找浙江的位置,贴上标识,并与北京连线。
3、 告诉幼儿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国家领导人办公的所在地。(可以设置辅助问题:首都代表什么意思?让幼儿用他们特有的理解做解释)。
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
1、 阅读《小朋友的书 我的祖国叫中国》第8页“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小组交流。(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小朋友,你知道吗?这是什么地方请你说一说.(围绕认识北京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和水立方展开)
2、 认识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水立方”壮观的外观。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中国了不起,北京了不起。
三:天安门广场
1、 阅读《小朋友的书 我的祖国叫中国》第9~10页“北京——中国的首都”进行小组交流,小朋友到过天安门广场吗?哪里都有什么?(围绕认识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建筑展开,也可以请去过北京的幼儿对照书上的照片进行介绍)
2、 引导幼儿了解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每天在这里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次认识国旗)
3、 使用《《小朋友的书 美工》第五页“天安门”,请幼儿制作天安门城楼。也实线剪下天安门的平面图,在沿虚线折叠,然后把灰色的部分黏贴好,稍作整理,立体的天安门城楼就此做好了。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我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幼儿寻找中国在地图上的位置,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了。他们看着这五颜六色的世界地图,寻找着中国,了解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就像一只雄鸡。
圆除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外,还可以转化成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如果让学生在这里再动手操作,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是有很大的好处,但一节课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内容,所以这一节课就选择了单纯让学生把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来推导圆面积的公式。但回头想想,也可以把圆的面积分两课时来上,一课时是让学生操作,圆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第二课时才深入地研究如何推导圆面积的公式,这样费时多些但对学生的能力开拓会更有好处。
知道祖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接着在第二环节,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一些著名的城市、山川、河流,初步掌握了关于祖国的常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为幼儿介绍了祖国的文化,拓展了知识经验。整个活动层次分明,环节清楚,让幼儿知道了祖国很大,有灿烂的文化,增强了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8、大班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地方。
2. 了解天安门广场上的主要建筑,感受首都建筑的雄伟壮丽。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重难点:
1、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并知道天安门。
2、感受首都建筑的雄伟壮丽。
3、知道2008年北京是奥运会举办的地方,感受名族骄傲。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对祖国有一定的了解。
环境准备
中国地图。《小朋友的书》,首都主要建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北京—我们的首都。
1.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北京的位置。
这是什么?请你找一找北京的位置?你们是怎么找到的?五角星代表什么意思?
2.找一找浙江的位置,贴上标志,并与北京连接。
3.告诉幼儿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国家领导人办公的所在地。
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中国了不起,北京了不起。那你们知道有哪些标志建筑。
1. 阅读《小朋友的书》第8页“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小组交流。小朋友,你知道吗?这是什么地方,请你说一说。
2. 欣赏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水立方”壮观的外观。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了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中国了不起,北京了不起。
三、天安门广场。
1.阅读《小朋友的书》第9~10页“北京—中国的首都”进行小组交流。小朋友,你到过天安门广场吗?那里都有什么?
2.引导幼儿了解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每天在这里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再次认识国旗)
3.使用小朋友的美工书第五页“天安门”请幼儿制作天安门城楼。
四、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
1.请幼儿观察、欣赏幼儿用书第20~21页,告诉幼儿:北京是一座古老、美丽的城市,它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2.教师简要介绍一下故宫、长城和颐和园,重点告诉幼儿: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北京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瑰丽的园林。
3.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北京、爱北京吗?为什么?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小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领导人生活、工作的地方。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许多全世界都知道的名胜古迹。我们爱首都北京。(幼儿学说:我们爱首都北京)
建议
1.在教室内布置一些有关北京的图片,丰富幼儿对北京的认识。
2.要求幼儿回家向家长介绍北京。
活动反思:
北京是一座十分有名的城市,这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这座城市并不陌生,但在我今天上了这堂活动后,发现了一个十分让人心寒的问题,就是有很多小朋友他并不知道“北京”是我们中国的首都。
大家对中国的地图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首都的意思不是很理解,通过讲解大家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讨论的环节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尤其是去过北京的几个幼儿,再通过他们的讲述出示幼儿收集的图片更加深了他们的印象。
不足:
我觉得我没有很好的完成我想达到的教学任务,这跟我课前没有很好的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关,这一点我想在今后的教学活动还是需要加强与改进的。
大班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06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