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听声音 辨方位》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听声音 辨方位》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听声音 辨方位》反思

1、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听声音 辨方位》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听到的声音辨别声音的位置,并能用相应的符号在图板上标示出来。

  2.学会静下心来仔细倾听,知道在活动中不干扰别人。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一处能听到各种声音的地方(但也不要太嘈杂);卡纸每人1张;笔每人1支。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的名称与规则

  告诉幼儿,这个活动的名称叫“听声音,辨方位”。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卡纸,让他们自己在卡纸上画一个“◎”,表示他们所在的位置。当他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用恰当的简单符号把它标记在卡片上。例如,一阵风就画两道斜线、几声鸟叫就画一只小鸟。表示符号的位置应尽量精确地显示出声音的方向和远近(可适当地做一次示范让幼儿理解)。为了听到更多的声音,可闭上眼睛聆听,还可以用手掌朝前或朝后拢着耳朵形成声音的反射面来听。

  2、幼儿自选活动地点进行作业

  让幼儿快速地(1分钟)找到自己的“倾听地点”,分散坐下,以免“倾听开始”时,还有人走动,并且要求幼儿一旦选定了地方,就不要再随便移动。

  在开始记录声音的前后,分别给幼儿一个信号,例如,学一声猫叫或狗叫,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持续的时间可视幼儿的年龄、专注程度和当时环境的声音状况而定,一般为5~10分钟。

  3、幼儿自行结伴交流记录

  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自行找好朋友,交流彼此的声音记录,教师可提问:“你听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你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你最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你最不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哪种声音你从前从来没有听过?你知道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吗?”

  活动建议: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声音环境,可请其他教师协助,在不同的方位、地点制造出一些声音,供幼儿聆听和记录。

  活动反思

  活动前,在玩分辨左右的游戏中,幼儿对左右已有一定的已知经验,所以在完成目标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位上还是比较简单的。

  在活动中,前者是辨别方位,后者的各种练习是为了为幼儿以后开展思维活动打基础,在活动中,重点引导在活动中用一个物代表一个数字,或用一个数字代表一个物。

2、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方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森林Party的情境中感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四个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知觉。

  2.活动中能有序,细致地进行观察,清楚、响亮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3.感受圣诞聚会的快乐,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森林Party》。

  2.操作材料、自制跳舞毯各人手一份。

  3.自制储物柜及圣诞礼物。

活动过程:

  (一)参加森林Party,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一个快乐Party吧。

  (二)通过住旅馆情境分房间,巩固上、下、左、右。

  1.用一根直线给旅馆分房间、摆家具,复习上下。

  师:旅馆只有一个房间,我们有男生和女生怎么办呀?

  2.探索另外一种分房间方式,复习左右。

  (三)利用两根直线分房间,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引导幼儿利用两根直线把旅馆分成四个房间。

  师:"有四个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Party了,它们想每人住一个房间,怎么办?"2.幼儿第一次操作。

  3.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师:你们的房间都分好了吗?这个是哪个小朋友分的?你上来介绍一下。你再说一下小动物分别住在哪个房间?和他一样分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可是刚才这个小朋友介绍小动物住哪个房间的时候,说的是这个、那个的,有点介绍不清楚。我们能不能帮这四个房间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猫住哪个房间?先看看它住在左边还是右边,上面还是下面呢?那我们就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左上。"那小羊、河马、大象它们住在哪个房间呢?

  4.根据动物要求进行第二次操作。

  (四)举行森林Party,巩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根据指令找寻神秘圣诞礼物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的舞会要开始啦。让我们把今天的舞伴请出来。我数到123,你们把坐的地垫翻过来,这就是你们的舞伴。看看你的舞伴什么样?

  2.Party游戏:跳舞毯。

  (1)结合课件先进行方位的练习。

  (2)跟着音乐跳舞。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继续了解生活中的其他方位,如东南西北等。

活动反思:

  经过这次的上课,幼儿对方位知识的感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后面的序数教学帮助很大。

  从备课到上完课,对走自己的启发还是很大的,认识到了幼儿教学的游戏性很重要,把游戏带到课堂中,在游戏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幼儿园孩子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3、大班数学教案《找方位》含反思

设计背景

  中班的孩子平均年龄已经有四岁多了,大部分孩子已经能掌握一定的方位知识,但是有少部分孩子对方位的感知还是比较困难,在教学序数时就遇到分不清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概念,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找方位的活动加深孩子对方位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能借助物体来辨别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

  2、能听懂老师的语言做出相应的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完整的复数教师的句子,能学习完整讲述句子。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重点难点

  1、借助物体辨别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

  2、听懂教师的语言复述句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兔妈妈的头饰,兔宝宝的头饰

活动过程

  1、课前互动:

  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学生也一起学做。(请跟老师这样做,然后手拿铃鼓拍手。学生会学着说:“我跟老师这样做”,学生也拍手……,分别在自己的前后左右拍,一直到说:“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上面、下面,说的同时也要在相应的方位上做拍手动作。让孩子初步感知方位的概念)

  2、初步辨认以自身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在哪里?(耳朵、屁股、脚)在哪里?(幼儿开始会说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幼儿说出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在下面等)

  3、找朋友的游戏

  说出比如(某某小朋友在我前面等),教师示范,幼儿很快就能学会

  4、游戏找方位

  教师做兔妈妈,幼儿做兔宝宝,教师捏鼻子幼儿就到教师前面来,拍屁股就到后面来,拉左耳朵就到左边,拉右耳朵就到右边

  5、结束教学活动

  再做一次课前互动的活动。巩固教学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准备查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去创设肢体操导入,这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这点在上课的课程中效果还是很好的。

  2、经过这次的上课,幼儿对方位知识的感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后面的序数教学帮助很大。

  3、从备课到上完课,对走自己的启发还是很大的,认识到了幼儿教学的游戏性很重要,把游戏带到课堂中,在游戏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幼儿园孩子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4、总体来说,这节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但是在课堂时间的掌握上海不是很好,在导入的时间花的时间长了点,如果再上多一次这节课,我会从新设计好点精简点。

4、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方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森林Party的情境中感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四个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知觉。

  2.活动中能有序,细致地进行观察,清楚、响亮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3.感受圣诞聚会的快乐,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森林Party》。

  2.操作材料、自制跳舞毯各人手一份。

  3.自制储物柜及圣诞礼物。

活动过程:

  (一)参加森林Party,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一个快乐Party吧。

  (二)通过住旅馆情境分房间,巩固上、下、左、右。

  1.用一根直线给旅馆分房间、摆家具,复习上下。

  师:旅馆只有一个房间,我们有男生和女生怎么办呀?

  2.探索另外一种分房间方式,复习左右。

  (三)利用两根直线分房间,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引导幼儿利用两根直线把旅馆分成四个房间。

  师:"有四个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Party了,它们想每人住一个房间,怎么办?"2.幼儿第一次操作。

  3.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师:你们的房间都分好了吗?这个是哪个小朋友分的?你上来介绍一下。你再说一下小动物分别住在哪个房间?和他一样分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可是刚才这个小朋友介绍小动物住哪个房间的时候,说的是这个、那个的,有点介绍不清楚。我们能不能帮这四个房间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猫住哪个房间?先看看它住在左边还是右边,上面还是下面呢?那我们就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左上。"那小羊、河马、大象它们住在哪个房间呢?

  4.根据动物要求进行第二次操作。

  (四)举行森林Party,巩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根据指令找寻神秘圣诞礼物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的舞会要开始啦。让我们把今天的舞伴请出来。我数到123,你们把坐的地垫翻过来,这就是你们的舞伴。看看你的舞伴什么样?

  2.Party游戏:跳舞毯。

  (1)结合课件先进行方位的练习。

  (2)跟着音乐跳舞。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继续了解生活中的其他方位,如东南西北等。

活动反思:

  《认识方向》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本的45—46页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让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并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为本单元后部分的学习作好铺垫,更为今后在生活中能更精确地确定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打下坚实基础。

  我上了《认识方向》这一课,上完后进行了自我反思,感觉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当然还存有一些困惑。

  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由“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引入,复习生活中的四面:东、南、西、北,然后提问“八方”是什么?为学习新知埋下伏笔。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方向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再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并理解方位知识。我以学校以及周遍的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为背景主题图,在此基础上,我抓住一个方向,在演示、讨论的过程中完善学生对新方向的认识,在他们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我在学校主题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建筑认识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个环节充分放手给学生,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平面图上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了图上的东、南、西、北,接着由学生来说出另外的方向,再一次感知为什么东与南的中间就是东南,东与北的中间就是东北,西与南的中间就是西南,西与北的中间就是西北。学生自己感悟出这样命名的道理,应用起来也能更加地得心应手。指导学生填写方向板。

  (三)实际操作,巩固深化:这一环节,我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认一认贴一贴,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并获得数学经验。在本课的“想想做做”第2题。我对题目进行了改编,有效地利用图中的相关信息。先提问:“你最喜欢的水果在水库的哪一面?”同桌共同解决。再问:“你喜欢的水果又在桃园的哪一面呢?”我发现学生更乐意动脑筋解决问题,也乐意与人交流合作。再把这些水果制作成9张卡片,要求学生听我说的方位或学生自己说方位,让其他学生上黑板完成这幅水果种植分布图。练习经过创造性地改编,学生兴趣大增,而且对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各个方向,进一步理解各个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学生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化。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长取短,互相介绍确定方向的好方法。回家以后,找一找你家的四面八方有什么?

5、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空间方位》含反思

  活动设计意图:

  空间方面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让幼儿通过游戏去自由探索空间方位的神秘,我就结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下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

  活动目标:

  1、掌握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

  2、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教师和幼儿在课前玩过辨别左右的游 戏。

  2、物质准备:课件、音乐、一个鼓 、七块田格软垫。

  活动过程:

  一、 课件导入:

  1、 提问:小动物它们在什么地方?某某小动物在房子的什么位置?

  幼儿回答;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左上边,右上边,左下边,右下边。

  2、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呢?

  幼儿回答;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左上边,右上边,左下边,右下边。

  二、 游戏:跳房子请一个幼儿进行示范,教师讲解。

  先简单逐渐过度到难的。

  三、身体的四肢方位游戏:

  边出示课件教师边讲解。

  幼儿、看课件听音乐游戏。

  四、小结:

  空间方位有:上下,前后,左右,中间,里外,老师编了活动空间方位的游戏我们到外面去玩。

  活动反思:

  1、孩子们对活动很感兴趣,他们还很投入到活动中。他们都能积极举手发言,还能用完整的话来回答。不过幼儿对辨别空间方位上还不大了解还得继续培养和巩固。活动开展的时间有点长。以后我会吸取更多的教学方法争取上的更好。

  提问:

  ①这张大纸上有4个小格子,有两个格子在上边,两个格子在下边。

  谁能说说,哪两个颜色格子在上边?哪两个颜色的格子在下边?

  ②还可以有另一种说法其中有两个格子在左边,两个格子在右边。谁能说说,哪两个颜色格子在左边?哪两个颜色的格子在右边?

  ③如果我想说其中一个小格子我应该怎么说?(说对一个方位,教师出示汉字表示正确)引导幼儿说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

  玩游戏《我来找》对刚才的了解的四个方位进行巩固。

  出示作业纸,完成连线。

  2、出示小房子,引出小兔子。

  "兔子要搬新家"边说边操作教具,出示4只卡通兔子头图片。"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固定在大田格纸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小格子里。

  引导幼儿分别说出这4只兔子住在哪个格子里?

  提问:小黑兔住在哪个格子里呢?小红兔?小黄兔?小蓝兔?

  引导幼儿把4只兔子都说到。

  3、教师让小兔子到邻居家做客,说出"从……到……"。

  "小兔子想和朋友们一起玩,所以要去邻居家做客……"请小朋友到前面边说从……到……边操作。

  4、教师出示4张数字卡片,引导幼儿用黑、黄、灰、白兔子分别代表数字2、3、5、6。

  提问:有一天,兔子们去拔萝卜,黑兔拔了2个萝卜,黄兔拔了3个萝卜,灰兔拔了5个萝卜,白兔拔了6个萝卜。那么老师手里的卡片应该怎么摆呢?

  教师引导幼儿到前边把卡片八到4个格子里。

  5、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的兔子代表不同的数字,出两个数相加的加法题。

  提问:现在老师用兔子代表数字给你们出题,看你们会不会算。黑兔和白兔拔了几个萝卜?教师变换不同数字让幼儿练习几次。

  6、教师可引导幼儿出类似的题目,展示出来让大家算。

  活动小结活动前,在玩分辨左右的游戏中,幼儿对左右已有一定的已知经验,所以在完成目标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位上还是比较简单的。

  在活动中,前者是辨别方位,后者的各种练习是为了为幼儿以后开展思维活动打基础,在活动中,重点引导在活动中用一个物代表一个数字,或用一个数字代表一个物。

6、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听声音 辨方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听到的声音辨别声音的位置,并能用相应的符号在图板上标示出来。

  2.学会静下心来仔细倾听,知道在活动中不干扰别人。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一处能听到各种声音的地方(但也不要太嘈杂);卡纸每人1张;笔每人1支。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的名称与规则

  告诉幼儿,这个活动的名称叫“听声音,辨方位”。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卡纸,让他们自己在卡纸上画一个“◎”,表示他们所在的位置。当他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用恰当的简单符号把它标记在卡片上。例如,一阵风就画两道斜线、几声鸟叫就画一只小鸟。表示符号的位置应尽量精确地显示出声音的方向和远近(可适当地做一次示范让幼儿理解)。为了听到更多的声音,可闭上眼睛聆听,还可以用手掌朝前或朝后拢着耳朵形成声音的反射面来听。

  2、幼儿自选活动地点进行作业

  让幼儿快速地(1分钟)找到自己的“倾听地点”,分散坐下,以免“倾听开始”时,还有人走动,并且要求幼儿一旦选定了地方,就不要再随便移动。

  在开始记录声音的前后,分别给幼儿一个信号,例如,学一声猫叫或狗叫,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持续的时间可视幼儿的年龄、专注程度和当时环境的声音状况而定,一般为5~10分钟。

  3、幼儿自行结伴交流记录

  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自行找好朋友,交流彼此的声音记录,教师可提问:“你听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你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你最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你最不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哪种声音你从前从来没有听过?你知道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吗?”

  活动建议: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声音环境,可请其他教师协助,在不同的方位、地点制造出一些声音,供幼儿聆听和记录。

  活动反思

  活动前,在玩分辨左右的游戏中,幼儿对左右已有一定的已知经验,所以在完成目标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位上还是比较简单的。

  在活动中,前者是辨别方位,后者的各种练习是为了为幼儿以后开展思维活动打基础,在活动中,重点引导在活动中用一个物代表一个数字,或用一个数字代表一个物。

7、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空间方位》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过掌握《摆花》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及空间方位能力、推理能力。

  3、感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重点难点

  1、理解横着数、数着数都是5的概念。

  2、能够用不同的空间方位进行摆花。

  活动准备

  16朵花、示范图5张、黑板、幼儿操作材料每人1份(16朵花)、记录纸、花坛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名称,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花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朵花。(2个2个的数)。”

  2、教师:“一共16朵花,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就叫做摆花。”

  (一)教师示范,发现摆花秘诀。

  1、摆花要求:“老师这里有一个四边形的花坛,需要小朋友将16朵花摆在花坛的四周,但还要保证花坛的每一条边都是6朵花,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

  2、请一位幼儿在黑板上尝试摆花。

  3、教师总结:“他摆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4、教师进行示范:“老师这里有一种方法,来看一看我是怎样摆的。”

  “老师摆成功了吗?摆成了什么形状?老师摆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教师小结:我种了两个横排,两个竖排,4个角上的花数了2次,即在横排数了,也在竖排数了。

  (二)幼儿尝试摆花

  1、给每位幼儿一套小花教具(16朵花),幼儿尝试操作。

  2、强调要求:“16朵花要摆4排(横排竖排都可以),每排5朵花。”

  3、教师巡回指导,摆出一种方法后举手,教师拍照进行拍照分享。

  4、点数进行验证

  5、介绍记录纸:“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摆法,那谁的方法和他一样请举手,说明你的方法也对啦。那我们把这种方法方法记录下来,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记录纸,请把我们验证过的方法记录下来(花可以用圆圈表示)。”

  (三)尝试摆花的其他方法。

  第二种方法:

  老师:“其实摆花的方法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在尝试摆一摆吧。”

  1、教师巡回指导,摆出一种方法后举手,教师拍照进行拍照分享。

  2、和幼儿一起数一数进行验证。

  3你觉得这种方法像什么?(桌子、凳子、手枪。。。。。)

  4、教师出示这两种方法的记录纸小结:“上面的5朵花不动,左边5朵花不动,右边的5朵不动,下面的三朵向上移了。”

  5、提问:“你觉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2个横排,2个竖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种出的样子不一样)”

  (四)继续尝试其他的摆法

  老师:“那请小朋友试一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看谁的方法和其他人不一样。”

  2、教师巡回指导,摆出一种方法后举手,教师拍照进行拍照分享。

  2、和幼儿一起数一数进行验证。

  3你觉得这种方法像什么?(桌子、凳子、手枪、开字......)

  你看看她像什么?(井字)

  活动总结

  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对大班幼儿来说,通过有挑战的游戏来发展其空间知觉和推理能力,能够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本次活动中,我先用幼儿平时最常见的花坛引出,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什么叫“横着摆和竖着摆都是5朵花”的概念,将游戏的难点抛给幼儿,启发他们思考其他的摆法。

  在幼儿自由操作中,我用电子设备将幼儿摆花的方法实时拍照记录,并用集体分享的形式让幼儿在大屏幕上再观察,通过这种方式,幼儿的摆花方法得到了再次的验证,也再一次让幼儿了解“横着摆和竖着摆都是5朵花,且一朵花在横排和竖排能够重复数”的难点。

  通过对幼儿作品成功和失败的分享,幼儿更清晰地理解了摆花的方法,再通过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