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分解组成》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分解组成》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分解组成》反思

1、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分解组成》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数量之间包含、互补和可逆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要求幼儿手指着棋格数数。

  2、4、6、8、10-----------1、3、5、7、9、

  2、请幼儿而在插板上用下楼梯的方法摆出9 的分解与组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教师和幼儿边操作边口述9的分解式。

  二、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

  1、请幼儿在9的分解与组合基础上,用上楼梯的方法点数:10能分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3和7、2和8、1和9

  2、幼儿操作,教师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用上楼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与其他的幼儿对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三、整理插板。

  将所用的小棋摆在插板上,幼儿则根据食物、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师检查,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2、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 10 10 10 10

  ∧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三) 、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 10 10 4 □ □ 9

  ∧ ∧ ∧ ∨ ∨

  □ 8 7 □ 5 □ 10 10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 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4、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学习6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5、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猜猜猜"。

活动反思: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 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6、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课件、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教师引导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快思 www.banzhuren.cn)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

  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巩固练习。

  10个小朋友一组,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做游戏,唱完后迅速分成两部分,说一说10分成了几个几?

  五、活动延伸。

  将各种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练习。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7、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10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数量之间包含、互补和可逆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要求幼儿手指着棋格数数。

  2、4、6、8、10-----------1、3、5、7、9、

  2、请幼儿而在插板上用下楼梯的方法摆出9 的分解与组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教师和幼儿边操作边口述9的分解式。

  二、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

  1、请幼儿在9的分解与组合基础上,用上楼梯的方法点数:10能分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3和7、2和8、1和9

  2、幼儿操作,教师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用上楼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与其他的幼儿对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三、整理插板。

  将所用的小棋摆在插板上,幼儿则根据食物、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师检查,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8、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帮助老爷爷(学习6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教学反思: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 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9、幼儿园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10101010

  ∧∧∧∧∧

  1928374655

  9182736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三) 、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10104□□9

  ∧∧∧∨∨

  □87□5□1010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