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认识妇女节》反思

《中班教案《认识妇女节》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教案《认识妇女节》反思

1、中班教案《认识妇女节》反思

  活动内容:认识妇女节

  活动目标:

  1、通过老师的描述,让幼儿知道“妇女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2、知道家庭中的哪些成员是“妇女”,能做到正确的区分。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已知经验或者通过到网上查询资料,为幼儿讲述三八妇女节的由来: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you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1924年。当然,我国劳动妇女在中国***的领导下,于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

  2、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幼儿正确的认识到妈妈、姑姑、奶奶、姥姥、阿姨等广大的女士统称为“妇女”。

  教学反思:

  妇女节的存在提醒我们:还有许多女性没有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一百多年来,国际公约与各国法律都在推动着女性权益的保障。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在女孩子接受教育,获得平等的法律权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巨大进步。数千年来重男轻女的心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变,“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同。绝大部分的父母愿意以举家之力来支持女儿入读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在升学深造、成为公务员方面,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在求职与升职方面,个人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考察因素。然而,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来减少和消除。这需要进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变成清醒的认识,从而通过持续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2、中班手工教案《三八妇女节》含反思

  活动目的: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3、通过制作贺卡,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体验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7日(周四)上午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参加对象:中班年级组全体幼儿及老师。

  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卡纸,水彩笔,每幼儿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安排:

  一、晨间谈话

  教师介绍“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引导小朋友在节日里给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说一句感恩的话,唱一首感恩的歌。

  二、制作爱心贺卡送妈妈

  (1)讨论贺卡绘画的内容。

  (2)教师说明制作贺卡的要点及要求并做示范。

  (3)幼儿担当“小小设计师”,一起设计爱心贺卡。

  (4)绘画完成后,进一步对贺卡进行装饰。

  (5)幼儿间相互参观并学习,进行拍照。

  (6)回家把亲手自制的贺卡送给妈妈。

  三、布置“小任务”

  (1)做一件事情。如帮助妈妈擦桌子、扫地,为妈妈敲敲背、捶捶腿等。

  (2)为妈妈唱一首歌曲。如《只要妈妈露笑脸》、《我的好妈妈》、《不再麻烦好妈妈》等。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知道“三八”节是妈妈、奶奶等妇女的节日,了解到妈妈、奶奶的辛劳与伟大,会用自己的方式(做感恩卡、做花、说一句祝福的话、为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妈妈奶奶的一片爱,从小培养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3、中班活动教案《三八妇女节》含反思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8日下午15:00-16:00

  活动地点:

  中班教室

  参加人员:

  全体幼儿及幼儿家长,两位老师,一位阿姨。

  人员安排:

  *老师:接待、道具准备 *老师:主持 *阿姨:签到、后勤保障

  道具准备:

  红色的皱纹纸,双面胶,金属丝,KT板

  活动具体安排

  活动一:母子表演

  活动目标:

  1.增强母子之间的感情;

  2.感受为母亲庆祝妇女节的快乐。

  过程:

  1.幼儿化妆由妈妈帮助

  2.有意识地选取几位妈妈时装表演;

  3.幼儿穿妈妈的服饰进行表演要选用合适的音乐。

  活动二:美工活动:大红花给妈妈

  活动目标:

  1.学习正反有序折纸;

  2.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包装纸做示范,幼儿观看;

  2.边示范边解说,并注意事项,选用一个角,用手比一比,大约一个手指的宽度正面和反面有序的折,,要求正面和反面的宽度要一样,等一张纸折完后,再折一张相同的纸,两张都折好后,再把俩张折好的纸和在一起,中间用金属丝结扎,最后把分开的四瓣都粘起来,这样小红花就做好了。

  3.幼儿可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进一步解说;

  4.幼儿去桌子上准备好的纸,开始动手折叠小红花;

  5.在折叠过程中幼儿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及时纠正,教师并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6.做好小红花,每人发一张A4纸,再画妈妈的肖像,再把红花贴在照片上。

  活动三:幼儿自由想一句感谢语送给妈妈(奶奶)

  教学反思:

  通过家长反馈,小孩回家会说关心妈妈的话,懂得关心妈妈和其他长辈,虽然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一个小故事,一首歌也能让家长心里甜滋滋的。

4、中班三八妇女节教案《我帮妈妈来捶背》含反思

  活动内容:我帮妈妈来捶背

  活动目的: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对妈妈的爱。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过程:

  教师在幼儿园叮嘱幼儿回家通过为妈妈洗脚、捶背、按摩等的方式献上一份爱心,让妈妈意识到自己的宝贝长大了。妈妈可以通过纸条的形式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反馈给班内的老师。

  教学反思:

  所以,在庆祝妇女节之际,我们需要反思:大到社会,小到家庭,我们有没有建立起一种基于人道与理性的男女关系?今天,恐怕再难听到有人想孔子那样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恐怕也很少有人再像辜鸿铭那样,用一些经不起逻辑推敲的理由,振振有辞地为男尊女卑进行辩护。有些人把女生称为“女王”,这种表面上的高度尊重其实是“男尊女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况且,在欧洲君主立宪制国家,尽管仍有女王在位,但是,她们早已不是古代政治中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生杀予夺的女王,而是形式上至尊,实质上与国民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象征性君主。在强调女性尊严和权利的同时,我希望补充一点:女性和男性享有同等的尊严和权利;无论是男尊女卑,还是女尊男卑,都是不正常的关系定位,都不是出于健全理智,都不符合人道。

5、中班教案《认识妇女节》含反思

  活动内容:认识妇女节

  活动目标:

  1、通过老师的描述,让幼儿知道“妇女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2、知道家庭中的哪些成员是“妇女”,能做到正确的区分。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已知经验或者通过到网上查询资料,为幼儿讲述三八妇女节的由来: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you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1924年。当然,我国劳动妇女在中国***的领导下,于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

  2、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幼儿正确的认识到妈妈、姑姑、奶奶、姥姥、阿姨等广大的女士统称为“妇女”。

  教学反思:

  妇女节的存在提醒我们:还有许多女性没有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一百多年来,国际公约与各国法律都在推动着女性权益的保障。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在女孩子接受教育,获得平等的法律权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巨大进步。数千年来重男轻女的心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变,“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同。绝大部分的父母愿意以举家之力来支持女儿入读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在升学深造、成为公务员方面,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在求职与升职方面,个人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考察因素。然而,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来减少和消除。这需要进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变成清醒的认识,从而通过持续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6、中班教案《三八妇女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8日是妇女节

  2、体验爱老师、爱妈妈、爱长辈的情感。

  3、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准备:长方形色纸、吸管、黏贴纸、剪刀

  活动过程:

  意图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是什么节日?(三八节)

  2、小朋友想送给老师、阿姨什么礼物?(送花)

  2、小朋友要自己动手为老师和阿姨做一束花。愿意吗?

  3、小结: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自己亲手制作的一朵鲜花来送给老师和阿姨。

  意图二:制作鲜花、观察做花的步骤

  1、区分长方形纸的长边与短边。

  2、用长边对折,区分对折线与边线。

  3、在对折线处开一小口,在边线处剪数条直线成丝状。

  4、将绿色习惯从小口处插入,并黏贴。

  5、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长方形是有长边和短边,两条边的长短不一样,长的那条叫长边,短的那一条叫短边;还学习了对折线和边线,都是有不同的。

  意图三:欣赏幼儿的作品,集体讨论交流

  1、 欣赏各自的作品,数一数每一束有几朵花。

  2、 谈论判别对折线与边线的好方法。

  3、小结:小朋友真是很聪明的,能够做出好看的花来了,送给老师和阿姨也可以送给我们的妈妈和自己的长辈,表达一下自己对他们的感谢,好吗?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区分对折线与边线,也能在边线处剪数条直线成丝状。大部分幼儿完成了作品。有些幼儿做的很细致,方法和技能学会了。可也有极个别幼儿把直线剪的短了一些,使得花心撒不开,其次有的幼儿在把花心捏到吸管上时方向错了。对这些孩子在个别化中再进行帮助。在小朋友动手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孩子们也了解了三八妇女节,更加的爱老师、阿姨、妈妈等长辈。活动中,孩子们把自己的花送给了老师、阿姨还有给他们验血的医生,有的还说,还要再做一朵,晚上要送给妈妈。

7、中班妇女节教案《庆三八节》含反思

  活动时间:3.8

  活动地点:中班

  内容与要求: 歌曲入场,妈妈和宝宝互夸,宝宝给妈妈化妆,妈妈抢椅子,宝宝送礼物给妈妈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3、通过表演节目和妈妈一起游戏,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材料准备:

  1、歌曲,如《我的好妈妈》、《不再麻烦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2、幼儿事先准备好送给妈妈的礼物。

  3、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4、妈妈准备化妆品、配饰。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引出活动

  (二)庆祝活动

  1、在歌颂妈妈的乐曲中,邀请妈妈们入座。

  2、活动进行。

  (1)主持人引导幼儿说说庆祝会的意义。

  (2)妈妈和宝宝互夸。

  (3)宝宝给妈妈化妆。

  (4)妈妈抢椅子游戏。

  (三)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当然,制作礼物也可以放在庆祝活动前进行。

  (1)祝贺,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送礼物中,体会和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2)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教师可一道幼儿说些祝贺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

  (四)建议

  以后,可产生幼儿的"我帮妈妈"纪事本,主要记录幼儿在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关心妈妈。

  教学反思:幼儿教学,关键是爱心和耐心,还有家长的支持非常重要。

8、中班教案《庆祝三八妇女节》含反思

  活动名称:庆祝三八妇女节

  活动时间:20XX年3月8日

  活动地点:中班各班教室

  活动对象:全体中班幼儿和教师

  活动意图:

  通过对三八妇女节进行庆祝活动,使幼儿了解到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通过活动也使幼儿对“妇女”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尊重妇女,并体会妇女同志对社会和家庭所作出的贡献。从而萌发为妈妈、为姥姥等广大的妇女同志献爱心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照相机、摄像机,提前安排好老师为孩子们拍照。

  2、剪刀、各色卡纸、记号笔、毛线

  3、幼儿在家中帮助妈妈做家务的照片。

9、中班三八妇女节教案《妈妈,我爱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女人节日。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3、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剪纸,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活动准备

  1. 布置活动场地。

  2、小剪刀、胶水、各色彩纸三、活动过程1、说说三·八妇女节的由来,让孩子们知道三·八节是妇女的节日。

  2、全体幼儿在歌颂妈妈的乐曲《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中表达对妈妈的爱。

  2、幼儿说说妈妈在家的辛苦及对自己的关爱。

  3、老师小结:我们的妈妈真能干、真辛苦呀,我们一起来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老师记录。

  制作礼物----漂亮的剪纸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

  1、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制作剪纸说明:幼儿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都是那么的细心、持之以恒。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表达着对妈妈浓浓的爱。

  送礼物本次活动的亮点:幼儿在活动中讲述了妈妈平时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妈妈在家里要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在讲述中,幼儿体验到了妈妈的辛苦,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在制作礼物的环节中平时不愿意动手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都能一步一步坚持完成,每个孩子都希望妈妈能够收到礼物。

  结束语:

  快乐的时光总是这样短暂,浓浓的亲情总是这样让人留恋,小朋友们,今天你们玩的高兴吗?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感触很深。小朋友们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又互相一起展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最后也祝愿所有的小朋友健康快乐,茁壮成长。谢谢,再见!

  教学反思:

  幼儿教学,关键是爱心和耐心,还有家长的支持非常重要。

10、中班妇女节教案《庆三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知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

  2、知道三月八日是妈妈的节日,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4、体验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1、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2、提供剪刀、手工纸、胶水等制作工具。

  活动流程:

  我为妈妈来歌唱、我听妈妈来介绍、我为妈妈做礼物、爱心献妈妈。

  活动过程:

  (一)我为妈妈来歌唱

  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二)我听妈妈来介绍

  请妈妈代表来为幼儿讲述各自工作的辛苦。妈妈的爱是我们幸福的源泉,是我们心灵的钥匙。妈妈每天要辛勤的工作,又要照顾着我们。知道妈妈养育我们不容易等,让孩子懂得尊敬、体贴自己的妈妈。为了感谢我们的妈妈,引导幼儿给妈妈准备礼物。

  (三)我为妈妈做礼物

  我们将开展谈话活动,围绕“我们应该怎样帮妈妈过一个难忘的节日”展开讨论,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另外,我们组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爱心送给妈妈。

  (四)爱心献妈妈

  引导孩子回家主动帮妈妈做点家务活、帮妈妈捶捶背、洗脚等。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庆祝妈妈的节日。把制作的礼物送给妈妈,向妈妈说一句祝福话,表达自己的心意。

  教学反思: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我们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感恩母亲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是对前期活动的回顾和展示,让小朋友们感恩母亲,说出温馨的母亲节祝福,送上浪漫的母亲节礼物,瞧...我们的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在为妈妈们准备自己的礼物呢!

11、中班妇女节亲子活动教案《庆三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三八妇女节"是妈妈和老师的节日。知道她们平时工作很辛苦,自己长大了,愿意帮助妈妈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在亲子活动中充分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歌曲《我的好妈妈》舞蹈《健康快乐动起来》。

  2.制作花瓶的材料。

  3.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活动地点和时间:

  20XX年3月7日下午3:30教室。

  活动过程:

  一、来园3:00-3:15家长签到,组织家长与幼儿观看幼儿照片二、家长会3:15-3:30尊敬的各位家长:

  亲爱的妈妈,下午好!春光三月,万物苏醒,万象更新。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我们怀着满腔的幸福和喜悦迎来了"三八"妇女节,在这里我们祝所有的妈妈们节日快乐,永远年轻漂亮!祝你们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对你们以往对我们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表示感谢!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下面需要家长们配合:

  1.幼儿迟到现象。

  2.早餐在园吃的情况。

  3.校讯通卡的情况。

  4.成长档案的完成。

  5.每周小舞台需家长准备节目。

  6.平时在家需让幼儿折叠衣物,养成好习惯。

  中班教学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对将来孩子上小学学知识有很强烈的承前启后的基础作用。孩子们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基本上就是要从中班开始逐渐养成,这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所以我们希望家长多和我们配合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做得好你的孩子今后的学习成绩就将逐步上升。做得不合适,一但引起孩子的厌恶情绪,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需要很多年时间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逐步纠正,才能把孩子的学习态度拉回正确的道路。

  三、幼儿献才艺3:30-3:45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 《健康快乐动起来》

  说明:幼儿在体会爱妈妈的情感中,表达爱妈妈的情绪。这时应该是感情的高潮。也是庆祝会的高潮,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尤为重要。教师可作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组织表演。如,当幼儿说完悄悄话,教师可以说:"我们的悄悄话,是我们的心声,妈妈,谢谢您们,妈妈,祝您们节日好"幼儿齐:"祝妈妈节日好"掌声响起。

  四、幼儿喝水入厕3:45-4:00五、亲子废品制作4:00-4:30《花瓶插花》 游戏准备:皱纹纸、红色和绿色的彩纸、塑料硬管若干和透明胶。

  花瓶制作过程:

  第一步: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材料(玻璃瓶 剪刀 麻绳 胶水)第二步:用麻绳从瓶口处开始包裹。

  第三步:一定宽度的时候,使用另一种颜色的绳子包裹。

  第四步:用麻绳包裹前,先在瓶子上涂抹胶水。

  第五步:用绳子包裹的时候,选用自己需要的色绳来包裹。这样麻绳花瓶就制作好了。

  第六步:在花瓶里插上花就可以了。

  康乃馨制作过程:

  1.首先将正方形的纸裁成两个矩形,并将两个矩形沿着于中线垂直的方向剪开,但是不要完全剪开,大约距离边缘1cm便可。

  2.将矩形长边为法线缠绕塑料硬管,使得纸片成圆筒状。

  3.再矩形被对折成更狭长的矩形后,沿着塑料硬管头进行缠绕。

  4.在用胶带固定牢靠后,再用手调整好"花瓣"外形。

  5.将绿色的纸张裁成大约2cm宽。

  6.缠绕好塑料硬管,并且在顶部和底部用胶水固定好。

  7.再用一小段绿纸来制作花萼部分。

  8.再取小段绿色纸张,剪成叶子形状。

  9.用胶水黏着到"茎"上。

  10.一朵漂亮的康乃馨就做好了。

  六、幼儿给妈妈献花。音乐《感恩的心》

  每位幼儿给妈妈献上一支鲜花并说一句祝福的话。教师在旁用相机拍下这瞬间感动的时刻。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三八亲子活动,更能增进幼儿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从接待开始,家长们有序的进入教师安静的观看幼儿在园的一些精美照片,孩子由副班老师带到图书室安静的观看图书。接着就是主老师开家长会,开完之后,由副班老师带幼儿进入教师,幼儿找到自己的妈妈奶奶阿姨,抱抱亲亲说一句我爱你。家长观看幼儿录的视频,家长们都很感动。之后,在副班老师的带动下,幼儿一起跳《健康快乐动起来》,每个幼儿都能跟着老师一起互动起来。然后排队入厕喝开水,幼儿都能有次序的进行。接着就是我们的亲子手工活的,在这一环节,可能由于讲解过程比较久,幼儿的有点坐不住,比较吵。但在家长幼儿一起制作废品的时候,幼儿都能参与和家长一起完成作品,最后,幼儿和家长完成的作品,我们都有拍照留念。总的来说,这次三八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需我们老师们改进。

12、中班妇女节教案《妈妈的节目》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3、通过表演节目和妈妈一起游戏,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小乌鸦爱妈妈》等2、幼儿事先准备好送给妈妈的礼物。鲜花,小奖品3、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出活动主题1、谈话活动师:"今天我们幼儿园里来了这么多的妈妈,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呀?"幼儿答。

  师:"对,三八妇女节到了,今天是全世界妈妈,还有阿姨,奶奶的节日,今天我欢聚在一起,来庆祝妈妈的节日,你们开心吗?"2、歌唱活动师:"我们一起拍手来欢迎我们的妈妈(幼儿园拍手)"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吧,名字叫"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幼儿集体唱) "二、进行部分1、请幼儿起来介绍自己的妈妈名字及工作师:"小朋友,你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她在哪里工作呢?(个别幼儿介绍)2、猜猜妈妈喜欢吃的水果"你爱自己的妈妈吗?那你知道你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小朋友先想一下,不要说出来,我请妈妈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写在纸上,再请小朋友来说一说,看看有没有猜对。"猜对发奖品。

  3、游戏:抢椅子、亲子合作抛接纸团比赛,夹黄豆比赛,剥桂圆给妈妈吃比赛三、结束部分:鲜花献给好妈妈幼儿每人手捧红色康乃馨献给妈妈.要求幼儿大方地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活动小结:

  我们的妈妈真能干、真辛苦呀,我们一起来谢谢妈妈:"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你!妈妈您真好!"教师请幼儿和妈妈说说悄悄话,当幼儿说完悄悄话,教师说:"我们的悄悄话,是我们的心声,妈妈,谢谢您们,妈妈,祝您们节日好"幼儿齐:"祝妈妈节日好"掌声响起。

  五、延伸:

  回家可以给辛苦一天的妈妈捶捶背,揉揉肩!

  教学反思:本周主题配合"三八"妇女节开展的活动。让幼儿较多地以妈妈为主题进行谈话,如:妈妈的姓名、职业、长相、发型、服饰、喜好,常和自己做些什么游戏,在谈话中,升华对妈妈的爱。

  在《世上只有妈妈好》歌声氛围中,引导幼儿在被爱和关爱亲人两个方面去强化这种情感体验。在刚开始引题提问:妈妈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时,幼儿的回答声很响亮、热烈。我利用游戏,调动了气氛,然后又继续提问:如果妈妈累了怎么办?幼儿受到了游戏的启发,发言就非常积极热烈,也像在表决心似的:"妈妈累了,我会给妈妈敲敲背!""我要给妈妈倒水喝。""我给妈妈买好吃的东西!" "我……"浓厚的课堂气氛,让我暗暗欣慰,今天的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并让幼儿充分体验了爱和被爱的幸福感。

  从这节课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关注妈妈的喜好,还学会了关心自己的妈妈。同时我也感受到在课堂中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需要我们积累好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吸收新的教学知识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啊!

13、中班三八妇女节教案《妈妈的节日》含反思

主题名称:

  妈妈的节日

主题目标:

  1、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妈妈的爱。

  2、知道“三八”节是妈妈的节日,能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表现自己对妈妈的爱。

  3、乐于参加年级组大型活动,增进亲子交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主题内容:

  周一:语言《猜猜我有多爱你》

  周二:社会《妈妈和宝贝》

  周三:语言《告诉妈妈》(脱班)周四:艺术《我爱妈咪》

  周五:年级组“三八”节活动

语言:猜猜我有多爱你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愿意用语言表达小兔子对妈妈的爱。

  2、感受故事中兔妈妈和兔宝宝之间的爱。

活动准备:

  1、挂图4号《小朋友的书。猜猜我有多爱你》

  2、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引出故事(出示毛绒小兔)教师讲述:有一只小兔子,它非常爱它的妈妈,小兔想告诉妈妈:我有多爱你。它是怎么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呢?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来听这个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完整讲述,让幼儿感受故事的温馨情感)提问:故事里有谁?(你最喜欢故事里兔妈妈和宝宝的哪一段对话?请你来学一学)小兔子问了妈妈一个什么问题?

  3、教师逐幅出示挂图,分段讲述故事,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教师出示挂图1:

  小兔子对妈妈是怎么说的?它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请你学一学。

  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它做了什么动作?

  小兔子是怎么想的?

  (2)教师出示挂图2:

  这次,小兔子是怎样表达它对兔妈妈的爱的,它怎么说,做了什么动作表示?

  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它说了什么动作?

  小兔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3)教师出示挂图3:

  小兔子又想了个什么好主意来表达它对妈妈的爱?它怎么说,做了什么动作表示?

  妈妈听了小兔子的话,又是怎么做的?

  (4)教师出示挂图4:

  小兔子又想了什么表示它对妈妈的爱?

  妈妈听了小兔子的话,又是怎么做的?(妈妈也跳了吗?一直跳到哪里?谁跳得高?)

  (5)教师出示挂图5:

  小兔子困了,临睡前,它对妈妈说了什么?

  小兔睡了,妈妈在干什么?它说了什么?

  4、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请幼儿跟着学说对话(你爱你的妈妈吗?你有多爱你妈妈?提示幼儿用故事中的对话表达)小兔爱妈妈吗?它是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妈妈爱小兔吗?它是怎样表达对小兔的爱的?你觉得,谁的爱更多呢?为什么?

  5、请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小朋友的书。猜猜我有多爱你》第1—4页“猜猜我有多爱你。”

活动反思: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优美又充满浓浓亲情的故事,原教案中老师把这个绘本分段讲述并提问显然容易分散孩子对故事本身的感受力,会破坏故事的优美性,因此我把分段讲述改为完整讲述,让幼儿完整感受故事,然后把机械的回忆性提问改为主观性问题,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愿,让孩子自主表达自己最喜爱的一段对话,第二次讲述时,因为考虑到小班幼儿在创造性表达上还比较困难,所以让孩子跟着学说对话,这样孩子回去还能应用到生活中去,等以后生活经验增长,孩子自然而然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整个活动下来,让我感觉小班孩子对于《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绘本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还是不够的,最好把这个活动放到中班去进行。

社会:妈妈和宝贝  活动目标:

  1、愿意倾听妈妈讲述养育孩子的幸苦和快乐,体会妈妈对宝宝的关爱。

  2、感受自己成长的快乐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猜猜我有多爱你

  2、邀请三位热心的妈妈做助教,并请他们带上一些物品,如幼儿小时候喜欢的玩具,小时候穿过的衣服,小时候的照片等。

活动过程:

  1、教师用神秘的口吻激发幼儿的兴趣请几位妈妈盖上头巾,让幼儿猜猜是谁交代活动要求妈妈今天给我们带来很多故事,许多有趣的物品,要和我们一起分享。

  2、妈妈讲的故事分别请三位妈妈讲述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幸苦和快乐,并展示一些婴儿用品,请孩子和妈妈一起说说,这是什么时候用过的,出示一些照片,讲述照片的故事等,让孩子感受妈妈养育孩子的幸苦,妈妈对孩子的爱以及成长的快乐。

  3、幼儿阅读《小朋友的鼠。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五页妈妈和宝贝说说宝宝在吗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在干什么宝宝出生后,妈妈又在干什么

  4、学习朗诵儿歌《妈妈的爱在哪里》

  使用小朋友的书,猜猜我有多爱你第六页妈妈的爱在哪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请幼儿看图说说妈妈的爱在哪里幼儿学习朗诵儿歌2~3。

艺术:我爱妈咪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旋律的优美,并学唱歌曲A段。

  2、大胆尝试模仿歌曲中的对白部分,感受并表现和妈妈在一起的温馨情感。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每个幼儿一个玩具娃娃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歌曲有一个宝宝对妈妈在说话,你们想听吗?

  2、欣赏歌曲《我爱妈咪》A段。

  宝宝对妈妈说什么话了?

  3、学唱歌曲A段。

  (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数遍。

  (2)完整演唱,在休止符处加入动作,如“亲亲”、“抱抱”、“拍拍”。

  (3)动作表现。A段中休止符处飞吻两下。

  4、欣赏B段

  (1)在音乐声中,教师扮演妈妈,一个一个温柔地拥抱幼儿说:“宝宝,妈妈爱你。”

  (2)鼓励幼儿回应“妈妈”,说说:“妈妈,我也爱你。”“妈妈,我喜欢你。”等等。

  5、欣赏歌曲并表演。

  幼儿抱着布娃娃听录音学唱,并和教师一起进行情境表演。

参加人员:

  全体小班幼儿及其妈妈

场地安排:

  1、西首跑道 2、幼儿及其妈妈沿场地四周围坐,女孩子前排,男孩子后排,幼儿坐妈妈腿上。

  音乐:王琼、贝婷婷

  摄像:吴宗晖、各班负责

  场景布置:管灵芝、郑巧巧

活动流程:

  一、播放音乐入场。

  二、集体对妈妈说节日快乐,

  三、我给妈妈化妆(音乐)

  1、每班十对母女一组,即每轮五十对母女,共进行两轮。

  2、女孩子给妈妈涂好口红后,妈妈在宝贝的脸上亲一下,留下爱的印记。

  四、我给妈妈扣纽扣(音乐)

  1、每班十对母子一组,即每轮五十对母子,共进行两轮。

  2、男孩子给妈妈扣纽扣,扣完相互抱一抱

  五、我给妈妈擦皮鞋(音乐)

  1、在周活动中教师事先引导幼儿学习擦皮鞋。

  2、活动现场预留三分钟,教师分好鞋油,妈妈自己涂在鞋面上。

  3、幼儿给妈妈擦皮鞋。

  六、合唱《妈妈我要亲亲你》

  七、我和妈妈分享水果1、活动现场预留五分钟,让幼儿将手擦干净,教师将水果分到妈妈手中,幼儿一一拿过水果,剥好给妈妈品尝,并和妈妈一起分享。

  八、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在活动过程中,我觉得幼儿的接收效果还是很好的,一说到自己的妈妈幼儿表现很活跃也很积极,能够跟随教师的提问,积极回答问题。2、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幼儿反映情况,可以看出幼儿反应敏捷,学习效果明显。3、稍感遗憾的是少数民族学生理解上有些欠缺,我的双语水平有待提高。4、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把我的双语运用的更深入一些,帮助少数民族幼儿进一步理解这节活动的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