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小猫玩球》》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班教案《小猫玩球》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
(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
(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2、小班教案《小猫玩线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歌曲《咪咪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
教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
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
2、 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3、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课后反思: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很多彩色的毛线团以及玩偶小猫,这样就能吸引孩子。我把“学习运用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并敢于应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作为这个活动的重点和慢点。在课活动活动时,先让幼儿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使幼儿的兴趣一下子提起来了。出示实物各种彩色的线团,让幼儿观察小猫玩的线团是怎样的,由此引出课题:小猫玩线团。在导入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对小猫玩线团这个课题很感兴趣。接着我让幼儿猜猜小猫拿到了线团会怎样玩呢,让幼儿自由回答。
我在示范画的时候刚开始没有念儿歌画,发现有的幼儿并没有在认真看,而是在和旁边的小朋友玩。后来我示范画时用了儿歌“绕啊绕啊绕毛线,我帮妈妈绕毛线,从里往外绕,绕成毛线一大团”,就发现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一边跟着我念儿歌一边很认真地看我如何画出彩色的毛线团,我画完后还拍手鼓掌呢,当时很多幼儿的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当我请幼儿幼儿上前示范时,幼儿很积极,都说:“我来!我来!”画得好的小朋友,看了就像真的毛线团一样,很漂亮,我也把大拇指送给了他们。
3、小班美术教案活动《小猫玩线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歌曲《咪咪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教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
2、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3、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4、小班教案《小猫玩球》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
(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
(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5、小班美术教案《小猫玩线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歌曲《咪咪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
教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
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
2、 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3、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课后反思: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很多彩色的毛线团以及玩偶小猫,这样就能吸引孩子。我把“学习运用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并敢于应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作为这个活动的重点和慢点。在课活动活动时,先让幼儿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使幼儿的兴趣一下子提起来了。出示实物各种彩色的线团,让幼儿观察小猫玩的线团是怎样的,由此引出课题:小猫玩线团。在导入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对小猫玩线团这个课题很感兴趣。接着我让幼儿猜猜小猫拿到了线团会怎样玩呢,让幼儿自由回答。
我在示范画的时候刚开始没有念儿歌画,发现有的幼儿并没有在认真看,而是在和旁边的小朋友玩。后来我示范画时用了儿歌“绕啊绕啊绕毛线,我帮妈妈绕毛线,从里往外绕,绕成毛线一大团”,就发现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一边跟着我念儿歌一边很认真地看我如何画出彩色的毛线团,我画完后还拍手鼓掌呢,当时很多幼儿的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当我请幼儿幼儿上前示范时,幼儿很积极,都说:“我来!我来!”画得好的小朋友,看了就像真的毛线团一样,很漂亮,我也把大拇指送给了他们。
6、小班游戏教案《小猫玩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滚动竹球,练习双膝着地爬着顶球。
2.在游戏中体验玩竹球的乐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竹球(人手一份) 录音磁带 小猫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小猫们跟着猫妈妈练本领喽!
2.模仿操(音乐)
二、探索竹球的玩法
1.自由探索玩球妈妈真喜欢爱运动的宝宝,!瞧,这是什么(竹球)有多少竹球?(许多)你们想不想玩竹球,妈妈请你们每人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竹球,想想怎样让竹球滚起来?
幼儿探索玩法。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探索竹球玩法。
交流不同的玩法。
妈妈发现宝宝的本领真大,想了许多的办法让竹球滚起来。谁愿意来说说,(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想了什么办法让竹球滚起来?(小竹球,滚呀滚,我用小脚把你滚,滚滚滚,滚呀滚,竹球竹球真好玩)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学讲(我是用****来让竹球滚起来)
2.练习爬着顶球
①请幼儿试试用头来顶球。
②妈妈示范。我们把手撑在地上,用头轻轻顶球,小球滚起来了,看看小球在哪里呢?我们爬过去,再用头轻轻顶一下小球,小球又滚了,找找小球在那里?找到了,看看某某小猫的本领大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③练习爬着顶球,幼儿练习,从这边滚到那边。
④下面,我们来进行"把球顶进球门"的比赛。看谁先把球顶到"球门"里。
三、放松运动竹球说玩累了,我们让它们休息一下。
宝宝们累不累,我们也来休息一下,玩热了,我们来洗洗澡,配上一点音乐。
抱起小竹球,轻轻送回家。
活动反思
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7、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小猫玩线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歌曲《咪咪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教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
2、 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3、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很多彩色的毛线团以及玩偶小猫,这样就能吸引孩子。我把“学习运用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并敢于应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作为这个活动的重点和慢点。在课活动活动时,先让幼儿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使幼儿的兴趣一下子提起来了。出示实物各种彩色的线团,让幼儿观察小猫玩的线团是怎样的,由此引出课题:小猫玩线团。在导入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对小猫玩线团这个课题很感兴趣。接着我让幼儿猜猜小猫拿到了线团会怎样玩呢,让幼儿自由回答。
我在示范画的时候刚开始没有念儿歌画,发现有的幼儿并没有在认真看,而是在和旁边的小朋友玩。后来我示范画时用了儿歌“绕啊绕啊绕毛线,我帮妈妈绕毛线,从里往外绕,绕成毛线一大团”,就发现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一边跟着我念儿歌一边很认真地看我如何画出彩色的毛线团,我画完后还拍手鼓掌呢,当时很多幼儿的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当我请幼儿幼儿上前示范时,幼儿很积极,都说:“我来!我来!”画得好的小朋友,看了就像真的毛线团一样,很漂亮,我也把大拇指送给了他们。
8、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小猫玩毛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歌曲《咪咪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教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
2、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3、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9、小班健康教案《小猫玩球》含反思
设计意图
我班家长为幼儿制作的一个小藤球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常常追着小藤球奔跑、扔掷。小藤球玩具,制作简单,玩起来花样多,又安全,非常符合小班幼儿各个肢体的活动内容,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全面、协调地发展。为了使小藤球更能吸引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拖拉、声响玩具的特点,我在藤球上添加了铃铛和拖拉绳,使小藤球的玩法更多,并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主动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使幼儿不断获得经验和成功。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练习投掷等动作。
3、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打包带制成的铃铛球人手一只,用长度约55厘米的绳拴上;
2、充气不倒翁四只(装饰成老鼠),放于场地四周隐蔽处;
3、场地布置,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教师(扮演猫妈妈)带幼儿(扮演小猫)入活动场地。
2、热身运动。
(1)寻找铃铛球。(幼儿在草丛中找出铃铛球)。
(2)带铃铛球散步。!.快思.教案网!(幼儿跟着教师带着铃铛球进行钻山洞、爬草地、穿花丛、跨栅栏等动作练习)。
3、玩铃铛球。
(1)幼儿自由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教师注意观察不同玩法的幼儿,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
(2)交流铃铛球的多种玩法。(请幼儿演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幼儿互相学习,体现生生互动)。
4、游戏:打老鼠。
(1)设疑引起幼儿注意:“妈妈发现四周有老鼠,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可用铃铛球当武器去打它)
(2)幼儿自由“打老鼠”。(将场地四周的老鼠抬出来,幼儿用铃铛球打老鼠,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打老鼠的方法)。
(3)交流“打老鼠“的经验,(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用铃铛球打老鼠的)并总结打鼠的方法(投掷的基本方法)
(4)幼儿再次玩游戏“打老鼠”。
5、放松活动:收拾铃铛球,幼儿抬着“老鼠”念儿歌(自编)绕圈一周后离开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1、这个活动适合一些运动能力弱的小朋友,对于另外一些小朋友不太适合,目标显得太低了,对他们来说没有一定的挑战欲望。
2、活动以游戏形式贯穿较好,幼儿比较喜欢。
10、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小猫玩线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歌曲《咪咪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
教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
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
2、 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3、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很多彩色的毛线团以及玩偶小猫,这样就能吸引孩子。我把“学习运用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并敢于应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作为这个活动的重点和慢点。在课活动活动时,先让幼儿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使幼儿的兴趣一下子提起来了。出示实物各种彩色的线团,让幼儿观察小猫玩的线团是怎样的,由此引出课题:小猫玩线团。在导入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对小猫玩线团这个课题很感兴趣。接着我让幼儿猜猜小猫拿到了线团会怎样玩呢,让幼儿自由回答。
我在示范画的时候刚开始没有念儿歌画,发现有的幼儿并没有在认真看,而是在和旁边的小朋友玩。后来我示范画时用了儿歌“绕啊绕啊绕毛线,我帮妈妈绕毛线,从里往外绕,绕成毛线一大团”,就发现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一边跟着我念儿歌一边很认真地看我如何画出彩色的毛线团,我画完后还拍手鼓掌呢,当时很多幼儿的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当我请幼儿幼儿上前示范时,幼儿很积极,都说:“我来!我来!”画得好的小朋友,看了就像真的毛线团一样,很漂亮,我也把大拇指送给了他们。
11、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小猫玩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
(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
(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活动反思
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12、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小猫玩球》含反思
孩子们对于小球非常的感兴趣,而且在追逐球的过程中,能促进身体动作全面协调的发展。根据幼儿喜欢小球的特点设计了此次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探索多种玩法。
设计意图
我班家长为幼儿制作的一个小藤球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常常追着小藤球奔跑、扔掷。小藤球玩具,制作简单,玩起来花样多,又安全,非常符合小班幼儿各个肢体的活动内容,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全面、协调地发展。为了使小藤球更能吸引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拖拉、声响玩具的特点,我在藤球上添加了铃铛和拖拉绳,使小藤球的玩法更多,并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主动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使幼儿不断获得经验和成功。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练习投掷等动作。
3、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6、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打包带制成的铃铛球人手一只,用长度约55厘米的绳拴上;
2、充气不倒翁四只(装饰成老鼠),放于场地四周隐蔽处;
3、场地布置,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教师(扮演猫妈妈)带幼儿(扮演小猫)入活动场地。
2、热身运动。
(1)寻找铃铛球。(幼儿在草丛中找出铃铛球)。
(2)带铃铛球散步。(幼儿跟着教师带着铃铛球进行钻山洞、爬草地、穿花丛、跨栅栏等动作练习)。
3、玩铃铛球。
(1)幼儿自由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教师注意观察不同玩法的幼儿,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
(2)交流铃铛球的多种玩法。(请幼儿演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幼儿互相学习,体现生生互动)。
4、游戏:打老鼠。
(1)设疑引起幼儿注意:“妈妈发现四周有老鼠,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可用铃铛球当武器去打它)
(2)幼儿自由“打老鼠”。(将场地四周的老鼠抬出来,幼儿用铃铛球打老鼠,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打老鼠的方法)。
(3)交流“打老鼠“的经验,(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用铃铛球打老鼠的)并总结打鼠的方法(投掷的基本方法)
(4)幼儿再次玩游戏“打老鼠”。
5、放松活动:收拾铃铛球,幼儿抬着“老鼠”念儿歌(自编)绕圈一周后离开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1、这个活动适合一些运动能力弱的小朋友,对于另外一些小朋友不太适合,目标显得太低了,对他们来说没有一定的挑战欲望。
2、活动以游戏形式贯穿较好,幼儿比较喜欢。
13、小班健康领域优秀教案《小猫玩球》
设计意图
我班家长为幼儿制作的一个小藤球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常常追着小藤球奔跑、扔掷。小藤球玩具,制作简单,玩起来花样多,又安全,非常符合小班幼儿各个肢体的活动内容,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全面、协调地发展。为了使小藤球更能吸引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拖拉、声响玩具的特点,我在藤球上添加了铃铛和拖拉绳,使小藤球的玩法更多,并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主动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使幼儿不断获得经验和成功。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练习投掷等动作。
3、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6、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7、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打包带制成的铃铛球人手一只,用长度约55厘米的绳拴上;
2、充气不倒翁四只(装饰成老鼠),放于场地四周隐蔽处;
3、场地布置,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教师(扮演猫妈妈)带幼儿(扮演小猫)入活动场地。
2、热身运动。
(1)寻找铃铛球。(幼儿在草丛中找出铃铛球)。
(2)带铃铛球散步。(幼儿跟着教师带着铃铛球进行钻山洞、爬草地、穿花丛、跨栅栏等动作练习)。
3、玩铃铛球。
(1)幼儿自由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教师注意观察不同玩法的幼儿,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
(2)交流铃铛球的多种玩法。(请幼儿演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幼儿互相学习,体现生生互动)。
4、游戏:打老鼠。
(1)设疑引起幼儿注意:“妈妈发现四周有老鼠,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可用铃铛球当武器去打它)
(2)幼儿自由“打老鼠”。(将场地四周的老鼠抬出来,幼儿用铃铛球打老鼠,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打老鼠的方法)。
(3)交流“打老鼠“的经验,(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用铃铛球打老鼠的)并总结打鼠的方法(投掷的基本方法)
(4)幼儿再次玩游戏“打老鼠”。
5、放松活动:收拾铃铛球,幼儿抬着“老鼠”念儿歌(自编)绕圈一周后离开活动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