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实验教案《夹心冰块》反思

《小班科学实验教案《夹心冰块》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科学实验教案《夹心冰块》反思

1、小班科学实验教案《夹心冰块》反思

活动来源:

  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选自于建构式课程《热和冷》的一个活动。该活动选自于冬天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冰作为活动内容,又因为冰的凉让幼儿有着最真切的体会,幼儿对此活动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该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冰的凉和易融化的一个特点,可以说活动的选材非常贴近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2会借助工具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原来目标是:⒈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⒉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修改,使得目标更加的具体可行,使教师方便操作,也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活动准备:

  ⒈辅助工具:吸管、鹅卵石、温水

  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各种形状的小纸片放于冰块中。

  【本次活动的冰是幼儿容易接触到的事物,吸管、鹅软石、温水,三件事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可以活动的材料来自于生活中,作用于生活中。同时注意吸管要用大号的奶茶吸管,这样方便幼儿较快地达到吹就能吹出洞洞,冰易融化的特点。

  原课程中活动准备⒈辅助工具:罐子、盆、木制小榔头等。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冻在冰块中。

  说明:冰块的制作非常容易,但是要将粘纸夹在中间就不太容易了。我们做法是:先在小的牛奶杯中放少量水,将雪花片放在其中,雪花片会浮在上面,等有些许冰住的时候再放满水,这样夹心冰块就完成了。】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难点:怎样将礼物从冰中取出

活动过程:

  ⒈体验冰块的特征

  ⑴今天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块冰,请你去摸摸、看看、说说,冰块是怎样的?

  ⑵幼儿自由体验⑶集中:这些冰块是怎样的?(硬硬的、凉凉的)这些冰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里面都有小东西)【该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体验冰凉的特点,其实这是冰给人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该活动也是幼儿在家中经常玩的一件事情。】

  ⒉尝试用各种方法取出小礼物

  ⑴冰块里的这些东西其实是我送给你们的小礼物,可怎么把冰块里的小礼物取出来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鹅卵石、吸管、温水,请选择其中的一件,想一想、试一试,将小礼物取出来。

  ⑵幼儿操作⑶集中:你有没有取出我送给你的小礼物?(请你将小礼物放在自己口袋里)你是怎样取出来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师现场演示)

  师小结:鹅卵石可以将冰块击碎将小礼物取出来。吸管可以吹出风将冰块融化取出小礼物;放在温水里,冰块受热融化掉了。

  【该环节是让幼儿利用鹅软石、吸管、温水,尝试将冰块中的礼物取出来。选用的这三种材料都是生活中非常容易接触到的,同时这三种材料代表着将礼物取出的三种方法即鹅软石是击碎法、吸管是靠风力加速冰的融化、温水是遇热融化。这三种方法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使并融化的方法。这样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⒊经验迁移

  ⑴冰融化的方法还有许多种呢,请你想想那除了刚刚我们用到的这些工具,还可以利用什么也可以将冰块融化?(在太阳下晒、用吹风机吹、用手悟)

  ⑵那接下来大家说的这些方法请你在家和幼儿园去试一试,将结果告诉我们。

  【此环节是一个经验的延伸,上两个环节虽说利用了生活中的材料解决了生活中的事情,但是毕竟还是在学习的活动中。该环节可以说充分地回到生活中,即请幼儿想想:还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些方法使冰融化,这样就让幼儿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试一试,让幼儿感受到了冰易融化的特点。】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夹心冰块里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另一方面,对于冰块孩子们又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对此活动极具兴趣,便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对幼儿的适当示弱,又使幼儿充满自信,乐于挑战,积极动脑思考如何将玩具从冰块中取出,调动了幼儿动手的积极性。最后利用热水,勺子,吹风机等方法将冰块成功取出,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小班教案《夹心冰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2、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辅助工具,如杯子,盆子,木制小。

  2、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冰冻在冰块中。

活动过程:

  一、小企鹅给我们送礼物。

  1、引入:(出示企鹅卡片):今天有以为南极的动物朋友要来给我们送

  礼物,南极是非常冰冷的地方。你们想知道企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吗?

  2、老师神秘地打开罐子。

  师:哟!冰冰的。原来企鹅给我们带来夹心冰块送给我们。

  3、教师提取几块冰块,请幼儿摸一摸,体验凉凉的感觉。

  师:你们想不想摸摸这冰块是什么感觉?(让每位幼儿摸摸体验一下

  冰的感觉,硬硬的。)。

  4、你们在看看这冰块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冰块里有东西)。

  师:我们没有把冰块打开,那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里面的礼物,为什么

  呢?(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述)。

  教师小结:冰摸起来是冰冰的,硬硬的,看起来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冰块里面的东西。

  二、拿出冰块里的礼物来看看。

  1、引导想出打开冰块办法。

  师;企鹅送给我们的礼物其实不是一块冰,原来企鹅是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了。谁来想个办法取出我们的小礼物呢?

  师:怎样才能打开冰块?请个别幼儿来说说自己想到的办法。(如暴晒,放在水里泡,敲打等办法)。老师适当的用小朋友想出来的办法演示打开冰块的方法。

  2、分发礼物。

  师;企鹅给我们班每一位小朋友都准备了礼物。你们想要收到礼物吗?

  师;打开罐子,取出冰块,将冰一块一块地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接到礼物要说:“谢谢”!

  3、引导幼儿用自己想到的办法来打开冰块取出冰块里的礼物。

  师:请小朋友赶快用你们自己想到办法来打开冰块,看看你们收到的都是些什么礼物。

  师:帮助,支持一些幼儿运用辅助工具将冰块中的礼物取出。

  4、这么多的小礼物呀!你们是怎样取出来的。

  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打开冰块的方法。

  师:敲打的方法,原来冰很硬硬,但是又很脆落,敲打一下就会碎掉。

  师;晒的方法;原来冰冰很冷,但是也很容易融化。随着温度的增高,冰就会慢慢的融化。

  5、小朋友们好好玩玩你们的礼物吧!你们喜欢这些礼物吗?我们一起来对企鹅说声:“谢谢”吧!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夹心冰块里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另一方面,对于冰块孩子们又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对此活动极具兴趣,便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对幼儿的适当示弱,又使幼儿充满自信,乐于挑战,积极动脑思考如何将玩具从冰块中取出,调动了幼儿动手的积极性。最后利用热水,勺子,吹风机等方法将冰块成功取出,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是此次教育活动中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如在幼儿动手的这方面,如果能准备更多的夹心冰块和勺子,热水,吸管等工具,将幼儿分组,同时进行,多种方法观察,必定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幼儿对借助融化冰块取出工具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可通过校讯通发动家庭教育资源,请幼儿与家长回家后共同尝试,相信必定能够使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

3、小班教案《夹心饼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感知物品的不同形状,重点了解三角形的物品。

  2.学会听口令进行游戏,并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重难点:

  让该子们在对饼干形状的感知中,了解生活中不同形状的物品

  学会听口令游戏

活动准备:

  1、每人贴一片不同形状的饼干图片。

  2、三角形物品的PPT图片、实物夹心饼干一块、三角铁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认识自己身上的图形并介绍自己。

  师:今天老师扮演的是饼干妈妈,你们是饼干宝宝。跟妈妈打个招呼。看,饼干妈妈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跟妈妈一样形状的宝宝在哪里?(在这里)

  2、认识另外两种图形

  (1)问:你是什么形状的呀?(方形的)跟**一样形状的饼干宝宝在哪里呀?(在这里)

  (2)问:你是什么形状的呀?(三角形)三角形饼干宝宝在哪里?(在这里)

  (3)过渡:原来,我们今天有圆形饼干,正方形饼干还有三角形的饼干。

  二、迁移生活经验,感知图形。

  1、说说生活中圆形、方形的物品。

  师:妈妈的饼干是圆圆的,那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像圆形一样也是圆圆的?(个别幼儿回答)

  师:我们这里还有方形的饼干,那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像正方形一样也是方方的?(个别回答)

  2、重点了解三角形的物品。

  师:还有什么形状的饼干呀?(三角形的)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三角形的呢?

  (1)幼儿讨论后回答。

  (2)师:妈妈也找到了一些三角形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图片。(屋顶、帐篷、衣架、围巾等)

  3、过渡:生活中像三角形的东西可真多呀。

  三、游戏活动:图形找家

  1、师:看,妈妈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朋友,这是谁呀?(不知道)妈妈告诉你,这叫三角铁,想不想跟这个三角铁玩游戏呀?那怎么玩呢?听好了。

  2、提出游戏要求:

  师:后面有三个家,一个是圆形的家、一个是正方形的家、还有一个是三角形的家。待会先想想自己是什么形状,应该回哪个家?听到三角铁的铃声响就赶快回家。

  3、师生边念儿歌边游戏。

  (1)一二一二慢慢走,前跑跑后跑跑,转一圈跺跺脚,扭一扭跺跺脚,听到铃声就回家。

  师:我们来看看宝宝的家找对了没有。

  (2)再次游戏:我们再来玩一次游戏,这次可千万不要找错家了哦。我们玩累了,休息一会吧。

  四、音乐游戏:夹心饼干

  1、师:看,妈妈还带来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夹心饼干。

  师:夹心饼干是由几片饼干合在一起的?是什么形状的?

  2、总结:夹心饼干是要由两片形状一样的饼干合在一起的,要圆配圆,方配方,三角配三角。中间还要刷点什么?有什么味道的?

  2、幼儿游戏: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夹心饼干好吗?(教师示范)妈妈先来刷果酱,刷,刷,刷刷刷…..谁来跟我做夹心饼干?(找与自己形状不一样的)

  3、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待会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刷果酱,音乐停止后我们就找和你形状一样的饼干宝宝抱一抱好吗?

  先刷点奶油: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

  走一走,看一看,看到朋友抱一抱。

  五、延伸活动:

  我们去教其他小朋友做夹心饼干好吗。

课后反思:

  由于小班刚入园不久,他们对游戏很感兴趣,但是游戏开始后自控能力比较差,老师说结束后,他们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而且在知识面上相对狭窄,对于生活中的物品的形状,特别是三角形物品,孩子们很难说出来。

4、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好朋友夹心饼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饼干的不同形状,能够根据形状进行配对。

  2.自制夹心饼干,体会与好朋友互赠饼干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一些形状相同的饼干来幼儿园。

  2.果酱、炼乳、花生酱等容易按颜色辨认的酱料,小勺,托盘。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饼干,说一说它们的样子。

  (1)将幼儿带来的饼干放到托盘里。

  (2)请幼儿观察饼干,说一说它们的形状。

  (3)请幼儿闻一闻,说一说饼干的香味。

  2.找出“好朋友”饼干,一起来做“好朋友”夹心饼干。

  (1)教师请幼儿从托盘中找出两块形状一样的饼干。

  (2)一起认识各种酱料。

  (3)教师示范“好朋友”夹心饼干的做法,幼儿制作。

  用小勺舀出酱料均匀地涂在一块饼干上,然后与另一块饼干合拢。两块“好朋友”饼干脸贴着脸,中间加上一层甜蜜蜜的酱料,最后轻轻的合拢,“好朋友”夹心饼干就做好了。

  3.欣赏、品尝“好朋友”夹心饼干,并与好朋友分享。

活动延伸:

  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29~30页并完成相关内容的操作活动。

教学反思:

  设计比较合理,进行也比较顺利。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好朋友交换、分享的快乐。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5、小班科学实验教案《瓶盖》含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瓶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参与瓶盖游戏。

  2.通过几种瓶盖游戏,了解瓶盖的各种用途。

  3.通过对瓶盖游戏的探索,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制作的瓶盖乐器(每位幼儿一份)﹑教室的墙面摆放用绳子系好的瓶子若干﹑几种带瓶盖的瓶子﹑起子﹑用瓶盖铺的路﹑小筐若干﹑课件相关磁带。

活动过程:

  一﹑每位幼儿手拿瓶盖乐器用不同方法演奏中激发幼儿对活动兴趣。

  教师引题:

  师: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有趣的瓶盖乐器让我们一起来演奏吧!

  1.跟着教师按教师的口令打拍

  2. 随着不同的音乐有节奏的打拍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太棒了!老师为你们鼓掌。咦!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许多瓶子宝宝们现在找不到自己的瓶盖都哭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给瓶宝宝们找合适的瓶盖吧!

  (幼儿看好瓶子和手里的瓶盖找出对口的瓶字把瓶盖盖上。)

  二﹑观看课件了解不同瓶盖的用途

  (1)观看水壶瓶盖的用途师:小朋友,你们在哪儿看过这样的瓶子?它要不盖好瓶盖会怎么样?(水壶里的水会变凉的﹑会进很多的灰尘的…)(幼儿通过画面观察开盖以后热水降温的过程。)小结:瓶盖让水壶里的水不进灰尘而且还让瓶子的热水凉的更慢一些。

  (2)找出食醋瓶盖的用途师:这里的食醋瓶要是没有瓶盖会怎么样呢?(它的味道很快消失的…)(让幼儿闻一闻用瓶盖盖好保存的食醋和没有瓶盖保存的食醋在味上有什么不同.)小结:不盖瓶盖会跑味道,所以保存时必须要盖好瓶盖。

  总结:我们今天看到了瓶盖有很多用途。不盖好瓶盖会撒水﹑瓶子里还会进灰尘﹑喝了这样的水会得病﹑不盖好瓶盖还会使热水很快变凉﹑会使醋很快跑味,所以这些瓶子一定要盖好瓶盖保存。

  三﹑幼儿操作中掌握起开瓶盖的各种方法

  师:小朋友们这里有很多不同的瓶子宝宝,它们都有不同的方法来起开瓶子的。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它们都用什么方法来起瓶盖呢?

  (幼儿在筐里找自己喜欢的瓶子起盖。了解不同瓶子的起盖方法)

  ﹡放药瓶:手抓凹进去的部位从前面用力拉到最后*玻璃药瓶:手抓瓶盖用力往上拔.

  ﹡啤酒瓶:用起子夹住瓶盖往上起.

  ﹡饮料瓶:用手掌用力拍打饮料瓶底部后用力扭开瓶盖.

  小结:除了我们今天了解的瓶子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瓶子,它们起瓶盖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四﹑用瓶盖铺好的"瓶盖路"上走路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前面有很长的"瓶盖路",让我们一起来走走吧!

  (教师和幼儿在"瓶盖路"上走动,比一比谁走的更稳,更好。)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来说,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活动前,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瓶子和盖子、把玩弄瓶子和盖子,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积累一定的经验,经常见到幼儿对瓶盖的拧、开等动作很感兴趣,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较多见, 活动很容易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在活动中幼儿都能动手尝试,在反复的操作中能找出瓶盖和瓶口匹配才能盖上的方法。

6、小班科学实验教案《夹心冰块》含反思

活动来源:

  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选自于建构式课程《热和冷》的一个活动。该活动选自于冬天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冰作为活动内容,又因为冰的凉让幼儿有着最真切的体会,幼儿对此活动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该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冰的凉和易融化的一个特点,可以说活动的选材非常贴近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2会借助工具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原来目标是:⒈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⒉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修改,使得目标更加的具体可行,使教师方便操作,也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活动准备:

  ⒈辅助工具:吸管、鹅卵石、温水

  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各种形状的小纸片放于冰块中。

  【本次活动的冰是幼儿容易接触到的事物,吸管、鹅软石、温水,三件事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可以活动的材料来自于生活中,作用于生活中。同时注意吸管要用大号的奶茶吸管,这样方便幼儿较快地达到吹就能吹出洞洞,冰易融化的特点。

  原课程中活动准备⒈辅助工具:罐子、盆、木制小榔头等。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冻在冰块中。

  说明:冰块的制作非常容易,但是要将粘纸夹在中间就不太容易了。我们做法是:先在小的牛奶杯中放少量水,将雪花片放在其中,雪花片会浮在上面,等有些许冰住的时候再放满水,这样夹心冰块就完成了。】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难点:怎样将礼物从冰中取出

活动过程:

  ⒈体验冰块的特征

  ⑴今天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块冰,请你去摸摸、看看、说说,冰块是怎样的?

  ⑵幼儿自由体验⑶集中:这些冰块是怎样的?(硬硬的、凉凉的)这些冰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里面都有小东西)【该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体验冰凉的特点,其实这是冰给人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该活动也是幼儿在家中经常玩的一件事情。】

  ⒉尝试用各种方法取出小礼物

  ⑴冰块里的这些东西其实是我送给你们的小礼物,可怎么把冰块里的小礼物取出来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鹅卵石、吸管、温水,请选择其中的一件,想一想、试一试,将小礼物取出来。

  ⑵幼儿操作⑶集中:你有没有取出我送给你的小礼物?(请你将小礼物放在自己口袋里)你是怎样取出来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师现场演示)

  师小结:鹅卵石可以将冰块击碎将小礼物取出来。吸管可以吹出风将冰块融化取出小礼物;放在温水里,冰块受热融化掉了。

  【该环节是让幼儿利用鹅软石、吸管、温水,尝试将冰块中的礼物取出来。选用的这三种材料都是生活中非常容易接触到的,同时这三种材料代表着将礼物取出的三种方法即鹅软石是击碎法、吸管是靠风力加速冰的融化、温水是遇热融化。这三种方法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使并融化的方法。这样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⒊经验迁移

  ⑴冰融化的方法还有许多种呢,请你想想那除了刚刚我们用到的这些工具,还可以利用什么也可以将冰块融化?(在太阳下晒、用吹风机吹、用手悟)

  ⑵那接下来大家说的这些方法请你在家和幼儿园去试一试,将结果告诉我们。

  【此环节是一个经验的延伸,上两个环节虽说利用了生活中的材料解决了生活中的事情,但是毕竟还是在学习的活动中。该环节可以说充分地回到生活中,即请幼儿想想:还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些方法使冰融化,这样就让幼儿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试一试,让幼儿感受到了冰易融化的特点。】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夹心冰块里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另一方面,对于冰块孩子们又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对此活动极具兴趣,便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对幼儿的适当示弱,又使幼儿充满自信,乐于挑战,积极动脑思考如何将玩具从冰块中取出,调动了幼儿动手的积极性。最后利用热水,勺子,吹风机等方法将冰块成功取出,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7、小班教案《朋友夹心饼干》含反思

【教学目的】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通过肢体动作体验与好朋友的亲密互动。

  3、能大胆创编动作并在集体面前表现。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教学准备】

  小花面包果酱勺子小盘餐巾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花朵找朋友

  师:出示一朵哭的小花图片,让幼儿观察,小花为什么哭了?

  幼儿:他没有好朋友

  师:让小朋友给小花找朋友——和他一模一样的小花才是他的好朋友

  二、请小朋友一人找一朵自己喜欢的小花

  放音乐: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一模一样两个花朵是好朋友)

  三、让孩子把花朵送回家

  四、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好朋友?(有)最喜欢和好朋友做什么?

  1、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玩玩具。

  2、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看书。

  3、喜欢和好朋友一起跳绳......

  五、游戏:好朋友我喜欢你

  1、让幼儿想一句真心话去对自己的好朋友说。

  2、让幼儿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去做一个亲密的的动作(拥抱)。

  六、小朋友吃过夹心饼干

  吃过——有奶油的——有夹心的。

  吃起来甜甜的。

  七、让幼儿欣赏儿歌:

  小小饼干准备好,中间夹层甜甜酱。

  点点头,贴贴脸,轻轻合拢真开心。

  好朋友夹心饼干做好了。

  八、游戏:让幼儿去找自己的好朋友面对面做饼干

  听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唱儿歌做饼干。

【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夹心饼干,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设计比较合理,进行也比较顺利。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好朋友交换、分享的快乐。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不足之处】

  饼干与酱料的品种如果能再丰富一些,这样,活动一定会更加吸引幼儿。

8、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朋友夹心饼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饼干的不同形状,能够根据形状进行配对。

  2.自制夹心饼干,体会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不同形状的饼干。

  2.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太空泥、托盘。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饼干,说一说他们的样子。

  (1) 将幼儿带来的饼干放到托盘里。

  (2) 请幼儿观察饼干,说一说他们的形状。

  “你们的饼干真多呀,他们一样?你的饼干像什么?”

  (3) 请幼儿问一问,说一说饼干的香味。

  2. 找出“好朋友”饼干,一起来做“好朋友”夹心饼干。

  (1) 教师将幼儿从托盘中找出两块形状一样的图形当作饼干。

  “饼干也有好朋友,请把他们找出来。”

  (2) 一起认识各种酱料。

  (3) 教师师范“好朋友”夹心饼干的做法,幼儿制作。

  用太空泥均匀地涂在一块饼干上,然后与另一块饼干合拢。

  两块好朋友饼干脸贴着脸,(www.banzhuren.cn)中间夹上一层甜蜜蜜的酱料,最后轻轻的合拢——“好朋友”夹心饼干就做好了。

  3.欣赏“好朋友夹心饼干”。

  欣赏自己制作的“好朋友” 夹心饼干。

  4.再次制作,和好朋友分享。

  (1)请幼儿再做一个“好朋友”夹心饼干。

  (2)将做好的饼干和好朋友互赠品尝。

  活动反思:

  设计比较合理,进行也比较顺利。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好朋友交换、分享的快乐。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9、小班科学教案《夹心冰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2、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辅助工具,如杯子,盆子,木制小。

  2、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冰冻在冰块中。

  活动过程:

  一、小企鹅给我们送礼物。

  1、引入:(出示企鹅卡片):今天有以为南极的动物朋友要来给我们送

  礼物,南极是非常冰冷的地方。你们想知道企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吗?

  2、老师神秘地打开罐子。

  师:哟!冰冰的。原来企鹅给我们带来夹心冰块送给我们。

  3、教师提取几块冰块,请幼儿摸一摸,体验凉凉的感觉。(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师:你们想不想摸摸这冰块是什么感觉?(让每位幼儿摸摸体验一下

  冰的感觉,硬硬的。)。

  4、你们在看看这冰块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冰块里有东西)。

  师:我们没有把冰块打开,那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里面的礼物,为什么

  呢?(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述)。

  教师小结:冰摸起来是冰冰的,硬硬的,看起来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冰块里面的东西。

  二、拿出冰块里的礼物来看看。

  1、引导想出打开冰块办法。

  师;企鹅送给我们的礼物其实不是一块冰,原来企鹅是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了。谁来想个办法取出我们的小礼物呢?

  师:怎样才能打开冰块?请个别幼儿来说说自己想到的办法。(如暴晒,放在水里泡,敲打等办法)。老师适当的用小朋友想出来的办法演示打开冰块的方法。

  2、分发礼物。

  师;企鹅给我们班每一位小朋友都准备了礼物。你们想要收到礼物吗?

  师;打开罐子,取出冰块,将冰一块一块地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接到礼物要说:“谢谢”!

  3、引导幼儿用自己想到的办法来打开冰块取出冰块里的礼物。

  师:请小朋友赶快用你们自己想到办法来打开冰块,看看你们收到的都是些什么礼物。

  师:帮助,支持一些幼儿运用辅助工具将冰块中的礼物取出。

  4、这么多的小礼物呀!你们是怎样取出来的。

  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打开冰块的方法。

  师:敲打的方法,原来冰很硬硬,但是又很脆落,敲打一下就会碎掉。

  师;晒的方法;原来冰冰很冷,但是也很容易融化。随着温度的增高,冰就会慢慢的融化。

  5、小朋友们好好玩玩你们的礼物吧!你们喜欢这些礼物吗?我们一起来对企鹅说声:“谢谢”吧!

  活动反思: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夹心冰块里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另一方面,对于冰块孩子们又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对此活动极具兴趣,便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对幼儿的适当示弱,又使幼儿充满自信,乐于挑战,积极动脑思考如何将玩具从冰块中取出,调动了幼儿动手的积极性。最后利用热水,勺子,吹风机等方法将冰块成功取出,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是此次教育活动中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如在幼儿动手的这方面,如果能准备更多的夹心冰块和勺子,热水,吸管等工具,将幼儿分组,同时进行,多种方法观察,必定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幼儿对借助融化冰块取出工具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可通过校讯通发动家庭教育资源,请幼儿与家长回家后共同尝试,相信必定能够使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

10、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好朋友夹心饼干》含反思

  设计意图:

  不同形状的饼干对幼儿很有诱惑,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很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利用这一资源来开展活动,不是让幼儿仅仅徘徊在有趣、喜欢的层面上,也不是把饼干当作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工具。更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来讲解、示范,让幼儿机械地重复记忆而是设定问题情景与幼儿共同开展有意义的,互动的对话,促进幼儿的建构式学习。让幼儿体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甜蜜美好的。

  活动目标:

  1、感知饼干的不同形状,获得对图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夹心饼干,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事先告诉幼儿要制作饼干送给好朋友,请幼儿带两块一样的饼干来园。

  果酱、炼乳、花生酱等容易按颜色辨认的酱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浅盘。餐巾纸(每人一块)纸篓(每组一个)

  不同形状的饼干若干(事先了解孩子所带饼干情况,根据需要做调整或补充)

  活动过程:

  观察饼干

  师:宝贝,你们的饼干真多呀,他们一样吗?

  幼:一样或不一样。

  师:(如果有回答不一样的)哪儿不一样?让孩子们说一说不一样的地方能方。

  师:你们的饼干像什么?

  幼:象太阳、像屋顶、像书、像门、像盆口等

  师:宝贝,你们的饼干有这么多形状,那他们都是什么味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闻一闻告诉老师。

  幼:菜味、香味、葱花味、芝麻味、油味等

  师:宝贝都有好朋友,饼干也有好朋友,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呢?

  师:出示两块一样的饼干。饼干的好朋友,它们脸贴着脸,中间夹上一层甜蜜蜜的酱料,然后轻轻地合拢,就成为“好朋友夹心饼干”了。

  制作好朋友夹心饼干

  师:宝贝,愿不愿意制作“好朋友夹心饼干”呢?

  幼:愿意

  (一)、认识各种酱料

  师:宝贝,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幼:酱……或不知道。

  师:教师一一出示不同的酱料,告诉幼儿酱料的名称。

  师:示范:用小勺舀出酱料均匀地涂在一块饼干上,然后与另一块饼干合拢。

  师:配合念儿歌:“中间夹层甜甜的酱,头碰头,脸贴脸,轻轻合拢真开心!好朋友夹心饼干做成了!”

  师: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餐巾纸、纸篓的使用。

  (二)、幼儿制作夹心饼干

  师:宝贝,下面自己制作《好朋友夹心饼干》,看谁制的又快又好。

  师: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酱料进行制作。

  分享活动

  师:宝贝太棒了,自己能制“好朋友夹心饼干”了,原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吗?

  幼:愿意。

  幼:和好朋友互赠品尝。

  师:好吃吗?哪个好朋友送给你的?启发幼儿说说吃好朋友送的《好朋友夹心饼干》的喜悦心情。

  活动反思:

  设计比较合理,进行也比较顺利。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好朋友交换、分享的快乐。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11、幼儿园探索活动《好玩的冰块》小班科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摸摸,了解冰的特性。

  2、引导幼儿了解冰的形成及用途。

  3、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精神,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收集冰雕的图片

  2、提前冻好的冰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亲手操作,探索冰的特性

  1、每个组若干块冰,幼儿自由玩冰。

  2、想一想,冰是什么样的?冰放在手里感觉怎么样?什么颜色的?

  小结:冰放在手里硬硬的,凉凉的,有的冰是透明的,有的冰是白色的,摸上去滑滑的。

  二、通过实验,了解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1、每个小朋友手里拿一小块冰,使劲握住,观察有什么变化。

  “请小朋友看看你手上的冰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手上的水是哪里来得”?

  2、每个组放一盆热水,请小朋友摸一摸水是热的还是凉的?(热的)

  3、请幼儿把冰放进去,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慢慢变小了,没有了)

  4、再摸摸盆里的水是热的还是凉的?冰到哪里去了?(冰融化成水了)

  小结:冰放在手里和热水里都会化成水。

  三、通过观看图片和谈话了解冰的用途

  1、提问:冰有什么用途?你喜欢冰吗?请幼儿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冰能吃,放在可乐里凉凉的很好喝;发烧时能降温……”, “路面上结冰容易滑倒”。

  2、欣赏冰雕图片,感受艺术的魅力。

  四、幼儿动手制作彩色的冰

  1、共同讨论制作彩色冰的制作方法。

  2、幼儿利用各种器皿、颜料制作彩色的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就做什么颜色的。

  活动结束

  把制作好的彩色水放到阳台上,第二天欣赏自己冻的彩色冰,感受实验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都很高。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求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