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课教案《跟着我来走走》

《小班音乐课教案《跟着我来走走》》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音乐课教案《跟着我来走走》

1、小班音乐课教案《跟着我来走走》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开始与结束。

  2、在幼儿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3、体会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常见动物头饰、图片(小兔、小鱼、小鸟、小狗),森林动物园背景图,场景布置:在地面上布置一棵大树,一条小溪,一片草地。动物入门贴若干

  2、会唱跟着老师走走歌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今天,老师请你们坐上小火车去森林动物园看看

  2、教师随歌曲分别3次邀请幼儿上火车,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二、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

  1、师:小朋友快看,森林动物园到了!(出示动物园背景图:河流、草地、大树、天空)你们知道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动物吗?

  幼儿自由回答。

  2、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戴上头饰在规定范围内随音乐表现。

  要求:不可以撞到其他小动物。

  三、歌词创编并表演:

  1、师: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我小兔子的家在哪里?(教师扮演小兔子,幼儿回答:草地上)那就到小兔子家做做客吧。

  2、幼儿创编更多的歌词。游戏结束后提问:"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谁还能唱出更多不一样的动物来?你还会得到相应的入门贴,可以继续玩这个游戏到更多的小动物家。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跟着老师走走》这是一首有趣的歌曲,既可以让孩子学习歌曲又可以让孩子们间进行互动小游戏,使孩子们更加的熟悉亲近。我们班的孩子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所以对于学习这首歌曲他们很感兴趣,也很积极的参与。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他们的注意就在短短的15分钟。所以在教学中我得抓住15分钟的黄金时间,更加注意时间的掌控,以便更好地调动,调节孩子的情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跟着老师走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愿意跟随教师随音乐有节奏地走、跑、跳。

  2、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控制自己的身体初步合拍做立正、转圈、下蹲等简单动作。

  活动准备:

  钢琴、小猫、小狗头饰各一个;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调动幼儿积极性

  1、幼儿根据教师口令做出动作(组织幼儿小椅子围成圆形坐好,起立跟着老师走圆游戏)

  教师引用游戏歌词"跟着老师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站好","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请幼儿做出相应动作(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快速做出反应,在此基础上加以动作变化,如"看谁先蹲下",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说一说)

  2、教师提示幼儿要为游戏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幼儿边听边跟着旋律拍手(引导幼儿熟悉旋律)

  (二)学习歌曲,引导幼儿演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游戏歌曲)

  2、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领唱,幼儿小声跟唱(引导会唱的幼儿大点儿声)

  (2)幼儿自己演唱(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进行游戏,边唱边做

  1、教师请幼儿起立,与老师围圆进行第一轮游戏(教师首先引导幼儿有秩序的游戏,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唱"跟着老师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站好",表扬听指挥,唱的好,做的好的小朋友)

  2、进行第二轮游戏,教师更改为"跟着小猫走走,跟着小猫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蹲好"(教师戴上小猫的头饰,提升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强调仔细听好最后一句口令的变化,引导幼儿快速做出反应)

  3、进行第三轮游戏,教师请一名幼儿戴上小狗的头饰,大家跟随他一起游戏(引导幼儿体验与老师小伙伴游戏的快乐,结束后可请这名幼儿选出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

  4、改变歌词和相应的动作进行游戏。

  (四)教师以游戏形式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到盥洗室,边唱边表演"跟着老师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洗好手"。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 小路弯弯 见领域活动指导P10。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3、小班音乐课教案《跟着我来走走》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开始与结束。

  2、在幼儿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3、体会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常见动物头饰、图片(小兔、小鱼、小鸟、小狗),森林动物园背景图,场景布置:在地面上布置一棵大树,一条小溪,一片草地。动物入门贴若干

  2、会唱跟着老师走走歌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今天,老师请你们坐上小火车去森林动物园看看

  2、教师随歌曲分别3次邀请幼儿上火车,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二、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

  1、师:小朋友快看,森林动物园到了!(出示动物园背景图:河流、草地、大树、天空)你们知道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动物吗?

  幼儿自由回答。

  2、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戴上头饰在规定范围内随音乐表现。

  要求:不可以撞到其他小动物。

  三、歌词创编并表演:

  1、师: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我小兔子的家在哪里?(教师扮演小兔子,幼儿回答:草地上)那就到小兔子家做做客吧。

  2、幼儿创编更多的歌词。游戏结束后提问:"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谁还能唱出更多不一样的动物来?你还会得到相应的入门贴,可以继续玩这个游戏到更多的小动物家。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跟着老师走走》这是一首有趣的歌曲,既可以让孩子学习歌曲又可以让孩子们间进行互动小游戏,使孩子们更加的熟悉亲近。我们班的孩子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所以对于学习这首歌曲他们很感兴趣,也很积极的参与。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他们的注意就在短短的15分钟。所以在教学中我得抓住15分钟的黄金时间,更加注意时间的掌控,以便更好地调动,调节孩子的情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松鼠走迷宫》含反思

  《小松鼠走迷宫》课时1

  【活动目标】

  1、探索肢体走、跑、跳地大肢体运动规律。

  2、初步掌握歌曲内容,熟悉ABABA回旋曲式。

  3、理解歌曲深层含义,帮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CD第三首、绘本、铜碰钟

  【活动过程】

  一、肢体探索

  1、师请生自由节奏步伐在空间中行走。

  2、在步骤一基础上,师加入铜碰钟表示暂停。

  3、师请生在空间中自由小跑。

  4、根据以上步骤,师要求生加入小跳、滑行等动作变化。

  二、歌曲教学

  1、师请生围圈而坐,打开绘本,有只可爱的小松鼠在森林中迷路了,让我妈唱着歌,陪它一同回家吧。

  2、师教学歌曲A段,延长并加入各种身势,如拍手、拍腿、拍肩等,请生跟唱模仿。

  3、师做B段儿歌部分编排动作。请生跟学模仿:“我们跑”——跑步动作“我们跳”——跳跃动作:“我们和阳光来赛跑”——双手臂从头顶向两边散落:“一天的时光多美妙”——TATATATA拍手动作:“跑赢了你就笑一笑”——跑步动作和微笑动作。

  4、请生两两对面,在“一天的时光多美妙”时拍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可转化为两人对拍完成。

  5、师与生一同回顾A段歌曲与B段儿歌。

  6、合音乐,一同歌唱,A段处发明身势,B段处于左边右边伙伴面对面玩动作游戏。

  三、律动游戏

  1、师示范律动游戏规则,在A段处听请指令小跑/小跳/滑行/行走;A段结束时找到一位好朋友,B段双人面对面念儿歌做特定动作。

  2、师请生围圈而坐,请一位学生扮演小松鼠,在A段处可选择行走/小跑/小跳/滑行等方式,绕着圈运动,当A段歌曲结束时,停下脚步拍一下正对着的小朋友,拍到的小朋友去追赶小松鼠。(追赶跑步游戏)

  四、歌曲意义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意义,学会小松鼠“与阳光赛跑”精神,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小松鼠走迷宫》课时2

  【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歌曲儿歌ABABA曲式结构。

  2、激发与探索十六宫格的节奏探索。

  3、感受各类进行曲规整的节奏风格与曲式图谱。

  【活动准备】

  CD第七首、各类音效片段、绘本、纱巾、彩带、水袖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回顾(5MIN)

  1、围圆圈而坐,合音乐回顾歌曲AB段。

  2、舞蹈律动:A段处围圆圈向左右行走/小跑;B段停下,做动作回顾。

  二、十六宫格(20MIN)

  1、师取出十六宫格,请生围坐在其四边。师提问其形状,行与列分别的格数。

  2、合音乐,师从左到右依次数格子,直到音乐段落结束。

  3、在空白格子内随机摆放松果,(一个格子,放一个松果),当遇到放松果的格子,请生拍一下手。

  4、请生来随机摆放松果,一起合音乐拍奏。

  5、师在一种松果的基础上,再加入另一种松果颜色,第一种松果用拍手,第二种用拍腿表示。

  6、师请生选择两种不同音色乐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松果节奏演奏

  7、加入不同进行曲音乐,即兴为这些进行曲配上叠加的节奏。

  三、绘本作业(5MIN)

  1、翻开绘本,请生在黏纸工具中找到松果,粘贴到森林中的十六宫格中,创编自己喜欢的节奏吧。

  2、选择一首喜欢的进行曲,将小松鼠的节奏为进行曲来伴奏吧。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5、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拉个圆圈走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唱歌曲,能边唱边随歌曲的旋律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并在歌曲结束时立刻蹲下或站好,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进一步学唱歌曲,能边唱边随歌曲的旋律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难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并在歌曲结束时立刻蹲下或站好,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我们大家做得好》

  《我是小兵》

  《小鸟醒来了》

  《下雨了》

  《碰一碰》

  二、复习歌曲

  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不错哦,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看看你们还记得吗?

  教师弹奏歌曲,请幼儿说说歌曲的名称及大概的内容。

  2、教师边弹奏歌曲边带领幼儿复习歌曲内容。

  三、幼儿演唱歌曲及创编歌词内容

  1、教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自己来跟着老师的音乐完整地唱一遍歌曲吧!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2、教师:小朋友,儿歌里面请小朋友一起拉着小手走走、跑跑,我们还可以怎么样做呢?

  3、教师:除了可以看谁蹲下、站好,我们还可以做出做什么动作呢?

  4、教师小结幼儿所说的内容,并引导幼儿唱进歌曲里面。

  5、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把自己编的歌曲完整唱一遍吧!

  四、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

  1、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先来跟老师一起示范,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样玩的吧!

  教师请几名幼儿来进行游戏示范。

  2、教师请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内容。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组一组的小朋友来拉好小手,走成一个小圆圈吧!与自己同一组的小伙伴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

  教师弹奏歌曲,让幼儿进行游戏。

  五、结束活动

  1、教师:小朋友,这个游戏好玩吗?今天我们也玩得累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起休息一下吧!

  2、教师:回到家里也请小朋友们与自己的家人也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吧!

  3、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个音乐活动简明轻快,幼儿非常喜欢参与。第一环节:先请幼儿倾听,让幼儿熟悉旋律,然后在让幼儿打节奏,感受歌曲的变化和节奏感。以提问的形式问幼儿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回顾歌曲的内容,随后反复感知,加深幼儿的歌曲印象。

6、小班音乐《彼得与狼》反思小班幼儿简单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6、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7、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活动反思

  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7、小班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小班的幼儿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很容易相信陌生人,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小编设计了本次安全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知道不能随便离开老师或家长,不能跟陌生人走,希望这篇教案可以给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随便离开老师或家长,不能跟陌生人走。

  2、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叔叔或阿姨扮演陌生人,并与之设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等。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

  2、根据故事内容,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1)小华为什么没有跟着陌生人走?

  (2)小华是怎么说的?

  3、情境练习:学习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景一: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他今天没有空来接你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你认不认识她?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跟她走?小朋友都来想一想:某某应该对这位阿姨说什么?(让幼儿练习:对不起,我不能跟你走,我还是等我妈妈来接我吧。)

  情景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叔叔走过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真可爱,叔叔给你巧克力,我带你去玩吧。”

  教师提示:

  1、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2、能不能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

  3、集体练习一些委婉而礼貌的谢绝语。

  4、结束:教育幼儿和陌生人打交道时也应该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