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相邻数》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相邻数》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相邻数》反思

1、小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相邻数》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难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活动方式:集体和个人

  活动准备:

  知识:学习了3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了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数字胸饰若干学具:每人3朵蓝花、4朵黄花、5朵红花。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朵红花和数字5,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3、4、5,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3、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组织幼儿收起学具,自然下课。

  反思:

  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2、小班数学游戏教案《认识10以内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相邻数。

  2.感知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材料:

  1.纸制小猪卡片5个、小猫卡片6个、小猴卡片7个,1-10的长条点卡

  2.数字卡1-10,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6的相邻数教师:教师将三种动物卡片散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三种动物卡片有什么不同?

  教师:谁能把一样动物卡片放在一起,并且把它们排队教师: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小朋友在每种动物下面用数字卡表示它们得数目。

  教师:动物卡片是怎么样排队的?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教师:为什么5个小猪卡片排在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6个小猫卡片排在7个小猴卡片后面?

  教师: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6比5怎样?6比7怎样?

  2、感知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师出示1-10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卡教师:教师指着8的长条点卡,提问:图上几个圆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教师: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3、游戏:找朋友教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个数的两个朋友举起来。

  教师: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有效提问:

  1.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3.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

  4.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有效词汇:相邻数,报数,关系

  活动延伸:

  活动建议:提供"填空卡",让小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区角活动:在区角中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毛巾、茶杯的号数,找找它们的相邻数朋友。

  家园共育:请孩子观察自己及邻居家的门牌号码,散步时观察一条街中的每一个门牌号码,帮助孩子积累与相邻数相关的经验,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反思:

  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3、小班数学教案《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迁移整理已有经验的能力,逐步促进幼儿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初步理解组成的意义。

  活动难点:概括5以内各数组成情况,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活动准备:

  教具(大房子图一间2层、数卡“1”3张,“2”2张、“3”一张,表示分合意思的符号四个)

  学具(操作分合学具出现不同结果的记录纸、房子图10张,人手2套1-5的数字卡、宝贴)

  活动过程:

  重点讨论 --> 幼儿迁移运用 --> 集体交流 --> 结束活动

  1、 重点讨论

  A、 目标: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 ”,理解组成的意义。

  B、指导:

  a、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将相应数字布置上去,如屋顶上是2,下面2个房间里分别是1和1;

  b、将房子拿掉,请幼儿讲讲2、1、1是什么关系,该怎么念,引出“ ”:分开、合起来的意思。!出自:快思老.师!

  c、同法学习“3”的组成。重点是体会3有2种分法。

  2、 幼儿迁移运用

  目标:在前一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整理5以内各数的组成的经验,并用数字表示。

  指导:a、教师介绍玩法

  b、幼儿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房子图里有数字表示

  3、 集体交流:

  目标:整理有关5以内各数的组成经验

  指导:(1)幼儿介绍,教师有序排放5以内各数的组成卡片。

  重点指导幼儿体会把一个数分成2份,这2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

  (2)在结果出来后,引导幼儿观察,列出每一个数字分的方法记录情况,

  问:记录每个数字分的方法从2-5有些什么变化?

  (体验:记录越来越多 --> 分的方法越来越多)

  4、 结束活动

  (1)小结有关数的组成的一些经验,激发幼儿下次活动的兴趣;

  (2)肯定活动中有进步的幼儿。

  课后反思:

  本课的新知教学部分分为三部分:教学5的组成,教学4、3、2、1的组成,巩固练习。其中以教学5的组成为重点环节,主要以启发引导教学为主,有效地落实本节课的重点,而2、3、4的教学在学习5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点也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而教学5的组成,也是按照学生操作---提出困惑---再次操作 ---介绍分析式、读法---找规律等逐步展开的,体现了建构知识的一般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展开的,渗透数学知识结构间的有序严谨的思想。

4、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3、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1― 10的数字头饰一套,1―10的数字卡一套。

  2、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每个数子都有自己的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前面的比它少1,后面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找朋友

  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1―10的数字头饰看好戴在头上。"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4 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这个游戏让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

  2、游戏:邻居拍拍手

  每次请10名幼儿游戏,请10名幼儿任意选一张1―10的数字卡片站成一排,教师说:请数字5的邻居拍拍手,这是数字4的幼儿就拍4下手,数字6的幼儿就拍6下手,启发幼儿说出因为4比5少1,6比5多1,所以4和6是5邻居。(游戏继续)

  (这一游戏能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各数的相邻数。)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练习生活,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延伸:

  教师把头饰、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填写好准备的数字卡让幼儿从卡片中看出相邻数的规律(单数的相邻数是双数,双数的相邻数是单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展得还算很成功的,大部分幼儿在课堂常规方面表现得都是挺好的,能够初步理解相邻数的意义,并能感知其多1和少1的关系,能够快速回答出10以内的相邻数。但经过家长们的反馈,有部分幼儿课堂常规不是很理想,没有完全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掌握得不够理想,这也是本次活动中本人所忽略的细节部分,所以在下次活动中我一定会特别注意这些细节,让活动目标更明确。在以后的每次教学活动中,我一定会顾及到所有的孩子,让家长们满意。

5、小班优秀数学教案《学习4的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难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活动方式:集体和个人

  活动准备:

  知识:学习了3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了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数字胸饰若干学具:每人3朵蓝花、4朵黄花、5朵红花。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朵红花和数字5,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3、4、5,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3、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组织幼儿收起学具,自然下课。

  反思:

  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6、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4以内的序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4以内的序数。

  2、培养序数概念。

  3、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精神。

  4、体验欣赏和绘画活动的乐趣,能大胆、自由地表达。

  5、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智慧盒每人一套。

  2、PPT课件

  活动过程:幼儿随音乐有序入座。

  一、游戏导入

  教师:森林里的小熊生病住院了,他的好朋友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着急,都要去看望小熊。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到医院里来看望小熊的是谁呢?(出示PPT--小狗)。

  请小朋友拿出小狗的棋子把它放在第一行数字1的后面。

  小狗刚刚到不久,第二个好朋友也来了。那第二个好朋友是谁呀?我们快来看一看。(出示PPT--小猫)。

  请小朋友拿出小猫的棋子把它放在小狗的后面。

  为了让小熊变得开心起来,小狗给小熊唱歌、小猫给小熊跳舞,他们正表演的高兴,第三个好朋友也来了。(出示PPT--小鸭)。

  请小朋友拿出小鸭的棋子把它放在小猫的后面。

  小鸭子嘎嘎叫,它对小熊说,你猜猜我把谁一起叫来了?(出示PPT--小羊)。小朋友们,你们说,小羊是第几个来看望小熊的朋友呀?

  请小朋友拿出小羊的棋子把它放在小鸭的后面。

  二、操作探索

  教师:"一共来了几个好朋友来看望小熊呀?"

  幼儿:"四个"。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幼儿:"数出来的。"

  教师:"那伸出你的右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二、三、四,总共来了4个好朋友来看望小熊)。

  教师:4个好朋友对小熊说"小熊小熊,你不难过,过几天你的病就会好啦。今天让我们给你表演节目吧。"

  1、(播放小狗的叫声)

  小花狗,汪汪叫,第一个出来给小熊表演节目。(把棋子向下移动,表演节目--《一只哈巴狗》)。

  2、(播放小猫的叫声)

  小花猫,喵喵喵,第二个出来给小熊表演节目。(把棋子向下移动,表演节目--学小花猫走路)。

  3、(播放小鸭的叫声)

  小鸭子,嘎嘎嘎,第三个出来给小熊表演节目。(把棋子向下移动,表演节目--《三只小鸭》)。

  4、(播放小羊的叫声)

  小羊小羊咩咩叫,终于轮到我表演了,你知道我表演的是第几个节目的吗?(把棋子向下移动,表演节目--《我要我的滋味》)。小羊想请大家和他一起来表演,你准备好了吗?

  三、经验提升

  看了大家精彩的表演,小熊非常感动。他很喜欢第一个节目,那第一个节目是谁表演的呢?(小狗)

  小熊说,等我的病好了,也要和小羊学学律动表演,那小羊是第几个表演节目的呢?(第四个)

  4个好朋友表演的节目,小熊都很喜欢。他说,真希望你们能天天陪着我,可是天快要黑了,你们也该回家了,不然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4个好朋友点点头,他们说,我们明天再来陪你。小熊,小熊,明天见!(放音乐:雪人之舞--收棋子)。结束语。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的学习兴趣始终十分浓厚,玩中学、学中玩,幼儿也都达到了目标制定的内容,活动过程中,突出重点,游戏中经过教师提示与指导幼儿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正确运用5以内地序数进行游戏,是本活动的亮点。孩子在玩中学会了通过思考、讨论来学会排序,达到了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

7、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学习4的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5、愿意动手创作,体验欣赏创作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难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活动准备:

  知识:学习了3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了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数字胸饰若干学具:每人3朵蓝花、4朵黄花、5朵红花。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朵红花和数字5,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3、4、5,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3、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组织幼儿收起学具,自然下课。的相邻数。

  活动反思:

  A、活动《学习4的相邻数》属于新授课,在选材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的对“邻居”关系非常感兴趣和幼儿对相邻数有初步了解但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的现状,结合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的年龄特点,通过以故事讲述和故事表演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的形式运用较好,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中将问题解决。

  B、在活动的过程中,我首先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复习“邻居关系”、数的排列、数与数的关系,为幼儿后面理解“相邻数”的概念,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相邻数,及相邻数的关系。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但是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虽然幼儿能在之前的游戏操作中完成相关的相邻数的练习,但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要让幼儿在新授过程中充分理解相邻数的关系,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2、通过本次观摩活动在数学教学方面的收获:

  (1)通过这次的观摩活动,首先让我学习到更丰富的数学教学方法,故事讲述和表演为幼儿设置游戏化的情景,通过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对幼儿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训练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3)数量充足、色彩鲜艳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的目标。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的目的。

8、小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5以内数的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2与3前后两数的相邻关系,探索发现的乐趣。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讨论如何才能做到。

  2、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3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3、引导幼儿归纳:3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个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组织幼儿讨论2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5、玩找朋友竞赛的游戏:幼儿分成5个人一组,排成三排,当教师说到4是, 幼儿马上排成2、3、4三排,中间一排人不要动。看看哪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对,这一组就是胜利者。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的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但是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虽然幼儿能在之前的游戏操作中完成相关的相邻数的练习,但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要让幼儿在新授过程中充分理解相邻数的关系,还需要老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