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班健康教案《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反思
有益的学习经验:
养成用完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习惯,不随手乱扔东西。认识到把物品放回原处既可以给自己提供方便,也可以给别人提供方便。
准备:
玩具动物(兔子、小猴、小狗、小猫),小纸盒四个
活动与指导:
1、将小纸盒摆放好,分别代表小动物们的家。
2、教师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手偶戏,请小朋友认真看。”
3、将4个小动物分别放到4个纸盒里,告诉幼儿动物们生活在自己的家中。有一次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吓得四处跑,等老虎走了,天已经黑了,小动物什么都看不见了,他们连自己的家都找错了。"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狗到了小兔家,小猴到了小猫家,小猫到了小猴家,小兔到了小狗家。第二天,天一亮,小猴找小兔玩,可是他来到小兔家看到的不是小兔,而是小狗,他感到十分奇怪;小猫去给小狗送信,却看到小兔,一切都乱了,动物们感到十分苦恼。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苦恼吗?
4、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自己的家里。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苦恼?
5、对了,将他们送回自己的家。小动物们回到自己的家,他们又愉快地生活了。
6、这个手偶戏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要放回原位,生活才会有秩序。小朋友无论用完什么东西,都要将它放回原来的位置。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多数幼儿还不太会回答问题、胆怯、不敢讲话,在谈话和游戏活动中,我们鼓励每一个孩子,并教孩子们讲,他们胆子大不了起来,能清楚地讲出自己是“县幼”小朋友和所在的班级。幼儿对教室的观察仔细了,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所提高,知道去寻找各种他们基本能找出教室里的物品,但摆放的位置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的帮忙。但还有个别幼儿不能参与其中。
2、小班健康教案评价《颜色的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锻炼身体动作的敏捷性。
2.通过听信号,站到相应的位置。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1."体能游戏":《颜色的家》(请参见幼儿用书)。
2.彩色泡沫垫或彩色纸板、泥工板等、哨子(或铃鼓)。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假想自己是小动物(如小鸟、小兔等),做一做相应的动物的动作(如"我会跳一跳"、"我会飞一飞"等)。
2.认识泥工板或彩色泡沫垫的颜色,并把板找块空地铺下来。
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彩色板找一块空地放下来。
和幼儿一起寻找彩色板中的颜色:红、黄、绿、蓝,以及一些平常不多见的颜色要认真帮助孩子丰富一下。
3.玩"颜色的家"的游戏(游戏规则可由师生共同讨论决定)。
孩子绕着铺着彩色板的场地走;当教师吹哨子(或摇铃鼓),[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喊出"回到*色的家"时,幼儿要赶快站到该颜色的彩色板上;依此过程,更换颜色进行游戏。
活动建议:
也可以将彩色纸板改成彩色呼啦圈,配上合适的乐曲,让幼儿随着乐曲愉快地进行游戏。
活动评价:
能根据各种颜色信号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中,由于是全部幼儿一起参与的,在座位的安排上面没有做好安排。幼儿的位置座的太散,不能很好的和幼儿进行互动。
2, 在活动过程中,重复的话太多。
3, 出示的教具太小,不突显特点,
4, 在游戏的过程中,比较混乱,
5, 时间把控不够,原本小班的是15-20分钟,超出了6分钟。
6, 这是以上本次活动的反思,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上的很多不足之处!
3、小班主题教案《我上小班啦》含反思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一周
1.宝宝有礼貌(社会)
2.点点爱上幼儿园(语言)
3.小手真干净(健康)
4.参观大班的画展(美术)
5.拍手点头(音乐)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二周
1.保健老师,你好(社会)
2.我能,我会(语言)
3.玩具找家(科学)
4.神气的画笔(美术)
5.亲亲(音乐)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三周
1.我是xx组小朋友(社会)
2.开火车(美术)
3.你是我的好朋友(语言)
4.我上幼儿园(音乐)
5.我要上厕所(健康)
1、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孩子会拼命挣扎,(个别孩子),情形很让家长心疼,其实,等家长一走,孩子也就"既来之则安之"了,但是,家长会一天都心神不定,满脑子里是泪流满面的孩子,这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磨练,孩子终将要离开父母独自飞翔,孩子入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家长不必心神不宁,应该泰然处之。
2、下午接孩子时会出现几种情况:高高兴兴,悲喜交加,放声大哭等,对孩子的种种表现家长都应该把它视为正常,毕竟孩子离开家长在陌生环境里和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生活了一天,不容易,特别是看到家长会放声大哭的小朋友,家长可能会有误解:老师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4、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意识,逐步改变他们依赖成人的心理状态。
2、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技能,知道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3、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1、儿童服装、雨具各若干件。
2、脸盆、肥皂、手绢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衣服、鞋袜等都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每天穿什么衣服由谁来决定,谁来找。
2、调查一下每天都有谁听天气预报。
3、老师请小朋友讲讲,听天气预报对他们有什么意义。
4、玩游戏:请听天气预报
玩法:
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
老师做预报员,向幼儿预报天气,让幼儿根据听到的天气预报,选择衣服、雨具等,看哪组选得快而且正确,优胜组得一枚奖章。
如:老师报阴有雨,幼儿就必须选择雨衣、雨伞;
最低气温15℃以下,幼儿要选择毛衣等;
最高气温25℃以上,幼儿可选裙子、短裤。
5、玩游戏:看谁的衣服最整齐
玩法:(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组进行比赛)
每组幼儿前面放两张桌子,其中一张桌上摆放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服装。游戏开始后,每队幼儿均从第一个人起跑到桌前,任选一件服装叠好放到另一张桌上后跑回,拍打第二个人的手,第二个人再去叠放衣服,以此类推。<来.源快思教.案网>叠放整齐、速度快的一组获胜。
6、教师示范如何洗手绢,要求幼儿回家练习洗手绢、袜子等,并晾起来。
活动反思: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5、小班优秀健康教案《颜色的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锻炼身体动作的敏捷性。
2.通过听信号,站到相应的位置。
3.乐意关注信号。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1."体能游戏":《颜色的家》(请参见幼儿用书)。
2.彩色泡沫垫或彩色纸板、泥工板等、哨子(或铃鼓)。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假想自己是小动物(如小鸟、小兔等),做一做相应的动物的动作(如"我会跳一跳"、"我会飞一飞"等)。
2.认识泥工板或彩色泡沫垫的颜色,并把板找块空地铺下来。
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彩色板找一块空地放下来。
和幼儿一起寻找彩色板中的颜色:红、黄、绿、蓝,以及一些平常不多见的颜色要认真帮助孩子丰富一下。
3.玩"颜色的家"的游戏(游戏规则可由师生共同讨论决定)。
孩子绕着铺着彩色板的场地走;当教师吹哨子(或摇铃鼓),喊出"回到*色的家"时,(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要赶快站到该颜色的彩色板上;依此过程,更换颜色进行游戏。
活动建议:
也可以将彩色纸板改成彩色呼啦圈,配上合适的乐曲,让幼儿随着乐曲愉快地进行游戏。
活动评价:
能根据各种颜色信号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中,由于是全部幼儿一起参与的,在座位的安排上面没有做好安排。幼儿的位置座的太散,不能很好的和幼儿进行互动。
2, 在活动过程中,重复的话太多。
3, 出示的教具太小,不突显特点,
4, 在游戏的过程中,比较混乱,
5, 时间把控不够,原本小班的是15-20分钟,超出了6分钟。
6, 这是以上本次活动的反思,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上的很多不足之处!
6、小班健康优秀教案《颜色的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锻炼身体动作的敏捷性。
2.通过听信号,站到相应的位置。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体能游戏":《颜色的家》(请参见幼儿用书)。
2.彩色泡沫垫或彩色纸板、泥工板等、哨子(或铃鼓)。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假想自己是小动物(如小鸟、小兔等),做一做相应的动物的动作(如"我会跳一跳"、"我会飞一飞"等)。
2.认识泥工板或彩色泡沫垫的颜色,并把板找块空地铺下来。
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彩色板找一块空地放下来。
和幼儿一起寻找彩色板中的颜色:红、黄、绿、蓝,以及一些平常不多见的颜色要认真帮助孩子丰富一下。
3.玩"颜色的家"的游戏(游戏规则可由师生共同讨论决定)。
孩子绕着铺着彩色板的场地走;当教师吹哨子(或摇铃鼓),喊出"回到*色的家"时,幼儿要赶快站到该颜色的彩色板上;依此过程,更换颜色进行游戏。
活动建议:
也可以将彩色纸板改成彩色呼啦圈,配上合适的乐曲,让幼儿随着乐曲愉快地进行游戏。
活动评价:
能根据各种颜色信号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中,由于是全部幼儿一起参与的,在座位的安排上面没有做好安排。"出自:屈;老.师"幼儿的位置座的太散,不能很好的和幼儿进行互动。
2, 在活动过程中,重复的话太多。
3, 出示的教具太小,不突显特点,
4, 在游戏的过程中,比较混乱,
5, 时间把控不够,原本小班的是15-20分钟,超出了6分钟。
6, 这是以上本次活动的反思,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上的很多不足之处!
7、小班健康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讲述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良好习惯。
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环境准备:小(2)班
3、材料准备:图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
录象(幼儿自己生活中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手》,引入课题。
1、边唱歌边做动作。
2、教师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请个别幼儿进行歌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录象内容,并说一说,及时出示字卡。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录象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2、是谁?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说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勇敢地说出来)。
3、出示录象二、三:小朋友们可讲卫生了,你看,他们在干什么(自己吃饭、自己洗脸)?
(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录象里的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2、幼儿充分讲述,教师适当调节。
(四)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还有许多小朋友也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请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说说,能干的你,现在会自己做什么事情(请幼儿与家长交流,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讲述的锻炼)。
教学反思
活动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能较好地帮助幼儿用语言完整表述。建议由大班哥哥姐姐来进行情境表演,然后教师用肢体和部分语言进行提示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讲述。
8、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含反思
有益的学习经验:
养成用完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习惯,不随手乱扔东西。认识到把物品放回原处既可以给自己提供方便,也可以给别人提供方便。
准备:
玩具动物(兔子、小猴、小狗、小猫),小纸盒四个
活动与指导:
1、将小纸盒摆放好,分别代表小动物们的家。
2、教师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手偶戏,请小朋友认真看。”
3、将4个小动物分别放到4个纸盒里,告诉幼儿动物们生活在自己的家中。有一次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吓得四处跑,等老虎走了,天已经黑了,小动物什么都看不见了,他们连自己的家都找错了。"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狗到了小兔家,小猴到了小猫家,小猫到了小猴家,小兔到了小狗家。第二天,天一亮,小猴找小兔玩,可是他来到小兔家看到的不是小兔,而是小狗,他感到十分奇怪;小猫去给小狗送信,却看到小兔,一切都乱了,动物们感到十分苦恼。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苦恼吗?
4、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自己的家里。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苦恼?
5、对了,将他们送回自己的家。小动物们回到自己的家,他们又愉快地生活了。
6、这个手偶戏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要放回原位,生活才会有秩序。小朋友无论用完什么东西,都要将它放回原来的位置。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多数幼儿还不太会回答问题、胆怯、不敢讲话,在谈话和游戏活动中,我们鼓励每一个孩子,并教孩子们讲,他们胆子大不了起来,能清楚地讲出自己是“县幼”小朋友和所在的班级。幼儿对教室的观察仔细了,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所提高,知道去寻找各种他们基本能找出教室里的物品,但摆放的位置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的帮忙。但还有个别幼儿不能参与其中。
9、小班健康《颜色的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仔细倾听并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颜色。
2.能灵活协调地听指令做动作。
3.体验游戏的乐趣。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热身和放松音乐,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垫子和相应颜色的房子分布在场地四周。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练习仔细倾听并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颜色。
活动难点:能灵活协调地听指令做动作。
活动过程:
1.以“鼠妈妈锻炼身体”为情境进行热身活动,萌发活动兴趣,为游戏做准备。
教师:今天天气真不错!宝宝跟着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吧!
2.游戏“帮小动物找家”,练习仔细倾听并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颜色。
(1)认识小动物的家。
教师:小鸟、小兔、小猫、小乌龟四个好朋友的家是彩色的,我们一起看一看都有什么颜色的房子?哪个颜色是呢?他们想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家。
(2)组织幼儿游戏,听儿歌找小动物的家,练习仔细倾听并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颜色。
教师:小动物们会用儿歌来告诉你它的家到底是哪一个,宝贝们要仔细听!我们先帮小鸟找家,小鸟怎样走路?请你做一做,大家一起学一学。教师边念完整儿歌边带领幼儿在场地中间飞(走、跑、跳),儿歌结束后教师喊出“红色房子是我家”时,幼儿要快速用儿歌中小动物的方式回家。
游戏后根据幼儿倾听和遵守游戏规则情况进行小结。
3.游戏“帮小动物搬家”,能灵活协调地听指令做动作,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师:小动物又换新家了,看哪个小朋友能听准儿歌,帮小动物找到新家,而且学小动物的动作学得最棒。
游戏后根据幼儿准确性和动作灵活协调性进行小结。
4.随音乐做动作,放松身体,感受同伴间的友好与甜蜜。
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放松身体各部位,通过相互抱抱,感受同伴间的友好与甜蜜。
活动延伸:
爱要大胆表示
引导幼儿回家抱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他们说“我爱你”!
附儿歌:颜色的家
我是一只小小鸟,会唱歌来又会飞,什么颜色是我家?请你帮我找一找。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中,由于是全部幼儿一起参与的,在座位的安排上面没有做好安排。幼儿的位置座的太散,不能很好的和幼儿进行互动。
2, 在活动过程中,重复的话太多。
3, 出示的教具太小,不突显特点,
4, 在游戏的过程中,比较混乱,
5, 时间把控不够,原本小班的是15-20分钟,超出了6分钟。
6, 这是以上本次活动的反思,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上的很多不足之处!
10、小班健康教案《有用的鼻子》优秀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2、学习擤鼻涕的方法。
3、培养幼儿爱护鼻子的意识。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香油、酒、醋、香水
2、纸巾若干、垃圾桶
三、活动过程
1、利用赠“小礼物”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贡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好多小礼物,我们一起去闻闻到底是什么?”(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引导)
师:(招呼小朋友就坐)“小朋友,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幼:(根据自己闻到的说出名称)香油、酒、香水……
2、交流谈话引导幼儿认知鼻子的作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一:“用小鼻子闻到的”
师:“你呢?你……”幼儿自由回答。
师:“原来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味,那你的小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幼:“喷香的饭菜,厕所的臭味……”
师:“小鼻子本领真大呀!小鼻子能闻味,还能干什么?”
引导幼儿闭上小嘴巴,捏捏小鼻子,吸气—呼气—吸气。
师:“哎?小鼻子刚才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鼻子在呼吸。
师小结:原来小鼻子还能呼吸呢!
3、利用故事引导幼儿保护鼻子。
小猪鲁鲁也有一个小鼻子,它的鼻子是翘翘的,而且也有两个鼻孔。可是鲁鲁有个坏毛病,常常要挖鼻孔。猪妈妈告诉他这样很不讲卫生,细菌都跑到鼻孔里去了。一天,鲁鲁一个人玩感到真没趣,就拿起一个小豆子正要往鼻子里面塞,猪妈妈看到了(出示挂图)着急地大声说:“鲁鲁你不能这样做啊!……”
师:“猪妈妈为什么非常着急,不让鲁鲁这么做?”
师:“小猪鲁鲁听了妈妈的话,忙把小豆子收了起来。还有哪些小东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哪个小朋友想告诉小猪鲁鲁?”
4 、实践操作指导幼儿学习擦鼻涕。
师:“小猪鲁鲁感冒了,鼻涕直往外流,怎么办?
“擦一擦……”
师:“那应该用什么擦?”
“手帕、毛巾、纸巾……”
师:“怎样擦呢?老师先做给小朋友看看(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小纸巾捂住鼻子,先按住一边的鼻孔,轻轻擤另一侧的鼻涕;“一、二、三” ,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最后擦净鼻孔周围的鼻涕。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巾,每个小朋友拿一块跟老师一起做给小猪看看吧!擦完鼻涕的纸巾应该放到哪里呢?” 引导幼儿说出并发现垃圾桶。
师幼一起练习擦鼻涕。
师:“放完纸巾的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和小鼻子做游戏喽!”
5、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朋友。
师:“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
幼:“贡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幼儿边说边指出。引导幼儿再来一边等待所有幼儿都围过来。
师:“小鼻子旁边都有那些好朋友?”(眼睛、嘴巴、耳朵……)那我们再一起问候小鼻子的朋友吧!“……
6、延伸活动,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以猜谜导入活动,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简单结构。接着通过闻气味、捏鼻子体会鼻子的作用。同时插入擦鼻涕的方法,针对部分不会擦鼻涕的幼儿进行隔壁指导,使幼儿掌握正确的擦鼻涕的方法。
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是活动的重点。通过讲故事,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中,使幼儿初步意识到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危害。
不足之处:
我讲述的比较多,对幼儿的引导有所欠缺,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11、小班音乐《彼得与狼》反思小班幼儿简单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6、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7、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活动反思
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12、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颜色的家》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仔细倾听并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颜色。
2.能灵活协调地听指令做动作。
3.体验游戏的乐趣。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热身和放松音乐,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垫子和相应颜色的房子分布在场地四周。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练习仔细倾听并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颜色。
活动难点:能灵活协调地听指令做动作。
活动过程:
1.以“鼠妈妈锻炼身体”为情境进行热身活动,萌发活动兴趣,为游戏做准备。
教师:今天天气真不错!宝宝跟着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吧!
2.游戏“帮小动物找家”,练习仔细倾听并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颜色。
(1)认识小动物的家。
教师:小鸟、小兔、小猫、小乌龟四个好朋友的家是彩色的,我们一起看一看都有什么颜色的房子?哪个颜色是呢?他们想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家。
(2)组织幼儿游戏,听儿歌找小动物的家,练习仔细倾听并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颜色。
教师:小动物们会用儿歌来告诉你它的家到底是哪一个,宝贝们要仔细听!我们先帮小鸟找家,小鸟怎样走路?请你做一做,大家一起学一学。教师边念完整儿歌边带领幼儿在场地中间飞(走、跑、跳),儿歌结束后教师喊出“红色房子是我家”时,幼儿要快速用儿歌中小动物的方式回家。
游戏后根据幼儿倾听和遵守游戏规则情况进行小结。
3.游戏“帮小动物搬家”,能灵活协调地听指令做动作,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师:小动物又换新家了,看哪个小朋友能听准儿歌,帮小动物找到新家,而且学小动物的动作学得最棒。
游戏后根据幼儿准确性和动作灵活协调性进行小结。
4.随音乐做动作,放松身体,感受同伴间的友好与甜蜜。
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放松身体各部位,通过相互抱抱,感受同伴间的友好与甜蜜。
活动延伸:
爱要大胆表示
引导幼儿回家抱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他们说“我爱你”!
附儿歌:颜色的家
我是一只小小鸟,会唱歌来又会飞,什么颜色是我家?请你帮我找一找。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中,由于是全部幼儿一起参与的,在座位的安排上面没有做好安排。幼儿的位置座的太散,不能很好的和幼儿进行互动。
2, 在活动过程中,重复的话太多。
3, 出示的教具太小,不突显特点,
4, 在游戏的过程中,比较混乱,
5, 时间把控不够,原本小班的是15-20分钟,超出了6分钟。
6, 这是以上本次活动的反思,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上的很多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