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天上云》

《中班教案《天上云》》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教案《天上云》

1、中班教案《天上云》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2、引导幼儿进行扩散性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熟悉汉字:一层、羊群、蘑菇、谈心。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儿歌情节。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图片、识字卡片、磁带、幼儿人手一本《帮我早读书》、天空的背景图、活动前,幼儿曾多次观察过云彩的变化,并大胆想象云朵像什么,一会儿变成了什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谈话:我看到的云彩

  1、幼儿介绍自己前段时间观察到的云朵,说说自己看到的云朵像什么。

  2、幼儿听音乐用动作表现云彩的造型。

  二、儿歌:天上云

  1、教师示范念儿歌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里念了些什么?

  2、讨论:

  云彩为什么有趣、?它会变成什么?为什么云彩会变?

  3、结合挂图,欣赏儿歌。(听录音磁带)

  你喜欢儿歌中的哪一句?

  熟悉汉字:一层、羊群、蘑菇、谈心

  4、幼儿学念儿歌

  能听老师的指令轻轻地翻书

  学习用手指点认的方法阅读识字。

  5、仿编儿歌

  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观察想象到的云彩变化编进儿歌中。

  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想象中的云彩。

  例:天上云,一层层。

  像乌龟,像大海,

  像花朵,像狮子,

  又像两个小娃娃,

  坐着凳儿在谈心。

  三、分组活动:会变的云彩

  让幼儿用棉花、橘子皮、包装纸、绘画等手段表现不同外形的的云彩,贴在天空的背景图上,并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中的云彩。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2、中班教案《天上七颗星》

活动目标:

  1.欣赏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有趣。

  2.学念绕口令,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

  3.念准后鼻音,能逐步加快朗诵速度,保持发音准确。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资源包材料:教学cd《天上七颗星》;幼儿读物2《天上七颗星》。

  2.体现绕口令内容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绕口令,萌发学习兴趣。

  (1)教师以轻快、有节奏的语调朗诵绕口令,引导幼儿欣赏。

  (2)提问:这是绕口令与一般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首绕口令有许多发音接近的字,句子中有相同的数字,读起来很顺口等。

  2.再次欣赏绕口令,理解绕口令内容。

  (1)播放教学cd,幼儿再次欣赏。提问:绕口令里说了些什么?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并按序摆放,引导幼儿理解并学念。

  (3)引导幼儿念准后鼻音,体会绕口令的趣味。

  3.多形式练习绕口令,逐步加快朗诵速度,体会绕口令的节奏美。

  (1)接句练习:师幼接句;或一名幼儿与其他幼儿接句;或幼儿分组接句。

  (2)游戏练习:教师任指图谱,幼儿说出相应句子。

  (3)表演练习: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鼓励幼儿加入对拟声词的模仿,丰富表演内容及朗诵的趣味性。

  (4)幼儿自由练习,逐步完善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3、中班优质语言教案《飞机天上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

  2、理解儿歌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感受大家共同游戏的乐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儿歌快乐读”:《飞机飞上天》教学动画(中班下·《交通海陆空》)。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吧!要仔细听哦!不是蜻蜓不是鸟,穿云破雾上蓝天,万里行程一日到。(飞机)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关于飞机的儿歌吧!

  二、播放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选择“儿歌”的动画图标)

  ——儿歌里说了什么?(飞机飞行。)——飞机飞行的是时候,它周围的天空会发生什么变化?(有白线)

  三、播放动画,引导幼儿了解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选择“介绍”的动画图标)

  1、播放到“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时暂停。

  ——小朋友,大多数的飞机是由哪五个部分组成的?(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

  2、播放到“机翼会产生升力,帮助飞机飞起来”时暂停。

  ——飞机有大有小,它们的机翼有什么作用?(机翼会产生升力,帮助飞机飞。)

  3、播放到“能够帮助人们快速到达目的地”时暂停。

  ——小朋友,请你来表演一下飞机是怎么飞过高山、河流的。

  4、播放到结束。

  ——什么情况下飞机不能飞行?(遇到大雨、大风、暴雪、多雾等恶天气时。)

  ——小朋友,你喜欢飞机吗?为什么?

  四、教师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1、教师引导幼儿分句朗诵儿歌。

  ——小朋友,一起一句一句的读儿歌吧!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

  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由地用身体动作表演儿歌。

  五、组装大飞机,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

  组装飞机:一个幼儿扮演飞机头,两个幼儿扮演机身,向外举出两只小手作为机翼,一个幼儿扮演机尾,向后面伸出双手作为尾翼。

游戏规则:

  几架大飞机同时出发,比一比哪一架大飞机最先到达终点。

活动评估

  1、能够流畅地朗诵儿歌。

  2、能说出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

活动延伸

  一、日常活动

  1、教师播放《飞机飞上天》的教学动画,与幼儿一起朗读这首儿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身边其他的交通工具,了解其作用。

  二、区域活动

  ——语言区:教师提供玩具飞机,引导幼儿边玩飞机边朗读儿歌或仿编儿歌。

  ——美工区:教师提供彩色纸、颜料、橡皮泥等,引导幼儿折纸飞机、画飞机等。

  家园共育

亲子活动建议

  1、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朗读儿歌《飞机天上飞》,并用身体动作把儿歌表现出来。

  2、家长有机会可带幼儿到飞机场,观察真的飞机。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中班教案《天空中的云》

活动目的:

  1、欣赏云的变化。

  2、发挥想象力。

  3、享受说儿歌的乐趣。

  4、锻炼大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6、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课件、魔术棒、纸笔、录音机、蓝卡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1、 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去玩时,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

  (2)天空中有什么?

  2、利用课件观察云的变化

  老师手拿魔术棒,说:“云儿变变变”,就会把天上的白云变成不同的物体,然后出示课件的云彩,请幼儿说说云儿变成了什么物体。

  3、 与幼儿一起说儿歌《神奇魔术棒》

  神奇魔术棒

  挥动神奇魔术棒,

  天上云儿变小花,

  再挥神奇魔术棒,

  云儿又变小白马,

  猜猜再挥魔术棒,

  什么东西会变化。

  4、 给儿歌创编动作并进行续编。如:再挥神奇魔术棒,天上云儿变成大老鹰……

  5、 听音乐,请幼儿画出不同形状的云,然后撕下来,用双面胶贴在蓝卡纸上,变成蓝天白云图片。

  6、 讨论:云彩还有什么变化?(快慢的变化:风大时云彩走得快。颜色的变化:阴天时白云会变成乌云。多少的变化:晴天的时候云彩少等。)

  7、 听音乐变成长龙云彩到外面玩。

5、中班教案《天上云》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2、引导幼儿进行扩散性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熟悉汉字:一层、羊群、蘑菇、谈心。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儿歌情节。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图片、识字卡片、磁带、幼儿人手一本《帮我早读书》、天空的背景图、活动前,幼儿曾多次观察过云彩的变化,并大胆想象云朵像什么,一会儿变成了什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谈话:我看到的云彩

  1、幼儿介绍自己前段时间观察到的云朵,说说自己看到的云朵像什么。

  2、幼儿听音乐用动作表现云彩的造型。

  二、儿歌:天上云

  1、教师示范念儿歌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里念了些什么?

  2、讨论:

  云彩为什么有趣、?它会变成什么?为什么云彩会变?

  3、结合挂图,欣赏儿歌。(听录音磁带)

  你喜欢儿歌中的哪一句?

  熟悉汉字:一层、羊群、蘑菇、谈心

  4、幼儿学念儿歌

  能听老师的指令轻轻地翻书

  学习用手指点认的方法阅读识字。

  5、仿编儿歌

  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观察想象到的云彩变化编进儿歌中。

  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想象中的云彩。

  例:天上云,一层层。

  像乌龟,像大海,

  像花朵,像狮子,

  又像两个小娃娃,

  坐着凳儿在谈心。

  三、分组活动:会变的云彩

  让幼儿用棉花、橘子皮、包装纸、绘画等手段表现不同外形的的云彩,贴在天空的背景图上,并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中的云彩。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6、中班教案《云》

活动目标:

  1、赶至3/4排歌曲的节奏特点,学习用轻声演唱歌曲《云》。

  2、培养幼儿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白色极蓝色彩绸若干条、钢琴

活动过程:

  1、钢琴伴奏,在旋律的伴奏下,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进一步感受旋律的特点。

  2、播放课件,幼儿观看课件中的内容,理解歌词内容并有节奏地说歌词。

  (1) 看完课件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 白云和蓝天各市什么颜色的?并说歌词。

  (3) 帆船里面装了什么?为什么走得这样慢?

  (4) 雨点落下来以后可以帮我们做什么?(浇花园)

  (5) 点击歌曲图谱幼儿理解图谱所表示的意义,并根据图谱有节奏的根据3/4排的节奏有节奏地说歌词。

  3、学唱歌曲

  (1) 播放课件,欣赏歌曲,欣赏完后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并和教师一起试着演唱。

  (2) 教师范唱,幼儿可以合拍子

  (3) 点击图谱幼儿跟着演唱。

  (4) 随课件演唱。

  (5) 钢琴伴奏下演唱反复几遍

  4、手拿彩绸随音乐用动作表现歌曲男孩表演蓝天女孩表演白云,

  5、活动延伸:随音乐像白云一样走出活动室。

7、中班教案《飞机天上飞》

活动目标

  1、了解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

  2、理解儿歌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感受大家共同游戏的乐趣。

  4、在感知儿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儿歌快乐读”:《飞机飞上天》教学动画(中班下·《交通海陆空》)。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吧!要仔细听哦!不是蜻蜓不是鸟,穿云破雾上蓝天,万里行程一日到。(飞机)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关于飞机的儿歌吧!

  二、播放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选择“儿歌”的动画图标)

  ——儿歌里说了什么?(飞机飞行。)

  ——飞机飞行的是时候,它周围的天空会发生什么变化?(有白线)

  三、播放动画,引导幼儿了解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选择“介绍”的动画图标)

  1、播放到“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时暂停。

  ——小朋友,大多数的飞机是由哪五个部分组成的?(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

  2、播放到“机翼会产生升力,帮助飞机飞起来”时暂停。

  ——飞机有大有小,它们的机翼有什么作用?(机翼会产生升力,帮助飞机飞。)

  3、播放到“能够帮助人们快速到达目的地”时暂停。

  ——小朋友,请你来表演一下飞机是怎么飞过高山、河流的。

  4、播放到结束。

  ——什么情况下飞机不能飞行?(遇到大雨、大风、暴雪、多雾等恶天气时。)

  ——小朋友,你喜欢飞机吗?为什么?

  四、教师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1、教师引导幼儿分句朗诵儿歌。

  ——小朋友,一起一句一句的读儿歌吧!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

  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由地用身体动作表演儿歌。

  五、组装大飞机,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

  组装飞机:一个幼儿扮演飞机头,两个幼儿扮演机身,向外举出两只小手作为机翼,一个幼儿扮演机尾,向后面伸出双手作为尾翼。

  游戏规则:几架大飞机同时出发,比一比哪一架大飞机最先到达终点。

活动评估

  1、能够流畅地朗诵儿歌。

  2、能说出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1、教师播放《飞机飞上天》的教学动画,与幼儿一起朗读这首儿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身边其他的交通工具,了解其作用。

  区域活动

  ——语言区:教师提供玩具飞机,引导幼儿边玩飞机边朗读儿歌或仿编儿歌。

  ——美工区:教师提供彩色纸、颜料、橡皮泥等,引导幼儿折纸飞机、画飞机等。

  家园共育亲子活动建议

  1、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朗读儿歌《飞机天上飞》,并用身体动作把儿歌表现出来。

  2、家长有机会可带幼儿到飞机场,观察真的飞机。

8、中班优秀语言课教案《天上七颗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有趣。

  2、学念绕口令,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

  3、念准后鼻音,能逐步加快朗诵速度,保持发音准确。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活动准备:

  1、资源包材料:教学CD《天上七颗星》;幼儿读物2《天上七颗星》。

  2、体现绕口令内容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绕口令,萌发学习兴趣。

  (1)教师以轻快、有节奏的语调朗诵绕口令,引导幼儿欣赏。

  (2)提问:这是绕口令与一般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首绕口令有许多发音接近的字,句子中有相同的数字,读起来很顺口等。

  2、再次欣赏绕口令,理解绕口令内容。

  (1)播放教学CD,幼儿再次欣赏。提问:绕口令里说了些什么?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并按序摆放,引导幼儿理解并学念。

  (3)引导幼儿念准后鼻音,体会绕口令的趣味。

  3、多形式练习绕口令,逐步加快朗诵速度,体会绕口令的节奏美。

  (1)接句练习:师幼接句;或一名幼儿与其他幼儿接句;或幼儿分组接句。

  (2)游戏练习:教师任指图谱,幼儿说出相应句子。

  (3)表演练习: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鼓励幼儿加入对拟声词的模仿,丰富表演内容及朗诵的趣味性。

  (4)幼儿自由练习,逐步完善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流畅而生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教学准备工作很充分,制作了与故事内容相符的ppt,以及视频动画课件,将故事一张张展现给幼儿欣赏,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师生间的互动效果非常好。

9、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天空中的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云的变化。

  2、发挥想象力。

  3、享受说儿歌的乐趣。

  4、锻炼大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魔术棒、纸笔、录音机、蓝卡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去玩时,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

  (2)天空中有什么?

  2、利用课件观察云的变化

  老师手拿魔术棒,说:“云儿变变变”,就会把天上的白云变成不同的物体,<来.源快思教.案网>然后出示课件的云彩,请幼儿说说云儿变成了什么物体。

  3、与幼儿一起说儿歌《神奇魔术棒》

  神奇魔术棒

  挥动神奇魔术棒,

  天上云儿变小花,

  再挥神奇魔术棒,

  云儿又变小白马,

  猜猜再挥魔术棒,

  什么东西会变化。

  4、给儿歌创编动作并进行续编。如:再挥神奇魔术棒,天上云儿变成大老鹰……

  5、听音乐,请幼儿画出不同形状的云,然后撕下来,用双面胶贴在蓝卡纸上,变成蓝天白云图片。

  6、讨论:云彩还有什么变化?(快慢的变化:风大时云彩走得快。颜色的变化:阴天时白云会变成乌云。多少的变化:晴天的时候云彩少等。) 7、听音乐变成长龙云彩到外面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彩像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不同形状的白云,学会朗诵儿歌并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另外,教师给幼儿提供表达机会,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让幼儿在创编儿歌时体验无穷的乐趣。

10、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天空中的云-神奇魔术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云的变化。

  2、发挥想象力。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魔术棒、纸笔、录音机、蓝卡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去玩时,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

  (2)天空中有什么?

  2、利用课件观察云的变化

  老师手拿魔术棒,说:“云儿变变变”,就会把天上的白云变成不同的物体,然后出示课件的云彩,请幼儿说说云儿变成了什么物体。

  3、与幼儿一起说儿歌《神奇魔术棒》

  神奇魔术棒

  挥动神奇魔术棒,

  天上云儿变小花,

  再挥神奇魔术棒,

  云儿又变小白马,

  猜猜再挥魔术棒,

  什么东西会变化。

  4、给儿歌创编动作并进行续编。如:再挥神奇魔术棒,天上云儿变成大老鹰……

  5、听音乐,请幼儿画出不同形状的云,然后撕下来,用双面胶贴在蓝卡纸上,变成蓝天白云图片。

  6、讨论:云彩还有什么变化?"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快慢的变化:风大时云彩走得快。颜色的变化:阴天时白云会变成乌云。多少的变化:晴天的时候云彩少等。)

  7、听音乐变成长龙云彩到外面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彩像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不同形状的白云,学会朗诵儿歌并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另外,教师给幼儿提供表达机会,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让幼儿在创编儿歌时体验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