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为蔬菜匹配点卡》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数学教案《为蔬菜匹配点卡》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5。
2.能按5以内的数卡、点卡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
3.乐意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点卡匹配、数卡匹配、写有5以内数的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去过超市吗?
我听说小熊家的蔬菜超市要开张了,我们去作客喽!
二、情景游戏快乐学习
1.巩固4以内的点数
在《郊游》音乐声中,开车出发,每经过一个站台,教师引导幼儿目测站牌上的点子数目。(教师适时点击画面一:一一呈现五个站牌)。
2.为蔬菜匹配点卡
(1)出现画面二:小熊迎接小朋友
小朋友,我的蔬菜超市就要开张啦,可是货架上的蔬菜,还没来得及标出数量,你们帮帮我,好吗?
(2)点击画面三:
看看说说:货架上有哪些蔬菜?每样蔬菜有多少?
(3)借助白板,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或幼儿在画面三上画出相应数量的点子。
3.认识数字5,尝试为数字匹配蔬菜
(1)点击画面四:小动物买菜
小熊超市来了哪些小顾客?
(2)点击画面五~七:
提问:小动物菜篮上有一个数字,什么意思呢?。
这个数字是几?像什么?它可能会买哪种蔬菜?为什么?
利用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教师或幼儿将相应的蔬菜拖进小兔的篮子里。
4.幼儿实物卡操作,为数卡匹配实物
(1)根据操作材料上的实物数量配上相应数字或点子。
(2)借助白板评价操作情况。
5.巩固认识5以内数字
《郊游》音乐声中,沿原路回家。每经过一个站点,辨认站牌上的数字。(教师适时点击画面八)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2、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给实物匹配点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2、为实物匹配相应的点卡,说出几个什么可以用几点表示。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片5张,点卡5张(塑封)。
学具:每人一套实物排序卡和点卡(塑封),用回形针别好,放在桌子中间的小箩筐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点数5以内数量。
师: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小图片,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出示狮子卡片)问:图片上有什么呀?
幼:有狮子。
师:有几只狮子呀?
幼:有两只狮子。
师(出示小鱼卡片)问:这张图片上又有什么呢?他们有多少呢?
幼:有四条鱼。
师:真的有四条鱼吗?大家一起来用手数一数。
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数1条、2条、3条、4条。
以同样的方法出示青蛙卡片、小鸟卡片、蜻蜓卡片。
师:这些动物卡片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大家愿意吗?
幼:愿意。
2、按量排序。
师(出示标记图)这是一张标记图,图上有小旗,还有格子。你们知道小旗和格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幼:排队。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从哪里开始排呢?
幼:从小旗开始排。
师:现在我们要来给这些动物卡片排排队了,记住哦,得从小旗开始,按卡片上的动物数量从少到多排一排。那么哪张卡片排在最前面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排一排?
幼:蜻蜓排在最前面。
师:为什么呀?
幼:蜻蜓最少,只有一只。
师:哪张卡片排在蜻蜓的后面呢?(指名幼儿上前操作,强调边排边说什么排在蜻蜓的后面)
师:你们看他排得对吗?
幼:对,两只狮子排在一只蜻蜓的后面,1的后面是2。
师:接下来该怎么排了呢?指名幼儿前来操作。
幼儿依次给卡片排队。
师:我们为动物卡片排好队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3、送圆点。
师:接下来我们要给动物送圆点朋友,一只动物送几个圆点呀?(幼:1个)。
师:我们要边送边说:一只蜻蜓,我送你1的点卡。那两只狮子呢?三只青蛙呢?
请幼儿前来送点卡,边送边说。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几只什么我送你几的点卡行吗?
二、操作活动。
1、提出要求。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有的小朋友是水果卡片,有的小朋友是动物卡片(分别出示一下卡片),请你们先给水果卡片或动物卡片排好队,再给它们送上点卡,记住了,要边排边说,边送边说,听明白了吗?那就一起去操作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的表现:大多数孩子能按要求去操作,也有个别孩子先送了点卡。
师:宝贝,你在给谁送点卡?(此时,教师的及时指导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活动评价。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行吗?
幼(甲):一个西瓜排在最前面,两个菠萝排在一个西瓜的后面……一个西瓜送你一个圆点,两个菠萝送你两个圆点……
三、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给动物卡片和水果卡片排好了队,还给它们送上了圆点朋友。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早已揭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对儿童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很愉快。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了感性材料,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中获得经验,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3、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实物匹配点卡》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2.为实物匹配相应的点卡,说出几个什么可以用几点表示。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片5张,点卡5张(塑封)。
学具:每人一套实物排序卡和点卡(塑封),用回形针别好,放在桌子中间的小箩筐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点数5 以内数量。
师: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小图片,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1)、师(出示狮子卡片)问:图片上有什么呀?
幼(1):有狮子。
师:有几只狮子呀?
幼(2):有两只狮子。
(2)、 师(出示小鱼卡片)问:这张图片上又有什么呢?他们有
多少呢?
幼(3):有四条鱼。
师:真的有四条鱼吗?大家一起来用手数一数。
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数1条、2条、3条、4条。
(3)、以同样的方法出示青蛙卡片、小鸟卡片、蜻蜓卡片。
师:这些动物卡片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大家愿意吗?
幼:愿意。
2、按量排序。
师(出示标记图)这是一张标记图,图上有小旗,还有格子。你们知道小旗和格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幼:排队。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从哪里开始排呢??
幼:从小旗开始排。
师:现在我们要来给这些动物卡片排排队了,记住哦,得从小旗开始,按卡片上的动物数量从少到多排一排。那么哪张卡片排在最前面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排一排?
幼;蜻蜓排在最偍面。
师:为什么呀?
幼:蜻蜓最少,只有一只。
师: 哪张卡片排在蜻蜓的后面呢?(指名幼儿上前操作,强调边排边说什么排在蜻蜓的后面)
师:你们看他排得对吗?
幼:对,两只狮子排在一只蜻蜓的后面,1的后面是2。
师:接下来该怎么排了呢?指名幼儿前来操作。
幼儿依次给卡片排队。
师:我们为动物卡片排好队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它们是
怎么排队的?
3.送圆点。
师:接下来我们要给动物送圆点朋友,一只动物送几个圆点呀?幼:1个。
师:我们要边送边说:一只蜻蜓,我送你1 的点卡。那两只狮子呢?三只青蛙呢-----?
请幼儿前来送点卡,边送边说。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几只什么我送你几的点卡行吗?
二、操作活动。
1.提出要求。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有的小朋友是水果卡片,有的小朋友是动物卡片(分别出示一下卡片), 请你们先给水果卡片或动物卡片排好队,再给它们送上点卡,记住了,要边排边说,边送边说,听明白了吗? 那就一起去操作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的表现:大多数孩子能按要求去操作,也有个别孩子先送了点卡。(.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师:宝贝,你在给谁送点卡?(此时,教师的及时指导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活动评价。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行吗?
幼儿(甲):一个西瓜排在最前面,两个菠萝排在一个西瓜的后面…… 一个西瓜送你一个圆点,两个菠萝送你两个圆点……
三、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给动物卡片和水果卡片排好了队,还给它们送上了圆点朋友。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早已揭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对儿童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很愉快。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了感性材料,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中获得经验,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4、小班数学教案《给实物匹配点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2.为实物匹配相应的点卡,说出几个什么可以用几点表示。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片5张,点卡5张(塑封)。
学具:每人一套实物排序卡和点卡(塑封),用回形针别好,放在桌子中间的小箩筐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点数5 以内数量。
师: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小图片,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1)、师(出示狮子卡片)问:图片上有什么呀?
幼(1):有狮子。
师:有几只狮子呀?
幼(2):有两只狮子。
(2)、 师(出示小鱼卡片)问:这张图片上又有什么呢?他们有
多少呢?
幼(3):有四条鱼。
师:真的有四条鱼吗?大家一起来用手数一数。
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数1条、2条、3条、4条。
(3)、以同样的方法出示青蛙卡片、小鸟卡片、蜻蜓卡片。
师:这些动物卡片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大家愿意吗?
幼:愿意。
2、按量排序。
师(出示标记图)这是一张标记图,图上有小旗,还有格子。你们知道小旗和格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幼:排队。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从哪里开始排呢??
幼:从小旗开始排。
师:现在我们要来给这些动物卡片排排队了,记住哦,得从小旗开始,按卡片上的动物数量从少到多排一排。那么哪张卡片排在最前面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排一排?
幼;蜻蜓排在最偍面。
师:为什么呀?
幼:蜻蜓最少,只有一只。
师: 哪张卡片排在蜻蜓的后面呢?(指名幼儿上前操作,强调边排边说什么排在蜻蜓的后面)
师:你们看他排得对吗?
幼:对,两只狮子排在一只蜻蜓的后面,1的后面是2。
师:接下来该怎么排了呢?指名幼儿前来操作。
幼儿依次给卡片排队。
师:我们为动物卡片排好队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它们是
怎么排队的?
3.送圆点。
师:接下来我们要给动物送圆点朋友,一只动物送几个圆点呀?幼:1个。
师:我们要边送边说:一只蜻蜓,我送你1 的点卡。那两只狮子呢?三只青蛙呢-----?
请幼儿前来送点卡,边送边说。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几只什么我送你几的点卡行吗?
二、操作活动。
1.提出要求。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有的小朋友是水果卡片,有的小朋友是动物卡片(分别出示一下卡片), 请你们先给水果卡片或动物卡片排好队,再给它们送上点卡,记住了,要边排边说,边送边说,听明白了吗? 那就一起去操作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的表现:大多数孩子能按要求去操作,也有个别孩子先送了点卡。(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师:宝贝,你在给谁送点卡?(此时,教师的及时指导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活动评价。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行吗?
幼儿(甲):一个西瓜排在最前面,两个菠萝排在一个西瓜的后面…… 一个西瓜送你一个圆点,两个菠萝送你两个圆点……
三、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给动物卡片和水果卡片排好了队,还给它们送上了圆点朋友。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早已揭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对儿童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很愉快。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了感性材料,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中获得经验,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5、小班数学优秀教案《给实物卡片匹配点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相同数量的实物卡片归放在一起,并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2.能为实物卡片制作并匹配相应的点卡。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
2.学具:幼儿操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准确感知5以内的数
出示图一,提问:这里有许多卡片,看看卡片上都有什么?它们一样多吗?引导幼儿说出xx有几个(只)。
二、学习按量排序归类
1.师:请你们找一找哪些卡片上的东西是一样多的?请你把一样多的卡片放在一起。边放,!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边说"几个xx和几个xx都是几,放在一起。"
2.集体验证。师:他放的对吗?说说谁和谁放在一起,为什么放在一起?
3.出示标记图,提问:这个有什么用?那你们会按顺序给这些卡片排排队吗?
4.请个别幼儿尝试按序排序,提示幼儿把相同数量的卡片放在一起。
三、学习制作点卡
1.师:小朋友们真棒!把一样多的都放在了一起,还帮他们排好了队。看,这是谁?是干什么的?
2.邮递员是来送信的,但是没有门牌号,不好送,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邮递员送到信吗?
3.示范制作点卡,边做边说"几个xx和几个xx的家可以用几点表示"
四、幼儿操作
1.提出要求: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一起,并帮他们从少到多的排排队,还要帮他们做好门牌号。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练习,表扬对的幼儿,指出错误的地方,并请纠正。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早已揭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对儿童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很愉快。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了感性材料,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中获得经验,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6、中班数学教案《蔬菜汤》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在6以内书的认读基础上学习按数取物。
2.能按指令要求进行比较和取物游戏。
3.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图“火锅”一只、“大菜单”一份。
2.幼儿活动教材《数学》第17页操作材料。
3.胡萝卜、西红柿、茄子、黄瓜、包心菜、葫芦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小羊过生日,他最爱吃蔬菜汤,我们一起来煮蔬菜汤好吗?我们看看用什么菜吧。
二、学习按数取物
1.出示贴有蔬菜的火锅图,提问:你认识什么蔬菜?数数有几种?
2.出示大菜单图,认一认蔬菜的数量有多少。
3 . 教师示范1—2个按数取物的方法。
4 .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评议结果。
5 . 比一比,什么蔬菜最多,什么蔬菜最少。
三、 幼儿自主操作
1 .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 . 幼儿按数取物并贴进火锅内,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煮的蔬菜汤真香哦!给客人老师闻闻我们一起把香喷喷的蔬菜汤送给小羊吧,祝它生日快乐!
课后反思:
《蔬菜汤》是香香的蔬菜主题中的一个数学活动,经过活动让孩子知道蔬菜汤会更有营养,孩子们也会经常吃到妈妈做的美味汤,现在自己也要做汤了,虽是做做,但相信孩子在活动中还是乐此不彼的,本次活动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认识6以内的数字,感知6以内数量的多和少,符合了幼儿的数学是在生活中去学习,在生活中运用。
7、中班数学活动教案《为蔬菜匹配点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5。
2.能按5以内的数卡、点卡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
3.乐意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点卡匹配、数卡匹配、写有5以内数的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去过超市吗?
我听说小熊家的蔬菜超市要开张了,我们去作客喽!
二、情景游戏快乐学习
1.巩固4以内的点数
在《郊游》音乐声中,开车出发,每经过一个站台,教师引导幼儿目测站牌上的点子数目。(教师适时点击画面一:一一呈现五个站牌)。
2.为蔬菜匹配点卡
(1)出现画面二:小熊迎接小朋友
小朋友,我的蔬菜超市就要开张啦,可是货架上的蔬菜,还没来得及标出数量,你们帮帮我,好吗?
(2)点击画面三:
看看说说:货架上有哪些蔬菜?每样蔬菜有多少?
(3)借助白板,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或幼儿在画面三上画出相应数量的点子。
3.认识数字5,尝试为数字匹配蔬菜
(1)点击画面四:小动物买菜
小熊超市来了哪些小顾客?
(2)点击画面五~七:
提问:小动物菜篮上有一个数字,什么意思呢?。
这个数字是几?像什么?它可能会买哪种蔬菜?为什么?
利用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教师或幼儿将相应的蔬菜拖进小兔的篮子里。
4.幼儿实物卡操作,为数卡匹配实物
(1)根据操作材料上的实物数量配上相应数字或点子。
(2)借助白板评价操作情况。
5.巩固认识5以内数字
《郊游》音乐声中,沿原路回家。每经过一个站点,辨认站牌上的数字。(教师适时点击画面八)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8、中班数学教案《蔬菜丰收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数字的认读,尝试点数并按数取物。
2.比较数量的多少,能够将蔬菜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6块菜地(背景图上粘贴各类蔬菜)
2.人手一份购物单,教师用购物单
活动过程:
一、按数取物——采摘蔬菜
1.观察购物单
师:菜园里的蔬菜成熟了,我是超市经理,要进些蔬菜来卖,想请大家帮忙去采摘一些美味的蔬菜。
师:采摘蔬菜需要根据购物单去摘,谁知道这张购物单的意思?去摘什么菜,数一数,一共有几种蔬菜?摘多少?请你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从蔬菜园中摘取蔬菜,一边摘一边点数,并说出总数。)
2. 幼儿取购物单,根据购物单到菜地采摘蔬菜。
3.集中讨论
师:看看自己摘了几种蔬菜,每一种蔬菜有多少。
(幼儿点数验证,纠正错误)
师:我们看看这份购物单上采的蔬菜数量对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少了什么?少了几个?怎么办?(添上*个**)
二、按序排列——整理蔬菜
1.学习按序排列蔬菜
师:我们来看看这份购物单上什么蔬菜最多,什么蔬菜最少?
师:怎样排队,让人一眼就看出哪种蔬菜最少,哪种蔬菜多一点,哪种蔬菜更多?请你来排一排(个别幼儿示范)
师:排的时候我们先要找出数量最少的排在最上面,然后看看剩下的蔬菜中哪种少?
师:请大家也来排一排,排之前我们先要检查什么?如果数量不对怎么办?(幼儿尝试根据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蔬菜)
2.集中讨论
师:大家互相看看排得对不对。(幼儿互相检查)
师:看一看这里排得怎么样?(幼儿观察并纠错)
三、送蔬菜
师:现在请大家将菜送到超市里来吧。
教学反思
在长期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下,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恐惧。因此,要让学习主体回到幼儿本身,让幼儿从兴趣中产生动机,培养幼儿主体探索、操作建构知识的能力。考虑到孩子们对水果的喜爱之情,水果成为了我贯穿今天整个活动的主要线索。我通过手指游戏、摘果子、、送果子、运果子,不断激起孩子们数数的兴趣,激发孩子们去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数数方法和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在各环节的设计上,我根据我班孩子对数的已有经验,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开展活动。(.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从今天的活动现场来看,孩子们运用较多的是从中间往四周数或从四周望中间数的方法,积累了这方面数数的经验,知道了数数要数得正确一定要数仔细,不能漏数。在摘果子的环节中,既有对前数几种水果中积累的数数方法的运用,又加入了封闭式数数,同时小结了数数在正确方法。而设计最后一个环节的游戏,一方面是基于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活用所积累的数数方法的思考,另一方面是我觉得数数的方法千差万别,通过游戏也能启发他们在以后的游戏中探索、运用更多的数数好方法。
在这个活动中,前半部分教师与幼儿的配合还比较默契,后半部分(送水果回家时),秩序有点乱,如果我能以小组为单位,逐一上来将水果放入车中,既有序,又能观察到每个幼儿的表现。
通过这一课时,我想我们今后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让幼儿更热爱学习:
1、以幼儿最感兴趣的“生活化”内容,融入数理概念的知识,让幼儿主动轻松地学习数学的知识,并保持浓厚的兴趣。
2、以有趣的“游戏化”形式进行活动,让幼儿自行探索发现,建立起经验、沟通、创造的学习过程。
3、以丰富变化的“多程序”“多模式”题型练习,配合操作道具,让幼儿建立起实验、讨论与表现一致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