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3―6》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3―6》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会数屋匹配。
3、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猴的果园场景,各种水果玩具,水果数群和数字头饰各25个。
2、录音机、磁带(音乐:找朋友,去交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游戏“看数字做动作”引入,复习6以内的数。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要和小朋友们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数字做动作”。老师来出示数字,小朋友来做动作。小朋友做动作的次数要与老师出示的数字一样多。(老师出示数字3,请小朋友拍手).
2、去参观小猴的果园。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猴想请小朋友到它家的果园去参观,看看我的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去吗?(想)。那请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排还对,我们准备出发吧!
3、随着音乐—去交游,有精神的踏步走。
二、参观果园,学习目测数群。数物匹配。
(一)、出示果园场景。
1、小猴的果园到了,哇!真漂亮!我们来看看果园里都有什么果树?(目测:有4棵果树)。请个别小朋友来说。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到底有几棵果树。
2、我们来看看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
师:在来看看橘子树上有几个橘子?(4个香蕉)。
师:菠萝树上有几个菠萝?(6个)。
师:最后看看梨树上有几个梨。(3个梨)
(二)、摘果子,数物匹配。(让部分幼儿操作,其他幼儿检验)。
1、师: 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要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摘下来,并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们谁愿意来帮助小猴摘果子。
师:你们谁愿意帮助摘果子的?(请举手告诉我),好!请你来帮我摘梨。摘完后请你告诉大家你摘了几个什么水果?
师:你摘了几个梨?(4 个梨)。
师:诶!在这些篮子里贴上一个什么数字,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篮子里有几个水果?
师:老师出示3456的数字:老师这有一些数字,请小朋友来帮助小猴贴在水果篮子里。(请四个小朋友,每人拿一个数字,然后贴好后请回去,请全班小朋友来验证)。
师:这是谁送的呀?你把数字几送给了几个水果?他找对了吗?为什么你要把数字4送给4给梨呢?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4个梨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我们再来看看XX小朋友送的对不对,他把数字5送给了5个苹果。
小结:小猴非常感谢小朋友帮助它摘好了水果,还给每一种水果贴好了数字标签,表扬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现在请小朋友坐回自己的小椅子上去!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
三、游戏:“找朋友”。
1、小猴摘下来很多水果,还写了很多数字,都藏起来了,等下邀请小朋友去帮它找出来。
2、游戏规则;小朋友找到后,要先看看找到的是什么水果?有几个?找到数字的小朋友要看看是数字几,他可以表示几个什么水果?小朋友找到后,和自己的好朋友相互说说找到的是什么?有几个?而且要记住,然后在把水果头饰和数字头饰带在头上,我们要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水果要找的是数字朋友,水果数量是几个就要找数字几做朋友,找到朋友了就手拉手到刘老师那儿去。听明白了吗?
师:小猴摘下的水果和写的数字就藏在了小朋友的凳子底下。请小朋友拿出来看看,看看自己拿到的是水果还是数字,是几个水果,是数字几?
3、协助小朋友戴头饰,放音乐做游戏。
师:小朋友记住了自己拿到是几个水果和数字几吗?等一下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要边唱歌边找朋友。
师:音乐停了,小朋友就要停止找朋友,音乐响了重新找朋友。(训练小朋友快速的找到朋友)。
(评析: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练习数物匹配。)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小猴的果园玩的开心吗?(开心)可是,现在天色不早了,小朋友们也该回家了,我们下次再来小猴的果园玩。我们跟小猴再见吧!
幼:小猴再见!
教学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3—6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
2、中班教案《目测数群》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发展幼儿目测数群和顺接数的能力
3.感知计数方法的多样性及趣味性。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PPT
2. 学具准备:黑白灰串珠、数字卡片、
3. 操作册:第7-8页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 玩游戏:“出手指,说数字”
老师出5以内的手指,幼儿快速说出数字,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2. 游戏:“接着数”
老师说出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这个数字后面的一个数字,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二)集体活动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春天来了,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变化着,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在找春天时,我会和小朋友们来比赛,当我们看到景物时,老师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看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第一幅:春天来了,温暖的春风吹着,人们走出家门高兴地放风筝。问:有几个人?2
第二幅: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一朵朵野花都开了。
问:有几朵花? 3
第三幅 :漂亮的蝴蝶也飞来了。问:有几只?4
第四幅:远处一片粉色的世界,原来是桃花开了。5
问:有几棵桃树?
问:为什么老师这么快就说出答案了,你知道吗?老师这里有个好办法:我先数出这边的,再接着往后数另一边的,这种方法叫目测
第五幅:春风轻轻地吹着,柳树吐出了点点嫩芽。
问:有几棵柳树? 6
第六幅:天气渐渐暖和了,河里的冰融化了,青蛙从泥洞里爬出来,它们扑通扑通的跳到河里。 请问: 有几只青蛙?6
第七幅:小鱼儿们快乐的游来游去。请问:有几条鱼?7
第八幅: 小鸭子们也嘎嘎嘎的游来了。
请问:有几只鸭子?7
第九幅: 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问:有几只燕子?9
师小结: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仅找到了美丽的春天,还学会了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往后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这个方法可让我们更快地数出一群物体的数量
(三)分组活动
1.数点物对应板。
2.两人目测黑白灰串珠。
3.操作册
(四)游戏活动“出手指”
教师举起双手,左右手同时各出几个手指,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如:左手出3,右手出5 ,幼儿说出8.依以上方法,两个幼儿一组,一个出手指,一个说总数。也可以每人同时伸出一只手,看谁先说出总数
(五)交流小结
活动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1—5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
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老师可以诱导孩子先用眼睛数5个,再用手指点数后边的。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好用,也产生了数数的兴趣。最后,我们做个小结:目测数群是很简单却很快的数数方法。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
不足:在集体时和幼儿比比哪个办法数的快就更好了
3、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3―6》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会数屋匹配。
3、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猴的果园场景,各种水果玩具,水果数群和数字头饰各25个。
2、录音机、磁带(音乐:找朋友,去交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游戏“看数字做动作”引入,复习6以内的数。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要和小朋友们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数字做动作”。老师来出示数字,小朋友来做动作。小朋友做动作的次数要与老师出示的数字一样多。(老师出示数字3,请小朋友拍手).
2、去参观小猴的果园。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猴想请小朋友到它家的果园去参观,看看我的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去吗?(想)。那请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排还对,我们准备出发吧!
3、随着音乐—去交游,有精神的踏步走。
二、参观果园,学习目测数群。数物匹配。
(一)、出示果园场景。
1、小猴的果园到了,哇!真漂亮!我们来看看果园里都有什么果树?(目测:有4棵果树)。请个别小朋友来说。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到底有几棵果树。
2、我们来看看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
师:在来看看橘子树上有几个橘子?(4个香蕉)。
师:菠萝树上有几个菠萝?(6个)。
师:最后看看梨树上有几个梨。(3个梨)
(二)、摘果子,数物匹配。(让部分幼儿操作,其他幼儿检验)。
1、师: 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要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摘下来,并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们谁愿意来帮助小猴摘果子。
师:你们谁愿意帮助摘果子的?(请举手告诉我),好!请你来帮我摘梨。摘完后请你告诉大家你摘了几个什么水果?
师:你摘了几个梨?(4 个梨)。
师:诶!在这些篮子里贴上一个什么数字,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篮子里有几个水果?
师:老师出示3456的数字:老师这有一些数字,请小朋友来帮助小猴贴在水果篮子里。(请四个小朋友,每人拿一个数字,然后贴好后请回去,请全班小朋友来验证)。
师:这是谁送的呀?你把数字几送给了几个水果?他找对了吗?为什么你要把数字4送给4给梨呢?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4个梨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我们再来看看XX小朋友送的对不对,他把数字5送给了5个苹果。
小结:小猴非常感谢小朋友帮助它摘好了水果,还给每一种水果贴好了数字标签,表扬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现在请小朋友坐回自己的小椅子上去!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
三、游戏:“找朋友”。
1、小猴摘下来很多水果,还写了很多数字,都藏起来了,等下邀请小朋友去帮它找出来。
2、游戏规则;小朋友找到后,要先看看找到的是什么水果?有几个?找到数字的小朋友要看看是数字几,他可以表示几个什么水果?小朋友找到后,和自己的好朋友相互说说找到的是什么?有几个?而且要记住,然后在把水果头饰和数字头饰带在头上,我们要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水果要找的是数字朋友,水果数量是几个就要找数字几做朋友,找到朋友了就手拉手到刘老师那儿去。听明白了吗?
师:小猴摘下的水果和写的数字就藏在了小朋友的凳子底下。请小朋友拿出来看看,看看自己拿到的是水果还是数字,是几个水果,是数字几?
3、协助小朋友戴头饰,放音乐做游戏。
师:小朋友记住了自己拿到是几个水果和数字几吗?等一下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要边唱歌边找朋友。
师:音乐停了,小朋友就要停止找朋友,音乐响了重新找朋友。(训练小朋友快速的找到朋友)。
(评析: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练习数物匹配。)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小猴的果园玩的开心吗?(开心)可是,现在天色不早了,小朋友们也该回家了,我们下次再来小猴的果园玩。我们跟小猴再见吧!
幼:小猴再见!
教学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3—6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
4、中班数学教案《学习6―9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6—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幼儿能熟悉地找出6—9各数的相邻数。
3.知道朋友间要团结友爱。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学会了10以内的数字。
2.1—10的数字胸卡三套,1—10的数字卡和实物卡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搬了新家,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现房子图片,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1、“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2、用向小朋友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数字们见小朋友来了都非常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3、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说出数字间的关系。(多1或少1)
三、游戏:找朋友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邻居,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左边的比它少1,右边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2、游戏;将幼儿每6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6—9的数字胸卡带上。教师逐一请数字6—9的幼儿出来找朋友,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各数的好朋友找出来,并说一说数字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3、小结游戏情况。
四、玩实物卡。
幼儿两两一组将实物卡按1—10的顺序排好,然后说一说,找一找各数的相邻数。
五、活动总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活动延伸:
教师把胸卡、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第一个活动2—5相邻数的学习,孩子对 2、3、4、5这几个数的相邻数很熟悉,而且能很快说出他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并且说出前面的朋友和后面的朋友与中间数少1和多1的数量关系,第一个活动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在第二个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将操作的要求清楚的告诉孩子,让孩子能回忆上次的操作方法,迁移已经学会的操作经验进行再次操作。今天孩子的操作速度快了,大部分幼儿都能快速正确的找到某数的相邻数。这个活动我没有增加难度,没考虑个别差异,对好的孩子来说就缺少一点挑战性,因此我可以再准备多点操作材料,提供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我认为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也很重要的学科,在每个活动中教师都应有对以前知识的复习,然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来进行学习,这样对幼儿的学习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5、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后羿射日――数的递减》含反思
设计意图:
中班的小朋友对1到10的数字已经十分熟悉了,10以内数的递增也有一定的理解,但10以内数的递减却缺乏理解,恰到中秋节,正好后羿的故事中射日这一段与题目数字的递减相关,通过故事能够使小朋友们更好的理解10以内数字的递减。原来天上十个太阳都是大英雄后羿用箭一个一个的射下来的,每射一个幼儿都可以做一次统计,这样可以更好的给幼儿加深印象。
目标:
1.能准确的说出,从10开始每次少一个是几。
2.感受从10是到1的变化过程。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准备:
10个小太阳的卡片
过程:
一.复习数数,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老师:小朋友们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拍手一起从1数到10好吗?
幼儿:好,1、2、3……10老师:那现在我要增加难度了,请小朋友们要倒着数从10数到1。
幼儿:10,9,8……1
二.引出故事《后羿射日》。讲述故事的第一段,并出示故事中的10个太阳放在黑板上,请幼儿来数一数这10个太阳。
老师:今天非常开心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看看天上太阳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老师:请小朋友来跟我数一数,黑板上有几个太阳。
幼儿:1,2,3……10
三.讲述故事的第二段,在后羿射日每少一个太阳时老师减少一个黑板上的太阳。请幼儿数一数原来10个,现在少了一个还剩9个。一共九次,一直减到还剩下一个太阳。(注:每少1个太阳都要数)老师: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我们数数看是不是十个幼儿:1、2、3……10老师:呀!这可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听听下面的故事。
(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先拿出一把弓和一支箭对准一个太阳,"嗖······"的一声把一个太阳射了下来,他又拿出一支箭对准一个太阳,又"嗖"的一声又射下了一个太阳······直到天上还剩一个太阳。)
四.请幼儿来当后羿并做出拉弓射日的姿势,帮助后羿射日,每射一次少一个太阳。让知道从10个太阳,到1个太阳的数字递减的过程。讲完故事最后一段。(可以请一个幼儿或多个幼儿变换着来射日。注:每少1个太阳都要数)老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也来当一次大英雄,现在老师把十个太阳都拿出来,请小朋友来射日(做出射箭的姿势射箭,老师拿掉一个太阳)。
老师:呀。小朋友们真厉害,天上原来有几个太阳啊?
幼儿:十个。
老师:现在被小朋友射下来一个,有几个啊?请小朋友来跟我数一数看。
幼儿:1,2,3……9。
老师:可是天上有九个太阳,还是觉得很热,我请小朋友再做一次大英雄,再射雕一个太阳,看看还有几个(师生一起拉弓射箭,老师拿掉一个太阳),小朋友再数数看现在还有几个太阳?
幼儿:1,2,3……8。
……老师:现在天上只剩下几个太阳啦?
幼儿:1个。
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后羿射下了9个太阳之后人们是过怎样的生活的(不久天上只剩下了一个太阳,人类可以安居乐业了,因此他们非常感谢后羿的帮助。)
五.玩《抢板凳》那的游戏,没少一个幼儿都要数一数直到还剩一个幼儿。;.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师生在欢乐的游戏中结束课程。
老师:我现在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抢板凳》。小朋友以前是不是玩过呀?
幼儿:是。
老师:但是这一次老师对游戏有了一个新的要求,每少一个小朋友我就要请小朋友告诉我原来是几个小朋友,现在还剩下几个小朋友,好不好?
幼儿:好。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与传统的数学课有所不同,不仅仅围绕着数学而且由一个故事引出知识幼儿的兴趣倍增,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后可以给幼儿提供太阳的卡片,让幼儿自己操作感受数的递减。
6、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发展幼儿目测数群和顺接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PPT
2. 学具准备:黑白灰串珠、数字卡片、
3. 操作册:第7-8页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 玩游戏:“出手指,说数字”
老师出5以内的手指,幼儿快速说出数字,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2. 游戏:“接着数”
老师说出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这个数字后面的一个数字,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二)集体活动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春天来了,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变化着,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春天。"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在找春天时,我会和小朋友们来比赛,当我们看到景物时,老师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看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1 第一幅:春天来了,温暖的春风吹着,人们走出家门高兴地放风筝。问:有几个人?
2 第二幅: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一朵朵野花都开了。问:有几朵花?
3 第三幅 :漂亮的蝴蝶也飞来了。问:有几只?
4 第四幅:远处一片粉色的世界,原来是桃花开了。
5 问:有几棵桃树?
问:为什么老师这么快就说出答案了,你知道吗?老师这里有个好办法:我先数出这边的,再接着往后数另一边的,这种方法叫目测 第五幅:春风轻轻地吹着,柳树吐出了点点嫩芽。
问:有几棵柳树?
6 第六幅:天气渐渐暖和了,河里的冰融化了,青蛙从泥洞里爬出来,它们扑通扑通的跳到河里。
请问:有几只青蛙?6
第七幅:小鱼儿们快乐的游来游去。请问:有几条鱼?7
第八幅: 小鸭子们也嘎嘎嘎的游来了。请问:有几只鸭子?7
第九幅: 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问:有几只燕子?9
师小结: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仅找到了美丽的春天,还学会了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往后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这个方法可让我们更快地数出一群物体的数量
(三)分组活动
1.数点物对应板。
2.两人目测黑白灰串珠。
3.操作册
(四)游戏活动“出手指”
教师举起双手,左右手同时各出几个手指,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如:左手出3,右手出5 ,幼儿说出8.依以上方法,两个幼儿一组,一个出手指,一个说总数。也可以每人同时伸出一只手,看谁先说出总数
(五)交流小结
活动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1—5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
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老师可以诱导孩子先用眼睛数5个,再用手指点数后边的。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好用,也产生了数数的兴趣。最后,我们做个小结:目测数群是很简单却很快的数数方法。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
不足:在集体时和幼儿比比哪个办法数的快就更好了
7、中班数学优秀教案《五的数守恒――草原上的舞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不受事物颜色,形状,大小,排列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感知5以内等量物体的数守恒。
2、能够幻灯片出示的图片,使幼儿摆出相对应的图案。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幻灯片、录音机、彩色吸铁石、不同图形的卡片
知识经验准备:
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小朋友们,看看前面的大草原,漂不漂亮,今天在这片丽的大草原上要举办一场舞会,我们来看看都谁来参加了这场舞会。”"出自:屈;老.师教案网",通过幼儿熟悉的音乐,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参加活动的兴趣。
(2)出示半张红太狼的图片,让小朋友们猜一猜,是谁来参加的这场舞会,幼儿猜出是红太狼之后,出示排列整齐的五张红太狼的图片,使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五,然后请一名幼儿将图片上红太狼排列出来的队形用红色吸铁石摆放在黑板上。然后用相同办法请出美羊羊,用黄色的的吸铁石将美羊羊的队形摆放在黑板上。
(3)让小朋友用不同颜色的吸铁石,通过点数的方法得知,虽然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5。
(4)接着将故事进行下去,红太狼和美羊羊得知自己和对方一样多之后,美羊羊将自己变大并且换了一个队形,红太狼也换了一个队形,让5只变了队形大小不同的美羊羊和变了队形的红太狼进行比较,看看他们是一样多还是谁多谁少,得出结果,他们虽然队形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5。
(5)结束故事:红太狼知道自己怎么变也没有美羊羊多,不高兴的回家了,而美羊羊在红太狼走后,自己跳的很开心,一直跳到天黑,也回家了。
操作活动:
(1)将幼儿分成四组,出示四组图片,请小朋友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只要答对就奖励幼儿装有图片的信封,第四组图片是老虎和松鼠的比较,比较完交幼儿《上山打老虎》的手指操,巩固知识。
(2)让四组幼儿打开老师发给他们的礼物,根据小组编号,按照幻灯片上出示的图片,摆出相应的图形,谁先摆好,将摆好的图片摆到前面的黑板上,四组全部摆完之后,比较他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活动结束:
让幼儿去外面寻找自己喜欢的数字五,进行比较: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活动延伸:
回家看看爸爸妈妈双手,比较他们的手指是不是一样多。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形式对五以内的数字复习,激发了幼儿扩展的兴趣 ,颜色不一的魔术帽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好奇心,从颜色到大小不同的变化,能更直观体验数值的守恒,整个活动体现了孩子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主动去学,发现,探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从大小,颜色,空间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有些幼儿会中途失去耐心和兴趣,另外,整个节奏感还要强些,内容紧凑些。
8、数学活动《中国风礼品店》大班教案10以内按群目测数群反思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20量的实物卡片、点卡卡片、纽扣
学具:纽扣、小棍、印章、不等量卡片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游戏:轮数
师:小兔开了间中国风礼品店,今天请小朋友帮忙清点一下他的货物数量。先看看大家数数的本领,一起来玩轮数游戏。
玩法:教师数一个数,手指到谁,谁就接着往向数,直到20.
(2)多种方法数数。
教师: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什么?(灯笼、中国结、熊猫娃娃)有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一一点数)
(3)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数的又准又快?请你用自己想到的办法数一数小篮子里有多少纽扣。
(4)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数数方法,并想出比较快的数数方法。
(5)交流活动:请个别幼儿演示操作材料,并演示自己的数数方法。
小结:一般比较快的数数方法可以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
2.分组操作,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1)数小棍
(2)数纽扣
(3)数点卡
3.活动评价。
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其他方法进行数数,如三个三个数、十个十个数。
活动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1—5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
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老师可以诱导孩子先用眼睛数5个,再用手指点数后边的。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好用,也产生了数数的兴趣。最后,我们做个小结:目测数群是很简单却很快的数数方法。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
不足:在集体时和幼儿比比哪个办法数的快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