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獾的美餐》

《中班教案《獾的美餐》》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教案《獾的美餐》

1、中班教案《獾的美餐》

活动目标:

  1、了解画面特殊的设计及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2、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内心活动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3、懂得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獾的美餐》PPT、音频

  2、绘本《獾的美餐》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引出课题。

  1、封面上有谁?它是什么表情?这表情表示什么意思?

  2、巻角后面的小动物又是什么表情?它们和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此环节通过阅读封面猜测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为下面阅读图书做铺垫。]

  二、集体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PPT1师:獾的洞里铺着软软的稻草,还有许多的食物,可是看它的表情和拿萝卜的样子,它是什么意思呢?

  PPT2谁来说一说这幅画?

  PPT3獾遇到了谁?它们分别是什么表情?獾头上的三个小点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这幅画的内容。

  PPT4獾抓到鼹鼠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獾和鼹鼠身边的长弧线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线条叫效果线,可以表示心情、动作、声音,你们画画时也可以用上效果线,这些线条会让你们的画更精彩。

  PPT5鼹鼠哪里去了?同时獾又在做什么呢?

  小结:这一页和我们以前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左上角好像有书角卷起来了,这叫卷页,其实这里有两个故事,一个大故事,一个小故事,两个故事正同时发生。

  师:看懂了这些,那下面的故事就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说说了,讲的时候要把大图和小图的事情都讲出来

  那么獾到底有没有抓住老鼠呢?幼儿自主阅读PPT6、7、8、

  PPT9獾一下失去了三顿美餐,獾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PPT10它又碰到了谁?它们分别是什么表情?三只小动物又在做什么呢?

  PPT11马是怎么做的?

  PPT12、13獾被踢到哪里去了?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PPT14獾的食物呢?它是什么表情?

  PPT15、16它们为什么要写信?它们知道这是獾的家吗?獾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PPT17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呀?它们嘴边的小短线表示什么?

  [此环节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阅读,让幼儿基本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图和小图来理解明暗两条线索,并理解故事内容。为了让孩子的阅读有层次性,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设计了让幼儿自主阅读的环节(PPT6、7、8),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和描述画面内容,这也是阅读环节的难点。]

  三、 完整欣赏故事

  1、獾吃到美餐了吗?

  2、你喜欢獾吗?为什么?

  此环节通过提问提升寓意,让幼儿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和幸福。

2、大班教案《獾的美餐》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内心活动并用语言表达。

  2、让孩子学会运用句式:用......做一个……怎么样?啊哈,那就是我的美餐了。

  3、让幼儿学会珍惜懂得感恩。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本书人手一本及PPT。

活动过程:

  1、出示封面P1。

  师:“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只小动物(出示封面)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小朋友知道关于獾的什么事情?獾的美餐都有什么呢?幼儿观察。

  2、观察P2,可是獾今天有点不开心,会是什么原因呢?他会怎么做?

  3、带领幼儿浏览观察P5---P16。

  4、师:“獾都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讲述,并体验三个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请幼儿学说并表演并让幼儿运用句式:用......做一个……怎么样?啊哈,那就是我的美餐了。

  5、观察P18---P19。“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呢?这个时候他会说什么?”

  P20-28獾又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獾回到自己的家后发现了什么?

  6、提出问题“鼹鼠,老鼠,兔子都去哪里了?獾的食物去哪里了?是谁吃了獾的食物?獾只找到了一张纸,你们觉得上面会写些什么呢?”(给幼儿发书,幼儿从书中找答案)

  7、幼儿看过书后,说一说提出的问题,由老师来读一读信的内容。总结:獾不喜欢的食物,在三个动物的眼里是它们的美餐。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8、师幼共读。

3、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礼物》含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在成长中总会遇到亲人的故去、心爱宠物的死亡也会带来强烈的内心震动。不能认识死亡,就无法认识生命与感恩。禁忌往往被赋予神秘的光环,只会加重孩子的好奇心与害怕感。本活动以情感为主线,旨在通过绘本“獾的礼物”的讲述与角色扮演创造故事氛围,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象自己就是青蛙、鼹鼠、兔子,是獾的朋友,并在过程中理解獾死后带给人们许多精神礼物,值得大家去怀念它。

  活动目标:

  1. 关注情感体验,适度引发幼儿对死亡的情绪体验。

  2. 学习用感恩、祝福的心来面对亲友、宠物的死亡。

  活动准备:

  绘本《獾的礼物》、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故事「獾的礼物」

  ◎「獾的礼物」 文?图 / 苏珊?巴蕾 译 / 林真美出版 / 远流出版公司◎内容摘要:

  有一只年纪很老的獾,是许多动物们的好朋友。他知道自己就快要死了,可是他并不害怕,还常常告诉朋友们在他死的时候不要为牠难过!

  有一天獾没有出来跟大家说早安,大家都知道:獾死了!大家都非常伤心、非常难过。土拨鼠觉得好孤单,他把毯子都哭湿了。大家都不知道没有了獾要怎麽过下去?。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大家常聚在一起,说的都是和獾有关的事情。土拨鼠最会剪纸,他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牠学会剪纸的;青蛙也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他学会溜冰的。

  就这样,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会想起獾以前教牠们学东西的事情。而且他们还常常利用自己学会的事情互相帮助,这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他们不再伤心哭泣了,反而一讲到獾都会很快乐,想要谢谢獾,留给大家这麽好的礼物!

  二、讨论与分享:

  1.獾死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本来很难过、很伤心,后来为什么会变快乐了呢?

  (因为想到獾以前教他们学会好多东西,很感谢獾!)

  2.如果你是獾,你死了以后,你会希望所有认识你的人都一直在哭、很伤心、很难过?还是希望他们过得很快乐呢?

  3.你曾经有过面对亲人死亡的经验吗?那时候你有什麽感觉?

  你会用那一种方法想念他呢?

  ◎是用悲伤的方法一直流眼泪?

  ◎还是去想他曾经教过你、帮助过你的事情,并感谢他呢?

  三、角色扮演:

  1.请小朋友一起来扮演故事「獾的礼物」。

  2.若时间不够亦可只扮演【在獾死之后,小动物们对獾的想念和感谢之处】,让小朋友练习说出感恩的话语。

  四、延伸活动:「好友的感恩」人若总是在失去后才知感恩和珍贵,实在有些可惜,所以希望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能懂得感恩身边亲友的好,尤其是身边的同学喔!

  1.可全班或分组进行,每天以一位小朋友为感恩的对象,其他小朋友轮流说出对他感谢的话。

  2.在分享之前可先引导小朋友想一想:该位小朋友对自己的帮助是什麽?

  3.若没有或想不出来,可由老师先分享,并鼓励小朋友继续努力观察,下次再说。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让幼儿创编诗歌时,幼儿要根据已有的声音经验想到动物的叫声,再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动物躲藏时的动作和地方。这对幼儿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幼儿在创编诗歌时对声音和地方能创编自如,但在动物躲藏时的动作许多幼儿都忽略了,只是简化成了一个"躲"字,而不是"钻"" 跳""飞"等形象动词。

  本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诗歌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在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讲述能力。

4、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美餐》含反思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他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不满足,加上父母长辈对他们的宠爱,他们要什么就会给他们什么,养成了他们一些贪婪、用不满足的坏习性。而绘本《獾的美餐》讲述的是:一只獾吃腻了苹果土豆和萝卜,想换换口味,吃点荤的。结果出去找了一圈什么都没吃到,还被马踢回到自己洞中,饥肠辘辘的獾想起洞里的苹果土豆和萝卜其实是不错的美味时,为时已晚!在体味绘本的诙谐幽默中明白了:当失去时,才懂得曾经拥有的珍贵!

  活动目标:

  了解画面特殊的设计及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内心活动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重点:

  根据人物表情猜测内心活动。

  难点:

  根据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獾的美餐》PPT、音频。

  2、图书《獾的美餐》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阅读封面。

  (1)、封面上有谁?它是什么表情?这表情表示什么意思?

  (2)、巻角后面的小动物又是什么表情?它们和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此环节通过阅读封面猜测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为下面阅读图书做铺垫。)

  2、共同阅读

  PPT1师:獾的洞里铺着软软的稻草,还有许多的食物,可是看它的表情和拿萝卜的样子,它是什么意思呢?

  PPT2谁来说一说这幅画?

  PPT3獾遇到了谁?它们分别是什么表情?獾头上的三个小点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这幅画的内容。

  PPT4獾抓到鼹鼠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獾和鼹鼠身边的长弧线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线条叫效果线,可以表示心情、动作、声音,你们画画时也可以用上效果线,这些线条会让你们的画更精彩。

  PPT5鼹鼠哪里去了?同时獾又在做什么呢?

  师小结:这一页和我们以前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左上角好像有书角卷起来了,这叫卷页,其实这里有两个故事,一个大故事,一个小故事,两个故事正同时发生。"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看懂了这些,那下面的故事就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说说了,讲的时候要把大图和小图的事情都讲出来。

  (此环节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阅读,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开始,以及看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的的方法,为下面幼儿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3、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并和同伴说一说图书内容。

  那么獾到底有没有抓住老鼠呢?幼儿自主阅读图书P12------P31

  (1)、大图中尼看到了獾又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2)、那小图里边又同时在发生着什么事呢?

  (3)、最后一页的小动物在干嘛呢?它们嘴边的小短线表示什么意思?

  师小结:獾后来遇到了老鼠、兔子和马,它想吃它们结果都被它们机智的逃脱了,最后反而被马踢回到了自己的洞里,可是洞里的美食不见了,獾这才傻了,后悔了。

  (此环节通过幼儿在自主阅读中的观察,猜想和讲述,理解了故事的大概内容,在和同伴老师的交流中,学习到了怎么样看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内容,给以后阅读类似的图书获得了经验。)

  4、完整欣赏故事

  (1)、獾吃到美餐了吗?为什么没吃到?

  (2)、你喜欢獾吗?为什么?

  小结:獾本来有好多的美食,而它却不满足,想去吃更好的的美餐,结果自己洞里的美餐反而让被它追着想吃它们的小动物给吃了,它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美餐。那我们小朋友如果你拥有了好多美食或玩具,你会像獾一样吗?

  (此环节通过提问提升寓意,让幼儿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和幸福。)

  活动反思:

  一本图画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文图协奏的一门艺术。本活动在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后,利用"看"故事,"猜"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孩子们通过阅读图画、观察想象、猜想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獾的生活习性),还培养了读图、想象、表达、倾听、等各种能力,更习得积极愉快、饱满、幽默、尊重他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思维是非常积极活跃的,观察力、想象力都不错。只是可能过于陶醉于画面的观察上,而在语言表达上不是十分严谨,有点随心所欲。但是,我个人觉得无妨,我认为绘本活动不是语言活动,虽然也可以利用绘本来进行“语言”的教学,但是,我认为读一个故事更主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教育内容就够了,这正是为什么我一定要选择一个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能够接受的有教育意义的绘本的原因。在最后,如果我能够结合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没有珍惜自己班级里的东西来揭示故事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形象了,我想孩子们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也更能接受这个道理。

  其实,这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这个故事也是有意义的,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们。很多人都这样,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让原本安逸的生活多了一分不安。如果我们懂得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顿“美餐”,那么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有滋有味的。

5、中班教案《獾的礼物》

活动目标:

  1.读图解意阅读绘本,提幼儿阅读能力。

  2.运用游戏方法,加深幼儿对爱的理解和感恩之情。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课件一个; 图表、黑色彩色笔、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读图,解意

  1.引。

  (1)读封面,猜故事内容。

  (2)读故事名称,猜故事内容。

  2.讲。

  (1)教师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内容。

  (2)讲前幼儿读图猜情节,讲后教师简单小结。

  3.解。

  (1)教师小结:獾死了,可是他留给朋友很多礼物,使他们不会太难过。

  (2)教师小结:獾死了,很都人难过,因为她们爱他。

  二、游戏:爱心礼物大放送

  1.游戏一:送爱心。

  请幼儿选出自己最爱的两个人,并每人送他们一件礼物。

  2.游戏二:情商大测试。

  选择第一个离开你的人,讲述不舍之情,依次要求所有人离开。

  游戏小结:爱的人离开是难舍和伤心的,那是因为爱。

  3.游戏三:爱心大放送(活动结束)。

  请幼儿用感恩的心,继续给自己爱的人送礼物。

6、中班教案《獾的美餐》

活动目标:

  1、了解画面特殊的设计及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2、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内心活动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3、懂得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獾的美餐》PPT、音频

  2、绘本《獾的美餐》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引出课题。

  1、封面上有谁?它是什么表情?这表情表示什么意思?

  2、巻角后面的小动物又是什么表情?它们和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此环节通过阅读封面猜测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为下面阅读图书做铺垫。]

  二、集体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PPT1师:獾的洞里铺着软软的稻草,还有许多的食物,可是看它的表情和拿萝卜的样子,它是什么意思呢?

  PPT2谁来说一说这幅画?

  PPT3獾遇到了谁?它们分别是什么表情?獾头上的三个小点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这幅画的内容。

  PPT4獾抓到鼹鼠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獾和鼹鼠身边的长弧线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线条叫效果线,可以表示心情、动作、声音,你们画画时也可以用上效果线,这些线条会让你们的画更精彩。

  PPT5鼹鼠哪里去了?同时獾又在做什么呢?

  小结:这一页和我们以前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左上角好像有书角卷起来了,这叫卷页,其实这里有两个故事,一个大故事,一个小故事,两个故事正同时发生。

  师:看懂了这些,那下面的故事就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说说了,讲的时候要把大图和小图的事情都讲出来

  那么獾到底有没有抓住老鼠呢?幼儿自主阅读PPT6、7、8、

  PPT9獾一下失去了三顿美餐,獾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PPT10它又碰到了谁?它们分别是什么表情?三只小动物又在做什么呢?

  PPT11马是怎么做的?

  PPT12、13獾被踢到哪里去了?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PPT14獾的食物呢?它是什么表情?

  PPT15、16它们为什么要写信?它们知道这是獾的家吗?獾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PPT17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呀?它们嘴边的小短线表示什么?

  [此环节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阅读,让幼儿基本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图和小图来理解明暗两条线索,并理解故事内容。为了让孩子的阅读有层次性,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设计了让幼儿自主阅读的环节(PPT6、7、8),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和描述画面内容,这也是阅读环节的难点。]

  三、 完整欣赏故事

  1、獾吃到美餐了吗?

  2、你喜欢獾吗?为什么?

  此环节通过提问提升寓意,让幼儿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和幸福。

7、教案大班语言详案《獾的美餐》反思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他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不满足,加上父母长辈对他们的宠爱,他们要什么就会给他们什么,养成了他们一些贪婪、用不满足的坏习性。而绘本《獾的美餐》讲述的是:一只獾吃腻了苹果土豆和萝卜,想换换口味,吃点荤的。结果出去找了一圈什么都没吃到,还被马踢回到自己洞中,饥肠辘辘的獾想起洞里的苹果土豆和萝卜其实是不错的美味时,为时已晚!在体味绘本的诙谐幽默中明白了:当失去时,才懂得曾经拥有的珍贵!

  活动目标

  1、了解画面特殊的设计及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2、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内心活动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3、懂得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点

  根据人物表情猜测内心活动。

  活动难点

  根据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獾的美餐》PPT、音频。

  2、图书《獾的美餐》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阅读封面。

  (1)、封面上有谁?它是什么表情?这表情表示什么意思?

  (2)、巻角后面的小动物又是什么表情?它们和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此环节通过阅读封面猜测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为下面阅读图书做铺垫。)

  2、共同阅读

  PPT1师:獾的洞里铺着软软的稻草,还有许多的食物,可是看它的表情和拿萝卜的样子,它是什么意思呢?

  PPT2谁来说一说这幅画?

  PPT3獾遇到了谁?它们分别是什么表情?獾头上的三个小点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这幅画的内容。

  PPT4獾抓到鼹鼠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獾和鼹鼠身边的长弧线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线条叫效果线,可以表示心情、动作、声音,你们画画时也可以用上效果线,这些线条会让你们的画更精彩。

  PPT5鼹鼠哪里去了?同时獾又在做什么呢?

  师小结:这一页和我们以前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左上角好像有书角卷起来了,这叫卷页,其实这里有两个故事,一个大故事,一个小故事,两个故事正同时发生。看懂了这些,那下面的故事就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说说了,讲的时候要把大图和小图的事情都讲出来。

  (此环节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阅读,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开始,以及看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的的方法,为下面幼儿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3、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并和同伴说一说图书内容。

  那么獾到底有没有抓住老鼠呢?幼儿自主阅读图书P12------P31

  (1)、大图中尼看到了獾又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2)、那小图里边又同时在发生着什么事呢?

  (3)、最后一页的小动物在干嘛呢?它们嘴边的小短线表示什么意思?

  师小结:獾后来遇到了老鼠、兔子和马,它想吃它们结果都被它们机智的逃脱了,最后反而被马踢回到了自己的洞里,可是洞里的美食不见了,獾这才傻了,后悔了。

  (此环节通过幼儿在自主阅读中的观察,猜想和讲述,理解了故事的大概内容,在和同伴老师的交流中,学习到了怎么样看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内容,给以后阅读类似的图书获得了经验。)

  4、完整欣赏故事

  (1)、獾吃到美餐了吗?为什么没吃到?

  (2)、你喜欢獾吗?为什么?

  小结:獾本来有好多的美食,而它却不满足,想去吃更好的的美餐,结果自己洞里的美餐反而让被它追着想吃它们的小动物给吃了,它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美餐。那我们小朋友如果你拥有了好多美食或玩具,你会像獾一样吗?

  (此环节通过提问提升寓意,让幼儿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和幸福。)

  活动反思

  一本图画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文图协奏的一门艺术。本活动在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后,利用"看"故事,"猜"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孩子们通过阅读图画、观察想象、猜想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獾的生活习性),还培养了读图、想象、表达、倾听、等各种能力,更习得积极愉快、饱满、幽默、尊重他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思维是非常积极活跃的,观察力、想象力都不错。只是可能过于陶醉于画面的观察上,而在语言表达上不是十分严谨,有点随心所欲。但是,我个人觉得无妨,我认为绘本活动不是语言活动,虽然也可以利用绘本来进行“语言”的教学,但是,我认为读一个故事更主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教育内容就够了,这正是为什么我一定要选择一个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能够接受的有教育意义的绘本的原因。在最后,如果我能够结合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没有珍惜自己班级里的东西来揭示故事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形象了,我想孩子们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也更能接受这个道理。

  其实,这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这个故事也是有意义的,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们。很多人都这样,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让原本安逸的生活多了一分不安。如果我们懂得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顿“美餐”,那么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有滋有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