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小火炉》

《中班教案《小火炉》》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教案《小火炉》

1、中班教案《小火炉》

活动要求:

  1、教育幼儿尊重和关心老人。

  2、体会关心他人不仅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故事《小火炉》的挂图

  2、事先联系好幼儿家中的几位老人参加活动

  3、幼儿与家中老人的合影

  4、录音机、磁带、海报纸、笔

活动指导:

  1、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述故事《小火炉》

  2、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妈妈和圆圆是怎样关心老奶奶的?

  3、请幼儿拿出自己和家中老人的合影,介绍自己和老人的关系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关心家中的老人的。

  4、分组活动:教师邀请4位幼儿家中的老人,请她们来和幼儿分享生活的经验,请幼儿问她问题。

  5、请幼儿邀请老人一起歌表演《拍手唱歌笑哈哈》

  6、总结分享:把幼儿想为家中的老人做的事记录下来,制作成海报。

附:歌曲《拍手唱歌笑哈哈》

  你的眼睛里,有呀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呀有个你,我们两个人对呀对面坐,拍手唱歌笑哈哈,笑呀笑哈哈。

2、中班教案《我是中班小朋友》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我是中班小朋友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熟悉曲调。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音乐。

  2.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先拍节奏,请你们听一听,然后学一学。

  2.请拍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用铃鼓拍拍刚才的节奏

  3.(出示节奏图谱)请你跟着节奏图谱拍一拍。

  二、学唱歌曲。

  1.在这个图谱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出示歌词图标熟悉歌词。(学念歌词两到三遍)

  3.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拍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的节奏)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学唱两到三遍)(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

  三、增加练习形式,提高唱歌兴趣。

  1.讨论:除了全体一起唱,还可以怎样唱?

  2.我们一起来轮流唱。

  3.我们唱这首歌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活动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环节复习歌曲,唱准歌曲曲调,表达欢快的情绪,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中班教案《小火炉》

活动要求:

  1、教育幼儿尊重和关心老人。

  2、体会关心他人不仅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故事《小火炉》的挂图

  2、事先联系好幼儿家中的几位老人参加活动

  3、幼儿与家中老人的合影

  4、录音机、磁带、海报纸、笔

活动指导:

  1、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述故事《小火炉》

  2、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妈妈和圆圆是怎样关心老奶奶的?

  3、请幼儿拿出自己和家中老人的合影,介绍自己和老人的关系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关心家中的老人的。

  4、分组活动:教师邀请4位幼儿家中的老人,请她们来和幼儿分享生活的经验,请幼儿问她问题。

  5、请幼儿邀请老人一起歌表演《拍手唱歌笑哈哈》

  6、总结分享:把幼儿想为家中的老人做的事记录下来,制作成海报。

附:歌曲《拍手唱歌笑哈哈》

  你的眼睛里,有呀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呀有个你,我们两个人对呀对面坐,拍手唱歌笑哈哈,笑呀笑哈哈。

4、中班主题教案《小火炉》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小火炉

主题系列活动:

  小火炉

活动要求:

  1、教育幼儿尊重和关心老人。

  2、体会关心他人不仅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故事《小火炉》的挂图

  2、事先联系好幼儿家中的几位老人参加活动

  3、幼儿与家中老人的合影

  4、录音机、磁带、海报纸、笔

活动指导:

  1、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述故事《小火炉》

  2、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妈妈和圆圆是怎样关心老奶奶的?

  3、请幼儿拿出自己和家中老人的合影,介绍自己和老人的关系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关心家中的老人的。

  4、分组活动:教师邀请4位幼儿家中的老人,请她们来和幼儿分享生活的经验,请幼儿问她问题。

  5、请幼儿邀请老人一起歌表演《拍手唱歌笑哈哈》

  6、总结分享:把幼儿想为家中的老人做的事记录下来,制作成海报。

附:歌曲《拍手唱歌笑哈哈》

  你的眼睛里,有呀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呀有个你,我们两个人对呀对面坐,拍手唱歌笑哈哈,笑呀笑哈哈。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5、教案中班体育游戏《小担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小担架”练习两人协调速度走、跑运球以及钻等基本动作。

  2、发展创造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7、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活动准备:

  小担架、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幼儿两人面对面手拉手,跟着老师进行相互上下甩手、举手、晃动手臂、掌心对掌心推拉,以及踢腿、绕脚踝等热身运动。

  (二)尝试“小担架”的多种玩法

  1、两人一组练习抬担架的基本方法。

  2、游戏:运西瓜

  以帮助农民伯伯运西瓜的情节,练习两人合作协调速度走跑的运动技能。

  3、游戏:过隧道

  幼儿举起小担架成“隧道”练习手部力量和钻的技能。

  (三)放松运动

  1、按要求收放好“小担架”。

  2、以集体合作的形式进行放松活动。

  幼儿分小组竖排站好,后面幼儿给前面幼儿捏捏肩膀、捶捶背、拍拍腰;两人面对面手拉手相互上下左右甩甩手等进行合作放松。

  活动反思:

  针对器械“小担架”的特点,以及运动技能练习的目标,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合作的形式进行的,特别是热身运动和放松运动采取合作的方式,孩子喜欢,情绪也特别地快乐,而且运动的效果也很好;通过有一定情节的游戏,让孩子进行运动技能的练习,孩子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游戏的运动技能的练习在设计上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在增加难度进行第二游戏前,应该小结第一游戏中技能练习存在的问题,要帮助孩子正确掌握练习技能的基本方法后,再进行下一个游戏。

  另外,重视孩子体育常规的培养方面还是不够,在竞赛时,很多孩子出现犯规的情况。应该及时帮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保证游戏的有秩序地进行。

6、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沙滩上的小画家》教案反思

  活动内容:

  沙滩上的小画家(图案想象)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幼儿熟悉喜欢的沙滩环境进行活动,先观看教学PPT或者教学微课视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沙滩上创作的快乐,开发幼儿的思维。

  2.通过创作沙画,可以锻炼幼儿对造型的敏感度。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贝壳。

  2.教师准备:提前观看教学视频和教学PPT。

  活动过程活动反思

  一、图片导入:教师分享幼儿海滩玩耍。

  二、教师引导孩子观看教学视频和PPT,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想象和表达。

  三、教师示范操作(示范重点不用全部画完);

  1、通过游戏,让幼儿利用身体想办法在沙滩上留下一个痕迹,可以脚印手印,身体躺下都可以;

  2、再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畅所欲言表达留下的印子像什么;

  3、最后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在印子上面添画。

  4、重复以上几点、鼓励多种在沙滩上的印子,创作不同的沙画。

  活动反思

  一、图片导入:教师分享幼儿海滩玩耍。

  二、教师引导孩子观看教学视频和PPT,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想象和表达。

  三、教师示范操作(示范重点不用全部画完);

  1、通过游戏,让幼儿利用身体想办法在沙滩上留下一个痕迹,可以脚印手印,身体躺下都可以;

  2、再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畅所欲言表达留下的印子像什么;

  3、最后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在印子上面添画。

  4、重复以上几点、鼓励多种在沙滩上的印子,创作不同的沙画。

7、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熊熊的小花伞》教案反思

  一.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要结合培养目标和本班幼儿实际,充分考虑儿童的发展需要,对一些幼儿成长中务必具备的经验进行预设。最近几天天气变化大,一连下了几场秋雨,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雨伞,知道下雨时应该用伞这类生活经验和常识,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以故事引入,用故事的变化串联整堂课。以下雨为切入点,将美术活动融入故事之中,鼓励幼儿大胆装饰雨伞,并从中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体验装饰的快乐,并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运用想象力大胆创造图案并装饰雨伞。

  3.观察感受雨伞美丽的图案与色彩,并和同伴交流讨论自己所见到的小伞。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重难点: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雨伞的图案样式及色彩,为下面幼儿相互讨论交流做铺垫。

  四.活动准备:

  1.PPT故事及音乐。

  2.稀释后的蓝色颜料,刷子,若干彩色伞形纸,彩笔,若干张未画全的图画。

  五.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故事引入。

  熊二要过生日了,熊大想去森林里采蜂蜜,把蜂蜜送给熊二当作生日礼物,所以熊大悄悄地离开了家。熊大刚离开家就遇上了小松鼠蹦蹦,蹦蹦说大树爷爷说森林里一会儿就要下雨了,所以他要回家去取雨伞,他提醒熊大让熊大也记得带伞。熊大心想现在天气还好,我快快的去一定能赶在下雨前回家。

  (2)利用图画引出下雨。

  (熊大向森林里跑去)老师觉得熊大奔跑的样子很可爱,所以老师给熊大画了一张画。(引出图画)可是老师很粗心,居然忘了。把蓝天涂上蓝色,所以现在希望小朋友能够帮助老师把天空涂蓝。(白色的天空用蜡笔事先涂上了白色雨点,蜡笔不吸水。遇到蓝色颜料水就会呈现出来,画面就会变成下雨的样子。)

  2.中间部分:

  (1)利用下雨引出小花伞,并引导幼儿对伞进行装饰。

  音乐响起(打雷下雨声)下雨了,可是熊大没有带伞。他心想,如果这时候有一把漂亮的小花伞就好了。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帮助他吗?(拿出提前做好的伞形纸)老师这里有一些前几天做了一半的小花伞,老师还没来得及给她们画上漂亮的图案呢,小朋友们可以帮老师装饰一下它们么?它们有了花纹就能变成漂亮的小花伞了,我们就可以把他送给熊大了,这样熊大就不会被雨淋湿,就不会感冒,就能采蜂蜜给熊二过生日了。

  (2)幼儿装饰(装饰完成后请幼儿自己描述一下)

  (3)幼儿针对小花伞进行语言交流讨论。

  熊大有了小花伞,打着小伞就到了森林里,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大罐蜂蜜。他高兴的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好多小动物,你看他遇到了……(猫,兔,鸭,让幼儿分别描述动物所打的伞的形状,颜色及花纹)

  3.结束部分:

  (1)熊大邀请小动物还有老师同学一起给熊二过生日(出示蛋糕,唱生日歌)

  六.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去观察自己的小花伞,然后讲给爸爸妈妈,在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小伞画下来,下节课带到班里,看看谁画的小伞最漂亮。

  活动反思:

  1.在组织课堂的时候,可以更好地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课程中缺少与幼儿游戏互动环节,如果能够在授课过程中加入游戏,课堂效果会更好。

  2.本次视频录制中,虽然课程完整,但视频时间稍长,如果更精简一点就更好了。

  3.由于没有真实的幼儿配合,有一些需要幼儿绘画所能呈现出来的课堂效果不是特别的理想,如果能够有真实的幼儿进行配合,课堂呈现效果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