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有序计数》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有序计数》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游乐场游玩的过程中,通过确定起点的方法,能手口一致对10以内物品进行有序的点数。
2、学习运用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有序点数的计数方法,正确感知10以内的物品数量。
3、在一个有和谐的环境中, 幼儿体验游戏带来快乐的同时,能够主动学习,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多媒体机、教学用图、1-10的数字卡片、自制半成品纪念品若干、水彩笔、自制饮料售卖机、通关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幼问好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丽丽老师,我们来打个招呼吧!也和客人老师问个好!
幼:客人老师好!
师:中班的小朋友们真有礼貌!为了奖励懂礼貌的你们,我决定带大家一起去游乐场玩。想去的小朋友请跟我挥手示意一下吧。现在请小朋友安静的坐上我的小汽车,准备出发咯!
二、初步认知利用多媒体机,出示游乐场的情境,让幼儿说出都看到了什么。接下来带领幼儿一起去玩游乐项目。
*游戏项目:摩天轮出现示范图,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上面有几个箱子?你是怎么数的?(请数对的幼儿和数错的幼儿上来数一数摩天轮的坐箱,展示各自的方法。数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通关卡。)
教师小结:点数要确定起点,按顺序依次一个一个数;避免漏数、重复数的方法是用手按住一个做记号,然后再数。
三、交流探索依次带领幼儿继续"海盗船"的项目,让幼儿学会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点数规则排序的物品,并掌握手口一致的正确点数方法。
1、提问:海盗船有几个座位?你是怎么数的? (请个别幼儿上台数,数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通关卡。)
2、教师小结:怎样才不会漏数?确定起点,用手按住起点,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有序点数。
四、巩固练习玩过海盗船,来到了地下迷宫。里面好多图形宝宝,请小朋友们把迷路的图形宝宝带出来。
用刚才学过的两种方法点数,说出总数,找到相应的数字钥匙,就可以把图形宝宝带出去。
五、结束活动
把小朋友分成两组,第一组小朋友去饮料售卖机上买水喝。
第二组:提供纪念品半成品纪念品,根据卡片中间的数字在上面画相应数量的图案。
两组互换。操作结束,拿着自己的礼品去和小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2、中班教案《10以内的有序计数》
教学目标:
1、在游乐场游玩的过程中,通过确定起点的方法,能手口一致对10以内物品进行有序的点数。
2、学习运用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有序点数的计数方法,正确感知10以内的物品数量。
3、在一个有和谐的环境中, 幼儿体验游戏带来快乐的同时,能够主动学习,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机、教学用图、1-10的数字卡片、自制半成品纪念品若干、水彩笔、自制饮料售卖机、通关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幼问好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丽丽老师,我们来打个招呼吧!也和客人老师问个好!
幼:客人老师好!
师:中班的小朋友们真有礼貌!为了奖励懂礼貌的你们,我决定带大家一起去游乐场玩。想去的小朋友请跟我挥手示意一下吧。现在请小朋友安静的坐上我的小汽车,准备出发咯!
二、初步认知利用多媒体机,出示游乐场的情境,让幼儿说出都看到了什么。接下来带领幼儿一起去玩游乐项目。
*游戏项目:摩天轮出现示范图,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上面有几个箱子?你是怎么数的?(请数对的幼儿和数错的幼儿上来数一数摩天轮的坐箱,展示各自的方法。数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通关卡。)
教师小结:点数要确定起点,按顺序依次一个一个数;避免漏数、重复数的方法是用手按住一个做记号,然后再数。
三、交流探索依次带领幼儿继续"海盗船"的项目,让幼儿学会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点数规则排序的物品,并掌握手口一致的正确点数方法。
1、提问:海盗船有几个座位?你是怎么数的? (请个别幼儿上台数,数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通关卡。)
2、教师小结:怎样才不会漏数?确定起点,用手按住起点,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有序点数。
四、巩固练习玩过海盗船,来到了地下迷宫。里面好多图形宝宝,请小朋友们把迷路的图形宝宝带出来。
用刚才学过的两种方法点数,说出总数,找到相应的数字钥匙,就可以把图形宝宝带出去。
五、结束活动
把小朋友分成两组,第一组小朋友去饮料售卖机上买水喝。
第二组:提供纪念品半成品纪念品,根据卡片中间的数字在上面画相应数量的图案。
两组互换。操作结束,拿着自己的礼品去和小朋友分享。
3、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画圆圈学习10以内的加法。
2、训练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卡片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 基本环节
1. 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 板书3+7=10 7+3=10
3. 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 跟着老师板书4+6=10 6+4=10
5. 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 教师巡视
7. 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 9+1=10
2+8=10 8+2=10 5+5=10
8. 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 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 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教学反思
1. 在备课过程中我想到了口算10以内的加法是教学难点
2.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
3. 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10的分解和组成。在这基础上学习10以内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 这节课中,师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学有些小学化了。
5. 自己的优势是:能带动并引导教学,使教学顺利的完成
自己的不足是:教学小学化。
6.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小学的教学方法适当的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同时应用更多的幼儿教学方法。
7. 如果让我从新上一节课,我会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学
8. 幼儿教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小学教育不同。
4、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有序计数》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游乐场游玩的过程中,通过确定起点的方法,能手口一致对10以内物品进行有序的点数。
2、学习运用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有序点数的计数方法,正确感知10以内的物品数量。
3、在一个有和谐的环境中, 幼儿体验游戏带来快乐的同时,能够主动学习,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多媒体机、教学用图、1-10的数字卡片、自制半成品纪念品若干、水彩笔、自制饮料售卖机、通关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幼问好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丽丽老师,我们来打个招呼吧!也和客人老师问个好!
幼:客人老师好!
师:中班的小朋友们真有礼貌!为了奖励懂礼貌的你们,我决定带大家一起去游乐场玩。想去的小朋友请跟我挥手示意一下吧。现在请小朋友安静的坐上我的小汽车,准备出发咯!
二、初步认知利用多媒体机,出示游乐场的情境,让幼儿说出都看到了什么。接下来带领幼儿一起去玩游乐项目。
*游戏项目:摩天轮出现示范图,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上面有几个箱子?你是怎么数的?(请数对的幼儿和数错的幼儿上来数一数摩天轮的坐箱,展示各自的方法。数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通关卡。)
教师小结:点数要确定起点,按顺序依次一个一个数;避免漏数、重复数的方法是用手按住一个做记号,然后再数。
三、交流探索依次带领幼儿继续"海盗船"的项目,让幼儿学会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点数规则排序的物品,并掌握手口一致的正确点数方法。
1、提问:海盗船有几个座位?你是怎么数的? (请个别幼儿上台数,数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通关卡。)
2、教师小结:怎样才不会漏数?确定起点,用手按住起点,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有序点数。
四、巩固练习玩过海盗船,来到了地下迷宫。里面好多图形宝宝,请小朋友们把迷路的图形宝宝带出来。
用刚才学过的两种方法点数,说出总数,找到相应的数字钥匙,就可以把图形宝宝带出去。
五、结束活动
把小朋友分成两组,第一组小朋友去饮料售卖机上买水喝。
第二组:提供纪念品半成品纪念品,根据卡片中间的数字在上面画相应数量的图案。
两组互换。操作结束,拿着自己的礼品去和小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5、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环形计数》
活动目标
1、感知周围生活中环形排列现象,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
2、学习正确环形数数的方法,体验环形数数的快乐。
3、能运用环形计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能够熟练点数10以内的数
物质准备
红、黄、蓝、绿花边(数量不同)的盘子;项链、花环 、杯子、碗、做标记夹子、纸、笔、记录表人手一份等;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导
以游戏“到超市当统计员”引题,尝试进行10以内环形计数
请幼儿自由选择盘子,找相应颜色的椅子坐下,尝试进行环形点数。
二、集体交流学习
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学习正确的环形数数方法。
(1)交流各自的数数结果,感知用做记号并沿着一个方向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可以避免漏数、重复数。
提问:·谁来告诉老师,你刚才数了什么颜色的图案,上面的图案有几个?
·你是怎么数这样的环形图案的?(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
·用什么方法来数环形的东西才不容易漏数?重复数?
(2)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3)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再次尝试进行环形数数。
1、幼儿操作,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数数方法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
2、幼儿将盘子举起来,师生共同小结同种颜色盘子上的数量都一样多。
(4)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起点进行环形数数,知道借助标记从任意一点都可进行点数。
三、游戏“数一数”
借助多种标记进行环形数数,,进一步掌握环形数数的正确方法,体验环形数数的乐趣
(4)结合记录表,观察各式各样的环形排列实物,感知生活中的环形排列现象。
(2)引导幼儿借助标记进行环形数数。
提问:你想用什么做标记?然后怎么数?
(3)幼儿操作,师重点观察幼儿用标记进行数数的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4)展示记录表,师幼交流环形数数的结果。
活动延伸
拓展生活经验,寻找环形计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6、中班数学优秀教案《10以内的有序计数》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游乐场游玩的过程中,通过确定起点的方法,能手口一致对10以内物品进行有序的点数。
2、学习运用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有序点数的计数方法,正确感知10以内的物品数量。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机、教学用图、1-10的数字卡片、自制半成品纪念品若干、水彩笔、自制饮料售卖机、通关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幼问好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丽丽老师,我们来打个招呼吧!也和客人老师问个好!
幼:客人老师好!
师:中班的小朋友们真有礼貌!为了奖励懂礼貌的你们,我决定带大家一起去游乐场玩。想去的小朋友请跟我挥手示意一下吧。现在请小朋友安静的坐上我的小汽车,准备出发咯!
二、初步认知利用多媒体机,出示游乐场的情境,让幼儿说出都看到了什么。接下来带领幼儿一起去玩游乐项目。
*游戏项目:摩天轮出现示范图,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上面有几个箱子?你是怎么数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请数对的幼儿和数错的幼儿上来数一数摩天轮的坐箱,展示各自的方法。数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通关卡。)教师小结:点数要确定起点,按顺序依次一个一个数;避免漏数、重复数的方法是用手按住一个做记号,然后再数。
三、交流探索依次带领幼儿继续"海盗船"的项目,让幼儿学会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点数规则排序的物品,并掌握手口一致的正确点数方法。
1、提问:海盗船有几个座位?你是怎么数的? (请个别幼儿上台数,数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通关卡。)
2、教师小结:怎样才不会漏数?确定起点,用手按住起点,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有序点数。
四、巩固练习玩过海盗船,来到了地下迷宫。里面好多图形宝宝,请小朋友们把迷路的图形宝宝带出来。
用刚才学过的两种方法点数,说出总数,找到相应的数字钥匙,就可以把图形宝宝带出去。
五、结束活动把小朋友分成两组,第一组小朋友去饮料售卖机上买水喝。
第二组:提供纪念品半成品纪念品,根据卡片中间的数字在上面画相应数量的图案。
两组互换。操作结束,拿着自己的礼品去和小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7、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点数》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积极参与点数活动,通过活动感受点数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2.能力目标:能手口一致点数 10 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会按数取物。
3.认知目标:通过点数,感知 10 以内的数量关系。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 10 以内的数量关系,能手口一致点数 10 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会按数取物。
2.活动难点:通过活动感受点数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 1-10 的数字,有一定的点数能力。
2.物质准备:《10 以内的点数》PPT、物品点数操作卡、扑克牌数物匹配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宝贝们,今天数字马戏团要表演魔术,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魔术师都准备哪些表演呢?
师:魔术师的表演就要开始啦,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1,2,3,咿, 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了这么多的小鸽子,都有几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哦,原来有 X 只小鸽子。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自主探究,尝试点数 10 以内的物体并能得出总数1.幼儿点数并得出总数,把数字贴到对应物品旁的圆球上
师:魔术师的魔术要继续喽,1,2,3,哎,这次有点不一样,原来是魔术师要来考考小朋友啦,魔术师把他刚才变的东西藏在了操作卡里,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气球、小伞、彩旗分别有几个?谁能和这些数字宝宝能为朋友, 我们就把数字贴在它的旁边。
2.幼儿分享并验证
师:宝贝们,你们都数完了吗?哦,真能干,我请小朋友分享一下他是怎样帮助数字宝宝找朋友的?
3.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真厉害,都帮数字宝宝找到了朋友,我们数的时候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点数,不能漏数,也不能不重复数就能准确地数出总数啦。
(二)小组合作操作,按数取物
1.幼儿根据扑克牌上的数字取相应红心卡片,进行数物匹配
师:魔术师的魔术又要继续喽,1,2,3,哎,魔术师可太粗心了,变出来的扑克牌数字和红心是分开的,小朋友们我们去帮助魔术师扑克牌数字和红心合起来,好吗?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这些数字宝宝究竟是几呢?然后我们再去数一数到底是哪张红桃能和这些数字宝宝能为朋友,我们就把对应的红桃卡片贴在它的旁边。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找到了请将它们贴在操作卡上。
2.幼儿分享并验证
师:宝贝们,你们都数完了吗?哦,真能干,请每组选一个小朋友来分享一下他是怎样帮助数字宝宝找朋友的?
(三)集体游戏:听音数数
师:宝贝们真厉害!一下子就能想出办法帮助了魔术师,为了表示对你们的感谢,魔法师要给小朋友们鼓鼓掌,那到底掌声有多少次呢,要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数一数。注意哟,是蒙住眼睛,用我们的小耳朵去听,听到一次鼓掌的声音数一个数字,然后接着听声音再往下数一个数字,最后一个声音所数的数字就是掌声的总数。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的魔术到此结束,让我们跟魔术师说“再见”吧。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幼儿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激发幼儿在操作及游戏环节中细致观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不断验证,基本实现了我教学的目标,幼儿能够手口一致进行10以内的点数,并说出总数,活动氛围轻松、愉快,幼儿沉浸在生动有趣的“魔数表演”情境中,激发了幼儿在操作及游戏环节中细致观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不断验证,体验到了点数的乐趣和重要性。但仍有不足之处:
1.在最后的集体游戏环节中,第一次小朋友闭上眼睛没有数出声音,第二次小朋友因为知道了一点诀窍有数出声音,到后面就开始唱数了,音乐停了还在继续数,所以老师应明确对于游戏经验及规则,请小朋友们仔细听, 不出声,心理默数,听到1次掌声数1个数,音乐停止,数数就结束。
2.操作环节前应将操作规则明确告知幼儿,出示规则示意图在 ppt 上,以图片的形式更为直观地告知幼儿。
8、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优秀教案:《10以内的环形计数》反思
教学设计:
中班数学活动:《10以内的环形计数》
活动目标:
1、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了解环形排列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家长共同收集环形物品:如圆盘、手镯、伞等,引导幼儿发现环形排列物品的特点。
2、每组一份盘子、手镯、雪花、记录纸、笔。
3、课件、大记录纸、即时贴纸、夹子、回形针、笔、音乐CD。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一个钟面”,感知平面环形排列方式。
2、分组操作,初步尝试环形数数:
(1)幼儿数一数:盘子上的图案、手镯上的珠子、雪花上的花瓣。并将各自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记录各组不同的结果。
(3)提出疑问: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大家数的结果不一样?
3、交流:“你是怎么数的?”请数对的幼儿和数错的幼儿上来数一数雪花上的花瓣,展示各自的方法。
4、播放课件,请幼儿思考:怎么数,才能数对呢?
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小花有几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样从直线变为圆形,应该从哪里开始数、到哪一个结束?”
5、交流:“怎样记住开始数的地方?(做标志)用什么来帮忙做标志?”
6、幼儿第二次操作:添加材料,尝试用做标志的方法数数。
(1)请幼儿介绍:你用什么做标志?你是怎么数的?(播放课件,直观感受做标志的数数的方法)
(2)老师小结,感受环形计数的要领:只要每个图案都数到,每个图案只数一次,不重复数不漏数,不管从哪一个开始数,数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交流、比较:“怎样数,能又对又快数出盘子上的图案?”引导幼儿发现即准确又便捷的计数方法。
可以用手按住一个图案或发现图案排列的规律(如先看出盘子里小花数量,再去数大花)就能快速数出环形排列物品的数量。
7、播放课件,欣赏生活中常见的环形排列图案的物品。
8、音乐游戏:快乐舞伴
幼儿跟着音乐表演动作,当音乐停止,幼儿自由组合,围成几个大的或小的圆圈。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每个圆圈有几个人?从哪里开始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生活中你还看见哪些物品上的图案是环形排列的呢?到幼儿园周围找一找立体或平面环形排列的物品。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运用课件,创设问题情境,“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把幼儿引入与所提问题的情境之中,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由于图案的组合轨迹是圆形的,幼儿在点数时,会忘记起始点而多数或漏数,点数时结果不一致。我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方法来数,才能准确地数出盘子上的图案?”为突破难点,继续运用课件,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小花有几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样从直线变为圆形,应该从哪里开始数、到哪一个结束?”将教材中的形象以动画效果的形式出现,激活物体,从而使幼儿理解环形数数和直线数数是一样,只要“记住开始数的地方”就能准确地数出来。从而进入“怎样记住开始数的地方?用什么来帮忙做标志?”的操作环节,更好地掌握环形计数的要领。结束环节在“快乐舞伴”的游戏中体验数数的乐趣。各环节的设计,都围绕目标和内容层层递进,结合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为幼儿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诱发幼儿乐于探索数学的动机,充分调动幼儿进行探索、比较、交流, 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巧妙地把数学、操作、游戏融入为一体,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