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游戏教案《逛木渎》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逛木渎》》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逛木渎》

1、中班音乐游戏教案《逛木渎》

  【活动设计】

  《逛木渎》这首歌曲改编自民族乐曲《紫竹调》,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歌词内容的编写源自木渎本土旅游景点,是幼儿熟悉的家乡美景。以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唱唱、玩玩中,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初步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创编歌词。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们了解并且玩过木渎的各个景区;

  材料准备:木渎景区图片、音乐《紫竹调》、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活动。

  师:木渎是个旅游古镇,你们知道我们木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

  师:你们认识这些地方吗?我们教室里也有很多的照片,谁愿意做做小导游,带着好朋友,一起去逛一逛,说一说我们木渎好玩的地方?

  (1)一组请一名幼儿做小导游,带上自己组的幼儿自由分散了解图片内容,认识古松园,天平山、灵岩山等旅游景点。

  (2)播放紫竹调音乐提示幼儿音乐停止回到座位。

  2、教师提问:你们带好朋友逛了哪些地方呀?

  (1)引导幼儿说出去逛了哪些地方?(要求幼儿说出景点名称)

  (2)根据幼儿说出的景点名称出示图片。

  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逛了我们木渎有名的灵岩山,有的小朋友逛了美丽的天平山,还有的小朋友逛了热闹的古松园。谢谢小导游们哦!

  二、学习演唱歌曲。

  1、学歌词。

  (1)师:看你们逛得这么开心,现在老师心里也痒痒了,我也想去逛逛木渎。仔细听!

  (2)教师示范唱(教师在清唱过程中注意歌唱速度要慢并且适当加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引导幼儿学习朗诵歌词。

  师:我在逛天平山时编了一首好听的歌,叫《逛木渎》,你们听到我唱了些什么吗?(教师根据幼儿复述的歌词出示图谱)

  (4)重点要求孩子能按照歌曲节奏念歌词。(在初步尝试念歌词时可适当放慢速度,但是节奏须准确,重点唱准切分节奏。)

  2、练习演唱歌曲。

  (1)尝试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逛逛木渎吧!(多唱几遍,重点要求听清音乐节奏,附点音符)你们能边唱边逛吗?听着音乐试一试。

  (2)再次练习。

  师:我刚才逛木渎的时候你感觉我心情怎样呀?(很开心),那我们也来开心的唱一唱。

  (3)解决难点。

  (665|1236|5323|5—|)

  你也来,我也来,逛逛天平山,

  (这一句幼儿可能接不上)

  师:我听到小朋友“你也来,我也来”这一句没跟上音乐,我弹琴,大家一起来练一练。

  三、创编歌词。

  1、师:木渎好玩的地方还有那么多,刚才我们小导游还带我们逛了灵岩山、严家花园,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编进歌里,谁来试试。

  2、师:你想把什么地方编进歌里?(快思教案 www.banzhuren.cn)你来试着唱一唱。

  (根据幼儿创编的歌词出示各种木渎景点的图片,通过个别、集体练习演唱)

  3、幼儿集体完整演唱创编的歌曲。

  师:木渎好玩的地方太多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介绍一下木渎吧!

  四、游戏“逛木渎”。

  师:现在我们都是小导游,唱唱《逛木渎》,带着客人老师去玩吧!

  附:逛木渎

  1=F 2/4

  5 1 | 3 2 1 | 5 1 5 3 | 2 — |

  我 是 木渎 人, 我是 木渎 人,

  3.5 3 2 | 1 2 3 | 3 5 3 2 | 1 2 3 |

  木渎 有个 天平 山, 天平 山呀 真热 闹,

  6 6 5 | 1 2 3 6| 5 3 2 3 | 5 — |

  你 也 来, 我也 来, 逛逛 天平 山,

  5 3 2 3 | 1 — ||

  逛逛 天平 山。

2、中班音乐教案《逛公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在音乐游戏中学习唱准歌曲的弱起小节。

  2、 尝试用音乐方式与人交流。

  3、 学习顺向和逆向行走。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 歌曲《逛公园》。

  2、 爸爸、妈妈、小弟、小猫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听音乐,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大意。

  1、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吧。

  2、 歌曲里有哪些人去逛公园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 那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一听到底是不是这几个人在逛公园。(再次听歌曲)。

  4、 师:歌词里有爸爸、妈妈、小弟、小猫。那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按逛公园的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排列图片)。

  二、 学唱歌曲。

  1、 那现在我们就跟着录音机一起来演唱歌曲。(师幼一起演唱数遍)

  2、 加入动作表演唱。

  三、 游戏“逛公园”。

  1、 请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站在中间扮“爸爸”,音乐开始时幼儿边拍手唱歌,边顺时针方向向前走。教师则沿逆时针方向边走边拍手唱歌。第二段歌词开始后,“爸爸”从圈上请一个女孩出来当“妈妈”,两个人同时边拍手边走。第三段同第二段。最后一段“小弟”从圈上拉一个人到中间做“小猫”,大家边唱歌,边用手指着“小猫”。唱完后,“小猫”大声说:“喵,我现在就去抓老鼠。”说完,就去抓圈上的人,圈上的小朋友迅速跑回座位。

  2、 指导幼儿玩2-3遍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幼儿保持圆形队形。

  四、 活动结束。

  邀请配班教师等一起玩。

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活动,首先我重点抓住两个重难点一是学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二是掌握两个重点的游戏规则:强拍带人,和猫叫后抓人和逃回座位.在这两点上我们最大的困惑是如何让孩子很好的理解“”第一强拍?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幼儿在开始部分的律动中、基本部分感受歌曲内容和旋律的过程中以及在游戏中引起对第一强拍的感知和充分的运用。

  其次,反馈目标我们发现由于歌词易于幼儿理解,幼儿很容易在边游戏边歌唱的过程中学会演唱,第一条目标基本完成,但是在幼儿唱弱拍起唱的歌曲时我过分注重了游戏性即让幼儿发现第一强拍,而忽视了第一强拍因唱出强拍的重音的唱法的指导,对于第二条目标我们个别游戏和集体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幼儿尝试,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请大家帮助解决使游戏规则得到落实。第三条目标我个人认为完成的很好,孩子们在活动的最后都还是兴致勃勃,意由未尽的。但是原本在活动最后我们只安排了一次拓展游戏,但是由于我个人的疏忽把歌词接错了,因此又加了一次游戏,使整个活动时间超了一些。

  每一次活动尽管设计时自己认为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调整,我想只要心中有孩子,在不同的孩子尝试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学习的机会,给予能力不太强的孩子学习调整的机会,活动是孩子们的,面向全体孩子让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经验和愉快的体验最为重要。

  活动开始,先让幼儿初步学唱《逛公园》,掌握弱起拍的重拍,这是幼儿学唱歌曲的难点,我只要求幼儿能刚上老师的节拍。接着是让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进行游戏。开始我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就是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小弟,一只小猫。尝试下来,等待的幼儿比较多,在第二次游戏时,我多请了几位男生做爸爸。在转圈时,幼儿对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感还不够明确。在最后一个环节,猫叫后追逐老鼠时,由于教室比较挤,“猫”一回头就捉到“老鼠”了,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刺激,应让幼儿有追逐的过程,以后游戏时可带幼儿到室外进行,还可以增加家庭中得其他成员。由于这个游戏带有趣味性,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可高了。

3、中班游戏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设计背景

  设计小超市的区角,让幼儿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等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逛超市,知道在超市中如何文明购物。

  2.尝试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重点难点

  1.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文明购物。

  2.幼儿动手给物品分类。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 2.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并理解故事《逛超市》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呼噜猪、叮当狗和草莓兔在逛超市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仔细倾听

  问题;1叮当狗逛超市的时候是怎样买东西的?

  2.呼噜猪和草莓兔呢?

  3.谁做得好?谁做的不好?为什么?

  二、小小超市百货员

  1、教师引导幼儿下面叮当狗、呼噜猪吧不要的东西放乱了位置,我们来当小小超市百货员,把这些弄乱的货品重新摆上货架吧。

  2、请幼儿拿出操作材料,将操作纸上的面包、西瓜、火腿肠、苹果、橘子、罐头、花生一个个撕下来,再将同类货品摆放在同一层货架上。

  3.幼儿 说说各自的摆放方法,教师小结正确的摆放位置。

  三、延伸

  学做文明的小顾客

  1、请幼儿讲述自己在超市购物的经历。

  2、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大部分幼儿能在兴趣中学懂知识,培养了幼儿的情感,兴趣。

  不足之处:各别幼儿对各种物品了解不够,出现分类错误。

  在以后教学中多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兴趣中懂得知识。

4、中班游戏公开课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设计背景

  设计小超市的区角,让幼儿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等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逛超市,知道在超市中如何文明购物。

  2.尝试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文明购物。

  2.幼儿动手给物品分类。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 2.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并理解故事《逛超市》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呼噜猪、叮当狗和草莓兔在逛超市的时候发 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仔细倾听

  问题;1叮当狗逛超市的时候是怎样买东西的?

  2.呼噜猪和草莓兔呢?

  3.谁做得好?谁做的不好?为什么?

  二、小小超市百货员

  1、教师引导幼儿下面叮当狗、呼噜猪吧不要的东西放乱了位置,我们来当小小超市百货员,把这些弄乱的货品重新摆上货架吧。

  2、请幼儿拿出操作材料,将操作纸上的面包、西瓜、火腿肠、苹果、橘子、罐头、花生一个个撕下来,再将同类货品摆放在同一层货架上。

  3.幼儿 说说各自的摆放方法,教师小结正确的摆放位置。

  三、延伸

  学做文明的小顾客

  1、请幼儿讲述自己在超市购物的经历。!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2、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大部分幼儿能在兴趣中学懂知识,培养了幼儿的情感,兴趣。

  不足之处:各别幼儿对各种物品了解不够,出现分类错误。

  在以后教学中多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兴趣中懂得知识。

5、中班区角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大部分是边远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大超市,更加没有去逛过超市,对于大型超市的认识还不清楚。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

  对于这个逛超市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

  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

  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延伸活动范围,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

  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6、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逛公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2、圆圈行进走时,注意与前后的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站成内、外两圈的对形,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

  2、什么是幸福的事?(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

  3、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二、学唱《逛公园》

  1、倾听师边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边唱边按歌词的内容依次指图中每个角色,并按音乐节奏轻轻摇动。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唱到弱起后的重音时,用较大幅度的动作暗示幼儿此处的唱法。

  三、学玩音乐游戏

  1、师边讲解边与部分幼儿合作,示范请朋友的方法。

  2、教师: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了,我请到谁,谁就跟在我后面走。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在幼儿围坐的半圆形内侧,按顺序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走动,当唱到第一段的最后"爸爸逛公园"的"园"时,用左手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请他扮"妈妈"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第二段结束的前一句时,教师停下来提示幼儿:该"妈妈"来找小弟了。然后帮助"妈妈"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后一拍时,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最后一段开始时,扮"小弟"的幼儿任意指一个人扮"小猫",大家停下脚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想一下: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

  4、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讨论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员同去逛公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执教反思

  应该来说经过详细的改动以后,这个活动在执教过程中,我心中比较有数,能更好地把握各个环节的侧重点,活动环节清晰、层次清楚,孩子们也都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和我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到位。在学唱歌曲这一环节,开始幼儿对于弱起小节开始歌曲有点不熟悉,经过多次练习后,孩子们能够很好掌握歌曲的弱起小节。课后我反思,在对“弱起”这个技巧的掌握上,可以将图谱设计得更加有趣些,练习的次数也需再增加一次,有利于幼儿掌握其演唱的方法。

  但是在课后我发现我花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二十五分钟,而是用了差不多三十几分钟,时间把握上没有精准,原因是什么呢?我思考了一下,在一节音乐活动中,首先要充分考虑活动的侧重点,可将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歌曲上,音乐游戏则可以简单的进行一两次就可以。因为一节活动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能太多,否侧孩子们接受的信息量过于大,也会造成学习倦怠,或者缺失主体性的现象。

7、中班区角游戏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大部分是边远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大超市,更加没有去逛过超市,对于大型超市的认识还不清楚。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快思.教案网出处!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

  对于这个逛超市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

  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

  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延伸活动范围,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

  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8、中班音乐游戏教案《逛木渎》

  【活动设计】

  《逛木渎》这首歌曲改编自民族乐曲《紫竹调》,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歌词内容的编写源自木渎本土旅游景点,是幼儿熟悉的家乡美景。以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唱唱、玩玩中,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初步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创编歌词。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们了解并且玩过木渎的各个景区;

  材料准备:木渎景区图片、音乐《紫竹调》、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活动。

  师:木渎是个旅游古镇,你们知道我们木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

  师:你们认识这些地方吗?我们教室里也有很多的照片,谁愿意做做小导游,带着好朋友,一起去逛一逛,说一说我们木渎好玩的地方?

  (1)一组请一名幼儿做小导游,带上自己组的幼儿自由分散了解图片内容,认识古松园,天平山、灵岩山等旅游景点。

  (2)播放紫竹调音乐提示幼儿音乐停止回到座位。

  2、教师提问:你们带好朋友逛了哪些地方呀?

  (1)引导幼儿说出去逛了哪些地方?(要求幼儿说出景点名称)

  (2)根据幼儿说出的景点名称出示图片。

  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逛了我们木渎有名的灵岩山,有的小朋友逛了美丽的天平山,还有的小朋友逛了热闹的古松园。谢谢小导游们哦!

  二、学习演唱歌曲。

  1、学歌词。

  (1)师:看你们逛得这么开心,现在老师心里也痒痒了,我也想去逛逛木渎。仔细听!

  (2)教师示范唱(教师在清唱过程中注意歌唱速度要慢并且适当加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引导幼儿学习朗诵歌词。

  师:我在逛天平山时编了一首好听的歌,叫《逛木渎》,你们听到我唱了些什么吗?(教师根据幼儿复述的歌词出示图谱)

  (4)重点要求孩子能按照歌曲节奏念歌词。(在初步尝试念歌词时可适当放慢速度,但是节奏须准确,重点唱准切分节奏。)

  2、练习演唱歌曲。

  (1)尝试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逛逛木渎吧!(多唱几遍,重点要求听清音乐节奏,附点音符)你们能边唱边逛吗?听着音乐试一试。

  (2)再次练习。

  师:我刚才逛木渎的时候你感觉我心情怎样呀?(很开心),那我们也来开心的唱一唱。

  (3)解决难点。

  (665|1236|5323|5—|)

  你也来,我也来,逛逛天平山,

  (这一句幼儿可能接不上)

  师:我听到小朋友“你也来,我也来”这一句没跟上音乐,我弹琴,大家一起来练一练。

  三、创编歌词。

  1、师:木渎好玩的地方还有那么多,刚才我们小导游还带我们逛了灵岩山、严家花园,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编进歌里,谁来试试。

  2、师:你想把什么地方编进歌里?(快思教案 www.banzhuren.cn)你来试着唱一唱。

  (根据幼儿创编的歌词出示各种木渎景点的图片,通过个别、集体练习演唱)

  3、幼儿集体完整演唱创编的歌曲。

  师:木渎好玩的地方太多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介绍一下木渎吧!

  四、游戏“逛木渎”。

  师:现在我们都是小导游,唱唱《逛木渎》,带着客人老师去玩吧!

  附:逛木渎

  1=F 2/4

  5 1 | 3 2 1 | 5 1 5 3 | 2 — |

  我 是 木渎 人, 我是 木渎 人,

  3.5 3 2 | 1 2 3 | 3 5 3 2 | 1 2 3 |

  木渎 有个 天平 山, 天平 山呀 真热 闹,

  6 6 5 | 1 2 3 6| 5 3 2 3 | 5 — |

  你 也 来, 我也 来, 逛逛 天平 山,

  5 3 2 3 | 1 — ||

  逛逛 天平 山。

9、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逛公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2.、圆圈行进走时,注意与前后的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

  活动准备:

  幼儿站成内、外两圈的对形,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

  2、 什么是幸福的事?(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

  3、 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二、学唱《逛公园》

  1、倾听师边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边唱边按歌词的内容依次指图中每个角色,并按音乐节奏轻轻摇动。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唱到弱起后的重音时,用较大幅度的动作暗示幼儿此处的唱法。

  三、学玩音乐游戏

  1.、师边讲解边与部分幼儿合作,示范请朋友的方法。

  2、教师: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了,我请到谁,谁就跟在我后面走。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在幼儿围坐的半圆形内侧,按顺序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走动,当唱到第一段的最后“爸爸逛公园”的“园”时,用左手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请他扮“妈妈”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第二段结束的前一句时,教师停下来提示幼儿:该“妈妈”来找小弟了。然后帮助“妈妈”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后一拍时,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屈,老师.教,案,网"当唱到最后一段开始时,扮“小弟”的幼儿任意指一个人扮“小猫”,大家停下脚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想一下: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

  4、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讨论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员同去逛公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活动,首先我重点抓住两个重难点一是学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二是掌握两个重点的游戏规则:强拍带人,和猫叫后抓人和逃回座位.在这两点上我们最大的困惑是如何让孩子很好的理解“”第一强拍?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幼儿在开始部分的律动中、基本部分感受歌曲内容和旋律的过程中以及在游戏中引起对第一强拍的感知和充分的运用。

  其次,反馈目标我们发现由于歌词易于幼儿理解,幼儿很容易在边游戏边歌唱的过程中学会演唱,第一条目标基本完成,但是在幼儿唱弱拍起唱的歌曲时我过分注重了游戏性即让幼儿发现第一强拍,而忽视了第一强拍因唱出强拍的重音的唱法的指导,对于第二条目标我们个别游戏和集体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幼儿尝试,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请大家帮助解决使游戏规则得到落实。第三条目标我个人认为完成的很好,孩子们在活动的最后都还是兴致勃勃,意由未尽的。但是原本在活动最后我们只安排了一次拓展游戏,但是由于我个人的疏忽把歌词接错了,因此又加了一次游戏,使整个活动时间超了一些。

  每一次活动尽管设计时自己认为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调整,我想只要心中有孩子,在不同的孩子尝试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学习的机会,给予能力不太强的孩子学习调整的机会,活动是孩子们的,面向全体孩子让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经验和愉快的体验最为重要。

  活动开始,先让幼儿初步学唱《逛公园》,掌握弱起拍的重拍,这是幼儿学唱歌曲的难点,我只要求幼儿能刚上老师的节拍。接着是让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进行游戏。开始我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就是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小弟,一只小猫。尝试下来,等待的幼儿比较多,在第二次游戏时,我多请了几位男生做爸爸。在转圈时,幼儿对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感还不够明确。在最后一个环节,猫叫后追逐老鼠时,由于教室比较挤,“猫”一回头就捉到“老鼠”了,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刺激,应让幼儿有追逐的过程,以后游戏时可带幼儿到室外进行,还可以增加家庭中得其他成员。由于这个游戏带有趣味性,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可高了。

10、幼儿园教案中班音乐《逛公园》反思

  活动目标:

  1、 在音乐游戏中学习唱准歌曲的弱起小节。

  2、 尝试用音乐方式与人交流。

  3、 学习顺向和逆向行走。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6、 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7、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 歌曲《逛公园》。

  2、 爸爸、妈妈、小弟、小猫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听音乐,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大意。

  1、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吧。

  2、 歌曲里有哪些人去逛公园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 那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一听到底是不是这几个人在逛公园。(再次听歌曲)。

  4、 师:歌词里有爸爸、妈妈、小弟、小猫。那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按逛公园的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排列图片)。

  二、 学唱歌曲。

  1、 那现在我们就跟着录音机一起来演唱歌曲。(师幼一起演唱数遍)

  2、 加入动作表演唱。

  三、 游戏“逛公园”。

  1、 请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站在中间扮“爸爸”,音乐开始时幼儿边拍手唱歌,边顺时针方向向前走。教师则沿逆时针方向边走边拍手唱歌。第二段歌词开始后,“爸爸”从圈上请一个女孩出来当“妈妈”,两个人同时边拍手边走。第三段同第二段。最后一段“小弟”从圈上拉一个人到中间做“小猫”,大家边唱歌,边用手指着“小猫”。唱完后,“小猫”大声说:“喵,我现在就去抓老鼠。”说完,就去抓圈上的人,圈上的小朋友迅速跑回座位。

  2、 指导幼儿玩2-3遍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幼儿保持圆形队形。

  四、 活动结束。

  邀请配班教师等一起玩。

  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活动,首先我重点抓住两个重难点一是学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二是掌握两个重点的游戏规则:强拍带人,和猫叫后抓人和逃回座位.在这两点上我们最大的困惑是如何让孩子很好的理解“”第一强拍?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幼儿在开始部分的律动中、基本部分感受歌曲内容和旋律的过程中以及在游戏中引起对第一强拍的感知和充分的运用。

  其次,反馈目标我们发现由于歌词易于幼儿理解,幼儿很容易在边游戏边歌唱的过程中学会演唱,第一条目标基本完成,但是在幼儿唱弱拍起唱的歌曲时我过分注重了游戏性即让幼儿发现第一强拍,而忽视了第一强拍因唱出强拍的重音的唱法的指导,对于第二条目标我们个别游戏和集体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幼儿尝试,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请大家帮助解决使游戏规则得到落实。第三条目标我个人认为完成的很好,孩子们在活动的最后都还是兴致勃勃,意由未尽的。但是原本在活动最后我们只安排了一次拓展游戏,但是由于我个人的疏忽把歌词接错了,因此又加了一次游戏,使整个活动时间超了一些。

  每一次活动尽管设计时自己认为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调整,我想只要心中有孩子,在不同的孩子尝试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学习的机会,给予能力不太强的孩子学习调整的机会,活动是孩子们的,面向全体孩子让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经验和愉快的体验最为重要。

  活动开始,先让幼儿初步学唱《逛公园》,掌握弱起拍的重拍,这是幼儿学唱歌曲的难点,我只要求幼儿能刚上老师的节拍。接着是让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进行游戏。开始我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就是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小弟,一只小猫。尝试下来,等待的幼儿比较多,在第二次游戏时,我多请了几位男生做爸爸。在转圈时,幼儿对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感还不够明确。在最后一个环节,猫叫后追逐老鼠时,由于教室比较挤,“猫”一回头就捉到“老鼠”了,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刺激,应让幼儿有追逐的过程,以后游戏时可带幼儿到室外进行,还可以增加家庭中得其他成员。由于这个游戏带有趣味性,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可高了。

11、幼儿园中班区角游戏《逛超市》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大部分是边远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大超市,更加没有去逛过超市,对于大型超市的认识还不清楚。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6、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7、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

  对于这个逛超市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

  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

  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延伸活动范围,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

  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12、获奖教案中班音乐游戏《过城门》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会唱这首儿歌。

  2、 体会到音乐游戏的乐趣。

  3、 乐于参与音乐游戏。

  4、 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5、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6、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7、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该音乐的配套磁带。

  活动过程:

  1、 教师用语言直接导入课程。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不过,在玩这个游戏前我们得先学一首歌,然后把这首歌放入到我们的游戏中,要一边说一边玩,好吗?现在,先让我们听一下这一首好听的歌。”

  教师播放音乐。

  2、 教师放音乐,让幼儿熟悉这首歌的旋律。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听,在这首歌里都说了些什么?”

  3、 教师自己唱一遍儿歌,边唱边用自己的身体比一些相应的动作。可以让小朋友小声的跟着唱。使得幼儿更加熟悉旋律和歌词。

  4、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然后请5到10个小朋友先做一次游戏,以便让所有幼儿都明白游戏的规则。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及时的播放音乐。

  5、 请全班的小朋友一起来游戏,并且一边游戏一边跟着录音机唱儿歌。

  6、 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在课外活动时间边唱儿歌边玩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蹲下,和一名幼儿手拉手并举过头顶,搭成城门的造型,当音乐响起时,幼儿一边唱歌一边从城门下穿过。当唱到最后一句“走到城门滑一跤”时,城门关闭,被关到的小朋友就来替换老师,成为城门。依此类推,游戏继续。

  活动反思:

  当幼儿已经会唱歌曲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退出,大胆地放手让幼儿自己来试一试。而在活动当中,我没有处理好这个细节,由始至终都参与孩子的活动,弄得自己的嗓子冒烟,又没有让孩子单独发挥的机会。所以,教师应该仔细观察,灵敏地感应最佳退出时机并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