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教案《益智小》》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游戏教案《益智小》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其与同伴教师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并正确地说出红、黄、蓝、绿颜色。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① 红、黄、蓝、绿颜色的小星星道具若干
② 各色球若干,红黄蓝绿小筐各一,塑料锤1个。
③ 小星星的音乐
活动过程
1、 出示图片,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巩固对红、黄、蓝、绿颜色的认识
2、 送球宝宝回家:
"颜色宝宝到处藏,藏到小球上,把小球变得五颜六色了,小球高兴得飞起来了"教师把球洒向幼儿,让幼儿捡球,"星宝宝要找球了,咱们帮她把球送回家吧"幼儿把球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3、找颜色"颜色宝宝真顽皮,它又藏起来了"咱们一起去找找它好吗?"!.快思.教案网出处!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出各种颜色宝宝,找到后用手拍打并说出是什么颜色。
4、 表演《小星星》
"太阳下山了,星宝宝出来了,满天都是漂亮的星宝宝,小朋友,快点摘下两个相同颜色的星宝宝,跟我们一起跳舞吧!"幼儿找到颜色相同的星宝宝,并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找对的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星宝宝你在哪里?快点回家了"幼儿把星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5、送自己回家"我们都是颜色宝宝,我们玩了很长时间都累了,快点回家吧!"教师:"我是红色宝宝,我的家在这里!"幼儿身上贴着各种颜色,分别找到相应的家,游戏结束。
2、中班益智游戏教案《小星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其与同伴教师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并正确地说出红、黄、蓝、绿颜色。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① 红、黄、蓝、绿颜色的小星星道具若干
② 各色球若干,红黄蓝绿小筐各一,塑料锤1个。
③ 小星星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巩固对红、黄、蓝、绿颜色的认识
二、 送球宝宝回家:
"颜色宝宝到处藏,藏到小球上,把小球变得五颜六色了,小球高兴得飞起来了"教师把球洒向幼儿,让幼儿捡球,"星宝宝要找球了,咱们帮她把球送回家吧"幼儿把球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三:找颜色"颜色宝宝真顽皮,它又藏起来了"咱们一起去找找它好吗?"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出各种颜色宝宝,找到后用手拍打并说出是什么颜色。
四、 表演《小星星》
"太阳下山了,星宝宝出来了,满天都是漂亮的星宝宝,小朋友,快点摘下两个相同颜色的星宝宝,跟我们一起跳舞吧!"幼儿找到颜色相同的星宝宝,并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找对的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星宝宝你在哪里?快点回家了"幼儿把星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五、送自己回家"我们都是颜色宝宝,我们玩了很长时间都累了,快点回家吧!"教师:"我是红色宝宝,我的家在这里!"幼儿身上贴着各种颜色,分别找到相应的家,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乐曲所要表现的是黑夜里满天星星闪烁、此起彼伏的美景。让幼儿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熟悉4/4节奏并学会运用简单打击乐,是本教材的重点;而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幼儿大胆在音乐伴奏下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并表现是本教材的难点。这个游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和积极性。在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别人动作并表现音乐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让幼儿按音乐节奏活动,并不重复别人的动作。
3、中班优秀益智游戏教案《套圈》含反思
【游戏目的】
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准备材料】
大小不同的圈个、底柱个。
【游戏步骤】
成人先将个圈按大小顺序放在底柱旁,引导幼儿把圈套在柱子上,大的在上面,小的在下面,依次套。
将圈任意混放在桌上,引导幼儿依次套在柱子上,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均可。
也可将圈依次叠高。
【游戏提示】
底柱应稳定地放在桌上。开始游戏时,可用上下有粗细的柱子,以便让幼儿知道是否放得对,以后改用上下一样粗细的柱子。
游戏中成人可适当提示。
教学反思: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是一个活动成功的基础。 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慢慢减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间的互相协调和合作。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教师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恶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种同伴之间的资源利用,一种同伴间的互动。通过互相的提醒,孩子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4、中班益智游戏教案《小星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其与同伴教师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并正确地说出红、黄、蓝、绿颜色。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① 红、黄、蓝、绿颜色的小星星道具若干
② 各色球若干,红黄蓝绿小筐各一,塑料锤1个。
③ 小星星的音乐
活动过程
1、 出示图片,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巩固对红、黄、蓝、绿颜色的认识
2、 送球宝宝回家:
"颜色宝宝到处藏,藏到小球上,把小球变得五颜六色了,小球高兴得飞起来了"教师把球洒向幼儿,让幼儿捡球,"星宝宝要找球了,咱们帮她把球送回家吧"幼儿把球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3、找颜色"颜色宝宝真顽皮,它又藏起来了"咱们一起去找找它好吗?"!.快思.教案网出处!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出各种颜色宝宝,找到后用手拍打并说出是什么颜色。
4、 表演《小星星》
"太阳下山了,星宝宝出来了,满天都是漂亮的星宝宝,小朋友,快点摘下两个相同颜色的星宝宝,跟我们一起跳舞吧!"幼儿找到颜色相同的星宝宝,并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找对的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星宝宝你在哪里?快点回家了"幼儿把星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5、送自己回家"我们都是颜色宝宝,我们玩了很长时间都累了,快点回家吧!"教师:"我是红色宝宝,我的家在这里!"幼儿身上贴着各种颜色,分别找到相应的家,游戏结束。
5、中班益智游戏优秀教案《小星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其与同伴教师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并正确地说出红、黄、蓝、绿颜色。
活动准备
① 红、黄、蓝、绿颜色的小星星道具若干
② 各色球若干,红黄蓝绿小筐各一,塑料锤1个。
③ 小星星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巩固对红、黄、蓝、绿颜色的认识
二、 送球宝宝回家:
"颜色宝宝到处藏,藏到小球上,把小球变得五颜六色了,小球高兴得飞起来了"教师把球洒向幼儿,让幼儿捡球,"星宝宝要找球了,咱们帮她把球送回家吧"幼儿把球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三:找颜色"颜色宝宝真顽皮,它又藏起来了"咱们一起去找找它好吗?",!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出各种颜色宝宝,找到后用手拍打并说出是什么颜色。
四、 表演《小星星》
"太阳下山了,星宝宝出来了,满天都是漂亮的星宝宝,小朋友,快点摘下两个相同颜色的星宝宝,跟我们一起跳舞吧!"幼儿找到颜色相同的星宝宝,并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找对的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星宝宝你在哪里?快点回家了"幼儿把星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五、送自己回家"我们都是颜色宝宝,我们玩了很长时间都累了,快点回家吧!"教师:"我是红色宝宝,我的家在这里!"幼儿身上贴着各种颜色,分别找到相应的家,游戏结束
6、中班游戏活动教案《益智小》
1、帮小熊按数取物
玩法:小熊来坐客,请幼儿按照小熊的数量摆椅子、小碗、勺子、杯子等图片,如一只小熊坐一把椅子,9个客人就要9把椅子。
2、“超市”游戏
玩法:小熊要陪客人,没时间去购物,请每个幼儿手里拿着一张数量不等的购物券,各拿一个小筐,根据购物券上的数字卡到“小超市”购买相应数量的物品,购买后回到座位。
3、找妈妈
玩法:幼儿听音乐自由地跑动,音乐停后,分别蹲在地上的瓢虫身上,要求7个幼儿合作变成七星瓢虫身上的7个点。瓢虫妈妈(教师)找自己的宝宝,成人引导本组幼儿进行点数、检查游戏结果:是否是7个幼儿变成7个黑点,鼓励孩子进行及时的调整。
4、看数字捶捶背
玩法:两人一组,一人从1-9的数字卡中任意抽取一张数字,看一看是数字几,然后就在另一位幼儿的背上捶几下,被捶的幼儿说出捶的次数,若与数字卡的数量相同,游戏成功,交换角色。
5、看数字捶捶背
玩法:7-8为幼儿一组,把小椅子摆成小火车的样子,幼儿骑在小椅子上排成几列。每列最后面一位幼儿由一套1-9的数字卡,该幼儿任意抽取一张数字卡,数字卡是几,就给前面的小朋友捶几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认真计数被捶的次数,然后再给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样多的次数,一次传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儿,最前面一位幼儿大声地说出是数字几,看哪一组传得快。(要求数字卡不能让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时候力量要适当,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后看。)
7、中班益智游戏教案《我画小动物》
游戏目标:
1、训练幼儿思维独创性和丰富的想像力。
2、让幼儿对常见动物的生活场所有基本了解。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1、准备绘画纸、画笔、各种动物的名称字卡(没有图的卡片)。
2、布置好动物园场地(可在地上标出树、草地、池塘、山等)。
游戏过程:
1、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坐好。
2、 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画纸、画笔和一张动物的名称卡(要求幼儿只能自己看到卡片)。
3、 幼儿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动物名称在画纸上画出动物形象。
4、 画好后让对面的小朋友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动物。如果小朋友说对了,则该幼儿可以到布置好的动物园把画纸放到动物平时的生活场所上;(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如果对面的小朋友没有猜对,则该幼儿要重新完成绘画。
5、 最先进入动物园并正确找到动物生活场所的小朋友获胜。
备注:
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情况适当指导绘画。
8、幼儿园益智游戏《七巧板》中班区域活动教案
材料:
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的想象》,“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操作材料④。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七巧板(操作材料④),尝试拼摆、组合平面几何图形创造出不同的图形、图案,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拼图的乐趣。
2.请幼儿阅读《我的想象》第 28 页,大胆尝试用七巧板进行拼摆,可以拼图形,如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拼成梯形,也可以依照范例拼图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并为自己的作品命名。
3.鼓励幼儿创新七巧板的玩法。例如:在观察、比较七巧板形状、颜色的基础上,尝试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9、幼儿园区域活动《配对游戏》中班益智游戏教案
材料:
各种带数字的物品的卡片,服装的标签鞋码等卡片,儿童响声玩具,小星星。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根据所提供的物品的卡片迅速找出相应的数字,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2.鼓励幼儿合作玩游戏,一个幼儿出示物品卡片,另一个幼儿快速找出相应的价格标签或者数量卡片。
3 为増加游戏的趣味性,也可以 3 人或者多人玩游戏,中间放一个有响声的小玩具作为抢答器,一个幼儿举牌,其他幼儿抢答,谁先按响小玩具谁答题,答对得 1 颗小星星,谁得的星星多谁获胜。
10、幼儿园中班益智游戏教案《记忆对对碰目标》
目的
1.知道一样或者互补图案的盖子可以碰在一起。
2.能够迅速记忆相同图案的位置,根据记忆翻盖子。
3.体验记忆游戏的乐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材料投放
游戏木质底座一个、盖子 16 个、游戏卡片 10 张(双面)、10s 沙漏一个。
玩法及指导建议
1.游戏开始,将游戏卡放置到底座上,用沙漏开始计时,幼儿开始记忆图片,直到沙漏中的沙漏完 2 次,用盖子将所有图片盖上。
2.幼儿根据之前的记忆一次揭开 2 个盖子,如果两张图片一样或者互补, 就获得两个盖子,如果两张图片不一样或者不互补,那就将盖子重新盖上,由另一幼儿揭盖子,轮流揭盖子,直到全被图片被配对完。
3.游戏卡片可以自制,根据主题绘制相关内容。
11、幼儿园益智活动《找朋友》中班游戏教案
材料:
扑克牌 1 副(去掉“J”、“Q”、“K"、大小王,剩下“A"-10 的牌,共 40 张,“A”代 1),小台历 2~3 个。
玩法与建议:
1.指导幼儿快速找出 1-10 的数字的相邻数,巩固数的概念。
2.组织幼儿玩“纸牌找朋友”游戏。
(1)将牌背面向上,洗好牌,两个幼儿轮流摸牌,每人摸 5 张。一个幼儿先出一张牌, 另一个幼儿出这张牌的相邻数牌。例如:一个幼儿出“6”,另一个幼儿手中有 5“7”,就可以出;如果“5”和“7“都有,可以两张牌同时出,但是要选择其中一张牌放在上面。先出牌的幼儿接着出最上面一张牌的相邻数。双方轮流出牌,若一方没有合适的牌出,则双方再次摸牌,将手中的牌补齐 5 张,然后继续出牌。
(2)幼儿初次游戏时可减少纸牌的数量,如只选择牌面为 1-5 的纸牌,待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再逐渐增加纸牌数量,提高游戏难度。
(3)收集台历,将台历上的画面用彩色纸住,剪成 3 份,分别写上 1-10 的数字(如图),引导幼儿翻页寻找中间数字的相邻数。
12、幼儿园益智游戏《翻牌》中班区域活动教案
材料:
方形卡片若干,青岛名优产品和名胜古迹的小图片若干。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用翻牌的方式记忆青岛的名优产品和名胜古迹的位置,进一步了解青岛名优产品和名胜古迹。
教师与幼儿共同将名优产品和名胜古迹的小图片粘贴在方形卡片上制成牌。游戏时,幼儿两人一组,一人翻牌,另一人记忆。翻牌的幼儿任意取出 4-5 张牌,图片朝上放在桌上, 摆成一排,请同伴记忆牌的位置及图片的内容,把牌按原位置正面朝下放在桌上,请记忆的幼儿猜其中一张牌是什么内容,猜对了便可以取走此牌,然后双方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直到所有牌被取走,谁拿到的牌数量多谁获胜。提示幼儿可先从 4 张牌玩起,逐渐增加到8 张,摆放的方式也可以从一增加到两排。
13、幼儿园益智游戏《纸的另一半》中班游戏教案反思
材料:
自制“百宝箱”,“幼儿学习材料”一操作材料⑧。
玩法与建议:
1.启发幼儿根据纸的特征找出相匹配的两半,合成完整的纸卡。
2.指导幼儿使用操作材料⑧玩“配对”游戏,根据纸的特征找出另一半半,合成完整的纸卡 。
3.在幼儿熟练掌握“配对”游戏的基础上,组织幼儿玩“摸箱”游戏。
玩法:将所有的配对纸卡整理岀来,一组放在桌面上,一组放在“百宝箱”里。请一个幼儿手伸到“百宝箱” 中摸一张纸卡,用语言描述摸到的纸卡是什么样的(滑滑的、厚厚的、有条纹的……),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猜测这是什么纸。幼儿将摸到的纸卡取出来,验证其他幼儿的猜测是否正确,从摆放在桌面上的一组纸卡中找到另—半。
4.开始可以投放少量纸卡,在幼儿认识更多的纸后,再添加更多的纸卡 。
教学反思:
整节课注重了每个孩子的参与、尝试。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很高,积极主动,表现出很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老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主探索范围,幼儿充分的体验了自主乐趣。在摆放教具(纸箱)布局要恰当,预防幼儿在活动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