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课教案《慢吞吞的小熊》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语言课教案《慢吞吞的小熊》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小熊的性格特点。
2.情感目标: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能找到发挥作用的地方。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压路机工作的情景或看过有关的图片。
2.玩具熊一个,故事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出示玩具熊,用很慢的语速向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们好!;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很高兴见到你们。(慢慢地退下)提问:这是谁?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熊?(幼儿可自由讲述)最后把话题引到"慢"字上来,并引出故事。
二、老师讲述第一遍故事
(一)教师讲述故事时,注意模仿小熊说话时要很夸张地放慢速度,给幼儿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主要讲了哪个小动物?
三、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一)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熊先后找了哪几样工作?
请幼儿学着做一做,老师讲故事中小熊干过的工作,幼儿就变换动作。
2.为什么小熊开始找的几样工作都不满意,后来找的压路机司机的工作又很满意呢?(让幼儿讨论后回答)
3.小熊是一只怎样的小熊?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填充的方式再讲一遍故事,让幼儿说出部分内容。如:那年夏天,小熊决定开个。等他把冰淇淋做出来,早已是的冬天了。要求幼儿说出画线部分的内容,引导幼儿模仿小熊一字一顿的说话方式。
五、结束活动:续编故事提问:为什么小熊把开压路机这份工作做得很好?除了开压路机,还有什么工作也适合小熊干,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编故事。
在这个环节中,只要幼儿把这种需要认真、仔细而不必太受时间约束得工作说出即可,如清洁工、割草、油漆匠等。
活动延伸延伸至表演区,小朋友利用头饰和其他物品进行故事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故事《慢吞吞的小熊》
小熊是个慢性子,做事实在慢得不得了,同样的一件事,别人早就做完了,但是他还没有开始呢!小熊讲话也慢得让人受不了,听的人恨不得帮他一口气讲完。
那年夏天,小熊决定开个冰淇淋店。可是,等他把冰淇淋做出来时,早已是大雪飘飘的冬天了,根本没有人要买冰淇淋吃。
小熊想干脆趁着天冷,开个围巾店。唉,等他织好一条围巾,天气早已热死人了,谁还围围巾呢?
小熊开不了店,就打算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噢,我......去......当......节......目......主....持......人吧!""现.......在......播......放......晚......间......新......闻"。原来只有半小时的新闻,他竟然播到半夜才播完,人们只好上床睡觉。
经过几次失败,小熊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事,就到处请教别人。爱开玩笑的小兔说:"这还不简单!你去当火车司机好啦!"哪里知道,小熊开的火车就像蜗牛一样,慢慢向前爬。乘客急坏了:"喂!开快点,我们要迟到啦!这哪儿是火车,简直是牛车吗。"小熊连续找了好几次工作,一直都不满意,心里十分难过。
最后,小猴终于想出了一个全世界最聪明的主意:"你可以去开压路机嘛!"小熊现在是一名很称职的压路机司机了,他天天开着巨大的机器,慢吞吞地向前,再慢吞吞地向后,把马路压得平平的。
小熊碰到谁都会快乐地说:"我......爱......这......份......工......作。"
活动反思:
活动环节还是很合理的,我的提问也是紧追孩子,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幼儿的理解分析能力还不够,同时应该准备动画让幼儿观看,这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可以让幼儿以表演的形式来理解这一课题,这样效果应该会更好。
总得来说,这节课目标还是达到了,小朋友们在操作的过程中非常热情。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快乐感、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情感交流需要、积累各种丰富经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地完善自己,上好每节课。
2、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熊的尾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讲述小熊从羡慕别人尾巴到喜欢自己尾巴的过程,并尝试用"要是…就…"句式连贯表述。
2、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语言表达与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中的童趣。
3、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喜欢自己、欣赏自己是非常快乐的。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PPT 、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尾巴,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猴子的尾巴图片:这会是谁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尾巴可以干什么?
小结:猴子的尾巴细细长长的,可以爬树。
2、教师:这又是谁的尾巴?小松鼠的尾巴长的怎么样?它的尾巴能干什么?
小结:松鼠的尾巴大大的,可以挡雨。
3、教师:有一位动物,它的尾巴又短又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会是谁呢?原来是--小熊。
二、观察讲述,学习句式"要是我有……的尾巴,就可以用尾巴……"。
(一)观察讲述,理解故事前半段
1、小熊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小熊一会打滚,一会翻跟头,一会学倒立。妈妈看到小熊这么能干,心里很高兴就夸起了小熊,还为小熊鼓鼓掌呢。
提问:妈妈觉得小熊怎么样?
2、小熊出门看到了谁?狐狸有什么样的尾巴?它在干什么?(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小熊的尾巴会扫地吗?小熊会怎么想的?
播放PPT(小熊想,要是我也有毛茸茸的大尾巴,就能用尾巴扫地了。)小熊是怎么想的?(个人--集体)
3、小熊接着往前走又看到了谁?小猪们在干什么?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小熊看到了会怎么想?(要是我有细细弯弯的尾巴,就能用尾巴拉钩了。)(引导幼儿用要是……就……来表述)
4、接下来小熊还看到了谁?他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尾巴在做什么事情?小熊看见了会怎么想?请你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5、教师:小熊看到小动物有各种各样的尾巴真羡慕,小熊多想有这样的尾巴啊,怎样才能有这样的尾巴呢?我们一起来帮他想想办法吧。
三、做尾巴操,理解故事后半段
1、教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小熊也想了一个妙计就是做尾巴操。想不想看小熊做尾巴操?
2、教师示范小熊的尾巴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
看看小熊长出了尾巴吗?他长出了谁的尾巴?可是小熊还想再长尾巴,我们也和小熊一起做尾巴操帮它快快长尾巴!瞧,小熊心情怎么样?(开心得合不拢嘴)
3、小熊玩起了他的长尾巴,他一会儿抱抱尾巴,一会儿扭着屁股晃着尾巴走动,一会儿又转着圈跳舞,快活极了。可是不久以后,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
4、原来长尾巴给小熊带来了许多不方便。那怎么办呢?想想刚才尾巴是怎么长出来的?
5、 一起做相反的尾巴操。怎么做?(尾巴夹一夹、尾巴缩一缩、尾巴小小小)尾巴恢复原状了吗?咱们用力做。尾巴终于缩回去了,小熊的尾巴又恢复了原样,看,现在又可以玩什么了?(妈妈说:这才是你可爱的尾巴。小熊说:是啊,我最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小熊最喜欢谁的尾巴?为什么?
6、师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自己的尾巴才是最好的。
四、完整欣赏故事
1、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熊的尾巴》,咱们一起来听一听、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2、谈话:你最喜欢自己的什么本领?
3、小结:我们小朋友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要羡慕别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比较具有教育价值,适合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幼儿也能比较积极地参与活动。整个活动我力求创设一个让孩子们敢说、想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孩子们在活动的状态也是非常好。
3、中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小熊的尾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理解、学会说:毛茸茸、细细卷卷……这几个词语。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理解小熊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知道做自己是最棒的。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PPT 、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尾巴,激发幼儿兴趣。
1.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2.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
3.有一位动物,它的尾巴又短又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会是谁呢?原来是--小熊:小熊有一条什么样的尾巴?
二、看图片,理解故事(一)观察讲述,理解故事前半段
1. 小熊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看小熊在玩什么?他玩得怎么样?你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妈妈会怎么说?
(倒立、翻跟斗,还会骨碌碌地打滚呢。妈妈夸他做得好,还使劲地鼓掌呢。)
2. 小熊出门看到了谁?狐狸在干什么?狐狸有什么样的尾巴?小熊的尾巴会扫地吗?小熊会怎么想的?
(小熊想,要是我也有毛茸茸的大尾巴,就能用尾巴扫地了。)听清楚了吗?小熊是怎么想的?
3. 他又看到了小猪,小猪在干什么?为什么小猪的尾巴会玩拉勾勾的游戏,小猪的尾巴长什么样?小熊看到了,会怎么想呢?(要是我也有细细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玩拉勾勾的游戏了。)
4. 小熊还看到了谁?他们有怎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事情?小熊会怎么想?(要是我也有大大有力的尾巴,能用尾巴玩皮球了;要是我也有长长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拎包了。)
5. 小熊看到了真羡慕呀,他也想有这样的尾巴。讨论:咱们一起给小熊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实现他的愿望?
(二)做尾巴操,理解故事后半段
1. 小熊想了一条妙计--做尾巴操。小熊为什么要做尾巴操?
(小熊对自己说:我的尾巴要再长大点儿,再有力点儿。)教师表演小熊的尾巴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
小熊是怎么做尾巴操的?(点击画面:长出狐狸的尾巴)做了尾巴操,小熊的尾巴怎么样了?真的长出了谁的尾巴?他的心情怎样?
我们陪小熊一起做尾巴操好不好?(点击画面:长出松鼠的尾巴)瞧,长出了松鼠的尾巴,他还想长出谁的尾巴?那我们再做尾巴操的时候,动作要有力,声音也要响亮有力。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小熊又长出了小蛇和小猪的尾巴,瞧,小熊高兴得怎么样呀?(合不拢嘴)
2.小熊玩起了他的长尾巴,看它是样玩的?(他一会儿抱抱尾巴,一会儿扭着屁股晃着尾巴走动,一会儿又转着圈跳舞,快活极了。)
3. 可是不久以后,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看下去就明白了。
4. 谁看明白了?原来长尾巴给小熊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有哪些不方便?那怎么办呢?想想刚才尾巴是怎么长出来的?
5. 一起做相反的尾巴操。怎么做?(尾巴夹一夹、尾巴缩一缩、尾巴小小小)尾巴恢复原状了吗?咱们用力做。尾巴终于缩回去了,小熊的尾巴又恢复了原样,看,现在又可以玩什么了,还可以做什么?妈妈会对小熊说什么?你们想对小熊说什么?(PPT 妈妈说:这才是你可爱的尾巴。小熊说:是啊,我最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小熊最喜欢谁的尾巴?为什么?师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自己的尾巴才是最好的。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熊的尾巴》,咱们一起来听一听、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2.谈话:小熊最喜欢自己的尾巴,那么你们最喜欢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比较具有教育价值,适合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幼儿也能比较积极地参与活动。整个活动我力求创设一个让孩子们敢说、想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孩子们在活动的状态也是非常好。整个活动效果不错。
4、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慢吞吞的压路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压路机行动缓慢的特点。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压路机、大卡车、小汽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说说不同。
1、出示压路机、大卡车、小汽车的图片。你们知道这三辆车的名字吗?
2、这三种车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二、完整欣赏故事。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倾听故事一遍。
2、压路机在马路上挡住了谁的路?它们是怎么说的?
3、大卡车、小汽车遇到了什么麻烦?
4、谁帮助它们解决了困难?
5、大卡车、小汽车这一次对压路机说了什么?
6、为什么压路机快不起来?
7、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车有不同的用途:压路机为了压平路面,所以才需要慢慢地开,而大卡车、小汽车要运货送人,所以要快快地开。
三、表演故事。
1、你能用身体动作来学一学,慢吞吞的压路机吗?
2、跟着录音故事,幼儿按意愿分角色进行表演。
附:慢吞吞的压路机
压路机又大又笨,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大卡车赶上来说:“别挡路,别挡路!”小轿车从后面赶上来说:“让开,让开!”
一会儿,压路机看见大卡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停了下来,边擦汗边叹气,小轿车也冒着热气停在那里叹气。
压路机知道,路不平,汽车开不动,压路机就慢慢地走着,使劲地把路压平了。
一会儿,大卡车从后面赶上来,朝压路机点点头:“谢谢!”小轿车也从后面赶上来,说:“对不起,我不该笑话你!”
压路机笑了。它还是慢吞吞地走着。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5、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熊过桥的过程,进而感知诗歌内容;
2. 学习诗歌,了解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有过桥的经验,课件,搭"小桥",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引导幼儿有秩序地依次走过"小桥"进入活动室.
2. 你刚刚过小桥时有什么感觉?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桥?
二. 理解图意(逐幅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逐一讲解诗歌)
1. 小朋友看看这条河上架着一座什么桥?小竹桥走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呢?
2.今天小熊来过桥了,小熊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的心里怎么样?
3.被谁看见了?它们会怎么说呢?
4.小熊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有人来帮帮小熊就好了,你们愿意帮它吗?怎么帮它?
5.我们看谁会来帮它了,原来是小鲤鱼.小鲤鱼不能扶它,只能鼓励它.
6.看,小熊怎么样了?它过了桥心里怎么样?“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小鲤鱼也很高兴,乐得尾巴摇.
三.完整欣赏诗歌(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诗歌)提问:
1.小熊开始过桥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它害怕时,有谁看见了,它们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3.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了?
四.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打开操作卡,边看图边朗诵诗歌)提问:
1.诗歌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你们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
小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刚才你们过小桥时就很勇敢,勇敢的孩子们,跟着我一起来学学小熊过桥吧!
《小熊过桥》活动反思:
《小熊过桥》这首儿歌幼儿很喜欢,与以往的儿歌有所不同。在以往的儿歌教学中,儿歌简短、朗朗上口,便于幼儿学习。但今天学习的这首儿歌《小熊过桥》内容比较多,较长。因此,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理解儿歌。我在活动一开始就带领幼儿过小桥,让幼儿自己体验过小桥的心情。提出问题:刚才你们在过小桥时心情怎么样的?今天有只小熊也要来过一过小竹桥,猜猜小熊过桥会碰到什么事情呢?提出悬念。根据幼儿回答播放课件:对于"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画面上对应出现:一只乌鸦边飞边叫,桥下的流水露出了咧嘴笑的笑容,又形象又富有情趣。在针对儿歌的最后一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画面上出现了回头笑嘻嘻的小熊,半钻进水不停摇着尾巴的鲤鱼,再配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幼儿陶醉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插上了想象翅膀。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不事事依赖别人。
本次活动我准备了课件,让幼儿有直观的感受,但由于儿歌比较长,幼儿的在念了几遍以后,对儿歌的兴趣就减弱了,部分幼儿根本就不跟着念,我觉得应该结合课件请幼儿给每句儿歌自己配上具体的动作,引导孩子变动作边表演。在动作的提示下逐步的掌握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的兴趣会高一些,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锻炼。
6、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慢吞吞的小熊》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小熊的性格特点。
2.情感目标: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能找到发挥作用的地方。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压路机工作的情景或看过有关的图片。
2.玩具熊一个,故事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出示玩具熊,用很慢的语速向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们好!;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很高兴见到你们。(慢慢地退下)提问:这是谁?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熊?(幼儿可自由讲述)最后把话题引到"慢"字上来,并引出故事。
二、老师讲述第一遍故事
(一)教师讲述故事时,注意模仿小熊说话时要很夸张地放慢速度,给幼儿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主要讲了哪个小动物?
三、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一)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熊先后找了哪几样工作?
请幼儿学着做一做,老师讲故事中小熊干过的工作,幼儿就变换动作。
2.为什么小熊开始找的几样工作都不满意,后来找的压路机司机的工作又很满意呢?(让幼儿讨论后回答)
3.小熊是一只怎样的小熊?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填充的方式再讲一遍故事,让幼儿说出部分内容。如:那年夏天,小熊决定开个。等他把冰淇淋做出来,早已是的冬天了。要求幼儿说出画线部分的内容,引导幼儿模仿小熊一字一顿的说话方式。
五、结束活动:续编故事提问:为什么小熊把开压路机这份工作做得很好?除了开压路机,还有什么工作也适合小熊干,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编故事。
在这个环节中,只要幼儿把这种需要认真、仔细而不必太受时间约束得工作说出即可,如清洁工、割草、油漆匠等。
活动延伸延伸至表演区,小朋友利用头饰和其他物品进行故事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故事《慢吞吞的小熊》
小熊是个慢性子,做事实在慢得不得了,同样的一件事,别人早就做完了,但是他还没有开始呢!小熊讲话也慢得让人受不了,听的人恨不得帮他一口气讲完。
那年夏天,小熊决定开个冰淇淋店。可是,等他把冰淇淋做出来时,早已是大雪飘飘的冬天了,根本没有人要买冰淇淋吃。
小熊想干脆趁着天冷,开个围巾店。唉,等他织好一条围巾,天气早已热死人了,谁还围围巾呢?
小熊开不了店,就打算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噢,我......去......当......节......目......主....持......人吧!""现.......在......播......放......晚......间......新......闻"。原来只有半小时的新闻,他竟然播到半夜才播完,人们只好上床睡觉。
经过几次失败,小熊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事,就到处请教别人。爱开玩笑的小兔说:"这还不简单!你去当火车司机好啦!"哪里知道,小熊开的火车就像蜗牛一样,慢慢向前爬。乘客急坏了:"喂!开快点,我们要迟到啦!这哪儿是火车,简直是牛车吗。"小熊连续找了好几次工作,一直都不满意,心里十分难过。
最后,小猴终于想出了一个全世界最聪明的主意:"你可以去开压路机嘛!"小熊现在是一名很称职的压路机司机了,他天天开着巨大的机器,慢吞吞地向前,再慢吞吞地向后,把马路压得平平的。
小熊碰到谁都会快乐地说:"我......爱......这......份......工......作。"
活动反思:
活动环节还是很合理的,我的提问也是紧追孩子,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幼儿的理解分析能力还不够,同时应该准备动画让幼儿观看,这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可以让幼儿以表演的形式来理解这一课题,这样效果应该会更好。
总得来说,这节课目标还是达到了,小朋友们在操作的过程中非常热情。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快乐感、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情感交流需要、积累各种丰富经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地完善自己,上好每节课。
7、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熊的尾巴》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语言表达与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中的童趣。
3、体会小熊从羡慕别人的尾巴到喜欢自己的尾巴的情感经历。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讲述故事
1、播放课件(一),引导幼儿观察
(1)猜一猜游戏--这是谁的尾巴?(猴子--松鼠--引出小熊的尾巴)
老师:这是谁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猴子有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会爬树,还会摘香蕉,真灵活!
老师:这是谁的尾巴?松鼠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松鼠有一天大大的尾巴,能保暖,还能......真有趣。
老师:有一个动物朋友,他的尾巴有短又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你们知道是谁吗?我给你们看一点点,原来是小熊。小熊有条小小短短的尾巴,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看小熊在干什么?
2、播放课件(二)引导幼儿观察
(1)结合故事提问:
一天,小熊出门去玩,看见了谁?狐狸在干什么?
用什么扫地?小熊见了会怎么想?
学说:要是我有毛绒绒的大尾巴,就能用尾巴扫地了。
(2)小熊继续往前走,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小猪在干什么?用什么拔河?小熊见了又会怎样想?
学说:要是我有细细弯弯的尾巴就能拔河了。
(3)小熊走呀走,又看到了谁? 它们有怎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事情?小熊见了又会怎样想?
二、引出尾巴操,学做尾巴操
师:1、小熊看到朋友们各种各样的尾巴真羡慕。
小熊也想有这样的尾巴,怎么办呢?大家来帮他想想办法。
2、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小熊也想了条妙计,引出尾巴操,教师示范。
3、播放课件
尾巴操有用吗?看看他长出了谁的尾巴?小熊还想长,我们一起来帮他。
【播放音乐,师幼一起做尾巴操。】
4、播放课件
小熊长出了新尾巴,好高兴呀。你们看它在做什么?
(甩尾巴、抱尾巴、扭晃尾巴)
5、播放课件
可是不久,小熊就不高兴了,为什么呀?谁来猜猜?
原来长尾巴给小熊带来了许多不便,哪里不方便呢,谁看出来了?
(睡觉--尾巴拖到床下,洗澡--尾巴放不下,水溢出来,出门--夹尾巴)
【点击睡觉、洗澡、出门的画面,直观理解长尾巴带来的不便】
6、小熊想要自己的尾巴,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做出相反的尾巴操,教师先示范。
7、播放课件
小熊妈妈说:"还是自己的尾巴好。"
教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熊的尾巴》 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听这个故事吧。
8、教师复述故事
完整播放PPT
三、活动延伸
你最喜欢你身体的哪个地方?为什么?
一、活动设计意图:
小动物的"尾巴"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并且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比如猴子的尾巴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孩子们都能联想到它的长尾巴能挂在树上;当说到松鼠的尾巴时孩子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尾巴这样一条主线,讲述了小熊从羡慕别人的尾巴开始到自己长出长尾巴,最后发现还是自己的尾巴最好了。孩子们能够在活动锻炼了语言、情感上也得到了升华。
二、活动方案及修改意见:
中班:小熊的尾巴(重点领域:语言)
第一研
活动目标:
1. 观察、讲述小熊从羡慕别人尾巴到喜欢自己尾巴的过程。
2. 理解小熊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知道做自己是最棒的。
活动准备:
PPT 、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尾巴,激发幼儿兴趣。
1.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2.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
3.有一位动物,它的尾巴又短又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会是谁呢?原来是--小熊:小熊有一条什么样的尾巴?
二、看图片,理解故事
(一)观察讲述,理解故事前半段
1. 小熊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看小熊在玩什么?他玩得怎么样?你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妈妈会怎么说?
(倒立、翻跟斗,还会骨碌碌地打滚呢。妈妈夸他做得好,还使劲地鼓掌呢。)
2. 小熊出门看到了谁?狐狸在干什么?狐狸有什么样的尾巴?小熊的尾巴会扫地吗?小熊会怎么想的?
播放PPT(小熊想,要是我也有毛茸茸的大尾巴,就能用尾巴扫地了。)听清楚了吗?小熊是怎么想的?
3. 他又看到了小猪,小猪在干什么?为什么小猪的尾巴会玩拉勾勾的游戏,小猪的尾巴长什么样?小熊看到了,会怎么想呢?(要是我也有细细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玩拉勾勾的游戏了。)
4. 小熊还看到了谁?他们有怎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事情?小熊会怎么想?(要是我也有大大有力的尾巴,能用尾巴玩皮球了;要是我也有长长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拎包了。)
5. 小熊看到了真羡慕呀,他也想有这样的尾巴。讨论:咱们一起给小熊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实现他的愿望?
(二)做尾巴操,理解故事后半段
1. 小熊想了一条妙计--做尾巴操。小熊为什么要做尾巴操?
(小熊对自己说:我的尾巴要再长大点儿,再有力点儿。)
教师表演小熊的尾巴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
小熊是怎么做尾巴操的?(点击画面:长出狐狸的尾巴)做了尾巴操,小熊的尾巴怎么样了?真的长出了谁的尾巴?他的心情怎样?
我们陪小熊一起做尾巴操好不好?(点击画面:长出松鼠的尾巴)瞧,长出了松鼠的尾巴,他还想长出谁的尾巴?那我们再做尾巴操的时候,动作要有力,声音也要响亮有力。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小熊又长出了小蛇和小猪的尾巴,瞧,小熊高兴得怎么样呀?(合不拢嘴)
2.小熊玩起了他的长尾巴,看它是样玩的?(他一会儿抱抱尾巴,一会儿扭着屁股晃着尾巴走动,一会儿又转着圈跳舞,快活极了。)
3. 可是不久以后,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看下去就明白了。
4. 谁看明白了?原来长尾巴给小熊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有哪些不方便?那怎么办呢?想想刚才尾巴是怎么长出来的?
5. 一起做相反的尾巴操。怎么做?(尾巴夹一夹、尾巴缩一缩、尾巴小小小)尾巴恢复原状了吗?咱们用力做。尾巴终于缩回去了,小熊的尾巴又恢复了原样,看,现在又可以玩什么了,还可以做什么?妈妈会对小熊说什么?你们想对小熊说什么?(PPT妈妈说:这才是你可爱的尾巴。小熊说:是啊,我最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小熊最喜欢谁的尾巴?为什么?师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自己的尾巴才是最好的。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熊的尾巴》,咱们一起来听一听、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2.谈话:小熊最喜欢自己的尾巴,那么你们最喜欢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
第一次讨论意见、建议:
1.目标过于简单,体现不出课题的重点,应该突出中班语言教学的重点,学会使用XXXX的句式,进一步丰富语言课的内容。
2. 在第一个环节中,提问的时间过长,将问题简练,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小结。
中班:小熊的尾巴(重点领域:语言)
执教:戚慧芳
第二研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句式:"XXXXX的尾巴能XXX,多好呀!"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理解小熊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知道做自己是最棒的。
活动准备:
PPT 、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尾巴,激发幼儿兴趣。
1.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2.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
3.有一位动物,它的尾巴又短又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会是谁呢?原来是--小熊:小熊有一条什么样的尾巴?
二、看图片,理解故事
(一)观察讲述,理解故事前半段
1. 小熊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看小熊在玩什么?他玩得怎么样?你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妈妈会怎么说?
(倒立、翻跟斗,还会骨碌碌地打滚呢。妈妈夸他做得好,还使劲地鼓掌呢。)
2. 小熊出门看到了谁?狐狸在干什么?狐狸有什么样的尾巴?小熊的尾巴会扫地吗?小熊会怎么想的?
播放PPT(小熊想,要是我也有毛茸茸的大尾巴,就能用尾巴扫地了。)听清楚了吗?小熊是怎么想的?
3. 他又看到了小猪,小猪在干什么?为什么小猪的尾巴会玩拉勾勾的游戏,小猪的尾巴长什么样?小熊看到了,会怎么想呢?(要是我也有细细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玩拉勾勾的游戏了。)
4. 小熊还看到了谁?他们有怎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事情?小熊会怎么想?(要是我也有大大有力的尾巴,能用尾巴玩皮球了;要是我也有长长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拎包了。)
5. 小熊看到了真羡慕呀,他也想有这样的尾巴。讨论:咱们一起给小熊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实现他的愿望?
(二)做尾巴操,理解故事后半段
1. 小熊想了一条妙计--做尾巴操。小熊为什么要做尾巴操?
(小熊对自己说:我的尾巴要再长大点儿,再有力点儿。)
教师表演小熊的尾巴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
小熊是怎么做尾巴操的?(点击画面:长出狐狸的尾巴)做了尾巴操,小熊的尾巴怎么样了?真的长出了谁的尾巴?他的心情怎样?
我们陪小熊一起做尾巴操好不好?(点击画面:长出松鼠的尾巴)瞧,长出了松鼠的尾巴,他还想长出谁的尾巴?那我们再做尾巴操的时候,动作要有力,声音也要响亮有力。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小熊又长出了小蛇和小猪的尾巴,瞧,小熊高兴得怎么样呀?(合不拢嘴)
2.小熊玩起了他的长尾巴,看它是样玩的?(他一会儿抱抱尾巴,一会儿扭着屁股晃着尾巴走动,一会儿又转着圈跳舞,快活极了。)
3. 可是不久以后,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看下去就明白了。
4. 谁看明白了?原来长尾巴给小熊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有哪些不方便?那怎么办呢?想想刚才尾巴是怎么长出来的?
5. 一起做相反的尾巴操。怎么做?(尾巴夹一夹、尾巴缩一缩、尾巴小小小)尾巴恢复原状了吗?咱们用力做。尾巴终于缩回去了,小熊的尾巴又恢复了原样,看,现在又可以玩什么了,还可以做什么?妈妈会对小熊说什么?你们想对小熊说什么?(PPT妈妈说:这才是你可爱的尾巴。小熊说:是啊,我最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小熊最喜欢谁的尾巴?为什么?师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自己的尾巴才是最好的。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熊的尾巴》,咱们一起来听一听、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2.谈话:小熊最喜欢自己的尾巴,那么你们最喜欢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
第二次讨论意见、建议:
1.在学习句式时,可以让幼儿自我创编动作,体现出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一边说一边做还能帮助幼儿记忆。
2.在请一个幼儿完整表演小熊玩尾巴前,可以先让个别幼儿在回答时将动作表现出来,便于该幼儿进行整合性的表扬。
中班:小熊的尾巴(重点领域:语言)
执教:吴忠艺
第三研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句式:"XXXXX的尾巴能XXX,多好呀!"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理解小熊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知道做自己是最棒的。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尾巴,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尾巴"的游戏。猜猜这是谁的尾巴?猴子的尾巴长得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
2.师:这又是谁的尾巴?小松鼠的尾巴长得什么样的?
3.师:这又会是谁呢?原来是小熊。小熊的尾巴长得什么样的?它看上去真可爱,我们来和它打个招呼吧。
二、看图片,理解故事
(一)观察讲述,理解故事前半段
1. 师:小熊非常健康活泼,看它在干什么?(倒立、翻跟斗,骨碌碌地打滚)他玩得怎么样?妈妈夸它做得好,给它鼓掌呢,我们也来夸夸它。
2. 师:可是,小熊有一件事不满意,那就是尾巴,它的尾巴太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什么都干不了。小熊出门看到了狐狸。狐狸在干什么?它在用尾巴扫地呢,它的尾巴什么样的?对了,狐狸毛茸茸的尾巴能扫地,一起来学一学。猜猜小熊看见了会怎么想?教师示范(小熊想:狐狸毛茸茸的尾巴能扫地,多好呀!)
3. 他又看到了谁?小猪在干什么?用尾巴拉勾勾呢,一起来学一学。它的尾巴什么样的?细细卷卷的。小熊看到了小猪,会怎么想呢?(小猪细细卷卷的尾巴能拉钩钩,多好呀!)
4. 接下来小熊还看到了谁?他们都在干什么?猜猜小熊会怎么想?(松鼠大大的尾巴能玩皮球,多好呀!小蛇细细长长的尾巴能拎包,多好呀!)
5. 小熊看到了真羡慕呀,它对自己说:我的尾巴要再长大点儿,再有力点儿。讨论:咱们一起给小熊想想办法。
(二)做尾巴操,理解故事后半段
1.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小熊也想了一条妙计,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尾巴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
小熊长出了谁的尾巴?狐狸。他的心情怎样?
2.师:我们陪小熊一起做尾巴操好不好?它长出了松鼠的尾巴。小熊还想长,那我们这次的动作要有力,声音也要响亮。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小熊又长出了小蛇和小猪的尾巴,瞧,小熊高兴得怎么样呀?(合不拢嘴)学一学,那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让你笑得合不拢嘴的事情呢?(幼儿讨论)
3.小熊玩起了他的长尾巴,看它是怎么玩的?(他一会儿抱抱尾巴,一会儿扭着屁股晃着尾巴走动,一会儿又转着圈跳舞,快活极了。)我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做小熊学一学这些动作。
4.可是不久以后,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谁来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5.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无声阅读)
小结:原来长尾巴给小熊带来了许多不方便(走路不方便、睡觉不方便、洗澡不方便)。
6. 小熊开始怀念自己的小尾巴,它发出命令:尾巴,恢复原状!,可是尾巴不听命令。对了,可以做相反操,怎么做?(尾巴翘一翘、尾巴缩一缩、尾巴短短短)看,尾巴恢复原状了吗?咱们用力做。尾巴终于缩回去了,小熊的尾巴又恢复了原样。妈妈说:这才是你可爱的尾巴。小熊说:是啊,我最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小熊最喜欢谁的尾巴?为什么?师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自己的尾巴才是最好的。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接下来我们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小熊的尾巴》,可以一边听一边学着说一说,动一动。
2.谈话:小熊最喜欢自己的尾巴,那么你们最喜欢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
教学材料
故事《小熊的尾巴》
小熊非常健康活泼,它能倒立、翻跟斗,还会骨碌碌地打滚呢。妈妈夸她做得好,还使劲地鼓掌呢。
可是,小熊有一件事不满意,那就是尾巴。小熊的尾巴太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什么都干不了。狐狸毛茸茸的尾巴能扫地,多好呀!小猪细细卷卷的尾巴能拉钩钩,多好呀!松鼠大大的尾巴能玩皮球,多好呀!小蛇细细长长的尾巴能拎包,多好呀!"我的尾巴要再长大点儿,再有力点儿。"小熊对自己说。小熊开始做尾巴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这下还真成功啦!小熊的屁股上真得长出一段又大又长、又有力的尾巴。"哇,太好了。我长出狐狸的尾巴了!"小熊可高兴啦。小熊继续做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屁股上的尾巴继续长。"噌噌"地长…….。"哇,太好了。我长出松鼠的尾巴了!"小熊高兴得合不拢嘴。小熊又继续做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屁股上的尾巴继续长。"噌噌"地长……。"哇,太好了。我长出蛇的尾巴了!小熊高兴极了。小熊继续做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这样一来,尾巴不停地长着。 "噌噌"地长….。"哇,太好了。我长出猪的尾巴了!小熊非常高兴。小熊玩着他的长尾巴。他一会儿抱抱尾巴,一会儿扭着屁股晃着尾巴走,一会儿又转着圈跳舞,快活极了。可是,还是有点儿不太好。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倒立、翻筋斗、骨碌碌地打滚了。走路不方便。睡觉也不方便。睡觉的时候,光是大尾巴就把床占满了,小熊真不知怎么办才好。他开始怀念自己的小尾巴了。小熊发出了命令:"尾巴,恢复原状!"可是尾巴不听命令。"对了,做相反的操,翘一翘,伸一伸反过来就是翘一翘,缩一缩吧!""尾巴,尾巴缩一缩,尾巴短、短、短 "于是,小熊的尾巴很快就变小了。
小熊的尾巴又恢复了原样。"这才是你可爱的尾巴"。妈妈说。小熊也说:"是啊,我最喜欢我的尾巴了!"
活动反思:
一、作品分析。
《小熊的尾巴》是富有浓浓童趣的一本书,书中的小熊憨态可掬,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动物的"尾巴"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并且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比如猴子的尾巴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孩子们都能联想到它的长尾巴能挂在树上;当说到松鼠的尾巴时孩子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尾巴这样一条主线,讲述了小熊从羡慕别人的尾巴开始到自己长出长尾巴,最后发现还是自己的尾巴最好了。孩子们能够在活动锻炼了语言、情感上也得到了升华。
二、环节设计。
考虑到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活动,如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自己模仿画面中小熊玩尾巴的样子、自己说说小熊的想法,并且集合语言学做尾巴操。就这样在说一说、动一动的语言环境下,我发现每个孩子都乐意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中我还渗透了游戏,比如开始的"猜尾巴"游戏,一方面为了激发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下面的活动进行知识铺垫,在接下来的画面中,孩子们能一看到动物就想象出它的尾巴时什么样有什么本领了。整个活动我力求创设一个让孩子们敢说、想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孩子们在活动的状态也是非常好。
三、重难点把握。
本次活动中我将重点放在了一个知识目标上,让幼儿们学习句式:"XXXXX的尾巴能XXX,多好呀!"这个环节中我是从由简到难的逐步渐进式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句小熊是怎么想的,我进行了示范:"狐狸毛茸茸的尾巴能扫地,多好呀!"在出现第二个小动物时,我开始让幼儿自己说一说,根据图片的提示用以上的句式述说,在出现第三个、第四个小动物,我完全让幼儿在脱离图片提示的状态下,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此环节中效果比较好,大家都能你一句我一句的进行述说,锻炼了幼儿自我组织语句的能力和自我的想象力。
通过这个活动,我也学到了很多。首先,教师在活动前应仔细研磨教材,研读孩子;其次,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师幼间的互动,多倾听、多鼓励孩子的想法。我相信这些收获可以让我以后在设计活动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