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我们的压岁钱》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我们的压岁钱》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
2、通过故事欣赏,知道压岁钱的来历。
3、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压岁钱的故事
2、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
3、音乐:《金蛇狂舞》。
4、丰富幼儿的吉祥话知识。
【活动过程】
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师:很快我们又要过年了,你喜欢过年吗?过年时,人们会做些什么好玩的事呢?
师:恩,你们知道的可真多,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师小结:过年要做这么多事,你觉得过年怎么样?(根据回答灵活小结)
2.看课件,了解过年的来历。
(1)师: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可没有过年这个习惯。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人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为什么呢?答案就在杨老师的故事里,仔细听哦!”
幼儿看课件前半部分,了解人们害怕的原因。
师:原来人们为什么害怕过年啊?小朋友们,你们快帮这些人想想办法,怎么对付这个怪兽吧。
幼儿讨论,发表意见与想法。
(2)继续看课件,了解人们战胜“祟”的故事。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可故事里有个办法比你的更好更简单呢,你想知道么?我们一起来继续看下去。
师:人们用了什么好办法?(压岁钱)
(3)“从那以后,每年过年送压岁钱和收压岁钱的习俗就传了下来,表达了大人们对小孩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当你收到红包时,你应该对他们说什么?(谢谢)还可以说一句祝福的话,谁会说?(祝……)说的真好!
3、游戏《表演故事》
师:杨老师也给我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红包,在你的小椅子下面。拿起来看一看,摇一摇(摸索摸索,说说)。好,现在把它藏起来,藏好哦。
师:我们请一个老师来当怪兽。我们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吧。
大年夜晚上,黑黑的,我们都在睡觉,当我念到“就怕铜钱响叮当”时,你赶紧拿起你的红包对着怪兽使劲的摇,我们一起赶跑它。赶跑后,我们就又可以继续安心睡觉了,想玩吗?
师:天亮啦,我们可以平安过年了,让我们先来向客人老师祝福祝福吧。
课后反思
语言活动最大的目的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比如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是需要孩子在情景中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体会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目标设计为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地复述故事;在情景中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2、大班教案《压岁钱的故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的复述故事。
2、在情景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
3、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红包、一枚消毒后的硬币,红包上写上祝福的话语
2、“压岁钱的故事”课件
3、“祟”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红包,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对吧,我是朱老师,我们来打个招呼吧:小朋友好!幼:朱老师好!
师:我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啊?(出示红包)幼:红包
2、了解习俗,引出故事名称,讲述故事
(1)师:对!红包里面可以装什么?什么时候你会得到红包?(过年),对,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可是为什么每次过年都会得到红包呢?这里面有个好听的故事,想不想听一听啊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叫《压岁钱的故事》,老师开始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这个故事讲的是哪里的事情?
故事里出现了一种什么怪兽?
它住在哪里?
什么时候出现的?
怎么把他赶跑的呢?
回答对了的及时鼓励,错了也不纠正,带着问题听第二遍
(3)看课件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真不错,刚才耳朵灵的小朋友知道了。。。,但是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还有很多没听清楚,我们再来听一次好不好?这次我们边看动画边听,看看谁的眼睛亮耳朵灵,知道怪兽是被什么吓跑的……
师:嗯。。这会小朋友听的可仔细了,但是耳朵是不是都灵了呢,我来考一考小朋友。
(4)边提问边演示边讲述:
高高的山下呀有座什么?
黑黑的夜里啊,传来……(幼儿说)
什么声音呢?我们来学一学
山洞里,……(幼儿说)
住着一只怪兽,叫做(祟)
什么时候出来?对除夕夜里来撒野
吓得……(幼儿说)
大怪兽真奇怪,不怕什么?
就怕什么?还怕什么?
什么是好法宝?
吓得怪兽怎么样?
大小孩,小小孩怎么样?安安心心睡好觉。
新的一年又来到
(举红包)红红的红包
(拿钱)红红的压岁钱
祝福每个小孩子
平安快乐过好年!!
(5)看图复述故事
师:呀小朋友真的很不错,来,我们来试试把这个故事将给客人老师听好不好?听清楚,是用你们的小嘴巴讲故事哦,让客人老师看看,我们小朋友讲得好不好,来,准备了,开始!!
幼:好
师:准备好了吗?(老师准备放课件,指着名称和孩子一起讲)
压岁钱的故事,高高的山下啊,有座小小的村子……(边演示课件边讲述,要求孩子一起说)
小结:所以啊,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你们的压岁钱,就是用来对付怪物“祟”的,祝福你们平安快乐过好年!
3、表演故事,在情境中复述故事
(问下面的老师)小朋友讲的故事好听吗?耶!!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吧!(问一下老师平时是怎么样鼓励自己的)
师:今天朱老师还请来了客人老师——刘老师,她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表演这个故事,小朋友说好不好???(语气要有煽动性),那我来分配一下:我和这边的小朋友当村民子里的小朋友,和刘老师一边的小朋友就当怪兽“祟”,一会我们再换过来,当村子里的小朋站过来,你们有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法宝——红包(拿出红包),(发红包)把里面的钱拿出来,一会我们要边讲故事边表演,还要用钱和红包对付怪兽!当怪兽的小朋友就和刘老师一起做动作,听懂了吗?OK!
老师带幼儿边做动作边一起讲述故事(过程中老师尽量不出声音讲,在幼儿不会讲的时候再大声引导)
交换来一次。
4、读红包祝福语,感受爸爸妈妈的爱意,学说祝福话表达对长辈的谢意
师:好玩吗?压岁钱真的是个好法宝,有了它,我们就再也不怕怪兽了,我的红包都写上了对小朋友祝福语了(随意拿取3-4个红包读一读),每个红包都有呢,一会再让你们老师一个一个读给你们听好吗?你们觉得老师爱不爱你们?那你们觉得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们呢?除了爸爸妈妈给你们红包还有谁会给你们红包啊?他们也很爱你们,那么当你们收到红包的时候,一定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好听的祝福话好吗?说什么好呢?我听听!!不错不错,现在我们先回教室,回家以后一定要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哦!
《压岁钱的故事》课后反思
语言活动是幼儿园中重要的活动形式,它引导着我们的孩子学习倾听,学会表达,学习交流,在实践《纲要》的过程中,语言活动游戏化、生活化成为了我们开展活动的共识,培养想说、敢说、会说、能说的孩子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让语言活动更生动,让孩子学习更快乐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压岁钱的故事》语言活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设计的。
过年是孩子们盼望的事情,过年时,收红包是我们生活中孩子们向往并且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孩子们坦然地享受着成人对自己的付出,却没有思考“为什么他们要给我们发红包?”,孩子们忽视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更忽略了在红包中蕴藏着的家长对自己的爱和祝愿。
语言活动最大的目的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比如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是需要孩子在情景中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体会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目标设计为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地复述故事;在情景中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孩子自身的学习与交流,我认为:语言是在使用中习得的,语言能力也不是老师说,孩子听就能得到发展的,必须真正让孩子参与进来,真正给孩子表达的空间。
在活动开始以出示红包引发兴趣,以探讨“为什么发红包”引出故事,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以孩子倾听故事、看课件学说、完整复述、分组表演等形式逐层深入展开。
在整个过程中,让孩子倾听故事是让孩子在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言中获得关于故事的整体初印象;看课件学说故事则是将故事内容直接以画面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老师语言“留白”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完整看图复述故事是孩子对故事内容的再次吸收;随后的故事表演是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再现,同时,也是孩子对掌握的故事内容的沉淀和再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在最后的探讨中,引导孩子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爱,延伸回忆周围人对自己的爱,并教育孩子在得到别人爱的时候要懂得感谢和回报。
语言活动游戏化、语言活动情景化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教师真正蹲下身子,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给孩子表演和展示的空间,让语言活动更加生动,让孩子的学习更快乐。
3、中班教案《压岁钱的来历》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压岁钱的由来,知道压岁钱的用途。
2.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3.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重点:
1.幼儿了解压岁钱的由来
2.幼儿学会文明礼貌用语
3.幼儿学会围绕话题谈话
4.乐意与同伴交流,并能在集体面前大方谈话
活动难点:
1.幼儿无法识别钱币
2.幼儿在学习压岁钱的由来时要生动讲述
活动准备:
1.关于压岁钱的由来的视频。
2.压岁钱的各种图片。(1元、5元、10元、50元、100元)
3.对压岁钱用途的经验。
活动过程:
1.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的天气有点凉要多穿衣服哦!请问你们今天的心情怎么样呢?
2.热身: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好吗?还记得昨天刚学的儿歌《小金鱼》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识意,呼里游呼里游,游到了小河,一天有一天游到大海里。”小金鱼们都游到大海了吗?
3.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故事,讲一讲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给我们压岁钱呢?《压岁钱的由来》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哦!故事开始“有一年,村里来了一只叫“岁”的怪兽,它很喜欢趁小朋友睡着时默默小朋友的小脑袋,但被它摸过的小朋友都会变笨的哦,于是一位小朋友的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小朋友的枕头底下放一个用红纸包住的东西,里面装有钱,所以怪兽以后再也不敢来了,所以这个用红纸包住的钱就叫做“压岁钱”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吗?”
4.围绕话题,拓展谈话内容: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新年的时候,收到了压岁钱了吗?给压岁钱时要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文明礼貌用语。
老师提问以下问题:小朋友们知道用红纸包住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吗?那只怪兽又叫什么名字呢?你们会把压岁钱存起来吗?为什么你要这样用压岁钱呢?
幼儿自由讨论:通论自己在春节收到了多少压岁钱?怎样去用?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谈论。教师巡视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讨论,不跑题,提醒不参与讨论的幼儿参与讨论。
个别发言:教师邀请幼儿发言,向大家说说自己如何使用压岁钱?教师引导幼儿用类似句型表达:我可以把钱存起来。
5.围绕主题,拓展谈话:
教师提问:除了存起来,你还会用来做什么?说说压岁钱的用途。教师逐渐拓展谈话内容,引出各种用途,如:用压岁钱旅行,去哪里?用压岁钱买东西,买什么?
配对游戏:(游戏法)用老师发给小朋友的教具钱用作压岁钱来买老师手上的玩具,要求小朋友按玩具上的标签用钱。
活动延伸:
根据小朋友对春节的认识,教会幼儿在拿压岁钱时应该说祝福语,并且让幼儿模仿春节收压岁钱的情景,学会文明礼貌用语。
4、中班教案《我的压岁钱》
活动目标:
1、能围绕话题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及感受。
2、让幼儿学会倾听同伴说话,并向同伴学习经验,分享快乐。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红包、钱。
活动过程:
1、出示红包,让幼儿猜猜里面是什么?(压岁钱)
2、教师提问: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压岁钱吗?
是谁给你送的?
你拿到压岁钱以后有什么感受?
3、教师指导幼儿看书,让幼儿观察画面,相互讲述图片中的小朋友用压岁钱做了些什么事情?
4、引导幼儿集体讨论:
请几名幼儿介绍自己得到压岁钱的感受和愿望,并让全班幼儿倾听、分享。
再次提问:你拿到压岁钱是怎么用的?
明年你再次拿到压岁钱,你准备又怎么用?又有何打算?
5、教师小结:鼓励讲述新颖的幼儿,引导幼儿体会大人对自己的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5、中班主题教案《我们的压岁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
2、通过故事欣赏,知道压岁钱的来历。
3、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压岁钱的故事
2、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
3、音乐:《金蛇狂舞》。
4、丰富幼儿的吉祥话知识。
【活动过程】
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师:很快我们又要过年了,你喜欢过年吗?过年时,人们会做些什么好玩的事呢?
师:恩,你们知道的可真多,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师小结:过年要做这么多事,你觉得过年怎么样?(根据回答灵活小结)
2.看课件,了解过年的来历。
(1)师: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可没有过年这个习惯。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人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为什么呢?答案就在杨老师的故事里,仔细听哦!”
幼儿看课件前半部分,了解人们害怕的原因。
师:原来人们为什么害怕过年啊?小朋友们,你们快帮这些人想想办法,怎么对付这个怪兽吧。
幼儿讨论,发表意见与想法。
(2)继续看课件,了解人们战胜“祟”的故事。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可故事里有个办法比你的更好更简单呢,你想知道么?我们一起来继续看下去。
师:人们用了什么好办法?(压岁钱)
(3)“从那以后,每年过年送压岁钱和收压岁钱的习俗就传了下来,表达了大人们对小孩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当你收到红包时,你应该对他们说什么?(谢谢)还可以说一句祝福的话,谁会说?(祝……)说的真好!
3、游戏《表演故事》
师:杨老师也给我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红包,在你的小椅子下面。拿起来看一看,摇一摇(摸索摸索,说说)。好,现在把它藏起来,藏好哦。
师:我们请一个老师来当怪兽。我们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吧。
大年夜晚上,黑黑的,我们都在睡觉,当我念到“就怕铜钱响叮当”时,你赶紧拿起你的红包对着怪兽使劲的摇,我们一起赶跑它。赶跑后,我们就又可以继续安心睡觉了,想玩吗?
师:天亮啦,我们可以平安过年了,让我们先来向客人老师祝福祝福吧。
课后反思
语言活动最大的目的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比如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是需要孩子在情景中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体会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目标设计为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地复述故事;在情景中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6、中班主题节日活动《压岁钱的来历》社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2.了解压岁钱的由来,知道为什么过年的时候,大人都要给孩子压岁钱。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活动难点:了解压岁钱的由来,知道为什么过年的时候,大人都要给孩子压岁钱。
活动准备:
1.挂图1号;《小朋友的书•过春节》;磁带及录音机
2.红色压岁包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一个红色压岁包,问:这是什么?压岁包里面又装了什么?过年的时候小朋友都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过年的时候,大人都要给孩子压岁钱吗?我们来听一个《压岁钱的来历》的故事。
二、幼儿完整倾听故事录音一遍,了解故事情节
三、看挂图,分段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引导幼儿边看挂图,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小结:原来过年给红包是一个传统习俗,是长辈们对我们的爱的表示,是祝福小朋友平安健康!所以一直到现在,人们在过年的时候都要把钱放进红包里,给孩子压岁。
四、幼儿边看《小朋友的书•过春节》第3-5页,边在教室的带领下扥着讲述故事。
活动反思:
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红包的内涵,可以更多地联系实际生活,发掘更多传统文化的价值。
7、大班语言活动示范课教案与教学反思《压岁钱的故事》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的复述故事。
2、在情景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
3、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红包、一枚消毒后的硬币,红包上写上祝福的话语
2、“压岁钱的故事”课件
3、“祟”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红包,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对吧,我是朱老师,我们来打个招呼吧:小朋友好!幼:朱老师好!
师:我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啊?(出示红包)幼:红包
2、了解习俗,引出故事名称,讲述故事
(1)师:对!红包里面可以装什么?什么时候你会得到红包?(过年),对,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可是为什么每次过年都会得到红包呢?这里面有个好听的故事,想不想听一听啊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叫《压岁钱的故事》,老师开始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这个故事讲的是哪里的事情?
故事里出现了一种什么怪兽?
它住在哪里?
什么时候出现的?
怎么把他赶跑的呢?
回答对了的及时鼓励,错了也不纠正,带着问题听第二遍
(3)看课件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真不错,刚才耳朵灵的小朋友知道了。。。,但是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还有很多没听清楚,我们再来听一次好不好?这次我们边看动画边听,看看谁的眼睛亮耳朵灵,知道怪兽是被什么吓跑的……
师:嗯。。这会小朋友听的可仔细了,但是耳朵是不是都灵了呢,我来考一考小朋友。
(4)边提问边演示边讲述:
高高的山下呀有座什么?
黑黑的夜里啊,传来……(幼儿说)
什么声音呢?我们来学一学
山洞里,……(幼儿说)
住着一只怪兽,叫做(祟)
什么时候出来?对除夕夜里来撒野
吓得……(幼儿说)
大怪兽真奇怪,不怕什么?
就怕什么?还怕什么?
什么是好法宝?
吓得怪兽怎么样?
大小孩,小小孩怎么样?安安心心睡好觉。
新的一年又来到
(举红包)红红的红包
(拿钱)红红的压岁钱
祝福每个小孩子
平安快乐过好年!!
(5)看图复述故事
师:呀小朋友真的很不错,来,我们来试试把这个故事将给客人老师听好不好?听清楚,是用你们的小嘴巴讲故事哦,让客人老师看看,我们小朋友讲得好不好,来,准备了,开始!!
幼:好
师:准备好了吗?(老师准备放课件,指着名称和孩子一起讲)
压岁钱的故事,高高的山下啊,有座小小的村子……(边演示课件边讲述,要求孩子一起说)
小结:所以啊,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你们的压岁钱,就是用来对付怪物“祟”的,祝福你们平安快乐过好年!
3、表演故事,在情境中复述故事
(问下面的老师)小朋友讲的故事好听吗?耶!!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吧!(问一下老师平时是怎么样鼓励自己的)
师:今天朱老师还请来了客人老师——刘老师,她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表演这个故事,小朋友说好不好???(语气要有煽动性),那我来分配一下:我和这边的小朋友当村民子里的小朋友,和刘老师一边的小朋友就当怪兽“祟”,一会我们再换过来,当村子里的小朋站过来,你们有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法宝——红包(拿出红包),(发红包)把里面的钱拿出来,一会我们要边讲故事边表演,还要用钱和红包对付怪兽!当怪兽的小朋友就和刘老师一起做动作,听懂了吗?OK!
老师带幼儿边做动作边一起讲述故事(过程中老师尽量不出声音讲,在幼儿不会讲的时候再大声引导)
交换来一次。
4、读红包祝福语,感受爸爸妈妈的爱意,学说祝福话表达对长辈的谢意
师:好玩吗?压岁钱真的是个好法宝,有了它,我们就再也不怕怪兽了,我的红包都写上了对小朋友祝福语了(随意拿取3-4个红包读一读),每个红包都有呢,一会再让你们老师一个一个读给你们听好吗?你们觉得老师爱不爱你们?那你们觉得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们呢?除了爸爸妈妈给你们红包还有谁会给你们红包啊?他们也很爱你们,那么当你们收到红包的时候,一定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好听的祝福话好吗?说什么好呢?我听听!!不错不错,现在我们先回教室,回家以后一定要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哦!
反思:
《压岁钱的故事》课后反思
语言活动是幼儿园中重要的活动形式,它引导着我们的孩子学习倾听,学会表达,学习交流,在实践《纲要》的过程中,语言活动游戏化、生活化成为了我们开展活动的共识,培养想说、敢说、会说、能说的孩子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让语言活动更生动,让孩子学习更快乐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压岁钱的故事》语言活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设计的。
过年是孩子们盼望的事情,过年时,收红包是我们生活中孩子们向往并且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孩子们坦然地享受着成人对自己的付出,却没有思考“为什么他们要给我们发红包?”,孩子们忽视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更忽略了在红包中蕴藏着的家长对自己的爱和祝愿。
语言活动最大的目的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比如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是需要孩子在情景中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体会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目标设计为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地复述故事;在情景中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孩子自身的学习与交流,我认为:语言是在使用中习得的,语言能力也不是老师说,孩子听就能得到发展的,必须真正让孩子参与进来,真正给孩子表达的空间。
在活动开始以出示红包引发兴趣,以探讨“为什么发红包”引出故事,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以孩子倾听故事、看课件学说、完整复述、分组表演等形式逐层深入展开。
在整个过程中,让孩子倾听故事是让孩子在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言中获得关于故事的整体初印象;看课件学说故事则是将故事内容直接以画面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老师语言“留白”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完整看图复述故事是孩子对故事内容的再次吸收;随后的故事表演是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再现,同时,也是孩子对掌握的故事内容的沉淀和再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在最后的探讨中,引导孩子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爱,延伸回忆周围人对自己的爱,并教育孩子在得到别人爱的时候要懂得感谢和回报。
语言活动游戏化、语言活动情景化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教师真正蹲下身子,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给孩子表演和展示的空间,让语言活动更加生动,让孩子的学习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