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育随笔《孩子请你等等我》》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班教育随笔《孩子请你等等我》
正文
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每个家庭、每个人,甚至于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的方法或者是经验,可是这些经验对于孩子来说究竟是些什么呢?这么做对于孩子来说全是好的吗?有没有想过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这些能接受、理解吗?
孙忠博是我们班一个“好动宝宝”,坐不住椅子,无论进行任何活动,都喜欢走来走去,人送外号“小溜达”,可是除了好动以外,他是一个很单纯、很善良、很喜欢帮助别人却不合群的孩子。为了他的好动和不合群,我和王老师想了很多的办法,因为在我们看来,孩子既然来到了这里,就需要尽快养成应有的规矩,改掉不合群的毛病,尽快的融入集体,可是我们用的方法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同时孩子还很委屈,老师也很累。
很快事情的转机出现了,但这个转机不是孩子的,而是我的。这一天,孩子们在班级里跳舞,只有孙忠博趴在地板上,怎么也不肯起来 ,我马上走到他那里,想要训斥又忍了下来, 蹲在他的面前,问:“为什么不站起来,你在干什么?”“老师,你快看,他们飞起来了!”他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分享秘密的朋友顺着一样,高兴地说。顺着他的手指,我看到在阳光下飞舞的灰尘,原来他发现随着班级里的小朋友们一跳一跳,从地板缝里会出现很多飞起的小灰尘,在阳光下很好看,因为觉得神奇,所以他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看着孙忠博高兴的样子,听着他稚嫩的声音,想着他所提出的问题,震撼、愧疚一同涌上我的心里,“天呐!我刚刚如果没听他的解释,那么扼杀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好奇心,还有他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周围世界的能力。”为了保护他的好奇心,我与他一同趴在地上,观察到底因为什么地板缝里会飞出东西来,让他通过观察、比较,一点一点自己找出答案,而终于找到答案后,他比得到什么奖励都高兴,甚至我要求他在椅子上多做五分钟他都答应了,让我和王老师特别惊喜。
这件事之后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统一的教育方式并不是适用于每个孩子的,因为现在孩子们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教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每个孩子独特的性格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们个体差异,正如《指南》中所说:“充分尊重幼儿在沿着相似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我们要以孩子的眼光去看问题,想事情,勤交流,以朋友间的相处方式让他们获得进步,让彼此的心灵多点沟通,更加了解彼此,不因为没有进步就批评,学会等待比什么都重要,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成长。
花落知秋,叶落归根,万物生长顺应自然,教育同样如此,可能我之前过于刻板的教育方式让我离孩子有点远,但是孩子,请你们相信我、等等我,我正用最轻快的脚步,向你们飞奔而去,让我们用最诚挚的双手拉起我们之间最牢固的桥梁!
2、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孩子请你等等我》
正文
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每个家庭、每个人,甚至于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的方法或者是经验,可是这些经验对于孩子来说究竟是些什么呢?这么做对于孩子来说全是好的吗?有没有想过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这些能接受、理解吗?
孙忠博是我们班一个“好动宝宝”,坐不住椅子,无论进行任何活动,都喜欢走来走去,人送外号“小溜达”,可是除了好动以外,他是一个很单纯、很善良、很喜欢帮助别人却不合群的孩子。为了他的好动和不合群,我和王老师想了很多的办法,因为在我们看来,孩子既然来到了这里,就需要尽快养成应有的规矩,改掉不合群的毛病,尽快的融入集体,可是我们用的方法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同时孩子还很委屈,老师也很累。
很快事情的转机出现了,但这个转机不是孩子的,而是我的。这一天,孩子们在班级里跳舞,只有孙忠博趴在地板上,怎么也不肯起来 ,我马上走到他那里,想要训斥又忍了下来, 蹲在他的面前,问:“为什么不站起来,你在干什么?”“老师,你快看,他们飞起来了!”他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分享秘密的朋友顺着一样,高兴地说。顺着他的手指,我看到在阳光下飞舞的灰尘,原来他发现随着班级里的小朋友们一跳一跳,从地板缝里会出现很多飞起的小灰尘,在阳光下很好看,因为觉得神奇,所以他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看着孙忠博高兴的样子,听着他稚嫩的声音,想着他所提出的问题,震撼、愧疚一同涌上我的心里,“天呐!我刚刚如果没听他的解释,那么扼杀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好奇心,还有他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周围世界的能力。”为了保护他的好奇心,我与他一同趴在地上,观察到底因为什么地板缝里会飞出东西来,让他通过观察、比较,一点一点自己找出答案,而终于找到答案后,他比得到什么奖励都高兴,甚至我要求他在椅子上多做五分钟他都答应了,让我和王老师特别惊喜。
这件事之后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统一的教育方式并不是适用于每个孩子的,因为现在孩子们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教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每个孩子独特的性格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们个体差异,正如《指南》中所说:“充分尊重幼儿在沿着相似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我们要以孩子的眼光去看问题,想事情,勤交流,以朋友间的相处方式让他们获得进步,让彼此的心灵多点沟通,更加了解彼此,不因为没有进步就批评,学会等待比什么都重要,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成长。
花落知秋,叶落归根,万物生长顺应自然,教育同样如此,可能我之前过于刻板的教育方式让我离孩子有点远,但是孩子,请你们相信我、等等我,我正用最轻快的脚步,向你们飞奔而去,让我们用最诚挚的双手拉起我们之间最牢固的桥梁!
3、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我应该关心她》
正文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尤其是在我们班,中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一天早饭后,我正在给美工区的小朋友拿画画的纸,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张沥燃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
她旁边的刘梓睛和刘雪妍小朋友也没有安慰她。我走过去,问了孩子们,张沥燃怎么哭了。刘雪妍说:“他想爸爸了,每次她想爸爸都哭。”听完之后,我就问张沥燃小朋友:“张沥燃,你是想爸爸了吗?”听完她的回答,我没有立刻安慰她,而是闻了闻她旁边的刘梓睛和刘雪妍小朋友:“张沥燃是你们的小妹妹,她既然因为想爸爸哭了,你们为什么不像大姐姐一样安慰安慰她?”说完,刘梓睛和刘雪妍小朋友都笑了,之后刘雪妍小朋友拉着张沥燃的手说:“张沥燃妹妹,你别哭了,只要你不哭,爸爸今天第一个老幼儿园接你!”紧接着,刘梓睛小朋友也拉着张沥燃的手说:“张沥燃妹妹,你来跟我们一起玩玩具吧,这样,你就不会那么想爸爸了!”听完之后,张沥燃小朋友擦擦眼泪,牵着刘梓睛和刘雪妍小朋友的手,一起进去玩玩具了。我坐在一旁观察了一会儿,看她们玩的都很开心。
收区之后,我让小朋友坐回座位:“今天刘梓睛和刘雪妍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关心同伴了,表扬刘梓睛和刘雪妍小朋友,今天张沥燃小朋友哭了,刘梓睛和刘雪妍像大姐姐一样安慰她,而且还带她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小朋友们为刘梓睛和刘雪妍小朋友鼓掌!”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4、《五彩树》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被新的彩旗替换下来的一批小彩旗,老师将其洗干净,晾在院子里。户外活动时被幼儿发现,他们高兴极了,因为平时小彩旗都是高高悬挂着的,可从来没用手摸过,现在这么多的采气触手可及,在高兴的同时他们扯下彩旗,有的孩子把彩旗挂在脖子上饰花环,有的放在头上饰辫子,有的两个人拉起彩旗其他幼儿练跳跃,蹦着摸彩旗,还有的拉着飞跑,边跑边笑。老师发现幼儿对这些彩旗很感兴趣,灵机一动就捕捉了这一教育契机。
首先让大家讨论这些彩旗能干什么用,你想用来干什么?孩子们听后都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有几个幼儿坚持把彩旗装扮成一棵五彩树,老师尊重幼儿园的想法,目标确定后,师幼齐动手共同种找材料,老师找来了报废的篮球架,有的幼儿找来了树枝,有的找来了绳头等。幼儿们看到“树杆”后都拍手叫好,他们每人拎着一条旧彩旗各自想着自己的办法,有的幼儿把彩旗怪在树枝上,像垂下的枝条,有的幼儿在树上系花朵,有的把彩旗变成了大叶子,调皮的铮铮和海迪小朋友竟然把彩旗团成了一个大团,用小绳子捆在“树枝”上,高声喊着“快来吃五彩果子”。许多幼儿都张开大口“吃着”五彩果子真好玩!
废旧的彩旗变成了一棵有枝有叶有花有果的五彩缤纷的“树”,这棵树矗立在院子里,大家拉手欢快的唱歌、跳舞其乐融融。
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利用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培养幼儿创造性。
5、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豆豆进步了》
户外时间到了,小朋友坐上“小火车”排着队,准备出去玩儿啦!这时,我看到你把图书区的图书,全部拿出来堆在了地上,正在一边翻一边讲。我轻轻地都到你的身边,蹲下来问你:“豆豆,你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出去玩吗?”你说:“出去呀!”于是,你马上站起来,拉着我的手,走在小朋友们的后面。在下台阶的时候,你用力攥着我的手,两只小脚并齐蹦到下一个台阶,三个台阶你每个都是这么蹦下来的。这时,我紧紧握着你的小手,又从最下面的台阶和你一起都到了最上面的台阶。我蹲下来对你说:“豆豆,你看宋老师可以一只脚一只脚的从台阶上都下来,我棒不棒?”你笑着说:“真棒呀!”我说:“宋老师握着你的手,咱们一起从台阶上走下去好不好?”你笑了笑,拉着我的手就往下迈,但刚伸腿就想收回来,我说:“呀!豆豆进步呀!于是,你重新鼓起勇气,两条小腿儿抖着和我一起从台阶上走下来了,你特别开心!老师看到了你迷人的小酒窝和白白的牙齿!就这样,你和老师一起走上来、走下去,重复了三次。
豆豆,你喜欢看图书,而且很聪明的你已经认识了很多的文字,你能够一边翻看图书,一边讲述。当老师走到你的身边,问你愿意和小朋友们出去玩儿吗?你能够积极应答老师的问话。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小朋友,你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你能够主动牵起老师的手,说明你已经逐渐与老师建立了依恋关系。你特别勇敢,在老师的引导下,你能够尝试并坚持双脚较灵活交替走下台阶,并且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后,坚持和老师重复了三次!你进步很大宝贝!
豆豆,你认识很多文字,喜欢看图书、讲图书,并且能够大体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老师会为你创造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在过渡环节中,创设“豆豆讲故事”时间,满足你的阅读需求,并且逐渐使你体会交往的乐趣。在下台阶的时候,你有点胆怯,在以后的幼儿园生活中,老师会通过户外活动的时间,组织一些跳圈、台阶游戏等活动,使你在游戏中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帮助你提高腿部力量。加油宝贝!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在你的每一次进步后,老师都会笑着对你说:“豆豆真棒,你又进步了!”
6、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有时候还是袖手旁观的好》
小班开学第一个星期,我和孩子们都是在一片苦恼中度过的。有些小朋友原本情绪不错,但身旁有小朋友苦恼受到感染也产生哭闹情绪。几个月下来,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靠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忙才能完成。尤其每一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忙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点烦,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帮我穿一下衣服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我还真不忍心不去帮忙。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潜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潜力怎样能提高呢怎样办呢好长时间,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一天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的胳膊不留意扭了一下,一时间动都不能动。午睡起来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我帮忙做这做那的,但有几个孩子看到我受伤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一向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他们的衣服钮扣扣错了,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
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留意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钮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
我明白,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潜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下,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最后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带,扣上了钮扣。
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了―阵欣慰。为了能给更多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我们班在午睡环节会让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动手是很快乐的事情。经过这件小事,长时间困扰着我的问题最后得到了解决,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自理潜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
有的时候,“袖手旁观”地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7、小班教师教育随笔范文《我们的生活不一样》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生活都不一样,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雪花,生活经验是人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积累、丰富起来的印象和知识总量,一起来看看小班教师教育随笔范文《我们的生活不一样》。
一、生活经验与语言交流
生活经验是人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积累、丰富起来的印象和知识总量。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生活经验,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处理发生的事情或者更好的表达自己所想所闻所见。生活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前者指人的所作、所见、所遇;后者指其从别人的言谈中的获得的所闻、所学。而游戏活动更是离不开生活经验的支撑,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能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与表达。
二、不一样我们
威威和悦悦都是是小班的幼儿,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威威正在娃娃乐园进行着游戏,威威开始只是摆弄着玩具材料,一声也不出,我忍不住走了过去问:“威威你在干嘛呢?”威威看了一眼我,害羞地低下了头小声说道:“穿衣服。”只见威威认真地给手中的娃娃穿着衣服,却怎么也穿不上。
旁边的悦悦却不同一直在一旁自言自语着:“宝宝乖,给你穿衣服,穿上衣服就不冷啦!”边说话,边给娃娃往头上套衣服。
这两个幼儿的行为使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同样给娃娃穿衣服,一个与娃娃没有任何交流,另一个却与娃娃交流的很好呢,就感觉真的像是在照顾一个小宝宝一样。这个问题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要去问一问当事人的家长,看看家长们是怎么说的。
于是,晚上做了一些了解,悦悦妈妈告诉我说:“悦悦家里还有一个小妹妹,平时悦悦总是看到妈妈给妹妹穿衣服,然后妈妈哄妹妹的时候会对妹妹说‘宝宝乖,穿上衣服就不冷了’”久而久之悦悦听久了就会模仿者妈妈的样子照顾妹妹了,原来在娃娃乐园的时候悦悦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妈妈呢;而威威的爸爸说:“威威是家里唯一的宝宝,平时都是自己一个人在玩玩具,玩玩具的时候也不怎么说话。”通过了解给了我很大启发,那可不可以在幼儿园来帮威威或者其他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的孩子丰富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呢?
小班的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多数不完整,有的幼儿甚至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匮乏。我们都知道《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幼儿的学习与幼儿的生活密不可分。
三、不一样的表达
于是,我们开展了《我说说怎么穿衣服》的集体教育活动,通过生活经验来丰富幼儿对动词的理解。幼儿与幼儿之间互相帮,一起边说边做。
惜惜说:“我的衣服没有拉锁,要把头钻进去!”
我用赞美的语气说:“钻进去”说的真好听。
其他幼儿也觉得有意思纷纷说了起来“钻进去”
恒恒说:“要把衣服的帽子戴上,然后伸手臂”
悦悦说:“我的衣服要拉上拉锁。”
楚楚说:“把衣服先往后一甩,用手拽住领子,然后再伸袖子。”
我们结合生活经验说了自己是怎样穿衣服的之后,孩子们对穿衣服时的动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如:钻、戴、伸、拉、甩、拽。
后来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一起边说边操作:在互相帮助的同时再一次对动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威威说:“悦悦你能帮我戴上帽子?。”
悦悦:“好的,你会拉拉锁吗?我帮你拉上拉锁吧!”
威威:“我会拉拉锁,你帮我戴帽子就行。”
我们还通过儿歌来巩固穿衣服的方法:
没有拉锁的衣服:先把头儿伸大洞,再从洞中钻出来,最后小手伸小洞,衣服穿好啦!
有拉锁的衣服:先把帽子戴头上,拽好领子伸袖子,没有帽子别着急,拽着领子往后甩,一手拽领子,一手伸袖子,最后记得拉拉锁。
幼儿边说儿歌边穿衣服的过程中对于钻、戴、伸、拉、甩、拽等动词,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还充分利用家园共育,把穿衣服的儿歌利用通讯工具发给家长,使孩子在家穿衣服的时候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边说儿歌边穿衣服,同时还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穿衣服比赛,在比赛中幼儿边说儿歌边穿衣服,对穿衣服的儿歌和穿衣服的方法再一次有了记忆加深,巩固了穿衣服的儿歌,也巩固了穿衣服的方法。
一系列活动后,我们再一次进入了区域活动,这时威威不再是一个人给娃娃装扮了他和叶叶一起给娃娃穿起衣服来:
威威对叶叶说:“你扶着娃娃,我们一起给娃娃穿衣服吧!”
叶叶高兴地说:“好啊!你帮娃娃伸袖子,我给娃娃戴帽子吧!”
威威笑着说:“那谁给娃娃拽着领子呢?”
叶叶的小眼珠在眼眶里转了一圈说道:“请悦悦吧,请悦悦来帮忙!”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边说边玩。
而另一边的惜惜和恒恒呢,也在给娃娃穿着衣服。
惜惜问:“恒恒这个没有拉锁的衣服怎么穿呢?”
恒恒胸有成竹地说:“我们不是学过儿歌吗!先把头儿伸大洞,再从洞中钻出来,最后小手伸小洞,衣服穿好啦!”
惜惜拍拍手说道:“对对对,先把头儿伸大洞,再从洞中钻出来,我想起来了!”
恒恒接着说到:“还有呢,有拉锁的衣服的儿歌我也记得,先把帽子戴头上,拽好领子伸袖子,没有帽子别着急,拽着领子往后甩,一手拽领子,一手伸袖子,最后记得拉拉锁。”
就这样惜惜和恒恒边说儿歌边给娃娃穿好了衣服!
通过孩子们的表现可以看出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与生活经验分不开,只有幼儿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在游戏中更好的与同伴互动交流。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平时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引出话题,调动幼儿不同的生活经验以及经历引起共鸣使幼儿有话说,想说敢说,最后再发展到会说。
四、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素材
生活经验是知识的来源,也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抓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话,如:春天的时候,谈一谈春游,说一说鲜花的颜色,有红的、黄的、白的还有什么颜色?让幼儿先闻一闻花香,再谈一谈花香,幼儿相互之间可以积极交流,引起共鸣;夏天的时候谈一谈游泳,怎么做才能凉快一些;
秋天的时候谈谈树叶,以及看看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冬天下雪的时候,可以说一说怎样保暖?还可以带孩子们看雪花飘落时候的状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雪花的样子。锻炼孩子的感受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为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提供素材。
8、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不一样的小猫钓鱼》
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大俊的时候,妈妈抱着如同奶猫一样萌萌的他,不忍放手。他的爸爸在旁边温和地劝到:“把孩子放下来吧,我们该上班了。”那时,当我从妈妈的手中抱过大俊,第一个感受是相比同龄的孩子,他好轻啊。第二个感受是爸爸妈妈的期望好重啊。
在孩子入园前进行的家访工作中,我大概了解孩子的情况:由于早产,体质弱,身形比同龄的孩子小,语言发展缓慢,只会喊妈妈,其他的都不会说。
入园一个月后,大俊跟其他孩子们一样,顺利渡过入园焦虑期,不再哭闹,每天愿意来幼儿园。此时大俊的现状却也让老师们头疼:大俊一天最多的时候需要更换八套衣裤。他在跟小朋友相处时,常常有动手打人的现象。
怎么办呢?在一个周五孩子们离园后,老师们坐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经过讨论,老师们明白了大俊会有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不会说话,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接下来的教育工作是需要帮助大俊突破语言的障碍。老师们想出了几个办法,并决定这样去做。在做这件事之前,我与大俊的父母进行了一个沟通,获得了他父母的支持和配合。
于是,接下来与大俊相处的日子里,我和老师们互相提醒坚持做以下几件事情:跟大俊交流时,用简单的字词,并请他看着老师的嘴型,重复老师说话,比如喝水,吃饭,小便,谢谢,对不起等等。在一日活动环节中加大歌谣,故事的比例。引导大俊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再去满足。一旦发现大俊能说出一个音,马上给与奖励和表扬。
太阳东升西落,每一天老师们坚持着这些方法,剩下就是等待了。
奇迹没有辜负老师们的努力,还没有进入11月,大俊能对老师说:喝,吃,谢谢。他的衣裤更换的次数渐渐减少了。11月底的时候他能对小朋友清楚地说:给你,对不起,喜欢你。班里已经有小朋友愿意跟他一起玩了。
12月22日这一天,孩子们都离园了,班里剩下大俊一个人,老师们整理教室。大俊拿着益智区活动材料的钓鱼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嘴里发出各种声音,最后坐在椅子上。我能听见他在说着什么,但是含糊不清。我走到他的身边,蹲下来想仔细听,但是他又不说了。于是我轻轻地问他:“大俊,你刚才在说什么呢?感觉很有趣呢。”这时大俊很清楚地说:“我在说小猫钓鱼呀!”停了一会儿,他继续说:“猫妈妈带着猫宝宝去钓鱼,猫宝宝没有钓到鱼。我在学小猫钓鱼,你看我钓了好大一条鱼。”听完他的这段话,我真心地感谢自己从事了这份工作,内心里怀着满满的成就感
那天他爸爸来接了,我向他爸爸转述了大俊所说的,他爸爸还不太相信。当天晚上我接到了他妈妈的电话,说大俊在家也给他们讲了小猫钓鱼的故事,从电话里,我能感受到大俊父母的欣喜和感激之情。
在那个晚上,我回想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虽然有的时候很辛苦,但看到一个个如同幼苗一样的孩子们,在老师们的正确教育下茁壮成长。同时觉得能成为一名幼儿老师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9、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发现不一样的你们》
原来,孩子们的想法真的都各不一样!
每到周五,都是我们的特色活动——Looking for活动的开展时间,今天的主题是锻炼幼儿手指灵活性,手眼协调,以及分类的能力。活动开始,我们首先学习两指配合,给小刺猬穿衣服——插牙签,有的孩子能认真的从一端开始,每根刺之间保持差不多的间距,直到小刺猬全身;有的孩子则有些着急,只关注给小刺猬多插一些牙签。帮小刺猬穿好衣服后,小朋友们帮助小刺猬找食物,可是,小刺猬的豆子都混在一起了,分不清楚红豆、绿豆、黑豆和黄豆,在游戏情境中,孩子们很投入,立刻说:“我来帮小刺猬分吧!”
分豆子开始啦,在钱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临时将教具重新调整,让材料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每个小朋友一个盒子,一个盒子有四个小格,每小格里都有一颗豆子,首先分给孩子们观察,每个格子里的豆子分别叫什么,应该把豆子送回相应的家里,孩子们讨论的津津有味,跟同伴比较自己的红豆在第几格,而同伴的红豆在另一个,一番讨论结束后,我们开始要给小刺猬分豆子了啦,孩子们跃跃欲试,开始了自己的操作。
安妮先找出来最大最容易分辨的黄豆,把黄豆找完后,再找黑豆、红豆,最后找最小的绿豆,按照大小依次找出来;果果只找了第一格的黑豆和第四格的黄豆,而中间就空着,我赶紧过去看看这是为什么,结果我的发现令我忍俊不禁:原来,第二格的红豆和第三格的绿豆不知何时混到一起,都躺在第三格里,果果不记得红豆和绿豆到底应该在哪里,干脆放着先找其他的,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这次的Looking for活动,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孩子们的操作过程非常安静,但是我们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的认真和专注,从他们细致的动作中,能感受到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有序,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我们每位老师都非常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及时地与孩子讨论,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手指肌肉得到了锻炼,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游戏,我们老师也感到非常欣慰,很简单、朴实无华的材料,注入了我们充分的准备,给了孩子们愉悦的情绪收获,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让我们发现了孩子们的想法各有不一样,孩子们都说:下次还要玩这样好玩的游戏!
孩子们快乐,我们老师能不快乐吗?当然快乐啦!
10、小班教师教育随笔范文:老师等等你
幼儿园新开学的时候,幼儿对陌生环境很陌生,很焦虑,各项常规不是很好,所以在在午睡时间无法按入睡,爱说话,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引导他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呢。
新学期迎接了新一批小班幼儿,一周试园后,孩子开始进入午睡阶段,这也是对小班孩子的一次新挑战。午睡时班级哭声也是断断续续,老师只要让孩子平稳的躺下,就是首战告捷。让小朋友安静下来这都是老师的“基本功”,我把这个场面形容为一个无声的“战场”。如果你不是身临其境,你可能都觉察不到正发生着什么。因为每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你就要充当智慧大使,安慰到那个想妈妈、想奶奶等等。。。
想家里每一个人的幼小的心。现在只有一个周科小朋友无法入睡,从拒绝到床上到躺下一直是一个“复读机”,只有一个问题:“老师什么时候回家”,老师轮流,谁在旁边谁就回答,“等你睡醒后”“你不哭很快就到了”就这样在哭声中到了起床时间了。一中午老师也是心力憔悴,口干舌燥。中间还给他倒了两次水,因为他不但问,还在不停的哭,完全这个班级里就他一个人不会考虑到别的小朋友的感受。
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他会用悄悄话。因为情绪稍稳定的小朋友也会伴随着他的哭声,再一次哭起来,第一天我失败了。我对这个小朋友用怕字一点不为过。期间用尽了所有我可以让他安静的方法,可是无济于事,比如单独搂着拍哄。周科情绪不自控,根本什么也听不进去。就这样三天过去了,午睡后家人来接,我单独和爸爸沟通:“您的孩子既然在家没有午睡习惯,您每天要不中午先接走”爸爸知道给我们添了很多麻烦,还影响着全班小朋友,也就勉强答应了。
等到第四天的时候,我还是临时改变了主意,如果第四天接走,前三天的努力就都白费了,以后还怎么回到集体中来?万一哪天不接走,更难解决。
今天在教育活动中我发现这个小家伙还是注意力很集中的,每受到一次表扬他也会很开心,我就会带入到午睡的事情,和他说悄悄话,第一次他也会低声说话了,我神秘的告诉他这叫悄悄话,这是我们俩的小秘密。我有些兴奋了,想着今天午睡哪怕可以“悄悄话”,哪怕不睡,他不用再吵很多小朋友了。
午睡时间真的他会用悄悄话了,不在大喊大哭了,我依然拍着安抚他,我们时而用悄悄话说几句,但不会影响到别的小朋友鼓励他你是个会说悄悄话的好孩子。下午家长来接,我说孩子学了新本领,这时我悄悄告诉周科回家再告诉家人。他点点头还用手指挡住嘴“嘘”!,虽然周科距离可以独立午睡有很长时间需要培养。老师的不放弃,他也有了进步。孩子,没关系,老师可以等等你。
11、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幼儿老师的爱》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负起的责任。但是对幼儿的爱心教育决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象涓涓细流、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不知不觉中浸润着你的心田,日久天长,花香会溢满你生存的空间,流水会湿润每一片干渴的家园。到那时,你会发觉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爱则应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们的心。爱体现在对孩子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当中;体现在老师看孩子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教育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
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对孩子更多地给予一点呵护、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些宽容,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浓浓的情意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