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班亲子韵律《营救外星人》教案反思

《新中班亲子韵律《营救外星人》教案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新中班亲子韵律《营救外星人》教案反思

1、新中班亲子韵律《营救外星人》教案反思

  动作建议:

  动作1.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动作2.随乐双手抱拳左右摆臂,共4拍,摆臂四次动作。

  动作3.小胳膊臂立起来,五指并拢伸直,左右胳膊一个指尖向下,另一个指尖向上。四拍定一个动作。

  动作4.原地碎步小跑,胳膊自然摆臂。

  动作5.双手收賂膊臂,指尖朝上。

  活动目标:

  1.在营救外星人的故事中感受音乐A、B两段旋律的不同,并能在图片范例的启发下创编外星人造型,并且随乐表演。

  2.在范例的启发下,学习在B段音乐中随乐进行互动游戏,并愿意在故事情境的推动下主动投入游戏中,观察与倾听。

  3.熟悉游戏规则,在表演中体验营救外星人游戏的成就感。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冰棍消化的游戏

  材料准备:外星人图片音乐AB段音乐B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二、完整的感受音乐,熟悉音乐旋律。(2-3)

  1、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幼儿倾听音乐、观察动作。

  2、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合乐,幼儿感受节奏型。

  3、教师再次与幼儿完整合乐,巩固节奏型。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自由创编A段外星人动作(2-3遍)。

  1、请幼儿观察外星人图片

  2、幼儿原地站立完整合乐,做出不同造型的外星人。

  3、引导幼儿中间进行律动,根据创编完整合音乐一次。

  4、幼儿根据要求完整合乐进行一次。

  四、现固加深B段音乐,游戏规则的练习(跟音乐击掌传魔法)。

  1、幼儿座椅子教师一对多进行示范2次。

  2、教师退出请幼儿多对多进行示范

  4、幼儿扮演外星人,教师中间示范B段音乐动作,明确加深游戏规则。

  五、累加游戏:小朋友们出发营救外星人。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让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表演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2、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营救外星人》含反思

  动作建议

  动作1.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动作2.随乐双手抱拳左右摆臂,共4拍,摆臂四次动作。

  动作3.小胳膊臂立起来,五指并拢伸直,左右胳膊一个指尖向下,另一个指尖向上。四拍定一个动作。

  动作4.原地碎步小跑,胳膊自然摆臂。

  动作5.双手收赂膊臂,指尖朝上。

  活动目标

  1.在营救外星人的故事中感受音乐A、B两段旋律的不同,并能在图片范例的启发下创编外星人造型,并且随乐表演。

  2.在范例的启发下,学习在B段音乐中随乐进行互动游戏,并愿意在故事情境的推动下主动投入游戏中,观察与倾听。

  3.熟悉游戏规则,在表演中体验营救外星人游戏的成就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冰棍消化的游戏

  材料准备:外星人图片音乐AB段音乐B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二、完整的感受音乐,熟悉音乐旋律。(2-3)

  1、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幼儿倾听音乐、观察动作。

  2、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合乐,幼儿感受节奏型。

  3、教师再次与幼儿完整合乐,巩固节奏型。(.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自由创编A段外星人动作(2-3遍)。

  1、请幼儿观察外星人图片

  2、幼儿原地站立完整合乐,做出不同造型的外星人。

  3、引导幼儿中间进行律动,根据创编完整合音乐一次。

  4、幼儿根据要求完整合乐进行一次。

  四、现固加深B段音乐,游戏规则的练习(跟音乐击掌传魔法)。

  1、幼儿座椅子教师一对多进行示范2次。

  2、教师退出请幼儿多对多进行示范

  3、幼儿扮演外星人,教师中间示范B段音乐动作,明确加深游戏规则。

  五、累加游戏:小朋友们出发营救外星人。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让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表演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3、中班音乐优秀教案《营救外星人》含反思

  动作建议

  动作1.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动作2.随乐双手抱拳左右摆臂,共4拍,摆臂四次动作。

  动作3.小胳膊臂立起来,五指并拢伸直,左右胳膊一个指尖向下,另一个指尖向上。四拍定一个动作。

  动作4.原地碎步小跑,胳膊自然摆臂。

  动作5.双手收赂膊臂,指尖朝上。

  活动目标

  1.在营救外星人的故事中感受音乐A、B两段旋律的不同,并能在图片范例的启发下创编外星人造型,并且随乐表演。

  2.在范例的启发下,学习在B段音乐中随乐进行互动游戏,并愿意在故事情境的推动下主动投入游戏中,观察与倾听。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冰棍消化的游戏

  材料准备:外星人图片音乐AB段音乐B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二、完整的感受音乐,熟悉音乐旋律。(2-3)

  1、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幼儿倾听音乐、观察动作。

  2、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合乐,幼儿感受节奏型。

  3、教师再次与幼儿完整合乐,巩固节奏型。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自由创编A段外星人动作(2-3遍)。

  1、请幼儿观察外星人图片

  2、幼儿原地站立完整合乐,做出不同造型的外星人。

  3、引导幼儿中间进行律动,根据创编完整合音乐一次。

  4、幼儿根据要求完整合乐进行一次。

  四、现固加深B段音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游戏规则的练习(跟音乐击掌传魔法)。

  1、幼儿座椅子教师一对多进行示范2次。

  2、教师退出请幼儿多对多进行示范

  3、幼儿扮演外星人,教师中间示范B段音乐动作,明确加深游戏规则。

  五、累加游戏:小朋友们出发营救外星人。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让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表演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4、获奖公开课教案小班亲子韵律《鳄鱼与猴子》教案反思

  歌词念白与动作建议:

  左手伸出食指扮演“小猴子”,右手张开虎口扮演“鳄鱼”

  [1—2]小节:歌词:一只猴子在荡秋千

  动作建议:左手食指做摇晃动作,右手张开虎口不动

  [3-4]小节:歌词:嘲笑鳄鱼被水淹

  动作建议:跟着节奏朝着“鳄鱼”弯曲左手食指

  [5-6]小节:歌词:鳄鱼听了很生气

  动作建议:右手虎口做大力晃动作,左手食指做抖动动作

  [7-8]小节:歌词:“啊呜”一声抓住你

  动作建议:右手虎口包住左手食指

  游戏玩法:

  教师扮演“鳄鱼”,幼儿与家长扮演“猴子”,边唱歌边游戏。

  [1-2]小节:小猴子与猴妈妈随乐自由律动,鳄鱼在鳄鱼岛里走动。

  [3-4]小节:猴子朝着鳄鱼自由做造型。

  [5-6]小节:鳄鱼张开大嘴巴快步追赶猴子

  [7-8]小节:猴子要在唱到“啊呜”时跳进“安全岛”躲避鳄鱼,一大一小躲进一个呼啦图。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能跟随音乐边唱边做简单的手指律动。

  2.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七小节)的第一拍重音,并能在此重音处做出“抓和闪躲”的动作。

  3.乐意参与游戏,在亲子游戏中享受亲子互动的愉悦。遵守游戏规则,听到歌曲第四句(第七小节)的第一拍重音时马上跳进呼啦圈。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地垫21张(分两种颜色间隔摆放)幼儿10名与家长10名国坐半圆,幼儿坐在家长的右手边。

  2.钢琴、音频播放器、音频《三只猴子》。

  3.小猴子和大鳄鱼手偶各1、大树造型1个、大呼啦圈10个。

  经验准备:熟悉《鳄鱼与猴子)的歌词内容,理解什么叫做“嘲笑”。

  活动过程:

  一、进场

  猴子妈妈拉着小猴子一个跟一个走进活动室,围成半圆而坐。

  二、感受歌曲旋律,随乐演唱

  1.教师出示鳄鱼和小猴子手偶,边演示手偶边随乐讲故事。

  2.教师在钢琴伴奏下边演示手偶边有节奏地进行歌词读白,幼儿和家长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教师边演示手偶边范唱歌曲,幼儿与家长倾听。

  4.教师边做手指律动边唱歌,幼儿与家长跟唱。

  三、教师与幼儿、家长分角色玩手指游戏“鳄鱼与猴子”,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

  1.全体幼儿和家长扮演猴子,教师扮演鳄鱼,在听到教师唱“啊呜”时,幼儿和家长要把手指藏到背后。

  2.数师与幼儿、家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在听到教师唱“啊呜”时,幼儿与家长做“咬”的动作。

  四、亲子分角色玩手指游戏“鳄鱼与猴子”,进一步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

  1.幼儿和家长商量分配鳄鱼和猴子的角色,进行亲子手指游戏。

  2.交换角色再次进行亲子手指游戏。

  五、亲子游戏“鳄鱼岛”

  1.出示道具(10个呼啦圈散点摆放),邀请配班老师示范游戏玩法。

  2.全体幼儿和家长扮演猴子,配班老师扮演鳄鱼,跟随音乐游戏,猴子要在唱到“啊呜”时跳进“安全岛”(呼啦圈)躲避鳄鱼。

  3.增加游戏难度,减少两个“安全岛”(呼啦圈)再次进行游戏。

  4.家长3或4人为一组拉手围圈蹲下,搭成“安全岛”,幼儿跟随教师扮演小猴子进行游戏在“啊呜”时进家长们搭好的“安全岛”躲避鳄鱼。

  六、教师引导“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行为”,“猴子”与“鳄鱼”成为好朋友,一起唱着歌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富有情境性的游戏具有较强烈的兴趣,活动中“鳄鱼来了”带来的紧张感与“鳄鱼走了”带来的轻松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躲藏好不被鳄鱼发现、鳄鱼失望的走掉使幼儿放松后带来的喜悦感、轻松感会更加强烈。

  为便于小班孩子更清楚明了游戏规则,我们试图通过手偶一两位老师的双簧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观察、理解游戏规则。

5、新中班亲子韵律《营救外星人》优质教案反思

  动作建议:

  动作1.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动作2.随乐双手抱拳左右摆臂,共4拍,摆臂四次动作。

  动作3.小胳膊臂立起来,五指并拢伸直,左右胳膊一个指尖向下,另一个指尖向上。四拍定一个动作。

  动作4.原地碎步小跑,胳膊自然摆臂。

  动作5.双手收賂膊臂,指尖朝上。

  活动目标:

  1.在营救外星人的故事中感受音乐A、B两段旋律的不同,并能在图片范例的启发下创编外星人造型,并且随乐表演。

  2.在范例的启发下,学习在B段音乐中随乐进行互动游戏,并愿意在故事情境的推动下主动投入游戏中,观察与倾听。

  3.熟悉游戏规则,在表演中体验营救外星人游戏的成就感。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冰棍消化的游戏

  材料准备:外星人图片音乐AB段音乐B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二、完整的感受音乐,熟悉音乐旋律。(2-3)

  1、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幼儿倾听音乐、观察动作。

  2、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合乐,幼儿感受节奏型。

  3、教师再次与幼儿完整合乐,巩固节奏型。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自由创编A段外星人动作(2-3遍)。

  1、请幼儿观察外星人图片

  2、幼儿原地站立完整合乐,做出不同造型的外星人。

  3、引导幼儿中间进行律动,根据创编完整合音乐一次。

  4、幼儿根据要求完整合乐进行一次。

  四、现固加深B段音乐,游戏规则的练习(跟音乐击掌传魔法)。

  1、幼儿座椅子教师一对多进行示范2次。

  2、教师退出请幼儿多对多进行示范

  4、幼儿扮演外星人,教师中间示范B段音乐动作,明确加深游戏规则。

  五、累加游戏:小朋友们出发营救外星人。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让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表演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6、幼儿园小班亲子韵律教案《鳄鱼与猴子》反思

  挑战4 小猴子独自进行游戏,在唱到“啊呜”时躲进家长们搭好的“安全岛”躲避鳄鱼

  挑战3 减少两个”安全岛(呼啦圈),再次进行游戏

  挑战2 鳄鱼岛游戏(亲子):猴子要在唱到“啊呜”时跳进“安全岛”(呼啦图)躲避鳄鱼

  挑战1 教师与幼儿、家长分角色扮演“鱼与猴子”进行手指游戏,感受第四句第一拍重音

  音乐 教师与幼儿、家长边做手指律动边随乐滴唱(倾听1次+跟唱1次)

  动作 教师随乐读白歌词,边用手偶演示“猴子荡秋千、鳄鱼游水、猴子嘲笑鳄鱼,鳄鱼抓住猴子”等情节动作

  故事《鱼与猴子》

  乐谱

  《鳄鱼与猴子》

  1=D 4/4

  5 3 3 34 │ 3 2 2 —│ 5 2 2 23│

  2 1 1 — │ 5 3 3 34 │3 2 2 —│

  5 5 5 5 │ 31 2 1 —││

  歌词念白与动作建议:

  左手伸出食指扮演“小猴子”,右手张开虎口扮演“鳄鱼”

  [1—2]小节:歌词:一只猴子在荡秋千

  动作建议:左手食指做摇晃动作,右手张开虎口不动

  [3-4]小节:歌词:嘲笑鳄鱼被水淹

  动作建议:跟着节奏朝着“鳄鱼”弯曲左手食指

  [5-6]小节:歌词:鳄鱼听了很生气

  动作建议:右手虎口做大力晃动作,左手食指做抖动动作

  [7-8]小节:歌词:“啊呜”一声抓住你

  动作建议:右手虎口包住左手食指

  游戏玩法:

  教师扮演“鳄鱼”,幼儿与家长扮演“猴子”,边唱歌边游戏。

  [1-2]小节:小猴子与猴妈妈随乐自由律动,鳄鱼在鳄鱼岛里走动。

  [3-4]小节:猴子朝着鳄鱼自由做造型。

  [5-6]小节:鳄鱼张开大嘴巴快步追赶猴子

  [7-8]小节:猴子要在唱到“啊呜”时跳进“安全岛”躲避鳄鱼,一大一小躲进一个呼啦图。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能跟随音乐边唱边做简单的手指律动。

  2.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七小节)的第一拍重音,并能在此重音处做出“抓和闪躲”的动作。

  3.乐意参与游戏,在亲子游戏中享受亲子互动的愉悦。遵守游戏规则,听到歌曲第四句(第七小节)的第一拍重音时马上跳进呼啦圈。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地垫21张(分两种颜色间隔摆放)幼儿10名与家长10名国坐半圆,幼儿坐在家长的右手边。

  2.钢琴、音频播放器、音频《三只猴子》。

  3.小猴子和大鳄鱼手偶各1、大树造型1个、大呼啦圈10个。

  经验准备:熟悉《鳄鱼与猴子)的歌词内容,理解什么叫做“嘲笑”。

  活动过程:

  一、进场

  猴子妈妈拉着小猴子一个跟一个走进活动室,围成半圆而坐。

  二、感受歌曲旋律,随乐演唱

  1.教师出示鳄鱼和小猴子手偶,边演示手偶边随乐讲故事。

  2.教师在钢琴伴奏下边演示手偶边有节奏地进行歌词读白,幼儿和家长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教师边演示手偶边范唱歌曲,幼儿与家长倾听。

  4.教师边做手指律动边唱歌,幼儿与家长跟唱。

  三、教师与幼儿、家长分角色玩手指游戏“鳄鱼与猴子”,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

  1.全体幼儿和家长扮演猴子,教师扮演鳄鱼,在听到教师唱“啊呜”时,幼儿和家长要把手指藏到背后。

  2.数师与幼儿、家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在听到教师唱“啊呜”时,幼儿与家长做“咬”的动作。

  四、亲子分角色玩手指游戏“鳄鱼与猴子”,进一步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

  1.幼儿和家长商量分配鳄鱼和猴子的角色,进行亲子手指游戏。

  2.交换角色再次进行亲子手指游戏。

  五、亲子游戏“鳄鱼岛”

  1.出示道具(10个呼啦圈散点摆放),邀请配班老师示范游戏玩法。

  2.全体幼儿和家长扮演猴子,配班老师扮演鳄鱼,跟随音乐游戏,猴子要在唱到“啊呜”时跳进“安全岛”(呼啦圈)躲避鳄鱼。

  3.增加游戏难度,减少两个“安全岛”(呼啦圈)再次进行游戏。

  4.家长3或4人为一组拉手围圈蹲下,搭成“安全岛”,幼儿跟随教师扮演小猴子进行游戏在“啊呜”时进家长们搭好的“安全岛”躲避鳄鱼。

  六、教师引导“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行为”,“猴子”与“鳄鱼”成为好朋友,一起唱着歌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富有情境性的游戏具有较强烈的兴趣,活动中“鳄鱼来了”带来的紧张感与“鳄鱼走了”带来的轻松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躲藏好不被鳄鱼发现、鳄鱼失望的走掉使幼儿放松后带来的喜悦感、轻松感会更加强烈。

  为便于小班孩子更清楚明了游戏规则,我们试图通过手偶一两位老师的双簧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观察、理解游戏规则。

7、幼儿园中班亲子韵律教案《营救外星人》音乐反思

  挑战5+“营救外星人”闯关二

  通过青铜音乐中的信号来营救外星人,玩传递游戏

  挑战4+解教外星人随乐传递魔法的动作。

  挑战3+“营救外星人”闯关一

  挑战2+探索外星人的不同造型。

  挑战1+观察营教外星人的动作,尝试跟着音乐合拍做动作。

  音乐在座位上随乐做上肢动作(2遍)然后造型难点前置,在原地站起来随乐做,然后自由走动游戏

  动作在图片的启发下创编外星人造型,并学习营教外星人找、看、传递魔法的动作。

  故事

  动作建议

  动作1.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动作2.随乐双手抱拳左右摆臂,共4拍,摆臂四次动作。

  动作3.小胳膊臂立起来,五指并拢伸直,左右胳膊一个指尖向下,另一个指尖向上。四拍定一个动作。

  动作4.原地碎步小跑,胳膊自然摆臂。

  动作5.双手收賂膊臂,指尖朝上。

  活动目标

  1.在营救外星人的故事中感受音乐A、B两段旋律的不同,并能在图片范例的启发下创编外星人造型,并且随乐表演。

  2.在范例的启发下,学习在B段音乐中随乐进行互动游戏,并愿意在故事情境的推动下主动投入游戏中,观察与倾听。

  3.熟悉游戏规则,在表演中体验营救外星人游戏的成就感。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冰棍消化的游戏

  材料准备:外星人图片音乐AB段音乐B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二、完整的感受音乐,熟悉音乐旋律。(2-3)

  1、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幼儿倾听音乐、观察动作。

  2、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合乐,幼儿感受节奏型。

  3、教师再次与幼儿完整合乐,巩固节奏型。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自由创编A段外星人动作(2-3遍)。

  1、请幼儿观察外星人图片

  2、幼儿原地站立完整合乐,做出不同造型的外星人。

  3、引导幼儿中间进行律动,根据创编完整合音乐一次。

  4、幼儿根据要求完整合乐进行一次。

  四、现固加深B段音乐,游戏规则的练习(跟音乐击掌传魔法)。

  1、幼儿座椅子教师一对多进行示范2次。

  2、教师退出请幼儿多对多进行示范

  4、幼儿扮演外星人,教师中间示范B段音乐动作,明确加深游戏规则。

  五、累加游戏:小朋友们出发营救外星人。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让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表演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8、大班亲子韵律《郊游》公开课教案反思

  动作建议

  [1-4]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带上草帽”

  [5-8]小节:前奏。教师预令“背上书包”

  [9-101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11-14]小节:随乐双手拍腿,每小节拍2次,共8次。预令“看见小花”

  [15-18]小节:双手上举靠近下巴,做出小花的动作造型后静止。

  [19-22]小节:随乐双手拍腿,每小节拍2次,共8次。预令“看见小花”

  [23-26]小节:双手上举靠近下巴,做出小花的动作造型后静止。

  [27-30」小节:随乐双手拍腿,每小节拍2次,共8次。预令“看见兔子

  [31-34]小节:双手手臂上举向外延伸,手心向里做“兔子”的动作造型。

  [35-38]小节:随乐双手拍腿,每小节拍2次,共8次。预令“看见兔子”

  [39-42]小节:双手手臂上举向外延伸,手心向里做“兔子”的动作造型。

  [43-50]小节:随乐按节奏拍手,每小节拍2次。加人语词“来到公园准备游戏,来到公园准备游戏。

  [51-58]小节:随乐按节奏拍手,每小节拍2次。加入语词“x号请起立,x号请起立,x号准备,开始追!

  [59-66]小节:双手握拳,在胸前快速交替旋转。

  尾声:双手高举做剪刀手表示胜利。“耶!

  游戏玩法

  [1-10]小节:幼儿站立在椅子后面,面朝相同方向围成圈,听前奏说语词,“带上草帽”“背上书包”

  [11-14]小节:每一小节双手摆臂走两步,共4次。

  [15-18]小节:做植物造型1

  [19-22]小节:每一小节双手摆臂走两步,共4次。

  [23-26]小节:做植物造型2

  [27-30]小节:每一小节双手摆臂走两步,共4次。

  [31-34小节:做动物造型1

  [35-38]小节:每一小节双手摆臂走两步,共4次。

  [39-42]小节:做动物造型2

  [43-50]小节:每一小节拍手两次,共8次。说出语词“来到公园准备游戏,来到公园准备游戏。”

  [51-58]小节:幼儿根据语词确立角色,做好追逐跑的准备。x号请起立,x号请起立,1号准备开始追!

  [59-66]小节:双角色追逐跑

  尾声:双手高举做剪刀手表示胜利。“耶!”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结构,在“郊游”情境中,一拍一下行进和即兴造型表现音乐的A段,在追逐跑游戏中感受音乐的B段。

  2.通过去“植物园”、“动物园”“玩游戏做拼图”的情境,迁移生活经验,创编不同的植物和动物造型。

  3.在语令的暗示中,努力自我调控和相互提醒,按游戏规则,同时开始追逐跑。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一个圆

  2.16把小椅子前面逐一贴上1-16的数字号码

  3.音乐《匹诺曹愿做真孩子(节选)》

  4.青蛙、蜜蜂、菊花、桂花的拼图(每幅图都裁剪成6张左右的拼图)

  经验准备:已有郊游的生活经验;掌握1-16数字的认读。

  活动过程: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一个圆

  2.16把小椅子前面逐一贴上1-16的数字号码

  3.音乐《匹诺曹愿做真孩子(节选)》

  4.青蛙、蜜蜂、菊花、桂花的拼图(每幅图都裁剪成6张左右的拼图)

  经验准备:已有郊游的生活经验;掌握1-16数字的认读。

  活动过程:

  1.感受故事情境。

  教师:你们郊游去过哪里?会看见哪些东西呢?仔细听一听、看一看,我去郊游的路上做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随乐做基本动作1-2遍

  教师:看到了些什么?是什么顺序?我们一起再做一次。

  教师:1-16报数,携带装备,一起去郊游

  3.身体不同位置的动作创编

  教师:小花除了长在树上,还能长在哪儿?

  教师:兔子的动作除了耳朵朝上,还可以怎样变化?

  教师:这次我们用你自己新的动作来表现。

  4.累加动、植物形象,幼儿尝试挑战四种不同形象创编。

  (1)两种不植物动作创编(幼儿创编后,确定是哪两种,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在黑板上)。

  数师:花有很多种,春天有什么花,夏天呢?请你用动作表示出来

  (2)两种不动物动作创编(幼儿创编后,确定是哪两种,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在黑板上)。

  教师:除了小兔子,还有什么是宠物?

  教师:除了宠物,还有一类动物是猛兽,你们知道有哪些?请你用动作表示出来

  (3)幼儿站立到椅于后面,完整随乐做出四种不同动、植物形象

  教师:我是在做什么动作的时候坐下的?

  教师:我在拍手的时候说了什么?(来到公园准备游戏,来到公园准备游戏。)

  提醒如果不记得看见的是什么动物或植物,怎么办?(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听教师的提醒,看图片,记忆动作顺序和内容。)

  5.累加游戏,加入一名配课老师,示范合乐游戏的规则。

  教师:刚刚我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跑的?(x号请起立,x号请起立,x号准备,开始追!)

  教师:我俩什么时候看的号码?(x号请起立,x号请起立)

  教师:谁追谁跑?怎样追的?

  6.反思游戏中的困难。

  教师:刚刚在游戏中有困难吗?谁可以帮帮忙呢?(可能遇到的困难:起跑不一致;没有提前看清椅子上的号码等)

  7.幼儿尝试自主游戏。

  (1)教师发指令,两名幼儿追赶游戏

  教师:这次看看是谁来玩游戏?

  (2)累加拼图游戏。

  教师:这次玩游戏胜利的小朋友,会有惊喜哦!(游戏4次,拼出2种植物,2种动物)

  (3)替换新的4种动植物,创意动作,随乐游戏。

  教师:哇,刚刚大家又看见了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它们去游戏吧!(替换新的4种动植物随乐游戏1次)

  (4)幼儿发指令,两名幼儿追赶游戏(此步骤,视幼儿当时情况来决定是否让幼儿发指令玩游戏)。

  教师:谁赢了谁是下一个发指令的人

  8.郊游结束,回家

  活动反思

  教师在带领幼儿幼儿学唱歌曲的时候以游戏情境的方式来开展,可以根据地域不同,引导幼儿熟悉郊游场所。教师可以采用随音乐朗诵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如歌班上幼儿有识图谱的经验,本活动也可以用图谱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比如歌曲前后两句可以根据歌词内容画上手拉手,中间留四个空白,这样,幼儿的活动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9、新中班韵律《欢迎你到海南来》获奖优质课教案

  适合人群:中小幼儿园、园长、副园长、骨干教师、转岗老师、实习老师以及在读幼师。

  动作建议

  前奏:幼儿围成圆圈坐在椅子上。

  副歌(儋州调声):

  第1-2小节:双手握拳于胸前曲肘上下摆动,一拍一次。

  第3-4小节:(拍手两次,拍腿两次)X2

  第5-6小节:(动作与第1-2小节相同)

  第7-8小节:(动作与第3-4小节相同)

  第9-10小节:双手做“邀请”状。同时说语词“欢迎你到海南来!”

  A段

  第11-18小节:双手做“看一看”动作

  B段

  第19-22小节:与相邻同伴手拉手摆动。

  第23-24小节:(动作与第19-20小节相同)

  第25-26小节:(动作与第21-22小节相同)

  尾声

  第27-30小节:做“蒙眼”动作

  第31-结東:双手握拳于胸前做车轮转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欢乐海南》,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指示做动作、玩追捉游戏和抽签游戏。

  2、能根据随机显示的图片尽可能自己创编一种海洋生物的动作;努力从同伴处学习积累更多动作

  3、表现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享受追捉游戏的快乐。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游戏玩法

  全体幼儿围圈坐,“主人”邀请“客人”,并把花环带在被邀请“客人”的脖子上,该“客人”起身逆时针追逐“主人”并回到圈内做一个海洋生物的动作。下一轮该“客人”成为“主人”逆时针圈上行走邀请下一位,并在音乐特定时段和大家一起做刚才的海洋生物动作。

  活动准备

  1、一串花环。

  2、音乐。

  3、幼儿男女生间隔围圆圈坐在椅子上。

  4、12种海洋生物图片PPT。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丢手绢”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动作+音乐。教师示范基本动作模型,幼儿观察模仿学习动作。(完整播放音乐3、4)

  三、在基本韵律动作的基础上加入游戏

  (-)追捉游戏(完整播放音乐1遍)

  1、T1-T2执教教师和配班教师示范追逐游戏。

  2、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规则。

  (二)领袖模仿游戏(完整播放音乐2遍)

  1、创编海洋生物动作。

  2、把创编动作替换“看一看”的动作。

  3、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规则

  4、幼儿尝试在教师的协助下随乐完整游戏,检验是否了解游戏规则。

  四、结束:幼儿尝试随乐反复完整游戏。(完整播放音乐1、2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