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汤姆上幼儿园》教学设计反思》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班语言活动《汤姆上幼儿园》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汤姆上幼儿园》这本故事书整个故事情节,和小班幼儿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动形象的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汤姆从不了解幼儿园生活,不愿意去幼儿园,到期待上幼儿园的完整过程。故事描述注意把握人物心理和表情的变化,突出细节,在讲述中促进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结合小班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回忆自己上幼儿园的心理变化,通过学习理解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喜欢来幼儿园, 感受来幼儿园的快乐!同时培养幼儿养成坚强勇敢的性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原有经历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2.培养幼儿养成坚强勇敢的性格,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上幼儿园的快乐。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活动开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上幼儿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书、故事的内容 PPT、音乐《第一天上幼儿园》、背景音乐、幼儿前期经验的准备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 PPT,出示图书的封面请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孩子们你们在书的封面看到了什么?他们这是在哪里?你从哪看出来的?他们在做什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汤姆上幼儿园的故事。
2.教师播放 PPT,放背景音乐,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内容。
3.教师依据故事内容 PPT 对幼儿进行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爸爸妈妈要送汤姆到哪里?(幼儿园) 汤姆愿意去幼儿园吗?(不愿意去)
汤姆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因为他不知道去幼儿园要做什么)
(2)在去幼儿园之前,妈妈为汤姆买了哪些东西?(铅笔、橡皮和彩笔,注意量词的使用)
汤姆喜欢妈妈给他买的这些东西吗?(喜欢)
你从哪里看出来汤姆喜欢妈妈给他买的书包?(用鼻子闻书包的味道)
(3)晚上要睡觉了,汤姆找了一个什么理由不想去幼儿园?(生病了,不舒服)
(4)第二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汤姆是什么心情?(难受)
但是汤姆哭了没有?为什么?(没有)(说明汤姆非常的坚强)
(5)妈妈把汤姆送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给了汤姆一个什么东西?(手绢)
妈妈为什么要给汤姆一块手绢?
当你来幼儿园想妈妈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6)汤姆用妈妈给他的手绢做了什么?(帮助同桌路路擦眼泪去安慰她)
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7)汤姆第一天来幼儿园,他在幼儿园做了哪些事情呢?(画画剪纸和唱歌)
(8)第一天幼儿园生活结束,妈妈来接汤姆,他为什么很高兴?
3.结合实际生活对幼儿进行提问: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快乐吗? 在幼儿园里你为什么快乐呢?(引导幼儿谈一谈来幼儿的收
获)
4.小结:教师:“《汤姆上幼儿园》的故事讲完了,从故事中我们了解了汤姆上幼儿园后的变化,从中也能看出汤姆是一个很勇敢坚强的孩子;他在幼儿园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认识很多新朋友,每天都很快乐。那么,让我们在歌曲中也回忆一下我们来幼儿园的变化吧!”弹唱歌曲《第一天上幼儿园》
活动总结
整个故事的学习中幼儿是在安静有序的情景下积极配合教 师完成教学目标的;PPT 的使用激发了幼儿学习故事内容的兴趣形式新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根据教师提问的逐步延伸,动脑思考回答问题。由于做了前期的工作准备, 活动过程流畅顺利。孩子们通过学习故事内容,了解了汤姆来幼儿园后的变化,和自己的实际生活非常贴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我也感受到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语言对于如何展开活动,如果挖掘故事的自身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改进教师语言的设计,多去用心感悟绘本图书的精髓所在,多指导孩子阅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附:故事内容
《汤姆上幼儿园》
故事内容:
爸爸妈妈告诉我,在幼儿园我会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可是, 他们并不认识我的老师啊!明天,是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想我在幼儿园里能干些什么呢?我一点都不高兴。妈妈给我买了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盒水彩笔。还有一个漂亮的双肩书包。我特别喜欢用鼻子闻书包,新书包的味道真好闻!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准备好我上幼儿园的东西。“妈妈我觉得我好像生病了,不能上幼儿园了。”妈妈给我量了量体温,对我说,我根本没有生病。我越来越不想明天就上幼儿园了。现在,我要和爸爸说晚安了。“上幼儿园,多好啊!”爸爸对我说,“你会学到很多又新奇又好玩的东西。”躺在床上,我对妈妈说,能不能让幼儿园的老师带着班上所有的同学来我家,到我的房间?、、、、、而妈妈只是微笑的看着我,什么也没说,还使劲地亲了我一下。我睡不着, 就坐在床上看月亮,我真害怕明天上幼儿园。“起床,该起床了! 妈妈轻轻地对我说。啊,已经到早上了!我好像刚刚睡着。吃早饭的时候,我心里挺难受的。但是,我要勇敢,我不能哭。大街上,有许多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孩子,由父母陪着,他们都忍住不哭。但是,在幼儿园门口,真是太难和妈妈分开了、、、、、、“拿着这个。”妈妈给我一块手绢,“在你伤心的时候,就看着手绢,想象妈妈。”老师来接我们了,她看上去很和善。走进大楼的时候, 我紧紧地抓着妈妈的手绢。我们走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老师说,这是我们的教室。我看了看玩具和墙上的画,我真喜欢。我的同桌叫路路。他好像不高兴待在这里,因为他不停地哭。我想安慰他,就把妈妈的手绢给他,让他擦了擦眼泪。上午,老师教我们画画和剪纸,还唱歌。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同路路一起玩扔皮球,真开心啊!午睡后老师用手偶给我们讲故事。铃声响了 幼儿园的一天结束了。这么快!都没有感觉到。放学了,妈妈在幼儿园门口等我。见到妈妈,我很高兴。我盼着明天快点到来, 我要和路路一起玩,还要画完我的画。
2、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红砖墙》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大都在三岁以上,在朗读方面发音已经趋于完整。对于颜色、动植物已经有了初步的辨识能力,基于幼儿的知识经验,特设计本活动来吸引幼儿注意力、巩固幼儿已有经验!此活动儿歌内容简单,形象生动,充满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儿歌首尾呼应,文字和画面也做到了很好的结合对应,容易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本活动,发展幼儿的朗读记忆能力和观察理解能力。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认识图中的事物。
2、幼儿学会念儿歌并感受儿歌首尾呼应的特点。
3、初步理解图文对应,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与文字对应的图片,儿歌伴奏
活动过程:
一、利用情境引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画,认识图中事物。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格外的晴朗,适合去郊游,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去一个美丽又神秘的地方,小朋友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坐着老师的飞天魔毯一起去郊游啦!
(打开电子图片)小朋友们轻轻的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到了哪里?郊外都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都是什么颜色?
我们来和这些小草蝴蝶打个招呼吧!接下来我们一起坐在草地上欣赏音乐吧(假装坐在草地上)!
二、播放儿歌,老师和幼儿一起倾听,感受儿歌的旋律和意境。
教师:小朋友们在儿歌中都听到了什么?在图画中能找到吗?接下来跟着老师一起去认识一下吧!老师边介绍边带领幼儿一起一句一句读。
三、用插图玩儿歌与图片对应的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插图儿歌对对碰”的游戏。看看谁的反应最迅速!老师手指一张插图,小朋友们来说出它在儿歌中的名字。接下来准备好啦。
游戏开始,小朋友一一说出插图的名字。
小结:小朋友们,通过游戏大家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了吗?每一句话的最后一句和第二句的开头都是在说相同的东西,比如第一句最后是“绿草地”,第二句的开头也是“绿草地”,后面的每句儿歌都有相同的事物出现,这个就叫做首尾呼应,让小朋友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四、总结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伴随音乐朗读儿歌,加深幼儿的记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念儿歌吧。
红砖墙,绿草地,
绿草地,开黄花,
黄花黄,蝴蝶白,
飞呀飞过红砖墙。
当游戏进行到幼儿差不多都掌握时,带着小朋友们学习像蝴蝶一样飞出教室。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懂事的小蝴蝶,有秩序的飞出教室喽,挥舞着你的小翅膀和大家说再见吧。
《红砖墙》活动反思:
在组织幼儿进行儿歌《红砖墙》的活动中,我们运用了很多孩子们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孩子们通过情境导入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符合了小班幼儿对事物的探索欲望,在音乐律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更加的高涨,不仅加深了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更让幼儿印象深刻。图文对应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了儿歌内容,朗读儿歌也更加容易。整个活动动静交替,孩子们在游戏情境中朗读儿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本次活动的组织是在孩子们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结束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与不足,对于小班孩子而言,知识点的渗透是否太多,孩子们的参与性很强,兴趣也很高,但能力的提升是否能得到体现,还有待思考......
3、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橘子船》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尝试替换简单的歌词。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橘子船》歌曲音频、伴奏音频、歌曲图谱,橘子图片,橘子瓣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橘子实拍图和插图,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瓣,鼓励幼儿根据外形特征,自由大胆想象并完整讲述。
──这是什么?你觉得橘子瓣像什么?
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引导幼儿欣赏、表演、演唱歌曲。
1.讲解歌词内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橘子瓣像小船,那小船要开到哪里去呢?
──橘子船开到哪里了? 为什么开到妈妈的嘴里?
2.播放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跟着音乐做开小船的动作。
──让我们一起来开橘子船吧!(重点练习四分音符的节奏。)
3.播放歌曲伴奏,鼓励幼儿尝试演唱歌曲。
──现在请小朋友做开船的人,边听音乐边演唱歌曲。
教师拿着橘子瓣演示“开”到一名幼儿的嘴里,引导幼儿替换歌词,再进行演唱。
──现在橘子船开到谁的嘴里边了?我们要怎么唱?
1.组织幼儿玩“开小船”游戏,橘子瓣开到谁的嘴里就把谁的名字替换到歌词中。
——一起来唱一唱吧!
2.组织幼儿两两一组,一边唱一边将橘子“开”进同伴的嘴里,并将同伴的名字唱进歌曲中。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熟练演唱歌曲后,可以玩“橘子船”的音乐游戏。幼儿围坐成圆圈,教师站在中间手拿橘子瓣的图片,一边唱一边绕着里圈走,当唱完第三句时,站到一名幼儿面前停下,将“橘子船”交给他并把他的名字唱进歌曲中。然后相互交换位置,由这名幼儿当“开船”的人,继续边走边唱将“橘子船”开到下一位幼儿的手中。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4、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汤姆上幼儿园》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汤姆上幼儿园》这本故事书整个故事情节,和小班幼儿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动形象的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汤姆从不了解幼儿园生活,不愿意去幼儿园,到期待上幼儿园的完整过程。故事描述注意把握人物心理和表情的变化,突出细节,在讲述中促进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结合小班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回忆自己上幼儿园的心理变化,通过学习理解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喜欢来幼儿园, 感受来幼儿园的快乐!同时培养幼儿养成坚强勇敢的性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原有经历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2.培养幼儿养成坚强勇敢的性格,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上幼儿园的快乐。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活动开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上幼儿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书、故事的内容 PPT、音乐《第一天上幼儿园》、背景音乐、幼儿前期经验的准备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 PPT,出示图书的封面请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孩子们你们在书的封面看到了什么?他们这是在哪里?你从哪看出来的?他们在做什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汤姆上幼儿园的故事。
2.教师播放 PPT,放背景音乐,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内容。
3.教师依据故事内容 PPT 对幼儿进行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爸爸妈妈要送汤姆到哪里?(幼儿园) 汤姆愿意去幼儿园吗?(不愿意去)
汤姆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因为他不知道去幼儿园要做什么)
(2)在去幼儿园之前,妈妈为汤姆买了哪些东西?(铅笔、橡皮和彩笔,注意量词的使用)
汤姆喜欢妈妈给他买的这些东西吗?(喜欢)
你从哪里看出来汤姆喜欢妈妈给他买的书包?(用鼻子闻书包的味道)
(3)晚上要睡觉了,汤姆找了一个什么理由不想去幼儿园?(生病了,不舒服)
(4)第二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汤姆是什么心情?(难受)
但是汤姆哭了没有?为什么?(没有)(说明汤姆非常的坚强)
(5)妈妈把汤姆送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给了汤姆一个什么东西?(手绢)
妈妈为什么要给汤姆一块手绢?
当你来幼儿园想妈妈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6)汤姆用妈妈给他的手绢做了什么?(帮助同桌路路擦眼泪去安慰她)
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7)汤姆第一天来幼儿园,他在幼儿园做了哪些事情呢?(画画剪纸和唱歌)
(8)第一天幼儿园生活结束,妈妈来接汤姆,他为什么很高兴?
3.结合实际生活对幼儿进行提问: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快乐吗? 在幼儿园里你为什么快乐呢?(引导幼儿谈一谈来幼儿的收
获)
4.小结:教师:“《汤姆上幼儿园》的故事讲完了,从故事中我们了解了汤姆上幼儿园后的变化,从中也能看出汤姆是一个很勇敢坚强的孩子;他在幼儿园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认识很多新朋友,每天都很快乐。那么,让我们在歌曲中也回忆一下我们来幼儿园的变化吧!”弹唱歌曲《第一天上幼儿园》
活动总结
整个故事的学习中幼儿是在安静有序的情景下积极配合教 师完成教学目标的;PPT 的使用激发了幼儿学习故事内容的兴趣形式新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根据教师提问的逐步延伸,动脑思考回答问题。由于做了前期的工作准备, 活动过程流畅顺利。孩子们通过学习故事内容,了解了汤姆来幼儿园后的变化,和自己的实际生活非常贴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我也感受到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语言对于如何展开活动,如果挖掘故事的自身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改进教师语言的设计,多去用心感悟绘本图书的精髓所在,多指导孩子阅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附:故事内容
《汤姆上幼儿园》
故事内容:
爸爸妈妈告诉我,在幼儿园我会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可是, 他们并不认识我的老师啊!明天,是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想我在幼儿园里能干些什么呢?我一点都不高兴。妈妈给我买了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盒水彩笔。还有一个漂亮的双肩书包。我特别喜欢用鼻子闻书包,新书包的味道真好闻!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准备好我上幼儿园的东西。“妈妈我觉得我好像生病了,不能上幼儿园了。”妈妈给我量了量体温,对我说,我根本没有生病。我越来越不想明天就上幼儿园了。现在,我要和爸爸说晚安了。“上幼儿园,多好啊!”爸爸对我说,“你会学到很多又新奇又好玩的东西。”躺在床上,我对妈妈说,能不能让幼儿园的老师带着班上所有的同学来我家,到我的房间?、、、、、而妈妈只是微笑的看着我,什么也没说,还使劲地亲了我一下。我睡不着, 就坐在床上看月亮,我真害怕明天上幼儿园。“起床,该起床了! 妈妈轻轻地对我说。啊,已经到早上了!我好像刚刚睡着。吃早饭的时候,我心里挺难受的。但是,我要勇敢,我不能哭。大街上,有许多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孩子,由父母陪着,他们都忍住不哭。但是,在幼儿园门口,真是太难和妈妈分开了、、、、、、“拿着这个。”妈妈给我一块手绢,“在你伤心的时候,就看着手绢,想象妈妈。”老师来接我们了,她看上去很和善。走进大楼的时候, 我紧紧地抓着妈妈的手绢。我们走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老师说,这是我们的教室。我看了看玩具和墙上的画,我真喜欢。我的同桌叫路路。他好像不高兴待在这里,因为他不停地哭。我想安慰他,就把妈妈的手绢给他,让他擦了擦眼泪。上午,老师教我们画画和剪纸,还唱歌。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同路路一起玩扔皮球,真开心啊!午睡后老师用手偶给我们讲故事。铃声响了 幼儿园的一天结束了。这么快!都没有感觉到。放学了,妈妈在幼儿园门口等我。见到妈妈,我很高兴。我盼着明天快点到来, 我要和路路一起玩,还要画完我的画。
5、幼儿园小班语言主题《小乌龟上幼儿园》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初步了解交朋友的方法。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小乌龟上幼儿园》故事图片4张
活动过程:
1阅读故事图片,引导幼儿感受情绪转变
——小乌龟刚上幼儿园做了什么呢?
——小乌龟遇到了谁?
——后来小乌龟有没和小伙伴成为好朋友呢?
2再次读图片,引导幼儿通过表情理解心情变化
1.观察小乌龟的表情,理解小乌龟刚上幼儿园的心情。
——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是什么心情呢?他开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乌龟紧紧地缩在壳里,汗都流出来了。
2.顺序阅读故事最后一幅画,讨论小乌龟心情的变化。
——小青蛙、小鸭子、小鸡和小乌龟成了好朋友后,他们都在干什么?
——小鸭子敲鼓、小青蛙跳舞、小鸡唱歌……
——这时小乌龟还害怕吗了?还是高兴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乌龟的头伸得长长的、它的嘴巴笑了、它的手脚也跳舞。
3欣赏完整故事视频,体会交朋友的快乐心情
4组织讨论,鼓励幼儿像小乌龟一样勇敢交朋友
——你们也上幼儿园了,你们在幼儿园有好朋友吗?你像哪个小动物呢?
——如果班上有小朋友像小乌龟一样害怕,我们可以怎么帮助他呢?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语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演等形式完成了本节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较好,活动目标也基本达成。首先我出示故事大书,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引导幼儿观察大书封面,初步了解大书中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然后一页一页讲故事,讨论故事内容,再次欣赏故事,感受小乌龟表情的变化,接着鼓励幼儿表演故事,最后播放歌曲,鼓励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在最后的环节,我进行了小结,引导幼儿学习小乌龟,每天要开心的来幼儿园,这是活动的重点教育目标所在。表演故事环节由于准备的头饰只有一套,而幼儿的参与兴趣很高,由于时间关系,部分幼儿没有参与表演,有些失落。
6、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三只小猪上幼儿园》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背景:
每年新生入园这段时间,是孩子、家长、教师们最难熬的日子。特别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讲,更是一种挑战!如何使这些幼儿尽快消除焦虑和不安,让幼儿愿意并喜欢上幼儿园,使其对家长或亲人的依恋顺利转向幼儿园、教师和同伴,是小班教师上学期工作的重头戏。幼儿初入园时,情绪还不太稳定,对幼儿园的常规生活也不太熟悉,教师预计的游戏和常规训练活动,既能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里的新生活,又能减轻孩子的焦虑情绪,满足幼儿游戏的欲望。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和认识到,幼儿园时可以玩好多游戏的地方,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它不仅可以缓解孩子对上学可能产生的怕生焦虑,还可以引发我们与幼儿丰富的对话,让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幼儿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玩玩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观察图书中三只小猪的行为变化。
3、联系自己的经验,喜欢上幼儿园。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的图书
2、小猪手偶
3、相关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初步表达自己对幼儿园的感受,营造故事情景,展示小猪手偶,通过小猪这个卡通形象向幼儿讲述《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的故事。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向幼儿提问关于故事中的问题。
1)、师:“三只小猪分别叫什么名字?他们在家里乖吗?”
2)、猪爸爸和猪妈妈商量了什么事呢?
3)、三只小猪看见妈妈不在了哭了起来,这时老师想了个什么办法的呢?三只小猪有没有和其他小猪一起参加比赛呢?
4)、三只小猪在比赛中的表现怎样啊?大家休息的时候三只小猪还在干什么呀?
5)、放学了,妈妈来接小猪了,小猪又对老师说了什么话?
三、联系生活实际
1、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
2、你们在幼儿园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快乐的事?
五、结束活动
让幼儿将自己第一天来幼儿园的情景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其他小朋友展示出来。
故事:三只小猪上幼儿园
牧场里开满了花朵,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飞去。就在这个时候,三只小猪——花花、木木和嗡嗡出生了。三只小猪每天都在牧场里跑来跑去,调皮捣蛋,三只小猪也想帮忙做家务事,但是你看,就是这样子!猪爸爸和猪妈妈商量道:“送孩子们到幼儿园去吧,怎么样?”“恩——”猪爸爸说:“那样也好!”第二天早上,花花、木木和嗡嗡就跟着妈妈到小猪幼儿园去。“哇,这么多小猪呀!”三只小猪吓了一跳。来,大家先来打个招呼。“老师早!小朋友早!”忽然,木木大声哭起来:“妈妈不见啦!”于是,花花和嗡嗡也跟着哭叫:“妈妈——妈妈——”小朋友们很开心地做体操了,三只小猪却一直向着牧场那边看。“嘟——”老师吹起了哨子。花花、木木和嗡嗡,来!跟大家一起来赛跑,要摸一下白杨树,才能跑回来哦!看看谁能跑第一!”“来,站在我旁边。”“排在这里。”“这儿有空位呢!”小猪们排好了队。“预备——跑!”真快,真快!三只小猪都跑得好快。大家都休息了,三只小猪精神抖擞地又跑了一圈。放学了,妈妈来接三只小猪啦。“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三只小猪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明天我们还来玩,我们喜欢上幼儿园了。花花、木木和嗡嗡,三只小猪一路赛跑回牧场去了
活动反思:
本活动结合了辅助教具课件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幼儿能大胆的说,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动静搭配合理,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本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连贯性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7、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春来了》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会说象声词唰唰、沙沙、哗哗、喳喳,并念清读音。
2.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学会朗诵儿歌。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春来了》儿歌插图;小雨、小风、小溪、小鸟gif动图;《春来了》儿歌音频;小鸟音效;春天事物实拍图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小鸟音效,激发幼儿兴趣。
——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春天里你们还听到过哪些声音呢?
二、逐步播放动图,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图中的内容,引导幼儿说出象声词。
——图上有什么?
——小雨落下来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刮风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
——小河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小鸟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三、师幼问答游戏,加深对象声词的印象。教师说:“风、雨、小河、小鸟。”幼儿答:“唰唰、沙沙、哗哗、喳喳。”
四、播放儿歌插图及音频《春来了》,幼儿学习儿歌。
1.播放完整儿歌音频。
2.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并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
五、出示春天相关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春天来了。
——儿歌里的内容告诉我们谁来了?(春天来啦)
——还有哪些事物也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六、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并表演。
1.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下雨、风吹、流水、鸟叫。
2.启发幼儿创编动作来表现唰唰、沙沙、哗哗、喳喳。
3.引导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做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
4.请幼儿集体表演、小组表演、个别表演。
附【儿歌】
春来了
小雨小雨唰唰,
小风小风沙沙,
小河小河哗哗,
小鸟小鸟喳喳,
春天春天来啦!
教学反思:
1、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幼儿园的周围和大自然中变化万千,柳条抽芽、桃花盛开、春雨绵绵、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景象去寻找有关春天的秘密,在暖暖的春风里去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在这里我通过儿歌 “春天来了”让幼儿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2、通过一系列以幼儿为主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用观察的方法、敏锐的眼睛去感知和发现春天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生物生长的变化等,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8、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初步了解交朋友的方法。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小乌龟上幼儿园》故事图片4张、完整故事音频、分段故事音频、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图片。
——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遇到了谁?
——小青蛙在乌龟壳上面做了什么?小鸭子呢?
阅读故事图片第二遍,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小乌龟的表情,理解小乌龟在幼儿园找到朋友前后的心情变化。
1.观察画面,描述小乌龟刚上幼儿园的心情。
——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心情是怎样的?他开心还是难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乌龟缩在壳里,眼泪都流出来了。
2.观察故事最后一幅画面,讨论小乌龟心情的变化。
——小青蛙、小鸭子、小鸡发现了小乌龟后,他们干什么了?
——他们组成了一个乐队。小乌龟敲鼓、小青蛙跳舞、小鸭子唱歌……
——这时小乌龟的心情又怎么样了?他高兴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乌龟的头伸出来了,它的眼晴和嘴巴都笑了起来。
请幼儿欣赏完整故事视频。
引导幼儿像小乌龟一样交朋友。
——你们现在也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开心吗?你像哪个小动物呢?
——如果班上有的小朋友像小乌龟一样害怕,我们应该怎么帮帮他呢?
(如:和他一起玩、拿玩具给他、大家一起抱抱他等,鼓励他像小乌龟一样勇敢地交朋友)。
温馨提示
最后一个环节涉及到交朋友的方法,对幼儿来说可能有些难,教师可以多进行引导或者放到日常活动时间开展。
附故事
小乌龟上幼儿园
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它都不认识,它害怕地把头、四肢和尾巴通通缩进乌龟壳里。
小青蛙、小鸭子、小鸡走过来,都不知道这个趴在地上的东西是什么,就在上面跳来跳去,当鼓敲呀,还在上面画画呢!
小乌龟忍不住大哭大叫起来。大家吓了一跳,原来是只小乌龟呀!小青蛙、小鸭子和小鸡高兴地邀请小乌龟和它们一起玩,大家又唱又跳,好快乐哦!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语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演等形式完成了本节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较好,活动目标也基本达成。首先我出示故事大书,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引导幼儿观察大书封面,初步了解大书中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然后一页一页讲故事,讨论故事内容,再次欣赏故事,感受小乌龟表情的变化,接着鼓励幼儿表演故事,最后播放歌曲,鼓励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在最后的环节,我进行了小结,引导幼儿学习小乌龟,每天要开心的来幼儿园,这是活动的重点教育目标所在。表演故事环节由于准备的头饰只有一套,而幼儿的参与兴趣很高,由于时间关系,部分幼儿没有参与表演,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