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有趣教案《和朵拉去寻宝》大班科学》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幼儿园有趣教案《和朵拉去寻宝》大班科学
活动中引导幼儿能够根据提供的线索进行观察、分析,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尝试用科技产品和软件功能共同合作、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
设计意图
在21世纪,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快捷,几乎人人在生活中都使用手机、iPad等科技产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从面对面、写信到发短信、打电话再到如今的微信、视频通话等,越来越便捷,一些高科技软件在生活也增添了乐趣为人们提供方便。《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要认识常见科技生活用品,初步知道其功能及用途,能对简单的用品进行操作,并能初步理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因此,本次活动利用微信和iPad的一些基本功能使幼儿发现科技产品和科技功能带给我们的便捷。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提供的线索进行观察、分析,正确找到藏宝地点。
2、尝试用科技产品和软件功能共同合作、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
3、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根据提供的线索进行观察、分析,正确找到藏宝地点。
活动难点:尝试用科技产品和软件功能共同合作、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
活动准备
物质:一体机、IPAD、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网络、拼图碎片。
经验:幼儿对幼儿园环境熟悉、会使用iPad拍照功能和微信的一些基本功能、能够进行九宫格拼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利用希沃白板创设和朵拉去寻宝的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白板蒙层功能与朵拉捉迷藏。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大二班来了位老朋友,我们来看看是谁?
聚光灯到朵拉时幼儿说出名字。
(2)播放《爱探险的朵拉》动画片片段,引出朵拉的任务。
——还记得上次我们帮朵拉解决了什么难题吗?在上次的挑战中我们大二班团结合作帮助朵拉找到了捣蛋鬼藏在幼儿园的宝箱钥匙,所以这次朵拉又来到大二班请我们一起去寻宝了,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二)出示三条线索,发布任务。
1、线索一:语音 每组幼儿根据语音线索的提示,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将找到的拼图碎片使用iPad拍照功能拍下通过微信回传班内,留在班级的幼儿使用iPad的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
线索二:图片 每组幼儿根据图片线索的提示,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将找到的拼图碎片使用iPad拍照功能拍下通过微信回传班内,留在班级的幼儿使用iPad的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
线索三:平面图 每组幼儿根据平面图线索的提示,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将找到的拼图碎片使用iPad拍照功能拍下通过微信回传班内,留在班级的幼儿使用iPad的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
2、提出寻宝要求:
(1)每组4-5名幼儿中,一人留在班内操作iPad与同伴沟通,一人使用iPad接收线索、对拼图碎片拍照并随时和班内幼儿沟通。其余幼儿根据线索进行寻宝。
(2)在楼道内轻声交谈、注意安全,不打扰其他班级活动。
(3)小组教师负责幼儿安全和发布线索。
(4)拍照幼儿要注意将拼图占满屏幕,以免在班内的幼儿无法拼图。
(5)每个小组要一起行动,不能单独行动。
(三)寻宝开始。
1、幼儿分三组,每组一人留在班内操作iPad与同伴沟通,其余幼儿根据线索出发寻宝,一人使用iPad接收线索、对拼图碎片拍照并随时和班内幼儿沟通。
2、寻宝正式开始,幼儿按照线索指示寻找正确位置。教师作为辅助跟随,当幼儿寻找到藏宝地点并成功拍照回传后,发布下一条线索,直至三条线索全部完成。
3、班内幼儿使用微信与小组同伴沟通,等待接收拼图碎片。使用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三小组班内成员共同拼图。
(四)拼图成功,小组分享成功体验。
1、播放朵拉感谢小朋友的视频,体验成功的快乐。
2、各小组分享寻宝过程和感受。
3、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便捷:沟通方便、开阔眼界、网络支付更安全、二维码直接扫描读取等。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每个小组通过三条线索的提示收集拼图碎片,并及时传给班内的小朋友进行拼图,最后找到了朵拉送给我们的礼物。每个小组有沟通、有合作,共同完成了朵拉带给我们的新挑战,你们真的太棒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及时的沟通很重要,使用一些科技产品和功能很方便、很便捷,但是为了保护眼睛也不要长时间使用。希望咱们继续加油,期待下次朵拉再来邀请咱们继续去探险吧!
活动总结
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越来越便捷,一些高科技软件在生活也增添了乐趣为人们提供方便。《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要认识常见科技生活用品,初步知道其功能及用途,能对简单的用品进行操作,并能初步理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本次活动中的三条线索分别为语音线索(简单、直接传递讯息)、图片线索(三张图片,范围逐渐缩小)、平面图线索(需要分析思考)。朵拉情境贯穿始终,利用希沃白板、授课助手、微信的功能使幼儿通过iPad之间沟通完成挑战。整体完成了目标,但活动时间较长、拼图环节不易操作需要再思考。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2、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油和水》反思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感知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后出现的分离现象。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重点难点
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懂得油和水的比重不同,能用正确的方式记录下来;
2、幼儿能正确地操作实验,并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水、花生油、毛巾、搅棒、瓷碟子、抹布,白板笔、贴有黄蓝两种标记的透明杯子若干、
2、实验记录单、记录笔、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观看魔术表演,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一定要睁大眼睛仔细看哦!
首先拿出了瓷碟子,老师用一支“神奇的笔”在碟子上作画,老师边作画边说(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幼儿猜出什么。教师继续添画两到三个蝌蚪。画好后往碟子中倒水,小蝌蚪从碟子中分离漂游起来。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为什么会从水中漂游起来呢?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去揭秘吧!
二、实验操作。
一、出示实验材料和教具,幼儿大胆猜测。
1、出示水和油,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猜测之后,从颜色和气味中得出结论: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的液体。
油是有色、有味、流动的液体。
2、出示油和水,让幼儿自由猜想。如果把这两种流动的液体混合在一起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油在水的什么位置?教师出示教具,幼儿大胆猜测,教师记录幼儿猜测结果。
油在水面上油在水的下面油在水的中间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实验。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贴有蓝色标记的杯中盛有水,贴有黄色标记的杯中盛有油)
教师边操作边讲要求:
(1)、在贴有蓝色标记的透明水杯中加入油。
(2)、用小木棒使劲的搅拌,在停止后仔细观察现象。
(3)、如果不小心把油滴到操作盘上或不小心打翻操作材料,请用桌上的抹布擦干净。
2、幼儿自主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通过操作后,发现油在水的上面)。
3、教师小结:通过操作后,我们发现把油加入水后,油在水的上面。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展示记录结果。
刚才我们是给水中加入油,这次我们又进行一次实验,给油中加入水,搅拌后再仔细观察油在水的什么位置?这次我们要用记录单记录下来。
1、教幼儿认识实验记录单,讲清记录规则。
(蓝色代表是水,黄色代表油,实验后仔细观察,看油在水的什么位置,并在图上用√标记出来。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指导。
3、展示记录结果并小结。
教师小结:因为油和水的比重不同。油比水轻,所以不论往油里倒水还是往水里倒油,油都是浮在水上面,水在油的下面。
附实验记录单:
4、揭密:这下小朋友知道了为什么老师画的小蝌蚪会在水面上漂游起来。因为老师这支“神奇的笔”是白板笔。(白板笔中含有一种剥离剂,剥离剂是一些“油乎乎”的物质,这些“油乎乎”的剥离剂遇到水就会分离,油比水轻,所以小蝌蚪就会在水面上游起来了。)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用蜡笔和水粉颜料作一幅“油水分离”画,并观察其中的奇妙之处。
2、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在做一做“油水分离”的实验,巩固已有经验。
活动总结
这节课孩子们表现太出色了,一个个通过自己的小手做了实验,并从实验中初步懂得了油和水分离的原理,科学探索是无限的,在以后的活动中,老师会带着大家一起来探索科学的奥秘,大家可要继续加油哦!
3、幼儿园有趣的《灯光晚会》大班科学教案
通过观察,知道光透过玻璃纸会发生变色的现象,尝试探索将玻璃纸重叠让光的颜色发生变化。体验灯光晚会带来的乐趣。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活动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发现幼儿对光产生了兴趣,于是借助手电筒的光,设计了让光发生变色的活动。
教师以灯光晚会为线索,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让幼儿自主探究光变色现象并记录结果。教师一步一步引导,让幼儿发现“光怎样变成多种颜色”的问题,并通过玻璃纸重叠的实验去解决问题,最终成功地举办了本次灯光晚会。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知道光透过玻璃纸会发生变色的现象。
技能目标:尝试探索将玻璃纸重叠让光的颜色发生变化。
情感目标:体验灯光晚会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光透过玻璃纸会发生变色的现象。
活动难点:在动手动脑中,尝试让光的颜色发生多种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手电筒的经验。
物质准备:
1、大小能覆盖手电筒的红、黄、蓝的玻璃纸;
2、各种不透光的布、纸若干;
3、每人1支手电筒,橡皮筋若干。
环境准备:
1、不透光的活动室;
2、欢快的背景音乐和灯光效果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引入,师幼跟随音乐入场。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参加一个特别的晚会,先跟随音乐进入会场吧!
二、基本部分:师幼探索光透过玻璃纸发生变化的现象。
1、介绍晚会内容,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今天的晚会叫做灯光晚会,你想象中的灯光晚会是什么样的呢?
2、出示手电筒,幼儿用手电筒探索透光材料。
教师:这里有许多手电筒和一些材料,用哪些材料能布置灯光呢?(幼儿猜测)
3、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并记录。
教师:你有什么发现?哪些材料适合做灯光?
教师小结:原来透光的玻璃纸才适合制作灯光。
4、教师提供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引导幼儿发现变色现象。
教师:请你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制作灯光。你有什么发现?
幼儿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红色(黄、蓝)的玻璃纸,会变成红色(黄、蓝)的光。
5、师幼观看舞台灯光视频,激发制作舞台灯光的兴趣。
教师:我们来看看好看的舞台灯光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这样的舞台漂亮吗?你们想不想有这样的舞台?想不想亲手布置?可是我们只有三种颜色的光,怎样变出更多颜色的光呢?
6、幼儿再次操作制作灯光并记录结果。
教师:你们都制作出了什么颜色的灯光?(请幼儿上台展示)怎样制作出来的?还有不同的灯光吗?你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师幼小结:原来把玻璃纸重叠,能变出更多颜色的光。
7、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颜色灯光,师幼进行灯光晚会。
教师:刚才你们都成功地制作出了灯光,你们还想要什么颜色的灯光?这次我们尝试用多种玻璃纸,制作你想要的灯光吧!
三、结束部分:师幼进行灯光晚会。
教师:今天你们开心吗?我们通过动手、动脑筋,让我们的灯光晚会特别成功,让我们在好心情中结束今天的活动吧!
活动总结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关于科学领域中强调: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好奇心,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方法,举办了一场关于灯光的晚会。
为了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体现活动的最佳效果,活动初始,教师选择一间透光性比较差的活动室,并用泡沫垫把窗户封住,使得活动室变得黑漆漆。活动中,幼儿玩得很投入,能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中,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尝试制作灯光,最终得出透光材料适合制作灯光的结果,教师通过进一步的激发,让幼儿在操作实验中制作出了五彩缤纷的灯光。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在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使每个幼儿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体会到了“玩中学”。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4、幼儿园获奖实验活动《有趣的油和水》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感知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后出现的分离现象。培养幼儿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设计意图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视频《会跳舞的火柴人》,突发灵感的我决定把这一发现分享给我班的小伙伴们,于是上网查找了科学原理。并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班幼儿在科学领域所要达成的目标,设计了这堂实验课。
旨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培养其观察、动手动脑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孩子和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感知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后出现的分离现象。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懂得油和水的比重不同,能用正确的方式记录下来;
2、幼儿能正确地操作实验,并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水、花生油、毛巾、搅棒、瓷碟子、抹布,白板笔、贴有黄蓝两种标记的透明杯子若干、
2、实验记录单、记录笔、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观看魔术表演,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一定要睁大眼睛仔细看哦!
首先拿出了瓷碟子,老师用一支“神奇的笔”在碟子上作画,老师边作画边说(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幼儿猜出什么。教师继续添画两到三个蝌蚪。画好后往碟子中倒水,小蝌蚪从碟子中分离漂游起来。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为什么会从水中漂游起来呢?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去揭秘吧!
二、实验操作。
一、出示实验材料和教具,幼儿大胆猜测。
1、出示水和油,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猜测之后,从颜色和气味中得出结论: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的液体。
油是有色、有味、流动的液体。
2、出示油和水,让幼儿自由猜想。如果把这两种流动的液体混合在一起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油在水的什么位置?教师出示教具,幼儿大胆猜测,教师记录幼儿猜测结果。
油在水面上 油在水的下面 油在水的中间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实验。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贴有蓝色标记的杯中盛有水,贴有黄色标记的杯中盛有油)
教师边操作边讲要求:
(1)、在贴有蓝色标记的透明水杯中加入油。
(2)、用小木棒使劲的搅拌,在停止后仔细观察现象。
(3)、如果不小心把油滴到操作盘上或不小心打翻操作材料,请用桌上的抹布擦干净。
2、幼儿自主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通过操作后,发现油在水的上面)。
3、教师小结:通过操作后,我们发现把油加入水后,油在水的上面。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展示记录结果。
刚才我们是给水中加入油,这次我们又进行一次实验,给油中加入水,搅拌后再仔细观察油在水的什么位置?这次我们要用记录单记录下来。
1、教幼儿认识实验记录单,讲清记录规则。
(蓝色代表是水,黄色代表油,实验后仔细观察,看油在水的什么位置,并在图上用√标记出来。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指导。
3、展示记录结果并小结。
教师小结:因为油和水的比重不同。油比水轻,所以不论往油里倒水还是往水里倒油,油都是浮在水上面,水在油的下面。
4、揭密:这下小朋友知道了为什么老师画的小蝌蚪会在水面上漂游起来。因为老师这支“神奇的笔”是白板笔。(白板笔中含有一种剥离剂,剥离剂是一些“油乎乎”的物质,这些“油乎乎”的剥离剂遇到水就会分离,油比水轻,所以小蝌蚪就会在水面上游起来了。)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用蜡笔和水粉颜料作一幅“油水分离”画,并观察其中的奇妙之处。
2、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在做一做“油水分离”的实验,巩固已有经验。
活动总结
这节课孩子们表现太出色了,一个个通过自己的小手做了实验,并从实验中初步懂得了油和水分离的原理,科学探索是无限的,在以后的活动中,老师会带着大家一起来探索科学的奥秘,大家可要继续加油哦!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5、幼儿园有趣教案《和朵拉去寻宝》大班科学
活动中引导幼儿能够根据提供的线索进行观察、分析,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尝试用科技产品和软件功能共同合作、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
设计意图
在21世纪,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快捷,几乎人人在生活中都使用手机、iPad等科技产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从面对面、写信到发短信、打电话再到如今的微信、视频通话等,越来越便捷,一些高科技软件在生活也增添了乐趣为人们提供方便。《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要认识常见科技生活用品,初步知道其功能及用途,能对简单的用品进行操作,并能初步理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因此,本次活动利用微信和iPad的一些基本功能使幼儿发现科技产品和科技功能带给我们的便捷。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提供的线索进行观察、分析,正确找到藏宝地点。
2、尝试用科技产品和软件功能共同合作、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
3、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根据提供的线索进行观察、分析,正确找到藏宝地点。
活动难点:尝试用科技产品和软件功能共同合作、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
活动准备
物质:一体机、IPAD、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网络、拼图碎片。
经验:幼儿对幼儿园环境熟悉、会使用iPad拍照功能和微信的一些基本功能、能够进行九宫格拼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利用希沃白板创设和朵拉去寻宝的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白板蒙层功能与朵拉捉迷藏。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大二班来了位老朋友,我们来看看是谁?
聚光灯到朵拉时幼儿说出名字。
(2)播放《爱探险的朵拉》动画片片段,引出朵拉的任务。
——还记得上次我们帮朵拉解决了什么难题吗?在上次的挑战中我们大二班团结合作帮助朵拉找到了捣蛋鬼藏在幼儿园的宝箱钥匙,所以这次朵拉又来到大二班请我们一起去寻宝了,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二)出示三条线索,发布任务。
1、线索一:语音 每组幼儿根据语音线索的提示,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将找到的拼图碎片使用iPad拍照功能拍下通过微信回传班内,留在班级的幼儿使用iPad的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
线索二:图片 每组幼儿根据图片线索的提示,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将找到的拼图碎片使用iPad拍照功能拍下通过微信回传班内,留在班级的幼儿使用iPad的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
线索三:平面图 每组幼儿根据平面图线索的提示,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将找到的拼图碎片使用iPad拍照功能拍下通过微信回传班内,留在班级的幼儿使用iPad的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
2、提出寻宝要求:
(1)每组4-5名幼儿中,一人留在班内操作iPad与同伴沟通,一人使用iPad接收线索、对拼图碎片拍照并随时和班内幼儿沟通。其余幼儿根据线索进行寻宝。
(2)在楼道内轻声交谈、注意安全,不打扰其他班级活动。
(3)小组教师负责幼儿安全和发布线索。
(4)拍照幼儿要注意将拼图占满屏幕,以免在班内的幼儿无法拼图。
(5)每个小组要一起行动,不能单独行动。
(三)寻宝开始。
1、幼儿分三组,每组一人留在班内操作iPad与同伴沟通,其余幼儿根据线索出发寻宝,一人使用iPad接收线索、对拼图碎片拍照并随时和班内幼儿沟通。
2、寻宝正式开始,幼儿按照线索指示寻找正确位置。教师作为辅助跟随,当幼儿寻找到藏宝地点并成功拍照回传后,发布下一条线索,直至三条线索全部完成。
3、班内幼儿使用微信与小组同伴沟通,等待接收拼图碎片。使用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三小组班内成员共同拼图。
(四)拼图成功,小组分享成功体验。
1、播放朵拉感谢小朋友的视频,体验成功的快乐。
2、各小组分享寻宝过程和感受。
3、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便捷:沟通方便、开阔眼界、网络支付更安全、二维码直接扫描读取等。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每个小组通过三条线索的提示收集拼图碎片,并及时传给班内的小朋友进行拼图,最后找到了朵拉送给我们的礼物。每个小组有沟通、有合作,共同完成了朵拉带给我们的新挑战,你们真的太棒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及时的沟通很重要,使用一些科技产品和功能很方便、很便捷,但是为了保护眼睛也不要长时间使用。希望咱们继续加油,期待下次朵拉再来邀请咱们继续去探险吧!
活动总结
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越来越便捷,一些高科技软件在生活也增添了乐趣为人们提供方便。《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要认识常见科技生活用品,初步知道其功能及用途,能对简单的用品进行操作,并能初步理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本次活动中的三条线索分别为语音线索(简单、直接传递讯息)、图片线索(三张图片,范围逐渐缩小)、平面图线索(需要分析思考)。朵拉情境贯穿始终,利用希沃白板、授课助手、微信的功能使幼儿通过iPad之间沟通完成挑战。整体完成了目标,但活动时间较长、拼图环节不易操作需要再思考。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6、幼儿园《有趣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孩子好奇心强,在游戏中体会两种颜色相配的陀螺旋转后会产生新颜色的奇妙现象,并能认真记录。感知视觉暂留造成的奇妙现象。
设计意图
在区域活动时,孩子们总是对科学探究区陈设的一些陀螺很感兴趣,他们分成几组在观察比较着各自拿到的陀螺,比比谁的陀螺转的快,比比谁的陀螺转起来好看,看似非常感兴趣。《纲要》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并激发他们探索的愿望。大班孩子好奇心强,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和探索欲望。所以在此基础上,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添加了一些带有各种颜色的卡片陀螺,让他们在玩的时候去发现、探索两种颜色的陀螺在旋转时会变色,使他们感知颜色的奇妙变化,也使他们对“视觉暂留”这一科学现象有初步的认知,并产生继续探索的愿望。
活动目标
1、感知视觉暂留造成的奇妙现象。
2、在游戏中体会两种颜色相配的陀螺旋转后会产生新颜色的奇妙现象,并能认真记录。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陀螺转动时颜色的奇妙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奇妙的视觉暂留现象。
活动准备
塑料陀螺(幼儿人手一个)
自制彩色卡片若干
实验大记录表一张
幼儿实验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份)
油画棒
有关视觉暂留的几种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陀螺,幼儿自由探索,激发兴趣。
1、玩陀螺
师:宝贝们,大家快来看看,图片上的两位小朋友在玩什么呢?他们看起来玩的很开心。大家玩过陀螺吗?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呢,一会儿就让你的陀螺宝宝随着音乐一起舞蹈吧!音乐一停,陀螺宝宝的舞蹈也要暂停,他们要休息一会儿。宝贝们听明白了吗?好,跳起来喽!(播放音乐)大家玩的开心吗?请你们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
2、引出彩色卡片
师:刚才老师也玩了玩,确实很好玩,可是我的陀螺宝宝说“我有点冷,我不想玩了”。哦,原来寒冷的冬天到了,陀螺宝宝也怕冷,所以他不愿意和我玩了,不过,没关系的,侯老师给它准备了一顶好看的帽子,这样,它出来跳舞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冷了。大家看我给陀螺宝宝选择的小帽子吧。(出示彩色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卡片颜色)好,现在我要请它跳舞给你们看了。(音乐开始,教师分组给幼儿展示旋转的陀螺)
3、尝试第一张卡片
师:有的小朋友说他也想来试一试,那我们快来试试吧,看看你们转动陀螺时能发现什么小秘密?现在请小朋友给你的陀螺宝宝戴好帽子,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试试吧!等陀螺宝宝停止跳舞以后把你发现的小秘密告诉我们。(提供红黄卡片,播放音乐,幼儿旋转陀螺,教师观察)
二、尝试验证,感知色彩变化,学会简单的记录
1、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大声告诉我们你发现的秘密。(出示记录表,幼儿回答,教师作好示范记录)好,大家的小眼睛都特别亮,表现都很棒,你们可以为陀螺宝宝得到第二顶帽子,让我们转转看吧!看看这次有什么新发现?
2、提供红蓝卡片,幼儿旋转陀螺,再次探索颜色变化。
3、请一位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述陀螺转动前和转动时的颜色变化,并请另外一位幼儿帮着做好记录。
4、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所以可以得到更多的帽子,那我们赶快来发现其中的秘密吧!(幼儿每人一张记录表,各种颜色卡片)播放舒缓的音乐,幼儿操作记录,教师观察指导)。
5、请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说自己发现的小秘密。
小结:宝贝们,你们都很了不起,就是一个个小科学家呀!发现了这么有趣的现象,那咱们来想想,为什么两种颜色转动起来就会出现一种新颜色呢?(幼儿回答)鼓励幼儿的回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观看视频,展示几种有关视觉暂留的小玩具,再次引起幼儿兴趣。
1、观看视频
师:伟大的科学家伯伯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了,并给这种奇妙的现象取了个名字,叫做“视觉暂留”。当我们看卡片时,看到了红色,在转的时候红色不会马上消失,而会在眼前停留几秒钟,紧接着黄色也映入眼前,两种颜色就重叠起来了,也就形成了新的颜色——橙色。
2、引起兴趣
师:原来视觉暂留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呀,就连好看的动画片也是根据这个现象制作成的,老师也试着根据这个科学原理做了一些小玩具。(出示玩具,简单操作,让幼儿说出发现的小秘密,并请幼儿来玩一玩。)看来我们都可以当小魔术师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就能发现好多的小秘密。请小朋友慢慢去发现吧!
3、小结
宝贝们!今天大家和侯老师一起见证了陀螺的颜色变化,还了解了“视觉暂留”现象。一会儿我把这些好玩的玩具放到咱们的科学探究区,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继续来玩。
四、活动延伸
宝贝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在一起特别开心,我想和你们继续做好朋友,同时,我有两个小愿望想让你们来帮我实现,我想看看三种颜色或多种颜色的陀螺转动起来的变化,那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制作好吗?还有一个小愿望就是我想知道生活当中哪里还有视觉暂留的现象,也请小朋友用心去观察,把你们的发现分享给老师和小朋友。
五、活动结束
幼儿整理活动所用物品,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活动总结
此活动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陀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结合美术元素让幼儿感知旋转陀螺的色彩变化,知道两种颜色相配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在活动中,我觉得整个活动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也被较好的激发着。在提问和回应上,能做到简洁、明了,能运用指向性明确的语言来引导孩子的思考和探索,幼儿通过尝试、感知,实验在玩中发现科学秘密,积极性很高。由此过渡到“视觉暂留”这一科学现象,再次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也萌发了他们今后继续探索的愿望。不过,在活动中有些细节没有处理好,比如引出“视觉暂留”这一科学现象后,应当再用通俗、浅显的语言来给幼儿作出解释,使幼儿更容易接受,今后需要不断改进,以求更上一层楼。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完整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
7、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和朵拉去寻宝》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提供的线索进行观察、分析,正确找到藏宝地点。
2、尝试用科技产品和软件功能共同合作、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
3、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根据提供的线索进行观察、分析,正确找到藏宝地点。
活动难点:尝试用科技产品和软件功能共同合作、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
活动准备
物质:一体机、IPAD、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网络、拼图碎片。
经验:幼儿对幼儿园环境熟悉、会使用iPad拍照功能和微信的一些基本功能、能够进行九宫格拼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利用希沃白板创设和朵拉去寻宝的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白板蒙层功能与朵拉捉迷藏。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大二班来了位老朋友,我们来看看是谁?
聚光灯到朵拉时幼儿说出名字。
(2)播放《爱探险的朵拉》动画片片段,引出朵拉的任务。
——还记得上次我们帮朵拉解决了什么难题吗?在上次的挑战中我们大二班团结合作帮助朵拉找到了捣蛋鬼藏在幼儿园的宝箱钥匙,所以这次朵拉又来到大二班请我们一起去寻宝了,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二)出示三条线索,发布任务。
1、线索一:语音每组幼儿根据语音线索的提示,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将找到的拼图碎片使用iPad拍照功能拍下通过微信回传班内,留在班级的幼儿使用iPad的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
线索二:图片每组幼儿根据图片线索的提示,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将找到的拼图碎片使用iPad拍照功能拍下通过微信回传班内,留在班级的幼儿使用iPad的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
线索三:平面图每组幼儿根据平面图线索的提示,正确找到藏宝地点。将找到的拼图碎片使用iPad拍照功能拍下通过微信回传班内,留在班级的幼儿使用iPad的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
2、提出寻宝要求:
(1)每组4-5名幼儿中,一人留在班内操作iPad与同伴沟通,一人使用iPad接收线索、对拼图碎片拍照并随时和班内幼儿沟通。其余幼儿根据线索进行寻宝。
(2)在楼道内轻声交谈、注意安全,不打扰其他班级活动。
(3)小组教师负责幼儿安全和发布线索。
(4)拍照幼儿要注意将拼图占满屏幕,以免在班内的幼儿无法拼图。
(5)每个小组要一起行动,不能单独行动。
(三)寻宝开始。
1、幼儿分三组,每组一人留在班内操作iPad与同伴沟通,其余幼儿根据线索出发寻宝,一人使用iPad接收线索、对拼图碎片拍照并随时和班内幼儿沟通。
2、寻宝正式开始,幼儿按照线索指示寻找正确位置。教师作为辅助跟随,当幼儿寻找到藏宝地点并成功拍照回传后,发布下一条线索,直至三条线索全部完成。
3、班内幼儿使用微信与小组同伴沟通,等待接收拼图碎片。使用希沃授课助手将拼图碎片上传到希沃白板中,三小组班内成员共同拼图。
(四)拼图成功,小组分享成功体验。
1、播放朵拉感谢小朋友的视频,体验成功的快乐。
2、各小组分享寻宝过程和感受。
3、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便捷:沟通方便、开阔眼界、网络支付更安全、二维码直接扫描读取等。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每个小组通过三条线索的提示收集拼图碎片,并及时传给班内的小朋友进行拼图,最后找到了朵拉送给我们的礼物。每个小组有沟通、有合作,共同完成了朵拉带给我们的新挑战,你们真的太棒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及时的沟通很重要,使用一些科技产品和功能很方便、很便捷,但是为了保护眼睛也不要长时间使用。希望咱们继续加油,期待下次朵拉再来邀请咱们继续去探险吧!
活动总结
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越来越便捷,一些高科技软件在生活也增添了乐趣为人们提供方便。《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要认识常见科技生活用品,初步知道其功能及用途,能对简单的用品进行操作,并能初步理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本次活动中的三条线索分别为语音线索(简单、直接传递讯息)、图片线索(三张图片,范围逐渐缩小)、平面图线索(需要分析思考)。朵拉情境贯穿始终,利用希沃白板、授课助手、微信的功能使幼儿通过iPad之间沟通完成挑战。整体完成了目标,但活动时间较长、拼图环节不易操作需要再思考。
8、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有趣的发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极少能够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供幼儿感知,幼儿进行观察探究的对象非常有限。家庭动物的养育一般也局限于金鱼、乌龟、小狗、小猫、小兔等寻常的动物,对于昆虫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的接触相当缺乏。
设计意图
“基于《指南》科学探究领域爬宠类集体教学活动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是我园的区级研究课题。《指南》中提出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极少能够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供幼儿感知,幼儿进行观察探究的对象非常有限。家庭动物的养育一般也局限于金鱼、乌龟、小狗、小猫、小兔等寻常的动物,对于昆虫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的接触相当缺乏。
在本园的区级课题研究是对整个爬宠类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班的幼儿对豹纹守宫的好奇心非常大,探索欲望非常强烈。豹纹守宫在日常生活动是一种不常见的爬宠,幼儿没有接触过豹纹守宫,对豹纹守宫有种陌生、恐惧感,所以前期我们设计豹纹守宫的“破冰”课。让幼儿认识豹纹守宫,喜欢上豹纹守宫。
在“破冰课”活动后幼儿对豹纹守宫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更加强烈,我们便设计了《奇妙有趣的发现》科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豹纹守宫活体,初步了解豹纹守宫的外形特点。
2、通过与壁虎尾巴对比,让幼儿了解豹纹守宫尾巴的特点与功能。
重点难点
1、观察豹纹守宫活体,初步了解豹纹守宫的外形特点。(重点)
2、通过与壁虎尾巴对比,让幼儿了解豹纹守宫尾巴的特点与功能。(难点)
准备
经验准备:前期幼儿对豹纹守宫的了解
物质准备:PPT课件、制作的守宫盒、活体豹纹守宫、豹纹守宫的尾巴再生的视频、玩具尾巴。
活动过程
一、复习“豹纹守宫舞蹈”唤起幼儿记忆,激发幼儿兴趣。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呼应上节课埋下的伏笔,唤起幼儿记忆,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还记得之前教大家跳的守宫舞蹈吗,让我们一起再来跳一跳。
师:你们还记得上一堂课大家一起给豹纹守宫制作的家吗?
师:我们把小动物邀请到之前给它制作的家里。
【设计意图:教师上节课上了豹纹守宫破冰课,幼儿学习了一个豹纹舞蹈,幼儿比较感兴趣。于是活动一开始教师便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出豹纹守宫。在豹纹守宫的舞蹈中唤醒幼儿的记忆,激发幼儿的兴趣,未后续游戏活动奠定基础。】
二、 观察活体豹纹守宫,初步了解豹纹守宫的外形特征。
1、将豹纹守宫放在制作的家里,让幼儿观察豹纹守宫外形特征。
师:盒子里的就是我们的朋友豹纹守宫,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它的样子。
幼:它有大大的头和眼睛,和我们人类不一样。
师:介绍豹纹守宫的四肢和眼睛与体态,老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豹纹守宫。
【设计意图:幼儿被图片上的守宫外形可爱之处已吸引,第一节课为守宫已制作好了房子,请出活体守宫朋友,引起幼儿的探究欲望,让幼儿更有兴趣的去观察,进一步让幼儿对守宫的形态进行了解。】
三、了解豹纹守宫尾巴的特点与功能。
1、播放PPT、讲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尾巴的特点和功能。
师:小壁虎和小守宫是好朋友,但是他们有一个地方非常不同,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幼儿:众说纷纭
小结:豹纹守宫的尾巴和小壁虎的尾巴不同之处是它的大小,相同之处它们的尾巴都有防卫作用,如果遇到危险,尾巴会自动断掉。
2、播放豹纹守宫尾巴再生的视频。
师:豹纹守宫的尾巴会像小壁虎的尾巴一样长出来,当然守宫的尾巴可以用储存脂肪。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调动幼儿的兴趣,去发现守宫和小壁虎尾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播放守宫尾巴再生的视频,幼儿观看尾巴再生的过程中,深入学习豹纹守宫尾巴的特点与功能。】
四、延伸游戏,激发兴趣。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豹纹守宫尾巴的作用。
1、认识了好朋友豹纹守宫,了解了豹纹守宫的尾巴的作用。玩掉尾巴的游戏。
2、总结:好了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我们的好朋友豹纹守宫要回家了,让我们期待他的下一次到来吧。
【设计意图:在欢快的游戏中,教师通过幼儿最喜欢的揪尾巴游戏情境,引导幼儿一边欢快的玩耍,使幼儿对豹纹守宫尾巴再生功能产生更多的兴趣。教师在指导中,应该注意幼儿的情绪波动。】
对于大班对豹纹守宫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因此,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奇妙有趣的发现”。
整个环节活动营造了探索观察豹纹守宫为主要情境,尤其对幼儿比较好奇的豹纹守宫和尾巴再生功能和作用进行了放大。让幼儿进行“豹纹守宫”和它的好朋友“小壁虎”对比环节,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豹纹守宫和小壁虎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在观看豹纹守宫尾巴在生的视频中,让幼儿学习到豹纹守宫的尾巴再生特点及功能。
在延伸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揪尾巴”游戏,此环节巧妙有趣的设计让幼儿感受到豹纹守宫尾巴再生的功能,幼儿更容易的去掌握此知识点。
整个活动设计体现了幼儿对豹纹守宫的好奇,引导出了幼儿更大的探索欲望。目标的达成度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