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好吃的萝卜》反思》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好吃的萝卜》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附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季节是萝卜丰收的季节,在我们农村萝卜随处可见,取材方便。它是红萝卜我们这里的乡土资源。萝卜品种丰富,有圆圆的白萝卜;有桔黄色的胡萝卜;有长长的。孩子们都认识萝卜但小班的对萝卜的种类和营养价值不甚了解。为了引导幼儿感受萝卜的特征、分一分萝卜的种类,表达分类的过程;巩固幼儿对萝卜的形态、颜色、种类的认识。通过小兔请大家看萝卜、分萝卜等情景,引导有人积极参与活动,从而获得新的感悟,对这些问题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 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达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2 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达,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从而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6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让幼儿大胆对萝卜进行探索,并能大胆表达出来,与同伴一起分享萝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 拓展幼儿对萝卜的品种、颜色、形态、大小的认识并参与到活动当中去。
活动准备
1 小兔头饰一个、各种实物萝卜、空篮子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有所熟悉。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情景:小兔带来萝卜丰收的喜讯)
(1)老师利用小兔头的头饰宣布小兔带来的喜讯。
(2) 简单介绍观察萝卜的要求。
2、自由探索(情节:看小兔的萝卜)
(1)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探索萝卜的特征。
(2) 围绕问题交流发现:你看到的萝卜长得是怎样的?
(3) 拓展幼儿对萝卜品种形态、颜色、大小的认识
(4) 利用准备好的各种萝卜小结萝卜的有趣。
3、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1)要求:小兔收了那么多萝卜,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小朋友按萝卜的特征来分一分、说一说)
(2) 操作指导: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自觉纠正。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分萝卜的过程,与全班幼儿一起分享
(3) 评价:小组代表介绍,集体评价,然后把萝卜送回家。
4、活动延伸《帮小兔运萝卜》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实际出发利用乡土资源以及幼儿已有的经验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对熟悉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大胆地探索以及充分地表现自己 。
3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能够和教师充分合作完成每一项任务。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次课,我会让幼儿一起先分享经验,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把活动目标再重新定位,达到更好的效果
2、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萝卜》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季节是萝卜丰收的季节,在我们农村萝卜随处可见,取材方便。它是红萝卜我们这里的乡土资源。萝卜品种丰富,有圆圆的白萝卜;有桔黄色的胡萝卜;有长长的。孩子们都认识萝卜但小班的对萝卜的种类和营养价值不甚了解。为了引导幼儿感受萝卜的特征、分一分萝卜的种类,表达分类的过程;巩固幼儿对萝卜的形态、颜色、种类的认识。通过小兔请大家看萝卜、分萝卜等情景,引导有人积极参与活动,从而获得新的感悟,对这些问题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 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达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2 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达,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从而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 让幼儿大胆对萝卜进行探索,并能大胆表达出来,与同伴一起分享萝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 拓展幼儿对萝卜的品种、颜色、形态、大小的认识并参与到活动当中去。
活动准备
1 小兔头饰一个、各种实物萝卜、空篮子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有所熟悉。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情景:小兔带来萝卜丰收的喜讯)
(1)老师利用小兔头的头饰宣布小兔带来的喜讯。
(2) 简单介绍观察萝卜的要求。
2、自由探索(情节:看小兔的萝卜)
(1)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探索萝卜的特征。
(2) 围绕问题交流发现:你看到的萝卜长得是怎样的?
(3) 拓展幼儿对萝卜品种形态、颜色、大小的认识
(4) 利用准备好的各种萝卜小结萝卜的有趣。
3、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1)要求:小兔收了那么多萝卜,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小朋友按萝卜的特征来分一分、说一说)
(2) 操作指导: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自觉纠正。<来.源快思教.案网>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分萝卜的过程,与全班幼儿一起分享
(3) 评价:小组代表介绍,集体评价,然后把萝卜送回家。
4、活动延伸《帮小兔运萝卜》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实际出发利用乡土资源以及幼儿已有的经验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对熟悉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大胆地探索以及充分地表现自己 。
3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能够和教师充分合作完成每一项任务。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次课,我会让幼儿一起先分享经验,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把活动目标再重新定位,达到更好的效果。
3、小班美术教案反思《好吃的萝卜》
设计意图:
小兔子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动物。因此幼儿了解到了小兔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生活习性,和小兔建立起了感情,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创设了美术课《好吃的萝卜》,让幼儿画封闭的圆来帮小兔装萝卜,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用棉签画出红萝卜的简单特征。
2、体验给小兔送萝卜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画出红萝卜的简单特征,体验绘画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用棉签较好地控制画封闭的圆。
活动准备:
棉签、红色、绿色两种颜料、纸制盘子每人一个、湿毛巾、盘子若干、红萝卜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播放生日歌。
出示背景图。今天会是谁的生日?
2、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她做很多好吃招待朋友。
3、小兔会买什么菜?(出示红萝卜)
4、红萝卜长的什么样?
二、感知圆的特征,幼儿尝试画圆。
1、出示棉签示范画萝卜。
(1)装红萝卜。(圆圆的、红红的)
小棉签,手中拿,喝点水,点点头,站站好。
示范画封闭的圆形,讲解画圆的方法。
运用儿歌式的语言:小棉签,手中拿,喝点水,点点头,站站好,绕一圈,接起来。
(2)圆圆的萝卜缺什么?[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叶子),萝卜叶子长出来咯,短短的、直直的,要跟萝卜连起来!(画上萝卜叶子)
2、练习画圆。
三、尝试用圆来表现红萝卜,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1、找一个空盘子一起帮小兔来装萝卜。
2、幼儿作画。
要求:
(1)棉签轻轻的蘸颜料。
(2)红萝卜红颜色,萝卜叶子是绿颜色。
(3)画出封闭的圆。
3、帮助较弱幼儿,大胆画圆。
(1)鼓励幼儿将“菜篮”装满,可以画大大小小的红萝卜。
(2)提醒幼儿最后用绿色的颜料添画上绿色的萝卜叶子。
四、作品展示
1、大大小小的萝卜送给小兔。一起祝小兔生日快乐!
2、共同唱生日快乐歌。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可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创作,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不同美术工具带来的乐趣。选材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发现幼儿所需,并及时引导、帮助解决。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给了幼儿无限的发展空间。
4、小班社会教案反思《好吃的萝卜》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季节是萝卜丰收的季节,在我们农村萝卜随处可见,取材方便。它是红萝卜我们这里的乡土资源。萝卜品种丰富,有圆圆的白萝卜;有桔黄色的胡萝卜;有长长的。孩子们都认识萝卜但小班的对萝卜的种类和营养价值不甚了解。为了引导幼儿感受萝卜的特征、分一分萝卜的种类,表达分类的过程;巩固幼儿对萝卜的形态、颜色、种类的认识。通过小兔请大家看萝卜、分萝卜等情景,引导有人积极参与活动,从而获得新的感悟,对这些问题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 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达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2 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达,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从而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 让幼儿大胆对萝卜进行探索,并能大胆表达出来,与同伴一起分享萝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 拓展幼儿对萝卜的品种、颜色、形态、大小的认识并参与到活动当中去。
活动准备
1 小兔头饰一个、各种实物萝卜、空篮子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有所熟悉。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情景:小兔带来萝卜丰收的喜讯)
(1)老师利用小兔头的头饰宣布小兔带来的喜讯。
(2) 简单介绍观察萝卜的要求。
2、自由探索(情节:看小兔的萝卜)
(1)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探索萝卜的特征。
(2) 围绕问题交流发现:你看到的萝卜长得是怎样的?
(3) 拓展幼儿对萝卜品种形态、颜色、大小的认识
(4) 利用准备好的各种萝卜小结萝卜的有趣。
3、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1)要求:小兔收了那么多萝卜,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小朋友按萝卜的特征来分一分、说一说)
(2) 操作指导: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自觉纠正。(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分萝卜的过程,与全班幼儿一起分享
(3) 评价:小组代表介绍,集体评价,然后把萝卜送回家。
4、活动延伸《帮小兔运萝卜》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实际出发利用乡土资源以及幼儿已有的经验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对熟悉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大胆地探索以及充分地表现自己 。
3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能够和教师充分合作完成每一项任务。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次课,我会让幼儿一起先分享经验,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把活动目标再重新定位,达到更好的效果
5、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好吃的萝卜》含反思
【活动意图】
小兔子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动物。因此幼儿了解到了小兔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生活习性,和小兔建立起了感情,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创设了美术课《好吃的萝卜》,让幼儿画封闭的圆来帮小兔装萝卜,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用棉签画出红萝卜的简单特征。
2、体验给小兔送萝卜的快乐。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红萝卜的简单特征,体验绘画的快乐。
难点:能用棉签较好地控制画封闭的圆。
【活动准备】
棉签、红色、绿色两种颜料、纸制盘子每人一个、湿毛巾、盘子若干、红萝卜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播放生日歌,出示背景图。今天会是谁的生日?
2、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她做很多好吃招待朋友。
3、小兔会买什么菜?(出示红萝卜)
4、红萝卜长的什么样?
二、感知圆的特征,幼儿尝试画圆。
1、出示棉签示范画萝卜。
(1)装红萝卜。(圆圆的、红红的)小棉签,手中拿,喝点水,点点头,站站好。
示范画封闭的圆形,讲解画圆的方法。
运用儿歌式的语言:小棉签,手中拿,喝点水,点点头,站站好,绕一圈,接起来。
(2)圆圆的萝卜缺什么?(叶子),萝卜叶子长出来咯,短短的、直直的,要跟萝卜连起来!(画上萝卜叶子)
2、练习画圆。
三、尝试用圆来表现红萝卜,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1、找一个空盘子一起帮小兔来装萝卜。
2、幼儿作画。
要求:
(1)棉签轻轻的蘸颜料。
(2)红萝卜红颜色,萝卜叶子是绿颜色。
(3)画出封闭的圆。
3、帮助较弱幼儿,大胆画圆。
(1)鼓励幼儿将“菜篮”装满,可以画大大小小的红萝卜。
(2)提醒幼儿最后用绿色的颜料添画上绿色的萝卜叶子。
四、作品展示
1、大大小小的萝卜送给小兔。一起祝小兔生日快乐!
2、共同唱生日快乐歌。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可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创作,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不同美术工具带来的乐趣。选材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给了幼儿无限的发展空间。
6、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好吃的食物》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让幼儿了解唐市的美食:青团子、大闸蟹、糯米糕的名称以及每种食物的时令。
2、在故事、儿歌的引导下激发幼儿产生自己是唐市人的自豪感,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唐市的美食:青团子、大闸蟹、糯米糕以及每种食物的时令。
活动难点:
了解每种食物的时令,激发幼儿产生是唐市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故事《好吃的食物》PPT.
2、儿歌《夸夸唐市》普通话版和方言版。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播放《好吃的食物》。师:刚才小朋友一起唱了《好吃的食物》,歌中唱了哪些好吃的食物?(幼:牛奶、三明治、汽水……)好吃的食物有许多,我们唐市也有不少,就连小动物都称赞我们唐市的食物好吃,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在说我们的食物好吃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听一听吧。
二、观看PPT,了解唐市的美食——青团子、大闸蟹、糯米糕。
1、PPT2:谁在一起讨论:好吃的食物?
2、PPT3:小兔说什么食物最好吃?是什么?小兔的青团子是在哪吃过的?什么时候吃的?你们吃过青团子是怎么做的吗?你们喜欢吃吗?
小结:青团子是用像麦草青水和糯米粉做的,一般用豆沙做馅,吃起来甜甜的,还有一股清香味。每到清明时节我们唐市就会做青团子吃,还会用来祭祖。
3、PPT4:小猫认为什么食物最好吃?大闸蟹是什么样子的?一起学学走路的样子。小猫是在哪吃过的蟹?在什么时候?
小结:唐市现在开了许多池塘,池塘里养了鱼、虾、还有就是大闸蟹,每到中秋时节,大闸蟹就可以吃了。个个肥又大,味道鲜美,难怪小猫流口水。
4、PPT5:小狗认为什么食物最好吃?小狗吃了哪些糯米糕?你们吃过哪些糯米糕?小狗在什么时候吃的糯米糕?你们还会在什么时候吃过糯米糕?
小结:糯米糕可是唐市的特色糕点,有各种各样的:白糖糕、红糖糕、桂花糕、豆沙糕等等。我们唐市除了过年时吃,还有二月初二吃糕,还有九月初九重阳节吃。
5、PPT6:小兔、小猫、小狗喜欢吃什么?大家一起说了什么?
6、小结:除了小兔、小猫、小狗说的好吃的食物,其实唐市还有好吃的食物:菜饼、草头饼,南瓜饼等。
三、欣赏儿歌,加深对美食的了解,赞美唐市。
1、普通话版欣赏。
2、方言版欣赏。
3、学习方言儿歌。
四、结束活动。
请小朋友把刚才学的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儿歌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唐市的美食:青团子、大闸蟹、糯米糕的名称以及每种食物的时令;激发幼儿产生自己是唐市人的自豪感,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第一环节通过熟悉的歌曲《好吃的食物》让幼儿进入活动的主题,小朋友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第二环节通过有趣的故事和PPT画面让幼儿认识各种食物,初步了解家乡美食的名称和时令,产生自豪感。第三环节通过欣赏两个版本的儿歌感受和称赞唐市美食,进一步激发作为唐市人的自豪,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整个活动幼儿兴趣较浓,对于个别幼儿还要多关注,多给予表现的机会。
7、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好吃的萝卜》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附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季节是萝卜丰收的季节,在我们农村萝卜随处可见,取材方便。它是红萝卜我们这里的乡土资源。萝卜品种丰富,有圆圆的白萝卜;有桔黄色的胡萝卜;有长长的。孩子们都认识萝卜但小班的对萝卜的种类和营养价值不甚了解。为了引导幼儿感受萝卜的特征、分一分萝卜的种类,表达分类的过程;巩固幼儿对萝卜的形态、颜色、种类的认识。通过小兔请大家看萝卜、分萝卜等情景,引导有人积极参与活动,从而获得新的感悟,对这些问题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 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达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2 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达,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从而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6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让幼儿大胆对萝卜进行探索,并能大胆表达出来,与同伴一起分享萝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 拓展幼儿对萝卜的品种、颜色、形态、大小的认识并参与到活动当中去。
活动准备
1 小兔头饰一个、各种实物萝卜、空篮子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有所熟悉。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情景:小兔带来萝卜丰收的喜讯)
(1)老师利用小兔头的头饰宣布小兔带来的喜讯。
(2) 简单介绍观察萝卜的要求。
2、自由探索(情节:看小兔的萝卜)
(1)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探索萝卜的特征。
(2) 围绕问题交流发现:你看到的萝卜长得是怎样的?
(3) 拓展幼儿对萝卜品种形态、颜色、大小的认识
(4) 利用准备好的各种萝卜小结萝卜的有趣。
3、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1)要求:小兔收了那么多萝卜,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小朋友按萝卜的特征来分一分、说一说)
(2) 操作指导: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自觉纠正。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分萝卜的过程,与全班幼儿一起分享
(3) 评价:小组代表介绍,集体评价,然后把萝卜送回家。
4、活动延伸《帮小兔运萝卜》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实际出发利用乡土资源以及幼儿已有的经验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对熟悉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大胆地探索以及充分地表现自己 。
3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能够和教师充分合作完成每一项任务。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次课,我会让幼儿一起先分享经验,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把活动目标再重新定位,达到更好的效果
8、幼儿园主题教案《好吃的水果》教学反思
水果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同时水果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秋天”这一季节的特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们开展了“好吃的水果”的主题活动。在为期两周的主题中,我们的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令人回味无穷。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水果店,收集水果图片、实物,丰富有关水果的经验,并且与孩子一起制作水果娃娃。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在惹人喜爱的水果娃娃吸引下,孩子们对水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走进了水果的世界。而我们的主体墙也是由于得到家长的帮助,内容十分丰富,有常见的水果,也有很多是孩子没有见过和没吃过的水果,如猕猴桃、山楂、橄榄、火龙果、冬枣、黑布林等,适时地扩展了幼儿的视野,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科学活动《水果照相馆》,孩子们观察了水果外形特征,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到水果的多样性。通过《水果全家福》的科学活动,能区分明显的大小差异,并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活动《酸酸甜甜的橘子》、《水果沙拉》、《好吃的水果羹》是让幼儿在吃水果的过程中,知道如何剥水果,了解水果还有其他的吃法,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水果谜语》使幼儿对猜谜语产生了兴趣,学习猜谜的方法。
主题带来的体会: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在环境的创设中让孩子、家长和我们老师共同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资料、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等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
活动后,我也还有一个遗憾:如果主题中,能安排一个亲子活动,让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做水果沙拉、水果羹、水果面具,一定更能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增进家园联系。
9、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好吃的萝卜》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好吃的萝卜》教案(附反思)
设计意图:
小兔子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动物。因此幼儿了解到了小兔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生活习性,和小兔建立起了感情,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创设了美术课《好吃的萝卜》,让幼儿画封闭的圆来帮小兔装萝卜,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用棉签画出红萝卜的简单特征。
2、体验给小兔送萝卜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7、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画出红萝卜的简单特征,体验绘画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用棉签较好地控制画封闭的圆。
活动准备:
棉签、红色、绿色两种颜料、纸制盘子每人一个、湿毛巾、盘子若干、红萝卜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播放生日歌。
出示背景图。今天会是谁的生日?
2、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她做很多好吃招待朋友。
3、小兔会买什么菜?(出示红萝卜)
4、红萝卜长的什么样?
二、感知圆的特征,幼儿尝试画圆。
1、出示棉签示范画萝卜。
(1)装红萝卜。(圆圆的、红红的)
小棉签,手中拿,喝点水,点点头,站站好。
示范画封闭的圆形,讲解画圆的方法。
运用儿歌式的语言:小棉签,手中拿,喝点水,点点头,站站好,绕一圈,接起来。
(2)圆圆的萝卜缺什么?(叶子),萝卜叶子长出来咯,短短的、直直的,要跟萝卜连起来!(画上萝卜叶子)
2、练习画圆。
三、尝试用圆来表现红萝卜,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1、找一个空盘子一起帮小兔来装萝卜。
2、幼儿作画。
要求:
(1)棉签轻轻的蘸颜料。
(2)红萝卜红颜色,萝卜叶子是绿颜色。
(3)画出封闭的圆。
3、帮助较弱幼儿,大胆画圆。
(1)鼓励幼儿将“菜篮”装满,可以画大大小小的红萝卜。
(2)提醒幼儿最后用绿色的颜料添画上绿色的萝卜叶子。
四、作品展示
1、大大小小的萝卜送给小兔。一起祝小兔生日快乐!
2、共同唱生日快乐歌。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可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创作,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不同美术工具带来的乐趣。选材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发现幼儿所需,并及时引导、帮助解决。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给了幼儿无限的发展空间。
10、幼儿园小班美术领域《泥塑—好吃的香蕉》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搓、捏等方法制作水果——香蕉。
2、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香蕉的特征。
3、喜欢泥工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6、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7、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重点
能搓均匀的香蕉并组合
活动准备
泥工板、橡皮泥、香蕉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水果店。
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橡皮泥来做一些香蕉,你们想来试一试吗?
师:香蕉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说)
2、欣赏实物香蕉,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讨论制作方法。
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长的像什么?
小结:香蕉是弯弯的、粗粗的,有的是黄黄的,有的是绿绿的,有的是黑黑的。
3、幼儿尝试制作香蕉。
(1)幼儿尝试制作香蕉,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
师:香蕉怎么做呢?(自由讨论)现在就请小朋友开始动手吧!
(2)幼儿交流制作的过程,请制作成功的幼儿介绍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制作的方法。
4、再次观察实物香蕉与泥工香蕉进行对比
5、教师以儿歌的方式示范。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香蕉:小泥团,手中拿,团一团,变圆球,搓一搓,变小棒,弯一弯,变小桥,捏个柄,变香蕉。
通过幼儿之间的介绍,引导幼儿相互学习,掌握制作的方法。最后教师通过儿歌的方式将幼儿的制作方法进行小结。通过儿歌的介入,引导幼儿学习制作香蕉。
6、展示作品:送到水果店。
师:我们的香蕉做好了,让我们一起把香蕉送到水果店吧。
7、游戏:买水果,水果品尝会,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泥工很感兴趣,香蕉是孩子身边熟悉的东西,先让孩子观察香蕉的外形特点,再让幼儿尝试制作香蕉,教师在观察幼儿制作的基础上以儿歌的形式进行指导示范,大多数幼儿能掌握制作香蕉的方法。
11、幼儿园小班美术领域《泥工—好吃的冰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泥,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2.能够用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冰棒。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6.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7.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将橡皮泥分桌摆放。
2.冰棒图片,冰棍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创设小象买冰棒的情境,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头戴小象头饰玩具,模仿小象声音买叫卖,又香又甜的冰棒谁来买啊!
(2)教师从盒子里掏出冰棒,边掏边提问:这是什么呀?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有代表性的)
(3)将水果放在幼儿的桌子上的盘子里,让幼儿亲自感知一下。
2.交待制作要求,引导幼儿捏泥。
(1)教师引发活动兴趣:小象带来了这么多水果,它听说我们班小朋友的手特别能干,能捏出好多的水果是吗?那我们做些水果送给小象吧!
(2)教师介绍材料及制作要求。
(3)教师示范讲解:我喜欢苹果微,我拿一块红泥,放在手心里……
(取泥---团圆---用辅助材料做苹果瓣和叶子---放在展架上)
3.幼儿捏泥,教师指导。重点引导幼儿练习团圆的技能。
4.幼儿作品展示。
幼儿将制作的冰棒展示架上,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用小象的口吻鼓励幼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欣赏泥工作品,让小班幼儿初步了解泥工艺术,并练习泥工的基本技能:团和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力。在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掌握了怎样去和泥,由于小班孩子初次接触泥工活动,我又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以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并在团团捏捏的过程中体验到玩泥的快乐。虽然孩子们的作品还较粗糙,但很可爱,有的还较有创意,虽然他们玩的手指黑黑的,但都很开心,而我陪着孩子们玩泥巴,也像回到了儿时快乐的感觉。
12、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吃的花生》反思
设计意图:
花生是我们东海的特产,虽然孩子们非常熟悉,但是有的孩子竟然不知道花生生长在哪里,有的说是生长在地里,有的说是生长在树上……《刚要》指出: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应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并相互交流。因此,我设计这一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氛围中感知花生的特征、探索剥花生的方法,并能大胆讲述花生的秘密。
活动目标:
1.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3.体验动手动手剥花生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7.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难点:
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活动准备:
每桌花生一盘、各种积木、剪刀、花生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猜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呀?)
2.你知道花生长在那里吗?
二、认识花生,感知花生的外形特征
每桌一筐花生: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拿到的花生的外型特征。
1.摸一摸花生有什么感觉(粗糙)
2.看一看花生上有什么?(花纹)
3.摇一摇花生会怎样?(响动)
4.闻一闻花生有什么味道?
教师小结:花生的外壳硬硬的,摸上去很粗糙,有花纹,摇一摇有响动。
三、探索剥花生的方法,大胆讲述探索的结果
1.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摸到的都是花生最外面的样子。在花生的硬壳壳里是什么样子的呢?”
“花生可以怎么样打开呢?”幼儿说出自己的方法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打开花生。(剥、咬)
2.幼儿尝试利用桌面上的工具打开花生。(积木敲,剪刀剪)
3.除了用这些方法可以打开花生,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花生?
4.认识花生米
①剥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花生里面有什么呀?有几粒?(花生里花生米的数量不相同,以两粒花生米的居多。)
②我们再来看看花生米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红衣服)
③现在请小朋友把花生米的红衣服脱掉,看看里面有什么?(白白的肉)
小结:一棵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壳,花生壳里有花生米,白白的花生米穿着一件红衣服。
四、讨论了解花生的用途
1. 教师:“花生有什么用呢?”
“花生可以怎么吃?你吃过什么样的花生制品?”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看到的、吃到的花生制品。
品尝花生米和花生制品,知道花生可以生吃,熟吃还可以把花生制成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食品。
2.了解花生的药用价值。如:花生红皮可治疗贫血、胃不好的人常吃花生可以养胃等等。
3.剥下来的花生壳呀还有什么作用呢?
活动延伸:
区域游戏美工角可用剥下来的花生壳进行粘贴画。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科学教育目标:“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摸一摸、看一看、摇一摇花生,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能充分运用感官去感知、操作和体会。在第二个环节探索剥花生的方法中,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让幼儿剥、摇、敲来打开花生,发现其中的秘密。为了养成幼儿探究问题的好习惯,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认识花生米,抛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思索。最后一个环节品尝花生米和花生制品,包含了《纲要》中社会教育的目标乐意与人交往,合作和分享,突出了与人交往和分享,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
13、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鱼》反思
过生日激发孩子作画的兴趣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课件同时有喵喵的声音)瞧,是谁呀?小猫咪咪打扮的可真漂亮,原来今天是咪咪的生日,朋友们送给它一份包装得很漂亮的礼物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好吃的鱼》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涂涂、撕撕、贴贴等技能,制作一盘好吃的鱼。
2、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体验帮助小猫的快乐。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红、黄、绿、白手工纸
2、鱼儿轮廓、胶水、油画棒、一次性盘子、抹布
3、背景音乐,视频仪、DVD、录音机
活动重点:能涂涂、撕撕、贴贴烧鱼
活动难点:涂、撕等技能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过生日激发孩子作画的兴趣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课件同时有喵喵的声音)瞧,是谁呀?小猫咪咪打扮的可真漂亮,原来今天是咪咪的生日,朋友们送给它一份包装得很漂亮的礼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礼物呢?(放课件)哇!是什么啊?为什么朋友要送他小鱼呢?(幼儿回答)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我们也来烧一条鱼给小猫吃吧?(鼓励幼儿动手帮小猫"烧鱼")
二、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烧鱼并示范
1.提问:小朋友想想平时爸爸妈妈是怎么烧鱼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烧鱼的步骤,(幼儿自由说)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对。烧鱼的时候要放点油,还有糖啊、醋啊、酱油啊,其实还要点放生姜,盐、葱花等等一些调料,这样烧出来的鱼才更香哦!
2、示范烧鱼的过程师:现在我们要开始烧鱼了,先将这条白白的鱼涂上漂亮的颜色,(边说边涂色)涂的时候呢要涂均匀,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尽量不要涂在外面,小朋友也可以涂各种喜欢的漂亮的颜色,瞧,小鱼多漂亮啊。然后拿来一个锅,在上面放上油(胶水),油要涂满锅底哦,注意粘有油的手要在抹布上擦一擦,再把鱼放在锅里,(压一压)为了使鱼不会太腥呢,还要在锅里放几片生姜,我们用黄色的纸条来撕生姜,要用多少就撕多少,接着撕点绿色的葱花撒在鱼上,(可以多放点)这样做出来的鱼,会很香哦,最后,我们撕点白色的盐洒上去,但是盐要洒的少一点,太多了,鱼就太咸了。有喜欢吃辣的小朋友还可以撕几个小辣椒放上去,瞧,一盆好吃的鱼就做好了。(闻的动作)真香啊!你们现在是不是也想做一盆好吃的鱼送给小猫啊?
3、幼儿烧鱼,教师巡回指导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一条鱼和一个锅还有一些调料。
小朋友先要给鱼涂上漂亮的颜色------然后在锅里放上油把鱼放进去-------最后放各种调料。手脏了要用抹布擦一下。篮子里的调料都可以用,不要抢,用完把多余的调料再放回去。(背景音乐)
三、评价幼儿作品(请小猫吃鱼)
师:小朋友烧的鱼都差不多好了,我们把烧好的鱼放在这边的展示台上,你们看看哪盘鱼烧得最好呢?(请幼儿说)为什么呢?(幼儿说)这盆鱼颜色涂得很好看又均匀,调料放的也刚刚好,很香哦!其他小朋友的烧得鱼也很香,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请出小猫咪咪吧?(小猫咪咪请你出来)小猫咪咪:小朋友烧的鱼真香啊,谢谢你们!
幼:不用谢!
小猫咪咪:为了感谢你们我想邀请你们、还有张老师和我一起过生日,好吗?
四、唱生日歌,结束活动
反思:
《好吃的鱼》是一节美术课,其中内容比较多,有画的,撕的,贴的。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画鱼的兴趣,能大胆地表现“好吃的鱼”。
2、能用几何图和线条画出简单的鱼,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3、继续学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儿在选择、调换颜色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本节课一开始就以一只小猫导入话题,“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朋友们送来了很多的礼物。”(许多小鱼)“但是小猫不会煮鱼啊,想请小朋友帮忙煮一下。”小朋友们听了以后,很兴奋,并且很快进入了角色。分别都讲了多种煮鱼的方法,有水煮鱼、红烧鱼、清蒸鱼等等。我就开始讲解其中一种做鱼的方法,小朋友们听的很认真,幼儿进行操作时,都按步骤来做,而且做的很认真,但我发现,在幼儿操作的时候。